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财汇 购物 网址 万年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小游戏 视频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淘股吧 股票涨跌实时统计 涨停板选股 股票入门 股票书籍 股票问答 分时图选股 跌停板选股 K线图选股 成交量选股 [平安银行]
股市论谈 均线选股 趋势线选股 筹码理论 波浪理论 缠论 MACD指标 KDJ指标 BOLL指标 RSI指标 炒股基础知识 炒股故事
商业财经 科技知识 汽车百科 工程技术 自然科学 家居生活 设计艺术 财经视频 游戏--
  天天财汇 -> 商业财经 -> 上海的真实收入是怎样的? -> 正文阅读

[商业财经]上海的真实收入是怎样的?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上海的真实收入是怎样的?
关注问题?写回答
[img_log]
上海
经济
收入
薪酬待遇
上海的真实收入是怎样的?
健身房前台小妹,做一休一,月薪3500
(最新更新,她说同时干两个健身房的做一休一,等于节假日外,全年无休,小姐姐人漂亮又勤劳,唉)
星巴克全职,税后4000上下
(某年的晚上,我等相亲妹子时,两个整理新款杯子的店员互相吐槽,我想起来了,杯子是很出名的猫爪杯)
工地烧电焊,一天300,并非天天开工
(前两年,我在施工区闲得慌,搭讪电焊大叔)
不知名公司,白领小妹,6000+
(某相亲对象,税前税后不明)
半路出家的房产销售,一年三十多万,三年百万
(我同事买房的中介)
上海地铁调度,一年税后14万上下
(平时发的少,全靠年终奖,人均前列腺炎,罚款项目多又美)
某园区物业公司后勤部门副经理,一年税后10万+
(读作副经理,写作打杂工)
游走在各个健身房的跳舞团课猛男,两年前一节团课400左右,后往健身教练转型
(别看他一天能上三节课,赚得飞起,没社保很亏,后来因病返贫)
某崇明退休阿姨,退休金2000+,给小公司烧中饭,每月收入3000+
(曾经很熟,饭菜确实好吃)
安装公司老员工,每月6000—8000
(据说参与当年锦江乐园和某大桥修建,努力工作+资历深厚=一辈子打工人,可见职业要选好,有些比较坑)
天然气槽罐车司机,一种是死工资一万出头,一种是底薪+路程
(第二种除非是爆肝+和公司调度PY交易,否则两种差不了多少,另外我和他吹牛时,他说晚上车停在外头,会被人偷油,还不敢下车,怕被偷油团伙殴打23333)
小区对面的夜晚烤串摊,和早上的早餐摊那家人合租
就烤串这边,租金就好几千,似乎一年能赚二十万+
(一老一少俩人,一年半载不定期交替出现,年轻人经常吐槽大爷每次欠十几万赌债,就跑上海来打工还债,我根据大爷出现时间长度,预估收入)
检察院,非编制内,收入保密,具体工作内容保密,日常翻看案哔—,出入监哔—
(根据我对她的消费能力来看,穷鬼一个)
健身房清洁大爷和阿姨,收入2800
负责擦器械,打扫厕所、浴室,客串水管工、电工、搬运工
做七休零,自带干粮,可以请假
(不是那种能单手抬杠铃+片的选手,上次我去借用微波炉,发现他们的小休息室空调被屑老板拉掉了,为了省电,希望我卡到期后,屑老板立刻破产)
健身房退休大爷一号,前职业不明,现马拉松狂热爱好者,自费,完赛100多个,退休工资目测很高
(人很瘦,看着很老,但我咨询了同为马拉松爱好者的同事,报名费+车旅费+住宿费=很贵=退休工资很高)
健身房退休大爷二号,前职业教师,退休工资目测很高
(当年我推空杆,他也空杆,我现在勉强75KG,他顺溜75KG,我的面子呢?肯定是退休金高到脱产,我才会被碾压)
某国企,具体部门简称丙烯酸,操作工,现在一年十五、六万
当年阔过
往前推二十几年,分房子!
往前推十几年,公积金一口气发十几万!(仅一次)公司搞活动,零首付贷款买房
(我酸得像是泡山西老醋拌生姜碎的阳澄湖大闸蟹,不过也确实危险,有毒有害,开错阀门可能会黑人抬棺,还炸飞过啥啥啥设备
说起有毒有害,办出证的话,能提前五年退休,又酸了)
通用流水线员工,十多年前,号称一年收入15、6万
翻班,忙得一批,我同学说要去干几年,赚一票就跑,这几年汽车行业不景气,据说全员砍薪酬,不如当年
(还好我没被忽悠过去,太累人了,害怕)
我一同学,脑子活络,打牌会算牌,打我如打狗,听说毕业去做房产销售,后来进去了,收入0?
(不熟,不知道出来了没)
上海人当船员,不知道算不算离题,跑国内航线,二副,在船上17000,在家里2、3000基本工资,工作和休息时间差不多都是半年,拉拉平也算月入过万了
(嗯,这行业娶老婆,一定要找不爱交际的宅女)
普通船员,交两万,培训六个月,从2、300美金做起
(某想要转行的企业消防队大叔,向我吐槽)
企业消防队大叔,专职开消防车,擦车,6000+
(就是上面那个想转职的,后来去搞腾二手车了)
同企业消防队小哥,普通队员,5000+,伙食费也是大家每人每月自己出300
(小哥俩儿子,唉声叹气,愁得都脱发了,可我都没女朋友,怎么也秃了)
某出租车司机大叔,月入几千,很凡尔赛
(他说家里拆了好几套房子,老婆不想他一直打牌,逼他上班,聊了一会儿,他觉得我这小伙不错,问我有没有女朋友,想给我介绍个,问了问我家底,突然觉得小伙我又不行了)
某沪漂网约电动车司机,月入几千,很焦虑,说是平台抽水多,电动车是租的,也要租金,赚钱全靠完成平台指标任务,任务越来越难,想不干了,还压了钱在平台
(不知道说啥,叹气)
某国企班车司机(第三方),早晚各三个半小时+,全年无休,收入8000
(听说不签合同,不交社保,我劝他保留证据,等离职时告一波补上,大叔纯朴,不肯)
幼儿园老师,有编制,12万上下
(手持教师资格证买苹果系列产品,优惠力度很大,但还是比不上苹果员工亲友福利,建议苹果粉都去PY一个苹果员工)
电影院员工,4000+
(据说疫情停摆期间,每月只有2000上下基础工资,一直到电影节才开工)
某寿喜烧火锅店员,一个月休4天,税后5000—6000,就近包吃包住
(小哥爱看书,论语弟子规之类的也看得津津有味,可惜人不帅,否则运气够好的话,说不准能变成宝藏男孩)
隐藏职业,楼(学生卡)凤,一单收入6、800起步,上限不明,月收入自己算吧
(一个爱喝茶 的熟人讲述,我怕得病,怕被抓,怕仙人跳,不敢去见识,我熟人真不是我本人JPG)
PS:我所说的税后,一般是指缴纳社保后,很多人的收入就没到真的纳税线……
有空我再去搭讪一些路人,回来更新
(以我的low逼程度,你们在这,恐怕是看不到年薪百万以上的大佬,我勾搭不到……)
另外,上海真的不是上海人的上海
或许是房租贵的原因
怀揣梦想和野心的各地打工人,更拼更狠更豁得出去
门槛低,竞争大的职业,本地人一般拼不过
昨天闲逛看到淮海路无印良品店的招工启事,应该挺真实的。
emmm……少上网多看看现实吧。


