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财汇 购物 网址 万年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小游戏 视频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淘股吧 股票涨跌实时统计 涨停板选股 股票入门 股票书籍 股票问答 分时图选股 跌停板选股 K线图选股 成交量选股 [平安银行]
股市论谈 均线选股 趋势线选股 筹码理论 波浪理论 缠论 MACD指标 KDJ指标 BOLL指标 RSI指标 炒股基础知识 炒股故事
商业财经 科技知识 汽车百科 工程技术 自然科学 家居生活 设计艺术 财经视频 游戏--
  天天财汇 -> 商业财经 -> 2023 年国民经济统计公报:GDP 增长 5.2 %,全国人口减少 208 万人,如何解读这一数据? -> 正文阅读

[商业财经]2023 年国民经济统计公报:GDP 增长 5.2 %,全国人口减少 208 万人,如何解读这一数据?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 国家统计局 2024年2月29日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
看看GDP分布。




至于人口?怕啥?不用怕,历朝历代人口变迁海了去了,一些民族诸如匈奴,鲜卑,党项,女真消失了,永嘉南渡,靖康南渡,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也许多次,都城变化也有好几次了,长安、洛阳、邺城、开封、南京、杭州、北京,咱们不还是照样存在嘛?
至于以后,“……,管他洪水滔天”?


——————————————————
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比较早的就是上海,东北,天津,华南等沿海地区了。同时,人口密度也比较大。


中国










中国历代人口密度简图:
















第七次人口普查信息地图选:
人口分布:


老龄化:


少子化:


城镇人口比例:


人口增长率:


性别比:


各省人口数据图:
东北—辽宁


东北—吉林


东北—黑龙江


华北—京津冀


华北—山西


华北—内蒙古


华中—河南


华中—湖北


华中—湖南


华东—山东


华东—安徽


华东—苏沪


华东—浙江


华东—福建


华东—江西


西南—四川


西南—贵州


西南—云南


西南—西藏


华南—广东


华南—广西


夏、琼、渝


西北—陕西


西北—甘肃


西北—青海


新疆、台湾


———————————————————
历代人口分布或密度图(选)。
看原图,非常清晰。
春秋战国至南北朝人口迁徙:


公元2年(西汉)人口分布:


公元149年(东汉)人口分布:


公元280年(西晋)、464年(南朝宋)人口分布:


公元549年(东魏)、609年(隋)人口分布:


609年(隋)人口密度:


公元742年(唐)人口分布:


盛唐742年,唐中期813年(藩镇割据时期),人口密度:


———————————————————
公元1102年(北宋)人口分布(经过藩镇割据和五代十国的动乱,北宋人口大致分布均衡,但北多于南的格局未变):


辽国人口分布(燕云十六州是重心):


公元1162年、1223年,南宋人口密度(可看到江南和四川人口集中,后者在宋末元初锐减):


公元1207年(金国)1290年(元代)人口分布(可通过对比看到华北【金与元对比】和四川【南宋与元对比】人口的锐减触目惊心):


———————————————————
明清人口迁徙:


明代人口密度:
明初南方是重心,后来南北较为均衡。四川地区却未恢复汉唐宋时的盛况。


清初人口密度:


清中期1790、1812年人口密度:


1820年(清中期)人口分布:


1840年(清中晚期)人口密度:


1851年(清中晚期)人口密度:


清末人口密度:


1925-1935年(中华民国初期)人口密度:


补图:
盛唐人口分布:


唐代诗人分布:


北宋人口迁徙:


全宋词诗人分布:


明初大移民:


清代人口密度与迁徙:


很多人会质疑数据是觉得我周边那么多失业,收入降低那么多,怎么可能经济还增长。
更何况,标题里还特意强调了2023年,我们持续人口负增长。
没有人了,收入降低了,为啥GDP会增长。
其实也比较好理解。
因为GDP这个数据本身就是个绝对值。
从拉动它的三架马车,我们也能看出,只要搞定了直接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以及外贸,那么GDP就能起来。
首先,看看社消。
疫情过后增长起来,应该也是预料之中的事情。7.2%的增长额度,比较适中。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1495亿元,比上年增长7.2%。
按经营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407490亿元,增长7.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64005亿元,增长8.0%。
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额418605亿元,增长5.8%;餐饮收入52890亿元,增长20.4%。服务零售额[36]比上年增长20.0%。
全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30174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8.4%,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为27.6%
和城市相比,乡村电商平台其实发展空间还很大。
只要资金可以陆续投入到乡村平台建设,这里还有较大的增长幅度。
其次,看看外贸。
这个数据没有换成美元,如果按照汇率贬值4.5%来计算,美元单位我们其实是下降的。
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417568亿元,比上年增长0.2%。其中,出口237726亿元,增长0.6%;进口179842亿元,下降0.3%。货物进出口顺差57883亿元,比上年增加1938亿元。  
年末国家外汇储备32380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1103亿美元。全年人民币平均汇率为1美元兑7.0467元人民币,比上年贬值4.5%。
这当然还是受到国际经济低迷的影响。即使人民币一再贬值,全球经济低迷,需求不振结果就是如此。
最后,唯一能依靠的是直接投资了。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09708亿元,比上年增长[37]2.8%。
在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中,第一产业投资10085亿元,比上年下降0.1%;第二产业投资162136亿元,增长9.0%;第三产业投资330815亿元,增长0.4%。
基础设施投资[39]增长5.9%。社会领域投资[40]增长0.5%。民间固定资产投资[41]253544亿元,下降0.4%;其中制造业民间投资增长9.4%,基础设施民间投资增长14.2%。
显然,固定资产投资,尤其是基础设施投资(制造业+建筑业)是今年拉高GDP的重点。


所以,GDP增长5.2%,我们可以理解为主要还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直接投资给力。
为啥如此大的增长,cpi却没有浮动,我们劳动人民工资却感觉不到增长呢?
很大程度上,直接投资投资的制造业和建筑业,能增加GDP绝对值,但投资建设周期长,对于税收贡献不多。
且类似这些行业,大部分还是低端劳动密集人员为主,他们的工资提高了。
我们想想,今年其实很多地方,底层劳务人员是供不应求的,只是白领需求变少了而已。
所以,接下来可支配收入大概率也会提高。
但主要应该还是最底层劳动人民,看知乎的我们知友们,大概率不在这个范畴之内。
而这部分人更不可能买的起房。
他们也很少消费,因此CPI很少能靠他们拉动。
接下来,还是要在社消和楼市上下功夫。
真正拉动了需求,让通货温和通胀,中产阶级、白领收入才有可能增长……
图钉的尖尖,财富涨了
图钉的圆圆,人数少了
横批:稳中向好
全国人口减少208万人,相当于一年减少掉一个中等城市。往后看,由于老龄化和人口出生率(降低)的影响,最开始每年减少掉一个中等城市,逐年过渡到每年减少一个大城市:


国民经济统计公报中其它有意思的数据如下:
项目202120222023GDP增速8.1%3.0%5.2%全国人口141260万141175万140967万人口增长率0.34‰-0.60‰-1.48‰城镇常住人口91425万92071万93267万城镇化率64.72%65.22%66.16%全年出生人口1062万956万902万全年死亡人口1014万1041万1110万就业人员74652万73351万74041万城镇调查失业率5.1%5.6%5.2%农民工总量29251万29562万29753万CPI增速0.9%2.0%0.2%国家外汇储备32502亿31277亿32380亿全年平均汇率6.45156.72617.0467汽车产量2652.8万辆2718.0万辆3011.3万辆新能源汽车产量367.7万辆700.3万辆944.3万辆光伏电池产量3.4亿千瓦5.4亿千瓦清洁能源发电量29599亿千瓦时31906亿千瓦时粮食种植面积11763万公顷11833万公顷11897万公顷粮食产量68285万吨68653万吨69541万吨猪牛羊禽肉产量8887万吨9227万吨9641万吨工业增加值372575亿401644亿399103亿水泥产量23.8亿吨21.3亿吨20.2亿吨规模以上
工业企业利润87092亿84039亿76858亿发电装机容量237692万千瓦256405万千瓦291965万千瓦并网风电32848万千瓦36544万千瓦44134万千瓦并网太阳能30656万千瓦39261万千瓦60949万千瓦建筑业增加值80138亿83383亿85691亿全年旅客运输总量83亿人次56亿人次93亿人次社零440823亿439733亿471495亿固定资产投资552884亿579556亿509708亿民间固定资产投资307659亿310145亿253544亿房地产开发投资147602亿132895亿110913亿货物进出口总额391009亿420678亿417568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2539亿203703亿216784亿税收收入172731亿166614亿181129亿货币供应量(M2)238.3万亿266.4万亿292.3万亿人均可支配收入35128元36883元39218元农民工人均月收入4432元4615元4780元参加城镇职工
基本养老保险人数48075万人50349万人52121万人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259万人297万人352万人备注1:城镇调查失业率统计口径在2023年8月份发生变化;备注2:平均汇率指的是美元兑人民币。
我觉得想看明白统计公报,先要想明白天朝经济的基本盘在哪里,14亿人要靠什么来赚钱。
其实在古早时代,随着经济重心南移,天朝的经济已经明确是东重西轻,南强北弱,少数几个州府养活全家人,天朝很多州府折腾一整,财政还是负的,也就是开一天还赔一天的买卖,怎么维持,做过成年人都懂,拿挣钱买卖养活不挣钱的买卖,所以老祖先古早时代,发明了拆东墙补西墙这个词,所以只要东墙盖得足够快,那么西墙就不怕没有砖,全国上下一盘棋,携手并进,谁也无法独善其身,谁也不能离了谁,社会主义没有高低之分,只有革命分工不同。
所以我认为天朝只要保证最重要的东部的外贸基地和金融城市,保住外贸/新能源车等几个优势产业。天朝这么大,东边不亮西边亮,只要能挣钱的人,坚持住,这么大体量,量的堆积,足够带动经济发展,14亿呢,杵在这,哪怕什么都不干,要产生多大的消费,有消费还怕没市场吗?有市场还怕没有流通吗?有流通自然有经济增长,所以天朝庞大的消费市场,这是天朝经济引擎之一
而且,虽然鬼佬们天天叫嚷着Made in Vietnam、Made in India,但是明眼人都懂,这帮干净又卫生的和猴子能干的过天朝?现如今我们已经是世界最大的生产工厂,体量优势所带来的成本优势,市场优势,后发者是很难超越的,十年前的天朝,鲁、苏、浙、闽、粤是外贸基地,赚美欧日鬼佬的真金白银,稳定币值。所以天朝经济引擎之二,虽然我们还是处于低端外贸生产向中端外贸生产的升级过程中,但是已有的体量,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跟Made in China说no,只要这些鬼佬想吃想喝,就得乖乖的给天朝送银子。
帝都是天朝的政治和文化中心,拥有微信公号/微博和抖音/快手号矩阵的传媒公司在这里享有巨大的政策优惠。
做为金融中心,魔都、鹏城从内融资,渔村从外融资,为960万平方公里土地和14亿人搞钱来开展大基建,升级产品线。
