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财汇 购物 网址 万年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小游戏 视频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淘股吧 股票涨跌实时统计 涨停板选股 股票入门 股票书籍 股票问答 分时图选股 跌停板选股 K线图选股 成交量选股 [平安银行]
股市论谈 均线选股 趋势线选股 筹码理论 波浪理论 缠论 MACD指标 KDJ指标 BOLL指标 RSI指标 炒股基础知识 炒股故事
商业财经 科技知识 汽车百科 工程技术 自然科学 家居生活 设计艺术 财经视频 游戏--
  天天财汇 -> 商业财经 -> 全国政协委员建议上调全国范围农民养老金,每人每月至少上调 100 元,如何看待此提案? -> 正文阅读

[商业财经]全国政协委员建议上调全国范围农民养老金,每人每月至少上调 100 元,如何看待此提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3月3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赵丽梅 记者 张均斌)“农村养老是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基本养老服务体…
凡是提这类建议的代表,你首先能感受到一个词:“良心”。请注意,100元虽然不多,但更大的价值在于,它让农民养老金这个议题进入了公众视野,可以上台面进行讨论了!
根据我之前在《如果中国农民养老金达到城里一半,或者和城里一样,会怎样?》中的测算,农民每月上调100元都根本不用调入其它资金,只要某个群体少拿点(即使少拿后,这个群体也仍然超过企业职工平均),这100块就到位了。
我这里要纠正一些人的发言,某些人总说“农民又没交过养老金,凭什么提高养老金”,这就是典型的无知当个性了。就这些人交的那些社保和个税之和,在农民以前交的农业税三提五统等面前算个fart......
对于农民来说,其“社保”是以如下形式缴纳的(备注:不要纠结这些名字不含“社保”两个字,那都是人起的名,实际交的东西才是本质):
农业税(前期交公粮,后期逐渐改为直接缴纳税款)持续到2006年;特产税(对经济作物额外征收,如水果、烟叶、水产品、林木产品、食用菌、某些蔬菜等)持续到2004年;三提(交给村的三种提留费用:公积金、公益金、行管费);五统(交给乡里的教育费附加、计生费、民兵训练费、乡村道路建设费、优抚费);多年前持续多年的农产品价格,通过剪刀差为城市发展贡献了太多(当然现在的农产品价格反而是有补贴的,注意这点区别)。
更不用说:
村集体虚报产量时,农民交的公粮比例就更多了;以及饥荒的时候,交公粮的价格可就多得多了,因为如果在“市场”情况下,这粮食得多少钱?还有义务劳动(比如兴建水利,修建大型工程等)。
作为对比,某些群体的养老金是从2014年10月份经过改革才开始缴纳的。
体制内涨几百眼皮不眨,农民涨100得开会讨论200年
农民,是中国最大的人口群体,也是中国最辛苦的群体。现在很多的打工人、职场人,根还在农村,牵挂的还是自己的农民父母。
解决好农民的养老问题,绝对是千功大业!在中国近3亿60岁以上老人的“养老挑战”中,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更为突出。对此,连玉明建议,启动全国范围内的农民养老金统一上调,在现有基础上,每人每月至少上调100元。
如果只是提提,我们或许不觉得这个议题有多么重要,有多么切实可行。连代表议案的可贵之处在于,他给了对策,给了资金来源。据连玉明估算,如果在现有基础上,每人每月养老金至少上调100元,按照全国1.3亿农村60岁以上老年人口算,每年新增财政支出1560亿元。按照去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74574亿元,这笔支出约占全国财政支出的5.6‰。
这个每月100元的资金或许不够多,但是真的能解决不少问题。
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向上攀升,农民养老金也需要跟上经济增长的步伐。对此,连玉明建议,进一步强化农民养老金增长机制,确保农民养老金增长不低于年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幅度。


解决农民的养老问题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除了养老金保障,农村养老制度建设还需进一步完善。连玉明还建议,加快基于应对人口老龄化和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别的建议可能短期内难以实现,农民养老金制度,完全可行。
这肯定是值得支持的好提案,早就应该给农民提升养老金了
农民基础养老金仅为城镇职工养老金的5.26%
就不说马上平均提升到接近1000元,最起码农民平均接近500元是要尽快完成的
不然差距实在是太大了,农民的生活压力也很大,控制控制养老金过高的群体,这个钱就可以挤压出来
提升养老金过低的群体,控制养老金过高的群体,这样才能实现一个平衡
养老本来就是一个民生问题,是一个最起码的保障,农民确实是养老金太少了
还有很多农民才百十块钱出头,确实是有点不应该
而且经常要搞各种消费品下乡,都希望农民来化解过剩产能
那人家还有这么多人养老金才百十来块怎么消费?