好神奇诶,前些天我刷微信短视频,有个美女把我这个回答读了一遍,不过标题改成了深圳,原来做短视频的会来知乎抄文案的啊,还被我刷到了,有趣的体验
以下内容均为税前全部年收入,含基本工资、绩效奖金、年终奖。默认全额社保,社保基数低的会标出。
我写的大致是普遍有代表性的个例,均工作三年以上不含新入职,各行各业各岗位都有特例存在,不接受杠
这个回答可能会写很久,时不时来更新。
1.某爱马仕的柜姐,23w
2.中石化的加油工,在编人员18w,派遣人员8w
3.基层公务员,十年以上工龄,四级主办,大约是非领导岗位里的最高,18w。部分特别辛苦岗位的公务员,到这个级别,25-28w
4.汽车零部件行业,外资,操作工12w,产品经理18w,经历过兼并,没换工作换过抬头的资深产品经理,35w
5.整车行业,操作工正常时候10w,生意好时20w,工程师24w,研发中心的博士32w
6.211大学副教授,40w;顶级985教授,80w
7.公办幼儿园、小学老师15-18w,中学和高中老师18-25w
8.三甲医院护士20w,医师24w,主任医师40w,重点科室掌刀的,80w
9.一般牙医25w,带行政职务的35w
10.tony老师,15w,社保还很低,这个我很意外
11.外企制造业,行政人员15w,总监40w
12.投行客户经理,底薪15-30w,奖金5w-500w都见过。平均收入应该有60w左右
13.房产中介,底薪5-10w,一般能提中介费三成。见过多个年薪百万的,但平均数真估不出,前景目前很不乐观
14.不知名网络公司码农12w,社保基数还最低;
15.大企业信息部门的码农,30w
16.大厂的码农,那是什么样的大神都有,最低见过20w,百万的人数不少,人均应该有50w以上
17.在本地小范围有点名气的互联网公司,码农或者文案15w,总监35w,这个也低于我的想象
18.保安叔叔8w,社保最低基数
19.中小型制造业员工,10w,社保最低基数
20.教育培训行业,10-50w,人均不足20w,社保最低,目测即将遭遇毁灭性打击
第一次更新
21.公交车司机,15w
22.保险公司风控,18w起,享受正副科待遇的资深员工40w以上,最为银行的类似部门,我挺羡慕他们的上限高
23.保险公司在编营销人员,保底普遍12w以下,上限不可限量,我经手过的受薪人士中最高薪的几个都是干这行的
24.社工,12-15w
25.基层事业编,行政人员,12-15w
26.地方国企行政人员,12-20w,销售类18-30w
27.科研院所事业编行政人员12w,普遍三十岁后熬到正科待遇止步,18w
28.科研院所研究人员,一般硕士入职,起步副科待遇,15w。三十五岁以后大部分止步副高或正高职称,25-40w。不如职级相当的高校和医院正副教授。但好混的多。
插一句嘴,24-28以及上文提到的公务员,其中的本地人,是我认知中千万左右住宅的消费主力
29.日企制造业,前台小妹7w,大部分员工12-15w,资深员工20w,课长25-30w,总监级里为数不多的中国人50w以上
30.各种大牌衣帽箱包鞋子手表珠宝品牌的柜姐,人均不超过20w,身上的自家产品价值常超年薪
先插一条我觉得最令人心酸的行业,是送外卖和快递。我一直认为这个行业收入应该还行,这么辛苦应当月入普遍过万。可从业这些年,我从未见过这个行业的人置业。哪怕是远郊的小房子。
31.顶级跨国公司,日化食品快消行业。普遍入职15-20w。这是我认知里为数不多受年资影响较大的行业。资深员工非领导职务30-50w的很多。但似乎职业不确定性较高,我认为这行在买楼背贷款这件事上特别谨慎保守。
32.台资制造业,大体是楼上日资的九折
33.厨师,中式小餐馆掌勺15w,社保一般比较低。大酒楼的大牌厨师50w以上。西餐普遍比中餐高两成。但业界顶薪是中餐。中餐顶厨是米其林西餐行政总厨的数倍。
34.星巴克的店员8w,看上去厉害的咖啡师15w
35.一手房销售,底薪6w,开一个盘几十万,厉害的人半年一跳槽,我最多在六个开发商见过同一个销售,现在又去卖二手了
36.超市导购收银6-7w
37.不知道什么来路的金融公司,大概是小额贷款p2p什么的,反正敢买房的都有起码三十几w,比我们银行的客户经理挣得多
38.会展公司,一般人也就6-10w,社保随缘,但每个小公司都有这么几个40w以上的,原因不明
39.乡镇一级的国有或者集体性质的企业,6-8w。大部分人似乎是社工性质的工作。要没这些垃圾分类、抗疫之类的事儿之前,我觉得还挺好的
40.艺术展馆,资深员工非领导职务,40w,我见识浅薄不大清楚是干啥的,乍一看觉得性价比非常非常高
看了评论,有些要补充的
职业原因我看到的信息都带一个条件的,即买房置业。所以有些行业的收入我会一定程度上的高估。
一是年入12w以下的基层工作,这类工作其实月入五千八千的都很正常,但在我的视角下取均值,会偏高些,而且薪水基数小,哪怕我高估了一年两三万,也让人感觉差很多。
二是绩效收入占比特别高的岗位,比如评论区讨论最多的高校教职,这类岗位论基本薪资和科研院所类似,绩效弹性就差的比较多了。那一条里我写的是正副教授,这类人年龄都是35以上,购房都是置换或第二套了,可能真是其中混的好的才会被我遇到。
上海体制内的,民生事务性的岗位,收益确实不如临近的江浙地区。个人认为,上海流动人口比例远高于相邻省份的。社会民生事务编制不足压力太大,需要维持大量的非在编人员,所以体制内在编人员薪资就较低了。我打个比方,同样的事务岗位,假设浙江的预算是两万一个月全给了在编人员,上海费用可能更高两万五千,但能把人累死,实际情况就成了在编人员领一万八,又七千雇了个派遣的。上海基层体制内人员,要是专业性强的单位,比如司法、科研什么的,还是不错的。牵涉民生事务,费人力的,在编人员薪资待遇不如邻省。
大型外企的薪资,我取的是平均水平,可能太笼统了。这类企业行业间的差距本就非常非常大。行政人员还好。销售、研发、领导岗位行业不同可能差了数倍。将来有空,我按行业再补充几条吧
抽空补充一下
大型国有企业基层在编员工,15-25w是普遍收入。这类企业会安置许多人员,包括转业军人、退役运动员、郊区征地农民、早年还有接父母班的。普遍四十岁以上,无法胜任办公室案头工作的话,会另外安排。不只是加油工,大单位的司机、保卫干事、后勤保障什么的都有。这类岗位中至少有一成人员是带国企编制的,薪水是同事的两三倍是常态。
高端金融业和程序员都是高薪,但还是程序员更适合普通人。家里没有路子的,金融业60w年薪就是一道大槛了。三十多岁程序员,我见过很多年薪百万上下,上车八百万的房子,可见家庭出身一般。同样年纪薪资的金融业,普遍买两三千万的好房子了,家庭的支持还是很大呀。
可能是回答了这个问题的缘故,知乎推送了很多关于收入和工作的帖子给我看。插播一下我疑惑的地方。
1.知乎答主的普遍收入似乎是月薪一万以内,或者年薪五十万以上,中间阶层少到忽略不计。
2.我的认知里家里比较宽裕的人才会读研究生,没有家底的人就早点工作,但感觉知乎上是反着来的。
3.上班一年不到十万块的我见的不少,年入大几十万上百万的也见过不少。可几年里从前者奋斗到后者的,现实里真不多的
4.我发现知乎上许多答主并不富裕的父母愿意花光所有家底送他们出国留学,然后学成归来自己攒首付。我认为这么做挺不理智的,不如拿留学的钱来买房稳妥。
5.我严重怀疑大厂码农的996其实是在摸鱼刷知乎回答问题
6.看到许多高薪人士的生活状态,我觉得自己过的太奢侈了,要检讨一下
总结一下,反正就很奇怪,我以为自己是很典型的上海普通工薪生活状态,和大部分人差不多。可在这里,我好像是个异类。
还得吐槽一下,可能出于职业习惯,我看超乎我一般认知的事情就会想从侧面印证一下。有些回答,我好想看看答主的其他内容呐。可为啥说到这类问题,这么多人开匿名。体验好差。
我觉得评论区没必要杠,分清普遍性和特例的区别是很有用的。我老婆公司人事专员年薪能给到40万,但我答案里普遍行情就是6000到1万每月,没有代表性,就那么几个坑,一年都不会招一个人的。
码农这里指敲代码的,那些资深的已补充。
————
整理了一下身边人税前收入,不含公积金,不含需要发票的报销,不含差旅补助和加班费。真实案例非网上道听途说:
低保:1160每月,特困和未成年人1510每月。
领失业保险:1895每月。
餐厅服务员:3500到4000每月。
保安:3500到4000每月。
保洁:2500多每月。
超市理货/收银/普通员工:3000每月。
以上领班增加500元,主管再增加500元。
绿化工/小工:150每天/8小时。
油漆工:350每天。
木工/电工:450每天。
泥瓦工:500到600每天。
力工(搬砖):按件,出大力能上800到1000每天。
不知名企业职员:4000到6000每月。
辅警:6000每月。
警察(科级或副处待遇):15到25万每年。
普通公务员(副处):18到20万每年。
快递员:8000每月。
以下均13到16薪:
出纳:6000每月。
四大会计新人:10000到15000每月。
四大高级审计员13500-25800 外加QPAY3000。
普通HR:6000到10000每月。
房产中介(链家):8000底薪。
大厂工人(厂哥厂妹):3000每月,算上加班费可以5000到6000。
大厂领班增加500元,主管再增加1000元。
大厂5年以内经验新人工程师:6000到10000每月。
制造业大厂10年经验工程师:10000到20000每月。
跨国纯外资(欧美)制造业工程师:新人10000到15000,10年经验20000到30000。
以下按年收入
海思16到17级007睡公司的工程师:年收入40到70万。
不知名IT码农:10万。
IT大厂码农:20到30万。
IT大厂资深码农:30到60万。
制造业大厂经理:30到50万。
制造业大厂总监:50到100万。
跨国纯外资(欧美)制造业经理:40到70万。
跨国纯外资(欧美)制造业总监:60到150万。
IT大厂经理:40到80万。
IT大厂总监:100到200万。
国企经理:20到30万。
国有银行经理(支行长):30到40万。
声明:
再次警告少数别有用心的人,本人回答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若发现抄袭,势必维权到底!
(以下为原答案)


