| |
首页 淘股吧 股票涨跌实时统计 涨停板选股 股票入门 股票书籍 股票问答 分时图选股 跌停板选股 K线图选股 成交量选股 [平安银行] |
股市论谈 均线选股 趋势线选股 筹码理论 波浪理论 缠论 MACD指标 KDJ指标 BOLL指标 RSI指标 炒股基础知识 炒股故事 |
商业财经 科技知识 汽车百科 工程技术 自然科学 家居生活 设计艺术 财经视频 游戏-- |
天天财汇 -> 商业财经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称未来几个月仍有可能降息,前提是有进一步证据显示通胀回落,释放什么信号? -> 正文阅读 |
|
[商业财经]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称未来几个月仍有可能降息,前提是有进一步证据显示通胀回落,释放什么信号?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当地时间3月6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美国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就美联储半年度货币政策报告作证时表示,他与同事将在气氛紧张的总统选举年“保持低调”,避免在… |
在总统选举中“保持低调”这个词,虽然这在历史上是很难的,央行的独立性几乎只存在于理论层面,我们假设言外之意是尽可能的降低政治周期的影响,那么问题反而简单了,只需要看通胀、失业率以及金融市场风险的走势,毕竟这次的美联储加息周期也是在给过去的错误货币政策买单,准确来说是2020年的大规模量化宽松填坑,创造了大量的货币供应,从来带动了三个热:通胀热,就业热,金融资产热。 而加息周期内,通胀在高基数和加息下有所缓解,失业率反而变化不大,金融市场依旧热度极高,这与过去的加息周期抑制通胀所付出的代价来看并不高,甚至有政客都开始鼓吹软着陆成功了,似乎没有付出太多代价就把通胀抑制下来了,既没有发生上世纪80年代的衰退迹象,也没有失业率的大幅提升,还没有金融资产的大跌。 当然从经济成本角度来看,可能有一些解释,一个是政府赤字持续走高来弥补加息的抽水效果,一边抽水一边放水。第二个是美国家庭杠杆创下08年以来的新低,基本与我国居民杠杆相当,居民的抗风险和消费能力是消费驱动型经济体的根基,所以市场投资和消费活动依旧比较热,就业市场也比较火热,第三个则是创新高的贸易赤字,都快1万亿美元的赤字了,从而输出通胀。代价就是双赤字,财政赤字和贸易赤字,此外,相比于2020年的大放水,加息幅度虽然高,但抽水效果并不强,货币供应还是维持高位,代价小的背后可能是效果差,美国通胀还经常反弹呢,高基数效应还没有消退。 此外,任何极致宽松之后转向紧缩,都会出现一些现象,比如美国的商业地产与货币周期周期,2020年大规模量化宽松,极低的资金成本加较高的房租收益,在2021年一度达到投资和交易的历史顶峰,大量的信贷派生到商业地产领域,随着加息的继续,价格快速下跌,已经出现了资不抵债和银行烂账增加的情况,今年的纽约最大的社区银行暴雷就是这个事情。当然你说过热周期信贷派生就只在商业地产领域吗?也未必,只是兜不住的时间不同而已,过热时投机,转冷时恐慌,每次都说这次不一样,但风险从来不会迟到。 美联储也和全球各国央行一样,逐渐无法兼顾太多本不该其承担的责任,假设你可以兼顾通胀,就业以及金融市场安全,往往出现在经济上行周期,美联储也没必要做选择,而一旦到了下行周期,就不可能同时兼顾三个指标,就要做出取舍,现在看来,通胀优先级第一,就业优先级第二,如果未来通胀数据不乐观,而金融资产安全极有可能是放弃的一个。 |
鲍威尔的讲话,释放的一个明确的信息是,加息一定不在美联储的考虑清单了。鲍威尔明确表示,自2023年7月以来维持在5.25%至5.5%的利率水平“可能处于峰值水平”。 近期美国通胀反弹以及经济放缓,打乱了市场此前对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整节奏的判断。 根据芝加哥商品交易所联邦观察工具数据显示,市场对降息次数的预测从年初的七次降至与美联储2023年12月预测一致的三次,甚至出现加息风声。美国前财政部长劳伦斯·萨默斯于2月16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美联储的下一步政策行动有可能是加息,而不是降息。 鲍威尔这次讲话,可以说把市场继续加息的担忧,给消除掉了。从已经公布的经济数据来看,美国经济的未来发展,让市场存疑。 根据美国劳工部数据,美国1月CPI同比增长3.1%,高于市场预期的2.9%,环比增长0.3%,高于预期的0.2%。而作为美联储最关注通胀参考指标的1月核心PCE价格指数,同比增长2.8%,环比从上月的0.1%反弹至0.4%,创下2023年4月以来最大增幅。 美国2月ISM制造业PMI从前值49.1意外下跌至47.8,同荣枯线差距进一步拉大,不及市场预期的49.5。但美国2月Markit制造业PMI从前值50.7上涨至本月初值51.5,继续位于荣枯线上方并创下17个月以来新高。两个数据甚至发生了冲突,也是让市场投资者困惑。 此外,个人消费增长动力也出现不足。美国1月个人消费支出环比实际增速从上月的0.5%回落至-0.1%,出现一年多来最大降幅。2月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也从79降至76.9。 现在摆在美联储面前的最大难题,在于CPI上涨速度超出预期,似乎不能降息,但是如果不降息的话,不论是PMI还是个人消费能力都有退化迹象。而如果不变,继续维持高利率的话,对于商业地产贷款为主营业务的商业银行,又是一个考验,硅谷银行2.0有可能上演。 就在不久前,纽约社区银行出现27.1亿美元的巨额亏损,穆迪和惠誉皆将其信誉评级降至“垃圾级”。此轮危机爆发以来,其股价已跳水超过67%,创1997年来历史新低,市值蒸发超过45亿美元。3月6日,纽约社区银行股价盘中暴跌。 要知道,地区性银行占据美国银行商业地产贷款规模的69%,同时商业地产贷款占其总资产的30%,商业地产风险将直接抬高抗风险能力更弱的地区性银行的坏账几率。 不过鲍威儿的讲话已经对市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美元和美债的下行支持黄金走高,COMEX黄金实现六连涨,涨幅超100美元,一度站上2160美元/盎司,创了历史新高。 |
