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财汇 购物 网址 万年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小游戏 视频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淘股吧 股票涨跌实时统计 涨停板选股 股票入门 股票书籍 股票问答 分时图选股 跌停板选股 K线图选股 成交量选股 [平安银行]
股市论谈 均线选股 趋势线选股 筹码理论 波浪理论 缠论 MACD指标 KDJ指标 BOLL指标 RSI指标 炒股基础知识 炒股故事
商业财经 科技知识 汽车百科 工程技术 自然科学 家居生活 设计艺术 财经视频 游戏--
  天天财汇 -> 商业财经 -> 中国证监会主要领导调整,免去易会满证监会主席职务,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 正文阅读

[商业财经]中国证监会主要领导调整,免去易会满证监会主席职务,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中共中央决定,任命吴清同志为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书记,免去易会满同志的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书记职务。国务院决定,任命吴清同志为中国证券监督…
“券商屠夫”归位啦,新官上任三把火!


被业内称为券商屠夫、并曾经严打老鼠仓的吴清,从其经历就不难看出,他不但有深厚的证监系统背景,还有很强的手腕和魄力。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过去的9任证监会主席,大多先担任国有大银行行长或者央行副行长,然后担任证监会主席。出身证券系统担任证监会主席的,吴清还是第一个。
吴清重点事迹:
1.
处理证券公司风险
作风强硬曾被称作“券商屠夫”
2005年,吴清从机构部主任改任风险办主任,专门从事问题券商的风险处置工作。  
2001年起的五年大熊市,让证券行业多年积累的风险不断暴露,到2004年证监会启动证券公司综合治理时,证券行业面临自产生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危机,一批证券公司多年积累的风险呈现集中爆发态势——多家公司的资金链随时可能断裂;行业信用大幅下降,增量资金急剧减少、存量资金不断流失,经营环境持续恶化;部分高风险公司问题的暴露引致债权人严重不安,对证券公司账户甚至客户资产申请查封冻结,个人债权人集体上访事件时有发生……证券公司的风险已经严重危及资本市场的安全,并波及社会稳定,情况十分严重。
在这样的背景下,2004年风险办应危而生。
数年间,吴清和风险办的同事们一起处置了南方证券、闽发证券、“德隆系”券商等31家违规证券公司,其中,推动26家公司进入司法破产程序,其余5家以其他方式完成收口。彼时,这位年轻干部因其强硬作风被证券界称为“券商屠夫”。
通过几年时间的风险处置和整改重组,证券行业高达2853亿元的历史遗留风险全部化解,流动性缺口问题全部解决,账外经营全部清理或纳入账内反映。
从2006年起,证券行业扭转了连续4年亏损的局面,盈利能力显著增强。即使在遭遇股市单边下跌的2008年,证券行业仍然保持稳健经营。
2.
严打老鼠仓 改革基金发行制度
2009年3月6日,吴清正式出任证监会基金部主任,用一年半的时间带领基金业完成了一个华丽转身。  
在吴清任内,基金业感受到两个明显变化:监管更严了、发基金更方便了。  
上任伊始,素来谦和淡定的吴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态度坚决:“老鼠仓行为是监管部门最不能容忍的,发现一起就严厉打击一起,绝不手软。”  
吴清用一年半的时间证明了自己不是个说场面话的人。其严打“老鼠仓”的作为给市场留下了深刻印象,从2009年6月的“张野案”到今年7月公布的“刘海”“涂强”案,均是证监会近年来对基金经理“老鼠仓”行为最为严厉迅速的处罚。其中,证监会对“张野案”从立案到审理完毕仅用了47个工作日。  
与此同时,基金业在市场化改革方面迈出步伐,主要体现在基金发行制度改革上。
基金业规模在吴清时代结束下滑,从2009年3月底的20069.42亿元,增加至2010年的21675.27亿元。与此同时,基金业也打破了近两年未有新公司诞生的沉默格局,2010年,纽银梅隆、浙商基金陆续成立。
3.
曾撰文对金融监管发声
2009年,吴清曾在《中国证券》杂志撰文指出,金融监管必须同时关注合规性和审慎性的问题,时刻防范和及时处置系统风险。他认为,金融监管的基本目标无疑是保护客户合法权益和维护金融系统安全,但在有效实现目标的方法上并无定规,有时找到又放弃。
他表示,金融机构的自我监管和监管意愿往往是靠不住的,因此金融监管不能留有缝隙。美国虽然有复杂而高成本的监管体系,但对场外交易市场(OTC)及对冲基金等方面却疏于监管。
4.
调任上海市虹口区区长 作为中央部委后备干部到地方任职锻炼  
2010年,吴清调任上海市虹口区区长,据了解,吴清的这次调动,是作为中央各部委及中央直属机构正局级干部到地方任职锻炼。54个中央和国家机关部委共有66名中青年干部参与了这次交流,这些中青年干部几乎均为各部委的“后备干部”。  
此外,这次中央干部下地方与以往的“挂职”锻炼不同,以往“挂职”始终是要回到中央的,但任职却可能在地方长期任职或提拔到中央。让任职干部独当一面,能够切实融入工作,看到其真正能力和水平,这也是培养后备干部的最新模式,此前多为单位内部培养,缺乏基层工作经验。
在上海虹口区任职期间,吴清重视发展金融业,力推虹口区成为上海金融业重要的聚集地之一。
近3年后,2013年7月,吴清接替孙建平,出任虹口区委书记。
多年浸淫金融行业的背景,在吴清的地方任职经历中体现得颇为明显。正是在其主政虹口期间,虹口北外滩地区从原先的“航运服务集聚区”变为“航运金融双重承载区”,明确“航运+金融”双重定位。
吴清曾多次公开表示,虹口区要通过集聚金融企业,打造“财富管理高地”。
6.
回归金融系统工作
2016年5月,吴清任职上交所理事长、党委书记。
7.
继续在上海高就
吴清2018年1月获任上海市副市长,主要负责上海经济和信息化、科学技术、金融、科创中心建设等工作。同时还担任着上海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办公室主任,上海市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主任。2023年1月15日,上海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举行第四次全体会议,吴清再次当选为常务副市长。
吴清担任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的5年时间里,在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金融科技中心、上海衍生品市场发展、城市数字化转型、REITs创新发展等多个方面皆取得实质性进展。
详细履历:
吴清,1965年生,安徽人,中共党员,1989年1月参加工作,经济学博士。曾任第二十届中央候补委员,上海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第一副院长。
历任国家计划委员会综合司干部、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国务院证券委员会办公室干部,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机构部副处长、综合处处长、副主任(正处级)、机构监管部副主任(副厅级)、主任、证券公司风险处置办公室主任、基金监管部主任。
附上更具体的时间线履历:
2010.11-2011.01 上海市虹口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副区长、代区长
2011.01-2013.07 上海市虹口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区长
2013.07-2016.05 上海市虹口区委书记
2016.05-2017.12 上海证券交易所理事长、党委书记(副部长级)
2017.12-2018.01 上海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
2018.01-2019.04 上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党组成员
2019.04-2019.08 上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党组成员,上海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办公室主任,上海市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主任
2019.08-2021.12 上海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党组成员,上海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办公室主任,上海市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主任
2021.12-2022.02 上海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上海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办公室主任,上海市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主任
2022.02-2023.07 上海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
2023.07-2023.08 上海市委副书记
2023.08-2023.09 上海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
2023.09-上海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第一副院长
2024.02-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书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
最后还想复盘一下易会满主席的情况。
2019年初,在资本市场走势最为低迷之际,易会满接棒第9任证监会主席。
在易之前,前三任中国证监会主席郭树清、肖钢和刘士余分别来自建行、中行和农行。虽然与前几任证监会主席一样,都曾执掌着国有“四大银行”,但易会满并无在其他国家政府机关任职的履历。更为重要的是,历届证监会主席的位子都犹如烫手山芋。肖钢任内,A股行情跌宕;刘士余任内,大起大落。从“躺着赚钱”的银行来到著名的“火山口”,无疑是极其巨大的挑战。
上任时易会满曾坦言:“如履薄冰,不敢有丝毫懈怠。”
时间过去了四年,在易会满的治下,科创板扬帆起航、严监管进一步巩固、全面注册制时代到来……
另一方面,A股也经历了又一个完整的基钦周期。如今的A股,处于新的低谷期。


