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财汇 购物 网址 万年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小游戏 视频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淘股吧 股票涨跌实时统计 涨停板选股 股票入门 股票书籍 股票问答 分时图选股 跌停板选股 K线图选股 成交量选股 [平安银行]
股市论谈 均线选股 趋势线选股 筹码理论 波浪理论 缠论 MACD指标 KDJ指标 BOLL指标 RSI指标 炒股基础知识 炒股故事
商业财经 科技知识 汽车百科 工程技术 自然科学 家居生活 设计艺术 财经视频 游戏--
  天天财汇 -> 商业财经 -> 我国GDP是美国70%,人口是他的四倍,为什么我们的内需没有美国那么旺盛? -> 正文阅读

[商业财经]我国GDP是美国70%,人口是他的四倍,为什么我们的内需没有美国那么旺盛?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我国GDP是美国70%,人口是他的四倍,为什么我们的内需没有美国那么旺盛?
关注问题?写回答
[img_log]
高新技术企业
应届生求职
社畜
人均GDP
打工人
我国GDP是美国70%,人口是他的四倍,为什么我们的内需没有美国那么旺盛?
古代税不足,于是狂征百姓的税,却对大地主减税甚至免税。
现在讲内需,只有18%的钱要解决98%的内需。
招商银行发布2020年年报,其中零售客户数据显示,占比1.96%的金葵花及以上客户资产量占零售客户总资产的82.15%。
有时候不骂人只是因为有素质,不是因为你做的好。
十亿块钱,放在王校长手里,他买买游艇,买买豪宅,撑死花光五个小目标;


分散到十个土豪手里,买买豪车,买买别墅,干掉八九亿没问题;
再分散一点,分给100个人,瞬间制造100个有钱人,每人一千万,这十个亿绝对能花得干干净净;
再散一点,用这十个亿制造一千个小康家庭,这一千个小康家庭在得到十个亿之后,起码能花出去二十个亿你信不信???
而现在的问题是……大多数钱都在王校长们的手里,他们再怎么花,也花不完这些钱。
而剩下的为数不多的钱呆在老百姓手里也没有发挥出乘数效应,因为钱都用来买房子制造更多的王校长了。买不起房子的也都把钱存在银行,因为这个社会实在是没有任何保障而言。不存点钱,万一将来有个大病小灾的怎么办???
所以说数学不能退出主科啊!!!
GDP是人家的70%,人口却有人家的四倍,算下来人均GDP只有人家的17.5%,也就是说人家人均创造的GDP快要相当于我们6个人了,你拿头跟人家比内需?
炫富的时候谈总数,哭穷的时候谈人均,要灵活一点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怎么也没想到,一篇酒后的吐槽,引来这么多 1450网军们。。
现阶段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
我们国家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走完了欧美几百年的路。
我们用几十年的时间,在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取得的成就可以说是举世瞩目的。
但是谈到“内需”,作为中年人,心里想的是“能不花就不花”。尤其是这三年家里住院了好几次,而平时往医院跑的次数更是数不清。
说白了,站在经济不确定性的今天,中年人职场上面临着“35岁中年危机”,身体健康上面临着“各项指标异常”,家庭上还有 老人跟小孩需要照顾,所以在消费方面愈发保守。
个人认为破局之道在于“入关”,在于“调整分配”。在工业/医药/文化等领域打破漂亮国甚至白皮世界的垄断;开拓全球市场;内部加强收入分配公平性,改善从业者的收入水平。
最后,那些个网军们 请到一边去。
?
怎么没有?
全世界还有几个国家对平均30~50年的工资才能买的房子,有我国国民需求这么旺盛的?
别人只需要7~15年工资就能买的房子,我们需要30~50年工资才能买的房。需求比别人整整旺盛了一倍啊~
“讲究吃穿”能成为一项罪名,就别学人家讲内需了
陈国师曾说过一句话:美国人的房子,美国人买不起,都是中国人在买。
这真的是很让人气愤的一句话,要知道,我们的外汇可不是凭空变出来的。
我们的外汇是工人阶级不怕苦、不要命换来的,是出口补贴13%海外消费者换来的。可以说,工人阶级是我国的核心支柱,没有工人奉献自己的生命,我们国家就没有这个高速发展的盛世,这是内。而外更恶劣,美国人随便印废纸,就可以换来我们的出口商品,把通胀转移到我们这边。
而大家用血汗换来的外汇,去哪儿了?
这很可悲,有些话题不能讨论,说一些浅的吧。
我国是地球上唯一一个没有离境税的大国。所谓的外汇管制,管得住穷人却管不住富人。这些在国内赚得盆满钵满的家伙,肆意在海外购买垃圾资产倒卖,如今比特币一出来,连倒卖的功夫都不用了。
知道为什么房产税出不来么?本来这是一个百利而无一害的东西,就是为了不让资本离境,1000平米以上起征都的讨论都进行不下去。
我国制度对某个阶级的待遇实在是太优渥了,但身处那个阶级的人,却只想着在海外享受“自由”,完全忘了国内的责任。
工人们辛苦换来的外汇,变成了他们的海外大别野大雪qie和大炮车,他们拿穷人赚来的外汇,在美国交税。一些最没资格提“爱国”这个词的人,身居灯塔照耀的彼岸,劝国家的恩人爱国,可笑不可笑?
经济的本质是个循环,循环到他们那儿就东转西转转没了。
现在真正的抱薪者,却连个寒风中的庇身之所都买不起,还能说些啥呢?
美国富豪用美元在美国消费。
中国富豪也用美元在美国消费。
晚上开车回家,打开收音机听新闻的时候差点没让我喷出来。
新闻里讽刺英国因为劳动力价格上涨,廉价劳动力稀缺,致使物价上涨,大嘤人民苦不堪言。
我寻思劳动力难道不是本国人民吗,难道劳动力≠消费力吗。。。
在话语体系中天然的把劳动力排除出消费的范畴,然后讲人民生活苦不堪言,这哪来啥旺盛内需啊。
总有一群奇葩经济学家把需求放在生产前面,把经济学讲的云里雾里让普通人听不懂。
我就不明白经济学这种和生活息息相关的理论为什么要整得这么复杂。
内需不足本质上是你生产和分配啊,朋友。
举个例子给你听听,
你是个种地的农民,她是个织衣服的裁缝。
裁缝日夜不停做了好多好看结实的衣服准备卖。结果发现农民没有钱买。然后在家抱怨农民没有需求。
亲爱的,实际情况不是农民没有需求,只是农民没有钱啊。
没有钱有两种情况,农民偷懒耍滑没干活(生产不足),那没钱买衣服自然是活该。
但是,有没有一种可能是,农民996干活,但所有的钱都通过买房贷款或者其他税费上交了呢?
上交的钱用来发工资或者分给谁这里不说,也不重要。
重要的是,这些钱拿去做了什么。
钱不管流向谁,总钱数没变,为什么裁缝的衣服会卖不出去呢?
那是因为,当钱过于集中在一批人手里时,他会拿额外的钱去买爱马仕,买LV,却不会去买裁缝的衣服和农民的粮食。
所以,当农民和裁缝抱怨内需不足时,爱马仕却分分钟卖断货。
很简单,因为大部分人不算人啊。
说是14亿人口,但实际消费人口可能也就三四亿,跟美国差不多。如果你把消费和gdp聚集到这些人身上,你就会发现两个国家的消费内需其实差不了多少。
说句老实话,我国绝大部分的345线城市以及更低的乡镇县城,消费完全是由体制内的公务员、事业编以及当地效应好的国企职工撑来的。
这些城市根本没有一二线城市以及部分三线城市的造血能力,整个城市的消费完全是由“体制内发工资→体制外提供服务”的模式撑起来的。一旦体制内发不出来工资,这些城市的消费立马就会出现问题。
我把话放在这儿,小城市体制外的末日还没有到来,现在的各种关店转让只是序曲。一旦地方财政不行,开始打包出售配套服务的时候,那会儿才是小城市个体户的末日。
举个栗子——当地国企/事业编单位开始成立服务公司,全面进军综合超市、餐饮行业,同时对体制内员工发放消费卡,强制截留一部分工资。
这事就是我们这边的城市正在做的,公务员和国企员工开始发消费卡,每个月工资强制转化为一部分的“券内金额”,并且只能在指定超市和酒店使用。
我就这么说,这边的综合超市和酒店开始接入这些消费卡以后,倒闭的小超市、卤肉店、小炒店,肉眼可见的增多。
然而这还只是序曲,一旦为这些体制内工人、公务员提供服务的特许经营权范围进一步扩大,加大体制内“工资打白条”的额度,个体户只会死的越来越多——钱都在体制内空转,不再往个体户那里流了。
这里我奉劝那些想着回小城市岁月静好的,家里有关系能安排上工作的,或者回去能考上公务员的,那你回来岁月静好可以。想着回来干个个体户,岁月静好的,别做春秋大梦,继续在一二线城市里拼吧。
奇人共赏:


这种把别人吃干抹净了还说是对方占了便宜的,我只能说,佩服。
脸皮是真tnd厚啊。。。
举个简单的例一个子,一家利润一个亿的企业,只将500万用于员工薪酬福利,那这家企业带动的个人消费只有不到五百万。如果把国家比做企业,GDP比做利润,把消费总额比做员工薪酬,那你知道答案了吗?
中国实际上正在成为奢侈品的世界第一大市场。
贝恩公司今日发布的《2021年中国奢侈品市场报告》显示,尽管面临日益严峻的全球社会和经济挑战,2021年中国境内奢侈品市场(不包括港澳台地区)继续保持两位数高速增长,部分品牌增速超过70%。
由于出境游受限,大部分中国消费者依然选择在境内购买奢侈品。得益于此,继2020年取得48%的增长之后,预计中国个人奢侈品市场2021全年将实现36%的增长,达到近4710亿元人民币,整体规模较2019年近乎翻番。
与此同时我们农村数亿老人的养老金在100-500元不等每月不到100美元。
年轻人尤其是90后大部分负债,房贷和房租加上生活必需品开销基本上让大多数人收入所剩无几。
这和我在东南亚像印尼,泰国,越南胡志明市看到的贫富差距拉大到一定程度后,物价房价维持高位使得大部分普通人的购买力不断贬值,消费能力不断减弱的社会现象非常类似。
滞胀时期工资很难增长,这时候加上巨额的政府和家庭债务,使得整个社会陷入一种恶性循环:
社会缺乏创新能力,大部分人都想赚快钱爆发,债务雪球越滚越大,通胀恶化,普通人被迫压低消费,内需进一步萎缩。
现实和你想的恰恰相反。
并不是「没有内需」,而是「手紧」。
别看现代经济搞得好像很复杂,其实概括起来就是「生产」和「消费」。
但归根结底还是「消费」。
因为有需求才有生产。
而消费,就是最终端的需求。
所以说消费,才是经济发展的终极引擎。
于一国而言,为满足别国的消费而生产,叫出口导向的经济。
为满足出口而兴建的工厂、港口、交通等一系列基建,以及随之衍化而来的城市化,就叫投资劳动的经济。
当别国增长停滞,需求下降,又或者是他们对外部供应链没有安全感,要求产业回流。
那么出口国内部,就必须产生足够的消费需求,来接住这些产能。
这个,就叫作「内需驱动的经济」。
所谓的东亚模式,走的都是这种路线。
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中,车头角色依次由出口、投资和内需扮演。
2021 年,新兴国家的 GDP 增长中,消费的贡献率已经达到了 65.4%。
所以消费降级,可不仅仅意味着大家不愿意花钱了,更预示着经济要出大问题。
如果大家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都在下降。
那内需怎么拉?
「内循环」怎么转?
接着就是生产过剩,工厂裁员,失业加剧,收入下降,消费进一步扑街……


