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财汇 购物 网址 万年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小游戏 视频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淘股吧 股票涨跌实时统计 涨停板选股 股票入门 股票书籍 股票问答 分时图选股 跌停板选股 K线图选股 成交量选股 [平安银行]
股市论谈 均线选股 趋势线选股 筹码理论 波浪理论 缠论 MACD指标 KDJ指标 BOLL指标 RSI指标 炒股基础知识 炒股故事
商业财经 科技知识 汽车百科 工程技术 自然科学 家居生活 设计艺术 财经视频 游戏--
  天天财汇 -> 商业财经 -> 实体店是不是越来越难赚钱了? -> 正文阅读

[商业财经]实体店是不是越来越难赚钱了?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父母是在小城做生意的,从父母那里了解到今年小城的所有实体店,从服装到餐饮,所有行业无一例外的收入惨淡,而竞争却越来越激烈了。是不是钱越来越难赚了?是因…
去洗车,E300,
老板把我车开去洗上后,回来给我递了一杯茶,
然后抓了一把椅子来坐我旁边:“哥,你这么好的车怎么还用4s店送的脚垫”?
我这么尊贵的梅赛德斯车主,正在玩着消消乐的雅致被打断后,是非常生气的:“嗯,也挺好的”
老板见我接他的话就开始推销了:“我看你那个脚边的缝缝里都有点落灰了,不如换一套我这个全包围的,座椅全部给你拆下来再铺的脚垫,一点灰都不进,用几年拆掉车里还跟新的一样,你看要不要帮你今天就做一下”
我那么好忽悠的吗?“不用了,赶时间,洗完还要去上班”
老板开始死缠烂打“你看这是客户的安装图,你看这是我们的皮质,真的,非常安逸,非常漂亮,你这么好的车,不装个这个档次他不够”
说我用送的就很不会聊天了,还说我不够档次?激将我?“嗯,你这个前后脚垫加后备箱一套,多少钱?”
老板见我问价开心坏了“只是脚垫5000,加后备箱6000嘛”
我打开淘宝问老板要刚才给我看的图扫了扫,
同款,全车600多。
最后还是要补充一句,如果这套脚垫是我喜欢的款式,网上600,线下你1000我也会考虑,毕竟要几次免费洗车券,还有脚垫有什么问题线下售后方便,我认为不贵,6000就别做梦了,最主要的是老板不会讲客人喜欢听的话,情商不够。
去年因故辞职,媳妇一直我养着没让她出去工作,我辞职了她就想在家门口开个小店,我也正好有时间了,就帮她把小店开了起来。调查了好久周边的行业,最终钉板便利店。
其实做便利店也是很纠结的,因为这条街上便利店加超市有8家,前后俩小区一共5000多人吧。而且最好的位置都被别人占了。但我的初衷不是为了赚多少钱,而是有点事做过渡一下,就算亏了还是亏得起吧,于是就开始了便利店的故事。
因为好的位置都没有了,退而求其次,店铺位置选在生意最火的超市旁边,就在我家旁边的这棟楼,有人就劝我们,生意在这做都被他家抢光了,你不如离他家远点。其实我还真不这样想,因为他家生意好,人流量是这整条街最大的,不是抢他生意,而是补他店里的不足。因为之前经常光顾这家店,我也知道他店里的不足之处在哪。
选好位置就开始考虑怎么做,一开始打算加盟本土品牌,咨询了好几家,进货限制让我直接放弃了加盟的想法,不能自主选择经营商品,加盟除了品牌效益还能带来什么好处?而且品牌对社区便利店影响有限,很多品牌店因为价格不如小店反而会影响客流量。
盘的店面因为之前是做烘培的,重新装修省了不少钱,在网上搜了附近倒闭转让的便利店,找了好几家,最后找到一家开了几个月就干不下去的,我们直接去把他整店设备货架都搬了回来,不够的就打了货架上的公司电话,直接找了厂家,配了一样的货架,换了便利条,后来供货的说我们这装修加硬件全部弄好得20几万,其实我才花了8万。哈哈。而且比周边超市都显得高端大气。货架摆放我们也一改传统超市的竖行模式,改成了围起来的式样,根据利润大小,让选择必须品的顾客,能从高利润的商品前路过,而且这方法真的很管用,最外面的进口零食饮料和小商品,成了营业额里关键的一笔,而且利润很不错。
后来媳妇自己照料小店,她也充分发挥了特长。各种网红零食玩具,她总能在我们这还没有经销商的时候就弄到便宜得多的货。后来地区代理来了,非要她涨价,因为别的店进价都比我们卖的贵。其实也就是用心而已,寻着产地打电话,网上搜产地批发商,他们在某个网购平台或者批发平台肯定会有一家网店做批发,产地周围的批发商会比我们这甚至便宜一倍的价格,尤其在还没有经销商的时候,没有价格保护,量大的话价格更低。
小区里孩子多,到处都是。小区有母婴用品店和文具店,但里面的价格不用说都很贵。我帮她整了一面墙出来,把店里能用的空间都重新整理了一下,找了广州那边批发小玩具的,都是按斤称的,对比我们这边零售价,利润可以翻几翻。但我们没有那么做,一直控制不同种类商品的利润率,玩具类不超过百分之80,低于百分30的不要,所以我们这的玩具种类齐全,价格便宜很多,而且网上买的价格都不一定比我们便宜,也带动了很多孩子家长经常光顾,小孩买东西是没道理可讲的哈哈,就是非要,不给就翻脸。
因为利润其他商品出,所以日用品和油盐酱醋,饮料快消品,我们直接把百分二十的利润砍到了百分之十五,低于百分二十利润的我们不要,媳妇每天最大的工作量就是找平台,哪家活动有快消品促销,因为需要价格的操作空间,低价进货就是关键了。经销商经常来看有没有串货,看有没有同行恶性竞争,但是一看都是网上平台来的,同款的地区代理二批三批商,发货价和我们零售价已经差不了太多,他们一点办法没有。所以快消品的低价,也吸引了一批忠实顾客。
后来有几个每天放学都来买零食的小姑娘,说起后边步行街的美妆店倒闭了云云,引起媳妇注意,做起了美妆彩妆,不要高档化妆品,只做快消的化妆用具和美妆彩妆,收拾出几个靠墙的架子,各种美翻的小饰品和美妆彩妆,让许多女孩子也经常来各种研究。进货还是一样,撇开了本地经销商,直接联系品牌厂家或者产地附近的批发商发物流过来。
因为周围没有比较齐全的乳制品店,后来谈了本地一家乳品公司,做了他的直营店,酸奶纯奶果味奶,进货便宜卖的价格低,销量不错还有厂家返点,企业也有物料支持,经常还可以搞个活动给点赠品,湿纸巾啦,保鲜盒啦之类的。也是积攒了一批客户。
直到现在,小店开业一整年。因为用心去发现周边需求还有尽力去找更低价的高品质货源,已经是小区里生意第二好的店了,最好的那家没办法,他家卖菜卖生鲜,我们暂时不考虑涉足,还是利用他的客流量来补他店里的不足,以低价快消品和高利润独家销售的商品来招揽顾客。9个多月小店就回本了,包括房租和货物。
店里的东西,除了不能没有的大品牌,像青岛啤酒之类的只能从经销商拿货,利润不可控。其他东西都是自己控制好利润,慢慢寻找更合适的项目。用心和努力,是你行不行的关键。而不是市场和环境的责任,一年里周围已经倒闭2家了,还有一家换人了,可媳妇小店还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手动强行分割----------
答几个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
小店160平方,去掉仓库和卫生间,实用120吧,不大,不过靠墙的都是网格的货架,东西是挂起来的,这样也节省不少空间。因为就住旁边楼,储藏室也当仓库了,玩具,整箱的酒还有不怕过期的东西都在储藏室,现在还有一个储藏室空着,准备利用起来。店里仓库的面积其实正好能做个厨房,下一步准备把仓库改造成厨房,找个合适的简易小吃,现做现卖的那种。还没找准,太脏,有油烟,或者太麻烦的,媳妇不会考虑的。慢慢找,过了春节之后的淡季弄好就行。
便利店顾名思义就是便利,一定不要追求暴利,东西的快进快出才是经营小店的根本,不要死守某个近期销量很好的商品,因为很快会有竞争对手推出同款,互相打价格战是吃亏不讨好的。媳妇小店曾经卖火了两次玩具,第一次是跳跳圈,会发光的那种,几乎小区里在外面玩的孩子人手一个,等最后一批货快清仓了,旁边那家生意最好的店也摆出来了,还比我们便宜一块钱,我们一看直接没再进货,继续寻找下个单品,其实要打价格战我们不怕的,但是没有必要。肉已经吃了,留点汤给他喝。做生意一直互不相让,大家都不好做。现在我们两家碰面还会互相打招呼。其实我们也在利用他家打击其他竞争对手,我们也不和他抢生意,两家关系现在还不错了,他美团下单缺货的时候,还会到我家买。当然了,如果时机成熟,早晚是会竞争起来的,但那是小店最后一着棋,现在不考虑。
还有朋友比较关心经销商铺货的事,其实经销商铺货利润很低,因为可以调货,换货。如果全店经销商的货,那利润平均下来百分二十算烧高香了。很多保质期短的东西,可以选择他们的货,其他种类自己勤快点都能找到便宜的多的货源。小众品牌的供货商一定不要付全款,压个一百两百的,或者压一批货是必须的,不是因为抠门,因为不一定哪天他就不干了,你的货也没人来调换了。刚开店的时候吃过这种亏。等你开业了,每天都有各种供货商来推销,把控好自己的利润,自主选择可以合作的,千万别听他们鼓吹许诺就行。十送一甚至五十送8这样的活动。大都是压货卖不出去了,你留下了更砸手里了。