从银行基层信贷员到 “宇宙行”董事长、再到中国资本市场的1号人物,他的脱颖而出一度被金融界视为一份“逆袭”故事的标准样本。
早年间,易会满从素有银行黄埔军校之称的浙江银行学校毕业后,便开始了在金融行业的“打怪升级”之路。1985年,易会满正式加入工行杭州分行,成为一名计划处的计划员,这个阶段锻炼了易会满的综合把控和统筹协调能力。自此之后,易会满开始在工行系统内崭露头角……
1994年4月,刚过而立之年的易会满已经晋升为二级分行副行长;1997年,易会满接手工行杭州分行的主持工作;次年7月,易会满升任浙江分行副行长兼杭州分行行长,2000年1月调任至江苏省分行并主持工作,10月份正式出任工行江苏省分行行长、党委书记;五年后的2005年3月,易会满北上出任工行北京市分行行长,几个月之后易会满便被提拔为总行党委委员(高级管理层成员)兼北京市分行行长、党委书记,这年易会满40周岁。
2005年-2008年他调任工行北京分行行长期间,分行存款、贷款、中间业务收入、利润总额等主要业务指标均居北京地区银行同业第一位。
2008年5月,易会满出任工行副行长;2013年,易会满接替杨凯生出任工行行长。2016年5月,时任工行行长的易会满接捧姜建清,出任工行党委书记和董事长。
彼时,国有大行中,由行长直接接替董事长职位的例子几乎没有,国有大行董事长的人选一般由央行或者其它副部级单位一把手来接任。作为全球市值最大、最赚钱的“宇宙行”,工行在“易会满时代”得到了长足发展,彼时资产规模已经突破20万亿人民币,并且利润持续保持高速增长,资产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在证监会主席任上,易会满一展“铁腕作风”,实现了“科创板扬帆起航”、“严监管进一步巩固”、“A股迎来全面注册制时代”、“探索建立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等突破。
如今,A股再次面临危机,只希望吴清同志能以史鉴今,带领中国资本市场跨过困难,迈入新阶段。
【资料来源】
1.《突发重磅!58岁省部级“金融副市长”吴清出任中国证监会主席,“老工行”易会满交棒…》,行长速览
2.《"券商屠夫"归来!吴清到底何许人?为何选他接任上交所理事长?》,嘉理资本
3.《【说人解事】昨天新任命的副市长,其实是老朋友》,上海基层党建
…………………………………分割线…………………
评论区很多人觉得我是看多派,过于乐观了,我想稍微纠正一下:
我个人并不看多,稍微看看我之前的观点就知道,我是强烈建议A股进行制度改革的,并且我认为只有制度改革才能真的救A股。否则所谓的“牛回速归‘’不过是一碰就碎罢了。
请理性讨论, A股目前这个情况,怎么样才能拯救它??www.zhihu.com/question/641995442/answer/3383673940?utm_psn=1738664151654944769


总的来说就是要强化退市,提升大股东减持套现门槛,加大中小投资者保护力度。
2 月 5 日沪指险守 2700 点,上证 50 指数涨超 1%,银行股逆市拉升,如何看待今日行情??www.zhihu.com/question/643007985/answer/3387738468?utm_psn=1738661530898489344


正如吴清2009年在《中国证券》杂志就金融危机发表的观点那样:当我们面对股市、房市或金融危机时,需要救的也绝不是或不仅仅是某一机构甚至某一市场,而是要着力解决背后的经济问题、机制和体制问题。
我记得易主席刚刚上台时,那时民间可是各种溢美之词,说名字好。今天吴主席来了,又说名字好。
合着在学经济财会金融,不如学《麻衣神相》?
卸任的易去满(1964年12月)今年满60岁,证监会主席做满了5年。在工商银行干了一辈子做到了头(确实到头了,做到了工行董事长),19年1月成了证监会主席。历任主席除尚福林以外时间最长的一位。
即将上任的吴清,(1965年4月)明年满60岁,一直在证监会以及证监会的前身机构工作,最后岗位应该是基金部主任。2011年调出了证监会,在上海从的区长一直干到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


我说说几点不同吧。
1.在吴清之前,前面9任的证监会主席,除了第三任的周正庆(这位是人民银行调过去的),几乎都当过四大行的一把手。吴清是唯一一位在地方任上调证监会主席的,他最后一次在金融领域任职是在16-17年当了1年半的上海证交所党委书记(但因为黄红元的存在,这个位置很微妙)。我在百科截张图,黄红元和吴清共事过,但论资历学历几乎同龄的黄确实比较厚实,毕竟95年就做过深交所的副总经理。


