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页 淘股吧 股票涨跌实时统计 涨停板选股 股票入门 股票书籍 股票问答 分时图选股 跌停板选股 K线图选股 成交量选股 [平安银行] |
股市论谈 均线选股 趋势线选股 筹码理论 波浪理论 缠论 MACD指标 KDJ指标 BOLL指标 RSI指标 炒股基础知识 炒股故事 |
商业财经 科技知识 汽车百科 工程技术 自然科学 家居生活 设计艺术 财经视频 游戏-- |
天天财汇 -> 商业财经 -> 十八线小县城的经济靠什么支撑? -> 正文阅读 |
|
[商业财经]十八线小县城的经济靠什么支撑?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如题 |
转载自楼市财富 除了麻将、做爱和巨额债务,中国2000多个县城没有其它。中国有近9亿人,正在醉生梦死地生活在县城,他们中只有10%是大学生,超过80%月均收入低于3000。他们中95%每年的阅读量为零本。他们似乎不需要不休地忙于工作,却也孜孜不倦地创造着各式各样的“休闲”。然而,他并不知道,已经大难临头,因为赖以生存的地方债城投债,已经崩溃了。 北上广深是幻象,县城才是中国的底色。县城,才是真正能体现中国文化精髓的地方。中国2000多个县城,是一个典型具有精英掌控的社会。一个县域有几十万人口,但是真正有权有势只是几百个人。这几百人里面有两三百个科级以上干部,再有就是几个有头有脸的江湖人士。县城人讲的是关系,人脉决定成败,至于规则、能力、才华、水平等一切都靠后。 中国 2000 多个县城,已被当地的精英和权贵把持,没有科技,没有发明,甚至没有文化。县城是一个信仰及诚信缺失的社会。当前,信仰和诚信的严重缺失,不仅是在县城,而是全社会发展的最大障碍。信仰的缺失,导致缺乏底线,无所畏惧,有恃无恐。人们只相信权力和金钱,只跟着自己的欲望茫然前行。那么,行尸走肉一样的县城,哪里来的资金维持? 地方债城投债。因为没有抵押,没有节制,没有规划,中国近2000个城市就像无组织的2000个人,进了基建的大超市,首要目的就是消费,把产能和项目拉过来,在本地落地,不计成本地重复建设。对城市而言,债务中央兜底,谁也不想着还钱。亚洲金融(AsiaFinance)认为,政府主导的基建投资,挤占了大量社会财富,本该进入消费、民间投资的社会财富资源,大量错配在无效基建盲目。 对民众而言,项目漏点油水也够自己赚一笔,无论是给大桥供应水泥还是给产业园烧砖,先把今年的几十万赚过来;对领导而言,落地几个甚至几十个项目,GDP考核成功了,脱贫致富推动了,必然高升;对白手套项目而言,转移了财富,赚了大钱,作为主要推动者和大赢家,吃尽了基建狂魔的红利。 对银行而言,既然政府无限信用兜底,能随随便便一出手包装出几百亿的项目,不干白不干。于是这个社会从上到下的每个环节,都像这2000人在超市里采购消费的人一样,既然债务还有10年、20年、30年才到,既然账单是14亿人一起付,那自己一定要多拿点,狠狠地把眼前的龙虾鲍鱼先抢走,先让自己把红利全部吃掉,现在到了还债的时候了,也就到了县城经济彻底崩塌的时候了 |
参考发达国家的发展趋势。今后,会形成长三角、珠三角、渤海湾三个经济圈。往内陆,以中西部省会城市为核心的次一级经济中心。 一般小县城的发展潜力,完全看能否能抱大腿、搭便车了。如果没有交通优势,没有环绕中心城市的距离优势,又没有什么国家政策扶持(比如设个国家科研中心,免税政策什么的)。那么,一般的小县城的没落是必然,无法阻挡。 现在回老家,发现根本没有人,年轻人全跑到外面打工了,留下一帮五六十、七八十的老人带着小朋友上学。这样的城市,有什么发展前途 |
说了那么多年“凛冬将至”。尼玛终于实现了! 东北一小城市。工厂没什么,也非旅游区。经济上基本没什么可圈可点的产业,房地产好的时候还成,如今废了。 商场黄了一半,留下的也大多是空了一层或者几层的。饭馆却越来越多。但都一年多或者一年不到就黄了。真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呀! 简单的说一下原理就是,因为商场卖东西的比买东西的多所以商场不行了。而饭店又比吃饭的多,所以饭店也不行了。 都知道东北人口流失严重,作为外地人的东北人去别的地方还总被黑。可他们哪里就考虑过!人能聚财!人多了的确给你们奉献了不少GDP呀! 东北人口,目前分两种移民状态,一种关内移民,一种关外圈里移民。前者是去北上广深都有也有去略低一层次的关内城市。而后者就是大连沈阳而已。这唯二的东北人口净流入城市。 不过这里面也分两种。第一种是有产,过去当地直接买了房产扎根。第二就是去打工,还会回来本地。这几年回来本地的都又忍不住出去打工的朋友太多了,洒家也就当这些人会持续在外地工作了。 本地剩下的人口可想而知,要么是本地有产的,将就一下还能过的下去,不用奔波,再有就是真的很辛苦的活着。有钱人不少没处投资(本地没啥了)只好开个饭店,可饭店太多了,花个几十万装修后开不了多久就停了。常有的事。本地卖肉的,年轻小姑娘往死了要价,反而带动了不少老娘们也涨船高。可没用!聪明的要么降价要么去外地淘金。 洒家也是有打算往外面移民的打算。我倾向于大连,可房价真他娘贵,而我爹倾向于威海。总之,短期还不打算走,也许有一天会走。 |
