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页 淘股吧 股票涨跌实时统计 涨停板选股 股票入门 股票书籍 股票问答 分时图选股 跌停板选股 K线图选股 成交量选股 [平安银行] |
股市论谈 均线选股 趋势线选股 筹码理论 波浪理论 缠论 MACD指标 KDJ指标 BOLL指标 RSI指标 炒股基础知识 炒股故事 |
商业财经 科技知识 汽车百科 工程技术 自然科学 家居生活 设计艺术 财经视频 游戏-- |
天天财汇 -> 商业财经 -> 全国政协委员认为「中国新增独角兽数量锐减」,建议「慎重出台收缩性政策」,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什么? -> 正文阅读 |
|
[商业财经]全国政协委员认为「中国新增独角兽数量锐减」,建议「慎重出台收缩性政策」,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什么?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中国新增独角兽企业数量正在锐减。”3月5日,接受经济观察网记者采访时,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陆铭提出了这个观察。据统计,2… |
因为你球独角兽这个词快过气了。 如果能上市,几乎没有谁想当独角兽。 独角兽指的条件是估值10亿美元+没上市。 现在独角兽快成“拿了我的钱还不上市我怎么退出”的代名词了 估值10亿刀 攒个局就出来了,国内有不少所谓的独角兽就是攒局出来的。 比如典型的美国Fake it till make it风潮下的一滴血检测中心。 |
|
另一个条件是,没上市。 在过去几年科创板、北交所大开闸的前提下,国内的一堆企业“应上尽上”。 毕竟“独角兽”再好听,也不过是个名头,A股这种流动性才是拿到手上的真金白银。 截止到今天(2024.3.6)收盘, 科创板流通市值不到50亿的公司有400多家。 北交所244家公司里面,总市值超过50亿的只有7家。 美国也不例外,这两年SPAC方式上了很多公司。 |
|
所以,现在你看国内的独角兽榜单,有一种啼笑皆非的感觉。 |
|
滴滴(下市了所以又变成了独角兽…………) 字节(……) 蚂蚁集团(……) 菜鸟物流(……) OPPO(?) vivo(??) 广汽埃安(A股很多年不让大A套小A) 最离谱的是,我竟然在某个独角兽榜单中见过华为。。。。倒也没毛病,华为估值绝对不止10亿美元,而华为也确实没上市。 当然,现在招商引资考核也不太考独角兽这个KPI 地方产业基金抬起来一个“独角兽”不难 但现在不是资产泡沫期,产业基金更多看项目能不能落地,有没有产值,能不能活下去别?给不保值增值了。 哦对了,还有个人连带责任和返投(……) 地方产业基金也西拿了来自大量一线基金、CVC的专业投资人,独角兽这个词,也很难忽悠到地方基金了。 地方KPI更多还是上市公司数量。 所以…… 独角兽真的有点过气了。 当然,这段时间IPO暂停,可能独角兽这个词又得冒出来炒一波吧。 |
1、作为一个前VC现互联网从业者, 首先非常支持陆铭委员的说提出的建议, 也就是新闻标题中提及的: 审慎出台收缩性政策 这个就不多展开了,大家懂的都懂,我多讲两句关于“独角兽”的…… 2、独角兽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又是从哪里来的? 常见的业内定义独角兽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粗暴的原则---估值超过10亿美金的非上市公司; 这个概念哪来的? |
|
2013年,Cowboy基金的创始人Aileen Lee在Techcrunch上写了篇文章, 第一次定义了独角兽这个名词: valued at over $1 billion by public or private market investors 原文地址: https://techcrunch.com/2013/11/02/welcome-to-the-unicorn-club/?continueFlag=760df7e378e738db0aa0adc5dc4b8486&guccounter=1&guce_referrer=aHR0cHM6Ly93ZWliby5jbi8&guce_referrer_sig=AQAAAIO3mssFqvI30fJPNHEQMnJI2BJwB4_uBs_o62BdOOfYjP9gFY4q61wdqB_opwftwctiXetHFzOYbsiB49orCW1sEJYETWjXIDxOE2mbgONYR604eiS7-SlRqAvUctjLb-yH4rZPwV94tOyXkF5U1ONqFmKHN4TdjfAF3y8