哈尔滨格勒、长春格勒、沈阳格勒作为老工业基地,逐渐转型为建三江农场为主的大米出产地,以及烧烤+直播基地。从赵本山到MC天佑,血脉不断传承。
中部豫州、冀州以及益州、荆州提供兵源和粮食。出于某种考量,粮食价格被严格限制,由此造成了这些地方人力资源价格被大幅低估,也导致这些地方的人有时候不算很体面——井盖成为“大豫通宝”,“九头鸟”们向东部流窜,有姿色的川妹子和湘妹子看不上“耙耳朵”,最喜欢的是嫁到沿海或者去做姨娘。
并州、云中、九原、朔方和西域都护则提供煤炭油气资源——全国的油气田只有克拉玛依和长庆油田还在增产,其他地方都在减产。
乌斯藏、凉州以及南中、桂地则主要提供丁真、山歌教和各种暗黑饮食、蓝廋香菇这类搞笑段子。
彼时的天朝,是全球各国中唯一一个拥有可以和阿美莉卡并驾齐驱的ICT产业巨头的国家。网易、搜狐这样的互联网企业以及百度阿里腾讯这样的巨头之外,还有华为、小米、OV和字节跳动正在崛起。除此之外,恒大、融创、碧桂园、万科等地产企业更是如日中天,不少地产奸商年销量动则数百亿,当然,这些地区均位于鲁/苏/浙/闽/粤和京/沪/深/港。
所以,天朝基本面主要取决于东部的外贸基地和金融城。
然鹅,过去十年,情况大变——鲁、苏、浙、闽、粤均有大量工厂和产业链迁往国外。
沪深的股市起伏很大,动则“反向上涨”,“积蓄力量”。渔村H股则直接掉进了流动性陷阱。
东北现象正在“入关”,整个国家都在出现重工业烧烤,轻工业直播的靓丽景色。
煤老板风光不再,并州沦为“山河四省”的一部分。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经万籁俱寂,不过,抖音上开始充满了新疆卖大枣的青年和老农,不少人的微信上总会有一两个贵州卖酒或者云南卖茶的“美女”。
东部城市的房价6-7万一平已经是普遍现象,10万一平也屡见不鲜。蓉城长住人口从1000万暴涨到2000多万,京兆长住人口从800万涨到1300万,只因为这里相比于东部沿海城市房价不高。
互联网企业越来越“内卷”,裁员/降薪的消息隔三岔五就会出现。
所以,即使不愿意讲,但也不得不承认:东北难以振兴,中西部开发后也赚不到钱,主要功能还是资源提供区和大量“丁真”游荡的旅游区,神州经济的火车头仍然东部。
不管是东北老工业基地,还是中部人力资源洼地,西部煤炭油气基地,抑或西南的旅游大区,其实都是在为东部的鲁/苏/浙/闽/粤和京/沪/深/港提供资源,支持东部去挣到真金白银的美刀,回来反补西部,并持续的以稳定币值和经济。
而现在的天朝,还面临一个略微尴尬的情况:过去一段时间,东部没有带动西部,反而有被西部逐渐蚕食,走向西部化/东北化的可能。
所以,2024年,稳住基本盘是很重要的事情。
还剩下的经济基本盘,主要有如下这些:
轻工产业链——包括各地富士康在内的几百家大大小小的公司。
装备产业链——包括宁德时代在内的数百家大大小小的公司。
新能源车产业——比亚迪销量超过特斯拉。未来/小鹏/理想也都发展得还算可以。
部分的互联网巨头(阿里腾讯字节跳动)和大量的互联网外包公司。
华为/小米/传音这样的ICT硬件企业。
体量仍为世界第二的A/H股融资市场。
其他大大小小的出口创汇企业,这些企业主要位于鲁、苏、浙、闽、粤。
只要稳住基本盘,只要政策上保持稳定,那么趋势总是向好,必定盘子大了,不想动,14亿人,也会推着你走,只要大家具有稳定的预期,好比和小姨子背对背睡觉,总有翻身的一天。
所以对于天朝这种体量,稳定大于一切,不是某些公知解读的那么肤浅。
因为盘子大了,关系14亿人的生活,没有办法那么激进,对于大部分人,走得稳才走得远
一旦政策风险太大,市场预期不稳,可能以上基本盘都稳定不了,对于大部分,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我们只是蝼蚁,抗风险能力都很差,所以两害相抵取其轻,对于拖家带口的普通人,永远是优选。
所以对于天朝来说,最重要的是稳住预期,稳住经济,因为经济是一个循环,过了这个坎,就朝上走了。
2024年,观察经济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看东部的外贸基地和金融中心能不能稳住,能稳住则基本盘就还在,预期也有慢慢改善的余地。
天朝普通人的勤奋程度在全世界一定是排名前列,大家拿着几千元工资,却干着月薪数万的活,而且每月还需要还占个人月收入比例极高的房贷。即使是这样,他们也任劳任怨,而且非常守信用,因为银行的个人房贷坏账率要比城投贷款坏账率低得多。
普通人如此勤劳而守信,在改开40年后的今天,日子理应越过越红火——毕竟,在经过30-40年的经济建设之后,日本人/韩国人/新加坡人以及同文同种的港台居民,生活水平都基本上步入了发达国家/地区的行列,何况是更加善于“卷”的天朝上国呢?