待遇提升上去了,才有钱消费,包括医疗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医疗方面也应该多给一点不足
之前就一直在说要全面推迟退休,最终都65岁退休的事情
就是因为养老金存量不足,而且还在努力推广个人养老金,来补充养老金的资金池子
但是养老金池子不足的情况下,并不是大家都拿了很多养老金,还有很多群体没有拿多少
所以在提升农民的养老金的同时,一定要调节养老金极高的群体
这样自然养老金的压力会减缓不少


普通职工退休4000都到不了,农村的人百十来块,少数群体过万,还有其他很多不一样的待遇
这样的差距应该优化优先,也可以节省一大笔开销
在现收现付的体系下,当前养老保险基金是有缺口的
也没办法让大家以后体面的养老,所以目前的一些情况不改变,以后养老的问题就会越来越严重


未来经济综合肯定是不断提升的,GDP会越来越高,但也要进一步完善养老金保障,解决农民的养老问题
让农民也感受到经济增长带来的红利,应该确保农民养老金增长不低于年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幅度
这个建议极好,是当下必须做的。
话放在这里,在老龄化已经到了的当下,对于农民养老金怎么发,发多少,直接关系到国本,关系到社会主义的性质。根据显示性偏好原理,政府的偏好就体现在这里,要快速推进,要稳妥推进。
自己八十多岁的爷爷,在农村生活,每年还多少要种一季玉米,稻谷,榨菜;补贴自己的收入。过了六十岁的老丈人,也还在做事情赚点收入。家里小生意,日常能够接触到六十岁以上的力工,甚至七十岁以上的力工,每天大概挣个几十块一百块多的搬运费。且年节,节假日双倍工资下,几乎是全年无休。
这是农村养老的现状。改善一个社会的福利,就必须从整个社会最底层的福利开始改善。整个社会最最底层的劳动力在哪里?就在这六七十岁的老人身上。
农村的老人,每月领一百,可以生活的好一点。自己稍有储蓄,就可以少干一点活。农村的土地承包,土地流转就能够推进得更加顺利一点。就能够让更加有效率的机器去生产,能够让精力更加旺盛的中年人去种地。当下的农产品,仍然有大量的农村老人,在以低效率的人工方式去种植,去拉低整个农业劳动者的工资收入。农村老人,每月领一百,这一百可以让农村的服务业好一点,可以让农村老人能够多雇得起几个中年人留在农村,当守村人,可以养得活一些更基本的服务人员。
这笔钱,在农村老人手里面是留不住,存不了的,几乎是一定会用出来的,一定会用到乡镇和县城。这也能够让作为基层的县城和乡镇的收入多一点。进而,也能够让县城和乡镇,稍稍多一点在地化的就业。乃至于,通过迂回的路径,让市场的最低工资稍微涨一点。
不要谈什么财政的可持续问题,财政负担问题。
对于当下这种显失公平而言,根本谈不上什么财政问题。在这么大的不公平之下,一个月多一百,这种程度的改良,基本谈不上什么用数字去论证。直接搞就行。财政不足就发债,债发不了就加税。不管怎么搞,这个政策就是要推下去。
实在推不动的情况下,让七十岁以上的人,每个月增加一百,行不行?