魔都土著,85后。只说自己认识的、近几年内了解到的身边人的情况。
88年,宝武集团管锅炉的主管,前几年都是三班倒,刚刚换成常日班。一年到手大概10万出头。因公司绩效原因,不同年份的收入差别很大,但总体都在税后8~12万左右徘徊行将退休的邮政集团铁路押运员,2020年开始绩效被砍掉,死工资大概到手一个月3500块,做三休三,全年不变。福利是只要在岗,一年大概有一定次数的免费乘坐火车的机会88年,国企财务,不算其他福利和补贴,一年到手15万出头,除开月头月末,工作非常轻松83年,上汽集团下属分公司部门总监,明面上光是承诺的工资,一年到手接近30万,其他的么,大家可以自己发挥想象89年,大学后勤部门员工,不算其他福利和补贴,一年固定到手20万左右,当然每年两个寒暑假是少不了的,工资也照发89年,物流行业私企客服,五险一金按照最低的交,一个月到手5000多块,做五休二,无加班87年,货代行业合资企业操作,五险一金按照最低的交,另有避税措施,一个月到手7000多块,做五休二,但平时加班多,有加班工资76年,老牌制造业日企财务,已在本公司工作超过15年,一年到手18万左右。除开月头月末外,工作轻松89年,外企4A公司总监级别,死工资一个月到手25000多,无其他绩效和奖金,995常态化92年,国货品牌媒介经理,正常缴纳五险一金,一个月到手大概12000多,一年发16薪保底,995常态化93年,某知名O2O平台数据分析师,一个月到手约18000,一年不少于15薪,99694年,某大型综合类互联网企业,刚升职为经理级别,加薪前到手工资已接近16000,一年发几薪不知道,传言有超过18个月的,99689年,某互联网初创平台商务部员工,一个月稳定到手15000多,没有年终奖和提成,全部死工资,倒是业内少见的965企业89年,合作方创业合伙人,每年收入不固定,多的时候一年可分红50多万,少的时候就是一个月8000死工资拿拿,不过几乎不参与公司运作,平时基本上都在外面浪88年,对公客户经理(我对这行不熟,不知道具体名称),工作内容是给各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做融资和放贷的,17年时候给我展示过税单,光个人所得税就交了200多万……
这就是魔都,一个海纳百川、众生百态的梦幻乐园。


很多时候真的觉得入对行业很重要。可能在某一行已经做到人上人了,换作是其他行业相应的位置,收入也就是中上水平。
像互联网领域的企业,咱们先不说它吃的是青春饭,至少目前能看得到的回报还是遥遥领先于传统企业的。放长远点来看,一辈子收入的总量也许和他人眼里的“铁饭碗”相当,但能帮助打工人更快地完成原始财富积累,从而使买房、落户等梦想成为可能。
更不要说如今投资种类那么丰富,只要有足够的资金,辅以合理的理财规划,钱生钱,真的很容易产生利滚利的效应。虽然我本人强烈反对996,但社会风气已至此,我也尊重他人的选择。
所以魔都这个城市,只要肯付出,外加选对行业和抓住机遇,真的会发生乌鸡变凤凰的故事。
但无需眼红他人的风光,甚至由此产生对比、萌发出自卑或是嫉妒心理。因为背地里经历过多少艰难困苦、失去了多少自由,也只有当事人心里最清楚。


要我说,人这一辈子活在世上只有两个主要目的:
让自己享受快乐为他人创造快乐
因此,只要能找到合适自己的舒适圈,不当奋斗逼、不赚很多钱又如何?穷有穷的过法,富有富的挥霍。身体倍棒,吃嘛嘛香,能一直保持身心健康就是最佳状态。
“我只赚取自己那一份钱和应得的快乐。其他的,你们拿去便好。”


不知道别人是怎么样,我只说说自己的情况
95年生,魔都土著,从小散养,自己是混一天是一天,三流大专毕业
目前在公交公司工作,算是国企,但工龄没到,不吃正式国企编制,和第三方签的合同,劳务派遣,但是待遇和同职位的正式编制员工基本一致,就是加金少几百块,一般情况下月薪到手6200左右,做五休二,国定节假日放假,没有加班,每年7/8/9月会有一定数额的津贴,月薪到手在7500~9800之间,年终奖3500元
父母同住,有一套小三室90平左右,位于中环和内环之间
父亲退休,当初纺织厂下岗后另寻出路,在办公楼物业当值班电工,现在退休金5000
母亲退休,也是纺织厂下岗工人,但因为要照顾生病的外公外婆就不再工作,现在只领取最低金额的养老金,2300不到点吧
保真。另外,这张图就不打码了,常先生反正也要招工。