而从周小川开始(2002年)所有证监会主席无一例外是从四大行一把手任上调过去的。周小川(1948)是建行,尚福林(1951)是农行,郭树清(1956)是建行,肖钢(1958)是中行,刘士余(1961)是农行,易会满(1964)是工行。
2.年龄。看上面的出生日期,20多年以来,历任主席的年龄基本都是差三年,尚福林是因为任期长了所以接的人年龄差距略大,这一次,前后任的年龄就差5个月,历史上首次。
其次从郭树清开始,连续4任每一任证监会主席,任职年龄都是55岁。而吴清,差两个月59岁。
我的观点。
一、只要正常智力,都能看得出这不是一次常规的调任。打破传统跨度极大的非常规工作调动。退居二线的年龄任一把手,都在显示其特殊性。
二、新任不是外行,是从证监会出去的。而且也有处理大跌市和危机的经验。
三、个人经历,如果你愿意脑补的话,几乎随便改一下就是一部中国版的《半泽直树》。
首先,从证监会出去的时候,你会发现在出去之前就已经不断调岗,而“到地方历练”这几个字可以包含很多内容。
其次,2016年5月到2017年12月任职上海证交所理事长,党委书记这件事本身就非常特殊,他的前任无论是耿亮还是桂敏杰,还是后面接任的黄红元,现任的邱勇,职务的轨迹都是从金融口来到金融口去(或者退休),也只有吴清这一任是从区委书记任上调过去,然后2017年12月卸任,2018年1月任上海副市长,党组成员。是唯一一任实现了从地方中来,回地方中去。如果说这一次的调动突兀的话,就吴清个人而言,这次他的职务调动,也可以说是有迹可循。
最后,无论怎么说去当证监会主席都是重用,也就是说,他的能力是被领导了解和认可的。而我细看了一下,在现在的最高会议里面,最少有3人曾经和他在上海的工作经历有重合,起码对他是了解的。
四、就目前看来,这一位来当危机处理的机会比较大,他之前处理的都是08年,16年级别的烂摊子,我希望他没有用武之地吧。
在已经连续跌了2年,2900以下,还能搞出来堪比15年高位的股灾。
10-20万亿级别的市值灰飞烟灭。这么大的事。
他只是被免职。。。。?
这种政策缺失,监管失职,不比贪污几个亿,十几个亿造成的损失和社会影响大的太多太多了,根本不可比。
现在全市场都视作大利好,明天的A股稳了。
科技创新、科创兴国,资本市场被寄予厚望,但现在的A股令人大失所望,没有赚钱效应,如一潭死水。
资本市场涉及到太大的利益,积弊已久,需要大变革。但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要难,新人新气象,期待新官上任三把火,系统理一理旧账。
现阶段A股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基础制度不够扎实,违规违法成本较低。
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涉及到发行、上市、交易、并购重组、退市等多个环节。整体来看,A股市场在各个环节均被诟病,典型如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造假乱象遍及发行、上市、并购、财报等多个环节,欺诈上市、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违法违规行为频发。
退市制度不完善,只进不出,导致上市公司整体质量不高;违规惩戒不到位,导致各种乱象屡禁不止,一如中央金融工作会议评价“金融乱象和腐败问题屡禁不止,金融监管和治理能力薄弱”。
归根结底,还是各项基础制度不够扎实,存在可资利用的漏洞,且处罚力度不够,违规成本较低,各类乱象难以禁绝。
此外,相比融资端的诸多改革与进展,我国资本市场在投资端存在明显短板,投融资结构严重失衡。
从主要参与方看,上市公司重融资轻回购,回购、分红比例距离成熟市场仍有较大差距;投资银行、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资信评级机构等资本市场中介机构未能有效发挥风险过滤功能,财务造假、信批违规事件屡屡发生。
同时,融资端缺乏逆周期调节机制,弱势环境下融资持续高增,导致市场信心受损、活力不足等。其结果就是,资本市场对投资者权益保护不足,赚钱效应有限,居民家庭财富转移受阻,市场长期处于存量博弈状态,牛短熊长,投机氛围浓厚,形成恶性循环。
中长期资金入市机制不够畅通,自身也缺乏入市动力,机构资金占比远低于成熟市场。
以上种种,都需要触动利益。
据媒体报道,新任主席吴清2005年曾任证监会证券公司风险处置办公室主任,期间处置了南方证券、闽发证券、“德隆系”券商等31家违规证券公司,其中,推动26家公司进入司法破产程序,曾因其强硬作风被证券界称为“券商屠夫”。
新人新期待,对未来保持期待。
简单说几点:
1、易会满被免职很突然。
一般而言,省部级干部的任免职会有一个过渡期。
蓝佛安接任财政部部长、陆治原接任民政部部长都是先ZGZY党组任命;后国务院任命。
而易会满的免职,是ZGZY和国务院同时决定,显然是为了尽快稳定目前的资本市场。


来自新华社消息
相比于其他通告,开头少了“日前、近日”这样的表述,懂得都懂。
2、易会满任内,中国资本市场被美国华尔街指责为“欺诈市场”,是不值得投资的“垃圾”。
这是我印象中的第一次~
3、相比于刘士余出身农行,易会满出身工行,吴清上任前则是上海市委副书记、省政法委书记。
如果说,中国最懂金融的人才在哪里,那一定是上海。上海是中国最大的金融中心(除香港),吴清在上海从虹口区代区长干起,到上海副书记,历经14年。
更不要说在去上海之前,在证监会履职。
可以说吴清对资本市场的了解,只会更深刻,这对中国资本市场来说其实是个好消息。
4、从雪球基金暴雷事件爆出后,就有人尖锐的指出:需要有人对雪球暴雷中的投资人负责,决不能什么说法都没有。
此前,有人估计过雪球基金暴雷的规模高达3000亿元,尚未得到确认。咱也不知道易会满的免职是不是与此相关。
5、易会满2019年上任前,A股上市家数为3583家;2024年易会满免职前,A股上市家数为5360家。
5年时间,上市公司增加1777家,增长了50%左右,易会满被成为名副其实的“融资操盘手”。
其实A股未来表现怎么样和换谁上来没有什么关系
关键是要建设以投资者为本的资本市场,才能有长期慢牛行情,而不是快牛慢熊行情
网上特别喜欢去对管理者的名字去各种解读,也就是好玩而已,讨一个好彩头嘛
大家是希望未来A股越来越好,新的管理者可以带领A股走牛,大家才会去关注这些
实际上A股能不能好起来,关键看对投资者的保护怎么样,尤其是中小投资者
应该多限制机构投资者,在交易上面多倾斜中小投资者
并且ipo他们控制控制,质量把好关
并且遇见各种违法乱纪的问题,恶意做空的也好,各种财务造假的上市公司也好
都要让他们牢底坐穿,总之要从过去的融资市变成投资市
那么不管谁管,A股自然会走慢牛
一个公平公正,且对得起中小投资者的市场
就会有各路资金参与,参与的资金多了赚钱效应就来了
股市肯定会越来越多,未来就会涨多跌少
把各种根本性的问题解决以后,投资者才会有信心投资A股
A股的长期牛市基础就是投资者的信心,投资者的信心源于市场的赚钱效应
从交易,管理方方面面制度来看,能不能更多的倾向中小投资者,是未来关注的重点
目前换人的消息出来以后,A50期货有一点点拉升,波动不大
就是一点点心理层面利好
最近A股能涨起来,主要还是限制的转融通,限制了恶意的T+0做空
把大家最关心的一些问题解决了,才有了这两天的反弹
以后如果出台更多对普通投资者有利的条例
A股还会越来越好,这些也是大部分中小投资者在期待的




