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财汇 购物 网址 万年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小游戏 视频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淘股吧 股票涨跌实时统计 涨停板选股 股票入门 股票书籍 股票问答 分时图选股 跌停板选股 K线图选股 成交量选股 [平安银行]
股市论谈 均线选股 趋势线选股 筹码理论 波浪理论 缠论 MACD指标 KDJ指标 BOLL指标 RSI指标 炒股基础知识 炒股故事
商业财经 科技知识 汽车百科 工程技术 自然科学 家居生活 设计艺术 财经视频 游戏--
  天天财汇 -> 商业财经 -> 央行将外籍来华人员使用移动支付的单笔交易限额由 1000 美元提高到 5000 美元,有何影响? -> 正文阅读

[商业财经]央行将外籍来华人员使用移动支付的单笔交易限额由 1000 美元提高到 5000 美元,有何影响?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央行:将外籍来华人员使用移动支付的单笔交易限额由1000美元提高到5000美元央视新闻消息,今天(1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中国人…
题目的新闻中提到了重点:
针对来华人员使用支付宝、微信绑定境外银行卡成功率低的问题。
可问题就来了,绑定境外银行卡成功率低是支付宝和微信的问题吗?对于任何商业公司来说,只要能最大程度推广业务且监管条件宽松,难道商业公司会自己自废双臂?
国内的第三方支付机构遵从......然后对境外银行卡执行严格的筛选与审核,现在又要求第三方支付公司解决绑卡成功率低的问题,这到底怎么解决呢?
这本质上还是一个既要又要的问题,其实我个人觉得既要又要类有没有一种可能就是看上去似乎推动某个大方向,实际上还是有一定"枷锁"。
大家如果细看政策还有很多这样的,比如说:
我们也非常关注个人信息保护的问题,我们会严格要求相关机构落实《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规规定,切实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既要让外籍人员更容易使用第三方支付、提升绑境外卡成功率,又要切实保护个人信息安全,这怎么说呢?这就好比现在试图推动外籍人士在中国更好的居住,大家都觉得明明最好的方法是取消涉外酒店专营或者其他门槛,可现在的政策是积极要求涉外酒店针对外籍人员进行更好的个人信息安全保护,严把信息关、安全关、保密关........那最后就会演变成只能去涉外酒店,且办理入住的手续与审查极其严格。
说到底,国内的商业企业不傻,不存在"有钱不想赚",如果给你一种"有钱不想赚"的感觉,那一定真正的原因是"这个钱不能赚",为什么不能赚?一想就明白了......
又在避重就轻,为什么外国卡绑不了,不就是你天天大数据侵犯隐私吗,我们什么都不在乎,为了进小区方便就可以绑人脸识别,一个支付记录都可以当嫖娼证据。
各种App 把你摸的清清楚楚,死去活来。
但外国人没这么坦荡,不管大事小事都要讲究个隐私权。
可在国内唯一讲隐私的就是谈财产公开的时候。
我是外国人知道你这么玩打死都不来。
昨晚的央视新闻开始关注支付问题,说明某些人造成的实名制的问题盖不住了,上面知道了。
实名制对国内经济的打击是非常大的,可能上面还没全面了解,下面的人仍然捂着盖着。你只解决支付APP的注册使用问题没用,其他APP的注册使用你考虑过了吗?这样做,就是在渔网上打补丁,卵用没有。
简中网的衰败,实名制要负40%的责任,另外60%的责任,要归于敏感词和墙。目前可以说,简中网在整个互联网内容里,已经不值得一提,除了自己人社交购物和一堆垃圾,没有其他任何有价值的内容,这不是偏激,这是事实,我们访问不了国外,老外也用不了我们的东西,我们已经完全与世界断绝。
没有任何影响。听说2019年在中国生活的外国人有一千万,目前只有五十万了,多么伟大的奇迹。
我一开始也以为这是针对普通境外游客的政策。
但后来一想,也不对。
其实能单笔消费一千的老外并不多,除非遇上仙人跳和高级外围,或者买刮刮乐,抽盲盒上头了,否则哪有这么几千美金的交易还不能刷外卡的项目。
之前限额很大程度上是出于金融安全和历史惯性,比如防盗刷,因为卡组织国际消费有结算周期,如果这个所谓的老外用的是盗刷的卡,或者因为网络原因,那么商家一毛钱也拿不到。
还有一个点,值得大家思考,外国人绑了移动支付,在烧饼油条铺就都能支付嘛。
比如,外国人喜欢用信用卡,但这种小商店由于利薄,根本没有开通花呗,信用卡收款,即便支付宝给了单笔150以下的额度,那也仅针对花呗,如果满足不了老外的绑定信用卡的需求,那这个时候,到底能不能支付成功呢?