还有最烦的是韩国和朝鲜族传教的。哎呀妈呀不知哪冒出来的,经常来骚扰,赶走了换个人又来。
再强硬分割一下-----------
好多朋友问拿货渠道,其实现在新零售风刮的到处都是,很多平台做实体店铺货,阿里零售通,利群,惠下单,还有万能的阿里巴巴。偶尔会自己买一个抖音爆款和明星流量商品,打包装袋上的电话,问一下哪里能做批发,很多都有在某个平台做批发的网店。再一个就是本地创业的小贸易公司,很多都在大商场,或者自己公司仓库旁边有开店,你愿意卖他的货,他是很愿意和你合作的,价格慢慢谈,如果销量好他就追着你给你供货了。
还有担心库存的,其实便利店和传统超市不太一样,讲的是快进快出,进货频率很高,但库存很少,进货频率是周围店铺的几倍,每天送货送快递的都很多。而且开店之初定下了进货总价不超营业额百分七十,剩下三十个点不能补旧货,只能留做新品铺货的启动资金,一直控制得比较好,所以从来没盲目的进货压库存。偶尔有小商品库存,就当赠品搞活动或者以成本价捆绑销售。至今为止没有大批量压货消化不了的事故发生。
好了,就分享到这,如果对准备做便利店行业的朋友有所帮助,不胜荣幸。放几张手机里以前的照片。只能发九张,随便挑了几张铺货的。
依然还是我—强行分割线——————————
先感谢知友支持,其实就是看到这个题目,给大家分享点便利店操作心得,说不上干货,自己对经营实体的一点经验而已。很多知友关心这类中高档商品销路,希望我砸在手里,赶紧倒闭。(眼尖的知友还发现了燕窝礼盒哈哈),其实文中写的只是与其他便利店走的差异化竞争路线而已,传统便利店有的我们也有,那些其实不需要写出来的。只是竞争强烈,剑走偏锋的弯道超车肯定得结合自己的优势,我本职做企业服务类业务的,而且最近几年正在风口,所以像红酒,洋酒,办公用品,劳保用品,各种礼盒,都有自己的销售渠道,所以在正文没有过多说明这些产品的销售与进货。谢谢关心了。
有很多问我要货源的,其实大多是我媳妇找的,网上很多的,QQ上羊毛党卖货群,闲鱼转转上清仓的网店,阿里100页以后的批发店,都可以狠狠谈价格的,走平台发货的一般都很安全还可以开票。动动手都能找到。
然后说点便利店行业的看法吧。
其实便利店行业早已经是夕阳产业,新零售跟大多便利店社区小超市其实没多大关系,只是打通货源区域垄断,在这个最初阶段让你有机会先吃螃蟹,相信最后很大一部分会被淘汰掉,巨头就是想尽办法吃掉弱者,一家独大嘛。但是现在风口刮到这个行业,有心者把店铺做好还是没问题的。
便利店最大的不足就是辐射区域的问题,通过美团,饿了么,口碑,小程序,朋友圈,微信群的线上推广,还有各种平台活动来扩大周边小区的辐射深度,让巨头的线上引流指向自己小店,像双11天猫推出的帮你卖,口碑的商家优惠券等等。配送和推广除了美团还可以和周边各小区的菜鸟驿站合作。这些都是不需要付出太大成本的,成本最高的微信商城也就是几天的营业额。我们在菜鸟驿站常年放着广告单,拿快递就帮我们发一张,加好友就可以来领一个定制水杯,因为拿快递的都是这的住户,不爱逛街的看到我们这不一样的商品也会有人来看看。把尽量能做的都做了,努力就会给你回报的。
小店的便利做到了力所能及,货品种类也满足了顾客大部分需求,剩下的就是推广了。我们也一直在尝试各种线上推广,其实有效的新客到店频率最多的时候,就是线上推广以后的两三天。
还有朋友说没生鲜熟食饮料,属于城中村夫妻店思维,7-11来了很快就倒闭了云云,其实品牌店这边都有过,现在也有,有的甚至倒闭了,二线旅游城市靠近机场附近,不缺竞争的。我们这熟食是有的,那些感觉不需要详细讲,也是代理本地小品牌,饮料我们这星巴克货架都有你说没饮料柜也是懒得和你抬杠了,我们很少追求买菜大妈和酗酒大爷的客户粘性,而是很有针对性的指向小孩、学生和年轻人以及宝妈,不是因为装X,前文说过旁边店铺的强大吸客能量,买菜大妈和酗酒的大爷每天必去,为了几毛几块都掰手指数一下,我们没有那种精力去耗,他店里的不足之处也就是精力大部分都在这上面没办法转型了,已经是习惯性思维,囤货最多的就是便宜烟酒和饮料零食,很多年轻人和宝妈都不愿去他店里挑零食日用品,但是买菜买水果却又经常不得不去,所以现在很多去他店里买了菜水果,拎着再到我们这买日用品或者零食,如果把星巴克摆他店里,那些宝妈看一眼也觉得是假货,暂时不盲目追求生鲜带来的人流量,因为要做,也得时机成熟,稳定的货源,低价高品质才能和他对垒嘛。
私信要微信的给你们留QQ吧,因为工作需要,微信不能被占用太多时间。只加新手想开店需要帮助的,其余的别加了,不回的。找货的希望亲自己努力下。上面也提供思路了,伸手党也只能解一时内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嘛。
)最后这句这个纯装一下哈哈,求原谅。(
在京东买了台艾美特的电风扇,用了两个月被我两岁儿子不小心推倒在地,杆子断了。因为马上秋天了,我就把它扔在杂物间没管,第二年夏天我问客服能否维修,当时已经过去了八个多月,客服说还在一年保质期内,可以给我免费换新。于是我有了一台新的电风扇。
还是京东,我买了个美的养生壶,还有八天就满一年了,突然就不通电了,问客服能否送去网点维修,客服依然说还在一年保质期内,又免费给我换了个新的养生壶。
依然是京东,买的小米充电宝七个月,摔了几次,可能摔坏了,这次是180天只换不修,所以只能维修了,京东快递员上门免费拿走,过了20多天显示还在维修中,最后估计是维修不好了,又给我寄了个新的。
这些事无论是哪一件拿去实体店要换新的,估计都会被当神经病赶出来吧。
我现在基本上只用京东,永远可以相信京东自营。
我的十万块钱的买菜车,雨刷不好用了,刮不干净雨水,我去洗车的时候,老板说:.你这雨刷不行了,要换了。
我问,那换雨刷多少钱?
老板明显的顿了一下,说:188块。
我惊呼:这破玩意这么贵??不换了不换了。
回家后,我淘宝买了一套,25块。
大部分创业者们的脑瘫程度会让你感叹,他们能赚钱才有鬼了。
家住苏州某商圈附近,人流量大,连带着小区底商颇受关注。作为天天散步的小区10年住户,见证了小区底商和周边商户这些年的兴衰:
奶茶蛋糕咖啡烘培炸鸡甜品果切小吃,死亡率百分之一百,从来没见过超过一年的。只有旁边商圈电影院商场的coco和一楼的蜜雪冰城存留至今。
跟物业吹水的时候一致认为,那种古镇文艺风格的店,如果不是家里有矿不怕亏,那什么时候关门取决于和房东签合同的时候交了几个月的预付款。
卖包子油条馒头早餐点心的,除了最早一家巴比馒头,其余全军覆没。
花店,10年里见过大概十几家,死亡率接近百分百,只有一家看着没啥生意却一直不倒,跟物业聊天得知是本小区某老板包养的小三,怕她乱搞所以给她开个店,那个铺子也是老板自己的。
宠物店,除了一家规模最大可以给宠物做手术的,其他只会洗澡剪指甲托管的全军覆没。
服装店,不管童装女装运动还是什么,全军覆没。
干洗店,目前还留着一家门面小的,其余全军覆没。
便利店,高峰期同一个小区同时有三个全家,一个喜事多,四个苏宁小店,两个罗森,还有几个诸如世纪华联之类的,除了最早的一家全家以外全军覆没。尽管如此,依旧随时有一到两家便利店在新装修准备开门,真的很怀疑这些人开店前有没有考察过。
文印店,目前还剩两家,具体开关过几次换了多少批不记得了。
饭店,只有一家江南公社和一家有家酸菜鱼坚持至今,其余不知道换了多少次店了,数不清。
印象最深刻是19年开了一家装修很好很古风的苏帮菜店,名字也文艺,开店第一天我就断定他要完蛋,装修费就能亏光他底裤。第二年碰到疫情,还顶着没关,看得出老板很想坚持,然后呢?今天路过已经变成烧烤龙虾了。这老板投钱以前根本没考察过附近居民的消费习惯和消费能力,坚持越久亏的越多,这就是所谓的路线错了,越努力越反动。
坚持超过5年的店,除了前面提到的,其他我都数得出来:
两家路口的小超市,房子自己的,楼上住人楼下超市,从多多买菜到美团什么都做。
沙县小吃两家,藏书羊肉一家,淮南牛肉汤两家,杨国福麻辣烫一家,糯雅芳粥一家。这些都赚的辛苦钱,创业很多人看不上觉得low。
百果园两家,后来开了第三家第四家都倒闭了。
一家面馆,苏州老字号。
三家快餐店,人均15到25那种自选快餐,主要消费群体是外卖,快递员,还有附近的农民工。
药店,这个懂的都懂。
开锁。
棋牌室一家,神奇的是我几乎没见过里面有人,不是普通棋牌室,装修华丽。
教育培训,其实在我看来就是托儿所,什么拉丁舞肚皮舞跆拳道少儿美术,窝在店租便宜的二楼,廉价装修,散散传单靠预售过日子。
spa,附近某小区被戏称为小三中心,所以美容spa特别多,但坚持超过两年的目前就两家。
私人健身所,一共见过三家,都在半年内倒闭跑路。
tony老师们的理发沙龙,最早的两家坚持至今,但名字已经换了好几次了,也不知道还认不认以前的会员卡?
房产中介,连锁的倒闭比普通的私人小中介还快,已经洗牌过好几轮了。
百果园以外的水果生鲜店,超过三年的存活率0,很多褥一波会员卡充值然后一年内倒闭跑路。
零食特产糕点店,什么良品铺子之类,全部死在半年以内,人家不去网上买来你这里买图啥啊?
总之,凡是看起来文艺小清新理想美好的,纯粹都是糟蹋钱玩儿的。据我妈跟物业吹水的情报,倒闭一家小清新奶茶咖啡店,少则亏损40到60万,多的亏了800多万,三个月倒闭走人属于聪明的。
想想知乎提到实体店的,多少人是那些倒闭的开关店里的一员呢?