这个报道真的是……一言难尽 如果看中文新闻和英文新闻,会发现完全是180度的 中国的新闻到处是鲍威尔确认会降息什么的,以至于一堆人问我怎么看,是不是利好。结果海外的报道都是鲍威尔称降息会很艰难,或者是鲍威尔称需要更多证据才能降息。 本质上其实鲍威尔的表态就没变过,跟去年底,今年初的表态一模一样。我年初就说了,本质上美联储现在就是不急,反正经济好,通胀低,利率高,我为啥要做改变?鲍威尔一月也说了,如果就业出问题,或者通胀确认会回到2%,那我们就会马上降息。 你反过来理解就明白了,就是就业很好,通胀也没加速下行,我为什么要去降息,我现在去降息难道为了就业更紧张?还是让通胀更慢下行? 美联储的意思就是口头强调今年一定会降息,给你希望,免得你和中国2022年下半年一样,企业不知道政策什么时候反转,纷纷选择主动倒闭,但是同时告诉你降息不会很快来,免得你过分乐观,提前备库,扩产,导致需求反弹,通胀下不来。这就是美联储的预期管理。 当然,也有反对意见,典型就是前鹰王布拉德,现在他退休当教授去了,他是前一轮加息周期里看法最对的一位,他认为美联储应该3月降息,然后强调这是一次性降息,因为通胀低了,所以降息,但是之后是降息还是加息,完全depends on data。这样可以及时减轻企业压力,同时保持不确定性,以免需求过快反弹。这样更容易实现软着陆。 本质上两者是一样的,都是预期管理,无非美联储更鸽一点,布拉德更鹰一点。然后现在小鹰王chris paul则强调,继续紧缩,就业可能会快速恶化,美联储要注意这个风险,powell也强调美联储相当重视这个风险。chris paul也是加息周期里观点比较准的一位,他当时也是强调应该快速大幅加息,且快速大幅加息不会影响就业,反而会平滑就业(因为企业不会因为大幅加息迅速恶化预期,而大幅裁员,只会放缓招聘,所以快速加息只会导致空缺职位下降而不会导致失业率迅速上升) 实际上回头去看,你会发现过去几年里,偏鹰的几位的看法都是比较正确的,而且这几位现在其实反而比较鸽。有看对的,自然也有反指,比如kashkari,这位是2021年最鸽的鸽王。 去年我写过kashakari的观点,我当时评价他大概率是个反指,实际上他在去年10月认为美联储还要加息之后,美联储就宣布停止加息了……确实就是个反指。当时认为他是反指是因为他太过重视不确定性,太过重视当下的数据,前面错了,现在就太担心又错一次。实际上他不需要预言,他完全可以选择躺平,depends on data。 说白了,美联储都是下注,有人下注正确,有人下注错误很正常,看对的也不一定是牛逼,也可能就是运气。但是kashkari确实偏反指多,因为他不重视先行数据,以及很担心再错一次,导致他需要确认趋势才敢操作,也就是他需要通胀加速下行或者就业出问题,他才会转鸽,所以他更容易反指而已。 这几天他的说法是,我认为我们会降息2次,但是我在考虑,在经济这么好的情况下,通胀也没足够低,我们为什么需要降息,我在考虑是不是今年只需要降息一次。你看,他是唯一一个说经济这么好的美联储成员,实际上看最近的数据,2月服务业PMI继续下行,申请失业金人数新高,离职率依然保持低位,ADP就业人数低于预期,信用卡违约新高,不是必须要等经济崩了才能扭转政策追数据,幸好美联储大多数官员都不是他这种想法。 美联储还是比较专业的,大多数都是这个领域的顶尖专家,教授,虽然大家现在有分歧,但是分歧也无非就是怎么预期管理,而不会跟kashkari一样说现在美国经济稳中向好,完全不需要宽松。我感觉kashkari的风格还是更适合PBOC(狗头) 另外1月的CPI超预期有劳工部调整权重的原因,劳工部提高了OER比重,这样CPI会变高,也会变得下降更慢,但是对PCE影响有限,有人阴谋论说这是为了把降息拖到下半年,有利于大选,也有人说是为了拖垮中国,这就阴谋论了,我不发表意见。 我的观点就是方向是明确的,且已经到了最后一站了,但是资本市场么,总是一天一个想法,咱不要学kashkari,也没能力学bullard和chris paul,那就学学powell,depends on data,少YY,安心跟随数据 |
美国6月前之前降息基本上不可能 各大机构都是预判6月份美国会开启第一次降息,全年差不多就是1-2次 因为美国通胀在反扑,而且全球资产表现非常好,美股也时不时新高 整体感觉就是还能支撑一段时间,通胀一时半会下不去,而且消费力,美国公布的经济数据,都没有差到会马上降息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美国也有点不太想降息,在过去每次降息都没有那么平静,可能还想搞一点时间 延后降息时间和降息节奏,之前美联储开会也明确说了,23-24年会降息但不会降的特别低 也就是说25-26年才会真的看见比较低的利率,这是非常漫长的过程 全球很多资产飙升都在提前炒作美国降息,这些都是机构,大资金搞事情 到时候真的降息了,这个预期没有了,反而迎来的是资产下跌 现在就是全球对美国降息这件事预期太满,导致各种资产水分,泡沫太大 不是他们不知道,就是故意装傻,抓住一个机会猛炒作,因为美国降息还有一段时间,还可以搞事情 从去年11月份开始,一直炒作到现在,到时候还可以玩到6月份,足够把这个预期打满 但实际情况是降息比较难,且未来1-2年降息节奏很慢很慢,全球经济一时半会走不出低估 |
|
|
|
欧洲也差不多,欧洲也不会那么早降息,欧洲应该也会跟随美国6月份降息 鲍威尔说的就是不会拖到通胀2%再降息,按照历史来看,基本上都是在核心CPI3%左右开始降息 美国1月核心CPI同比增3.9%,高于预期的3.7%,和去年12月持平 距离3%还有一些距离,还有一个超级核心通胀数据,就是剔除了住房的核心CPI服务指数,环比飙升0.7% 为自2022年9月以来的最大涨幅,同比增幅高达4.4% 所以美国的通胀情况依旧严重 这些都说明了美国不会那么早降息 包括这些数据背后的真实情况,美国到底想不想那么早降息 本来都接近降息点,通胀马上就开始反弹,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反正在历史上,除了通胀数据就是美股,美股崩盘特别厉害的时候,美国降息超级快 那是真的护盘特别及时,现在美国还在历史高位,通胀也反扑,确实最快只能先看6月份了 |