如果支付成功,这个收款费率该谁掏?小店老板嘛,他没赚几个钱,却得先付百分之三给VISA。支付宝嘛?它也没从交易中获利,钱都是卡组织赚的。
还是买家呢?买家会为此多掏钱嘛,这事其实是值得想想看的。
而至于接触式nfc比扫码更高级,更方便的点其实也站不住脚。
比如说扫码受信号影响,不方便,但现在不少主流的银行和第三方POS机也是用物联网卡,极其依赖网络的,如果手机扫码都没网了,那POS机还咋用。比如我在爱丁堡就遇见过,因为当地网络不行,小摊的网络时好时坏,也没法用apple pay的情况,最后不得不用的现金支付。
所以,我猜测,这个政策更多的利好的是周边国家一些来华的代购或者血拼的老外。
比如之前从山东买大米,调料回韩国的,以及大量带国内小商品回欧洲的,或者每天在广西口岸,拿着皮箱等过关的老外们。甚至东北口岸每天等着批发可乐回去的俄罗斯人们。
由于我国不少好产品在东南亚和欧洲很受欢迎,物美价廉,但由于跨境电商做的并不成功,在temu这种网站上又搞不了齐全的货。
因此,不少老外或者当地的华人,干脆人肉去做代购。因为即便如此,也比当地买要便宜的多。
比如,小红书上就有不少接代买代寄全球的。在举个例子,如果俄国人跨境过来,打算买辆长安75plus,1000美金的额度就不够了。
我倒觉得,我们的优势就是我们的电商网站集成度高,产品丰富。
但由于各种贸易壁垒和物流成本,导致我们最好,最有性价比的产品进不了外国消费者手中。
即便卖过去,消费者也得花很多钱。
与其在讨好游客上,打嘴仗,花心思,还不如想想怎么让自己的轻工业产品,短平快的进入外国消费者的手中。
最近这个话题的热议可能是Visa、MasterCard等国际清算服务商想要借金融开放的口子完全入华的一个附属话题。
本质上,外籍来华人员所谓支付困难是两大因素共同造成的:
1、中国是第一个进入真·无现金社会的国家,一个没来过中国但去过很多世界其他地方的外国人以往的经验应付不来。
2、中国已经建立了非常完整先进的自己主导的支付体系,Visa、MasterCard等老牌跨国清算商无法在不出让大量利益的情况下接入真·无现金社会。这两家垄断了全球多数国家的支付,收取非常高的支付佣金。中国长期不允许他们脱离国有平台独立开启清算业务,如果国内银行发行Visa MC卡,那也是境外使用的外币卡,或者曾经发行过分别结算的双币卡。这样他们就从中国收不到这么多钱。多年来在华合作一直起起伏伏,最终没能打通。
第一条,是需要老外自适应的。
他们的老办法在世界其他地方是这样的:
去落后国家,提前换现金,或者在机场等地方的兑换铺哪怕顶着很不划算的汇率,也要换点现金。去支付“发达”的国家,带几张不同支付商的卡,有心的话再带一张debit,一般来说70-80%的问题能解决,剩下的还是换汇。
总之刷卡不行就换现金兜底,总有一样能搞定。
然而,这套在中国就不灵了。
中国现在是真·无现金社会。为什么要加个“真”,是因为其他所有国家地区,所谓的无现金社会,都是假的,或者说极其片面和局部的。比如你可以吹Apple Pay Google Pay多么好用,手机手表碰一下就付款走人,但那是连锁店、大超市等等,一旦到了餐馆、普通旅馆、个体便利店等,就可能不支持。带NFC的信用卡同理,在基础POS机上就不一定能触碰支付,而需要插卡、刷卡,增加盗刷风险。甚至还会出现支持MC不支持VISA,或者反过来的情况。还有些老板大大方方告诉你只收现金。无现金支付的普及度是参差不齐的,非常设备依赖的。
但中国的真·无现金社会是普遍意义上的,只要没彻底脱离社会,能用微信,那就真是一分钱钞票不用带,商家也不一定非要购买POS机。甚至发展到,你掏卡,他没设备刷;你掏现金,很多商家都会比较为难如何找零。
解决这条,那就是支付软件层面的推广和优化,实际上现在都有相应的国际版。老外自己也需要学习的。
剩下就是第二点涉及的,境外发行的卡能否顺利绑定以及支付支持的问题。
而第二点,涉及到金融开放,关乎金融主权,不是普通人操心的事。但普通人需要知道,这些跨国巨头如入无人之境不是好事,是要让他们放弃一些自主权并割肉的。别跟着嚷嚷。
2023年11月的新闻,MasterCard在中国合资成立的万事网的人民币清算业务被央行批准了。所以,将来肯定是向着入境人员支付更方便的方向去的,比如支付宝/微信绑定境外发行卡,但是背后也是更强的监管和更有利于国资的分配。
外国人来中国花钱,这不是好事嘛,为啥还限制人家呢?
其实但凡你做过金融业务,管过风险,这件事就很好理解。
支付宝作为金融机构,赚钱是其次,首先要考虑风险。
毕竟你盯着那点手续费,人家盯着的可是本金。
想要识别风险,你得先弄明白这人是谁吧?