农民养老金问题,不是财政问题,不是宏观刺激问题,不是发消费券问题,不是财政刺激问题;而是国本问题,是工农联盟的问题,是政治问题;必须要在政治的高度上,去调整政策。
好提案,但我有一个更大胆却未必不可行的好想法愿给专家、委员们分享一二。
现在不少省份农民养老金只有100多元,与普通职工养老金或体制内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金额极其悬殊,背离了共同富裕的基本价值取向。
有些内容我认为需要强调:
首先是为什么要给农民发放养老金的问题。
农民形式上没有缴纳社保与农民没有为国家付出、贡献是两码事,比如体制内早些年也没有缴纳社保,但在养老金并轨后给一次性“虚拟了”几十年的缴纳,然后领取额后来居上,并连年按比例递增。农民呢?我国工业发展的大背景是维持工农业剪刀差,以农补工,这是明面上的,潜在的是以户籍制度限制人员流动,以土地性质区分与转让限制,让农民只能做农民,只能种地。这是农民、农村的潜在牺牲或“贡献”,所以在国家没那么拮据时,应当回馈农民,于是养老金领取的伦理或价值依据完全没有问题,更不用说养老金发放的本体论意义——保证社会老龄成员一定水平的无条件收入是社会正义本身,这与价值、贡献无关,与我们愿意并组成了同一个社会这一朴素事实有关。
然后是养老金发放有两项基本内核应予贯彻。
一是尊重领取人的历史贡献,多缴纳者多发放,这既是为保障其缴纳的积极性,也是对个人财产的基本尊重(养老金本质上是缴纳人的个人财产);二是转移支付、抑强扶弱的功能,维持每一个社会老年成员的基本生活,这是社会基本正义,且与第一点并不必然冲突,符合罗尔斯“无知之幕”下可以推导出来的底线公平,也即因为我们人类天然的风险回避倾向,我们愿意为避免落入最差境况付费,最终博弈结果是该拿多的人愿意放弃部分收入去补贴最不幸成员(为的是万一自己也沦落至此,不至于完全过不下去)。
现在养老金发放政策的第一项基本精神被贯彻得过份好(前提是不去考虑那些拿的多的是真的贡献高的,还是仅是有权决定发放规则的?),第二项基本精神(底线保障)却基本被遗忘,于情于理都要重视起来,不能瘸腿走路,而这100元增加是个好的开始,我的意见是最终要达到当地最低工资的50%(包括但不限于农民),既保证基本生活,又不挫伤在职人员的积极性。
最后还有一点,底线保障可能比其他政策更有助于在职人员养老金缴纳的积极性,因为他/她知道,不论算法如何复杂,他/她的养老金是在底线保障的基础上根据历史缴纳情况向上叠加的,心里算多少有点谱,而非如现在,高的过高,低的也没边,作为普通人敢参与这类游戏吗?
虽然只有100元,但我还是举双脚赞成。这一提议不仅体现了对老年人福利的重视,更是对独生子女家庭压力的一种缓解和支持。
因为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大量80后、90后家庭只有一个孩子,这就意味着在父母老年时期,赡养和照顾的重担将完全落在这个唯一的孩子身上。
农民为国家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理应享受到更好的养老待遇。提高农民养老金水平,不仅是对农民辛勤付出的肯定,也是社会公平与正义的体现。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全国老龄办发布的《2021 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显示,截至 2021 年末,我国 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 2.67 亿,占总人口的 18.9%。据测算,预计“十四五”时期,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量将突破 3 亿,占比将超过 20%,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
2035 年左右,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 4 亿,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将超过 30%,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这意味着在未来,独生子女家庭将面临更大的养老压力。
比起养老金涨多少,我其实更关心退休年龄延迟的问题,毕竟早点退休我才能拿到这个上调的100元。
当然,提高农民养老标准并非一蹴而就,需要综合考虑财政承受能力、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我希望这一提案尽快通过落地。