之前几轮换人也是看行情位置的
如果在熊市低位换人,后面几年就有一波行情,也要看时间
如果是做了1-2年就换了,可能行情还没有来就新的管理者上来
总体来看影响不大
就比如说易会满,任期:2019年-2024年
期间本来就因为18年跌的比较多,所以后面有一波结构性牛市
创业板涨了3倍,新能源,半导体表现最强
但涨的太多了,后面也跌了很多
这些都是正常的行情周期规律


再往前就是刘士余,任期:2016年-2019年
也是之前15年熊市跌了一波,所以任期内有一波大白马行情
虽然指数没有什么表现,但是那时候白马股真的表现很稳定


再往前就是肖钢,任期:2013年-2016年
经典的5178行情,主要是他来的时候,前面太多年没有涨了
所以也是憋了太久,是非常强大的并购重组+互联网,TMT行情,反正就是各种小票飞天


郭树清,任期:2011年-2013年
基本上没有行情,上证指数在筑底
也做的时间比较短,但后面肖刚就有了5178大行情


所以其实就是A股跌了很多,很久,就会有一波行情,具体谁上来都一样的
跌的够深,后面自然有行情
但要长期走慢牛,而不是快牛慢牛
1-2年牛市之后就要搭配一个4-5年熊市那种
那关键还是看到底是对融资重视,还是投资重视
A股想要有慢牛,肯定要建设以投资者为本的资本市场
要在制度机制设计上更加体现投资者优先,让广大投资者有回报、有获得感
没有合理的回报就不是合格的上市公司,投资者买股票当然是要回报的
并且股市的长期回报要能高于存款、债券的收益,才是更加可持续的
股市没有赚钱效应,就会越来越差,玩的人越来越少
所以一定要让投资者有获得感才行
其他都是无所谓,影响不大
这个也是预料之中。
2016年1月熔断股灾之后,2016年2月换人。
2018年股灾之后,2019年1月换人。
这次是2024年1月的股灾之后,2024年2月换人。
另外市场有一个换人底的说法,这个在之前两任成立。
2016年1月市场见底2638点,然后2月换人之后,市场是慢慢从2800涨回3000点,然后2017年出现结构性行情,2018年才遇到股灾。


2019年1月4日,市场见底2440点,然后1月30日换人,随后2020年出现结构性行情,2021年2月见顶3731,然后2022年开始连跌了两年,直到现在。


这两次都是先见底,再换人。
不过,也有先换人,再见底。
2013年3月换人,股市从2300点,一路下跌,在2013年6月更是出现暴跌行情,一口气刺出1849点这个历史大底。然后才有了2015年的疯牛行情。


总体来说,2013年开始,这3任,每一任内都有大行情,但也有股灾。
肖,是2015年牛市+2015年股灾。
刘,是2017年结构性行情+2018年股灾。
易,是2020年结构性行情+2023年股灾。
所以换人底这个说法,虽然有一定的概率,但这个“底”可以在换人之前,也可以在换人之后,所以具体还是要根据实际情况去考虑,不能刻舟求剑。
周一千股跌停,很多人就到处跟风讲鬼故事,给人感觉股市马上药丸。
周二股市大涨,有些人就开始高喊大牛市,生怕买不到。
这就是股市,这就是人性。
股市涉及到人们切身利益,所以会极大放大人性的弱点,充满情绪化,这是股市的常态,也是大多数人炒股亏钱的根源。
所以,炒股想要能真正赚到钱,就得克服自身人性的弱点,克服贪欲,克服恐惧,这毫无疑问是非常难的,所以能在股市里把钱真正赚到手的人是少之又少。
能赚一时,很容易。
长期稳定盈利,很难。
周一股市千股跌停,我也是及时写了文章来跟大家做心理按摩,然后周二股市也是出现大涨,也算比较给面子,不枉费我单独写股市长文,但大家也不要因为这两天大幅反弹,就又对股市有过高的期待。
整体还是要做好个人预期管理。
我个人是认为,股市仍然会围绕着3000点,做一个长期的磨底、筑底,来最终完成历史大底的构建,这个周期可能会比较漫长,从2022年就开始磨底算,我估计得磨底2-3年的时间,所以场内持股的人,还是要做好熬的准备,但也不用太悲观。
然后很多人也比较关心,新履历。
我看了下,总体来说,属于金融证券管理经验比较丰富的人。
之前几任,都是从四大行里走出来的。
而这一任是没有四大行履历,属于证监会自己走出来的人,但他又不是只待在证监会里。
他的履历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1、证监会阶段。
他参加工作,是伴随着证监会成立开始。
1992年证监会成立,他担任过机构部综合处处长,机构部副主任,机构监管部副主任、主任,证券公司风险处置办公室主任,基金监管部主任等职。
2005年出任证监会“风险处置办主任”专事问题券商的风险处置,作风强硬。