一个人啥信息你都没有,对人家一无所知,是你,你敢给他做业务?
而一个外国人进入中国,手里除了一本护照,其他什么信息你都不知道。
对你来说,他们的信用水平甚至不如一个中国白户,也就是那种没申请过信用卡,没有过贷款,征信记录为0的人。
人家白户起码有身份证,有银行卡,手机号也是实名。
这三个号可以交叉校验,确定张三是张三,大体上是没问题。
但是外国人没有身份证,护照号不是唯一标识,换了护照,号码就变了。
所以,一个外国人的身份信息,对于支付宝而言,基本相当于没有信息。
如果有人想钻空子,大可以用原护照申请银行卡,电话,实名认证,绑个美国信用卡。
一天刷几万美金,然后打电话给美国银行,就说自己信用卡被盗刷,银行会把钱返给他。
然后他把这一套实名信息一注销,护照挂失,换个新护照,又可以再来一遍。
这损失,谁受得了?
别把老外想得太美,现代诈骗手段,绝大部分都是人家发明的。
面对这么一个高风险人群,是我,我也不敢开放限额。
不过这次既然央妈都开口了,怎么也得给点面子。
再看看过往数据,估计风险也还算能扛得住,所以把限额从1000刀提高到了5000刀。
对于支付宝和微信而言,就是在商言商,背后没什么弯弯绕。
倒是央妈这次罕见出手,百忙之中关心起了外国人花钱问题,恐怕就有深意了。
我走过世界很多国家,日本东南亚常去,欧洲、美国都生活过一段时间。
这么多年走下来,刨除中国人的故土情结,纯粹客观评价,中国是我认为最适合旅行的国家,并且没有之一。
东南亚的治安很成问题,各种设施不成熟,服务参差不齐,而且物价并不低。
日本治安很好,设施也成熟,跪式服务没得说,物价基本是中国的1.5-2倍吧。
欧洲现在一堆难民,治安堪忧,设施还算成熟,但相对老旧。
服务,只能说态度还行,但效率是真低,一张银行卡得办1个月,还经常寄丢。
可能只是单纯的能力问题。
北欧物价超过日本,南欧东欧稍微便宜,但也接近中国1.5-2倍了。
美国治安更是问题,晚上不敢出门。
设施成熟,同样老旧。
服务效率跟欧洲差不多,不同的是,态度还不如欧洲。
租车,排20几号人等着拿钥匙,前台几个人就在那聊天,根本不管。
不禁让我想起20多年前,大学里饭卡充值那几个大妈,没想到20年后在美国场景重现了。
物价,衣食住行,基本是国内的2倍。
就“玩”便宜点,健身房是真多,也真便宜。
中国要有这体育设施,我估计奥运金牌至少拿一半。
相比之下,中国的治安,基础设施,这都不用说了吧?
我在国内所有酒店都是高卡,万豪、希尔顿、IHG、凯悦,进去真能体会到宾至如归。
在美国,酒店贵不说,还旧。
住了十几家,就一家万豪带酒廊,结果周末还不开。
其他酒店真就是睡个觉,没酒廊,没欢乐时光,早餐只有那么几样,基本就是瞎对付。
服务就别提了,根本没有服务。
当然,我也不敢要服务,动辄20%多的小费。
以前来美国,也就10%,而且你不想给可以不给。
现在,结账时硬要,最低小费18%让你选,没别的选项。
去key west住希尔顿,一晚900多刀,早餐是会员福利,我们选的自助。
服务员过来问了一句需不需要咖啡,我们没要。
然后出来结账,账单居然要80多,其中小费将近20。
我当时就火儿了,吃了一个赠送的破早餐,还是自助,服务员就问了一句,你敢收20%多的小费?
他们没理,道歉,把账单清零了。
这种事在中国简直难以想象。
所以我觉着把,中国吸引外来游客,都不用怎么宣传,主打“物美价廉”就够了。
美国信用卡动辄5%+的返现,中国物价又比美国便宜一半,美国人来中国多薅点信用卡羊毛,不用自己出钱不说,没准还能赚点。
中国,才是这个世界上真正的消费天堂。
正好现在不是搞脱钩,打贸易战,美元加息,通胀还下不来吗?
没关系,把美国人弄到中国来消费呀。
美国人占便宜,中国人也占便宜,岂不是一举两得?