在国内,不同层级城市的经济/社会活动特征,或者说驱动因素的复杂性,与城市规模成反比。越大的城市,支撑因素越综合,呈现出的经济活动、文化特色就越综合;反之,就越单一。 这种“单一,不是“单纯”、更不是“淳朴”。而直接是这个国家最本质的“底色”。 在中国这种“底色”是什么呢: 人际关系+社会圈层。 确切地说,是以亲戚/同事/朋友为主要人际关系纽带,以权力分布为中心的社会生态圈层主导的生产/生活资料的市场流通。不创造新的价值(或者说创造的很少)、仅仅对财富存量进行“挪移”。这种财富存量可能来自于个体原有的财富,来自上层金融系统的流动性便利,来自“公有性质”的自然资源:如土地/矿产/农作物/道路/河流,等等。 乡村/县城,才最能反应整个国家的真实的经济活动属性。 1.县城经济本质上是一种“圈层内部的财富流通和分配”。比如小花的二姨开了一个小卖店,那么小花即便要买瓶矿泉水喝,也只会去二姨的店买;同样的,某工程的外包业务,也只会被给到自家的“表弟”。 当然大型城市相关商业活动的本质可能也是“内部分配”,但分配的范围更大。而这种大范围的分配,必然会催生更多、更复杂的社会活动。 |
|
2.为什么无法创造新的价值?因为没有产业或者产业结构过于微型和单一。 仔细想,国内小县城的所有经济活动,除了农业,都是不创造新价值的:受限于地理、人口因素,无法在本地转化就业岗位,也就无法改变当地的人均收入基本盘。这也是为什么要“进城打工”。 县城里,主要的生意可能有这么几种:酒店、农产品加工/处理、房地产相关、运输、自然资源开发及周边,每种都是通过“关系”而被固定的群体牢牢把控。所以也就不可能获得实质性发展。 有时看到网上有短视频在讲:回到县城/乡村躺平,这种想法特别天真,也再次印证了我国年轻人的单纯和善良。 县城,已经是“一潭死水”。 |
县城的经济垮掉是很正常的,他们吃财政饭的人。 他们的工资都在网上去消费,钱流出去了没有流回来。 久而久之,又没有外来的消费进入当地市场。很多行业最后只有倒闭关门。 经济肯定要走下坡路。没有在县城内部循环起来。这就是无序发展电商造成必然的结果! ??? |
靠人口实现。 有人,就没有问题,如果人口流失严重,那么基本上就凉了。 因为有人就有消费,有消费就有产业链,有产业链就可以有工作。 在人口本质下,是消费。 保住消费,就得保住就业。 |
靠工业啊,我们这个小县城工业比较好,几个轻工行业都不错,好些中心城镇都有自己特色的工业产业,而且在外经商人员多,对于本地消费也有补充效应。 |
东亚的经济最终都不由自主的走向了超级城市聚集的路线,日韩都是如此。我国以后估计也会逐渐聚集到一线城市,省会城市,最多到地级市,再往下的城市除非有旅游特色,产业特色,否则都会消亡的。 |
|
1 前段时间老家县城买的一套房子迎来交付,原本稀稀疏疏的业主群一下子热闹了起来 讨论最热烈的不是大家亏了多少钱,而是装修材料找哪家 两百人的业主群,我竟然看见从硬装设计到全屋定制等多个设计师 并分别有铝合金、水泥、水电工、瓷砖、热水器、空调、窗帘等等供应商的业主亮相 一时间竞争激烈,我都不好意思说自己也是一个二把刀的前房地产从业人员,现设计公司小白 因为群里的中介业主也不少,还有几个是开发商的销售也当了业主 该业主群异常强大,一次性帮我圆了装修,而且每个环节还有多个商家可供挑选 当然我是不需要找这些业主的,因为我也有好几个亲戚在县城搞装修 这个业主群还有不少静默的业主,我想他们应该就是端起铁饭碗的群体,县城太小,他们不便于业主群讲话 2 一个小小的业主群,基本就概括了县城的经济脉络 主要的两大购房主力军是房地产上下游和铁饭碗,还有一部分开小超市、美容美发的店主 大部分县城的经济应该和我的老家差不多,一点旅游业和低端的工业 |
|