最后,我还要提醒大家,除了关注养老金的问题,还要注意参加居民医保。居民医保是我们看病的保障,可以为我们减轻医疗费用的负担。目前,多个省份都延长了居民医保的缴费截止时间,如果还没有参保的人,记得抓紧了。
养老金可以说是我们每个人都会关心的事情,因为对于农村老人来说,过去常年都被各种保障体系所忽略,但是近年来不管是老人补贴,养老金覆盖和城乡社保覆盖,可以说是帮助农村人或者农村老人解决了很多问题,能够有一些尊严的活着。但是即使如此,我们的农村保障体系也只是刚刚开始覆盖,广度有了,深度还有待改革。所以这次的政委提议是很好的,我非常支持。
养老金或者说福利体系,在我国是有几个分别的,一个分别是城乡分别,一个分别是体质内外差别。提高农村的养老金可以缩减城乡分别,有利于大家共享经济发展成果,也能够促进农村的消费能力的开发,因为原本要存着养老的钱可以因为养老金的良好预期而挪出来使用。
但是,养老金或者说社保体系的资金不是从地里涨出来的,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现在可以通过过往的余额来帮助农村的体系建设和福利待遇,如果要持续拥有这项待遇,对于农村居民的认知教育必不可少,要实现农村福利待遇体系的良好运转,规范做在前面。
说起来,我们都觉得各种农村医保,农村养老金等等对农民都是利好,但是领钱可以,交钱就会碰到困难,大部分农民并没有接触过这些体系,所以对于现在交钱未来保障的事情其实不认可。对于他们来说,养老金交给你,不如我自己存着自己养老。医保资金交给你,没生病就是亏了——最好什么时候生病,什么时候再交医保——我只能赚钱,不能交钱。这些错误的认知实际上还是需要进行广泛而全面的知识普及的。等到大家都了解了运转和待遇,真的交钱也真的能享受到,那么这个体系才算运作起来了。
当然说到这里,我们还应该提到养老金的支出问题。现在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是有影响的,中央的财政收入必然也会多多少少受到影响。这时候谈增加养老金支出,说老实话我觉得不多,但是千头万绪到处用钱,这个不多可能都有难度。这时候我们要注重养老金等社会福利的支出合理性,对于体制内外的差别,要进行合理的限制。哪怕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尽快的将一些不应该支付的高额支出给缩减掉,将这部分资金用于城乡居民的社会福利待遇,我想可能能缓解一些燃眉之急。当然,这也促进了社会公平。
支持,但钱从哪里来呢?
我建议从退休金大于5000的人群里扣出来
现在的核心问题是财政能否支撑呢?任何提议都是要算账的,就比如董明珠提出的要提高个税起征点到1万,算完账发现:1)这和7亿多的中低收入群体无关,而我国的劳动人口也就8亿多,也就是说这个提案无法惠及到80%以上的劳动者;2)收入越高,免征额提高的收益越大,反而是越高收入群体越有利。3)间接税累退税必然要补偿财政收入,导致的结果就是在累进税上的缺口从隐形税和累退税(对富人有利)中出,削弱消费能力和进一步加剧贫富分化。
那么提高100元农民养老的财政负担有多大?我们可以算算,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约为2.5亿,其中农村人口占1.3亿左右,假设每年每人增加1200块钱的财政补贴,大概是1560亿元,说多吧,也不算多,是相比于政府财政收入和政府债务的,去年我国的一般性公共预算收入超过21万亿,财政赤字率达到3.8%,而基础设施投资都在8万亿以上,且每年都在超过GDP增加,比如去年年末又增发了1万亿的特殊国债,全部转移给地方使用,如果按照支出占GDP的比重,也只有0.124%左右,也就是说,如果惠及1.3亿的农民每月增加100块的养老金,则只需要提高财政赤字的0.124%左右。而光去年一年,宏观杠杆就增长了超过13%,政府杠杆增加5.3%,明面债务增加都在6~7万亿,钱真的就挤不出来一点给直接福利,而更多的用在间接福利(分配环节错综复杂)。
我们再看看2022年的全国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101522.98亿元,为预算的101.2%,增长4.8%。其中,保险费收入73169.74亿元,增长5.9%;财政补贴收入23682.17亿元,增长4.8%。相比于财政补贴收入,其实1560亿也不算多,无非是如何分配的问题,经常说的结构问题,财政不是没补贴,政府不是没收入,也不是没举债,而是分配环节出了问题,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普调,假设都调5%,基数越大,拿走的补贴越多,拿100的涨5块,拿1万的涨500,都没人家零头多。