开店基本都是靠头脑发热,能赚钱就有鬼啦。
你为一个店铺付出的租金,实际是流量费用+场地费用,前些年线下实体店一下子被互联网冲击得七荤八素的,这两年大家逐渐反应过来了,这其实不过就是一个获客成本的问题。当互联网流量红利逐渐消退,当网上的获客成本越来越高,接近甚至超过了线下实体店的时候,实体店也迎来了复苏的迹象。同时经过这几年的大浪淘沙,那些适合做实体店的业态和品牌在残酷的竞争中存活下来,大家发现,人终究还是需要走出家门进行社交和娱乐活动的,线下实体店在服务体验和用户触达方面依然有着线上不可比拟的优势,如果做实体店都不赚钱的话,那街上就不应该开满了店铺而应该空空如也才对,而且房租市场价格也会自我调节,如果不赚钱,就没人会租,租金价格就会下降,直到有店家租了能赚钱。实际情况却是只要能赚钱的地方房租年年都在涨。
然而这么说并不代表实体店就好做。大家都在说实体店租贵,经过我这么多年的观察,我发现,开实体店亏本的主要原因在于你是否有足够的有效流量。这么说比较抽象,我举个极端的例子来说明问题,比方说,大家都知道学校旁边的商铺是比较贵的,因为学生多。这时如果你去开一个卖成人用品或者老年人用品的店能赚钱吗?可能亏本的概率就比较大。这种店租金可能会很高,但是和你要卖的产品的流量不匹配,对你来说是无效流量。就像在互联网上你投放营销预算,你给一个做儿童教育的公众号投放中老年产品,这当然一点都不精准。
为了让这个理论更有实际指导意义,我再来举一个常见的容易犯错的例子——宠物店。我有好朋友就是开宠物店的,但是这两年经常跟我抱怨,房租又涨了5000,都给房东打工了,本来一个月1W净利润,这下只剩5000了。我就问他,你店铺是不是开在小区临街的位置。他说是,我说你周围是不是这两年人流量上来挺快,他说是的,边上新建了个地铁口,人流量多了,周围店面也都在涨价,但是他店里的客人却没有明显增加。
我说,那就对了。你觉得你开宠物店租金1W一个月比较贵,但是开餐馆的不一定觉得贵。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你花1W块买来的流量,其中有很多是无效流量。大量从你店门口过的人,只要不是住在附近小区的人,基本上是不可能在你店里消费的,谁会牵着条狗坐几公里十几公里地铁过来给狗洗个澡?换句话说,类似宠物店这种辐射距离有限的业态,你没必要租这种临街的市口,你的目标客户就是周围方圆500米内的小区住户,你可以找一个最不起眼的角落、房租最便宜的店面做这个事情,你的店面再不起眼,小区的人只要有了宠物相关需求,他还是会来找你,毕竟每天出入抬头不见低头见,时间长了都会在他们心里留下印象。而餐馆就不同了,地铁出来的人肚子饿了可能就会形成购买,这些流量对他们是有用的。
大部分人开店都会面临一个等死还是找死的问题。找便宜的店吧,没有客流,每天坐在店里大眼瞪小眼度日如年。找客流量大的店铺吧,结果发现收入可能都覆盖不了租金成本。这里主要原因就都是客流不匹配。总结起来,都是因为单位获客成本高。因此找一家适合你的具有性价比的店面做实体店,你就成功了一半。很多初次创业的人都很猴急,看到有店铺也不好好考察盘算一下,就租下来装修开业,结果自然难逃失败的命运。
我们说赚钱都是因为你享受到了某个低成本甚至没成本的红利。因此,开实体店也一样的,其实你是有办法自己创造流量红利的,秘诀就在于,有些便宜租金的铺子你是可以捡漏的。有很多铺子难租,是因为他不符合餐饮等热门业态的要求,这意味着你的竞争对手也少了,但是这里前提是你做的是一些匹配的服务业。如果你要做奶茶,小吃等业态,你就需要租地铁口,步行街等流量大的店面,这种店就是需要大流量来摊销店租、人工和设备等固定成本。
找到一家合适的店铺后,接下来才是大家各显神通真正比拼产品和服务的环节。大家都觉得互联网上好像能精准营销,其实线下营销可以比网上精准得多。你可以实地考察,看看你的目标店铺门口每天过大概多少人,这些人是不是你的目标客户,房东给出的租金价格是否具有性价比。
做实体店的确实至少60%到70%的人都是亏本出局的。传统实体店铺的劣势在于,辐射面比较窄,流量有明显的天花板。互联网适合卖标准化的东西,实体店适合做需要强体验的服务业。开实体店要赚大钱,你的商业模式要么接受这种流量天花板,做成功一个店后复制,要么就跟互联网结合,用线上流量来弥补。
没人规定你做线下店的时候不能同时做线上啊,反而如果你有实体店的话,做线上反而是个优势,更容易获得线上客户信任,也能提供更好的客户服务和体验,现在很多原来在专业市场里做的人都是线上线下同时做的。
用BATJ流行的话说,叫线上线下交叉赋能新零售。再来举个极端的例子——专门在外卖平台上做的外卖店,这种店流量全靠网上,线下他们需要的只是一个厨房,有些人甚至在小区或者找个角落就做了。即他们租金中的流量部分压缩到接近于0,因为他们只需要场地和支付场地费用。
很多服务业其实都可以线上线下结合着做。比方说大家现在都知道,电脑城这几年受电商的冲击非常大,全国各地大量电脑城因为没生意都关门歇业了。那些以前以装机为生的装机员很多人都面临失业。后来有脑子聪明的,开始在网上搞硬件评测和直播装机,慢慢地做火了,生意比原来好多了,毕竟线下流量萎缩得厉害,很多人就通过线上来补。
不光是线下到线上,线上的也在积极布局线下。大佬们这点看得是很清楚的,不然这些大佬干嘛天天都在喊新零售新零售,如马云的菜鸟网络、盒马鲜生,他们的逻辑其实也很简单,网上的流量红利期已经接近尾声,他们现在就是要携线上的优势,把线下流量也要一并给收割了,只要获客成本可以接受算得过来账就行。
再比如,前几年类似李宁这种连锁店品牌被互联网冲击很厉害,然后李宁被互联网搞得蒙逼了,出了个昏招,自己在网上做了商城,价格比线下还低。这一下捅了大娄子,大量原来的加盟商退出,线上流量没做起来,线下先垮了。这两年这些品牌慢慢都学聪明了,线上如果便宜,要么是尾单和特殊型号,要么线上线下统一做活动。把线下加盟商视做用户触达和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抓手,线上的订单可以由线下的门店进行派送,也可以让用户到最近的店自提,品牌会视作这个单子是线下门店卖出或者提供的服务而给予一定的补贴,这相当于是给了加盟商额外的线上流量,最终线上线下完成了大和谐与加盟商也实现了共赢。
前几年我特别不赞成周围的朋友开店,我一直推荐他们从销售和贸易这些轻资产一点的模式做起,比方说大家都喜欢开餐厅,那你就去卖厨房设备嘛,找家可以不压货的供应商做代理,有一单结算一单呗。我有个同学家里是在建材市场卖铝材的,在上海一个建材市场里还买了商铺,之前雇了一个店员,这个店员后来没事就做了个淘宝网店,卖店里的铝材,后来越做越好,就辞职专门开店了,现在比大多数开店的老板都赚得多,只要能解决货源和销售问题,任何生意都不是难事,左手货源,右手网店,就像原来很多卖衣服的淘宝店工作室都开在杭州四季青旁边一样,拍几个照挂到网上,有客户要了,临时去拿货就行。
后来发现,实际上对于大多数有个创业梦的白领们来说,他们没有那么多的获客和销售渠道,也没能有能力做销售,而且也比较懒,就想坐在店里等顾客上门。市面也匮乏合适的几万、几十万到小几百万这种体量的好的投资项目,如果真要创业做生意,好像还真只有开店适合这些人,因为这些人做什么都九死一生,开店可能还能让他们有点生机或者死得更明白些。
当然,也是因为这两年也确实见了一些朋友,开店开得挺成功的,深入交流之后发现这里面门道太深了,不同业态都有很多需要精细操作的地方。其实开店也有开店的好处,就是可以专注做好产品服务,如果店面本身流量不足的时候,再考虑用一些营销促销宣传手段。所以,这就难怪很多白领一想到创业就是开个店了。但开店的风险很大,主要在于开店前期需要投入比较高的成本,而且都是属于沉没成本,开店之前最好先向有经验的人讨教一下,考察的时候要慎之又慎,甚至要做好交一大笔学费的准备。


公众号:周大爷说
知乎专栏:
说说这几个月自己买沙发的事。
家里沙发皮质老化了得换,我的意思是趁1111网上买就行,老婆觉得大件还得去实体店。于是去了的顾家,看上一套,正好搞厂庆,就买了。
1个月后沙发送到,发现头枕处一道10厘米的划痕,当场和销售沟通后换新。
过了几天,售后说厂里面没有换新而是维修的,想想行吧,把那块皮换了就行。
又1个月后沙发再次送到,划痕是没了,但接缝处的线都没缝合!!!
我和老婆当场就怒了,告诉销售和售后,要么全套换新加赔偿,要么退货退款。从下午搞到晚上,没有结果。
第二天继续谈,对方给出了全套换新+200块补偿的方案,我和老婆已经做出了不信任顾家不要了的决定,于是拒绝该方案,只要求退货退款。对方说退可以,你们承担违约金。我再次怒了,马上打了顾家总部投诉电话,客服说很重视,24小时给答复。
第三天总部没有任何答复,又打400回答我说会再次催促。
第四天还是没有答复,我不指望垃圾顾家了,打了红星美凯龙客服电话,告诉她们我是在商场买的家具,请她们协助,客服态度很好,让我等消息。
当天晚上,销售联系我说确实要退也可以。第二天商场客服问我有没有解决。又等了半个月,退款到账。
在这期间我趁1111在JD买了左右的沙发,到货毫无瑕疵,非常满意,价格只有顾家的一半。
我这个事情质量出问题是厂家的锅,但实体店的售后处理和效率实在让人失望。
1.舅舅家有个商铺,交给我舅妈打理,做个小生意一年到头能挣三万块钱,去年两口子想通了,把这商铺租给人家,年租金也是三万。
2.女朋友公司附近开了一家泡面食堂,我就觉得很神奇,是什么人才会脑子一热去这家馆子吃东西。你请我去我可能去尝试一下,我请客,我绝对不会请人去,我丢不起这人。两月之后,泡面食堂倒闭。
3.前几年的时候,同事有一天兴高采烈地跟我商量,准备开一个新装修材料的店,我说这是什么玩意儿呢,他表示清水墙用了这个几天就可以完成装修,又便宜又快捷。我说你在电视上看的广告吧,你别闹,这玩意儿就是骗你们去加盟的。
不久之后,我们小区对面就开了一家同事描述中的那个来钱快,又高端的集成装修,店面富丽堂皇。前天路过的时候发现招牌已经拆下来了,贴着旺铺转让。
4.我一个朋友前几年接了一个夜啤酒店,几个合伙人分担跑堂、收银、保洁。连个厨子都没请。顾客要吃什么,点完单就给附近的店打电话让他们做好,然后自己骑着摩托车去拉过来再加点钱给客人。就这样,一个人一个月也能赚好几千,当时本地房价也不过两千多。
5.我妈去店里看上了一双鞋子,这价格让我吸一口冷气,店员表示打折还送一床蚕丝被哦,我妈当即掏了钱。打折还送东西,简直跟不要钱一样实惠。
6.女朋友跟她的同事们,下班就聚集逛街,回家就逛淘宝。对她们而言,这是两件不同的事情。
7.我的前一个公司,开门一年后,老板从上不了牌除了喇叭哪儿都响的摩托车换成了SUV,从十块钱的黄金叶抽到的软中华。然后员工工资从一千多涨到了一千多。之后没人去监工、股东们就想着分钱、旅游,老板就想着各种回扣、捞钱。到第三年,散伙,关门跑路。
8.认识一个七十来岁的老头儿,每天就骑着三轮给人装修送、清垃圾,有时候顺点或者要点业主的砂石水泥卖给其他人。没开店,也不会上网。我问他一年存了多少,他嘿嘿一笑,七万。
9.朋友在中学门口开了个奶茶店,每天的营业额在五到七百左右,人工就是她和一个小妹。但是我算了一下账,钱都帮加盟商和房东挣了。第二年,跟加盟商吵了一架,把店转给小妹,在家专职带娃。
10.我们这地方不大,但是在每条街上都有花店和婚庆公司,门庭冷落不在少数。但这并不是重点,重点在全县的鲜切花都出自同一人之手。无论你是花店给顾客包花束,还是婚庆给人扎婚车布场景。每一朵花,都让他挣钱。