反正收藏你也不看,点个赞意思下得了……
原来是自己限制自己造成的经济困难,说明内循环不行了,这种开放的力度微不足道。
外籍子女回来过日子不方便找爹妈告状了。
蚊子肉也是肉,会稍微提高一些旅游收入,但是收效不会太大。
2010~2019年这十年,我国的入境游客人次大约是1.26~1.41亿人次。
我们以2018年为例,这一年入境游客人次最高,为1.41亿人次,当年的国际旅游收入是1271亿美元。
不过,你不要以为1.4亿人次都是老外,其中,真正的『外国游客』是3054万[1],其他的都是港澳台游客。
这3000万出头的外国游客,总共消费了731亿美元,占总消费的57.5%,平均每个人入境一次的消费为2400美元。


我们再看看2023年的数据:
2023年全年入境游客8203万人次[2],不到2018年的六成;
去年入境游客总花费530亿美元,约为2018年的 41.7%;
从这两项看,消费下降幅度多于人次下降幅度,因此,2023年的入境游客平均人次消费是显著下降了。
我们再看看其中『外国游客』的数据:
2023年,外国游客入境1378万人次,约为2018年的45%,还没有恢复到一半的水平。
外国游客的消费数据我没有找到,但是参考2018年的数据,外国游客消费占比为57.5%,我们取60%来估算,那么外国游客的消费大约是318亿美元。
如此算下来,平均人次消费是2300美元左右,基本接近2018年的平均人次消费水平。
我们再看看来入境游客的移动支付情况:
2023年,有400万入境人士使用了移动支付,不到总入境人次数的5%。
实际交易笔数超过7000万笔,总消费金额100多亿人民币。[3]
因此,移动支付的总金额在入境游客的总消费比例中,不到3%。
这100多亿人民币,大部分应该是港澳台游客,因为港澳台游客很多都有支付宝和微信。
因此,我认为单笔移动支付的限额从1000美元提高到5000美元,总体作用不大。
从现在的全球经济形势来看,入境游客人次要重新回到2018年的峰值水平,可能还需要好几年的时间。
无论如何,蚊子肉也是肉,或许可以增加几十亿的移动支付金额。
去年全年全国彩票收入接近5800亿,这点移动支付的增量,的确是不够看啊~
参考^2018年旅游市场基本情况 https://zwgk.mct.gov.cn/zfxxgkml/tjxx/202012/t20201204_906481.html^中华人民共和国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http://www.dangjian.cn/shouye/dangjianyaowen/202403/t20240301_6744625.shtml^央行答一财:更好满足外籍来华人员、老年人等群体的支付服务需求 https://www.yicai.com/news/102011082.html
这是我昨天收到的:


没经我同意,就把我限额了?
外籍来华人员单笔交易额度,比我当日额度还要高,凭啥?
中国公民一年可购汇限额5W美元
非中国公民单笔可消费5K美元
信号明显
现在国家提振经济的同时,也在促进内需消费;
反过来内需消费也是国内经济复苏的重要推动力,管理层出台了很多刺激消费的措施,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接下来就是精细化的过程。
现在很多超市商店都采取移动支付的方式,这的确方便了大部分国人,但也导致了许多老外和老年人使用不方便。
其中外籍人是最大的问题,好不容易兑换成人民币,可很多地方却不方便用现金;
然后好不容易学会移动支付,但额度又比较低.......
后果会严重抑制外国人来我国商务出行或者旅游过程中的消费。
怎么办?
现在国务院对外公开宣布,将针对外籍来华人员使用移动支付的不便问题进行了改革。
今后对他们的单笔交易限额从1000美元提高到5000美元、年累计交易限额由此前的10000美元,提高至50000美元。
同时还要将实施相应的措施,包括解决移动支付软件绑银行卡成功率低的问题、简化身份验证等等。
以上措施,可以起到鼓励外籍人员来华的积极作用,在很大程度可以提高国外游客的消费欲,也算是刺激国内消费的一种措施。
相信在这些政策公布后,会有更多的外国人喜欢到中国来,人员的持续流动自然带动商品的流通增速,促进国内经济持续回暖。
同时,以前我国经济发展往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我们始终坚持对外开放;
现在央行大幅提升了外籍来华人员使用移动支付单笔交易限额,从解决支付问题,到向一些国家公民提供单方面免签,这也是向全世界展示希中国继续深化对外开放的决心!