劳动密集型的工厂工人劳动强度大、收入低,月均只有3000-4000元,他们自然是很难买得起房 县城里的高收入群体集中在房地产相关行业和铁饭碗群体,这就决定了县城的就业和消费就离不开房地产的繁荣 实际上不用房地产繁荣,只要正常化,也可保持县城经济的繁荣 3 随便翻开一个县城的经济报告,我们就以桐庐县2022年的数据为例 桐庐全年财政总收入 71.22 亿元,同比增长 5.4%,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1.49亿元,增长8.0%。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5.17 亿元,同比增长 22.7% 也就是说,桐庐的卖地收入为29.73亿元,但是仍然不足以弥补75亿的总开支 |
|
至于桐庐的房地产相关行业产值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 43.38 亿元,同比增长 7.5%。 全年房地产业增加值 27.84 亿元,同比下降 4.6%。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 62.20 亿元,同比增长 5.1%。 其中, 住宅投资 51.77 亿元,增长 9.5%;办公楼投资 0.17 亿元,下 降 67.0%;商业营业用房投资 4.80 亿元,下降 30.7%。 商品房销售面积 30.66 万平方米,同比下 降 34.7%,其中住宅类销售面积 29.67 万平方米,下降 29.5%。 全年商品房销售额 51.13 亿元,同比下降 31.4%,其中住宅类 销售额 50.24 亿元,下降 29.9%。 从公开的数据就能看出,2022年的房地产已经熄火 即将结束的2023年,房地产的答案,想必大家也很清楚 所以县城离开了房地产的支柱,不仅影响老百姓的收入,甚至直接削弱当地的公共服务 2024年,这艘大船要如何开呢,我们就向前看吧! |
18线有没有公众认可的明确标准?有标准才能具体分析经济组成,我这里只能拿出山西省石楼县做例子分析它的经济支柱。 石楼县2022年GDP是20.5亿,人口是9.5万。 2022年全县财政收入总计272316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5885万元,为调整预算数的106.65%,为上年同期7301万元的80.61%。分系统完成情况为:财政系统完成2229万元,为上年同期3138万元的71.03%;税务系统完成3656万元,为上年同期4163万元的87.82%;上级补助收入199326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转贷收入23581万元;上年结转37248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6276万元。 财政支出总计234436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31036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还本支出800万元,调出资金635万元(用于弥补专项债券付息不足),上解支出1965万元(法检两院、生态环境局上划、空气质量奖惩、增值税留抵退税等专项上解)。收支相抵,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5153万元,结转专项资金22727万元,结转数额较大,主要是国库集中支付结余不再按权责发生制列支的政策性因素影响。 2022年我县共收到上级转移支付资金197900万元,其中:可统筹财力转移支付117343万元,全部统筹用于保工资、保民生、保运转、保重点项目支出;专项转移支付80557万元,已支出57830万元,为指标数的71.79%,专项结转22727万元,下年继续使用。 2022年我县地方政府债券转贷收入35267万元,主要用于:(1)再融资债券2400万元,安排用于政府债券贷款还本支出。(2)新增一般债券22781万元,用于石楼中学公寓楼餐厅建设项目2000万元,延安街东延道路改造项目工程1000万元,南城初中建设项目600万元,黄河一号旅游公路石楼段建设项目19181万元。(3)新增专项债券10086万元,用于职业中学改扩建项目3500万元,殡仪馆建设项目2000万元,山西省汾阳至石楼高速公路项目4000万元,黄河奇湾停车场项目586万元。 根据隐性债务化解方案,我县2018年至2022年应化解隐性债务63384万元,实际化解65150万元,化解率102.79%,超额完成化解任务。 2022年我县“三保”支出159400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69%。