OdWNd?techcrunch.com/2013/11/02/welcome-to-the-unicorn-club/?continueFlag=760df7e378e738db0aa0adc5dc4b8486&guccounter=1&guce_referrer=aHR0cHM6Ly93ZWliby5jbi8&guce_referrer_sig=AQAAAIO3mssFqvI30fJPNHEQMnJI2BJwB4_uBs_o62BdOOfYjP9gFY4q61wdqB_opwftwctiXetHFzOYbsiB49orCW1sEJYETWjXIDxOE2mbgONYR604eiS7-SlRqAvUctjLb-yH4rZPwV94tOyXkF5U1ONqFmKHN4TdjfAF3y8OdWNd 3、13年到今天的十几年可以说是一级市场大爆炸的阶段,美国是,中国更是; 又因为此前美元VC所主导的一级市场,所以国内也沿袭了独角兽这一定义, 而自然也会有国内的机构去统计独角兽企业,目前大家看得比较多的是IT桔子的统计。 |
|
这里: https://www.itjuzi.com/unicorn?www.itjuzi.com/unicorn 4、每年,IT桔子还会根据这个榜单做一次数据分析和整理, 23年的报告在这里: IT桔子《2023年中国新经济独角兽企业》系列榜单重磅发布?mp.weixin.qq.com/s/80JgoDUXKeAl3ZiTIcde8A |
|
这个榜单要比什么胡润研究院的靠谱多了…… |
|
至少不会把什么OPPO、vivo之类的公司列上; 5、独角兽的数量还重要吗? 这是一个好问题…… 我因为和IT桔子的朋友比较熟悉,也知晓一些一级市场的信息, 所以今年桔子做独角兽报告的时候和我碰过一次, 他们从后台数据库拉出了几百家公司,弄了张表让我看看, 有哪些公司应该还放着,哪些应该拿掉…… 弄完之后,我那位IT桔子的朋友在她的个人社交媒体上写了这样两段话: 1、昨天请庄老师帮过了一眼我们独角兽数据库的现存公司—— 怎么说:我们作为第三方的数据平台,对独角兽企业和他们背后的资方,以及我们大局的面子(数据会被拿去跟美丽国对比),还是非常非常之友善的。 没有非常重大问题的独角兽们,一般我们就保留在榜了。 毕竟,如果从真实企业价值来评判这386家企业,它们中至少至少至少一半,在当下,根本不值10亿美元了…… 2、一方面是一些企业在几年前自身发展高峰时期估值达到过10亿美元,但这几年其实业务疲软,毕竟这环境你懂得。虽然没有重大挫折,但也远不如当时;另一方面是当下资本市场对企业估值收紧了非常之多。从当下标准再去看前几年给出的估值,大概率会觉得“失算了”…… 6、巧合的是,也是在IT桔子发报告差不多的时间, 作为独角兽这个名词的“发明者”,Aileen Lee在时隔十年之后又写了一下独角兽这个话题; 这回是一篇超级长的文章: https://www.cowboy.vc/news/welcome-back-to-the-unicorn-club-10-years-later?www.cowboy.vc/news/welcome-back-to-the-unicorn-club-10-years-later 加一份长达54页的PPT: |
|
PPT下载地址: https://co926i0b3r.feishu.cn/file/GLvNb7Npvok3pHxcV8zcgym9nLd?from=from_copylink?co926i0b3r.feishu.cn/file/GLvNb7Npvok3pHxcV8zcgym9nLd?from=from_copylink (PPT质量非常高,推荐对创投感兴趣的朋友都仔细看看) 10年之后,再谈独角兽,Aileen的态度和十年前有了很大的变化, 她说: We are working through a very big hangover 我在当时还发了条微博: |
|
国内36氪旗下专注做一级市场报道的暗涌也做了部分的翻译,这里: 当独角兽的发明者不再相信独角兽?mp.weixin.qq.com/s/SHbQ5NPnajS868s3fvIutA |
|
翻译稿的最后一段我觉得非常适合放在这里: 10亿美元以上的Fund必须要继续这场击鼓传花的游戏, 但包括创始人也应该明白,10亿美金估值即是“独角兽”是一种很方便,却并不完美的成功衡量标准, 过早成为独角兽甚至会成为一种诅咒,盲目追逐估值只会导致意想不到的恶果。 写在最后: 依然想强调下,我非常支持陆委员所提出的建议---审慎出台收缩性政策; 但独角兽的这套衡量标准或许已经不适合当下的市场环境了。 |
回答怎么这么多人开始正确历史记忆了,大部分独角兽企业跟明目张胆的骗钱没有任何区别,不说别的前些年共享单车还有杂七杂八共享xx都是些什么结局,创始人卷钱跑路留下一地鸡毛 |