说个我觉得有趣的:支付习惯形成真的很奇妙。但真想解决问题可能需要一定的简化
我2023年回国申请了银行卡后,那个卡再也没用过,我回国期间的消费模式是这样:
国内银行卡完全不用,之所以使用银行卡只是为了绑定激活微信的支付功能我自己有可靠的民间换汇渠道(美元到人民币极其容易,而且都是用Google的实时汇率交换),美元存在Venmo或是美国那边的银行里,随用随换,用多少换多少,换汇不会超过15分钟所以基本上微信是我唯一收取和花费人民币的渠道,我不用国内银行卡也不知道怎么用,支付宝也不会用——你可能说我要人民币现金咋办,一个是我身上有美元可以跟家乡人换,另外一个是真不嫌麻烦可以从微信转钱到银行卡然后再提现金
所以我个人的理解是:
不同生态之间想互相适应是极其难的,哪怕支付宝非常简单我从来没用过,因为有微信就足够了。所以,与其开发各种渠道,不如专注打通一条路、一切以简单标准为纲:
不如就一切以微信为准,就告诉所有外国人:微信是中国主流支付方式、在机场直接给QR Code扫,安装个Wechat,然后手把手教怎么绑定国外信用卡,最难的难题是如何让微信打通跟国外信用卡的绑定,但只要打通了,这条路几乎畅通无阻
现在,微信恐怕连最基本的打通都做不到:不关联身份证或是国内银行卡号,就没法把微信当支付工具使用,所以外国人没有中国身份证和国内银行卡号就被卡在了第一步
所以我觉得题目中说的1000美元到5000美元意义不大,不过是数量上的改变,真正需要的还是流程上的简化
====补充====
有些东西真的没想象那么简单。我微信绑定的是美国手机号不想换(也因为美国号不会被封),我其实也有个国内手机号,但懒所以经常不用,而且我也不想弄个第二微信:就回家一个月弄那么麻烦干什么
所以我我打车是通过微信打的,这点国内确实方便,微信可以作为平台(Platform)而不是单纯的App,去叫滴滴打车等;但很奇葩的是,同样微信小程序,美国手机号很多功能又是用不了的,比如买火车票和大众点评(我记得,可能有误),直接throw Authentication error (就是无法login进去),我猜是因为很多第三方一旦要手机号,弄到个美国号就懵了
所以归根结底,一个绑定了美国手机号、中国银行卡、中国身份证的微信,也是无法100%跟国内接轨的。这外国人不就更麻烦了:外国手机号、外国信用卡、外国护照号等
而且这里面不仅步骤多,应用的人数还少,让企鹅去开发,人家也不干:我守着十几亿用户不伺候,弄那么几十万人的潜在客户干啥?不要小看了支付的商业逻辑的复杂度
所以也许返璞归真的想法就是:在海关口直接换人民币,然后强制所有商家必须接收人民币否则罚款等,那么就真的容易了,至少回到了纸币时代
如何解决外籍来华人员移动支付问题?央行:单笔交易限额由1000美元提高到5000美元
每经记者 肖世清 每经编辑 廖丹
3月1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政策例行吹风会上,针对部分外籍来华人员遇到移动支付困难的问题,央行副行长张青松对此提出三项应对措施。
张青松表示,一是针对来华人员使用支付宝、微信绑定境外银行卡成功率低的问题,要求、指导支付宝、财付通优化业务流程,提高绑卡效率;二是简化身份验证安排,使外籍来华人员在绑卡等一系列过程中更便捷办理;三是指导支付宝、财付通等主要支付机构将外籍来华人员使用移动支付的单笔交易限额由1000美元提高到5000美元、年累计交易限额由1万美元提高到5万美元。
博通咨询金融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对每经记者表示:“央行也是专门针对此前反应比较多的额度不够、机具布设不充分和验证流程过长等问题,给出的最直接解决方案,可以说是经过了细致的调研,能够切实解决问题。”
王蓬博继续指出,当然也必须强调,完善的移动互联网服务并不能仅仅依靠支付,还需要通过交通、零售、线上订票等各个环节实现整体配合。而且,优化支付具有充分的必要性,但支付相关从业机构不能一味追求便利性,而忽视可能存在的风险,还是要以合规为前提,在身份认证、交易管理方面做好风控举措。
提升外籍来华人员移动支付交易限额
支付服务是最基础的金融服务之一,近期优化支付服务被监管部门频频提及。2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强调要聚焦老年人、外籍来华人员等群体支付不便问题。2月29日,央行召开优化支付服务推进会。
近年来,我国移动支付发展迅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在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和促进金融普惠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此同时,银行卡、现金等传统支付方式占比下降,在一些消费场景和消费群体产生了新的问题和堵点。张青松指出,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是造成“数字鸿沟”,老年人等群体依然偏好现金支付,感到不便,二是外籍来华人员对国内支付环境不习惯、不适应。
对此,张青松表示,将指导支付机构推出一系列便利措施,具体来看:一是针对来华人员使用支付宝、微信绑定境外银行卡成功率低的问题,要求、指导支付宝、财付通优化业务流程,提高绑卡效率。
二是简化身份验证安排,使外籍来华人员在绑卡等一系列过程中更便捷办理。“我们也非常关注个人信息保护的问题,会严格要求相关机构落实《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规规定,切实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三是指导支付宝、财付通等主要支付机构将外籍来华人员使用移动支付的单笔交易限额由1000美元提高到5000美元、年累计交易限额由1万美元提高到5万美元。