稍微修改了一下答案,删除了一些细节,写的太详细被人认出来了。。。
我和老婆30出头,硕士毕业,浦东工作六年多。
我在外资医疗器械做工程师一年30左右。老婆在上市药企做PV,一年50左右。
我身边的做硬件的工程师(机械光学电子)一般都在20-40左右,经理级别应该在50到60(前提是跳槽来的,公司内提拔的拿不到)。软件算法不清楚。
身边的在上海的硕士同学(机械),有一个在华为做光伏的产品经理,从合肥跳槽来的,拿到70。
详细说一下经历,我是机械专业的,个人智商情商勉强算是平均水平,彻彻底底的普通人。刚毕业进了一家医疗器械企业,月薪7K,年终2K(没打错,是2K),每天四点半打卡下班,产品做了十几二十年了也没啥研发的,感觉提升很慢,待了两年就走了。后来去了某大学成立的一家医疗器械公司,月10K,年终一两个月,这家公司就是把大学各种的研究成果做出个样机天天拉出去拉投资,或者直接把技术包装一下卖掉,领导是大学老师,天天把你当学生一样训,待了一年离职了。后来去了一家外资医疗器械公司,公司氛围很好,一般不加班,项目赶进度我会主动加班,但次数不多。遇到了一个好领导,教会了我不少东西,我这人能力一般但是肯吃苦,领导的活都能按时完成给他长了不少脸,领导也多次为我向公司申请加薪,到了现在的一年30。
我老婆那边医药就高的多了,她在美股上市内资公司做PV,他们这行上市前干活的一般都在40-50,小leader可能70-80,甚至100,羡慕死我,但我觉得不一定干的长久,因为现在很多上市药企每年都是亏损,这波红利过去怎么也得倒几个吧?
我觉得吧,赚多赚少都是命,同一条件下(年龄,教育背景)两个人可能薪水会差非常多,比你高的那个人可能仅仅是选对了行业,踏对了节奏,遇到了好老板。赚的多不是你多厉害,赚的少也不是你多菜,你只是跟随时代的波浪浮浮沉沉而已。
溜了一圈,都是个例和“我有一个朋友”系列,摊手。
魔都的平均收入由于牵涉到劳动诉讼以及各种人身损害案件的赔偿计算,是少数几类定期向公众公开的统计数据,有什么难查的?
2019年:
上海市根据统计制度规定并经国家统计局核定,2019年上海市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149377元,比2018年增加9107元,增长6.4%;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64226元,比2018年增加7170元,增长12.6%。加权计算,2019年上海市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114962元,比2018年增加9786元,增长9.3%。
年工资/12=月工资/21.75=日工资/8=小时工资。以上。
体制内体制外一平均,9580元/月。当然,这是税前工资,五险一金扣不扣,扣多少,体制内整齐划一,体制外就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
以现下的房价,非土著倘若志在留沪,是不是拖了平均工资的后腿其实没多大差别。甚至拿到平均工资的一倍,不吃不喝十年也就勉强凑个首付。
于绝大多数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打工人而言,不唯魔都,所有的一线城市都是榨汁机,把青春年华榨的干干净净,然后吐出点渣子,零落成泥碾作尘了。
还是应该明确目标,早做打算。
以下是认识的几个18、19、20年毕业生,专业为计算机、自动化、通信、电子相关。以下皆为校招薪酬,税前。
-----------------------------
先单独说计算机:
美团,计算机博士,40-50万左右。
内环某国企,计算机博士,大概40万。
计算机硕士,普遍30万以上。
上海某高校,计算机博士,讲师,到手每月一万多,年薪估计18万。
另一远郊高校,计算机博士,讲师,18万。
--------------------------------------
再说其他专业:
顺丰,无人机研究,硕士,30万。
张江某小规模科技民企,博士,30万。
浦东汽车外企,自动驾驶类,硕士,个别能到30万。
浦东某自动化行业著名外企,博士,25万。
嘉定某医疗科技公司,硕士不到20万,博士25万左右。
浦东某爱国大厂,硕士统一白菜价25万,博士好像是35万。
闵行某研究所,博士,月薪 1.7万,年薪30万左右。
某著名汽车电子公司,硕士20万,博士25万。
西南郊区某汽车民企研究院,博士23万左右。
某视频安防著名公司,硕士,好像是20万+。
闵行众多航天研究所,博士18-27万,硕士低于18万。
浦东某重工制造企业,博士估计18万,硕士月薪一万。
上海近邻昆山某重工制造业,博士,月薪1.8万,应该还有年终奖,故年薪在21万以上。
漕河泾某互联网企业,硕士,月薪1.7万,年薪20万左右。
浦东某飞机行业,博士好像不到20万,(听说某机械硕士到手六千每月)。
上海汽车行业龙头,硕士统一17万(听说疫情影响下工资降了4成)。
徐汇某研究所,博士,月薪一万,年薪估计不高于16万。
北边某飞机厂,硕士,月薪低于一万。
某船舶研究所,博后,听说月薪八千 。
----------------------------
同一个数字,不同企业给的会不一样。
上面大部分指税前工资,但有个别公司喜欢宣传企业成本。
一些国企有宿舍、食堂、补充公积金等福利,到手的可能更多。
一些私企可能不会足额缴纳五险一金。
有些地方进去了可能会降工资,有些则年年涨工资。
有一些是总包,有一些隐藏了不便公开讲的福利。
有些公司996,有些公司955。
----------------------------------
写过几篇文章,没想到这篇文章点赞最多。
深感惶恐,怕散播片面之辞误导了大家,为了能从宏观上看待薪酬,再补充点其他信息。
一个重点大学里有众多学院:理工科(机械、电信、材料、汽车、土木、建筑、船舶、交通、船舶、航空、测绘、环境、海洋、物理、化学、......)、文科(经管、人文、外语、法学、政治......)、生物、医药、教育......。
专业所限,我不太清楚其他学院或专业的薪酬待遇。
但我猜测,上面的薪酬数据,在众多学院和专业里应该是排在前列的。
(欢迎金融类大佬来打脸科普。)
人数比例上,估计同一届毕业生里不到20%是属于以上不错的专业 。
人与人有差距。
上面提到的两个高薪计算机博士,一个高考省排名前几百,另一个高中数学竞赛国家二等奖。他们拿高薪,实至名归。
但是计算机比其他专业明显高出一截,确实是时代和行业的红利。
广大的其他专业可能就没那么幸运了,比如:汽车行业大幅缩减机械的名额,同校一个应聘法务岗位的女硕士期望薪酬才七千,环境学院的就业单位很有限,搞飞机的靠情怀.......。这也驱赶着隔壁的机械学院不少人在学编程。
其他学院的毕业生,如何在上海生存和买房,我更加想象不到........。
毕竟我自己也深陷于焦虑和挣扎之中......。
985硕士,现在刚到45w(算上年终奖),老婆差不多55w以上,都是生物医药行业。毕业差不多十年了,从一无所有,到买车买房,中间的曲折与艰辛怕是可以写一本小说啦。
刚毕业那会不在上海。那时就4-5k每月,租房没经验,1k多找了个复式顶楼隔间,卫生间厨房都要下楼,一套房子住5家,押一付三。刚开始都要朋友借的钱来付,买菜几块钱也要用信用卡,公交车自行车上下班。冬天暖气不足,夏天热死。那时候想想都不知道咋过来的,可能是年轻吧。
一直清晰地记得,当时找工作间隙,每次工作日待在屋里,遇见楼下大妈都会十分关心的问一句“还没找到工作了”,我总是笑着说快了,一个月之后才定下来。有次无意间走地下室,发现还有比我们小的小菇凉住在里面的隔间里,没窗户,阴暗潮湿,也是不得已,感叹生活不易。之后又搬了两次“家”,一室户到两室户,我一半工资交给房东了。
来了魔都才知道,最不缺的就是人才。在一些大公司有些“土博”都有可能被鄙视,更不用说硕士了(何况还是不是上海本土的硕士,说起来学校还不如华理,华师有分量...并没有看不起这两所学校的意思:)。物以类聚,任何行业都讲究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最优质的的产业链和人才有效整合在一起,加上政策和资金的助推,成就了上海的生物医药龙头地位。当然任何产业都是慢慢发展起来的,抢占先机也很重要。
从1993年开始在罗氏带头下,一大批国际药企进驻浦东张江。