可以看到,这个阶段,他主要就是“处置风险”“严打老鼠仓”。
2、上海阶段;
2010年开始,他就被派往上海,之后十几年基本都在上海。


在此期间,他在2016年也担任过上交所一把手。
然后2017年开始,就进入上海市政府,2018年1月或任上海市副市长,主要分管金融。
上海是我们的金融中心,他分管金融,也基本处于一线。
所以,他的金融管理经验是十分丰富,有过早期证监会处置风险打老鼠仓的经历,也有过地方管理经验。
我注意到一个细节,2023年7月,他才刚获得新任命,是十分重要的职位。
现在仅过了半年,就从上海调回北京。
我个人是认为,这颇有点“临危受命”的感觉。
从他的这些经历看,他从北京派往地方,再从地方回到北京,应该属于实干类型。
而且他对于“处置风险”“打老鼠仓”经验丰富,作风强硬。
这也让我联想到最近这波股灾里,金融内鬼兴风作浪,明显有资金在集中恶意做空。
2月5日,证监会发布消息称,会同公安部开展联合研判,发现多起涉嫌操纵市场恶意做空案件。


其中提到,“操纵市场恶意做空,严重侵蚀老百姓的“钱袋子”,已经站到了全体股民的对立面,扰乱股市健康稳定运行的正常节奏。证监会将保持“零容忍”高压态势,坚决重拳打击,让胆敢违法操纵、恶意做空者“倾家荡产、牢底坐穿”。在此警示,莫要以身试法、火中取栗。”
其中提到的几个做空团伙案例,我觉得都还只是小头,真正大头还在后面。
我过去4年说过几次,金融领域是内鬼最多的领域,这涉及到很多复杂的因素,毕竟是离钱最近的领域。
金融改革一直是最硬的骨头之一,金融改革是深水区中的渊底。
我们前两年就开始要金融改革,最近这两年也一直有金融领域的各路老虎落马。
随着金融反腐、金融改革的推进,势必会影响到一些既得利益集团,可能也会面临一些人铤而走险,疯狂反扑,甚至可能搞内外勾结、吃里扒外、与外资里应外合,恶意做空,这都是我们需要严厉打击的。
所以,这次股市换人,我认为会进一步加大金融反腐,包括打击这种恶意做空行为,会进一步推进金融改革。
本文来源“大白话时事”公众号。
作者:星话大白。
1. 金融系统出来的,管过上交所
2.上海出来的干部
3.经济学博士
希望不要再让中国投资者伤心了,做点实事,把金融市场建设完善。
历史走势显示,证监会换帅通常会对市场投资者情绪起到一定的刺激作用。
统计数据显示,证监会换帅后的首周,上证综指上涨为大概率事件,达到71.43%,平均涨幅为1.75%。其中,周小川接任后首周表现最好,涨幅达6.45%;尚福林接任后首周表现最差,跌幅达4.59%。
如果按换帅首日表现来看,上证综指上涨概率为57.14%,平均涨幅为1.15%。其中,周道炯接任后首个交易日,上证综指上涨2.53%;周正庆接任后首日,上证综指上涨2.68%;周小川接任后首日,上证综指上涨2.47%;尚福林接任后的首日,上证综指下跌0.09%;郭树清接任后的首日,上证综指下跌0.21%;肖钢接任后的首日,上证综指下跌1.68%;刘士余接任后的首日,上证综指上涨2.35%。
中美都处在残血熬意志的关键时刻,作为一个证监会领头羊,居然没有意识到做空机制是把刀子柄递给对手。
不配在其位,该的
从去年8月开始救市,一系列的应对令人无语
利空被无限放大
一步步导致今天这个局面
欧美等国发生股市危机,先停做空,稳定局面
A却连停个转融通也舍不得
搞个t+1还要测试到3月
很令人费解
股指期货暂停 新股发行暂停 量化交量暂停
这些不利于稳定的统统不用
这是为什么呀
今天看免职,终于有答案了
不能留着过年
大快人心呀
还个有姓方的
转融通这个东东有多深的水?
希望他进去踩缝纫机!
蟹腰~
吴清是第十任证监会主席,也是首位出身证监系统的主席。但鲜为人知的是,他不但是一个强硬的证券监管者,还是一个有见地的建设者。
吴清的名言是:
金融机构的自我监管和监管意愿是靠不住的,因此金融监管不能留有缝隙。
这个道理,简直与“不要指望用猫来守鱼”一样直白明了。
当然,需要事先说明的是:
1,村里换届了,新村长能否带领全村人民共同富裕,这不是村长能决定的,而是受到乡镇、县城、省府宏观环境的影响。
2,我不是一个落井下石之人。易主席在位时我没有多说话,在离任后也不应瞎说话。我只讲一个事实:
易会满从普通大学毕业,从银行基层干起,一步步走到宇宙行党委书记兼董事长的职位,这是个有真能耐的人。
可惜易同志的晚节,全栽倒在A股——这事儿吧,也得辩证地看:
A股融资市的基本面没有变,股市大环境就不会变,易同志能施展的空间,其实也很有限。


在成为证监会主席之前
在中国证券业监督系统20余年的严峻考验中,吴清交出了一份卓越的、无与伦比的答卷——这就是为什么在离开证券系统6年以后,他再次回归旧业,成为中国证监会第十任主席的原因。
2024年2月7日晚,上海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吴清,正式接替易会满,成为第十任中国证监会主席。