王蓬博表示,央行此前已经多次召开过相关会议,工作开展也比较早,但从近两次会议的规格和落实的速度可以看出,支付在成为金融基础设施之后,其潜在的社会价值和作用也正在得到更高层面的重视。支付产业的重要性,已经不能单从商业层面考量,其在跟随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同时已经成为了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组成部分,社会价值凸显。从推进会各方的反应来看,明显是经过仔细认真调查研究后给出的解决方法,每条措施都很有针对性。
支持支付机构实行差异化风险防控策略
提升外籍来华人员支付服务便捷性,支付机构发挥着关键作用。2月29日,在人民银行召开的优化支付服务推进会上,蚂蚁集团董事长兼CEO井贤栋表示,蚂蚁集团在人民银行、外汇局的支持和指导下,持续提升支付服务水平。
记者了解到,作为国内头部支付机构,支付宝已与网联清算公司、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境外钱包等紧密协作,实现境外人士通过“下载支付宝App后绑定境外银行卡”(外卡内绑)以及“直接使用境外电子钱包扫支付宝二维码”(外包内用),两套服务方案来保障境外个人在境内的移动支付便捷服务。
记者注意到,目前关注度较高的问题是,境外用户如何进行身份认证。支付宝表示,按照监管指导,目前正在试点,境外用户可以有一定的免身份认证的支付额度,超过才需要认证。认证时,支持境外人士用六种证件进行认证,包括:护照、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港澳居民居住证、台湾居民居住证、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
张青松表示,始终坚持发展与安全并重,在推动支付服务提升、市场发展的过程中,注重风险防控,实现两者的动态平衡。一方面,支持支付机构尤其是头部支付机构根据自身的业务实际,针对不同交易,实行差异化的风险防控策略;另一方面,督促支付机构加强交易监测和风险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有针对性采取风控措施。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原本买大件,外国人还买不了,这下好了,起码一般性的大件外国人可以用支付宝买了。
其实现在外贸市场不是很好,更需要促进内需。
所以把外国人的消费限额提升下,没有什么坏处。
之前对于外国人的消费限制估计是不是国内的东西便宜,怕有外国人在国内大量的采购,然后发往国外,赚差价。
目前只想到可能是这个原因。
现在原本外贸就管的很紧,出口受限,国内单靠国人可能消化不完,只能放开外国人的消费限制,提升消费额度,从而帮助消化内需。
反正从国家层面来说一定是好事情,起码目前来看是利大于弊的,要不国家也不会放开。
从目前来看有啥影响,就是可能老外在国内的代购会更加活跃,因为单人每次采购商品的量和价格都会提升不少。
举个例子:
以前人民币对港币汇率强的时候,1港币可以兑换0.78人民币。
相当于1港币的购买力相当于0.78人民币。
等于0.78人民币可以买到1港币的东西。
那个时候我就经常去香港旅游买苹果产品,价格贵的比如MAC电脑,港币价格20000,国内人民币价格也是20000,等于打个78折,到手15600人民币,便宜了4400。
你说是不是很划算。
或许很多国内的产品在国外也有这个价格差。
然后提升了外国人的消费额度,买这些有价格汇率差的东西就会便宜不少,等于促进内需的同时也让老外买到了便宜货。
如果量大了,做个国外到国内的代购也不是不可以。
估计在外贸这块,外国人可能会比国人做限制会更少吧。
这就是目前我能想到的影响。
主要就是让外籍来华人员支付更方便,促进一波消费
不仅仅把单笔交易限额由1000美元提高到5000美元
还把年累计交易限额由1万美元提高到5万美元
单笔1000美元限额,和1年1万美元的额度确实低了一点,早就应该提升一波了
外国人来中国玩,旅游,拜访,谈生意什么的,总是可能遇见各种支付问题
有可能是绑不了境外的银行卡,也可能是消费金额超出一定金额
反正可能存在各种支付不方便的问题,最近都在想办法解决
这次的改变如下:
一,针对来华人员使用支付宝、微信绑定境外银行卡成功率低的问题,要求、指导支付宝、财付通优化业务流程,提高绑卡效率
二,简化身份验证安排,使外籍来华人员在绑卡等一系列过程中更便捷办理
三,指导支付宝、财富通等主要支付机构将外籍来华人员使用移动支付的单笔交易限额由1000美元提高到5000美元、年累计交易限额由1万美元提高到5万美元
四,在推动支付服务提升、市场发展的过程中,注重风险防控,实现两者的动态平衡,针对不同交易,实行差异化的风险防控策略,督促支付机构加强交易监测和风险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有针对性采取风控措施
综合以上改变,就可以让外国人更好的绑卡,并且更好的支付,也提升安全风险方面的防范




之前官方会议还通过了《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
其中强调要聚焦老年人、外籍来华人员等群体支付不便问题
加强协同配合,加大必要的资源投入,多措并举打通服务堵点,推动移动支付、银行卡、现金等多种支付方式并行发展、相互补充
意思就是不要让单一的支付方式成为老年人和外籍来华人员支付的阻碍
从而影响了吸引和利用外资的问题,或者是影响老年人消费的问题
最近在支付便捷方面的条例还是挺多的
因为是未来提升消费而做的配置措施
和普通外籍来华人员其实没啥关系,因为他们更喜欢用现金,对中国的移动支付比较排斥。