统一回复下: 埃及当然只是跷跷板,为的是撬动金砖国家机制。 埃及如果继续恶化,那么自然会触发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的应急机制,那时候影响就完全不一样了。 针对埃及的最大目标是啥? 一个是加沙地区,一个是红海航道。现在是埃及比较困难,压力较大的时候,国际资本就是趁你病要你命,最终获取运河运营权,或者逼迫埃及让步,不能妨碍甚至配合以色列的进一步行动。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埃及有问题,那么会波及周边国家。配合以色列英美的军事和外交行动,足以改变中东格局。 —————————————————— 快了 现在国际资本在攻击埃及,埃及货币暴跌。1997年亚洲风暴,准备在中东上演了。 如果美国攻击埃及,那么大多中东各国恐怕都要瑟瑟发抖了,很难幸免于难。 沙特不知作何感想?会不会最终目标是自己? 想来也是,中俄已经搞不动了,亚洲是分散中国供应链的“友岸”,欧洲应付俄乌战争也遍体鳞伤了,这个世界还可以吸血的恐怕就剩下中东了。 洗劫中东的油头也很充分:中东巴以冲突,红海航道受阻,油价下降,中东各国经济来源单一…唱衰中东,简直信手拈来。 既然收拾中东快了,那么美联储抄底的资金也就需要降息。 因此,看埃及啥时候暴雷,波及中东几个土豪,啥时候配合一波降息收割。 美国向来如此,做惯了的老手。 这次,就看金砖国家能不能援手,抗住这一波了。 不管美国是否收割成功,长期来说对金砖都是好事。 局势越来越精彩了。 加油兔子,加油大A |
从【非农】等关键数据来看,降息已经到了需要开启的时刻,唯一的阻碍便是是否要坚定贯彻2022年3月制定的,将通胀控制在2%的目标。一旦CPI增幅有明显收窄趋向,那么降息便会立刻实施。 从去年下半年以来,之前一直在收窄的CPI增幅似乎没有了继续收窄的动力,近半年来基本上都保持在3%出头的水平,迟迟达不到2%的目标;但与此同时,美联储加息的幅度已经超过了预定计划,原来的计划中拟最高将联邦基金利率调高至5%-5.25%,但如今的联邦基金利率已经来到5.25%-5.5%,如果要贯彻2%的目标,显然需要再加息一到两次。 然而目前美元的流动性并不支持继续加息。 一是在高利率环境下借贷成本会更高,长期保持高利率会让政府的再融资成本节节攀升,在去年6月已经出现过一次政府债务危机的情况下,通过降息来减少政府的再融资成本就显得十分有必要。尤其是到今年下半年,政府临期债务又将大规模来临之际。 二是美国的银行业已经发生多次流动性危机,从去年三月的硅谷银行到现在的纽约社区银行,银行业的流动性危机一直存在,如果再不通过降息来释放货币,那么银行业的危机还将继续蔓延,甚至造成像08年那样不可逆的结果。 三是长期的高利率水平并不符合美元霸权的要求,在高利率水平下,其他流通美元的经济体将承担高额的融资成本,这将导致美元国的经济陷入衰退;同时其他经济体会因为高利率下的美元供应减少,导致没有足够的美元来维持正常的经济活动,于是其他美元国可能会有使用其他货币的意愿。 按鲍威尔的话说,目前在大选期间美联储想要保持低调以免引发争议,也就是说一旦大选结束,美联储采取行动的意愿就会增强,届时如果CPI的表现不是特别差,那么降息周期便可能拉开帷幕。 而大选的结束的时间点则是6月,届时不光大选落地,CPI的趋势也会更加明显,全年的经济态势也会更加明朗,这些因素都会【倒逼】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 |
去年年底我就说了,不要寄希望于美联储降息! 因为美联储曾经有过一次写进教材的“伯恩斯教训”,简单来说,就是在1974年到1977年间,因为美联储主席伯恩斯货币政策摇摆不定,导致美国通胀不断反复,下一任美联储主席连续22次加息,最终才将通胀压制下去。 现在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很明显会吸取“伯恩斯教训”,所以我预计就算要降息,也是2024年年底了,最快我估计也是9月之后,整个2024年,全球货币依然会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 |
美国邮政服务 (US Postal Service) 2024年的Ground Advantage服务(根据距离提供2至5天的递送服务)的费率将上涨5.4%,Priority Mail两到三天投递服务的费率将上涨5.7%,Priority Mail Express一到两天递送服务的价格将上涨5.9%,涨价将于1月21日生效。 联邦快递自 2024 年 1 月 1 日起,把其美国国内、美国出口和美国进口的 FedEx Express 服务的运费平均提高 5.9%,送货上门费率也将平均上涨 5.9%。 UPS 将其地面、空运和国际运输服务的价格平均净涨 5.9%,新价格在2023 年 12 月 26 日生效。 而且这还只是标准运费涨价幅度,其他杂费涨价幅度更高。 之前总结过,美国2024年几乎所有的蓝领行业都迎来了大加薪,这加薪肯定会转移到各类服务产品的价格上。物流行业就这三巨头,涨价数据容易归纳。 其他如餐饮、医疗、旅游、法律服务、甚至赌场等等,也都躲不开再次涨价。 欧盟的情况类似,春季时欧盟工资谈判时间段(德国要拖到6月),目前看大加薪也是必然的了,钢铁行业和公共部门雇员在2025年的薪资将上涨超过5%,而建筑工人则要求为最低收入的大多数员工提高21%的工资。螺旋通胀也躲不了。 更有意思的是,根据标普的统计,在工资上涨的同时,欧美工人还出现了普遍的生产效率降低情况,效率降低就要多雇人,于是就业率反而顶着高利率还提高了。 但工资涨了,雇人多了,利息支出高了,企业就更要涨价了。 于是拼夕夕在欧洲也开始大杀特杀,各种转空子方式,把欧盟海关搞得很崩溃。 |