很多专家总是从年轻人的心态上找问题,批判大家佛系躺平,仿佛只要把年轻人的观念扭转过来,不需要改革分配机制,问题就会消失。
这显然是忽略了经济结构性的问题,没有看到全球正在陷入的 「衰退螺旋」。
在这个螺旋中,消费降级不单是消费的问题,低欲望也不仅仅是心态的问题。
它是一环压一环,互为因果,且互相强化的螺旋系统:


我们都是被时代潮流所裹挟的普通人。
一方面要尽可能看到宏观趋势的流向,做出顺应周期的决策,从而避免被「老乡别走」的套路拽进坑中。
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市场主体和消费人群的变化。
然后你才能知道,衰退期的生意该怎么做,工作该怎么做。
最好是在「寒气」到之前,就已经做好了保暖工作。
不管你是想让消费热起来,还是想知道它继续凉下去世界会怎样,首先都得先知道它是怎么凉下去的,对吧?
有人说是黑天鹅事件导致的,比如疫情,接触式消费被阻绝。
又比如俄乌战争,造成能源和粮食的大幅涨价,使全球的需求都在下降。
然而疫情也好,俄乌战争也罢,都只是导火索。
真正的问题出在经济结构上。
即使没有疫情没有战争,也会有其他的黑天鹅,把危机给点着。
客观地讲,全球都处在一段长债务周期的末期。
这个周期的症状有很多,最突出的有两个:
一是债务扩张到头,所以货币也没法超发了,流动性会转向收缩;
二是借债周期结束,还债周期到来,人们为了偿还债务,降低了消费。
关于货币无法再超发的逻辑,我曾经解释过了,此处主要展开讲「还债周期」对消费的影响。
债务周期运行的特点,就是借债时你好我好大家好;还债时你惨我惨大家惨。
达利欧的视频动画《经济机器是怎么运行的》向我们表达了以下几个观点:
1) 经济是无数个交易组成的;
2) 在交易中,一个人的支出,是另一个人的收入;
3) 当你借债时,你的支出能力明显增强,别人也能赚到更多的钱;


4) 所以经济在借债周期呈螺旋上升,债务增加,大家的消费在增加,收入也在增加;
5) 借债的钱看似来自银行,实际来自未来的自己——当债务到期时,你必须要减少开支,用以偿还债务;
6) 在还债周期,由于你减少了开支,别人就会减少收入;
7) 于是经济呈螺旋下降,收入减少,消费也减少。
这样的周期是难以避免的,而且下降的过程不会这么平滑,因为有相当一部分人,并不是压缩了消费就能偿还债务,只能违约。
因为在上升周期,资产价格,随着债务扩张,而水涨船高。
但到了下降周期,资产的价格和交易量都下降了。
然而债务却没有降。
很多人即使卖掉房子减少消费,也依然还不上债,必然要违约。