11.步行街有家小馆子,门市不到十平方,但你要说吃麻辣烫、酸辣粉,本地人都知道这个地方。每天排队吃饭、门庭若市的样子把整条街都吊起来打。
另外一家酸辣粉店,开在一个很偏僻的地方,毫不显眼,你专门去找也不一定去找得到。但是在外面排队的都是外卖小哥,因为生意太好,老板都不太愿意做外卖的单子。
12.去一个厂子闲逛,这厂算是本地工业区里少数能做起来的几家之一。目前造酒、红枣包装,还在计划扩大厂房生产辣椒酱。这算是老板的第三、第四产业了,老板挺着大腹便便的肚子跟我说,先找销路,后定产品。
13.家里有亲戚在北方开了家肉店,夫妻经营,年入数十万。另一个亲戚致富无门,求他带路。去了三天之后,铩羽而归。每天睡四五个小时、全年无休、天天半夜起来抗猪、剁肉、送货是他不能承受的辛劳。
14.高中同学路口开了个超市,一侧是两个新楼盘,一侧是小学、幼儿园。每天给建筑工卖点烟酒,给小孩卖点零食,给背后的小区卖点米面。一天的营业额便有两千左右,足以支撑养活她一家人了。
15.前几年本地的大型超市仅有两家,朋友在其中一家上班,我问经营怎样,她说每月亏损数以万计。要不是其他城市的分店盈利可观,早就撑不住了。
这让我很疑惑,这么好的品牌,齐全的品类,优质的位置能开成这样。更疑惑的是而另一家超市,在不久之后也倒闭清场。而另一家中型超市,五年发展,在本地已经开出了六家分店。
而这家亏损的超市,五年来一直没翻新装潢,看来,还是在亏损中。
16.有一天逛滨江大道,刚巧饿了,这条街几乎都是火锅、渔府之类的大场子,不太适合一个人吃。刚巧在夹缝中有个小饭馆,我就选择了它。饭馆里就我一个顾客,看样子正在玩手机的老板娘是跑堂,老板就是厨子。老板娘打电话之后过了许久,老板才骑着电瓶车回来给我炒了点的菜。口味相当糟糕,盛饭的木桶也充斥着一股霉味儿,吃了两口结账走人。过段时间再去逛街的时候,已经换了门庭。
17.京东淘宝垄断不了手机市场,我们这里有家手机店已经开了四家分店,还在以每年一家的速度扩张。
18.老街有个修自行车的大叔,去换过几次车胎,因为不远就是中学,所以生意还算可以。不过他收费并不高,我问他一个月能挣多少,他说一两千块。我说就这么点,你还做什么。大叔表示,这铺子是自己的,铺子上这栋楼也是他自己的。
19.我妈前段时间入股了一个KTV,连她在内小股东几十个,每个人几万块钱,不参与管理和决策,只管有钱的时候分红。主事的就两个大股东,这两位要求所有的材料和设备都要用最好,号称投资进去好几百万。
开业的时候我去溜达了一下,仔细看了下这个装修工艺和材料,发现这可真不咋的。一合计,这两位爷很会玩,合着就没花过自己的钱,就把店开起来了,还把几十个小股东给冤进去了。
20.小区外面二十米处开了个蔬菜摊,占据一个小门市。当时我觉得这肯定不靠谱,因为再过一个路口就是市场,应有尽有的,不过多几十米的路而已。
前段时间看,门口贴着转让。我心想猜得没错,结果转眼一看,这店搬到隔壁去了。铺面变成了两个门市,菜都堆到人行道上了。我去买了两次,结账的时候还要排队,看来生意是做起来了。
21.小区外的菜铺子在没开起来之前,它隔壁是家煲仔饭,因为这不是我们这里的口味,我图新奇吃了两回,第一回因为懒点了外卖,等了一个小时才吃到。第二回我直接去了店里,结果等了二十分钟。来吃的都是年轻人,这边临近中学,消费以学生居多,遗憾的是他们大部分可没时间等你二十分钟去消费一碗饭,而且这饭也不便宜。
更遗憾的是我也没吃成第三回这个店就没了。
22.同样是广东口味,隔壁街路口的肠粉店生意就很好,开了很多年,招牌都发白了。坚持很多年开小吃店,可能没人会是因为兴趣。虽然我个人也不太喜欢肠粉的口感,但偶尔也会去吃两次,当然,加的是老板秘制辣椒酱。
23.路口曾经最大的网吧最近刚改头换面成了药店,当年这家网吧红火的时候,送外卖的、逮孩子的、玩游戏的、站在后面看人玩的挤满了大厅。现在老板换没换我不知道,不过肯定是药店比以前的网吧挣钱多了。
现在去药店买药我都说是帮人买的,什么症状不清楚。不然你一说,里面这个不知道是不是正规的医生就先给你塞一大堆药,反正医保卡刷着也不心疼。
24.蛋糕店多不胜数,品牌也不计其数,就连超市里也有自己的烘焙区。它们的盈亏自然是不可计算,但是我们这里有一家,就把它的分店开到每个路口,在每个新开大型楼盘的商业广场也占据了一席之地。现在,还在工业区开了自己的厂,专门为自己店服务。
25.本地有条步行街,它上面是政府规划出来的专门商业步行街,下面临江成为了餐饮娱乐区。于是它就夹在了中间,逛街人们不往这里去,吃饭也不往这里过。后来因为地方大,租金也不太贵,被商户门发展成了建材、家居半条街,车水马龙,倒是也不错,不过下面半条街依然空着。
后来有人看闲着也是闲着,就在下半截开了家中餐馆,装修、名称都很雅致。迎客自有他的门道,所以生意倒是也还不错。再后来有人看,这个地方开个饭馆居然生意还挺好,就在对门也开了家火锅。前几天路过,中餐馆依然坚挺,火锅店的位置已经在重新装修了,换成了什么,我也没注意。
26.前几年我们这里开过自动鞋套机专卖店和婚姻介绍所,我估计开业的时候鞋套机店老板想的是这里这么多房子,每个家庭配个鞋套机,成为百万富翁不是梦。婚介所老板想的是满大街都是大龄青年,家长里短的都是单身公害,介绍成一对能收几千,这个收入也不简单啊。当然,现实给了他俩一人一耳光。
27.最近又发现一家网红湘菜馆倒闭,营业的两个小姑娘不知去向。新来的老板连招牌都懒得换,直接在玻璃上贴了张A4纸就开始了麻将馆的营生。路过的时候看见精致的店铺里坐满了世俗的赌徒,也是很戏谑。当然,本地人对打牌的爱好是刻在骨子里的,地震洪水来了都不会忘了搓两把。
28.当年阿迪王算是一个比较流行的梗了,集齐七双阿迪王,就可以召唤神龙。后来我们这里的阿迪王倒闭,老板娘在店门口挥泪大甩卖的时候,我脑子一抽就去买了一双。老板娘愁眉苦脸地一边给我包装,一遍告诉我投进去十好几万血本无归。那个时候的十几万,本地买套房绰绰有余了,不过这双鞋我也没怎么好意思穿出来几次,前几天收拾鞋柜的时候,发现了压在众多鞋子下面的它,提着扔进了垃圾桶。还是让阿迪王永远活在在幽默中吧。
29.有个同事,从小就是个生意精,小时候就把家里的李子带去学校,按颗卖给城里的同学,到现在几十岁的人了,经历了创业、改行、上班、兼职创业。我有时候还在笑他白天上班被人叫小杨,下班回被人叫杨总。当然,有些人天生就是能开店挣钱的,有些人则不是。
30.经常上网就能看见泡面食堂不止是我们这里,开在哪里倒到哪里。但最近看见一个新闻,一个大叔在小学门口买泡面,一块钱一杯,生意还挺火爆。同样是卖泡面,别人就能站着把钱挣了。
31.最近装新房,去选一些建材,现在一个个的品牌东西都学精了。实体店跟网上同价,店家甚至还会让你在网上先看看价。看完了送你抵扣券、还让你砸点金蛋抽点奖。
32.我妈前几年找人在厨房装了个挂钩,花了三十块。这个挂钩超市有卖,十块钱一个。网店包邮价也差不多。但是她还是选择去了楼下的洁具店,因为她没有工具,也不会安装。
33.朋友在一条比较偏的街上开了个家洗车美容店,专职洗车、贴全身膜。洗车的别说满大街了,他旁边就有两家。开业的时候我去了洗一次,一个太远,一个我太懒,另一个他又爱玩,经常在朋友圈里看他满世界浪。
后来他把店关了,换了个地方。不再洗车了,车膜、墙布一起贴,反正工艺也差不多。现在看他朋友圈,生意还挺好。前两天遇见他还跟我说个新鲜事儿,接了个给挖掘机贴膜的活儿。我问他挖机贴膜干啥?他说防晒。
34.前面说道过的那家生意爆棚的麻辣烫酸辣粉店,昨天下雨,我把车停他家门口的空地,回来的时候发现车窗上有个很大的黑塑料袋。老板娘说看我后车窗没关严实,给我遮挡了一下。
35.陶华碧女士起初是想靠卖凉粉养家糊口的,结果凉粉水平有限,倒是拌凉粉的辣酱很受欢迎,然后觉得专门卖辣酱靠谱点。后来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了,她成了让中国男人最面红耳赤的老干妈。
36.附近有很多卖卤菜的,一般都是推车上面做个塑钢窗,很简易,也很方便。虽然售卖的地点都很固定,但是推车就走,窗户一关就密封。有时候懒得炒菜就去小区外的那个小推车上买点。
后来路口又开了一家花里胡哨的中草药卤菜店,试了一下味道,还算可以,但是也没撑到几个月。一来他对面就是小推车卤菜,你房租、水电、请工人的成本在那里摆着,人家就一个几百块的小破车,同样的菜,你的成本就要加在价格里,价格就高很多,二来去你的店要比小推车起码要多走十步路,我有时候还真懒得走这几步路。我甚至可以开车开到小推车面前,伸出手扫个码再伸出手接个菜就可以轰着油门回家。
37.我们这有个茶叶店,表面上是个茶叶铺子,暗地里却在卖保健品,把这些离退休、生活富足,还特别不想死的老年人哄得一愣一愣的,每次都成千上万地往里砸钱养生续命。个别子女发现了,就拖着爹妈去退,顺便工商局举报一波。老板大大方方给你退,罚款大大方方认缴。没关系,他们转过来还是会买回去的。
38.认识个开锁的,因为出门老忘带钥匙,找他开锁都开出优惠价了。他在一个转角处开了个铺子,一估计三个平方都不到。有多拥挤呢?摆了个小凳子小桌子,墙面挂满了锁芯钥匙就没什么剩余的地方了。招牌是大大开锁俩字加上座机靓号。生意好不好我不敢说,反正每次找他都是在给别人开锁中。
39.经常用的那个开锁疏通的老板,儿子大学毕业,回来接他的班了。现在基本都是儿子出面了,由于不认识我,也就不给我打折了。
40.同事跟人合伙开了个饭馆,一人几万块凑了二十万左右把店开起来了。生意爆满,一个月营业额十几万,按这趋势,前途光明。结果第二个月,几个年轻人因为分配不均吵了起来,几个朋友谁也不服谁,一生气,就不开了吧。然后关店转让,血本无归。
41.小区楼下正在装修一家主打柴火鸡的饭馆,13年到15的时候,吃这个的很火,满大街都是。刚刚去地图搜索了一下,城区反正是一家都没有了。郊区倒是有一家,也快拆迁了。
42.本地的信用社异常豪横,每个大路口最好的铺面都是它的银行,最近两年,都搬到原店的隔壁了,原来的铺面,都开成了药房。
43.老房子那里的驿站,一个大姐带着两个上小学的孩子,朝五晚九,全年无休,门庭若市。新房子这边的驿站,一个小伙子蹲在那里,中午要午休,晚上要回家。我要下班晚一点,就取不到快递了。也就几个月,小伙子开不下去了,转让给了别人。
44.婶子辈的一位亲戚,在别人小加工坊打工,看见老板一天净利润两三千,十分眼红。拉着我们强行入了个股,买设备,租铺子,找货源。不到一个月,唉呀妈呀,这几天没生意,关了门回家休息。过几天,哎呀妈呀,货太多了,好累啊,不想做了,要回家休息。
45.有好几个朋友让我给他们的淘宝店做美工、刷单、分享朋友圈,但最后都没开起来。
46.本地一个洗涤厂,因为没人抢生意,挣钱挣得很开心,后来有人看上了这块蛋糕,老板得知了之后,立马降价,并和所以客户签了个比较长的合同。新厂开起来了,在本地揽不到什么生意,几个月就被他收入囊中了。
47.跟人合伙开了个小店,我什么都不管,有钱给我分没钱就拉倒,以前在一个路口,刚做出点起色,管事的两个个觉得房租太贵,搬了个便宜的地方,偏僻得连我自己都找不到在什么地方。
48.堂嫂投资了几十万开了个店馆,在经营的一两年里,把顾客、亲戚、员工、房东、邻居得罪了个遍,前两天清场,还是我去给房东还的钥匙。
49.经常去理发的小店,老板经常在抱怨,招不到人了,现在全靠老婆和他辛苦支撑。我说也是啊,以前哪个理发店不是一堆十几岁的小妹,现在理发店小妹也没了、KTV小妹也没了、厂里小妹也没了,这些小妹都他妈去哪儿了?