但支付是经济活动的基础,移动支付和现金支付相比,在刺激消费上更有独到优势。
官方希望通过这种调整,来引导外国人尽量尝试移动支付,提高他们在中国的消费频次。
翻译成我们熟悉的语言,大概就是“提高外籍人员支付体验,释放外籍人员消费潜力,打通国内国际双循环”。
当前我国移动支付普及率世界第一,已经高达到86%,但外籍来华人员没有享受到这个便利。
无论支付宝或微信支付,在绑定外国银行卡的问题上都很麻烦。
其次,老外对中国移动支付的身份验证比较排斥,在个人信息保护上,和中国人的观念不同。
他们不喜欢移动支付,但使用外币支付又遭遇各种困难,官方认为这是“有钱难花”。
去年10月的时候,人民银行曾对涉外场景现金使用便捷情况,做了一个摸底调查,发现了一些问题。
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移动支付和现金支付没有互补,反而出现了排斥。
许多经营主体不愿意用现金支付,用移动支付完全取代现金支付。
官方认为,这是两个原因导致的:
第一,经营主体法律意识淡薄,不明白拒收现金是违法行为。
第二,经营主体一味压缩成本,不愿意准备零钱、不愿意提高人工,以成本和风险为由,排斥现金支付。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官方做好内部工作的时候,也要对外引导。
此次提高外籍人员移动支付额度,就是释放一个态度,保证他们钱能花出去,不出现消费堵塞。
扩大内需是今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外籍来华人员也是内需的一环,扩大他们的消费场景,也可以形成新的内需增长点。
这些年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一直没法走出大陆,哪怕是在香港也步履维艰,如何平衡信息隐私与支付便捷,是其中的焦点难题。
如果能通过此次的调整,改善绑卡与验证这两个难题,或许对中国的移动支付出海,将会起到一个重要的探索作用。
喜欢请关注,公众号:特例的猫
全球金融危机的五年掩盖了一个事实:2008 年以后,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比发达经济体快 8%—10%,这是一个非常令人惊叹的现象,因为在中国改革开放的 35 年里,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一般比发达经济体快 6%。
中国经济增速不能独立于全球经济增速,这其中存在结构性原因。中国现在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贸易国,而且其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也显著高于美国。
中国经济这种相对开放性意味着,在保持比西方经济体更好增长优势的同时,中国同样不能在全球经济的盛衰中独善其身。
自 2008 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比西方国家高出 8%-10%,是因为两方面因素相结合:一方面因为发达经济体的严重衰退,一方面得益于中国 2008 年出台的刺激政策。
不过,这样的结合在以后很难重现。
取而代之,中国经济的长期特征将是,其平均增长速度是“发达经济体增速+6%”,而不是“+8%或+10%”。这意味着,发达经济体增速在 1.5%-2.0%的情况下,中国的经济增速预计能够达到 7.5%-8.0%。
总而言之,对中国经济在 2023 年表现的扭曲评估主要是由于一些媒体不加鉴别地报道渲染,全球经济数据的公布令媒体创造的“神话”破灭,并且很清楚地揭示了两大趋势:
一、在 2023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远优于其他主要经济体;
二、发达经济体在 2023 如此疲弱,使得2024年较易出现部分复苏。
这一条趋势能够帮助中国在2024年实现经济稳定,并且在适当的政策下实现适度增长。
近来出现了一股相互协同的力量,意图把世界经济形势描述成为“中国放缓,西方复苏”。
2023年主要经济中心的数据表明,真实的状况恰恰相反。尽管全球经济形势低迷,但中国经济并没有放缓,美国经济增长率下降一半,欧盟和日本经济仍然处于停滞之中。
研究这一扭曲言论能够让我们看清“中国放缓,西方复苏”的可笑,因此有必要首先分析事实,然后找出这一捏造言论出现的原因。
那么,为何外界要努力扭曲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真实地位呢?
原因是,如果这些真相公布于众,人们将明白,中国经济的表现不仅在过去 6 年远超西方经济,而且这一趋势仍将继续。
这可能会让人们得出这样的结论:即中国的经济模式要比西方的更为优越。由于这一真相令人难以接受,就必须歪曲事实以达到掩人耳目的目的。
不幸的是,对于那些想要采取这种方法的人而言,西方经济体需要真实的数据来支撑。
跨国刷卡本来就贵,无论是 Master和visa。用现金本来是最划算的,但现金现在我们已经很少用了呀。
Master和visa贵的原因在于它是一个信用卡联盟,有中间商吃差价。如果在国内使用的话,我们算上它有几个环节要收钱的,刷卡行要收钱,信用卡联盟要收钱,国内要通过银联又得收一笔钱,而这笔钱的负担全部压在小商贩身上。
平时我们拿现金去买东西,还是扫二维码。有些地方还是能刷卡。价格都是一样的,但他们的成本各不一样。用现金按理说是最便宜的,但小商贩要省成本说到底,找现金也要人力成本。而支付宝和微信这两家其实已经形成了垄断批发价把成本压得很低很低,所以能支撑得起来。
外国人进国内,你怎么都得支付这笔钱。因为发卡行要收收一笔手续费,信用卡联盟要收笔手续费,进国内也得收手续费,三座大山压在买家的身上,谁鸟你?