违约的情况变多,就叫债务危机。
债务危机的过程是非常剧烈的。
因为信用系统遭到了破坏,没有人敢向外借钱,也没有人敢向外投资,市场会急剧收缩。
所以,它不是温和而缓慢的「压缩消费? 偿还债务」,而是剧烈又短促的「债务和资产同归于尽」的过程。
为什么现代经济喜欢增发货币来解决问题呢?
经济学家马寅初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个赶考的书生到旅店投宿,拿出十两银子,挑了该旅店标价十两银子的最好房间,店主立刻用它到隔壁的米店付了欠单,米店老板转身去屠夫处还了肉钱,屠夫马上去付清了赊帐的饲料款,饲料商赶紧到旅店还了房钱。
就这样,十两银子又到了店主手里。
这时书生下来说,房间不合适,要回银子就走了。
你看,店主一文钱没赚,但大家却把债务都还清了,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呢?
说明了经济不是钱,而是钱的流动!
在现代经济中,谁承担了书生这样的向市场注入流动性的角色?
银行!
银行把钱借给旅店老板,转一圈后,旅店老板再把钱还给银行,市场上的钱既没有变多,也没有通货膨胀,但债务实实在在被解决了。
理论上可行的事,放到现实中,却完全变了个样子,因为钱没有给到旅店老板。
从银行的视角看,旅店老板欠债太多,实在信不过,所以更愿意把钱给地主,地主有土地,而土地又是银行最喜欢的资产。
地主拿到钱,就去炒房,房价越来越贵,书生为了买房,就只剩一两银子的差旅预算了……
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钱的确超发了很多,但只在银行和地主间流动。
更严峻的是,书生的钱也被「地主 ? 银行」这个系统给吸走了,没有钱流入「旅店? 米贩? 肉铺? 旅店……」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 M2 数字庞大,但市场依然缺钱,因为只有流动起来的钱,对经济才有帮助。
问题出在哪里呢?
出在没有把钱给到应该给的人。
所以有些西方国家绕过银行系统,直接全民发钱,反而是有用的,不会有什么「都发钱等于没发钱」的效果。
因为中下阶层所产生的资金流动,大部分都发生在消费领域。
当然发消费券也有用,数量发得够多就行。
问题是当财政也没钱的时候,就只能能给口惠了。
比如不是鼓励「地摊经济」,就是号召「后备箱经济」。
效果么,可想而知。
大家不去消费,并不是因为缺乏消费场景。
而是缺钱,缺意愿,缺信心......
再不然把房价压下去也行,让「书生」腾出预算,去住店,买米,买肉……
但房价压不下去,也不敢压,多少人就等着这个吸,哦不,等着这个开饭呢。
所以内循环转不动。
转不动,衰退就会遏制不住地深化蔓延,最终酿成危机。
现代经济因为有债务周期的存在,所以经济危机多表现为债务集中违约,冲击信用系统的金融危机。
但在债务周期被发明之前,经济危机的表现形式是生产过剩。
马克思,把经济危机总结为:绝对过剩与相对匮乏,同时发生。
什么叫绝对过剩?
生产的东西卖不出去,比如牛奶只能倒掉,数以千万计的大学毕业生只能躺平摆烂,都是绝对的过剩。
什么叫相对匮乏呢?
? 本内容版权为知乎及版权方所有,侵权必究
最低 0.3 元/天开通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向作者咨询