不管从国家的财政收入来看,基础设施等支出来看,还是对社会保险基金的补偿来看,都完全有能力挤出来惠及1.3亿老农民的养老金,但现实更加倾向于普调,即按照一定的比例来调整,即便有补贴基数低就分的少,再说话语权高的往往是现有政策的受益者,很难推动改革。如果不改革现在的分配结构,人口结构上移以后,未来少数人依旧会拖垮财政,但这口锅怕是又要丢在芸芸大众身上了,反正数据不透明,到底谁拿走了最大比例的补贴是太难查了,现在看来肯定不是每月只有100~200的1.3亿农民,也很难说是缴纳几十年的普通企业员工,不清不楚反而更容易浑水摸鱼。
在中国近3亿60岁以上老人的“养老挑战”中,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更为突出。对此,连玉明建议,启动全国范围内的农民养老金统一上调,在现有基础上,每人每月至少上调100元。
一个让人很难崩的住的事实是,这在很多地方,已经意味着农民的单月养老金翻倍。
首先,农民基础养老金仅为城镇职工养老金的5.26%,你猜猜那要是和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比,又是他们的百分之几呢?所以,即使让他们养老金翻倍,实际上并不会对财政造成太大负担,因为农民养老人口虽然多,但是他们在养老金支出占比,只是很少的部分。
养老金未来的趋势,一定是要向农村、高龄、缴纳社保多的人倾斜,这些政策是一定没问题的。这也是中央政策的文件精神指向:
采取定额调整、挂钩调整与适当倾斜相结合的调整办法,定额调整体现社会公平,同一地区各类退休人员调整标准一致,挂钩调整体现“多缴多得”“长缴多得”,在职时多缴费、长缴费的人员多得养老金,适当倾斜体现重点关怀,对高龄退休人员和艰苦边远地区退休人员等予以照顾。
养老和医疗,一直是掣肘农村发展的两座大山。虽然国家一直在坚持“耕地红线”,但是就像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再选择进厂一样,现在越来越多的农村人,也不再选择种地,而是随着城镇化的洪流,离开农村,现在各个农村,尤其是丘陵地区,耕地荒化明显。其实仔细分析,就是丘陵地区在无法进行机械化生产的情况下,种地收入低,医疗无保障,养老无着落,增加农民的养老金,能在一定程度上,维护社会的稳定。
接下来我更想看到的,是农村宅基地流通能否解决。不少农民修建的住宅,在买卖时作了诸多苛刻限制,这在一定程度上,固化了农民的财产变现,人为减少了他们的财产总量。农民在土地上修建住宅,投入了自己的金钱,但是却无法修通变现,使得他们的资产缩水,这一块能否得到解决,是我们需要拭目以待的。
这个是比较靠谱、务实的提案,个人认为已经是刻不容缓了。
关于农村老人养老金的问题其实是一直被刻意忽视,明明一个社会保障福利工具硬生生的搞成了一个拉大贫富差距的工具,目前的现状是农村老人一个月100多元的养老金,大家都心知肚明这个钱是根本没办法维持其生活的的,而他们的子女教育程度普遍相对偏低、收入相对偏低、本身负担偏大,是很难能够支撑其父母养老的的,现在大家只能默认这2亿农村老人到了60岁继续通过劳动自我养老。
而这2亿农村老人本身又是长期承担繁重的体力劳动、其基础疾病和身体状况又是相对最差的,这又是一个悖论就是本来身体条件更好的、基础疾病更少的一群人早早的退休了拿着高额的退休金、天天跳广场舞和游山玩水,而另外一群身体健康更差的、基础疾病更多的老人拿着100多元的养老金还的继续承担繁重的劳动才能生活下去,而前者对后则的的遭遇是熟视无睹。
其实我之所以一直在网上呼吁提升农村老人的养老待遇并非一次性提升到和职工或者机关退休人员一样的水平,而是我们要看到这个巨大的差距,而且在目前国家财政范围内逐步改善缩小这二者的差距,目前养老金按照比例的普涨方式是每年有的人涨几百元,而农村老人是涨几块钱,是在进一步扩大二则的差距,既然都是拿国家的财政补贴支撑至少应该以不扩大二则的差距为调节目标。


不用做梦了,我目前了解到的农村养老金前几年可能每个月会增长50块钱,一年涨一次,现在每个月涨了5块钱。你就想想这些数亿老农民能拿多少钱吧?那些体制内一个月一两万,涨个五六百就像这些农民涨5块钱一样一点感觉都没有,反正也不差钱。
养老金目前的问题大家都知道,但是就是没有没人敢动真格改革,未来是什么样大家都可以预测到了,年轻人失业断缴,农村老人养老金基本上不可能增长,现在成都农村老人需要一次性交10万才能领1000一个月的养老金,而且这个缴纳金额不断上涨,那些一个月一万以上养老金的老人的蛋糕依然没有人敢动。
不提这个委员的良心啊正义了这些,我最佩服的是他(她)提的这个金额,100元每个月,真的非常了解中国国情,提出这么一个近乎于乞讨的价格,也许还会有一丝成功的可能。成熟而真诚。
这样吧
所有人养老金全部减半,然后再每人涨1000
可以从三个角度来看待这个建议:
1、应该增加农民养老金收入;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生活成本也在不断上升,而农民的养老金水平普遍偏低,提高农民养老金标准,让农民能够享受到更好的晚年生活,符合社会公平和正义的要求的。虽然增加农民养老金的支出会对国家财政造成一定的压力,但相对于整个国家财政的规模而言,这笔支出可以承受。