这个话题最大的问题在于,过去出台收缩性政策的出台方,本身根本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个收缩性政策........ 政策的出台方通常自己眼里的自己是一个优秀管理者,可以达到充分管理、高效管理、细节管理、流程管理、生态管理、方向管理、模式管理........ 所以收缩性政策的根源便在于此,如果不能兼听,那么政策出台方并不认为自己的政策是收缩性的,他只会认为自己的政策是正能量、消除乱象、规范化的,还会认为自己需要继续发力。 想要从根本上上解决这个问题,建议可能没有意义,因为这样的建议很早就有了,核心还是没有奖惩机制,如果真的出台了政策性政策造成了行业萎缩,有惩罚吗? 如果没有惩罚,那么为什么不出台收缩性政策呢?说到底造成行业萎缩不会影响到政策出台方自己的利益,反倒是自己没有出台收缩性政策,让部分保守主义者认为自己不作为、渎职,可能更严重一些。 A和B两个动作,动作A有可能招致相对严重的舆论批评但不会有惩戒,动作B最多只是被某行业反对没有其他的惩戒,换做任何人都会选择动作A不是吗? 想要最大程度避免收缩性政策,就要量化政策带来的结果比如在原产业模式不违法的前提下,造成该行业产值下滑、上市板块大跌、就业人数下降等后果,那么相关人员会被问责甚至是影响事业前程,这样才有效果。 独角兽数量锐减没有人需要为此担责,独角兽数量多也没有人因此获褒奖,但是如果独角兽数量多的宽松环境出现了被保守主义者诟病的问题,目前这套模式下,他们是真有可能被问责的....... 因此宁可错杀也不可错过显然是任何人换位思考之后的首选。 |
独角兽企业,是这几年新生的名词。意思是指那些非常厉害的公司。 因为独角兽为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生物,它稀有而且高贵。美国Cowboy Venture投资人Aileen Lee在2013年将私募和公开市场的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创业公司做出分类,并将这些公司称为“独角兽”。 公司还要具备行业朝阳、增长速度较快等特征。它们往往拥有独有核心技术或颠覆性商业模式;有天使投资经历,也有多轮创投投资经历;是某一个行业的细分领域的龙头,其中部分公司最终成为某一新兴领域的霸主。 |
|
因为这些企业很厉害,影响力巨大,未来对经济社会的贡献也非常大,所以需要大力支持。在外部经济环境走弱的大环境下,很多企业经营困难,但是,我们仍然有大量优秀的公司挤入独角兽行列。 2019年1月24日,胡润研究院发布《2018胡润大中华区独角兽指数》,此次上榜的186家独角兽企业整体估值总计超5万亿人民币,北京是占据大中华区独角兽企业最多的城市,合计有79家企业上榜,占上榜企业总数的42.5%;上海和杭州分列二三,独角兽企业数量分别达到42家和18家;深圳以15家位列第四。榜单结合资本市场独角兽定义筛选出有外部融资且估值超十亿美金的优秀企业,数据截止日期为2018年12月31日。 两会期间,陆铭提交的《关于进一步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中也提到了上述问题。他表示,独角兽企业代表数字经济创新能力和未来发展的方向,但当下数字企业创新与投资活动却正在减少。造成中国新增独角兽企业数量锐减的原因很复杂,其中包括政策原因,“我们有时会出台一些收缩性政策,导致企业不敢发展”,陆铭说,最终形成的结果是,大家都愿意去做一些比较安全的事情,对于有风险的领域不敢投入。 过去一年中国新增的独角兽锐减,仅新增了15家,其中中美两国新增独角兽数量差距扩大的原因很复杂。其一是技术原因,其二是人才原因,其三是资本原因,其四是政策原因。这些都需要国家层面提供支持,至少在出台收缩政策方面需要慎重考虑。 |
以前独角兽做大后,可以给阿里、腾讯等大厂收购。现在阿里、腾讯这些大厂不敢随便收购,只能自己亲自下场做。 阿里、腾讯有钱,自己亲自做也没什么问题。但投资公司投给小公司,好不容易做好,大公司不来收购,并且人家亲自下场跟你搞差不多的产品,你怎么跟人家竞争? |
|
总的来说: 以前做项目,资本比较有耐心,可以狠狠地烧钱,一直烧到自己垄断整个市场的地步,然后再慢慢变现;现在需要快速变现,能找到的项目当然少很多。 参考: 1、朱啸虎讲了一个中国现实主义AIGC故事 (qq.com) |
树上十只鸟,打掉一只,还剩几只 |
话不多说,先看数据: 2024年2月29日,福布斯发布了中国新生代独角兽榜单,这是福布斯中国连续第二年推出的新生代独角兽榜单 。福布斯通过追踪1300余家在过去一年单笔融资超过2亿人民币或3,000万美元并且可能跨入独角兽行列的创业公司。筛选出51家中国的新晋独角兽企业。新晋独角兽公司的数量从2022年的74家减少至51家,增速下降约25%。 |
|