保证了个人部分的足额兑现、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民生支出的基本配套、县乡村三级机构的正常运转。 围绕乡村振兴,激活了财政整合“凝聚力”。持续加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投入力度,坚持“应整尽整”的原则,加大资金整合力度,保持财政支持政策总体稳定。2022年完成资金整合30771.97万元,其中:整合中央专项资金15394万元、省级专项资金1503万元、市级专项资金4581.47万元,县级投入资金4300万元(比上年增长1.18%),整合各类涉农部门资金4993.5万元(比上年增长25.29%)。 石楼县财政支出比GDP总额还大,如果看GDP构成2020年第一产业增加值为4.6856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6463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1.0541亿元。 可以判断石楼县工业水平极低,估计就是建筑工地的水平。农业生产高度依赖财政补贴,相当于政府出钱买农产品。 服务业增加值奇高估计是三保经费有关,十多亿元维持了石楼县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转,创造了庞大的消费主力群体。 石楼县就是一个典型的中国最底部没什么产业的县,卖农产品也卖不出价,完全靠公务员维持了当地经济运转。 这种县对于编制最为在意,少一个编制不仅上级转移会变少,经济也会变弱。编制越少人口流出越快,本地产业也留不住人。一旦市场规模突破一个临界点,公共开支无法支撑本地工商业服务,到最后县域编制也就维持不住了。 |
对于草民来说:侨乡,靠侨汇过日子。 在大城市打工,过年过节回乡,这和在海外打工,过年回国有啥差别呢 对于官家来说:那就不好说了 |
难以为继 我自己是小县城出来的,我们县和临近的几个县十分有代表性 离得最近一个县级市,有火车站,还是铁路转角的地方。凭借这个优势,属实是红火了好几十年。我们县离着他们10公里,就是穷得叮当响。 然后转折来了,高铁快速发展,加了好几条主线,加上附近确立了几个交通枢纽,临县的区位优势很快就没有了。我们县趁着大城市环保整治,引进了几个高污染的大工厂。十几年前又引进了一个超大的钢厂,至此,形式瞬间逆转。 我们县财政好到爆炸,1公里建一个大公园,到处都是公厕,道路拆了建建了拆,小村子全都给拆了,建小区。房价涨的飞快,最高时候,一平卖6000多。今年回去,瑞幸、酷迪、茶百道都有了,德克士都建了两家。要知道我们县城区人口也不过6万人 隔壁的县级市,听说财政发工资都困难了,经常拖着不发。我爸妈的退休金倒是年年涨 再隔壁的几个县城,已经在搞行政管理合并了 |
很反感一些在大城市定居或打工的人把内地小县城描写得一团黑。 中国的县城大部分有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之所以能成为县城,因为它综合条件比较好,是几千平方公里区域的经济、文化中心,相比之下发展不会太差。 就拿我的老家房县来说,标准的十八线小县城,前几年才摘了贫困县的帽子。我差不多每年回一趟老家,感觉县城发展得不错,县城的经济组成如下: 1.农业。农业虽然不像以前那样占主柱地位了,但仍然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种粮食、种蔬菜、种香菇木耳、养猪、养鸡、养牛羊……种植、养殖国家多少都有些补贴,一般的农户可以维持日常生计,大户可以致富。 2.工业。现在老说制造业转移,其实大部分是由沿海转向了内地。我们县东城、北城、西城都有工业园,虽然没什么名企,但厂里都要招人发工资,总数加起来也不少。 3.商业、服务业。四九年后县城商业和服务业有几十年的发展史,亲戚朋友中有不少经商致富的。现在县城超市、商业街、大小区外的底商,生意看着都还不错。 4.房地产。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县城有房地产开发起,就老听人嘀咕:现在盖这么多房子卖给谁。结果楼盘开了一个又一个,渐渐都卖清盘了。我家一套房子所在的小区,前几年人少,现在入住率超过80%,大部分人家都买了车;有空在小区转转,感觉每个人都意气风发的。县城地段好,景观好,龙年春节回老家,一年时间里,又修了不少道路,盖了不少房子。 还是那句话:不管在什么时代(49后某段反人性时间除外),什么地方,只要人勤劳,坚持学习,不投机取巧,生活总会越来越好。 民国时房县兵荒马乱的,我曾祖父一个老实巴交的乡下人,开个小饭店,几年下来也能在县城买房买地。现在总不会还不如民国吧。 |