农民养老金的增长应该与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长等因素相挂钩,确保农民养老金的增长能够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这不仅可以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需求,也可以激发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考虑到边际消费倾向(增加收入中愿意增加消费的比例),提高老年农民收入可以进一步扩大内需。同样给穷人100块钱,农民会拿出更多的钱去消费,可以有效避免目前放水,但资金只是在银行空转的问题。
2、随着人口老龄化,养老金的压力必然持续变大
随着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加,领取养老保险的人数也会不断增加,而缴纳养老保险的人数相对减少,导致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平衡面临压力。
同时,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的平均寿命也在不断延长,这就意味着养老保险的支付周期变长,大多数人领取的养老保险都会超过其缴纳的数额,这也会给养老金的支付带来压力。
3、解决问题的方向,不仅在于节流,更在于开源中国2023年养老金投资回报
2023年保险资金的财务投资收益率、综合投资收益率两个指标均处于十多年来的低位。
截至2023年末,保险资金运用余额为28.16万亿元,同比增长11.05%;2023年,保险资金的年化财务收益率为2.23%,年化综合收益率为3.22%。2.23%的财务投资收益率创下了2008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也是2008年之后首次降至3%以下;3.22%的综合投资收益率,则是2011年以来的次低,仅好于2022年的1.83%
挪威2023年养老基金投资回报
2023年,挪威政府养老基金的股权投资回报率达到21.3%,固定收益投资的回报率为6.1%,未上市房地产投资回报率为-12.4%,未上市可再生能源基础设施的回报率为3.7%。
高回报率的背后是2022年它也曾遭受遭受重大损失,亏损达到1.64万亿克朗,承担了巨大的波动。
从我的角度来看,两种模式很难说哪个好,但是按照目前的收支困境来看,未来大概率走向一条更相关高风险,相对更高回报,对中国有潜力的公司配置更高的共同发展道路。
这个提案太好了,不管能否通过,至少有人开始关注农民养老问题了。
目前农村养老问题日益凸显。一方面随着农村人口老龄化加剧,老年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养老需求日益增长。另一方面,农民收入水平相对偏低,养老保障能力不足,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农村老年人养老主要依靠家庭养老、农村养老保险和社会救助等方式。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正受到冲击,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尚不完善,社会救助的覆盖范围有限。提高农民养老标准,是缓解农村养老压力、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当务之急。
农民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作出了重要贡献,建国初期利用工农业剪刀差实现资本积累,优先发展重工业,农民交公粮一直交到了2006年。改革开放后又提供了大量的农民工作为廉价劳动力,游走在城市和乡村的边缘。
在现有基础上每人每月至少上调100元,虽然钱数比较少,每人每年才增加1200元,但就是这点钱不仅能够有效缓解农民养老压力,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更能彰显政府对农民的关怀,凝聚人心。
农民为我们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应该享受改革发展成果。