罗氏见证了张江从一片农田发展成中国“药谷”
因为之前也去过张江,看到罗氏,GSK,AZ和诺华等国际大药企,没见过世面的我心生向往,要是能去这样的公司该多美好,所以当时毫不犹豫all in Shanghai。刚开始租金在3千/月,后来搬到便宜点的地方了。工资也在之后几年内持续上涨,我每年差不多20%,中间换了2次。老婆一直没动,工资也从一开始比我低,到和我差不多,最后大幅反超我,只能自我安慰时薪我的高呀。
行业的风口一般伴随着政策的先行,2015年,国务院提出《中国制造2025》计划,将生物医药作为重点突破的发展领域。2016年《“十三五”生物产业发展规划》重申生物医药产业的战略地位,提出了构建生物医药新体系的观点。同时,国家对社保投入日益加大,推出一系列新药政策,鼓励发展中国自己的创新药、仿制药,扶持各种国产化医疗器械和治疗及服务手段,政策利好推进国内生物医药产业化水平不断升级。


2016-2021年中国生物医药领域投融资情况统计
看看上图的数字,生物医药投融资的火爆肉眼可见。2021年上海生物医药产业规模预计超过7000亿元,约占上海当年GDP总量的六分之一。
这也实实在在反应到了工资水平上。很多公司新招硕士1w起,老员工倒挂严重,尤其是5-10年没换过的。各种会议更是场场爆满,一场接一场,演讲嘉宾真的是一封PPT走天下。三天两头接到猎头的电话,微信最高时加了大概2/30的各种猎头/HR还有投资人之类的,linkin上更是上百个好友申请,后来都不看了。有几个同事很多年没换了,比我大几岁,工资还没到1w,但是买房早(大约09-15年之间吧),我们也很羡慕(苦逼租房中)。
当时最火的时候,有些从基层跳到biotech当direct/manager的,直接翻倍的,还有各种原始股什么的。等传统大公司反应过来,才发现,很多有想法有能力的都走了,甚至中高层出去创业的也比比皆是。各种园区孵化器也是寸土尺金,配套设施和服务齐全的话,再贵也不愁创业者拎包入住的。
再回首刚来时的张江,外企和国内上市药企等大企业主导的面貌已经彻底改变了。虽然大小公司各有优缺点,以我的经验,应届生一开始还是去大公司/行业龙头,可以快速了解药物研发的各个流程,甚至临床和生产等。当然大小公司各有优缺点,也适合不同的人群。
虽然和老婆是同一行业,但是我是做研发的,她是BD,一个花钱一个赚钱的。而且硕士在上海这种人才聚集的地方,还是有瓶颈或者说天花板。一直在基层晃荡,也有能突破的极少数,或者是做研发之外的工作,比如生产/CMC,QC/QA或者注册等。本来就是天坑专业,我工作十年也才赶上IT应届研究生吧(一个不太自信的?)
有娃后由于之前租房偏等原因,入手一辆四轮小车,还是方便了不少。活动范围变大了很多,从一开始上海各个场馆,公园和游乐场打卡,到江浙短途游,中间还来回各自老家。每天上下班也方便不少,之前挤公交真的很崩溃,车次少,人多。有一次花了半月工资买的新款华为,才用了一星期,就在挤公交时被扒走了。之后舍不得买好手机都用1k多的,刚半年就卡的不行。现在油费涨的肉疼:{ 还是公交地铁香,希望以后能工作近点吧。
随便来几张出去玩时拍的照片:


东极岛


东极岛


毕棚沟


毕棚沟


毕棚沟


上海周边某处


天台山大瀑布


佘山


路边小花


SH“四件套”


回家堵车遇见夕阳西下
没有其他收入来源,15年时换工作间隙闲的,炒股买基金什么的。一开始日入3-5k,感觉很虚,果然没多久就市场分分钟教做人。所有账面浮盈尽数吐出,还不信邪,直到亏损30%多赎回了,之后两年没碰。后面只买本行业熟悉的,稍微回了点本。再后来4+7和集采打压仿制药等,各种龙头白马抱团股腰斩再脚踝斩,一塌糊涂。好在都本金不多,也及时止损。之后明白了一个道理,自己不是巴菲特,还是一门心思搞事业吧。把专业技能和工作搞好,有一技傍身,并慢慢做到行业顶尖才是王道。
好在疫情前通过人才引进,终于把一家人户口解决了,也刚好准备买房,开始疯狂凑(jie)首付。人生第一次花这么多钱,就像是一个无形的力量在控制着一样,这是我自己的选择吗?经过多方比对,实地看了几十套房,最终上车一套外环老破小(学区?),没过多久上海学区房疯涨,最高比买入高50%,后面有回落了些。
之后的两年“省吃俭用”把借的钱还掉,中间小孩入学辅导班什么的也花了不少。现在房子还没装修,刚凑了几万,开始计划解封后的租房和装修了。虽然月供一万多,但我俩公积金余额基本能扛过前面2-3年,之后随着工资/公积金增长应该也差不多能覆盖掉。
没有什么费钱的爱好,从毕业到现在自己买过的东西最贵的就是6k的笔记本,5k多的Nikon单反,Bose耳机2k多和一台iphone 6k。一直想组装一台自己的台式机,现在都还没实现,配置表已经好几版了(显卡终于开始降价了)。衣服一般买几件经典款,不怎么换新的,鞋子买的多点。周末时不时出去吃,通常在200左右。偶尔自己做做饭:






日常消费一直没啥规划,因为小钱不需要,大钱也没有。有娃的都清楚,不用算都知道大头在哪。在上海教育内卷极其严重,可能我之前没有经验或者不信邪。直到小学开始才知道别家的娃,幼儿园把小学内容已经提前学了。所以目前很难受,娃是很聪明的,只不过没有提前学,已经完全不是我们小时候那样了,你以为小学就学1+1,2+2?哎。。。
见过一些年轻人和身边同事,抱着希望和憧憬来到这里,或是折腾几年带着遗(jie)憾(tuo)离开,或者慢慢积蓄力量扎下根来,当然也有漂泊数载无处可去的。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自由,当我们选择了大城市,就意味着更加激烈的竞争。由此带来的可能是煎熬,也可能是超额回报。我说的不光是收入,还有技术和眼界的提升,保持行业敏感度并能有所创造,这在二三线城市是可遇不可求的,尤其是新兴行业。
回首这几年,虽然在魔都这点收入不算什么,但是能看到未来是持续向好的趋势,还是信心十足的。闲的时候看看书,锻炼下身体,漫步在繁华的大都市,不在感觉那么手足无措,些许悠然自得。不要带着一颗攀比的心,就会少些愤怒和烦躁。有自己的原则和判断,不再人云亦云,被所谓潮流裹挟前行。老话说得好“三十而立,四十不惑”,越到人生中场越觉得时间的宝贵,犯错的成本也越高。所以每一步都应审慎,不要被一些虚无缥缈的承诺冲昏头脑。
目标要现实,梦想要远大。曾经写在笔记本上的一句话:男儿不立凌云志, 空负堂堂八尺躯。虽然大部分打工人成就不了什么大事,但是能在自己坚持的领域摸爬滚打到炉火纯青,在细分方向能排得上号,也算小有所成了。
有人说上海是公平的,但不代表满地都是机(jin)会(zi),当我们不能靠父辈的积累或者经验时,只有一步步来,快速试错,读书,思考,行动,静等风来。