说明美国会降息,但是什么时候降息不好说。 按彭博报道,明尼阿波利斯联储行长卡什卡利表示,他预计美联储将在 2024 年降息两次,甚至可能只降息一次,但强调他尚未最终确定对美联储即将召开的会议的预测。 卡什卡利表示:“我很难看到收到的数据表明削减幅度比我 12 月份所说的还要多。” “以我 12 月的情况为基本情况,或者可能更少……这将取决于我们看到的通胀数据,” 美国的通胀目标是2%,也就是说,如果通胀持续高于2%,美国就会提高利率遏制通胀。 为什么通胀会引发加息呢?因为通胀会侵蚀金融资本的利润,金融资本为了保护自己的利润,需要加息。 举个例子,你找银行借了100万,约定利息5%。如果没有任何通胀,第二年你还银行105万,银行实际赚了5万。如果通胀为5%,即第二年的105万仅仅相当于今年的100万,那你第二年虽然还了银行105万,但是银行实际上一分钱没赚到。金融资本的利润被通胀侵蚀了。 那怎么办呢?加息!整个金融体系把利息加到10%,就把通胀部分给拉回来了。当然现实不是这么简单,加息的逻辑要复杂得多,但是你可以先这样理解,便于我们往下展开。 美国通胀不下去,金融资产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必然会加息或者维持高息,那么加息或者维持高息又会产生什么影响呢? 01 息差套利 为了理解美元加息或者维持高息的影响,首先就要讲到一个概念,这个概念叫做——息差套利。什么是息差套利呢,举个例子来说。 假如你是一个富豪,手里有10亿美元的流动资金需要存在银行里面。再假如,在2020年初,英国和美国的存款利率都是1%/年。这个时候,对你来说,钱存在英国还是美国没有区别,一年利息都是1000万美金。你秉持公平公正的理念,在美国存了5亿美金,在英国也存了5亿美金(对应的英镑)。 突然一天,美联储宣布加息了,导致美国银行的存款利息变高到3%。你一看,这不行了,5亿美金存英国一年利息只有500万,存美国利息却有1500万,一来一回有1000万的利差。你一个电话挂给秘书,让他通知英国的银行,你要把钱全都取走,换成美元转入美国银行。 不仅仅是你发现了这个套利空间,很多大型投资机构也发现了这个套利空间。于是大型投资机构纷纷从英国银行获得低息的贷款,拿到美国银行存起来赚取利差。这个过程就叫做“息差套利”。 息差套利会怎样影响经济呢?要明白这个问题,我们就要介绍什么是外汇市场。 02 外汇市场和货币贬值 你是一个大型投资机构的负责人,你发现了英美的金融市场存在巨大的“息差套利”空间,于是你从英国银行低息贷款10亿英镑,准备存入美国套取息差。 然而,你手里面的是英镑,你如果把英镑存在美国银行,无法享受美元的利息,因为银行的利息都是和币种绑定的。也就是说,你在把英镑存入美国之前,需要把手里面的英镑换成美元。于是,你就要在外汇市场上用英镑购买美元。这个过程,就是外汇交易的过程。 越来越多的人从英国银行低息贷出英镑,在外汇市场上购买美元,美元越来越抢手、越来越吃香。以前,100英镑可以购买120美元,现在100英镑只能购买110美元。美元越来越“贵”,相对应,英镑就变得越来越便宜,经济学上,管这种现象叫做货币贬值。 事实上,从美国加息以来,各主要国家货币就开始出现贬值。 |
|
近期我国汇率下滑,相当部分原因和美国加息相关。申万宏源最新的报告就指出,“我国和美国十年国债收益率的差值在8月下行达到了22个BP至-1.53%,月中最低甚至达到过-1.80%,这令对中美利差相对敏感的资金有所流出。” 有人说,我又不炒外汇,货币贬值对我没啥影响。这是不对的,本币贬值对我们每个人都有影响。要理解这个问题,就要涉及到输入型通货膨胀。 03 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的第一个后果 你可以不炒外汇,但一个国家不能不进口商品。只要进口,你就要用到美元,因为进口商品多数是用美元计价的。 举个例子。国际市场上,一双耐克鞋标价10美元。在英镑贬值钱,进口一双鞋需要10美元,合计9英镑;现在英镑贬值了,进口一双鞋虽然还是10美元,但却合计11英镑。在英国消费者看来,商品无疑更贵了。 耐克鞋仅仅是一个举例,实际上对很多国家而言,这种进口产品的通胀,首先体现为能源和其他大宗商品。工业国家要生产,就必须消耗能源,很多国家的能源无法自给自足,只能依靠进口。比如石油就是美元计价,就算国际油价不涨,但本币贬值后,进口同样的石油就要消耗更多的本国货币。原材料价格上涨了,就会体现在最终产品上面,国内消费者就会普遍感受到通货膨胀。以日本为例。有研究指出,“过去10年,日本总价格上涨的90%都来自进口密集型食品和能源产品”。 到这里,美国加息对经济的影响,就从金融领域,通过息差套利的途径,沿着外汇市场,逐步进入到其他国家的实体领域。正因为如此,日本、德国、韩国、意大利、法国等重要的制造业国家,在2022年接连出现国际贸易收入下降乃至逆差的局面(因为进口商品价格大涨)。而欧洲的通胀也在这个条件下居高不下,苦苦支撑。 如果你以为美国加息的影响就这样了,那就大错特错了。美国加息对经济的影响才刚刚开始。 04 金融震荡:货币贬值的第二个后果 我们经常听到一个说法,叫做“资本外流”。那么,什么是资本外流呢?资本为什么要外流呢?接下来我们做一个沉浸式体验。 你是一个美国籍的国际投资者,你的资金在全球各大股市配置。假设2022年初,英镑和美元的汇率是1:1。你通过研究发现,英国股市可能会迎来一波上涨的行情,于是你花了100万美元,换了100万英镑,然后将100万英镑购买了英国股市的股票。你的眼光很不错,买的股票涨势喜人,几个月下来涨到了120万英镑,你感到很开心。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有一天,你突然看到新闻,美国加息了。你敏锐地感到,这可能会坏事。果然,那些指着息差套利的投机分子动起来了,他们大量低息借入英镑,买入美元。美元不断涨价,英镑不断贬值。你突然发现,股票赚的钱,原来都是虚的。你认真算了算账,从2022年初到现在,英镑对美元贬值了15%,120万英镑,现在就能换102万美元,直逼你的成本。 更可怕的是,美联储还在不断地加息,也就是说,英镑贬值的趋势还可能继续。要是再这样下去,你的股票换成美元就要亏本了。怎么办?你告诉自己,当断则断。于是,你开始大规模抛售股票换成现金,并现金购买美元以“避险”。 越来越多的人发现这个问题,他们也跟着抛售股票。股市开始逆转,负面消息一个接一个传来,当多数人都在抛售的时候,就出现了两个现象:(1)大量卖盘会导致股市的震荡。(2)大量资金外流会进一步加剧流出国汇率下滑。 震荡的不仅仅是股市,债券市场、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有一个算一个,都可能发生震荡,道理都是类似的。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美元周期的传导路径,美国加息导致出现套息空间,进而导致美元升值、本币贬值,这又进一步导致投资者抛售金融资产,最终可能诱发金融震荡。 |