另外,据胡润研究院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新增独角兽公司是40家,而在2018年,这个数字是156家。 原因到底有哪些呢? 首先,从项目端看,创业的门槛变高了。 移动互联网时代,你到中关村创业大街看看,几乎遍地都是创业者,每天都有路演活动。 就连刚毕业的年轻人,也能加入创业大军。仅靠一个商业想法,就有可能拿到融资。 但现在不一样了。 移动互联网红利退去,取而代之的投资热点,是高端制造、新能源、航空航天这些高科技行业。 在这些领域,如果创始人没有10年以上相关的行业积累,是很难拿到融资的。 门槛高了以后,创业公司的基数就变小,那最后能够跑出来的项目,自然也就变少了。 其次,从投资端看,资金的来源逐渐从美元,转移到了人民币。 今天我们手机里大部分的App,其实创立之初,背后都有美元基金的支持。 但是这两年,因为各种原因,外资对中国市场的投资信心下降,开始陆续撤出中国。 因此很多投资机构募不到美元,就转而向人民币资方募资。 但人民币的钱也不是那么好拿的。 现在中国风险投资市场中的人民币,主要来自于政府引导基金、产业基金和一些家族办公室。其中,政府引导基金的比例上升到了70%左右。 但拿政府的钱,通常它都会要求,你在一定期限内返投。简单来说,就是帮它招商引资。 在返投的压力下,投资机构的投资动作会发生变形,很多时候就是敷衍完成任务。 你说这样非市场化的投资,能投出多少的好公司呢? 最后,其实从福布斯发布的数据来看,2023年,美国新增独角兽仅有44家,与2022年的182家相比增速大幅下降约四分之三。所以是全球整体增速都下来了,这也是一个最重要的原因。 |
根据福布斯公布的数据,截至2023年底,全球活跃的独角兽数量达1,631家,新增独角兽企业数量为157家,而2022年新增了300多家,去年增长非常缓慢。 中国的数据如下: 2022年一共新增74家,而2023年为51家,增速下降约25%。 美国的数据如下: 2022年一共新增182家,而2023年为44家,增速下降约75%。 而欧洲增加了21家,印度增加了1家。 以前四个国家地区新增独角兽占全球90%以上。 这说明,独角兽企业的增速放缓,这是一个全球性问题,而不是中国独有的问题。从横向对比来看,中国表现还不算差。 在中国新增独角兽的行业分类中: 清洁技术与新能源占比23%; 人工智能机器人占比18%; 芯片半导体占比18%;(2023年共有9家芯片半导体公司,贡献了中国约18%的独角兽增量,2022年这一数字仅为11%。) 医疗健康10%; 汽车交通8%; 其他23%。 通过上述数据我们可以看出: 第一,由于全球经济不行,独角兽企业锐减,这是世界各国的共同现象; 第二,人工智能、芯片,不仅是中国的热点产业,也是主要经济体的热点产业,大家都在这一块用力; 第三,汽车新能源领域,中国的独角兽企业越来越多,这是中国的一个比较独特的点,代表了新能源汽车的进步; 第四,独角兽企业对经济预期特别敏感,因为资本对经济预期特别敏感,要想涌现更多独角兽企业,根源还是要经济大环境好转。 参考资料:福布斯公众号文章《福布斯中国新晋独角兽名单:2023明星初创公司们的硬着陆》 |
总算有个报忧不报喜,能够实事求是的了。 独角兽新增最繁荣的是哪个时期?是2016.2017年的共享单车大战,互联网公司的疯狂烧钱抢占市场,那时候的皮带还是首富,马老师还是商业教父。 从18年开始就有点调头向下的意思了,版号停发,贸易战开打,中兴先被制裁,华为CFO被扣加拿大。香港的一系列事件开始发生,从此成为遗址。 19年开始要国产替代,全民造芯,也算风风火火。 20年开始了三年灾害,开局天崩,好在凭着产业链优势,最先走出困境,着实秀了肌肉。但是年底的马老师外滩峰会讲话,几乎直接灭掉了中国互联网企业十年的创造力。20年新能源开始成为主角,搞碳中和,脱虚向实。 21年,凭着20年的优势又赢了一整年,新能源行业上下游风风火火。但是年中A4纸事件直接干碎了一个行业,信心打击巨大,已经有了走火入魔的趋势。中概互联正式成为中美两国同时打击的对象,一边让你退市,一边让你上交。 22年是彻底疯魔的一年,美联储开始加息,全球放开,这边就不说了。也就是这一年的魔幻操作,配合美联储的政策,导致财名两失。 由于22年的操作,23年本来是复苏的开年,变成了润友的大年。chatgpt横空出世,我们还在停在疫后创伤,别人已经走远了。由于之前不小心把互联网企业干碎的干碎,接盘的接盘,驯化的驯化,每家公司都只想着活着而已,没有了之前的冲劲儿,大模型就跟敷衍地交作业一样。AI的基础算力由于早年应用端的封禁导致没有足够高性能的GPU作为支撑。 总结一下,收缩性政策的起点是18年的版号停发,高潮是马老师外滩讲话以后的大整顿,A4纸灭行业是属于这个系列里面的。 |
确实是这样 中国经济当前最需要的是刺激市场活力 |