叶泊枫
去咨询?
?
402 次咨询
?
4.99
感谢你的信任,我擅长回答的领域有: 房产投资,资产配置,财富规划。 出国留学,职业规划,专业选择,个人成长规划。 为了信息完整,我会先发语音回答,然后发文字性的简短总结。
题主自己都把答案糊脸上了。
我国GDP是美国的70%,人口是他的四倍。
所以人均GDP只有美国的17.5%
房价倒是直追美国,最近北上深又疯涨了一波,老百姓还哪儿来的钱干别的
你去看看我们的广场、市政中心、公共绿地公园、高铁、机场,再看看招标网上每天的招标公告。怎么会不如美国?
你说私人消费不振,那我给你讲个事情:
2015年时,我发现我住的深圳宝安中心区,中档的餐饮店接连不断的消失,剩下要么是高端的,要么就是人均50RMB以下的。而且菜品、服务普遍下滑。
后来到处看房子的时候我又发现,宝中的业主住着500万的房子,但大部分房子的装修档次还不如我家乡100万的房子好。
后来仔细想想就明白了,宝中这边属于新区,业主也都是年轻人,就是房价大幅上涨前新安那片的老破小,也没有低于100万的,2015年后更是没有300万以下的房子,大家的钱都拿去买房了,哪里有钱搞好的装修,有钱下馆子?
这么简单的问题,就不要扯太多意识形态,经济理论吧。
就是因为穷啊。
总理都是中国6亿人口收入不到一千,你们却拿北上广深和电视剧里的高富帅看待中国。殊不知很多人为了饭碗连个双休没有呢。
有钱了谁不会消费。
谢邀。
“内需不振”和“内需小”是两码事。
我国内需就算和美帝比,其实也已经大差不差了。
19年美帝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6.23万亿美刀,我国是5.96万亿美刀;如果以商品零售总额算(不计餐饮),今年前五个月我国相当于美帝的92.7%。
现在是:GDP对美七成,社会消费品对美九成。
美帝人均GDP是中国的6倍,社会消费品才到4倍多点。讲真,不能说中国人不消费,这数字已经很努力了。
其实从绝对数字上来看,内需才是今年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前三季度经济增长贡献率为64.8%)。
今年社会消费品总额估计会到44万亿元人民币,估计对美在90%至95%区间。
之所以大家都吐槽内需,是因为内需表现不如预期。而中国外贸依存度已经下降到30%左右,还能整出今年前三季度22.7%的同比增长,进出口总值达28.33万亿。
9月份出口同比增长28.1%。全球供应链的身份,万亿人民币的规模,单月表现比去年同期爆种了近三成。这就显得内需比较拉。
但内需还是不振。
这个“不振”的概念,有两大现实:
一,还是穷。
今年前三季度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是26265元,人均工资性收入是14917元(9个月加一起)。
腚眼也看得出来,月入3000元及以下的,起码起码占六成,起码。
多数人还是穷,穷就是内需不振。
二,各式各样的不平衡。
最经典的,买房掏空六个口袋(商品房不计入社会消费品)。
例如经济相当不错且平衡的浙江,去年社会消费品总额是2.66万亿,商品房销售总额是1.77万亿。
1.77÷(2.66+1.77)=39.9%。虽然算法比较粗暴,但国发研中心就拿这个数字说明过购房开支对消费的挤压。
“谁说中国人不消费,不都拿去买房了么”,这句话是有道理的。
类似的还有其他“刚需”。
央视财经去年发过一份《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的报告,13万份的问卷调查,还是很能反映现实的。
其中关于“家庭最大开支”的问题,认为是住房开支(租房买房还贷)最大的只占31.53%,最多人认为是教育培训开支,占32.44%。
关于“努力工作为了什么”的问题,第一回答是“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占60%,第二回答就是“养儿育女”,也几乎60%。
这些都是消费结构上的不平衡。
央行今年9月份发《消费者金融素养调查分析报告2021》,找了14万份受访者数据。
发现56%的受访者基本无储蓄,40%的受访者自认负债过重。
各种“刚需”挤压消费,债务经济已经快成一种主流了。
另一种不平衡,就是众所周知的资产分布不平衡。
这个看招行今年发的2020年报就行:
1.58亿零售客户(你就理解成普通存钱的),金葵花及以上(月日均资产50万及以上)的,310万户;
这310万户的总资产余额7.34万亿,占全部零售客户总资产余额的82.15%。
将将2%的人占了超过80%的资产。
花钱的结构不合理,钱的多寡也分化明显,这种背景下指望内需一下子起来,不现实。
真巧了。今早吃肠粉的时候头脑刚好冒出这个问题——“为何我们没办法拉得动内需”。
我就回答一下当时瞬时闪过我大脑的答案吧:
……………………………………………………………………………………………………
算了,
同学们,打开书本,翻到56页,今天我们学习关于“享乐主义与人生真正的价值”吧:
〈一、人生的意义是在奉献中享受生活
1、奉献才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我们最长见的就是身边有许多功成名就者,他们拥有了自己的一份事业,收入也非常可观,有漂亮的妻子和优秀的儿女,但是他们内心深处却很苦恼。按说要什么有什么了,为什么还是不满意呢?
究其原因就是没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一味追求物质享乐,不断的索取,使自己不能自拔,始终得不到满意,因此不快乐!
实际上人生价值是劳动,通过劳动对社会和他人做出的贡献,这是社会评价一个人的人生价值的普遍标准。
2、克服永无止境的庸俗享乐
庸俗的生活追求不会让人真正快乐,如果一个人每天纸醉金迷,花天酒地,永无止境的索取,最求低俗人生,那么注定一生庸庸碌碌。
要在现实生活中克服低俗平庸的享乐,追求高尚的生活方式。
3、人生平平淡淡才是真
俗话说:“平平淡淡才是真。”不管是生活也好,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也好,一切皆于平淡才是真实。生活哪有处处精彩,都是平淡之事累积起来。
平淡的日子有米香,有茶香,这样才是生命真正的意义。锅碗瓢盆,柴米油盐酱醋茶所交织的日子,才是真正的烟火生活,生活就是在平平淡淡中才感到真实,感到可贵,感到幸福!
二、只有学会付出和奉献,你的灵魂才能安静
1、人生学会付出才能能有富足的精神生活
快乐,不是你拥有多少,而是你付出了多少,乐观的人,不是没有烦恼,而是欲望少,懂知足,没有完美的人生,如果能看开,想通,就是完美。
付出和回报是一体的两面,如果你想要更多的爱、乐趣和尊重,唯一方法就是付出。不要担心任何事情,不要心存顾虑,你要相信,你付出的一切最终都会回报给你!
2、在不断奉献中体会人生真谛
爱因斯坦曾说:“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奉献了多少,而不是看他索取了多少,享受了多少”。
不错,这就是我们追求人生的真理。只有勇于付出,不计个人得失,无私奉献,你的人生才有意义。
3、贪图享乐,追求奢靡的生活是可耻的
记不清哪位名人说过,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关键却只有几步,特别是在年轻的时候。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说的就是在年轻的时候不努力学习,你就没有任何资本,一个追求物质享乐,贪图奢靡生活得人,这样的人生是可耻的,当你后悔时已经晚了。〉
[拉内需?拉你****]
对于印度这样的大国来说 哪怕只剩两个人 也得有一个婆罗门
其实扩大内需这种说法严格上是错误的,房地产作为一种标准的不能再标准的内需,老百姓都已经大规模负债来扩大需求了,把中美房地产都算上,内需已经超过美国了。
正确的说法应该是调整内需结构,压低房地产需求占用比例(无论这个需求是如何引起的),提高其它实物/科技产品需求占用比例。
至于中国房地产为什么需求增长猛烈,这是另一个话题,可以从中/美房地产政策、人口、中心城市数量、土地政策、经济结构等进行差异比较。
今夜是2024年除夕,电视正播着龙年春晚。
我拿起桌上的热水瓶倒水喝,顺手拍照。
图中文字是:
内兄,叶启茂新婚之喜
妹夫,毛海金贺。
叶启茂是我爹,53年出生。
毛海金是我小姑父,年龄不详,他儿子与我同年。
我82年出生,今年42周岁。