|
既然是息差空间引发资本外流,进而引发金融震荡,那么,一个想法就很自然地出现了,我们也提高利息,不就能逆转息差空间了吗? 对的,这个想法非常直观,也有它的道理,这也是美国加息引发全球加息的一个重要原因。美国加息的时候,好些国家为了防止资本外流,也跟着加息,避免出现息差空间。但是,按下葫芦浮起瓢,加息能抑制资本外流,也会损害本国经济,这首先就会损害本国的实体经济。 05 用加息对抗加息(1):实体经济受损 用加息对抗加息,为什么会损害本国的实体经济呢? 假设你经营一家工厂,你的合作伙伴给你介绍一个项目,这需要投资1000万,一年后可以有10%的回报,但是你手里面只有500万,怎么办?找银行贷款!你来到银行,发现贷款成本不高,每年利息也就5%,你毫不犹豫大笔一挥,就签下了借贷合同。“用银行的钱帮我赚钱,这才是老板该有的思维”。一年后,你连本带利还清了银行的借款,还净赚75万。 突然一天,美国加息了,你们国家为了防止资本外流,被迫跟随美国加息。水涨船高之下,借款利息从5%每年涨到了15%。又是你的合作伙伴,再次给你介绍一个项目,还是需要投资1000万,一年后的汇报还是10%,你手里还是只有500万。你还会找银行贷款吗?如果贷款500万,一年下来需要还给银行75万,只能净赚25万。你看了看账上500万的本金,叹了一口气,“算了吧,还开啥厂啊,把厂关了,钱放银行吃利息得了。” 越来越多的人和你一样的想法,于是企业的投资开始下降,新项目上得越来越少,企业对工人的需求也越来越少。工人失业越来越多,在岗的工人工资也老不见涨,如此一来,国内的需求就会慢慢萎缩,最终导致实体经济受损。 本币加息,除了可能损害实体经济外,还可能加剧金融市场震荡。 06 用加息对抗加息(2):加剧金融市场震荡 金融资产定价有一个最简单的模型,即金融资产的价格正比于该资产提供的现金流,反比于市场的利率。比如某成熟市场的商业地产,每年能提供的租金是1000万,市场的利率是5%/年,该商业地产的价值就是1000万/5%=20000万。 为什么是这样呢?我们做一个思想性实验。某成熟市场上有一个商业铺面,每年能提供10万元的租金,该市场的利率是5%,那么,你愿意用多少钱买下这个铺面呢?如果店主喊价30万,你愿意买吗?你肯定愿意,因为30万存银行,一年后只能获得1.5万的利息,而买店铺却能获得10万的租金;如果店主喊价100万,你愿意买吗?你还是愿意,因为100万存银行,一年后只能获得5万的利息,而买店铺却能获得10万的租金;如果店主喊价300万,你愿意买吗?你就不太愿意了,因为300万存银行,一年后就能获得15万的利息,而买店铺却只能获得10万的租金。于是,最终的价格平衡点就落在200万附近,你的钱存银行和买店铺的收益是一样的。 因此,店铺的价格=年租金÷市场利率。换句话说,店铺的售价与年租金的多少成正比,与市场利率的高低成反比。一个每年能提供10万元租金的店铺,在银行利率为5%时,价值200万元。假设银行利率提高到10%,那么店铺就只值100万元。 当然,这是一个非常简化的模型,排除了风险的差异、排除了涨价的预期等各种因素。但是,我们通过这个模型却能说明一个问题,即加息会导致金融资产价格下跌(尤其是债券价格)。 以加息的方式防止资本外流,是一种“以毒攻毒”的方式,副作用极大。一方面,它有可能一定程度遏制资本外流,另一方面,它也有可能加速本国的金融震荡,导致其他不可控的结果。 不仅如此,发达国家跟随美国加息,除了可能冲击自身实体经济外,还会导致一个更为严重的后果——诱发全球债务危机。 【 插播 我是佐伊,一个关注财经和时政的博主。 欢迎扫码加入“佐伊的读书圈”,一起学习,共同进步,多看路,少踩坑。 |
|
】 07 用加息对抗加息(3):债务危机 你是一个穷人,你什么时候最希望借钱?很简单,你遇到困难的时候。那么,你什么时候最容易借到钱呢?也很简单,有钱人愿意把钱借给你的时候。如果这个时候的利息还很低,那你一定会毫不犹豫把钱借了再说。这个道理是通用的,对你是这样,对国际市场的借贷主体(国家、大企业等)也是这样。 国际市场上谁是“穷人”?发展中国家多数都是穷人。谁是“有钱人”?那些老牌发达国家就是有钱人。2020年以来,发展中国家受到疫情冲击,经济大幅下滑,这迫使他们不得不在国际借贷市场上寻求帮助。同期,发达国家为了刺激市场需求,普遍执行了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长期维持极低的利率(甚至零利率)。在这样宽松的市场环节中,发展中国家大量借入外债,外债水平普遍经历了一轮上涨。 在发达国家普遍执行低利率的时期,发展中国家虽然背负庞大债务,但是他们每年支出的利息都很低,因此还债压力并不大。借债成为发展中国家度过经济萧条的一个重要手段。 然而从2022年开始,在高企的通胀之下,美联储、英格兰银行、欧洲央行、加拿大央行、澳大利亚央行、印度央行等全部执行了加息操作,这空前加大了发展中国家的还贷压力。对某个发展中国家而言,以前每年可能只需要从外汇储备中支出100亿美元偿付利息,由于利息升高,现在每年不得不透支更多的外汇储备。于是,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企业出现债务违约。 不仅仅是发展中国家会出现债务危机,部分欧洲国家也可能出现危机。目前欧洲很多国家债务高企,每年需要支付大量的利息。如果利率进一步提高,则每年支付的利息也会进一步提高,进而可能造成更大规模的赤字,这些赤字又需要进一步的融资,这又会推高债务占GDP的比例。 下两图为全球加权债务水平和债务违约情况。当前的全球债务水平已经逼近80年代的拉美债务危机的水平,为有史以来的第二高,全球发展中国家的债务问题越来越严重。 |
|
|
|