我一直对这个话题挺感兴趣,由于工作的原因基本把两湖,重庆和赣北的县城跑遍了,我来分条谈一谈这个问题(现在我十分后悔没有在这些地区多拍一拍照片,如果有照片的话会更有说服力)。 声明:两湖地区代表了中国经济发展的中间水平,但是各地的自然条件不同,人文环境也不同;所以以下观点需要辩证的看待。 1,现在中国的城市化阶段处于“逆城市化”而非城市化,这意味着县城甚至镇的人口和经济规模是处于显著变大的过程。无论是年轻人还是农民工,很多人是从城市返回自己老家县城工作(或者失业)。很多人可能没有意识到现在即使是镇里面都挤满了人,很多都是年轻人,跟前几年完全不是一个状态。 2,很多县城被纳入了城市群的概念,这些县城未来将会成为城市群的一部分,非常多的产业正在离开城市,转移到这些城镇中,这些县城的经济发展和人口流入是十分显著的。但凡你是制造业从业者都能认清这一点。 |
|
3,相反,很多县城距离大城市很远,他们没有机会被纳入城市群,如果还没有特色产业的话,那么这些县城就会面临人口流出,被逐渐废弃。我观察到的最明显的地区是荆门,钟祥,京山地区,几乎变成了无人区。 4,有时候这种产业转移的中心并不是县城,而是距离主城市更近的县城下辖的村镇,或者具有天然优势的地区(例如内河航运发达的村镇);这就会造成县城经济中心的事实性转移,这种转移在快速发生。很多新区建设规模甚至比县城本身还大,而县城的发展则处于停滞状态;所以你以为很多县城没发展,那是你没在发展的地方。例如:鄂州的经济中心已经基本从鄂州城区转移到武汉边上了。 5,内河航运对于县城的发展影响是巨大的,使用船队进行运输的成本是公路运输的十分之一不到。这意味着很多工业可以以较低成本分散在航道周边的县城里,所以航道周边(长江,洞庭湖,鄱阳湖)的县城具有很强的发展潜力;这一区域也是过去五年发展最快的地区。 |
|
6,2022年是中国的内河航运元年,内河航运运载量首次超越铁路运载量。证明这种基于内河航运的产业转移正在快速发生,很多具有航运条件的县城经济规模是成倍增加的。长江是中国内河航运条件最好的天然航道,长江沿线的县城都会获得长足发展。 7,江苏发展均衡的一大原因是县县通运河 8,很多县城具有特色产业,能产出一些别的地方产出不来的东西(主要指农产品),这些县城就是这种特色产品的二道贩子,不会快速发展,但是也不会越变越差。典型如罗田蕲春的中药材产区。 9,很多县城具有特色产业集群和依赖这些产业集群的交易平台,例如曹县的汉服,诸暨的袜子,灌云的内衣之类的。这些不包含科技要素的产业集群是看似没有门槛,其实很有技术含量的事情,他们的优势将会长久保持。 10,很多县城既不算城市群,也没有太多特色产业,但是这些县城处在温暖湿热的南方,农业资源发达,在这些县城里生活也是相当幸福的。要知道农业热值和水文环境是决定农业生产率的重要要素,在这些高热值且水文条件好的地区,农业生产效率很高,农产品物价非常低;这意味着人们过着饭来张口的生活,这些地区的人们也通常乐观豁达。典型如成都平原。 10,最差的情况就是干旱或者寒冷的地区的县城,这里的人们生活水平并不高,生活成本也并不低,他们将最先消亡。(我知道编号错了,但是我懒得改了)人们目前的科技水平基本无法解决地域气候带来的全要素生产率低下问题,这些地区的人口数量事实上已经大幅超越了环境承载力,最典型的就是甘肃。 11,很多县城的消费价格水平远远高于周边大城市,这让人很难理解,而且和大部分的直觉不同。按理说县城的消费生产成本是要偏低的。 12,逆城市化带来了大量消费需求,而这种消费需求其实现在还远远没有被满足;这就导致现在很多县城的消费其实是供求失衡的,供给跟不上需求,催生了价格的上涨。 13,其实还有另一个原因:县城消费市场规模不足,消费者和厂商数量都达不到充分竞争的条件。也就是县城的消费市场竞争反而并不激烈,很多时候你想消费只能找那几家甚至一家(至少现阶段是这样),这就造成了县城很多市场形成垄断。 14,别以为县城市场竞争小你就能分一杯羹,另一个原因是:大量基础设施被建设导致政府负债。基层政府只得向企业或个人征收正式税收之外的各种苛捐杂税,将政府之外的资源转变为政府可支配的(正式或非正式的)财政能力。当然这种摊派不是均匀的,你一个外来人就是待宰羔羊。 15,县城的消费个体户(餐馆,超市,按摩之类的)数量最能体现一个地区人对待消费的态度。重庆下辖县城的消费个体户数量,密度和质量都要远超河南南部县城,这其实代表了人们对于消费和储蓄平衡的态度不同。