众所周知,中国证券业从可行性研究到政策落地,与1988年体改委责成央行金融管理司成立的股票小组有莫大关系;紧接着,原央行副行长、体改委副主任刘鸿儒成为中国证监会首任主席(参见《中国金融监管往事:十亿省长和他的精英朋友圈》)。
自诞生之日起,中国证券业监管的上层机构就打上了浓厚的银行烙印——历任证监会主席都出自于银行系统。其中,刘鸿儒与周正庆曾担任央行副行长,另外7位均来自于大型国有银行。
相似的背景意味着某种共性。例如长期以来,证监会的政策出发点与央行步调高度一致,其管理手法与央行如出一辙,甚至曾被外媒点评为:
风格偏保守,有银行家的痕迹。
这一惯例于今天被打破。
公开资料显示,吴清是证监会系统的老人,且工作履历与银行没有交集。他长期在证监会从事证券公司监管工作,担任过机构部副主任、主任、证券公司风险处置办公室主任、证监会基金部主任等职,后又出任上交所理事长。
在某种程度上,这意味着中国证监会高层的人事任免、组织模式掀开了新的篇章。
而近来动荡不安的A股市场更关注的是,吴清拥有丰富的一线监管经验,曾被证券界称为“问题券商终结者”、“券商屠夫”,具有终结问题的魄力与勇气,是重整当前资本市场信心的不二人选。
问题来了,在成为中国证监会主席之前的20多年中,吴清在证监领域都做了什么?他的监管思路又是什么?
让我们细细道来。
? 发乎阡陌
1987年6月,22岁的吴清从上海财经学院(后改名为上海财经大学)财政学专业毕业。和大多数直接走上工作岗位的同学不同,立志于从更高维度了解中国财政问题的他,考入了中国人民大学财政学专业,攻读硕士。
当时的人大财政金融学院,共分为财政、会计、金融、国际金融四个系,其中最“火”的是金融专业。就读于财政学的吴同志紧跟时髦,在毕业论文开题时选了金融类的题目。
学院教研室的辅导老师认为,跨越财政专业写金融的论文有所不妥。但吴同志解释道,他正按照国家计委副秘书长王春正的要求,在做一个货币流通的小课题,在这个细分领域内有一些心得积累。
更关键的是,吴同志的想法得到了论文导师周升业的支持。这位安徽老乡说:
在人大、在中国,财政和金融本就是一家,不要画地为牢。
周升业是何许人也?他与黄达、陈共、王传纶一起,被称为人大财金的“四大导师”,是建国后金融学科体系的主要建设者。他编写了我国第一本《货币银行学》教材,几乎是所有财经类院校的指定教材。
周先生不但是一位教书育人的学者,对中国财政运行也有真知灼见。
1963年,周升业在《光明日报》发表了《论信贷收支差额》一文,提出社会主义条件下,所有货币资金都是从放款渠道出来的,并不是先有存款再放款,因而会产生信贷收支差额的出现,需要由国家财政来弥补。最终,财政部门将部分资金开支以结余形式保存在银行,归银行支配,从而实现资金在财政与金融体系的分离。
在那个“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特殊年代,周先生创造性地认为:
保持良好的财政纪律(尤其是中长期财政拨款)不但与政府收支平衡有关,还直接关系到我国金融体系的整体安全性。
因而,周先生被视为我国财政金融综合平衡理论的代表人物。


新中国金融学科的重要奠基人之一,周升业
当然,周先生在学生中有着良好的口碑,还得益于他的平易近人、提携后进。
周升业在人大主讲财政学,隔壁北大、五道口金融学院的学生跑过来旁听。由于小教室坐不下,还引发了旁听生与本校生的小矛盾。
周先生不以为忤,特意申请了一间阶梯教室,还在教学过程中不时询问外校生,有没有学过前置课程,听不听得懂知识点:
如果听不太懂就举手,我们把它给讲透了。
上世纪90年代,周升业不顾年迈体弱,频频出现在各地学术交流活动与政府部门的座谈会。这些活动对他自身已经没有了意义,他在相当程度上是为了给学界的老友们和后进们站台。
例如他与国家计委(即现在的发改委)的良好关系,就指引周慕冰、吴清等学生承接了相关课题,并从此进入计委部门领导的视线,在毕业后被悉数加入其中。
他们的人生轨迹是如此的相似:
周慕冰加入计委宏观调控司,日后转道中国工商银行、重庆市政府、中国银监会,最终出任中国农业银行党委书记;吴清加入计委综合司,然后借调到国务院证券委员会办公室,参与中国证监体系的建立,日后从证监会体系转道上海市政府、目前出任证监会主席。
然鹅,当时的国家计委除了老领导,新来的年轻人个个都有学历焦虑。没办法,这是一个崇尚学识、盛产“技术型官僚”的智囊部门,吴同志出门抽烟,迎面就能碰上带博士头衔的研究员。
——例如当时还名声不彰的郭树清,郭同志。
和精英们讨论时深感压力山大的吴清,与夫人探望导师时说起了工作中的困惑(注:吴同志的夫人也是人大财金学院的学生,同样师从周升业)。
老先生沉默半晌,说:
要不你回来充充电,读个博士吧。
1995年,吴同志回到了他熟悉的中国人文社科大学兼第二党校,成为周升业的博士生。