美元加息,限制对中国投资,国内美元基金基本没了。 这种背景下,人民币再收缩,创业公司就彻底断粮了。 你每个月领工资,但知道自己的工资是哪里来的吗? 很多人以为工资作为成本或费用来自公司收入。 可果真如此的话,你怎么解释那些连年亏损却能坚持下来的公司呢? 典型的如京东,自成立以来一直亏损,但人家活得好好的,而且还日渐壮大,也没听说发不出来工资吧。 所以你的工资源头并不一定是公司收入,而是现金流。 至于现金流从哪里来,不同公司可就各有各的道儿了。 要么来自收入,要么来自融资。 这俩是公司现金流的主要来源,不管公司盈利还是亏损,只要现金流不断,工资就可以源源不断地发,公司也就会持续运转下去。 京东的现金流是哪里来的呢? 除了少部分是上下游应收应付运作的结果,绝大部分其实来自融资。 而像京东这种互联网公司,本身没有什么标的资产,投资风险比较高,因此最早的融资基本只能来自风投。 可以说,绝大多数互联网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员工的工资都是风投在发。 而京东这样的公司之前市场上没有,因此可以说,是风投创造出了一家公司,也就创造出了无数岗位。 而一家公司创立初期百废待兴,正是大肆招揽人才的时候,于是就业岗位呈现井喷。 可风投不可能无限砸钱给你发工资,他们希望的是前期狠砸一笔,尽快圈地。 等地圈好了,平台也都稳定了,就可以开始收割。 一方面通过垄断地位涨价割韭菜增加收入。 另一方面平台技术稳定,维护并不需要初期开发时那么多人,于是裁员降低成本。 里外里这么一折腾,利润出来了,商业模式被验证,公司IPO,风投也终于可以变现了。 那为什么过去10几年一直这么玩,最近几年就玩不下去了呢? 不知道大家注意过没有,这十几二十年风投主要投的都是什么行业? 腾讯、阿里、百度、京东、美团、滴滴、头条……无一例外全是第三产业。 为什么投第三产业? 一是因为中国的第三产业起步晚,底子薄,10几年前那是妥妥的蓝海。 二是因为第三产业门槛低,成长周期短,退出快可以赚快钱。 正如你们看到的,过去十几年,用不了多久市场上就会出现几个互联网独角兽。 又用不了多久,独角兽上市,一群人鸡犬升天,创造财富神话。 可低处的果子总有摘完的一天,摘完了怎么办? 那就只能继续去摘高处的果子。 如果你注意观察投资很容易发现,这几年的投资开始转向了生物医药、芯片、环保等生产领域。 而继续投入到流通领域的不能说没有,只能说是腰斩,乃至膝盖斩。 当然也有个好消息,那就是中国的投资总额依然在增长,说明弹药仍然充足。 可伴随而来的坏消息是,这些弹药原来的枪用不了,得换枪。 也就是说,过去投资流通领域培养出来的互联网人才,放在生产领域那些硬科技上不玩活,至少目前人家觉着是这样。 于是就产生了现在的困境,一方面生产(硬科技)领域一将难求,另一方面流通领域(包括互联网)哀鸿遍野。 用专业点儿的词讲,这就叫结构化失业。 更严重的问题是,现在中国第一产业就业人数2亿出头,第二产业1亿多点,剩下那6、7亿的劳动力都在第三产业,也就是广义上的流通领域。 而成百上千亿的风投从流通领域抽离,政府投资也几乎不关注,那你说这6、7亿人的工资谁发? 外加流通领域门槛低,过去钱投进来,互联网一堆人发了工资就去消费,零售和餐饮也可以雨露均沾。 可生产领域的门槛可就高了,钱投进来集中砸在仪器设备上,剩下的给那一小撮科研精英。 可科研精英才几个人,能花几个钱? 投资的雨下得再大,也都被大树挡住,流不到下面的小草啊。 听起来是不是挺残酷? 可这就是现实。 市场上并不缺钱,投资也在大把大把地砸钱,可这钱就是跟你我无关。 更残酷的是,硬科技的投资周期之长,可不像互联网公司,砸几年就能上市。 这玩意动辄十几年几十年才能看到结果。 所以这一波就业形势并不是短期内能够扭转过来的。 你说投资不该这么投吗? 也不是,毕竟低处的果子没了,你不去摘高处的果子就要饿死。 这是市场规律,不以个人好恶为转移。 说到底,现在就是上一波红利吃光,下一波红利还没来的谷底。 至于下一波红利什么时候来? 新的爆发点恐怕还得看AI。 它具备开创新时代的能力,可究竟如何开启,目前还在等待一个应用层面的引爆点,如同iphone之于移动互联网。 这里就不展开了,回头有机会再聊吧。 反正收藏你也不看,点个赞意思下得了…… |
现在想松绑?晚了…… 临时的松绑没有意义,别人会担心投进去的钱中途打水漂。 长期、稳定的环境才有意义。可是你拿什么保证长期稳定的环境呢?法律都随便玩弄,凭什么让投资人相信你不会出尔反尔? 信任是最难积累的财富,也是最容易破坏的财富,根本上讲,也是最宝贵的财富。 |