如果你只看重庆主城和郑州之间的差距是观察不到这一点的。 16,别看消费价格贵,但是他消费质量也很差啊!如果你要体验地方特色,周边大城市往往是更好的选择。三四线城市往往是地方特色和消费质量之间的平衡点:二线城市缺乏地方特色,再小的县城缺乏消费质量。 17,由于县城的消费者对于质量的要求很低,预制菜反而能在县城大行其道。举个烧烤的例子,很多县城烧烤基本被预制菜占领,而且价格还很贵。 18,县城的商业,房地产,市场,建材等高利润行业通常被几个大的家族地头蛇把持和垄断;其实这也变相推高了小县城的生活成本,降低了县域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他们是县城最大的祸害。同样的是,县城的政治活动也具有很强的家族性。《中县干部》给我们提供了一些证据,图一是一个部门的人员构成和家庭情况,图二是作者对于政治家族的梳理。 |
|
|
|
19,这些地头蛇往往具有很强的政治影响力,很多人说县政府充当了这些地头蛇的保护伞,但是其实实际恰恰相反,基层政府的运行仰赖于和这些地方势力的合作,没有这些地方势力的合作基层政府是寸步难行的。 20,举个例子:政府如何在负债的情况(这是常态中的常态,大部分基层政府都是入不敷出的)下推行基础设施建设?只能交给这些“值得信赖”的地方势力,并承诺日后还钱。毕竟基础设施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钱的需求往往不断涌现,实在还不上钱了怎么办?只好拿一些“不良资产”抵债咯。国营商场资不抵债,低价卖了;周边农业用途土地给你改成住宅卖了。这时候商场员工闹事,或者土地上的农民不搬家怎么办?只好组成一支“民间暴力组织”来清收这些资产。这就是地头蛇的崛起路径。 21,至于为什么欠债,以及为什么欠债还要建设基础设施,政府官员关心的是他们在任期期间的政绩,因为这是影响一个人职业生涯最为关键的因素,而这种政绩往往需要大量的钱,政府没有这么多钱就去借钱。此外,很多外部性强的工程成本也大部分由基层政府承担了,比如高速公路和高铁等,基层政府花了很多上层政府该花的钱。 22,政府说白了就是几间屋子几座衙门,这是一个县长是爹还是黄老爷是爹的问题。 23,上文提到的县城经济中心的转移事实上大幅度削弱了这种“皇权不下县”的情况,很多新区政府由省或者市级政府直辖,极大的破坏了县城这种利出一孔的政治生态。 24,另外领导由干部部队向公务员部队的转化和国考省考政策的实行都有效的给县城地方势力起到了“掺沙子”的作用。 25,其次,很多县城的大家族的后代不愿意待在县城,而是前往大城市当“卷王”,或者直接出国。这导致权利没法顺利向下传递。 “家族传承吾辈责”的都是其中比较差的一批人。 26,基于上述原因,地方势力其实是处于快速衰败的力量,他们终究会被时代所淘汰。 27,县城的人际交往是处在一种比较原始的弱肉强食的阶段;这极大推高了人们在社交中的交流成本,这往往是大城市人们无法理解的。大家都是看人下菜碟,谁开的车好,谁身上带的奢侈品多,谁具有政治资源;谁说话就有分量,谁就能获得尊敬。 28,县城的人文环境很糟,大城市的人往往认可人人平等的观念(你别笑,你真的认可),县城的人际关系,往往只有两种:你比我强和我比你强。这就导致为了不被欺负,你必须发出“信号”来表明自己混得不错,也就是好车之类的。 29,这就导致县城的人往往将大量资源投入到这种“面子消费”上,也就是所谓的“汽车是农村核武器,可以不用但是不能没有”之类的言论的原因。 30,这还有个副作用,这种单一价值观的环境会影响人的价值观,导致消费主义和躺平主义盛行。穷则“躺平主义”,富则“消费主义”,这两个是一体两面,都是单一的价值观和人文主义匮乏的结果。大家活着都是给别人看,而不是为了自己而活。 31,随着大量年轻人在大城市定居,下一代的价值观形成时期就会避免这种影响。所以中国的单一价值观和人文主义匮乏的问题会随着大城市“落地户”的增加而减少。 “躺平主义”和“消费主义”在未来都会大幅度缓和。 |
靠那些在外打工的人,他们在外打工供养县城房子以做退路,以后才会明白他们供养的不是他们的房子,而是县城的权贵阶级。 |
为大城市提供服务,依附大城市存活 |