部分国家发生债务危机和多数国家债务恶化的概率大大增加,萧条的乌云笼罩在全球经济之上,而发展中国家无疑将是这场危机中损失最为惨重的一方。 那么,加息的始作俑者美国,它就“风景这边独好”吗? 08 美国就风景这边独好吗 有一种说法认为,美国加息就是在收割全球,这种说法不太准确,这种说法有一个隐含前提,仿佛美国可以不顾经济的客观规律,仅凭主观意愿就能想加息就加息。实际上,美国本次加息,是高通胀下的无奈之举,而美国加息对本国经济的影响也不可谓不大。 前段时间,美国几家银行相继出事,这个事情就和加息密切相关。就拿最初出事的硅谷银行来说,加息从数个方面加速了硅谷银行的破产。注意,我这里说的是加速,而不是直接导致。 硅谷银行的客户中,有很多是科技型公司,这些公司前几年发展势头比较好,在硅谷银行里面存有大量的资金。2022年美国加息以来,这些公司或多或少受到影响。首先,公司融资成本会提高。这使得公司赚取的利润中,有更大一部分被金融资本侵蚀。其次,公司利润下滑,会影响公司股价,这又使得公司在股市上再融资的能力下滑。于是,科技公司就陷入一种螺旋下降的趋势之中。这种趋势直接表现为科技公司裁员速度加剧。美国信息业在2020年5月至2022年4月的24个月中,合计裁员数73.1万,平均每月3.05万人;2022年5月加息以来,裁员速度明显加速,至2023年2月,10个月合计裁员数43.1万,平均每月裁员4.31万人。 在这样的情况下,科技公司的收入越来越少,纷纷从银行取出存款,以度过难关。越来越多的科技公司在硅谷银行提现,导致硅谷银行现金不足以支付,于是被迫兜售持有的资产。而硅谷银行持有的资产大多数是美国国债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这种资产有一个特点,这个特点可以简单理解为“资产的价格和市场利率成反比”(这是很多金融资产价格的基本原理)。也就是说,随着美国加息,硅谷银行持有的资产在不断贬值。 硅谷银行开始抛售本就在不断贬值的资产,而这种抛售,无疑加剧了资产价格的下跌。于是硅谷银行陷入了一个死循环,科技公司大量提现导致现金不足,为了应对兑付危机抛售资产,资产价格不断下降导致公司抗风险能力进一步下滑。 当越来越多的人发现硅谷银行陷入死亡循环的时候,挤兑就出现了。人们疯狂地涌入银行,希望在银行破产之前把自己的现金取走。在这种疯狂挤兑之中,硅谷银行不可避免地走向破产。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一方面,加息导致美国科技公司加速衰退,进而出现了大规模提现的情况,另一方面,加息导致银行持有的债券资产贬值,进而降低了银行应对风险的能力。而当这两个方面碰到一起的时候,挤兑破产就出现了。 以上我们大致介绍了美国加息对国内和国外经济的影响,接下来我们要做一个整体回顾,以便我们形成一个更全面的概念。 |
|
09 回顾:美国加息对经济有哪些影响 美国加息的影响是复杂而深远的,这篇文章我们用尽量简化的方式帮助大家做了一个基本的梳理。从中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美国加息会导致美元和其他货币出现息差套利的空间,投机资本会从本国借入低息贷款,购买美元后存入银行,以套取利差。 (2)大量的投机者购买美元,就会使得美元升值、本币贬值。 (3)本币贬值有两个直接后果。其一、本币贬值会导致进口商品“变贵”,带来输入型通货膨胀。其二、本币贬值会导致金融市场震荡,加速资金外流。 (4)为了缓解本币贬值带来的通货膨胀和资金外流,其他国家可能跟随美国加息,而这种加息又会带来三方面的问题。 (5)首先,本国加息会直接损害实体经济。加息导致融资成本上涨,降低企业的投资预期,进而降低扩大再生产的规模,因此也降低了工人的总体工资,最终可能从投资和消费两个方面损害实体经济。 (6)其次,本国加息可能加剧金融市场震荡。如果本国大幅加息,可能降低金融资产的价格,加剧债券市场、楼市等主要金融市场的震荡。 (7)第三,发达国家跟随加息可能导致债务危机。有可能出现债务危机的,不仅仅是发展中国家,也包括某些债务负担严重的欧洲国家,如意大利等。一旦持续加息,这些国家支付的利息就会大幅攀升,大大增加了债务违约的风险。 (8)美国加息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收割全球”。美国加息对国外有影响,对国内照样有影响。一方面,加息导致实体经济利润被侵蚀,提现的冲动加强;另一方面,加息导致国债等资产价格下跌,而银行有大量持有国债,因此导致中小型银行应对风险的能力降低。目前,美国已经有三家银行破产,另据《今日美国》5月4日的报道,美国还有近190家银行面临倒闭的风险。美国加息对自身的影响不止如此,这里我们只是略微分析了目前的一些热点事件。 (9)上述这一切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其相互作用的一个最终结果,就是导致全球经济出现疲软。 |
|
10 当前的经济现状:中国为什么要选择降息 我国现在的状况就是,大量产能闲置,或者生产出来的东西卖不出去。 衡量产能过剩的指标是产能利用率。按国际通用规则,产能利用率在80%以下即为产能过剩,在75%以下即为产能严重过剩。下图是主要工业行业的产能利用率。 |
|
我们按工业顺序,把工业分成上游、中游和下游。上游对应初级资源开采,获得最初的工业原料;中游生产各种“生产资料”,包括生产工业原料和机器设备。下游生产各种“生活资料”,直接面向消费者。 按照这种划分,2022年以来: (1)上游领域中采矿业、煤炭开采和洗选行业均产能过剩,煤炭行业多数时间处于严重过剩(采矿业包括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开采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其他采矿业等七个子行业)。 (2)中游行业中,除化纤制造业外,其余所有行业都产能过剩,其中非金属矿物制造业严重过剩。非金属矿物制造业包括水泥、玻璃等建材行业,这些行业在四万亿之后就出现严重过剩,目前受房地产下滑影响,过剩程度更深了。 (3)下游行业中,全行业产能过剩,其中,食品制造业和汽车制造业多数时间严重过剩。实际上汽车制造业从2018年逆转以来,产能一直处于过剩状态。如果没有近两年新能源大规模出口,过剩情况还会更加严重。 关于产能过剩的问题,中央在2023年底的经济会议上明确指出,“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需要克服一些困难和挑战,主要是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 因此,对政策制定者而言,首要的是必须通过某种方式,刺激企业投资(消耗重化工业产能)或者居民消费(消耗轻工业产能)。而这一切,都需要一个宽松的货币环境。如果利息增加,对企业而言,资金成本就会增加,投资意愿就可能下降,对消费者而言,某些对利率敏感的消费者就可能降低消费,这样就会使得经济形势进一步恶化。 因此,我国才选择在全球普遍加息的情况下降息。 最后,如果您希望学习更多的财经方面的分析方法,欢迎加入“佐伊的读书圈” --------------------------------- 我是佐伊,一个关注财经和时政的博主。 欢迎加入“佐伊的读书圈”,一起学习,共同进步,多看路,少踩坑。 欢迎扫码加入“佐伊的读书圈”。如果无法加载,请反复点击即可加载。 |