吴同志虽然是非全职的博士研究生,但下的功夫不比全职生少。他获得了头等奖学金,去英国剑桥大学交流了三年,并获得了该校MBA学位。
在一篇回忆性文章中,吴同志这样说道:
我因出国之故而不断延期,直至新世纪初才完成答辩,期间我压力很大,是先生反过来劝慰我,让我开阔眼界,接触、总结国内外财政金融体系的迥异…
从硕士起,我受周老师学术指导的时间绵延长达十五年之久,老师对我学术之外的无言教诲,则影响到今天并将一直持续到我生命终点。
2019年5月,曾任中国人民大学金融教研室主任的王松奇说:
周升业老师去世5年后,吴清博士还撰文怀念,其心切切。我听后非常高兴,吴清已晋升为副部多年,还对周升业老师念念不忘,这和许多一当上副部级干部后就小胸脯挺得很高、溜须拍马忘恩负义之辈,在境界上有天壤之别。
但其实,对于从安徽蒙城走出来的草根人物吴同志而言,能遇到周升业这样的人生导师,称得上是“三生有幸”啊。
绝大多数时候,人才不是田地里野蛮生长的狗尾巴草,而是需要精心培植才能茁壮成长的。
? 啼莺初试
上文说到,吴同志初入计委时,曾被借调到国务院证券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这是一个特殊年代的特殊部门机构。
我国的证券交易系统于1991年投入运行,融合了“猫论”与“摸论”,靠的是“干中学”的传统艺能。
当时邓同志给出的指令是:
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
因此,当1992年深交所因内部舞弊事件而导致群体性事件后,有关部门发现,资本市场的有序运行,不能指望证券部门同志的自律,而必须成立专门的监管部门。
于是中国证监会成立了,对证券市场进行日常监管,由刘鸿儒出任首任主席。
但是,中国证监会只是一个事业单位,在传达政策层面的监管方面有所不便。于是国务院还同期成立了“证券管理委员会”——这是一个政府机构,负责对证券市场进行宏观管理,以及:
对中国证监会提供宏观指导与监管。
甫一开始,在管委会办公室工作的吴同志,就负责这两个机构的协调与沟通,他就此开辟了在中国证监会的丰富人脉,并参与证券监管体系的草创工作。
1998年3月的机构改革中,国务院证券管理委员会被裁撤,其工作由中国证监会承接。吴同志由国家计委转入证监会系统。
2004年,A股陷入了一轮大熊市,上证指数从1700点跌到998点,跌幅超过4成。无人问津的行情又导致了证券行业的连续亏损,暴露出券商挪用客户资产、悄然参与坐庄等违规问题。
当时中国共有130多家券商,其净资产仅为386亿元,违规负债超过千亿,其中在熊市中累计亏损额高达831亿元。翻译为大白话就是:
因挪用客户资金炒股,大量“问题券商”的资金链接近断裂,亏到几乎全行业都赔不起。
一位证监系统人士认为,当时不但出现了客户申请冻结证券公司账户、债权人持续上访等群体性事件,就连整个证券交易结算体系也面临着:
系统性风险。
为此,证监会开展针对券商的综合治理,成立了专门的“证券公司风险处置办公室”。
架子搭好了,该谁来领头干活呢?某证监会干部回忆说,“风险办”这样棘手的的工作令人望而生畏,愿意冲锋在前的又资历不足,场面一度尴尬。
关键时候,吴清主动请缨,成为风险办主任,并且一干就四年多。
吴清领导的风险办,以强硬的雷霆手段,快刀斩乱麻地处置了南方证券、闽发证券、“德隆系”券商等31家违规证券公司。其中推动26家券商进入司法破产程序。40岁的吴清被证券界称为:
券商屠夫。
对此,吴同志倒是看得开。他认为,尽管在风险办期间“干得很苦”,但化解证券行业高达2853亿元的历史遗留风险,解决长期来存在的流动性缺口问题,并把账外经营全部清理或纳入账内反映,此举对A股的持续性运行有着重要意义。
吴清事后表示:
我们是平凡的人赶上了不太平凡的时候,因而别无选择,只有去面对,以更大的勇气去面对,以更大的努力去应对。
俗话说“堵不如疏”,老监管吴同志为防止类似问题重新爆发,在组织架构上主要做了两件事:
第一个是将部分执法权力下放到交易所。沪深交易所本着隔离原则,设立独立部门,利用信息、技术优势,参与案件调查取证工作。
第二个就是重点调查处置“黑五类”案件,即涉及股票首次公开发行并上市的欺诈发行等件;与上市公司相关的虚假陈述、内幕交易和操纵市场案件;债券市场案件;与境外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相关的跨境执法案件;其他重大、新型、跨市场等特定案件。
这段传奇经历也在证监系统内为吴同志积累了上佳的口碑,甚至金融监管体系的大领导都知道了:
有一位证监会监管出身的吴同志,工作中立场很稳、作风强硬、方法很多、敢打硬仗。
对于敢打硬仗的好同志,他们不重用谁重用?他们不提拔谁提拔?
事后,证监会参与证券公司风险处置的20多位各级干部,相继获得了提拔。其中,吴同志接替“发审皇帝”姚刚(注:此人日后因严重违纪而落马),调任证监会基金监管部主任,重点打击基金经理利用非公开信息提前布局牟利的行为,也就是臭名昭著的:
老鼠仓。
上任伊始,吴同志在接受《财新》记者采访时公开表示:
老鼠仓行为是监管部门最不能容忍的,发现一起就严厉打击一起,绝不手软。
2009-2010年间,证监会连续处理了张野案、韩刚案、涂强案、刘海案等多个有影响力的案件。尤其是长城基金公司的韩刚,成为行业内首例涉嫌“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而被扭送公安机关的基金经理。
吴清获得“严打主任”的新绰号。他在《中国证券》杂志撰文指出,金融监管必须同时关注合规性和审慎性的问题,时刻防范和及时处置系统风险。
尤其是,他在文中指出:
金融机构的自我监管和监管意愿是靠不住的,因此金融监管不能留有缝隙。
这个道理,简直与“不要指望用猫来守鱼”一样直白明了。


除了管不住自己的嘴,猫猫能有什么坏心思吗…
然鹅,严打主任也好,券商屠夫也罢,从来都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基金部吴清还做出了很多建设性的工作。
吴清认为,降低交易成本,吸引投资者入市,才能把蛋糕做大、让基金经理通过主业过上好日子。为此,证监会对基金发行制度进行大幅度改革,停批两年的新基金公司正式开闸。
2009年9月,证监会敞开基金专户“一对多”业务大门。
2009年12月,证监会基金部启动5条产品审批通道,允许基金公司同时上报QDII、股票型、债券型、专户和创新类等5类基金产品,基金公司发行新产品的审批流程得以简化与加速。
据统计,吴清上任时,中国基金业的规模为20069.42亿元,到2010年就提升至21675.27亿元。基金业人士发现:
尽管监管更严格了,但发基金反而更方便了,行业从下滑趋势走向了上升通道。
? 为任一方
2010年10月,中组部发起了中青年干部的交流活动,60余名中央机关的干部下派地方,被有关部门判定为“有立场、有方法,可以适当加担子”的吴清赫然在列。
和以往的“挂职干部”不同,这批各部委重点培养的“后备干部”可以在地方长期任职,目的是增进他们的基层工作经验,也方便组织部门考察其独当一面的能力。
正局级干部吴清来到了金融之都上海市,历任上海市虹口区代区长、区长、区委书记。
当时的虹口区定位比较尴尬。它与部分区域(北外滩)与陆家嘴隔江相望,但却几乎与金融绝缘——北外滩被定位为航运服务集聚区,虹口区被规划为航运中心。
吴清上任后公开表示,虹口区要通过集聚金融企业,打造“财富管理高地”,吸引国内外知名资产管理机构的入驻,成为他最关心的事项。
他反复解释,不能因为北外滩离陆家嘴近,就认为有区位优势,就认为是金融机构在陆家嘴之外的必然选择。
他提出,政府部门工作人员不应当高高在上,而应该学习金融业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踏踏实实为金融机构的落户解决现实问题。
例如他牵头与上交所联合承办“财富与文化”论坛,在企业扶持、人才扶持、相关配套服务支持等方面不断推出优惠政策。
曾经,虹口区金融办主任亲自去机场接送机构代表,人社局局长为解决金融人才的落户问题四处奔走,教育局干部直接走访调研、去资管机构办公地点现场解决员工入学问题。
什么是真正的服务型政府啊?什么是良好的营商环境啊?
这就是。