中国一直都不是什么旅游胜地,它是个生产国,来中国的其实更多是商务旅行。简单说人家是来做生意的,做生意的过程中顺便玩一玩,而不是专门过来玩。如果专门过来玩,中国没什么优势的,我们比东南亚比不上。
前段时间还碰到个女同事聊起曼谷,人家很眨着眼睛跟我们说,那不是你们男人的圣地吗?连个女的都知道,那是干什么的地方呀?
如果十几年前我还敢说广东很多地方比那边不差,虽然是地下的,但好歹供应量大,现在谁还敢说这话,管死了呀。
有三年的原因,很多商务往来也减少了。想办法把经济恢复,让商务旅行的人增大,回复了原来那种情况就不错了。就好像原来那样,让大家是为了做生意而过来的,而不是为玩了过来的。
其实如果说起风景,美国有什么好玩的?世界上好玩的地方很多。很多人是冲着朝圣去的。
想想,为什么要出这个政策?
外国人在中国支付面临的问题可以将之概括为“不能用”“不好用”“不想用”。
具体到使用场景:现金支付找零难;外卡受理覆盖率不足;移动支付存在实名认证复杂和支付限额较低等技术问题。
而这些不便,又叠加了近年来中国电子支付高度发展、强化金融实名制等因素,以及疫情影响的原因。
结果就是,外籍人员的消费习惯和中国当下主流支付模式之间的“落差”越来越大。
电子支付盛行之下,很多中国的商铺已经不准备零钱找零了。
目前外卡收单业务逐步萎缩,外卡POS机的安装量越来越少,对于习惯信用卡消费的外籍人士来说就不够方便了。
所以,这一次在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上,央行推出了大动作。除了标题中提到的“将外籍来华人员使用移动支付的单笔交易限额由1000美元提高到5000美元、年累计交易限额由1万美元提高到5万美元。”
更重要的是:优化业务流程,提高绑卡效率,简化身份验证安排,使外籍来华人员在绑卡等一系列过程中更便捷办理。


这样带来的影响:往大了说是金融服务于中国的高水平开放,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大课题。往小了说是惠及来华的外国游客,也能让更多中国企业乃至街头商贩赚到“外国的真金白银”。
最后,在油管上有外国人发视频说在中国多么“有钱难花”,因此放弃来华旅游的讨论不少,这个事情要辩证的看,个别自媒体抱持褊狭思维,对这种“不方便”沾沾自喜来博取流量,真的没必要来理会他们。
我也建议一下,外籍人员持中国签证或入境记录或在油管当大外宣可以无手续开户大A ,境外势力赶紧救救我
这才是正道。有问题解决问题就行了,整天瞎叨叨有什么用?
上海是我国相对比较发达的城市了吧,但是对待外国游客落地其实非常不便利。
首先,落地后,外国游客第一要做的事情是换钱,位置七拐八绕的生怕人找见似的。
其次,是买手机卡,要走很远,而且在实名制的要求下,外国人办理要很久。
再次,是坐地铁,很多地铁口封了纸币买票口,而且纸币只支持20以内的,而外国游客换钱换的都是100的,这就尴尬了。
最后,是上网,外国人大多习惯谷歌地图等软件,很明显,国内用不了,导致很多外国游客想找酒店,根本不知道怎么处理。
以上,真是非常影响外国游客体验的事情,至于移动支付,真的没那么紧迫。
挺好的。有钱总该让花,五千美元也没多少。中国人去国外买买买,很多单笔是超过五千美元的。
指导支付宝、财付通等主要支付机构将外籍来华人员使用移动支付的单笔交易限额由1000美元提高到5000美元、年累计交易限额由1万美元提高到5万美元。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商业财经 最新文章
为什么小米造车成功了,造CPU却失败了?
我国的产业升级成功了吗?能像德国日本那样
为什么最近纳斯达克和标普500基金产品都开始
中国猪肉还能回到十二十三元一斤水平吗?
房价下跌对普通人意味着什么?
为什么普通人一年存三五万都很难?
日本制造的质量真的就那么好吗?
委员袁小彬建议拍卖特殊号码车牌,满足车主
国企一般不涨薪,那怎么抗通胀呢?
美联储接下来选降息还是选内爆?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4-03-05 14:10:28  更:2024-03-05 14:26:01 
 
 
股票涨跌实时统计 涨停板选股 分时图选股 跌停板选股 K线图选股 成交量选股 均线选股 趋势线选股 筹码理论 波浪理论 缠论 MACD指标 KDJ指标 BOLL指标 RSI指标 炒股基础知识 炒股故事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天天财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