一般来说,消费要素包含消费欲望、支付能力和生产供给,只有3样都满足的时候,消费活动才能发生。
我国拥有全球最强供应链,不存在供给问题,内需不振的拦路虎,有两头:
? 贫下中农,没有消费能力;
? 城市底层,没有消费欲望。
没有消费能力,是因为没钱。
没有消费欲望,是因为没有确定性,没有安全感,没有希望。
为什么没有安全感呢?
因为社会缺乏流动性,年轻人看不到向上的希望,生育和负债,对于他们来说,充满着风险,最安全的做法,就是缩着,啥也不干,低成本地活着。
为什么社会没有流动性呢?
因为先富不想带后富,有一个算一个,为了他们自己千秋万代都富,全都在抢占生存空间,然后焊死车门,房地产、互联网都在这么干。
经济,说到底就是生产+消费,GDP高,消费却少,不就是产能过剩么?
这要在马克思所生活的产业资本时代,早就爆发经济危机了。
好在咱现在是金融资本时代,有无限印钞大法。
需求不足? 印钞刺激啊!
经济失速? 印钞刺激啊!
房价要跌? 印钞救市啊!
但印钞只能拖延问题,不能解决问题,不然津巴布韦就不是现在那样子了。
你以为的印钞刺激过程是(如下):


实际中的印钞刺激过程是(如下):


大水漫灌放的水,都流到金融和地产领域去推高资产价格了,并没有多少流到实体领域,这过程就叫“资产通胀、实体通缩”。
现在一般叫K型复苏。
这些年连续大水漫灌导致的房价暴涨,其实就是这么个逻辑。
财富没有向下分配,反倒越来越向上集中,所以就有个说法,即我国虽然有14亿人口,但其中的10亿是没有消费能力的。
人口再多,却无法形成消费市场,过剩的产能依赖出口,外部需求一下降,经济就拉胯,资本就夺路而逃,这些年积累的巨大楼市泡沫,就要破,所以才要搞内循环。
内循环的关键,是让占人口绝大部分的底层居民有钱、有意愿消费,不是搞个促销活动,电商下乡就成的。
但让“没钱的人变有钱”,是经济建设最难搞的地方,因为要改革收入分配方式,阻力一定巨大。
从你调休就知道了。
穷国如柬埔寨,公共假期几十天,假放太多,老百姓自己都不好意思,说能不能少放点,我们要建设幸福生活。
等富裕起来了,贫富差距不大的时候,假期多放点能促进内需,不然光生产不消费,东西堆在那没人买。纽村正式工一年给一个月带薪假,还能攒两年一块放。
当贫富差距过大,就不用再给你假期了,就算给你放假,你那点消费都抵不上上班创造的价值,
何况你自己也知道你不需要假期,因为三十年房贷刚还了5年不到,假期一多你更心慌活不下去了。
看统计口径吧,
南北战争前的美国,可能经济跟旧大陆一比也没好哪里去,人均消费必然不如欧洲的贵族老爷加上市民阶层,
但是如果把黑人划出统计范围,黑人印第安人墨西哥人都不算居民了,
其实人均消费水平好着呢。
这个问题无聊又有趣。
无聊在于,美国人均GDP高达7万美元,中国去年不到1.3万美元,明明不到人家五分之一,而中国人口也不到美国五倍,凭什么内需超过美国呢?
有趣在于,虽然美国人均GDP超过中国五倍,消费占GDP比例还远高于中国,但是按一般中国人理解的消费,美国人恐怕还真没有强到中国人五倍。问题评论区几乎全认为中国消费不行是因为房价高,事实美国人消费里花在房子上的比例远超中国,事实和可能大多数人以为的不一样。
我们分门别类来看看。

中国去年服装鞋帽销售额1.38万亿元,约2140亿美元,美国这个值是4700亿美元,高达中国两倍多。中国固然底层中老年日常衣着质量还有改善空间,但是起码两亿少儿、两亿青年、两亿城镇中年绝大多数日常衣着质量并不差,也算不很节俭。恐怕还是美国人买衣服浪费太多。这方面两国差距有待缩小,但是中国绝不需要人均赶上美国。

粮食两国都完全够吃,种类也足够丰富。按2017年日本农林水产省数据,当年中国人均年谷物消费197公斤,美国109公斤,美国人粮食吃得比中国人少的多。
中国人均年蔬菜消费量383公斤,是遥遥领先全球的,全球第二是韩国197公斤,美国仅有113公斤不到中国三成。
水果年消费中国98公斤,美国90公斤,中国略超。
肉类消费中国64公斤,美国125公斤。中国仅有美国一半 。蛋类中国23公斤,美国16公斤。水产中国39公斤,美国22公斤。综合看来动物蛋白食物中国126公斤,美国163公斤,中美比约3:4。这个数字日本是118公斤,韩国167公斤(水产占惊人的82公斤),英国、爱尔兰、荷兰、德国都是113公斤,俄罗斯和丹麦116公斤、意大利125公斤、法国134公斤,西班牙150公斤。可见中国人均肉蛋水产消费和欧洲主要国家差不多甚至高于不少发达国家,只不过这些欧洲国家人均肉类消费量往往比中国高20公斤左右,而水产消费量少于中国二三十公斤。美国人过多食肉造成了严重的超重问题、心脑血管疾病和下消化道癌症等疾病高发问题,并不值得效仿,而且美国人食物浪费非常严重(虽然中国人食物浪费也不算轻)。
2021年,中国人均食品烟酒消费7178元,合1113美元,14.1亿人就是10.1万亿元,合,1.57亿美元;中国餐饮消费额约4.7万亿元。2021年美国食品烟酒支出3827美元,3.3亿人是1.26万亿美元。可见中国整体食物价格大约是美国的三分之一,全国食物消费略超美国。