50.以前在我中学校门口推着小车卖烧烤的,已经变成烧烤店的店主了,还开了三家分店。同样,因为中学搬迁校址,中学门口一整条街的店可谓全军覆没了。
51.前几年家门口有网吧一条街,后面突然一下子又全没了,有些地方又开起了网咖,最近出门溜达,发现网咖也没几家了,有人说是新冠疫情影响了,也有人说这几年到处修学校,已经找不到几个在允许范围内的适宜地址了。
52.小区的清洁工突然跑去盘了个小馆子,去吃了一次,味道家常得跟普通人家里做得一样,当然后面也没理由再去了。
53.我们这每年都要找几条街出来改造,然后拉着铁皮拦着起码小半年,这半年能挺过去就挺过去,挺不过去就过去了。
54.当年出去溜达,看见一个店摆着准备开业,花篮也摆好了,工人在脚手架上装招牌,等我溜达一圈回来,地上一滩血,门也关了。后来听说是工人穿着拖鞋,一打滑,角磨机把脖子给割断了。于是开业和倒闭就在同一天了。
55.一个生意非常好的花店,因为老板娘跟老公闹离婚,发个朋友圈转让,马上就被人接了。
另外,关于从哪儿编出来这么多例子,冒出来这么多邻居、同事、亲戚和同学朋友。
简单的说一下:鄙人不才,搬了四次家,转了六次行业,算上驾校一共念了十个学校,交过八个女朋友,一大家子人光表妹都有十一个。你说我上哪编的。
2019.4.16新增23-33条
2019.5.7更新34-39条
2021.9.15更新40-45条
2023.8.20更新46-50条。
2023.9.17更新51-55条
感谢你们挖坟,有时间想起来再更吧。
我就说一句,我们这里卖衣服的都是按吊牌原价卖的。
芬腾一套家居服,我们这里店里卖400多,网购花了129.家纺也是。去年买罗莱的一条夏凉被,实体店说打过折699,我在官方店活动的时候买的花了299。还有小孩玩具,店里239的,淘宝39(这个有细微差异,小孩根本分辨不出来)。
以上我是见过实物才买的,一模一样的。
我家没孩子时我不网购,有了孩子学会网购,除了教育费用不算,生活费上,我不网购的时候两人和网购后三人相比,月开支还降了。
不网购亏死了,我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不过个人做电商只会比开店赔的更快。因为网购看不到实物,所以一般会去大品牌的官方旗舰店买,个人店便宜也不敢买了。
4.17补充:我妈要做沙发罩,不限布料,在本地问了几家都要上千,棉麻1200,什么雪尼尔的要1600.我淘宝给她买了一套,不到300……
现在大部分挣钱的网店背后都不是个人,是商业组织,都有公司或工厂,有专业技术有前期投入,个人随便开个店,从技术上资金上很难和商业组织竞争了。
4.29补充:我妈曾在本地大商场做过多年生意,里面门道我比你们清楚,所以什么实体店比网店质量好的话就别说了,大城市也许是,小地方还不如网购呢。真假混卖,批发市场拿货,贴牌,不许退换都是常态,比天猫差远了。
5.14补充:给一堆闭着眼睛捂着耳朵,不管你怎么说,他只会哔哔实体店质量好的喷子举个例子,中关村买电脑质量好吗?那可是实体店,农村市场充斥的大个核桃全是核桃汪汪牛奶质量好吗?那可也都是实体店。我身边的实体店,除非去沃尔玛之类的超市,买到真货率比较高,即使是本地人开的大型商场和超市,比这些也就五十步一百步的水平,步行街直接根本没牌子。
工商质监消协物价这些部门成立的时候可没电商这玩意,都是实体店,实体店就等于质量保证,他们以前的工作都干啥呢?
就昨天晚上,晚饭想买个黄瓜拌凉菜,前面阿姨刚买过一块,到我了张嘴就两块五,我就知道实体店活该不行,
我父母在广州一共四个铺面,去年赚了500多万。但房东那里要交450万。
除掉工人工资和开支,就剩余15万。
别的地方不知道,广州新中国,白马,沙河,哪个不是先赚个100多万给房东。
问题的根本不是实体难做,而是房东收费太高
我在某音买的哈密瓜,收到货后有个挤坏了,都流汤了,外面纸箱子都透了,我就拒收了,跟商家说了,商家退钱给我了,过了半个月我又收到了两个哈密瓜。
啥意思啊,我没吃到他过意不去,再免费给我两个尝尝啊
潮退了,才知道谁在裸泳。
很长时间,实体店都是依托铺面流量和广告流量的粗放式经营,并且这种经营方式就真的能赚钱。
既然这样就能赚钱,成本肯定是大量花销于租金和广告,商业模式和产品的核心竞争力,谁花钱去打磨。
我一朋友,做串串店,花了小半年时间基本跑遍了全城乃至区县看铺面(她要几百平米的大底商,比较难找);又谈了营销公司和抖音网红,这块预算我是知道的40万;以上两块搞定她认为已经成功了9成9。
我弱弱的问:你的底料和师傅没见你操心啊?
她一笔带过:那个随便找个底料厂供货就行了。
最近跟几个餐饮老板吃饭下来,我发现我和他们之间必有一方有问题:现在的餐饮老板聊自己的店,食材、菜式、味道、厨师通通不聊,他们都是聊渠道、聊流量、聊主播带货。
如果不是我爹做了几十年餐饮生意并且一直是当地生意最好的餐馆,我都会以为我完全不懂餐饮了。
现在大家做餐馆,都不立足于味道这个餐饮最本质的竞争力了,都去炒流量,炒出来的流量能够支撑多久?
——————————————
我再举个例子,以我们自己经营的这个实体小店来说(我在知乎的回答主要是家庭和理财这两方面,很少说到自己的行业)。
我们做的是很普通的行业:祛痘。
做了很多年了,但是仍然在流量上默默无闻。具体表现在:第一,网上搜不到;第二,被朋友介绍时,都是没听说过。
刚刚开业时只有26平米的楼中店,现在是三家店(重庆2家成都1家),每家面积也不大100平米,工作人员3-4人。
利润一直是非常不错(我以为)。前面三年每年比头一年翻一倍的销售额,从17年开始因为基数大了一直是每年30-40%的增长,到20年疫情只增长了8%,当时无法判断是疫情原因还是到瓶颈了,21年又恢复了40%的增长证明了20年是疫情影响,今年前4个月的销售额比去年同期增长25%(今年又明显感觉到疫情影响了,但是还是在增长)。
基本上,用我的眼光下看,我都看不懂我同行的操作。尤其是疫情这三年,倒闭了非常多,我认为不是疫情也早晚会倒闭。
举几个方面吧:
一、房租。
几乎所有人都会选择临街大铺面,月租金2-5万元,成本非常高了。辛辛苦苦全为房东打工。
我们租的全部是楼中店,快10年了一个自然流量都没有的那种,最便宜的门店月租金2900元,最贵的3700元,面积都是100平米左右。所以疫情闭店我们压力也很小。
二、装修
同行装修几十万,我们装修2万元 。包括刷墙、功能分区、柜子、logo墙。
装修便宜的好处是跟房东议价能力非常强,我都会在租期到期半年前问房东是否续签合同,这招非常有用,我会明确告诉房东如果不续签我找其他门面装修大概需要半年。去年行情下房东还想涨我价,我直接拒绝了,告诉他我装修只需要一两万刷个墙,大不了我搬楼下去多出个装修费。目前三次续签三次房东想涨价都是被我这样压下去的。
三、广告
同行广告占大头。其他我不知道,像美团推广费,点击一次10-20元,设置5元推都推不出去。
我们推广费0。这不是清高,真的就是花不起广告费,太贵了,之前做过朋友圈推广,一次点击(是的你没有看错是点击而已)350元,充了6000块烧光了告诉我是烧的不够多,让继续烧,我确实烧不起,停了,现在100%依赖老带新。
四、研发
因为前面三项我们节省了很多很多钱,所以有充足的资金投入研发,而其他竞争者是完全没有研发的。
我们投入研发的原因,是因为我们发现,导致痘痘的痤疮丙酸杆菌是常态菌种,永远无法杀灭(所以抗生素激素果酸激光等等都只能暂时性效果),但是有个致命弱点是厌氧菌,就是没有氧气才能繁殖,有氧气就不繁殖了,所以治疗痘痘的重点不在挑痘痘不在杀菌,而是要保持毛孔畅通,毛孔不堵厌氧菌就不繁殖了,所以要控油、收毛孔、导致毛囊过度角化、保持菌种平衡等等这些都属于护肤的范畴了。
(以上比较生涩直接跳过)其实很多痘痘店根本也没搞懂这些,就是加盟了拿仪器拿产品培训广告词开始卖。总之就是我们发现应该调整痘痘的肌肤而不是一味治痘痘,而痘肌的品种又很多,所以就自己研发了,早期挣的钱全投在这里了。
这里就直接只说自己做研发的经济账。
普通的痘痘店的模式就是批发产品来卖(有些加盟会要求每个季度必须进多少钱产品,卖不出去你也必须进来丢了都必须进),痘痘店找省市代理,省市代理找区域代,区域代找总代,每一层都有房租社保人工要付。我们是直接自己采购材料找工厂生产。俗称没有中间商。这个简单,跳过。
就拿代工生产来说,如果没有研发用工厂的配方,材料全部由工厂采购,并且材料费×140%,这还不算采购的价差和回扣。我们自己买材料纯加工,只需要付罐装费和开工费。
(但是当然工厂会看不惯我们,挣不了什么钱,今年也到处在看想收购一家工厂,我们又不想做大股东只想做二股东)。
这样算下来,即使同样的材料,我们成本50元,同行成本200元刹不住。
所以后果就是,祛痘套餐,市场价1~2万元,我们卖2000。再结合之前的房租装修广告,我卖2000比别人卖2万的利润还多(不是单客利润是全年利润)。
五、材料
因为直接进货,我们用的都是科莱恩、奇华顿、德之馨这样top5的材料,我的同行没法跟我讨论这个,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用的什么材料。
六、人工
我们技师全部招聘的护士,买保险,买商业险,每年体检(商业险和体检本来没有的,后来有个顾客的9岁孩子得脑瘤,父亲拿着家里钱消失了,我们捐了5万,后来想想没道理管顾客不管员工,又怕员工多了管不过来,就转嫁给商业险了;体检是从ct到核磁共振都包含,因为我爸的早期肺癌是体检筛查出的)。
这一项成本差不多,同行都有销售提成,我们没有,算下来打平。但是同行都不会买社保,我们人员更稳定。
还有同行基本不会招技术很好的护士,而会招美容师(推销能力强)。我也曾经试图培养过本店员工销售能力,后来放弃了,你想要一个员工技术很好又很能销售是不现实的,上帝是公平的。
七、
举个详细的例子说明我们这个行业的浮躁,有次我招聘店长的时候,来了个很大品牌(大家都听说过)的店长,一坐下我就问:痤疮是由哪六种细菌导致的?