|
以下是最近我们讨论的一些问题,从复盘看,我们对当前经济基本面的看法大致是准确的。 您可以点击以下任意一个链接,下载星球搜索“佐伊的读书圈”即可加入 或者点击以下任何一个链接扫码加入(二维码不能长按,只能用另一个手机扫码) 1、房价下滑与财政危机 2、三大工程能对冲房地产下滑吗 3、A股究竟是谁在赚钱 4、世界银行2023年对我国经济的回顾 5、怎么理解我国经济需求不足 6、经济基本面:通缩和内需下滑 7、中国制造业和欧美的贸易战 8、不要指望世界经济软着陆 9、全球制造业产能过剩 10、如果信托暴雷对经济有多大影响 11、如果房价下调,最终会下调多少 12、房价还能撑下去吗 13、未来房价的定价模型 |
美国2月ISM制造业PMI47.8,预期49.5,前值49.1,其中,新订单、产出和就业均出现萎缩,1月居民实际消费支出走弱,2月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近三个月以来首次下降,更难堪的是银行业已经撑不太住了,高息的后果日益侵蚀着帝国的残躯。然而现在降息亦是饮鸩止渴,美联储这轮缩表不同往日,基本没收割到什么,在欧盟那里得到的便宜还是拜普京所赐。如果马上就降息,那么多代价不是白瞎了?连续 5 年荣膺福布斯年度美国最佳银行的硅谷银行音容宛在。 |
|
媒体称刘鹤与耶伦会谈持续了约三个小时,超出原定时间,还有哪些细节值得关注?307 赞同 · 9 评论回答 |
|
|
鲍威尔释放降息讯号,市场预期转向宽松货币政策,投资者信心提振。 鲍威尔周四对参议院银行业委员会表示,美联储距离获得足够的信心“不远了”,相信通胀正朝着美联储2%的目标迈进,从而使其能够开始降息。 他表示:“我们对通胀可持续地保持在2%变得更有信心,当我们确实获得了这种信心时(已经快了),降低抑制性利率水平将是合适的。” |
|
现在看来,美联储在何时降息问题上有可能做出妥协,即不一定等到通货膨胀率“达标”后再考虑降息。 否则,前段时间比较好看的经济指标会在高息面前不堪重负,而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有可能是更多的金融机构“暴雷”。 事实上,去年的硅谷银行、第一共和银行的“暴雷”已经给美国货币政策带来了不祥之兆。如果及时降息,或许一些金融机构有机会躲过“暴雷”。从这个意义上讲,早一些降息有助于防范风险,对美国经济来说不会是一件坏事。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周四继续在国会发表证词。这是鲍威尔在3月19日美联储议息会议之前最后一次露面,因此其讲话备受市场关注。 与周三在国会众议院发表证词时一样,鲍威尔周四向参议院银行委员会作证时,也首先宣读了事先准备的一份证词。 该证词重申鲍威尔1月末货币政策会后发布会的说辞,若经济形势变化符合预期,可能适合今年某个时候开始降息,但经济前景并不确定,无法保证通胀会持续降至联储目标2%。在决定降息以前,美联储官员需要对通胀回落到2%“更有信心”。 鲍威尔在随后举行的问答环节中暗示,美联储离降息所需的信心不远了。他在周三曾对国会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表示,尽管鉴于经济前景不确定,美联储正在采取谨慎态度,但利率可能已经见顶,预计今年将会下降。 |
美国的银行是存在风险的,在1月份美联储的声名中,完全删除了对“美国银行体系健全且有韧性”的评价。 这也就是说,美国银行体系现在是不健全的,存在相当的风险系数。 美国硅谷银行“爆雷”将迎来一周年之际,纽约社区银行也出现了问题。 当地时间1月31日,美国地区银行——纽约社区银行财报爆雷,去年四季度意外亏损2.52亿美元,而此前市场预期为盈利2.06亿美元。 当天,该行股价盘中一度暴跌46%,触及熔断停牌,收盘时下跌38%。 而纽约银行去年吞下了一份毒资产,即破产的的签字银行。 由此可见,银行的破产是有传染性的。 另外,1月份的声明中,还删除了有关“在通胀受控并朝着2%目标迈进之前继续加息”意愿的经典语句。言下之意,2%的目标可能到不了,但为了这个目标继续加息,并不现实。言下之意,本轮的加息已经划上句号了。 但通胀要降到2%的目标水平,有相当的难度。 就业和通胀之间的关系通常被理解为一种替代关系,即它们可能呈现此消彼长的特点。这种现象在经济学中通过所谓的菲利普斯曲线得到体现,该曲线表明当就业率高时,通胀率也可能较高;相反,当就业率低时,通胀率通常会降低。 3月6日,根据ADP Employment Report的美国ADP就业报告,2024年2月,美国私营企业雇用了14万名员工,略低于15万名的预期。 所以,美国的通胀有可能会小幅上涨。 降息本来就是大势所趋,通胀只要不是大涨,降息还是有可能的,只要有回落迹象就可以。 |
美联储自1990年以来的七轮降息周期分为两类 一是解决增长下行的“缓步型”降息,目的是压低实际利率 二是应对突发风险的“骤降型”降息,目的是缓解流动性冲击和隔离金融风险。 反观本轮周期,从基本面角度看并不支持过早降息,主要原是: 1、高利率对存量的挤压有限,消费仍具有韧性,美国增长面临深度和突然下滑的可能性较低; 2、利率骤降也会使好不容易被抑制的地产等需求重新被激活; 3、避开干扰大选之嫌,货币政策在7月和8月两党初选结束时点的变化难免会有影响。 如果作出降息选择,美联储可以选择类似于1995年和2019年的“预防式”方式,例如首次开启降息后,暂停一段时间观察效果, 而非连续降息 |
|