中国去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8.3亿平方米,销售额18.7万亿元,合2.9万亿美元。美国去年商品房销售612万套,中位数价格34万美元,估计平均值要接近40万美元了,全年商品房销售额应该超过2.2万亿美元。就算平均面积200平米计,美国销售商品房总面积不过12亿平方米,平均房价还是比中国贵。更别提中国有大量农村自建房,如果计入会让平均房价更低。美国人均住房面积大约是中国两倍(80平米和40平米),但是中国人均住房面积已经超过英国,在全球属于中上水平了,美国人居住能耗太大。我十几年前在美国曾经租住过当地独栋民宅,一个三层楼一个月暖气费就接近一千美元。
而根据知名经济数据自媒体北海居整理的数据,2021年中国人均居住消费874美元,美国人均则高达9427美元,是中国的10倍多。这样算中国全面去年住房开支仅仅1.2万亿美元(比商品房销售额低很多大概原因是大多数在还的房贷是低房价时代的),美国则是3.1万亿美元(美国房价这几年飞涨,之前房贷也相对便宜,因此美国人买房支出肯定不到2万亿美元,1万多亿美元都是房产税和房租)。
中国绝大多数人住的是自己早就拥有的房子,租房人口只有2亿占比14%且房租除了一线城市都极低,没有房贷房租房产税。而美国住房自有率只有63%,租房人口占比37%,而美国房租价格远远高于中国(美国几万人小城市一间十平米卧室租金也要四五百美元,人民币三四千,和中国一线城市租金持平)。美国自有住房还有房产税,也是不小的开支。居住开支占中国人消费的23%,占美国人消费的38%,也就是说中国人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消费用在住房上,美国人则接近四成。
中国人里确实存在一小部分2010年后一线城市贷款买房、2016年后二线城市贷款买房和2018年后农村户籍小城市县城买房的人口由于房贷压减少了消费,但是这些房子加起来也就一两亿人:2010年到2022年全国总商品房销售面积约200亿平方米,2亿多户,其中约七成是低价阶段购房,余下高价购房的六七千万户里相当一部分还是改善型购房,刚需高价购房也就四五千户(只不过这些人集中在一二线城市漂泊的年轻人中,也是互联网发声主力,话语权格外大,声音被放大)。全国12亿以上人口并没有受到近年局部高房价直接影响,因此整体消费受房价影响远没有铺天盖地的自媒体渲染得那么严重,这不是文过饰非,是简单算一算都可以确证的事实。

中国城市甚至很多乡村公共交通都远强于美国城市,这大大降低了中国人的交通开销,也减少了中国人的私家车需求。近年来每年中国年人均交通通信开销都是2400元左右,350美元左右。而美国2020年户均交通开支9826美元,按户均2.6人算,人均3780美元,是中国人均的10倍多。交通通信占消费比例中国是13%,美国接近19%。
另一方面,即便如此,去年中国汽车销售超过2600万辆,其中乘用车超过2100万辆,而美国轻型汽车销售略超1500万辆。中国汽车市场远比美国要大。
医疗
按北海居整理的两国官方数据,2021年中国人均医疗保健开支328美元,美国人均医疗保健开支2593美元,美国人均是中国的8倍,总额是中国的2倍左右。医疗保健占消费占比,中国是8.8%,美国是10.5%,两个国家老百姓大概看病都有点手头紧,但是中国主因是老百姓不富裕,美国主因是系统低效浪费。
教育
按北海居整理的两国官方数据,2021年中国人均教育文娱消费403美元,美国人均是2045美元,这项消费占比中国是10.8%,美国是8.3%。中国老百姓远比美国老百姓重视教育投入,但是美国教育价格比中国贵太多,中国好高中好大学基本都是公立一年学费人民币一万以内,美国高中大学好一点的对于大多数学生都学费不便宜,一年几万美元很正常。