她问我说:我是来应聘店长的,这些问题跟店长没有关系吧?
我:你不掌握专业知识怎么给顾客面诊呢。
她:我是不是专业不重要,我只需要让顾客觉得我专业就行了。
这种思想基本上是行业主流,不过这三年,他们都慢慢倒闭了
————————
以上。很长时间,门面当道广告好就能做好餐饮业,但是最终是要回归到餐饮的本质味道上面来;像我们这个小行业也一样,是公认的门面和流量打天下的,但是最终还是要回归到技术和产品。
经济好的时候谁都能挣钱;经济不好的时候最先死的就是花花架子。
(想了想还是匿名,现在必须显示城市,我顾客一看到就知道是我啦,我帖子发了很多家庭事务,还是匿名算了,要脸。)
——————
更新:
1、没有做加盟
2、因为之前很多痘痘顾客其实是湿疹,湿疹和痘痘性状几乎一样,但是产生原因和治疗方法完全不一样,又去研究湿疹、湿气、湿毒,研究了很多年,先后研发出了成套系的产品。结果疫情放开后发现,新冠是湿毒,而这些产品对湿毒很有效,目前基本上是病程控制在1-2天。所以12月一直处于忙疯的状态,留言大部分没有回复。大家有问题继续评论区留言,我忙完了会来回复的。
3、公司的微信公众号是:dnmy520
————————
2023年1月的更新:
今天和老公飞广州,也去亲身验证一下羊完重庆毒株是否对广州毒株免疫。
昨天做了年终决算,2022年我们11月封控没有营业、12月陆续羊没有营业,年中被封控了两三次每次一两周,但是还是比去年销售额增长了20.2%,利润还没有算出来。22年的销售额对比疫情之前的2019年,增长了66%。在11月封控的时候,我老公就说封控久一点,把我们竞争对手都封死,反正他们房租比我们贵、产品又没有核心竞争力,要死肯定是他们先死,然后顾客就到我们家来。
这次去广州是为了监督生产,突然想到提醒大家一定要把控产品质量。就以咱们这个祛痘行业来说,你以为生产产品就是我出一个配方、给厂家生产就是了。远不是那么回事。比如配方里面的某一种材料,以纯露举例,无论你用进口100%的、国产纯露(纯露和香精勾兑)、完全香精勾兑的,在配方表体现出来的都是“洋甘菊花水”几个字,水太深了,价格差了几十倍,指定进口纯露,还必须得指定某某公司某某纯露,这只是第一关;第二关,是生产工厂会不会偷换你的材料(大部分会偷换,不偷换的太少了,当然你本身就用的是香精勾兑货那就没人换)。我们被偷换过两次。第一次,就是没有经验第一次生产的时候,被要求委托厂家采购原料(美其名曰保证质量),结果付的进口纯露的钱,用的是国产纯露,我们怎么发现的呢,产品做出来特别香,我老公对原材料非常熟悉,一闻就知道完蛋了,纯天然的纯露是不会有那么浓郁的香味的,还有季铵盐73,这个材料是30-40万元每公斤,没几家用的,都是按克买,我们付的是粉剂的钱,给我们的是提取液。粉剂和液体的浓度都不一样。第一次生产损失惨重,全部销毁,我环保局的朋友告诉我销毁还得付每公斤多少钱,反正贵得很,给我出的主意,让我每个垃圾桶去丢几瓶,不会被发现。于是下任务全公司员工(那时候一个公司就几个人)每人每天上下班提一袋产品去丢。我和老公开车去偏远地方多丢一点。这一次损失了几十万。
第二次被换货是前年,当时我们已经合作了一家工厂三年了,合作模式是所有材料我们采购、他们代工生产。结果当时他们SB老板塞了自己小舅子进去当厂长,工程师辞职,辞职了TMD不跟我说一声,做出来的洗面奶不出泡沫。我们做了几次实验(我们公司有自己的小型实验室),发现应该是某个材料的问题,立马加科莱恩的材料进去(全球TOP的化妆品原材料生产商,基本上就是巴斯夫、德之馨、科莱恩、奇华顿这几家了,从海蓝之谜到雅诗兰黛都是用他们的原材料,属于高度垄断了),就能起泡。所以就是材料还是那个材料,只是把我们买的快递过去的科莱恩的换成其他材料了。这次好在还没提货,逼着厂家重新生产。
教训就是不能偷懒,不能因为疫情就不去工厂,所以我们现在还是最sb的办法,每次去守着生产。加工费一瓶1块钱,我和我老公的飞机票、酒店、租车费等,都快赶上加工费的一半了。
然后就是我们买材料的时候,都要求供货商把原料拆包,重新用白纸箱装,这样厂家就不知道我用的是哪个品牌的原材料了。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
为啥我要写这些呢,最近发现很多做生意的,糊里糊涂,连他的商品质量有没有重大缺陷都不知道,更别说怎么去解决问题,一开始就注定了倒闭。比如最近我的包材出现了裂开的问题,供应商扯这扯那,他们是真的很迷惘是啥问题,我老公就拿去给他伯伯看了一眼,就说是塑化剂加多了(为了省钱),然后厂商按照塑化剂这个思路去解决果然就没问题了。
我家楼下之前新开了一家米粉店,我们去吃,打扫的干干净净,价格厚道,老板娘和蔼可亲。我老公见她一个人忙生意不容易,就跟她讲,你这个米粉换一家供应商,明胶加太多了(加明胶让米粉不断,但是影响口感),她一脸懵逼,不知道为啥说她米粉不好,不知道啥叫明胶。你说你一卖羊肉米粉的你连最重要的原材料质量都不知道怎么辨别怎么控制,你开业就是为了倒闭。前几天我路过的时候发现她已经倒闭了。
有之前我提到的我朋友的串串店,评论区问我她会不会是核心机密不告诉我?呵呵,我跟她讲,你这成本投入这么高,你怎么还用人工香料。她问我啥叫人工香料。嗯,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她已经把店转出去了。
所以你如果无法成为你行业的专家,无法辨别你的产品问题在哪里,不要去做。现在不是从前了,不是有本金胆子大就能赚钱的年代了。不熟不做,不精通不做。现在做生意也可以用投资那句金句来总结:你无法赚到你认知以外的钱。


(发张照片证明在广州,刚刚吃完宵夜外卖,广州点汤粉就跟重庆点小面一样,不会踩雷)
我们这有个小区叫二奶小区,这个小区一万多人,并不是里面的人都是二奶,而是这个小区四周商铺都是二奶开的,这些商铺足足一百多家,干的足疗店的生意。
以前我们这一线商人有钱玩的也嗨,养二奶直接送商铺,那个时候流行一铺养三代,所以当时认为商铺比住宅强的多。因为这些商人都是一个圈子的,谁都认识谁,所以都自发的把养的二奶都安排在了一个小区周围。
十几年过去了,这些商铺还剩下七八十家,以前的小姑娘们也三十多岁了,生意差到什么地步呢?又有找靠家的想法了,这次只要包生活费就行,不用送商铺了。
其他正经实体店更不能赚钱了。
………………
统一回复一下,光讲故事了,没有人明白为啥实体店不行了。你们干实体店指着赚老百姓的钱只能混个起来倒下混口饭吃。甚至二八定律,那八成都没有余钱买房还房贷。更不要讲特殊原因老百姓没钱消费,更难赚钱。跟我讲的故事有啥关系呢?实体店要想赚钱,一定要赚有钱人的钱,但是有钱人只会精准扶贫,比如包二奶,也不全是黑暗面,比如有钱人也会匿名捐款供养学习好的高中生上大学。实体店前景堪忧。
谈论实体店是否赚钱(或现在最火的“新零售”),一个有益的思考角度是:什么样的线下业态,未来注定是互联网打不掉的?
举个最简单例子,服装和3C,和饮食相比,更容易被互联网打掉。饮食即时性更强,更需要线下马上获得,而淘宝最大品类是服装,京东最大品类是3C。虽然投资人热衷谈论新零售,但在Zara也开始关店的情况下,参与“新零售”对不少实体店主来说是奢侈,最重要是活下来。
从这个角度出发,未来线下实体店大体只会剩下三种属性:
1)泛饮食:餐饮、超市、便利店、咖啡店、茶饮店 (超市和便利店吃相关品类的比例将越来越高,前者参考盒马鲜生,后者吃相关品类目前占80%左右)
2)体验式:电影院、KTV、网咖、酒吧、咖啡馆、轰趴馆、手工、烹饪 etc
3)强品牌:优衣库、苹果、Zara、新兴品牌的线下零售店(如三只松鼠)
这三类不是完全互斥,一家企业可以拥有多于一种属性,少数优秀企业全占了,在互联网冲击下将毫发无损。
例如星巴克,三种都具备。实际上星巴克创造了一种新的业态:咖啡馆。咖啡和咖啡馆是两种业态,一个不合格的VC,在80年代遇到舒尔茨,很有可能问他:如果雀巢做你在做的事情,你怎么办?