最后推荐一本大学时,改变我思维方式的好书:史蒂芬·科维的《要事第一》。


上海起源
参考资料:
生物医药:股权投资正当时 --2021回顾与2022展望_产业_投融资_领域勇当自主创新发展的时代标杆!来看浦东“自主创新”有多火_创新中心
我和我老婆都是85前出生的上海人,我年纪更大一些,40岁左右。我在银行后台工作,年收入税前30万左右,老婆在港资企业做财务经理,年收入税前40万不到一点,有两套房子。我家这个收入在亲戚朋友中算中等,一般正规大学本科以上毕业的工作个10几年差不多年收入在税前30-50万之间,如果没读大学的话收入要低不少。我老婆表妹夫妻两个都是财大毕业的,都在银行工作,都是86年生的,家庭年收入税前80-100万左右。我老婆表姐复旦医学院研究生毕业,做医生,年收入30多万,表姐夫同济毕业的,年收入也差不多这个数,他们都是81、82年出生的。我表妹也是复旦医学院研究生毕业,也是做医生的,年收入30-40万,她老公同济大学博士,做基金经理,年收入过百万。我表弟复旦大学博士毕业,他老婆华师大硕士毕业,不过他们都走体制内,一个做公务员,一个在事业单位,收入不算高但很稳定。总之,我家里亲戚重点大学毕业的基本来说收入都不算低,但如果没读过大学的,两级分化严重,有做销售做到总监的,有自己开公司的,但也有在私企打工一个月几千块钱的,有开滴滴的,也有找不到工作啃老的。所以说读书不能决定一个人的上限,但多少能决定一个人的下限。
写在前面。
1、本回答是22年初写的,现在过去小两年,以下朋友的收入基本都有上浮。
2、以下收入均为到手(税后),税前自动加15%-30%,收入越高加的比例越高。
3、各种薪资回答下光怪陆离。
有人说上海1w月薪已经打败80%的人了。
有人说哪怕单身,在上海没个2.5w活不下去。
网上冲浪 看看乐子就好,过好自己的生活最重要。
———————————————
作为上海本科生,谈一下周围朋友的薪资情况。
都为 16/17 届毕业,学历从一本到二本。应届生平均水平,比较有代表性。
A:私企 955 码农,几乎不加班。平时效率高还能时不时划划水,税后16-18w
B:阿里系 蚂蚁子公司 会计岗。前两年加班严重,近两年基本不加班,税后17-20w
C:上汽集团零部件厂 工程师(非研发,非新能源)偶尔加班,税后13-16w
D:金融+互联网公司 人事行政岗 不加班,税后10-12w
E:国资金融企业 期货交易员 后勤岗(负责数据分析和交易,不陪客户喝酒) 不加班,税后14-17w
F:外企保险行业 活动策划岗(线上活动)偶尔加班,税后21-24w
G:青浦农业私企 粮食相关 目前国企在收编。007(没想到居然在这里出现007)本科生入职,含高强度体力活,税后9-11w
H:新能源汽车 动力总成研发岗(非整车开发) 偶尔加班,税后19-22w
I:在编幼师(非重点幼儿园) 除上级单位检查评级,不加班。每年寒暑假稳定3个月,偶尔值班,税后12-14w
J:商业银行 对公贷款业务岗(含涉外业务) 不加班,税后19-22w
可以看到大部分本科生工作五年,到手的中位数就在15w左右。
并且这个差距会逐渐拉大,文中税后20w左右的几位,跳个槽有望冲击30w。而大家学历和成绩是相仿的。
因此行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我也匿名回一下,毕竟在上海呆了超过20年。
2001年研究生毕业赴上海打工,本科和研究生都是同一个二线城市的最好两家985,那时候叫全国36所重点院校。肯定不能算学霸,因为我爹对我的评价是智商上等偏下。本科时,只拿到美国大学的半奖,走不掉,土鳖到底。我所有能出去的同学,基本都是全奖。所以,我对学霸的理解很简单,美本/研全奖,或者Top20。
到上海后在朋友帮助下很快找到工作,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做分析员,月薪4000。第一年48000加上带来的24000,花得精光。太太第一年基本没怎么上班,找工作不易。上海果然是个烧钱的城市。
第二年公司就破产了,后来历经半年的面试,加入一家外资保险公司的培训生项目,月入4500。两年后,升职Sub Manager,月入5000。我自嘲,两年辛苦,每年加个250,项目毕业拿到SB,呵呵!
后来一直就在这行混着,换了好几家,现在年入110。因为基本都是在外资,所以都是按照最大可能来扣个人所得税,这样每年交的税也不少。
我这个收入在这一行,中层干部这个级别,中等偏上吧,毕竟年资长。200以上基本都是管理层了,大公司的CEO能拿到500,甚至1000。
普通中层基本50-150,普通主力员工30-50,入门小朋友都能超过上海职工人平,而且小朋友前三年因为基数低,所以加薪都是20、30%的加,但是最快的还是跳槽。我前两年招人的时候,这个年资的小朋友合适的话,我经常给出double。
我们这行和IT大厂不能比,但没有35岁下岗的风险,而且管理和专业职位都是越老越值钱。
—————追更的分割线—————
谢谢大家的喜欢和鼓励!就大家关心的几个问题回复一下。
首先,大家都好厉害,分分钟猜到学校的跟脚,佩服佩服!
行业就是外资财险,不是销售,也不是精算,是技术和管理条线。
技术就是核保(Underwriting)这个是可以从0开始的,就是核保助理。
管理就是各种非专业技术内勤,比如销售管理,产品营销,业务管理,运营管理等等,但不建议年轻人长期从事,因为无法建立核心竞争力。但是建议中老年技术专业条线可以考虑,如果到职业生涯的中晚期想转管理的话。
逻辑很简单,技术必须从小学起,后面技术转管理考的是情商,而管理是无法转技术的,即便你愿意从0开始,性价比也不如各种小留。
我本人第一份工作,那个分析员,不值一提,Ctrl A,Ctrl C,Ctrl V。
过去20年工资的增速勉强跟上了上海的房价,做对了几件事:
两次放弃了移民加麻大的机会,选对了板块(中国)。这个地球上过去20年还有哪里的经济发展能和中国比呢?行业选对了。外资保险公司,我主要在财险。寿险不太懂,但估计差不多。对自己的认知准确。无关系,情商低,唯一的优势就是肯干,能吃苦,能吃亏。曾经有很多人质疑我,在很多情况下不反抗,尤其是领导的压榨。我很清楚,除了能干活,我还有啥呢!好在傻人有傻福,always look at the bright side! 心里实在难过了,就跳槽呗!又不是古代以人身依附关系为基础的封建社会。这也是我一再反对无背景情商不过人的年轻人进体制的主要原因。你不仅没有能力反抗,连离开的机会都难,所有的积累被大打折扣。
正向积累才是职业生涯的王道!每次跳槽的时候都要考虑一下,接下来的这份工作对再下一份工作,是加分还是减分?
—————再更的分割线—————
鉴于好多朋友都关心我这20年的收入变迁,我简单说明一下。
其实一点都没什么!行业做对了,跟上了经济发展的步法,很正常。
管理培训生结束以后,隔壁外资二线出double,我提辞职。老板一气之下(因为公司只给我加了250元/月薪)去找大老板,加了80%。第一次离职失败!内心好感谢老板,因为他是真的关心我。
第二次因为大老板的老板换了,换了一个不着调企图在中国投机的外国人,所以整条线都受影响,我为了继续我的这条专业路,去了中资公司。人家给不出翻倍,但是加了50%。为了见更多的东西,真正了解国内市场,我一咬牙就去了。
中资做了两年,第一年特别成功。我一个人挑起了一家分公司,帮助他们浴血重生,被公司列为典型,自然也就水涨船高。但是第二年不幸被内斗的政治风暴刮了一下,虽然老板(他老人家熬下来了,现在是该保险集团CEO)也想留我,但是我还是觉得中资实在不靠谱,尤其缺乏对专业的尊重(个人经历,不用推而广之,引战)。依然重返外资,而这次跳槽也加的不少。2008年的时候,我基本月薪就已经是2.8万了,年底还有几个月的performance bonus。