县城除了麻将、做爱和巨额债务,印度2000多个县城没有其它。 印度有近9亿人,正在醉生梦死地生活在县城,他们中只有10%是大学生,超过80%月均收入低于3000。他们中95%每年的阅读量为零本。他们似乎不需要不休地忙于工作,却也孜孜不倦地创造着各式各样的“休闲”。然而,他并不知道,已经大难临头,因为赖以生存的地方债城投债,已经有问题了。 准一线大城市是幻象,县城才是印度的底色。县城,才是真正能体现印度文化精髓的地方。2000多个县城,是一个典型具有精英掌控的社会。一个县域有几十万人口,但是真正有权有势只是几百个人。这几百人里面有两三百个科级以上干部,再有就是几个有头有脸的江湖人士。县城人讲的是关系,人脉决定成败,至于规则、能力、才华、水平等一切都靠后。 印度2000多个县城,已被当地的精英和权贵把持,没有科技,没有发明,甚至没有文化。县城是一个信仰及诚信缺失的社会。当前,信仰和诚信的严重缺失,不仅是在县城,而是全社会发展的最大障碍。信仰的缺失,导致缺乏底线,无所畏惧,有恃无恐。人们只相信权力和金钱,只跟着自己的欲望茫然前行。那么,行尸走肉一样的县城,哪里来的资金维持? 地方债城投债。因为没有抵押,没有节制,没有规划,印度近2000个城市就像无组织的2000个人,进了基建的大超市,首要目的就是消费,把产能和项目拉过来,在本地落地,不计成本地重复建设。对城市而言,债务上面兜底,谁也不想着还钱。政府主导的基建投资,挤占了大量社会财富,本该进入消费、民间投资的社会财富资源,大量错配在无效基建盲目。 对民众而言,项目漏点油水也够自己赚一笔,无论是给大桥供应水泥还是给产业园烧砖,先把今年的几十万赚过来;对领导而言,落地几个甚至几十个项目,GDP考核成功了,脱贫致富推动了,必然高升;对白手套项目而言,转移了财富,赚了大钱,作为主要推动者和大赢家,吃尽了基建狂魔的红利。 对银行而言,既然无限信用兜底,能随随便便一出手包装出几百亿的项目,不干白不干。于是这个社会从上到下的每个环节,都像这2000人在超市里采购消费的人一样,既然债务还有10年、20年、30年才到,既然账单是14亿人一起付,那自己一定要多拿点,狠狠地把眼前的龙虾鲍鱼先抢走,先让自己把红利全部吃掉。 距离2008年大基建已经16年过去了,距离2014年房地产去库存也已经10年过去了,距离2015年厉以宁谴责地方债兜底也已经9年过去了。现在是2024年,第一笔账单要开始还钱了,人们发现已经撑不住了,开始要求各地全面节衣缩食、停工项目。然而已经晚了,这种付钱还债的好日子还有整整30年。 如何唤醒只会麻将和做爱的县城人,是一项很难完成的任务。他们几乎不会做出有附加值的工作,这与欧美的卫星城市居民相反。美国的科技县城,能捣鼓出有含金量的科技附加值产品,而意大利的县城居民,手工打造的皮包,可以以50倍的价格贩卖全球。印度的县城和居民,除了制造债务,还会什么?模特省人口统共不到2500万,七千亿的地方债是实打实的。 |
靠人。你可以把经济落后地区是一个大型新鲜劳动力生产基地。 转移支付其实就是新鲜劳动力的培养经费,这些劳动力成年之后就会到南方的各个产业链上进行工作,工作创造财富上缴国家,其中一部分就是转移支付,国家转移支付和劳动力缴税形成闭环。 ai分析: 在十八线小县城或经济落后地区,由于产业结构单一、技术水平低下等原因,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这些地区的经济主要依靠人口资源来支撑。 劳动力输出:这些地区可能有大量的劳动力资源,但本地的就业机会有限。因此,一部分劳动力会选择外出务工,到南方或其他地区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工作,为家庭带来收入。转移支付:政府会通过转移支付等方式来支持这些经济落后地区的发展,包括提供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培训、医疗保障等方面的资金支持。这些资金一部分用于提升人力资源的素质和技能,培养更多的劳动力,并提供创业扶持等政策,以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经济闭环:劳动力到外地务工后,他们所创造的财富会通过税收等方式上缴国家,其中一部分会作为转移支付回流到原生地区,形成一种经济闭环。这样的循环可以一定程度上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总的来说,经济落后地区依靠人口资源和转移支付等政策支持,通过劳动力输出和经济闭环的方式来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然而,要实现可持续的发展,还需要进一步改善产业结构、提高技术水平、优化政策环境等措施。 |