GDP数据其实之前都讨论过了,去年设置的GDP增速也非常符合实际情况,并没有设置过高的增长目标,而之前知乎回答也比较多,这里简单的回顾几个值得关注的点:
1)2022年的基数影响,2022年是一个非正常年份,也是特殊防疫政策的最后一年,经济增速为3%,疫情冲击最严重的2020年是低基数,相应的21年就是高增长,2022年是低基数,相应的2023年防疫政策放开就是高增长。
2)正常恢复的三产,去年的增长最显著的就是被压制的三产,第三产业增长5.8%,而第一和第二产业则增速低于5%,分别是4.1%和4.7%,这样可以理解,疫情期间挤压的需求得以释放,但也只是相比于防疫期间的大幅压制,尤其是2022年,挤死太多三产了,所以这里相比于高增长用恢复更恰当一些,
3)出口超预期,根据IMF等机构的预测,我国的增速也是相对符合的,但其有一点就是美联储加息下全球需求的收缩,影响最大的就是出口型经济体,在很多经济体也都应验,比如日韩,而我们虽然进出口没有增长太多,增长约为0%,但也没拖太多后腿,在这样的环境下能不降已经是非常好的结果了。
4)投资上加力,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齐发力,财政赤字3.8%,货币供应增速M2虽然有所下降也在9.7%,而名义增长不到5%,两者依旧存在5%左右的差值,且我国的M2/GDP本身就比较高,多1%就是2~3万亿的货币供应。2023年很难说没依靠债务支撑,这在最新一篇的专栏文章专门讨论了,从2022年末的274.3%,增加到2023年末的287.8%,一年增长高达13.5%,也就是债务占GDP的比重增加了13.5%,13.5%的宏观杠杆增速换取5%不到的名义增长,从结构上来说,杠杆增长主要由政府部门和企业部门构成,且企业部门有包括城投等在内的集体性质企业,很难说是效率较高的做法,详细数据参考下面的文章。
王克丹:经济杠杆走势-大周期与小变化
GDP讨论很多了 ,这个问题相对新的则是人口的负增长,比早些年预期的时间要早了很多,主要两个方面的影响,一个事疫情带动死亡人口的增加,就和任何自然灾害一样不可避免,即便医疗资源再好,防疫政策再严格,也无法阻挡这个趋势,非人力可为。更重要的还是从15年之后的生育率大幅下滑,所谓的二胎红利并没有像专家预测的那样可以吃很久,而一胎的数据就从来没反弹,而是疾速下行,反应的是年轻人群体的生育选择和一些经济基础问题很严重。
人力不可为的是疫情和过去的人口结构上移,而还可以改善的则是现在的生育率问题,且根据日韩的经验,越早干预成本越低,效果越好,越晚干预,成本再高也未必有什么效果,现在经济发展有一个很显著的矛盾,要继续外循环和维持庞氏结构,就必须对更后来者进行极致的压榨,如此则会进一步加速人口结构的失衡,后来者越来越少,软肋也越来越少,躺平了,从本该成为财富创造者变成工业化下的消耗者,谁真的没有欲望?很多选择都是现实所迫罢了,悟以往之不见知来者之可追。
2023年全国企业所得税下降了5.9%,
全国个人所得税下降了1%,
2023年进出口总值按照人民币计算增长了0.2%,按照美元计算下降5%,
2023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
2023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9.6%,销售额下降6.5%,
基于以上,而我国GDP增长5.2%,
显然我国的GDP增长已经进入到了以居民收入和消费为增长主力的新局面,
难怪国家不断出政策鼓励居民消费,鼓励大家少存钱,鼓励大家上杠杆。
在居民收入上涨6.1%的情况下,个人所得税下降了1%,有几种解释:
1、2023年大幅减免了个人所得税
2、2022年个人资本利得套现太多把2023年的基数抬高了
3、居民收入上涨主要集中在不需要缴纳个税的中下层民众
我最关心的还是第二部分——「全国人口减少 208 万人」
不是我只关心负面新闻而不关心正面新闻啦。
而是老婆去年怀孕,今年四月,我们的小小羊就要出生啦(最近老婆检查出了孕期高血压,为了安全起见,可能三月就要提前剖腹产)
那么即将为人父母的我们,自然会对咱们国家的人口趋势,进行适度的关注。
其中:
年末全国人口[5]14096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08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93267万人。全年出生人口902万人,出生率为6.39‰;死亡人口1110万人,死亡率为7.87‰;自然增长率为-1.48‰。