雀巢做不了。原因是星巴克的咖啡馆业态,既是咖啡零售,又是体验式业态,是两者的综合产物。这也是我在前文把”咖啡馆“既放在第一类,又放在第二类的原因。
星巴克有两种同样强大的消费场景:外带和堂食。
前者是咖啡零售,用户冲饮品本身而来;后者买的是社交场景和空间,具体是咖啡或茶饮实际上差别不大(这也是茶饮店红火的一个原因,不展开)。
因此星巴克第一种场景是饮料的强品牌零售(上文第三点:强品牌 , 上文第一点:泛饮食),第二种场景是体验式业态(上文第二点:体验式)。星巴克三点全占。
未来互联网打不掉的实体店,多少得占1-2个属性,星巴克3个全有,就是最厉害的新零售。(更多关于星巴克的分析,参看我的专栏文章 知乎专栏。)
消费行业、衣食住行、新零售的深度分析,请关注我的播客 疯投圈
这不是网店淘汰实体店的过程,这是大财团淘汰个体户的过程。
你看到的生意流失并非让网店抢走了,而是让比你更有业务知识,资金更雄厚,营销手段更成熟,产品更有优势,销售模式更多样化,供应链更稳固的大公司抢走了。
在90年代的时候,大财团随便做做房地产、金融和贸易就能赚钱,根本就看不起你这实体店的小生意,所以传统实体店使用熟人口碑这种简陋的营销方式;在五公里以外的批发市场拿货这种无优势的产品供应;一大批滞销存货压着一大笔资金这样落后的供应链模式;每天算着小算盘看看自己还有没有钱进货这种资金实力,居然也能生存下来。
但这几年来,房地产不好做了,金融风险大了,大财团发现自己只剩贸易生意可以做了,就及时适当退市房地产和金融,抽出资金去主力做贸易。连万达集团都宣布在2016年基本从房地产企业转型成服务业企业。
那玩法就不一样了。
你突然发现你附近的几个街区很少人逛了,人们都去了大地产公司新开发的新生活区。
你无法想象为什么网店的东西能卖那么便宜。
他们的产品质量也没好到哪里去,为什么人们都去买他们的东西。
看着他们热火朝天的在双十一干1200亿的销售额,你也眼红的想分一杯羹。
在他们谈到大数据、网红营销、用户粘度、CRM、互联网+,物联网的时候,你也想找身边的哪个人可以跟你解释是什么意思,但你能找到最厉害的人也只能解释B2C而已。
你说你也想做网店,但你招聘不到有能力的人过来运营,也怕这个新的生意会使你的资金压力变得更大。
十年前你有听过网店,但现在十年后你已经没有能力再去接触这块生意了。
只能看到大财团投资的一个个像MINISO、ZARA、H&M、UNIQLO、热风、UR、喜茶的实体店越来越火。
而当当书店、三只松鼠都在计划大幅增加实体店业务的投资额。
你居然还在想实体店是不是越来越难赚钱?
你其实一直落后于时代,别人做网店的时候你没有做,别人做实体店的时候你怀疑实体店的潜力。
你觉得网店的成本低,但其实天猫要扣掉网店5.5%的佣金,人员开支也越来越高,快递费用也是个大头,推广费用更是压得网店透不过气来,这个成本一点都不比你的实体店低。
网店再强,也只能做一种产品,消费者无法享受多样的服务。
我今天约了女朋友逛街,所以先去发廊剪个头发,再约女朋友在奶茶店等,一起去看衣服的时候女友试了一件很性感的内衣,所以我忍不住就送给女友了,我自己也买了件舒适的T恤,然后我们虽然在网上订的电影票,但在电影院买了爆米花和可乐,在等待电影开场的之前我们逛了一下超市,买了明天的零食,我顺便还在购物车里放进了两盒冈本,最后看完电影后去附近的旅馆开了房间。
这才是实体店的销售闭环,经济就是这样循环再生的。
有哪家网店能做到?
网店现在都要靠物联网和O2O来实现自我拯救了,不然网店都快活不下去了。
网店正在一步一步的给实体店打败。
政府也在一步一步开放实体店的支持政策,开店流程和手续更简化,税收监控也在不断放松,从2016年开始新创业的实体店连续一年多激增。
而且很重要的是,对于地方政府来说是更喜欢实体店的,哪个地方政府不喜欢把租金、税收、人才、城市建设、城市GDP、房地产等与自己政绩息息相关的东西紧紧抓住呢?
但政府看着传统的实体小店那种落后的商业模式也着急,烂泥扶不上墙。
所以会更着重对大财团的招商引资,而不着重在小个体户的扶持。
这也是为什么你觉得实体店越来越难赚钱。
其实难赚钱的不是实体店,只是小个体户而已。
88线小县城,最近上头要下来进行环保检查,听说某家杂货店被罚了2000块钱。
许多商店纷纷打电话问食药监:是不是必须要关门呀?
朋友回答:你们食材(东西)有问题吗?
店家回答:没有问题,我们都是正宗的东西,不信你们来查。
朋友部门:那不就行了,没问题关什么门呀?
环保部门:必须关门!
然后这半个月以来,吃早餐找不到地方,吃午饭找不到地方,晚饭要不到地方,水果鲜花店也关了不少,装房子连窗帘建材也找不到地方买……
关了半个城的店。
不说了:我得下去超市买菜了,免得人多排队太长
12年的时候我在厦门曾厝垵开第一家店,当时什么也不懂,就觉得开店比较自由还能挣钱。就贸然说服另外两个同学合伙,在曾厝垵开了一家精品店,卖纪念品给游客。
当时没有任何开店经验,也没有任何人指导,完全从零开始摸索。如果这种方式放在其他任何一个成熟的地方开店,早就死一百遍了。
但是我们当时碰到了好时候,当时曾厝垵打着中国最文艺渔村的噱头,在网上声名鹊起,游客越来越多,但此时整个曾厝垵的店少得可怜。游客到曾厝垵后基本每家店都会逛过去,我们店里的东西根不愁没人买。
当时有个网站叫美丽说,里面会分享一些有趣的饰品工艺品。只要哪个物品点赞人数比较多,我们就直接在阿里巴巴上批量买来放在店里面卖。就这样,我们从一开店开始就能赢利赚钱,现在想想真是踩了狗屎运。
但随着曾厝垵店铺数量的飞速增加,各种越来越精致的店铺不断崛起,我们的生意也一落千丈。
后来我们又转型做定制明信片,开创了当时曾厝垵一个新的市场,又小赚了一波。但很快就有一大堆店家跟做定制明信片,我们的生意就又开始萎缩了。
最后在我们店摇摇欲坠之际,房东提出要提前收回我们的店面。因为此时曾厝垵店铺的租金行情已经番了几倍,而我们租店时才几千块一个月,且签了6年合同,房东很想把店铺收回去再高价租给别人。
一番讨价还价过后,房东给了我们一笔补偿,我们第一次开店就这么有惊无险的结束了。
14年我们第二次开店选择了在鼓浪屿,有第一次开店的经验过后,我们很清楚自己的定位,算是有备而来。
当时我们选择在鼓浪屿租一栋独栋别墅做旅游跟拍-就是游客来厦门游玩,我们安排专业的摄影师帮他们拍照 。
厦门婚纱摄影市场非常发达,全国各地的人都会涌来厦门拍婚纱。但旅游跟拍相对于婚纱摄影单价低很多,所以很多大的影楼看不上这块市场。这在当时也算是一个新兴行业,做的人相对比较少,刚好给我们的介入提供了机会。
彼时在做旅游跟拍的都是一些个人摄影师和小的工作室,在鼓浪屿租下独栋别墅做旅游跟拍的我们是第一家。
我们别墅选址恰到好处,广告效应非常突出,加上另一个同事淘宝也做得很溜(刷单比较厉害),所以我们的旅游跟拍在鼓浪屿迅速崛起,很快成为厦门旅游跟拍做的最大的一家店。
只要有市场,就肯定会有竞争。我们的发展壮大很快引来更多的竞争者进入这个市场,价格战、舆论战、挖人、模仿、诋毁各种手段应接不暇。这些都没有阻碍我们的发展,我们在厦门愈挫愈勇、名气越来越大。
但因为旅游跟拍单价不是很高,且又不是刚需,随着进入者越来越多,我们的发展也很快到了瓶颈期。
最终我们没有被外部打败,内部却渐渐出现了分歧。同事主张低价走量削减成本,我主张转型投入到婚纱摄影。后来分歧越来越大,加上自己家庭的原因,最后我选择拿钱退出经营。
16年我跟妹夫一起开饭馆,他部队炊事班出身,烧菜有两下子,我对营销策划还是有点见解,所以就决定一起搞个饭馆。
我们第一次开餐馆就选了个140平上下两层的沿街店面,就想不搞则已,一搞惊人。后来的事实证明,任任陌生的领域如果贸然进入开店很有可能是要付出代价的。
如果说之前我们做跟拍的竞争对手只是其他家做跟拍的,那做餐饮的竞争对手可能要多好几倍。没开店之前以为我们的竞争对手只有隔壁那家川菜馆,后来事实证明我们的竞争对手是这周边所有的餐馆,包括川菜馆、闽菜馆、大排档、海鲜酒楼、烧烤摊等等。
最意想不到的是我们就连隔壁的川菜馆都没竞争过,妹夫烧菜全是野路子,大排档的水准来搞个两层餐馆,每天隔壁人声鼎沸,我们店空荡荡的形成鲜明对比。
这个项目没熬几个月就转店关门了。
16年下半年,我跟妹总结之前的教训,决定做烤鱼外卖。
他的技术做正餐堂食有点差强人意,但做烧烤烤鱼还是绰绰有余。这次我们选择一家稍微偏僻的小店,房租低且不用装修,门口就摆几张桌子,主要做美团饿了么。
前期生意全靠我俩的朋友熟人照顾,外卖平台上的评价一点点开始积累,刚开始也做得很艰难。
后来路口生意最好的那家烤鱼店因房东涨房租无奈关门。到我们店吃烤鱼的人一下子多了起来。我们店名简单好记,烤鱼做得味道也堪称一绝,每个到店消费的人我们都鼓励他在我们的外卖平台上点单付款。
随着外卖上单量及口碑的不断发酵,我们的外卖生意也越来越好,后来居然做到了厦门烤鱼人气第一名。
生意井喷过后,人就会开始膨胀。当那家烤鱼店步入正轨过后,我们很自然的就想到了去开分店。
一个店生意的好坏除了跟自家产品服务有关系外,店铺周边环境人群的影响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一点我们当时恰恰没有注意到。等我们分店开到另一个地方后才发现新店周围的消费者全是游客,而我们老店的主要消费人群是本地居民学生商家。
自然新店没撑多久,就面临着倒闭,最后我们还是老老实实回到老店继续拓展。
17年之前我一直是异地恋,后来老婆怀孕过后,我最终选择来到老婆所在城市发展。17年底我在新的城市开了一家婴幼儿摄影店。
开这个店主要有两个原因:1.自己之前从事摄影多年,非常熟悉有经验;2.老婆怀孕生孩子,认识了很多宝妈,大家都有这个需求。
因为我在新的城市认识的朋友不多,总结一下多年开店经验,选址装修招人营销策划全部一个人带头干完,最终店铺如期开业。
这个店铺选址当时是跑遍了整个城市,详细考察了好久才决定的,在一个非常大的疫苗站旁边。每天都有几百位妈妈带着孩子过来打疫苗会路过此店,所以店铺从开业第一天就不缺顾客到店咨询拍摄。
很快店员越招越多,生意也越来越好。当然这其中也碰到了非常激烈的竞争,各家儿童影楼直接派人到疫苗站搞活动拉客,低价吸引顾客过去拍照,再高价狠宰顾客选片。这一招确实有用,对我们造成了很大冲击,但这种宰客形为很快搞得妈妈们民怨四起,逐渐很多妈妈对这种套路闻之色变。
后来在对方这种套路营销逐渐失效过后,我们的生意又开始稳步好转、向前发展。