中国独角兽数量的锐减并不奇怪。 反而是中国前几年独角兽数量能够和美国并驾齐驱,才是一个罕见的高光,是2019年科创板创立以及注册制全面实行后,对于整个金融体系高风险偏好资金涸泽而渔的一个结果。 最近OPEN AI因为SORA的关系,反复刷频,很多人津津乐道于微软的远见卓识以及胆识气魄,能够给予OPEN AI 100亿美金的投资。中国的科技公司和他们相比,完全不思进取。但是他们没有看到的是,微软一季度披露的回购计划就是600亿美金,之后Meta的回购计划则是500亿美金,去年苹果的回购计划更是高达900亿。 基本上美国这些科技公司的这几年回购的金额都在500亿美金左右。那真是钱多的花不了了。就拿微软来说,电脑操作系统领域已经被微软完全垄断,最近10多年WINDOW升级了那么多次,几乎没有本质上的变化,微软在其老本行上的不思进取已经成为各方吐槽的共识,然而这个重要么?绝对的垄断保证了微软充足的现金流,也使其没有必要在该领域继续大量的研发和资本投入,反而游刃有余的选择其他新兴赛道,任性的投资。 中国的科技公司,别说有没有这个胆识和眼光,你有这个钱吗?中国最为成功,个人认为也最有胆魄的两家科技公司——华为和比亚迪,华为2023年净利润700多亿,比亚迪不到300亿。微软回购就用了600亿,美金。 所以,现实很残酷,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高端产业升级的时间点至少落后了美国二十年以上,因此当下中国的科技公司,以及中国全产业的资本原始积累,远远落后于美国,业完全不可能给与新兴产业像美国科技公司如此海量的流动性支持。而在现有的条件下,中国这些年在新能源,芯片等产业上,所取得的成功,已经足够让人惊叹了。 而这个,除了中国制造业本身的韧性之外,另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2019年以后,中国资本市场对于整个中国产业升级所提供的几乎无条件的支持。中国2022年包括首发定增可转债在内的总融资额达到了1.69万亿,占到了A股全部利润的32%。相比之下,美股市场融资金额仅有其利润的1%。 所以前些年中国独角兽数量的暴增,是以整个资本市场吸干全社会活跃流动性为代价,牺牲所有股民短期利益为代价实现的。 随着A股市场因为金融市场存量流动性的耗尽,终于无法为继。所以才有了这两年A股市场逆全球的近乎崩盘式的下跌。 而随着融资环境的恶化,中国独角兽数量的锐减,也就不足为奇了。这才是中国产业当下发展阶段,本该有的样子。 |
这个问题,说实在的提的挺尖锐。 当然也是很好的提议,不过客观地讲,这位委员讲的问题,根本难以解决。 既然国家介入、支持产业,就不能指望能够避免这种问题。 凡是有一利必有一弊,介入产业的利益就是能够让有希望的产业迅速发展,弊端就是可能会扼杀不该扼杀的独角兽企业。 因为管理经济的官僚和创业者的立场是完全不同的,虽然目的都是振兴国民经济。 企业负责人的立场是赚钱。 管理经济的官僚虽然大多数有一个为民服务的心理,但是也要考虑到安定性。 说的好好的独角兽企业,如果给社会造成纷乱,大家首先责怪的是管理这个问题的官僚。 这样,他丢的不是他自己的人,而是他代表的官方的脸面,也会受到难以想象的责难。 尤其是独角兽企业的经营方向,如果超出她的认知的情况,他们往往采取一种消极的管理姿态。 哪怕是再有干劲的官僚也会有这个问题。 比如说日本六十年代的产经省,他们为日本产业振兴立下了汗马功劳。 日本人还拍了个电视剧歌颂他们《《官僚们的夏天》》 |
|
就是这样一个机构,本田汽车的开创者是这么评价的。 本田宗一郎这么说:要不是通产省的话,我们会更成功! 因为这群人差点扼杀了本田汽车。 |
|
故事是这样的。 哦,对了另外提一句,佐桥滋就是前面那个电视剧的主角。 本田宗一郎,HONDA公司创始人,他和通产省当年最高领导,被产业界称为“皇帝”的佐桥滋对阵,从正面抵制“特振法”的一段奇闻,至今广为流传。 据通产省当年出台的政策,在四轮机动车领域,为了对抗美国的三大汽车品牌,决定一方面禁止设立新的汽车制造企业,同时将国内汽车制造厂商整合成三大板块。第一类是大量生产车型集团,包括丰田、日产和东洋工业(今天的马自达)。第二类是特种车型集团,包括王子、五十铃和日野。第三类是小型车集团,包括三菱、富士重工、东洋工业和大发。如果这一法案提交国会通过的话,本田公司将永远不可能实现制造四轮机动车的梦想。由此,本田和通产省的对立日益尖锐,媒体也跟着添油加醋,接着就出现了下面“两首脑”直接对阵的一幕。 “直说了吧,您的意思是本田技研不许制造四轮机动车,是这么说的吗?”宗一郎尽力克制着、冷静地开问,可眼睛里满是怒火。 佐桥眼镜片后面闪动着冷冷的光,答道:“啊,说白了就是这么回事。要和美国三大品牌对抗的话,日本的汽车制造企业两三家足够了。批准新申请的厂商既没意义也没这个必要”。佐桥居高临下地望着沉默的宗一郎,接着说“再者说了,本田先生光靠摩托车,公司也能很好地存活下去嘛” “你们这些当官的懂什么?!就说摩托车我也和外国造的一点不逊色地过着招.正因为竞争残酷,企业才拼命努力才能发展变强.只有自由竟争才是增强竞争力的真正的手段!” “可摩托车和汽车不是一种东西呐。您有战胜福特和通用汽车的信心吗?”“那还用说当然有了,造摩托车时怎么做的造汽车时我一样怎么做”佐桥扭曲着脸笑了一下扔出一句话:“我们政府官员为了国家怎样有利考虑事情,而您考虑的只有自己的私欲或您公司的事情不是吗?”“你说什么?!你以为我只为私利私欲开公司吗!