由于城乡二元体制的影响,农民养老金增长机制不健全,导致城乡养老差距不断扩大。仍需进一步完善农民养老金增长机制,确保农民养老金与农民收入水平同步增长,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如果能不断提高农民养老金,建立正常增长机制,有望显著改善农民老年生活,进一步激发农村消费潜力,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这不仅是对他们多年付出的认可和回报,更是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的重要体现。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农民养老金要足以支持他们过上有尊严的晚年生活,如此才能实现高水平发展,释放社会活力。
相比于这点养老金的提高,对于农业、农村和农民最大的保护应该是对农副产品产业链进行一次全面的大清洗,将中间商的利润挤出来反哺给农民和消费者;如此一来不仅可以让城市居民享受到实惠,也更能保障农民利益,重新激发农业经济的活力。
在早些年间,农村与城市之间的信息和物流链不发达,因此出现了众多的中间商,他们的出现很大程度上加快了农副产品的对销速度,提升了农业发展的效率。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中间商凭着垄断市场的供应链进而垄断了农副产品的市场价格。这导致在丰收时期城市居民依然购买的是高价菜,而在歉收时期农民却依然只能以低价出售,【价高伤民和价贱伤农】这两件事在近些年的市场中长期存在。
如今,这种现象已经严重对农业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使得农业的地位愈发降低,从事农业的收益大幅下滑,参与农业的兴趣和信心每况愈下。尤其是在当下这种各大产业陷入发展瓶颈,亟需优化资源配置,重塑产业格局,激发经济活力的低迷周期中,对农业的全面肃清可谓是迫在眉睫。
更为重要的是,恰恰是因为二三产业的发展速度趋缓,所以才更有时间更有理由来整顿农业。倘若是在经济发展的繁荣周期,那么二三产业带来的红利往往会让人们忽略农业中的各种弊端现象;事实上在那个周期下,二三产业自身存在的弊端也会被暂时的高利润所掩盖和忽视(典型的就是附加值很低,杠杆较高的楼市),更别说经济效益更低的农业,那更加不会有人在意。
按照最底层的逻辑来说,只有出现像蒸汽机、内燃机、计算机互联网等具有工业革命性质的技术时才能重塑全球的生产和消费格局,进而摆脱经济的低迷周期;但新技术的出现具有强烈的偶然性,完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改善行业中已经存在的弊端。
相对于二三产业的复苏,对农业的调整无疑是成本最低的,这与激发农村经济活力,促进乡村振兴的战略更是不谋而合的。
况且在如今的新物流体系和媒体平台格局面前,完全不需要中间商这个事物的存在,供给方和需求方完全可以做到高效对接,而作为曾经盘活农业经济的中间人则反倒已经成为了农业经济发展的阻力。
所以说,相比于那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100元养老金,对农业经济的全面肃清更能保障农民的利益和农业的健康;何况乎如今的财政连负担这100元的养老金都是十分有压力的,如此行为只能说浪费了转移支付的效率。想补贴就得来大的,没实力补贴就需要去解决源头问题,否则等待各方的都只能是慢性死亡,连中间商也不例外。



换个标题吧,
全国政协委员建议将农民养老金至少上调到原来的两倍。
或是,
全国政协委员建议将农民养老金至少上调到北京公务员退休工资的50分之1。
新农保和城居保合并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后,“农民养老金”的人员口径数据已经找不到了。
实际上“农民”也是个很复杂的集合体,现在很多人在城市工作,但仍然保留老家农村户口——不是因为所在城市不让他们落户,而是他们觉得农村户口有潜在的好处,比如集体经济分红、潜在的拆迁红利等。在浙江,有农村户口的普遍不愿意放弃,甚至很多地方要求吃财政饭或在国有企业单位工作的必须把户口从农村迁出来。那么,这类群体,算不算大家认知中的困难的“农民”呢?
因此讨论“农民养老金”议题,必须厘定“农民”的定义。很多语境下实际上是指那种与传统城镇养老保险待遇差别很大的群体,显然城镇里没有像样工作、只能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人,和养老金微薄的农民,没有本质区别。因此,我认为如果要“上调”,至少应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群体的全体上调——现在农民(题设语境的那种农民)参加的就是这个保险。
而根据人社部的数据,2022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实际领取待遇人数是16464万人。
如果按这个口径每人每个月补贴100、一年1200,则全年2000亿左右,财政实际上是可以承受的。话说每年的低效甚至无效基建投资销毁的社会财富,是多少个万亿?