但最后,还是碰到了意料之外的事:当初我租这个店面是找二房东转租的,他还给我提供了大房东同意转租的证明文件。结果后来发现,二房东自己搞的假合同假证明骗我签了5年合同。大房东跟二房东只是口头合同,随时可以收回店面。
最终这个摄影店被大房东强行关闭,二房东又是个无耻老赖,死不认账。去派出所报案,警察说这是合同纠纷,不予立案,最后只得请律师将二房东告上法院。但法院受理时间非常漫长,至于最终判决结果如何还不得而知……
总结这一路历程,有赚钱的时候也有赔钱的时候。开实体店赚钱难吗?答案是当然不简单,开店赚钱需要能力也需要运气。
为什么实体店越来越难赚钱了?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一、中国目前整个大的形势影响。
富人更容易富,越来越向金字塔的顶部集中,而大多数普通人被房子、车子、孩子都压得喘不过气来,家庭压力大、消费更理性也更保守了,除了房子、车子、孩子以外,整个社会并没有出现所谓的消费升级,反而出现了中产焦虑现象。
二、互联网的崛起,传统经济被新兴经济不断冲击。
最明显的就网络购物对实体购物的冲击,其实远远不只这些,各行各业都会受到影响。眼下很多行业实体店都会跟互联网结合来做。如果线下体验不是很强的行业店铺,只是着眼于线下而不拥抱线上,今后会越来越难做。
三、消费习惯的快速迭代。
以前车马慢、书信慢,消费习惯、流行趋势也迭代的慢。现在发展节奏飞速前进,一种食物、一种服饰、一种风格可能没过多久就不流行了、就过时了。在如此高速发展的社会,迭代节奏慢的企业个体自然会很难做。
四、万众创业、大众创新,入场的人太多,竞争太激烈。
以前流行找份稳定的工作,安安稳稳的过一生。现在整个社会太浮躁,谁都想要赚快钱、赚大钱,开店铺、做项目、拉投资、争上市。越来越多的人一头扎进这个社会大染缸淘金,竞争越来越激烈,老旧思想、不懂变通的人当然越来越难做。
在一些店铺企业日渐沉沦之时,趣头条、拼多多几年就上市估值几十亿,上百亿;喜茶、奈雪的茶买杯奶茶要排个把小时,单店日入几十万,今后类似这样的企业会不断涌现。总之,传统的、因循守旧的、不思进取的人开店做生意会越来越难;相反,一些勇于拥抱社会变革,不断创新、洞察深邃的人做生意赚钱可能会越来越快,越来越多。
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
2019.1.6
非常感动前面写的能够得到这么多赞同,最后几段的总结我都是从大的方面在分析。大方面的影响是趋势层面的,很多人就算身在其中,往往也感觉不到,就算失败了也不知道为何。但这影响是实实在在存在的,我们要做的就是要顺应这个趋势,不要逆流而上。
普通人在开店创业的过程中其实往往是很多细节会决定创业的生死,就拿我最后一次开婴幼儿摄影店的例子来说。大方向的各种竞争当然十分激烈,真正导致关门的却是开店最初签的那份合同太草率。
当时明知这个店面没有产权,我们还是冒险与二房东签了合同。当时为了保险起见,我们还特意做了两手准备:1、合同约定如果店面出现产权纠纷不能用5年,二房东要赔偿我们30万的损失;2、整个签合同的过程我们都有录视频作为证据。
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居然二房东还敢隐瞒事实,用假合同跟我们签了五年,也算是百密一疏,长了见识。后来我们去派出所和经侦大队报警,警方一致认为我们店面有使用了一年,只能算是合同纠纷,不能算是诈骗,只能走民事程序。
去法院立案,结果年底法院都不立案了,所有案件可能要推到半年后。最终我们在律师的建议下又花钱申请了诉前保全,这样可以提前立案。对方果然是个老狐狸,将名下的车和财产全部转移走了,我们的诉前保全最终只冻结了1800块钱。
保全完后法院也同意提前立案,最终开庭时间定在2019年2月18日,至于判决结果如何,结果出来了我会第一时间告诉大家。
2月18号已经开完庭,然后更奇葩的事出现了,大房东作为第三人参与出庭,拿不出任何关于这些房子证明文件,规划许可,施工许可等文件一个也没有。这片店面是区国资委下的房产公司所有,他们当时在建安置房的时候,看旁边多了块空地,在没有任何手续的情况下,在空地上盖了这排店面拿来出租。这些文件统统没有的情况下,租房合同判为无效。在合同无效的情况下,法官建议2种解决方案:1.找司法鉴定机构来评估实际损失。2.协商解决。
2019.5.13
好久没来更新,居然有这么多朋友询问点赞,备感意外。
补充一下后续情节。法官判决结果已经出来,因为我们签的租房合同无效,法官不能按照合同上面30万的赔偿额来判。如果要把装修营业损失算进去,需要我变更诉讼请求,找司法鉴定机构来鉴定,再重新开庭。司法鉴定至少要一个月的时间,而且就算法官判被告赔偿我30万,他也不一定拿的出来。
最后综合考虑,没有再做司法鉴定。法官直接判二房东败诉,赔偿转让费、退还押金。结果已经出来快两个月了,二房东铁下心当老赖,至今一分钱没还。
最后也遇到贵人相助,大房东出于同情,同意把店继续租给我,租金比之前便宜点,但要补齐前面停业半年的租金。
这件事的最终结果就是店铺停业半年,损失数十万;官司打赢,一分钱没拿回来;店铺重新营业,但要补齐前面的房租。花钱又上了人生重要的一课。
好在重新营业后,做了一次营销活动,效果还不错,现在继续前行在创业的路上。
很多朋友私信我想要交流,但平时很少上知乎,所以没来得及回。
带儿子去王府井逛街,儿子来到商场,看好了一套小汽车,五辆104,


上面有价签,写的清清楚楚,我从容的掏出手机,逐拍照,搜索,网上下单,行云流水操作下来,最终67价格搞定~


旁边三年级的儿子得知老妈的操作省了37块钱,直喊666~
=====================================
哈哈哈,没想到昨天在北京王府井下的单,今天就给我们送到青岛了~一模一样,这效率可真是快~
=====================================
有人说我这样做没礼貌,说说我的想法:104-67=37元。我前两年做过小时工,不停的叠衣服,收拾卖场,忙忙乎乎一小时工资18块,37元钱是我两个小时的劳动力,我拍照没觉得冒犯谁,当时周围除了一两个顾客没有其他人,如果我花我两个小时的劳动力去维持那种礼貌或者那一点可怜的体面,对我而言,不值~至于时间嘛,这个玩具,第二天下午就到货了,从下单到拿到货一共28小时,这个时间,于我和孩子来说,都可以等,在等待中,孩子还多了一些期盼~这也算是一个小小的延迟满足吧~
我想,等哪天财务自由了,也许就不会这么精打细算了,希望我和大家都能等到那一天(? ? ?? )!
评论显示素质,如果评论是不能给你妈妈看的那种,那就非礼勿言。
————
原答案
去年回国买Bra,很多牌子都没有E罩杯,本着去体验一下材质和舒适度,去商场逛了一圈,只有 华歌尔 和 夏娃的诱惑 有我的 Size。问价格,大概都是400-600元,要是买3件倒替,就是1200-1800。what?! 内衣这么高的价格,让小年轻们怎么消费。
首先,相似定位是品牌,美国比国内便宜。维多利亚的秘密,CK之类的在美国原价也就$40多(合人民币260多)还经常打折。夏娃的诱惑 经常3件$90。重点是 美国工薪族,工资几千美金,花100买内衣不贵。国内刚上班的工薪族也是挣几千,花1-2千买内衣是真贵。更别说商场里动辄4位数的其他衣服了。
打开淘宝,搜旗舰店,同款Bra,商场600,网上买160。网购还能随时比价,查看别人评论。网店节省了房租水电和销售的工资,便宜不少。很多商场里看似高档的外国品牌,在国外都是大众品牌,选中款式之后,海淘/代购要便宜的多(如果你能找到靠谱的途径的话)。
其次,网购没有店员的打扰和质疑。我去买内衣,问店员有没有E罩杯的。她们第一反应都是否定,“你看起来穿C,先试试这个C杯的吧” 我的身体是自己了解还是你了解?试衣服过程中,一直在试衣间“帮我正确穿戴”。第一,试内衣时,推门进来很冒犯顾客。第二,穿了N多年了,根本不用她教,浪费双方时间。第三,600对我来说超出预算,我就不买了。还要被店员翻白眼。
后来听说每个柜员每月有2万的销售额要达标,所以才会拼命的推销。然而,消费对我来说,一是,我确实需要的东西。二是,在我预算之内。所以我要洗面奶,你向我推销卸妆油、面膜是浪费彼此时间。同时,为了向我推销护肤品,你还说我皮肤不好,有缺陷。我的皮肤状态经常被朋友夸,你想通过打压、贬低来刺激消费,我却不是抖M。超过预算,我不会买,也不会继续耽误你销售时间。但是出门逛街,好好的心情被销售的白眼破坏了,也是闹心。
PS,很多人对罩杯有误解,国人平均应该远不止B罩杯。因为B罩杯最好卖,进货多,导购才爱推销B。举个例子,32D、34C,36B的上围是一模一样的。如果你是32D,店里没有D罩杯的Bra,导购给你拿34C或36B,你穿上以后上围都合适。导致很多本来是大罩杯的人选了不合适的底围,Bra起不到承托和保护作用。
现在90后,00后营养充分,男生普遍比父母那辈高,高中生180cm的比比皆是。同理,女生也不可能像父母那辈一样,都是A、B罩杯。我的朋友中,除了一个太瘦的170cm,90多斤的妹子是B,其他都是C及C以上。




A罩杯,上下围之差是1英寸,也就是2.54cm,B罩杯上下围差2英寸,以此类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商业财经 最新文章
全球光刻机巨头阿斯麦一季度订单远低于市场
美股纳指收跌逾 2% 创二月来新低,英伟达大
国家统计局发布 3 月份分年龄组失业率数据,
私有制是否保护了人格平等?
如何看待英伟达股票2024年4月20日跌停10个点
埃尔多安为什么被叫做经济学毁灭者?
网传南京有中介恶意做空楼盘房价,业主发起
2024 年 10 月我国养老金双轨制改革将结束
如何评价国际评级机构穆迪(Moody s)下调万
死过人的房子可以买吗?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4-03-04 14:24:13  更:2024-03-04 15:11:02 
 
 
股票涨跌实时统计 涨停板选股 分时图选股 跌停板选股 K线图选股 成交量选股 均线选股 趋势线选股 筹码理论 波浪理论 缠论 MACD指标 KDJ指标 BOLL指标 RSI指标 炒股基础知识 炒股故事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天天财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