由此可见,虽然账面上美国消费规模确实高于中国,但是居住、交通、医疗和教育就占了美国人消费的77%(而这四项占中国人消费只有不到56%),而除了房子大一点,一般美国人在这些方面享受到的消费质量并不比中国人明显好,公交差得多、基础教育水得多、大多数孩子读书成才更难、人均寿命和日常医疗服务都不如中国(虽然治疗癌症和罕见病的水平以及重症病床比例好于中国,医院医护态度整体比中国好)。美国人的高消费,实际是美国这个高成本低效社会的副产品。至于一般中国人想到的消费内容,吃穿购物,中美差别并没有那么大,中国市场规模显著大于美国市场,这也和从各类家电到豪车和奢侈品中国销量都比美国大的现象吻合。
评论区有朋友说应该和收入情况做比,美国人均消费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约73%,中国这个比例是68%,都在七成左右中国结余比例略高,当然结余绝对值还是美国大。
这个问题的高赞回答太多罔顾事实宣泄情绪的,欢迎大家点个赞把靠谱数据顶起来,感谢!
2023.1.12
请大家看看我的微信公众号《海隅苍生》,我的公众号只谈重要问题只摆数据讲真话,完全干货,比知乎上的回答更系统严谨,而且部分话题知乎上根本发不出来,欢迎关注。我以后也会在公众号上就中国民生和内需问题进行讨论。奈何越是讲真话、不偏不倚不迎合特定立场的内容主越是大多数人不感兴趣(大多数人也不愿意认真读长文看数据)没流量,所以还有劳认可内容的读者尽力微信上转发,让更多能从我的文章中获益的潜在读者看到,感谢!
因为我们从小就被教育省吃俭用。
疫情初期有一个南方造被单的工厂遇到困难,大家说能有什么困难?国内帮忙买了就是了。结果人家老板说国内市场根本接不下他的产能。大体意思是外国人一年换很多次被单,中国人几年换一次被单。外国人一年消耗的中国人几年都买不了。大家也可以想想自己被单多少年没换了。同理还有内衣,衣服这些。我一同学现在还穿着高中的背心经常遛弯。
第二是我们确实需要省吃俭用。房价,但凡和放贷沾边的人,日子都不会太轻松。看似一二三四线赚的不一样多,房价也不一样。但其实都能精准控制你还完放贷只够吃喝。医疗,中国的医疗保险,稀碎。反正算是不断完善中,但是还没到人们完全可以放心不用为突发疾病准备钱的地步。养老。事实证明,养老谁都靠不住,只有自己的钱包靠得住。所以我们都省吃俭用,省吃俭用也确实有用。
凡事多讲正能量!
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个人奢侈品市场规模较2019年实现翻番,2021年同比增长36%,有望在2025年成为全球最大奢侈品市场。
看到了吗?任何事情都需要一个过程,后面的内需肯定会成为第一!
胡说!我们在房地产方面的内需至少是美国的五十倍!
我附近有四五家牙科诊所,我经常路过,注意到几家诊所大部分时间都是很空闲的。
我爸牙疼,一直都忍着,说什么时候回小县城了再看,这附近的他都不敢去看。我爸年轻时候牙就磕坏了,过七八年就要补一次,以前在小镇补,后来在县城补。一直都补的起。为什么现在收入高了很几倍却不敢补牙了。
要说医生,国家近十几年培养的足够多,至于做假牙的工厂,凭借中国强大制造能力,我相信价格绝对是能做的很低的。不知道有没有机构统计过,国内牙齿坏了却选择忍着不去补牙比例是多少,但至少在我们那边农村这个比例不低。
我们有市场需求,有加工能力,有足够人才。为什么这个巨大市场就搁浅了激活不起来。为什么我们农民工制造的假牙,农民孩子当的牙医,农民却消费不起。
对着这个疑问我问了我牙科的同学。她说牙科医生收入其实在医生里不算高,比如他在诊所拿的20%左右的提成,每个月大概能做八九万业绩,每月两万收入不到,但社保是按最低比例交的,公积金要自己全额交,其他福利基本是0,每年还要自己花钱参加各种培训。而大点医院护士一万工资加上社保,公积金,各种加班夜班补贴综合收入都可能超过她。
而对于诊所,医生20%,其他护士,前台,扫地阿姨等员工成本也要5%,物料成本20-30。还有房租,设备,水电费,装修等成本也要将近30%。平时还要花不少钱去做广告,最终算下来牙科也不算不上暴利。
我是不怎么相信的,我继续问她。现在补牙随随便便都是上千。你自己在社区里面租个便宜房子,装修简单点,设备低端点,价格优惠点专门做低端客户不行吗。
她说以前可以,现在不行,现在开诊所要求很严格,需要医生职称资质,需要配护士,还有其他卫生等等各种要求。所以现在开牙科只能走高价租好地段,高端装修高收费模式。而且没钱人一辈子就看几次牙科根本没多少钱挣。真正挣钱的都是有医保的老客户,除了补牙,日常洗牙护理,好多一年来好几次。
所以,国内虽然有十几亿人,但真正有消费的可能只有一两亿。
----------------------
好吧,我承认我家确实比较穷。今天万达的跆拳道馆又发微信问我给不给孩子报跆拳道,本来看孩子喜欢确实想报,但是看看价格犹豫了。50节课,8000元,打折后6500,要是课时报的少,单价更贵,但我的心里价格却是每节课60-80元。
我到手工资扣除房贷、油费、燃气网络手机水电费等固定开销,每个月结余还不到4000。就这每月4000块钱,每年有两个月要交用来学费(还好只生一个),一个月交汽车保险,还要抽出一两个月包红包。剩下的只能给我孩子报些价格便宜的培训班玩玩。至于我老婆,要照顾孩子不能全心投入工作,他的工资用来买菜,零食,水果,衣服等基本也没什么结余。
所以我是真的没钱消费,手机电脑都是用到实在太卡才换,衣服鞋子都是网上打折店买。出去逛街都是提瓶饮料尽量不买奶茶。
王校长再大手大脚,不赌不吸毒,一天花个几百万已经可以说是绞尽脑汁了。
把14亿平均分给全国人民,每人的一块钱,不用一天,只需一秒就能给你花的干干净净。
就这么简单的数量堆积而已。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商业财经 最新文章
一个普通家庭,一年存款多少算合理?
美国为何频繁炒作“产能过剩论”?
4月18日晚间至19日凌晨,多位美联储高官密集
日元会崩吗,日本会成为第一个被端上桌子的
如何看待本次日元做空?
继德国总理之后,德国最大反对党也来中国了
东亚人为什么活得累?
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去世,女儿宗馥莉成为接
新能源车「一年跑 2 万公里被拒保」,业内称
国家统计局发布「3 月份 CPI 同比上涨 0.1%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4-02-18 00:02:10  更:2024-02-18 22:08:26 
 
 
股票涨跌实时统计 涨停板选股 分时图选股 跌停板选股 K线图选股 成交量选股 均线选股 趋势线选股 筹码理论 波浪理论 缠论 MACD指标 KDJ指标 BOLL指标 RSI指标 炒股基础知识 炒股故事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天天财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