2023年年末人口数及其构成
我再分享一下别的数据:
1.2024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23年人口数据显示:总人口为14096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08万人。全年出生人口902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39‰;死亡人口1110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8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48‰。
2.2023年出生人口创下1949年以来最低纪录,出生率创下有记录以来最低水平。总和生育率在1.0左右,还不到更替水平的一半,在世界范围内是最低的之一(仅仅比韩国略高),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1.5左右,也远远低于严重少子化的日本的1.3。


基于以上两点,说明:
我国未来的新生儿将很可能越来越少,如果这个趋势不能快速扭转,那么终有一天,老人领到的养老金将会高于年轻人缴纳的养老保险,养老金体系将会入不敷出,我们将快速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
而且这一个趋势,不只是中国如此:


2000年以来:
由高增长向低增长转变的过渡阶段。2000-2022年,世界总人口由61亿增至80亿,年均增速降至12‰,人口粗死亡率保持在8‰左右的较低水平,随着经济发展和健康水平提高,婴儿死亡率已降至28‰的水平,但人们生育意愿下降,人口粗出生率由21.0‰降至16.8‰。根据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2022》“中方案”预测结合育娲人口预测,世界人口在2087年达峰值103亿人,然后缓慢下降至2100年的102亿人。
而我们国家现在面临的问题,就是人口出生率逐渐下滑,就是老龄人口日见增多。
还是希望从国家层面,可以给生育子女的家庭更多的政策性倾斜,给抚养子女的家庭以更多的资费减免。从而让想生娃的,敢生、多生。
不想生娃的……就算逼着人家,人家也很难生的。
当年的口号是“把经济搞上去,把人口降下来”,这次经济和人口的增减数据,也算实现了当年的目标?
好了,不开玩笑,下面进入正题。
这个经济数据是靠谱的, 统计局的这份公报不光对内,也要对外展示,以此巩固外资对中国市场的信心。
它的各项数据,要接受外国同行的对比考验,敢放出来就有底气,阴谋论可以休矣。
可能有朋友疑惑:去年无论是投资数据、就业数据都不及开放之初的预期,怎么还增长了五个点?
因为这个5.2%的速率,是对比2022年的经济,22年的情况众所周知,除了封控还有上海休息两个月。
上海是整个长三角的经济龙头,而长三角又是中国经济的龙头,龙头休息了两个月,各项数据都受到影响。
在22年的低基数基础上,跑到了5个增长点的速度,并不是美化数据的结果。
我们随便抽取一些数据,都能看到其中的对应关系。
工业增加值399103亿元,比上年增长4.2%;服务业增加值123072亿元,比上年增长6.2%
服务业增长速率比工业更快,是因为放开对第三产业的直接影响更大。
在把服务业的各项类目拆分一下,会发现住宿和餐饮业增长速率最快,达14.5%;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紧随其后,增长速率高达8.0%;金融业的增长速率6.8%;
这个数据说明,封控放开以后,越靠近直接服务,效果越明显,旅游与住宿直接起飞。
唯一出现下降的主要类目,是房地产行业,整体下降了下降1.3%;
考虑到22年房地产行业本就不景气,23年在这个基础上又低了1.3%,就能明白为何说要防止房价的“大起大落”了?
经济出口的三驾马车为投资、出口、消费,我们挨个来看下。
在固定投资中,其他类目都有增有减,唯有房地产是全面下降的行业。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10913亿元,比上年下降9.6%。
住宅投资83820亿元,下降9.3%;办公楼投资4531亿元,下降9.4%;
商业营业用房投资8055亿元,下降16.9%,这个速率太吓人了,也是今年经济工作的重点。
在对外贸易上,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417568亿元,比上年增长0.2%。
其中出口237726亿元,增长0.6%;进口179842亿元,下降0.3%,顺差57883亿元,比上年增加1938亿元。
在美帝全面脱钩的情况下,外贸还能拿到这个成绩,真的不容易了!
至于消费端,去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6796元,比上年增长9.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0%