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2022年的支出也就4000忆,如果按每个月补贴100的标准,相当于让这个群体(1.6亿人)的收入平均增长50%,这是非常大的边际改善,而根据低收入群体边际消费倾向较高的基本规律,相关的消费刺激带动,也是明显的。
当然,从经济社会效益的角度看,我是支持“无条件基本收入”(UBI,Unconditional Basic Income)的。同等收入下,年轻人的消费支出普遍更大(中老年人很多都是低欲望群体),同样的补助,修复年轻人的资产负债表,提高他们的收入,是有效率的。相较于天量负债去搞低效、无效、负效的基建,还不如给大家发钱。
而如果社会保障体系想可持续,发钱补贴生育也是必不可少的。养老金的本质就是代际转移支付,就是工作人口对养老人口的集体供养,这个本质不因技术发展进步而改变。
并且从经济上看,效率也很高。
养娃开销很大的,鼓励生育天然就是刺激消费、提振内需,也是提振就业——鼓励生育可以适当降低女性的(狭义)劳动参与,至少在(狭义)社会总劳动时间的意义上减少内卷,同时以国家补贴的形式让生娃带娃也能有一定的经济收入,形成事实上的就业。
前面说的都是狭义的“劳动”,因为传统经济观念不承认生娃带娃的经济社会效益,但在大量生产部门都产能过剩、就业极度内卷的情况下,将一些人力(精力、劳动时间)引导到人口再生产领域,不见得比在过剩部门、内卷部门继续堆资源更没有效益。
同时这也是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做储备。只有一代又一代足量的新世代,房产、汽车、电子等上下游产业链很长、对经济拉动很大的需求,建立在未来预期之上的各种“信心”和“估值”,才有坚实的基础。
唯如此,经济循环的雪球才会越滚越大、长期繁荣,而不是越滚越小、不断萎缩。
花钱的时候从不嫌贵,等到发钱的时候就嫌多?
来,我们做个计算题,假定5亿农民退休,一个月三百,一年就是1.8万亿。
约等于45个独山水司楼,0.9个恒大,1.09个碧桂园。
事实上,和工程项目建设金额相比,人事开支那点钱都是洒洒水的。
事实上,有退休金的农民远没有5亿这么多。
问题来了,钱都去哪里了?
以上。
父母就是农民。一辈子吃苦受累,60岁以上的养老金一个月一百块,一年1200元,一次住院或者检查,直接就花光了。
真是舍不得吃和花,许是节约惯了,更可能是实在是没那么多的收入,也不愿意给儿孙辈太多负担。
广大农村老人,吃的仍然是十多年前水平,有病了挨着,高血压糖尿病中风这些群体更不用提,活的没啥质量可言。
人民共和国快速发展,共同富裕迫在眉睫,老百姓的获得感普遍不强。
旗帜鲜明的支持该提案!!!
城里当官的养老金一月上万块,农村的一月一百多,真nm人才
每年都会有良知的人大提一些利民的提案,但是从来没有一次采纳的,这种看看就好了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商业财经 最新文章
一个普通家庭,一年存款多少算合理?
美国为何频繁炒作“产能过剩论”?
4月18日晚间至19日凌晨,多位美联储高官密集
日元会崩吗,日本会成为第一个被端上桌子的
如何看待本次日元做空?
继德国总理之后,德国最大反对党也来中国了
东亚人为什么活得累?
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去世,女儿宗馥莉成为接
新能源车「一年跑 2 万公里被拒保」,业内称
国家统计局发布「3 月份 CPI 同比上涨 0.1%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4-03-05 14:10:28  更:2024-03-05 14:13:14 
 
 
股票涨跌实时统计 涨停板选股 分时图选股 跌停板选股 K线图选股 成交量选股 均线选股 趋势线选股 筹码理论 波浪理论 缠论 MACD指标 KDJ指标 BOLL指标 RSI指标 炒股基础知识 炒股故事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天天财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