但是这次遭遇了我人生的一次重大失败,因为这边的老板更不靠谱。为了不投资,就把我这条线最重要的业务给停了,不到两年我就黯然离开。
等到一年后再重回正常职业路径的时候,收入没有任何增加,只拿回来原来的收入,而且由业务条线变成管理(运营内勤)条线。
但是好在这家公司在国内发展的非常不错,而且老板也挺重视我(就是非常喜欢压榨我,鞭打快牛嘛)。从负责一个职能到两个,三个,到五个。最后几年后离开时,我负责的工作要一个副总,一个部门总,再外招两个部门经理级才接了下来。8年时间,每年加薪,一次升职,收入从刚进来的不到40,到离开时的80。
市场里面包括公司里面没有人觉得我会走,觉得我应该会在那里终老,如同我在前面所讲的,我可以付出,但是心伤了,自己就会离开。
所以,我到了现在的单位,证明了前一家低估了我的价值,去年下来110左右。但是从管理重回业务条线,很多人也不理解。因为继续管理条线,不仅收入不亚于现在,而且应该可以再上一层到管理层了。
我只想说,人生苦短,职业生涯里面就只有重回技术岗位这件事还能让我有点激情。如果还是原来那种需要在几群人里面保持八面玲珑的所谓管理工作,还是算了吧,太累。自有肉食者谋之。
其实,我只是在上海的一个打工人缩影,体现了社会的变迁和发展。
谢谢大家的关注和善意!感恩!
几个朋友,算得上真实。
男,33岁,本科,做市场数据分析一类的事情,就是拿到数据,他们可以建议可口可乐应该放在超市货架第几层,卖的更好。 月薪税前1万6左右。
男,34岁,专科,太平洋保险,银行渠道专员。好的时候,一个月1万2,差的时候7000左右。
女,35岁,上海主流医院护士,专科,全年税前20万左右。
男,32岁,程序员,双学位本科。拼多多,一个月3万左右。
男,30岁,AI算法博士。上海华为,年包80万。
男,33岁,在职研究生。某知名证劵公司交易员,一年100万不到一点。听说今年降薪了,理由是,上面觉得这个行业收入太高,要降一点。
男,26岁,海外某冷门大学硕士,阴差阳错入职上海苹果,管供应链方面,月薪8万左右。这人最好玩儿,拿到苹果offer那天,问:你说苹果看上我啥,我都不知道自己值八万。 ………可别装逼了吧。
男,27岁,复旦硕士,上海美团。年包60万。
女,28岁,华师大本科,上海阿里巴巴程序员,应该也是60-70万一年。
男,30岁,顺丰快递员,月薪1万2左右。
男,35岁,新能源卡车行业,一年100万左右,但是看不到钱,赚的钱又去买车。
这些人,除了那个上海苹果的以外,感觉每个人都不快乐。
我觉得吧。应该在8000左右(税前)。正常交社保金的到手6000。
我是典型上海土著。中年。过三十五那种。05年毕业。04年开始实习。大概在刚毕业的时候拿过当时的相对高薪。刚毕业的第一份工作,实习期2000。转正后7000。然后08年跳槽去了一家福利好的外资。工资5000。但总收入大于第一家。
后面就是跳槽结婚生娃再跳槽的阶段。
18年去了某国领馆。中层管理层,16k。手下五到十人。还有固定的外包工作员。外包的应该算社会中下层月收入5000。手下员工最低5000最高9000。领馆的入职要求是国外留学回来的硕士。过面试之后考英语。需要托福雅思高分才能进入。
这样的条件这样的工资。应聘的很多。另外公司是交金交税优秀公司。每年社保局退钱。
996很正常。最晚有晚上2点的加班。
整体来说应该是属于比较好的工作单位。由此类推出的平均收入。
二更
补充下,因为一直是从事行政人事工作的。在律所小投行领馆做过。所以其他行业不做评价。一般别人说的工资我大部分理解为吹。。毕竟同学聚会这种你说五千别人自然就六千,然后就飞了。。
自己家表妹银行工作。工资蛮高的25k。每天基本晚上12点到家。理财部门。而且据说他工作的银行是国内待遇最好的。
表弟在地铁工作十年多了到手也就六七千。福利不错是真的。加班也正常计费。
至于程序员,的确收入很高。不过职业生涯也就到35了。
国企真心强。刚毕业时候嫌弃人工资低没去,后来类比下,实际到手收入远超民企外企。各种高温补贴加班费过节费。而且稳定。现在民企外企除了五百强,三五年一换工作很正常。真空期就比国企损失多了去了。
外企看着钱多。但是年终奖一般稳定一个月工资。撑死一年16薪。。几十万的奖金基本做梦。。当然特指我呆过的行业。好处是有加班费加班晚餐回家车费。
民企不做评价。就没遇到过慷慨的民企老板。。基本福利加班费都可以理解为零。
工资也要看职位,刚毕业有冲劲可以加班做了市场公关岗,收入自然高。05年到手7000算很高了。
后来不准备加班转型做行政,一路就这水平。有家庭了不想996所以面的外企行政多。基本15k已经算很好了。
目前公司海龟不少。外籍也多。租房也在市中心。我也不太理解这点收入在市中心租房怎么生存的。。。而且没合租。。
有专业技能的it,投资专家等等收入另说。普通人么。。感觉也就这水平了。。
不过感觉996必成趋势。不管你什么岗位什么公司。。。只要有一个奋斗逼,迟早一个公司被拖累唉
不是我,是我男朋友,91年,在上海税前底薪8000,算上绩效每月到手9000-11000之间,另外下班、周末休息时间都在做兼职,入3000左右。单位包午餐,住宿单位提供。
他的日常开销房贷两千、吃饭大概600-1000,抽烟、小零食这些未知,目测就几百块,每个月还会给我开支五六百,再除去人情往来,一年大概存下七八万。
再说说我在广州的收入
96年,底薪5000,做电商运营,算上每个月的绩效奖金到手8000-11000之间,每年业绩达标时还有一个月的工资,偶尔赚点小外快几百一千的。
我在城中村租了间一室一厅,房子是男朋友在广州时一起租的,现在是一人一兔。
房租算上水电费每月大概1200,房租男朋友每个月会帮我付五六百。
2020年4月份去做了牙齿矫正,花了两万出头,之后每月复诊一次大概300-700(广州三甲医院做矫正真的好贵哎)。
我的单位也包午餐,一个月算上水果零食,在吃的方面花1千来块,交通话费两三百,我平时不怎么化妆,在这方面省了不少钱,衣服不追求名牌,舒适好看就行,平均每月大概几百块。我的开销除去开头牙套两万多外,日常大概三千多。
再算上人情往来,零零总总的开销,2020年存了5万。
我和我男朋友异地一年半了,他准备下个月辞去在上海刚有起色的工作,来到我的城市,顺利的话今年就要领证了。
2021年2月27日
——————————————————————
2021年3月12日更:
1.关于房贷两千的问题,房子是我男朋友2014年在老家买的,一个十八线小县城。我也没说在上海买的好吧!之后这种评论都不会再回复了。
2.男朋友副业。他是梦幻西游高级玩家,在这个游戏里砸了不少钱,曾经也全职玩过,从最初的网瘾少年,到最后却又靠着这个游戏赚零花钱。
3.关于辞职。男朋友已经辞职了,前几天来广州陪我过了25岁生日,最近回老家做鼻炎手术,等恢复后会来广州找工作。我俩在一起将近四年,异地时间占了大半,这四年我一直都在广州,他到过南京也去过上海,最终他又回到了这。从21岁懵懂无知,和他在一起我收获了很多,也学到了很多。每当在谈起谁辞职这个问题上仿佛无解了,我个人认为在我们这个年纪,工作应先放在第一,我并不愿意他因为我放弃他的工作,但我也确实近几年没法放弃我的工作,就是这么矛盾体。
其实我是广东人,从没到其他城市工作,在这边有我熟悉的一切事物,我喜欢广州到处开满鲜花的春天,也喜欢偶尔能穿短袖的冬天。
并且以我目前的状态,我个人认为不管是到上海还是南京工作,都差不多,上海房价是我们这种小人物望尘莫及的,还是广州亲民许多。至于我男朋友会不会输得很惨,就不必让各位看客操心了,我们感情一直都很好,哪怕是异地,每天晚上都会开着语音各干各的事情,我一直都相信我们会越来越好
4月9日更:
昨天男朋友从老家回来广州了,现在应该算是真的结束异地恋了吧,评论区有位姐妹想看兔子,我上图给大家看下