在县城过年,发小安排吃饭。 跑了1公里买箱酒,老板很热情,说:“还给您记在帐上吧”? 发小说不用,这回是个人买酒 不过,价格当然还是友情价。 … 然后又打车跑了3公里找了农家院去吃饭,饭店服务员说爆满,前面还有3桌等着呢。 然后又打车去市里一家吃饭,依旧爆满。 最后我强烈要求随便找个饭店喝点, 说实话,随便找的饭店味道还可以。 … 我问为啥吃个饭跑这么远,这么折腾,是实惠吗? 发小说:一点都不便宜,主要是味道好! 他又说:在县里,只要饭店味道不错,哪怕你店在乡镇,都能开车40分钟去吃。但凡饭店味道差一点,一传十,十传百,那你的店肯定黄。 … 烟,酒,吃,是县城生活的主要消费,而消费这些的人主要就是体制内! |
打工经济,农林渔,财政支付转移等等吧。 |
看了一圈答案,都说小县城不好,我就在小县城,感觉挺好的 |
别说十八线了,只要不是大都市卫星城或者发达地区临近的地方,就算是五六线的县级市,大县城,都没什么经济的。 虽然没什么真实的经济创收,但不影响很多这种县城的繁华,宽敞的街道,漂亮的基建。 因为都是公务员经济。 这种模式下的县城,都是一个路子 头部:城市经济99%的来源都是靠中央发,靠地方债,地方政府各种从国家薅钱就完事。(0价值创造) 下放:政府的钱,支撑出了本地一摊子的公务员,这种地方的公务员,是城市的顶级好工作(但依然是0价值创造) 公务员作为本地的最大消费群体,需要消费(买房,吃喝,医疗,购物,出行,子女上学等等)。 然后房产,饮食(本地底层打工者,散户),医疗,教育,又必须存在(这类服务性质的行业,是有实际价值的),但他们的目标群体,又是公务员。 除了公务员以外,这个城市运转环节里面所有的散户服务的大头客户,就是公务员本身,但公务员又不会产生额外价值创造,公务员管的,又是本地的这些散户…… 说白了,就相当于从中央拿了钱,然后自己搁一个闭环里面自己循环…… |
小县城的经济运行靠什么其实都写在县政府每年公布的工作报告里,大部分县城在指标上肯定是紧随中央指挥棒,注重的包括:产业现代化、招商引资、扩大内需、人才培养、乡村振兴、城市规划的改造维护这六个方面。其中前三个方面是经济硬实力怎样锻炼的问题,后三个方面是经济循环怎样优化的问题。 首先说县城经济硬实力问题,这方面其实就是想办法扩大生产和提升消费,扩大县城的经济规模。我对这方面持悲观态度,传统农业县和贫困县,现在普遍人力也被大城市虹吸掉了,产业没必要来到这里。目前的分税制设计税收主要向中央集中,产业落后的县在增值税改革这样的优惠政策里也占不到什么便宜,我家乡的招商引资结果无非那几种,存活的被市政府整合成高新区,势单力薄的遭遇几轮经济波动倒闭,发展起来的投资向发展条件较好的地区迁移,人口上六普到七普户籍减少了六万人,资源政策皆无,难以完成什么长远规划。但是在这样的淘汰赛里,每个县城总有自己的某几样支柱产业,县城居民的生活是伴随中国的发展不断进步的,至少没有被浪潮甩掉,只是稍慢。 其次是循环的优化,县城其提供的公共服务规模与自身财政水平是明显不相称的,过去大部分的县城连及格水平的义务教育都不能足额供给,给了私立学校很大空间,如今压减私立后教师编制又造成很大的人员负担,只能依靠转移支付,较差的县城,转移支付额度要到自身收入的两三倍,很明显不是长久之计,最后成果,也就是学生基本上还是要出走。许多乡村几乎走入死亡的境地,大部分年轻人外出务工,孤老病寡的管理帮扶极其艰难,提供不了就业的话乡村可能会自行消亡合并。前二十年间几年大变样规划的城建目前到了需要维护保养的时间,建新的没钱,想靠基建盘活什么,恐怕那个时代也过去了。 即便如此,县城依然存在,和过去几千年一样,现今的困境是发展的综合结果,不能责备县城中生活的人,社会发展自有其规律。 |
认真回答你,大部分小县城经济靠人矿。小县城存在的意义就是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除了财政转移支付,剩下的靠在外打工的人寄钱回家消费。当然如果,本地有啥特色产业,也是可以带动当地人就业的。比如比亚迪之类的大厂,或者百强县都有自己的特色产业园区。 |
我看不到未来 东部沿海县城出生我这边有钱层次基本搬家一二线城市 我家也能走但看不到老家未来 这几年 店有的20有的25 就单单剪头发 |
放开土地国有,农民立马支棱起来。一味的指责小地方落后没什么含义。 |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
股票涨跌实时统计 涨停板选股 分时图选股 跌停板选股 K线图选股 成交量选股 均线选股 趋势线选股 筹码理论 波浪理论 缠论 MACD指标 KDJ指标 BOLL指标 RSI指标 炒股基础知识 炒股故事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天天财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