年初市场预期联储在2024年将降息5-6次,至2月16日调整为3-4次。 其背后的主要影响因素来自于美联储的谨慎态度和超预期的通胀数据。 目前美国通胀已经在下降,并且年内预计将继续下行。 2023年12月,美国核心PCE通胀指数年比增长2.9%,比2023年1月的4.9%下降了2%,预计2024年底将到达2-2.5%的区间内,接近联储的目标水平。 因此,未来联储降息在经济意义是合理的。 预计降息在下半年开始 首先,目前的时点已经具备降息的条件。因为当前联储的货币政策已经具备足够的紧缩性,其紧缩程度是1990年以来最高的。 1989年之后的降息周期来看,联储在加息到顶后停留的时长为4-16个月,最近三个周期为8-16个月。 正常情况下,预计未来2年降息幅度200bps左右。 |
|
评估降息的幅度,不能仅看利率的绝对水平,更要看货币政策的紧缩程度。 若采用“联储基准利率-核心PCE通胀-自然中性利率”来衡量联储货币政策的宽松/紧缩度,目前联储货币政策的紧缩程度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最高的。 考虑到通胀未来继续下行的概率较大,以市场对通胀的预测为基准,同时假设中性利率水平不变(目前市场和联储官员对中性利率的看法并不一致),则联储在未来2年降息200bps的情景下,货币政策在多数时间内仍具备限制性,至2025年底回归到中性水平。 如果降息开启,预计前12个月降息幅度高于后12个月,降息幅度分别为125和75bps。 逐步平缓的降息或许是联储最希望的 |
|
上述推论的基础假设是美国通胀年内将大概率持续下行、经济增速将逐步放缓。然而2024年市场还面临的三个确定性和三个不确定性: 一是美国通胀继续下降是确定的,但长期是否以及需要多久回到2%不确定; 二是美国经济放缓是确定的,但是会软着陆还是衰退不确定; 三是联储降息是确定的,但首次降息的时点和全年降息的幅度不确定。 因此乐观情景下,如果经济继续维持当前势头,通胀因地缘政治风险、需求强劲等因素出现反复,降息幅度可能不及预期,累计降息幅度可能会缩减至150bps或以内。 悲观情景下,美国经济衰退的风险并不能说已经消失,毕竟此前没有一次衰退被市场完全预测到。衰退情景下,降息幅度预计会达到250bps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不会指望通胀率达到2%才降息。 戏终于演不下去了,一直靠数据造假硬撑着。 想等着中国房地产崩盘,从而引发金融危机,再大规模放水,抄底全球资产。 但因为我们“去美元化”已经基本成功,进出口贸易近50%采用本币结算, 不必再担心美元突然收缩的背刺,所以,央行提前降息。 之前,双方都在等对方先撑不住,咬牙坚持。 剧本改了,美国再坚持下去,意义不大。 现在,美国国债以100天增加1万亿的速度在狂飙,全年新增将超过3.6万亿。 如此下去,今年,美国国债利息将超过军费,经济也必将出现严重危机, 地区银行暴雷,只是冰山一角。 继续维持现在利率水平,用不了多久,美国政府就是不吃不喝,都快还不上利息了。 所以,大规模降息放水,已经是必然选择。 近期,黄金,原油突然大幅上涨,应该是提前知道内情的国际资金的动作。 2024,全球通胀,箭在弦上。 |
看什么通胀啊就业率,要看通胀说实在的,美联储早降息了! 要赌美联储降息,说实在,还不如看美国股市! |
加息,降息现在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已经不是决定性的了。美股上升带来的财富效应被大大低估,加息使纽约州立银行市值失去差不多50亿美元,但NVIDIA市值上升了多少? 所以昨晚鲍威尔说,目前经济的强度与就业率不支持在可预期的时间内降息,甚至他未百分百肯定2024年会降息,只是不排除这个可能性。 一方面代表先进生产力的科技股高歌猛进,一方面代表落后生产力的股票几乎熔断,美国经济通过股市在汰弱存强,加息其实也是一种优化手段,没竞争力的企业被淘汰,领头的大企业又在新行业中生出一大批小企业。 美国大幅降息可能性越来越小,通胀回落只是降息的次要原因,与降息同来的其实是经济衰退,而美国尚未看到衰退的征兆。 |
在美国总统大选进入白热化之前老鲍的话我一个字都不信~~ 美联储什么时候降息根本不是经济问题,而是政治问题 这货油滑得很,2021年任期快结束的时候当睁眼瞎满口“通胀只是暂时的”,被拜登提名连任后2022年才开始硬着头皮加息。现在加息周期快结束又正好到美国总统大选年,这逼绝对有自己的小算盘。至于美国经济能不能扛住关他屁事,当初通胀的时候当睁眼瞎现在再瞎几个月又能如何? |
美国今年下半年大概率降息。如果没有大的意外。 又玩文字游戏。 不过释放这种信号,也算鸽派了 股票和黄金都挺给面子的。。 哎。 |
把全世界玩弄于股掌之上。这个弹钢琴水平实在是高。估计在老鲍眼里,全市场投资者全是他手中的提线木偶吧。 一会鹰一会鸽,就是喜欢看你七上八下抓耳挠腮的样子。 谁要说美国不牛,那真是自大的可以。全天下还有另一个人可以牵动全世界投资市场的神经吗。 听听就得了,这个息今年都降不下来,任务还没完成呢。 |
美联储前面一直加息,在停止加息后,华尔街和国际社会一直在希望美联储降息。对于因为美联储一旦开始降息,美元指数就会下降,美元汇率会相应走弱。美元走弱会有利于非美货币的贬值压力。同时美联储降息会改善美元市场的流动性,美国股市会有上涨支持。 |
|
|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商业财经 最新文章 |
为什么小米造车成功了,造CPU却失败了? |
我国的产业升级成功了吗?能像德国日本那样 |
为什么最近纳斯达克和标普500基金产品都开始 |
中国猪肉还能回到十二十三元一斤水平吗? |
房价下跌对普通人意味着什么? |
为什么普通人一年存三五万都很难? |
日本制造的质量真的就那么好吗? |
委员袁小彬建议拍卖特殊号码车牌,满足车主 |
国企一般不涨薪,那怎么抗通胀呢? |
美联储接下来选降息还是选内爆?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
股票涨跌实时统计 涨停板选股 分时图选股 跌停板选股 K线图选股 成交量选股 均线选股 趋势线选股 筹码理论 波浪理论 缠论 MACD指标 KDJ指标 BOLL指标 RSI指标 炒股基础知识 炒股故事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天天财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