白色那只猫猫兔已经送人了,另外只灰色的垂耳兔养了三年,在兔界应该是中年了吧
2021/7/9
男朋友从3月份辞职离开上海,回家手术休息了一个多月,4月中旬在广州开始上班了。
由于近期广州疫情,很多行业都不太景气,本是冲业绩的旺季,由于疫情我们公司实行了上三休四,收入也受到了影响,男朋友是正常上班影响不太大。
我们上个月还收养了一只猫,这是它到家第一天的样子,小家伙长得挺快的,现在喜欢扑人,我俩经常被它抓到,有没有办法纠正不好的习惯呢


2022年2月5日
来更新下最近的状况,就当日记来写吧
10月份带老公回家商量结婚事宜,父母虽然不舍我远嫁,但还是尊重了我的决定。婚事上爸爸让我们自己做决定,没有过多为难。
今年在老公家过年,1月28日领了证,还没办婚礼,领完证的第二天心里百感交集。
爱人体贴,婆家人也都待我很好,婆婆怕我不适应常常想着法的迎合我的口味,问我爱吃的菜式。但一想到远离父母、远离家乡,吃不上妈妈做的饭菜,还要忍受这刺骨的寒冬,往后要在这个陌生的新家庭生活,突然有些伤感、有点后悔,决定结婚是否太过草率
很快初八就要回家了,可以回去过稍微暖和的冬天,吃妈妈做的饭菜了
这要分人群的。
一般务工,现在常见的是3300-5000这个范围。集中在第三产业的基础性工作岗位,比如奶茶店员、商店导购、餐厅配菜、服务员等。绝大部分从业者学历在本科(不论一本、二本)以下,住房以多人合租为主。
外卖、快车司机岗位的实际收入要高一些。外卖员、快递员每个月平均能拿到7-9K的到手收入。但收入是多劳多得,肯做就多一点,少做就少一点,从业者本科学历的比例有所提升。
白领1级指企业的正式员工,根据职务不同薪资有所不同。但基本在5-10K之间。比如会计、人事、出纳、市场等,底薪差不多是在这个区间。
白领2级指技术性岗位,这个区间跨度就大了。一般程序员在8-15K这个区间,经验丰富者在16-22K这个区间。但这个区间的收入,多是以牺牲五险一金为代价的。
一般企业,实缴底薪到18K就很难在底薪上有所突破了。劳动性收入再往上,就要依靠绩效奖金、年底分红、项目分成等组合在一起算了。虽说这个收入也很难买房,但在劳动市场,的确是超过了90%的人。
知乎的杠精实在太多了
有的比较恶意的评论删掉了,有的懒得删。爱信不信,不信拉倒!
…………………………………………………
我和老公都是公立学校在编老师。
他是某211老师,课多的时候(天天早八点到晚十点)的时候,一个月7000+,课少的时候还不到7000吧,年终奖三万块,算下来年薪12万不到。
我是中学老师,工作压力和强度就不说了,白天忙到喝水上厕所都算计着挤时间,每月工资平均在9000上下,年终奖两三万吧。算下来年薪十二万左右。
最近刚买了房,每月贷款要还一万七千多,完全是入不敷出的状态,好在家里会给一些补贴,但是心里觉得对不起家里。
想做副业,没时间,当老师真的没时间,下班了把没批改完的作业带回家,备课教案带回家,还要处理家长的信息或者微信语音,唉!
老公在准备论文,评职称,暂时也没有做副业。
我和家里闹过很多次,要辞职,家里说当老师好,稳定,以后工资会涨的。是啊,稳定的穷,涨也涨不过通货膨胀。
心累!
我上次告诉过大家一个玄学公式。
尽可能在回答里减少公式图标数据出现的我,
依旧很强烈的推荐大家这个公式。
那就是:
人均数据 * (0.3~0.6) = 大多数人的水平。
譬如,如果跳槽前,你得知你的目标企业人均年薪百万。
那么如果你是一个有几年就业经验的普通人,
进入这家公司以后的实际薪资水平,总是在30万到60万之间。
由此得:上海的真实收入 = 9k*(0.3~0.6) 约等于三千到六千之间。
评论里出现了一些误解,这里有必要说明一下。
这个公式只能套用在平均收入相关的指标上。
因为这个经验公式本质上是和贫富差距有直接相关性的。
所以,在别的范畴上是不灵的。
超出经验适用的范畴后,也就是在非收入相关的平均数和中位数指标上,
这就不是玄学公式了,是假冒伪劣公式。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商业财经 最新文章
一个普通家庭,一年存款多少算合理?
美国为何频繁炒作“产能过剩论”?
4月18日晚间至19日凌晨,多位美联储高官密集
日元会崩吗,日本会成为第一个被端上桌子的
如何看待本次日元做空?
继德国总理之后,德国最大反对党也来中国了
东亚人为什么活得累?
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去世,女儿宗馥莉成为接
新能源车「一年跑 2 万公里被拒保」,业内称
国家统计局发布「3 月份 CPI 同比上涨 0.1%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4-03-07 12:24:17  更:2024-03-07 12:58:37 
 
 
股票涨跌实时统计 涨停板选股 分时图选股 跌停板选股 K线图选股 成交量选股 均线选股 趋势线选股 筹码理论 波浪理论 缠论 MACD指标 KDJ指标 BOLL指标 RSI指标 炒股基础知识 炒股故事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天天财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