我们爷们拿到摩托车市场世界第一时你小子们说什么了?你们没说你们为了日本出了力,让国旗升起来非常感谢吗?听着,我造的汽车再让国旗升起来的时候,你小子就准备好剖腹谢罪吧!”宗一郎霍地站起来,会谈一瞬间宣告破裂。 摆在桌上的茶水一口都没沾宗一郎走出了通产省大楼。泪水夺眶而出。不是因为觉得窝囊,眼前浮现起跟自己赴汤蹈火过来的河岛、为了不让自己担心资金问题拼命支撑过来的藤泽等人的脸庞。自语道“对不住了!” 大家可以看到,这么了不起的通产省领导都差点把本田先生的优质汽车产业扼杀在摇篮里面。 这么一想,中国能够放松对电动汽车的市场准入限制,已经是非常了不起,非常有魄力的事情了。 产业官僚和独角兽企业的矛盾,是政府干预经济的产业体制所必然的,很难有什么好办法来解决。 我当然不是替当官的说话。 在这么个官尊民卑的社会,因为职业因素,我一直属于被他们训斥、责难的地位,本田先生的窝囊的感觉,我深有同感,因为每回见到当官的我也会感觉到极其的窝囊。 对于他们很难有所谓的好感。 但是事实确实如此。 |
两会吗,大家都畅所欲言。我记得也就年前的时候,大盘跌到2600多点是,广大股民呼吁暂缓IPO,严肃投资市场的准入制度。年后这一波收复了3000点,这样的声音瞬间少了很多。那么,我想请问一下,假如,我说假如当时证监会听取了广大股民的意见,暂缓IPO。那这算不算“收缩性政策”,配不配得上前面的定语“谨慎”二字。 独角兽公司的定义,一般指成立不超过10年,估值超过10亿美元。这种企业诞生在科创板里,年前那一波科创板也跌得最凶,所以股民对那些上市后急于套现的“科创”企业喊打喊杀,当时还有个说法是,真正具有潜力的公司,能够拿的出落地产品的公司,是不需要急着上市的,自然有一大批风投去找他们,比如最近火热的OpenAI。而那些急着IPO上市的,都TM不安好心,想赚快钱。 还有另外一种声音,来自高校科研板块的,他们认为目前国内资本对于科创型企业,在初创阶段太严苛,在企业“婴儿”阶段,就赶着它到市场上“卖艺”赚钱,会扼杀企业未来的发展。国内应该学习国外“无目标探索”的模式,给科创企业宽容的空间,别签对赌协议,也别股权投资后对初创团队指手画脚 独角兽就是国外的神马,我们需要千金买马骨的精神。 所以,大家看到了吗,不同的群体就有不同的立场,进而有了不同的发声。 |
看看数据: 据统计,2023年中国独角兽数量虽以316家在全球位居第二,但过去一年新增仅15家,同期美国增加179家。未来中美之间数字经济实力差距存在继续扩大的趋势。 之所以差距比较大,可能有如下几个原因: ①美国信息产业发展得早,具有先发优势 看一看过去的一年发了什么? Chatgpt横空出世、英伟达股价飙升创历史新高,对岸的AI革命正如火如荼,而AI毫无疑问是数字经济的核心; 而我们这边却还在追赶中,例如:我们也推出了自己的大语言模型,百度的文心一言、阿里的通义千问,但使用效果却没那么好。 而信息产业存在「先手优势」,一步领先,当然步步领先;有了大模型的基础作为火车头,自然会带动其他创业者基于大模型去开创一些新的应用。创业者有热情。 ②美国资本市场的热钱涌入 过去这两年,美联储疯狂加息,回收美元,使得资产都往美国股市回流; 资本市场有钱,创业者当然就会更有激情,可以把产品尽快打造出来,去资本市场讲故事。 而我们呢,这两年股市真的不太好,被吸走了流动性;一方面,刺破房地产泡沫,国家需要很多钱用于化债;另一方面,国家还需要稳汇率,这些都是非常耗钱的地方。 所以缺少流动性,经济发展失速,市场的需求也会受到影响,使得很多创业者和投资者避险情绪都比较高,也不敢贸然去搞大投资;减少投资了,自然好的创新项目和新独角兽就少了。 因此,我们的确面临很多挑战。不过美国也快要开启降息周期了,国内的企业也都在追赶和突破,尤其是华为,即便面临诸多打压,依然还是搞出了芯片,搞出了「遥遥领先」,相信盘古大模型也会不错。 寒冬终会过去,相信前途依然光明 毕竟1840年以来,一穷二白,从无到有,我们成为世界第二; 既然那么多艰难困苦都抗过去了,还怕什么呢? |
独角兽企业的数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实力、人才储备、创新能力等重要指标之一。我国的独角兽企业数量近年来一直位居于世界最前列,代表了我国科技实力整体的快读发展,。但是去年我国的新增独角兽企业数量有所放缓,仅仅达到了15家。远远落后于美国同期的179家。 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当然这个数据并不一定意味着我们的科技实力与创新能力落后了,但是确实是值得大家警惕与思考的事情。 独角兽企业的孵化,必须尊重科学发展的客观规律,要结合当地的具体现状与优势,既不能不管三七二十一,强行推进、强行上马,同时又应该有足够的弹性,有试错的勇气与坚持下去的动力。 这样的要求,对于政策制定者,对于企业的管理者,对于投入新技术、新行业的从业者,对于投入大量资金的投资者,都是巨大的挑战。