其中,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12114元,比上年增长14.4%,占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比重为45.2%
这个数据怎么说呢?提升肯定是提升了,但距离一开始的20%,还是有点差距的,恐怕今年的目标依旧是“提振内需”。
最后再聊下人口,这个问题其实讲了很多遍,翻来覆去也是讲车轱辘话。
人口是现代经济活动的基础,没了人口既没有劳动力,也没有消费市场,所以国家很重视。
但负增长已经出现了,而且从较长周期来看,会延续个几十年。
年轻人为什么不生育、不结婚,为什么负担重,所有人都心知肚明。
改善分配制度,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否则后面的生育数据恐怕更精彩。
喜欢请关注,公众号:特例的猫
2023 年国民经济统计公报:GDP 增长 5.2 %,全国人口减少 208 万人,如何解读这一数据?
很多人心中或许会有对这个数据的质疑,原因也很简单,身边失业人口这么多。大家经济都没变好。这么可能增长5.2。
这就得说到地域差异的问题了。我国大部分民众都在沿海地区工作。而2023年的开发重心并不是沿海地区。
以河南周口港举个例子吧。过去我也重点篇幅写了很多次河南。重点推荐过河南的内河港口投资。
2022年,中心港区生产性泊位达到55个,年通过能力达到1921万吨,最大靠泊能力达到1000吨级;货物吞吐量由2017年的11万吨增长至850万吨左右,年均增速为139%;集装箱吞吐量由2019年的1376TEU(标准箱)增长至40646TEU,年均增速209%;
对你没看错嗷,1376标准箱子,仅仅过了几年,就跑到了4万箱的水平。(23年也是百分160左右的增速。)
20年时期的周口港,周边的配套地皮,基本和荒地一个价格。是什么原因让他短短时间飞跃式的成长呢?当然不可能是自我发展出来的配套设施。
而是直接从沿海迁移来大量的工业体。(这些工业体很多直接放在在周口港的上游城市)
原本和荒地一个价格,是因为缺少配套设施,而接手了大量迁移而来的工业体后。土地价格直接在短短3年内,走完了沿海地区15年的路。
同时这些新建的厂子,论平均先进性而言,肯定是比2010年 2005年这个阶段建起来的老旧产能更加先进的。
货物吞吐量几年翻了80倍是个什么概念呢?如果把港口视作股市,里面不同的资产是不同的上市公司。那么这个相当于A股大盘从3000点几年涨到24万点。可以说这种环境下,键盘上撒把米,让鸡来炒,都是赚的。
同时每个港口的设计极限是公开的,只要上游的2 3个主港口,快达到设计极限了。就会扩建下一个大型港口。
资本就这样一轮又一轮的赚钱。这个过程中大部分红利并没能和全体国民一起分享。
同时迁移而来的工业体,普遍经过产业升级。原本10个人干的活。现在只要1个人。这不就有9个人被优化掉了嘛。
这个事情其实和蕉城某某时代10级电池工年薪80万,但是蕉城农民平均可支配收入只有3万块左右。是一个性质。(蕉城人均gdp20多万)
你又又又又被平均了。
明年的经济发展估计也不会差。目前的问题还是优化分配的问题。
一号文件其实就说的很明白了,要稳粮食供应,要稳步进行产业升级,同时要保障不出现规模返贫。
说到底,产业升级就是降本增效,原本10 20个人产出的东西,现在只要一个人。于是有一些人就被优化了。
这个过程中自然会带来返贫的问题。所以要避免出现规模返贫。也就是说,个别几个是允许的。
按照宏观的计划,应该是想把内河港口铺到主要产矿地的门口。在这些地方采资源,以后慢慢搞内循环,同时要同步进行产业升级。
这样搞的优势是。2032年之后,经济的增速会比较高。缺点是24-28一部分群体承受的阵痛会比较明显。
如果想要不承受阵痛,就得自己主动去吃红利,别等人分。这也算是我在公共平台上写这些东西的初衷。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商业财经 最新文章
为什么小米造车成功了,造CPU却失败了?
我国的产业升级成功了吗?能像德国日本那样
为什么最近纳斯达克和标普500基金产品都开始
中国猪肉还能回到十二十三元一斤水平吗?
房价下跌对普通人意味着什么?
为什么普通人一年存三五万都很难?
日本制造的质量真的就那么好吗?
委员袁小彬建议拍卖特殊号码车牌,满足车主
国企一般不涨薪,那怎么抗通胀呢?
美联储接下来选降息还是选内爆?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4-03-04 14:24:13  更:2024-03-04 14:57:36 
 
 
股票涨跌实时统计 涨停板选股 分时图选股 跌停板选股 K线图选股 成交量选股 均线选股 趋势线选股 筹码理论 波浪理论 缠论 MACD指标 KDJ指标 BOLL指标 RSI指标 炒股基础知识 炒股故事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天天财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