需要实力、耐心、坚持和勇气。 从政策制定的角度来说,显然应该尊重客观规律,不要搞地方保护主义,更不应该抱有私心。而是应该根据地方的独特优势,因地制宜的设计开发与当地特色紧密相关的数字经济企业。 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有的地方政府并不尊重客观实际,想要大而全的发展全面的数字经济,什么都想要的结果,就是浪费大量资金与投资在毫无希望的产业创新上面。而那些本应该得到更多资金支持的企业和行业,反而嗷嗷待哺,得不到足够的支持。错过了发展的黄金机会。 同样的问题,也出在人才培养、资源分配等方面,导致了发展方向的不明确、不统一等问题。这是需要地方政府的各个方面共同探讨,共同努力、共同协调,不断试错并调整,才能最终找到适合地方自己数字经济发展的正确方向。 另外一个问题,显然就是国内的政策相对于部分发达国家的相关政策,相对更谨慎一些。 而创新型的数字技术,很多时候就是打破常规的,有可能会触动到某些现有的利益的。这个时候有些地方的保守主义、保护主义可能就会抬头,对新技术的创新形成抵制,甚至是某种扼杀的氛围。 因此作为政策制定者与执行者的相关部门,就应该保持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保持政策的更新,更加有耐心。 新技术的诞生,独角兽企业的逐渐成长,以及数字经济的发展,必然是世界未来发展的主流趋势之一。谁能在这一轮的技术革命中取得了成功,走在最前沿,谁就能在未来数十年,甚至数百年的科技发展当中占得先机。 而这一切是需要社会各界,所有人的共同不断努力,才有可能达到的目标。 |
终于看到一个脑子清醒的专家,急得我满嘴泡。可以忍受减速,但绝不能收缩,也没有必要。现代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已经从"陆地经济",转向"海洋经济"",我们不能怕晕船、怕翻船就死抱着那棵树,不上船啊。上了船,搏击风浪,广阔的海洋就是我们驰骋的天地。实际上,用海洋经济来形容现代经济,可能已经落伍了,用"空间经济"来定义都不为过——在空气中人类也是可以生存的,甚至在外太空,空间站。 当然,当前空间经济包括空间站、卫星和各种飞行器,在经济中貌似不多,但如果把数据、通讯信号、甚至人类的思维考虑进去,体量可能已经超越实物经济(陆地经济),而且正在以几何级的速度在增长。虚拟世界的人和房子等实物,只需要消耗比实体小得多的能源就存在。 金融看起来更像虚拟经济,归入空间经济也无不可。但是货币这个东西,既有实物,又有虚拟部分,特别是数字货币。货币很像是实体经济与空间(虚拟)经济的一个纽带,一个跨界的存在,所以暂且以"海洋经济"来类比。。各主要经济体都在推行现代货币理论MMT,难道不像是要把将经济大船推到货币的海洋上驰骋吗?如果海水不断上涨,陆地越来越小,我们会不会被困在孤岛上? 专家们好好研究研究吧,特别是年轻的学者们,不要被一帮老古董带沟里去了。捉急。 看了卢琪元关于走资、沉没、空转的新资本殖民主义,要挡住资本流动,不能用打压资产价格的方法,要通过收高额资产增值税。加拿大对自住房和度假屋以外的房产,都是收增值税的,这政策有那么难出吗?把增值部分大头留下,他爱跑跑呗,跑了将来去哪里再找稳定增值的资产?他还会回来,没什么好担心的。 |
因为中国已经意识到了,依靠美国生态和拿来主义的所谓独角兽对中国的实际意义不大。无论干啥,他们都是在美国上市,都是接受美国监管。这种创始人最终都是拿着美国国籍和美国绿卡把钱转移到美国去了。这种企业有没有对中国根本不重要,反而是证明那句话 路线错了越有知识越反对的无比正确性。 |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商业财经 最新文章 |
为什么小米造车成功了,造CPU却失败了? |
我国的产业升级成功了吗?能像德国日本那样 |
为什么最近纳斯达克和标普500基金产品都开始 |
中国猪肉还能回到十二十三元一斤水平吗? |
房价下跌对普通人意味着什么? |
为什么普通人一年存三五万都很难? |
日本制造的质量真的就那么好吗? |
委员袁小彬建议拍卖特殊号码车牌,满足车主 |
国企一般不涨薪,那怎么抗通胀呢? |
美联储接下来选降息还是选内爆?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
股票涨跌实时统计 涨停板选股 分时图选股 跌停板选股 K线图选股 成交量选股 均线选股 趋势线选股 筹码理论 波浪理论 缠论 MACD指标 KDJ指标 BOLL指标 RSI指标 炒股基础知识 炒股故事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天天财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