得益于此,虹口区的金融发展得非常迅速。
2010年吴清履任时,虹口区金融企业总数仅78家,且主要为银行和证券公司营业部。
2015年4月,虹口区入驻的金融机构达到1052家,管理资产总规模超过1.5万亿元人民币。
2022年10月,虹口区已聚集了超过2000家各类金融机构,其中包括400家左右的对冲基金,全区总资产管理规模已近8万亿元人民币,金融已稳固成为虹口的支柱产业。
吴同志以实际行动表明,他不但是证监系统出来的券商屠夫、救火队长,本身也极具金融服务意识,理解财富创造与运行规律。
我们不但善于打破一个旧世界,也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从虹口区北外滩遥望陆家嘴,两地竟没有太大区别
2015年因熔断引发股灾,以及之后的国家队自救猫腻,让有关部门意识到强化一线监管的必要性。
吴清于次年再次回归证监系统,就任上交所党委书记、理事长。
吴清同样干了两件事。
第一件是开展“刨根问底式”的信息披露监管,抑制和防范不公平的资本市场行为。当时上市公司的公告需要交易所事先审核,周期长、限制多、时效性差,同时还伴生着交易所监管的道德风险。
改革后,上市公司直接披露公告,不需要经过交易所审核,但要对公告披露内容负责。例如股民或交易所对披露公告有疑问的,由交易所下发问询函,一次解释不清楚的,发放第二次、第三次问询函,打破砂锅问到底,直到把事情说清楚为止。
吴清对媒体说:
新办法出来后,有的上市公司经不起问,问着问着就说不办了。这说明刨根问底式的监管问询是有用的。但上市公司不办了还不是终点,我们把它记上一笔,列入交易所重点监管名单…
第二件是对资本市场进一步开放与创新。2016年,上交所经中国证监会批准正式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章程》,并修订《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规则》,调整质押式回购计息规则和收盘价的计算方法,此举旨在完善发行上市融资功能,深入推进“新蓝筹”行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次年,上交所成为联合国可持续证券交易所倡议第65家伙伴交易所,这是我国首个加入该倡议的证券交易所。
吴清认为,开放本身也是创新之一,但产品创新要与风险管理能力向匹配。他说:
自身身板好、基础好,才能更好地开放。如果身板弱,开放后就经不起风吹雨打…可归根到底,老不开放是不行的。
2017年12月,吴清重新回归政府部门,担任上海市副市长、常务副市长、政法委书记,继续掌管金融口的工作。
? 为何是他?
2023年以来,A股在“稳中向好”的局势下出现了大幅波动,如火如荼的大救市中,面临着微盘股与DMA策略的复杂博弈。
简单地说,国家队进场护住了中字头,但没有救起中小盘,中证2000指数跌得比大盘还厉害。
所以股指涨了,但散户还在亏钱。甚至于,多家百亿私募旗下中证1000指增产品亏损:
超过了20%。
国家队为啥不“救民于水火,解民于倒悬”?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市场上恶意做空的专业人士很多,国家队不能如葫芦娃救爷爷一般,一头栽了进去。
——在外围没有被肃清之前,国家队出手多少资金,都可能成为做空者的肉包子。
牛X的是,做空者中有着不少理论上的“自己人”。
例如公募基金利用转融通,借出股票做空自己,这么魔幻的事儿还真发生了,还逼着证监会发文谴责。


例如做空小盘股的量化DMA策略,因4倍杠杆而受到空头的追捧。现在市场传出该策略被限,反过来又引发delta降低,让量化私募中证1000指数大面积亏损的同时,也使得中证1000跌得一塌糊涂。
A股救市大军,面临着进退两难的境地。
这时候,大家就该多读历史,从中总结经验了。
2015年熔断事故后的史诗级股灾中,当时的证监会为了救市,特意派出了主席助理张育军入村常驻。并由张育军牵头,找了中信证券为首的21家券商,商定按净资产15%出资,组建联军开始救市。
然鹅,中信证券的带头大哥程博明利用内幕信息反复高卖低买,部分基金经理利用股指期货做空A股。
最终,A股积重难返,白花花的银子全沉淀在股市,被深度套牢。
而程博明与张育军是五道口金融学院的校友,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同学兼好友:
十亿省长朱从玖。
关于这段秘辛,请参阅《中国金融监管往事:十亿省长和他的精英朋友圈》,这里不再赘述。
但2015年的救市,给有关部门最深刻的印象是:
在外围没有肃清、内鬼没有根除的关键时刻,贸然救市是无效的,每一颗射出去的子弹,最后都可能成为回旋镖,击中未来的自己。
2024年3月7日,吴清出任证监会主席,正处于本轮救市的历史转折点。
目前我国有2.2亿的股民、超过7亿的基民,广大中小投资者是A股最主要的参与者,没有之一。
大家希望,有深厚证券监管背景的吴主席,能为拯救A股干点什么,带来新的气象。
而历史证明,每次证监会换帅后,A股上涨的概率大约是:
50%。
这一回,新上任的吴同志,能成为向上的那一半吗?


历任证监会主席更替后,市场的直接反应。图表来自于财新
2009年,吴清撰文写到:
华尔街的失败绝不仅仅是投资银行的失败,它是金融体系、经济乃至政治上的一系列问题造成的,这些问题也正在并即将由这些方面共同承担。同样,当我们面对股市、房市或金融危机时,需要救的也绝不是或不仅仅是某一机构甚至某一市场,而是要着力解决背后的经济问题、机制和体制问题。
很显然,吴同志对金融的整体观,受到了周升业老先生的启发。
据说,在双榆树街道被中关村合并前,吴清曾多次前往双榆树的某小区,造访他的恩师周升业。
两人偶尔会谈到一些工作,虽然周先生并不能替他提供解决方案,但那句名言依然在吴同志的脑海中回荡:
在中国,财政和金融本就是一家。
同理,在A股,投资与融资一体两面、密不可分。
如何以霹雳手段扫清阴霾、拯救A股;如何平衡投融资的内在矛盾,筑牢A股中长期发展的市场制度;如何让广大投资者有回报、有获得感…这都是摆在吴主席面前的现实问题。
2015年1月20日,农历大寒,周升业先生离开人世,时代的水晶球悄然落下。
吴清携夫人来到恩师家中吊唁,他表情肃穆、语气温柔,就像给自己最亲密的人道一声最后的晚安。
9年以后,年近六旬的吴同志独自来到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19号的富凯大厦,脑海中似乎回想起周先生《论信贷收支差额》中的最重要结论:
当金融体系中放款超过计划时;当无根据地要求财政增拨信贷资金,或者是当长期性信用资金不能按计划拨足信贷自有资金时,都会影响社会生产、资金流通的顺畅进行。
无数A股投资者热泪盈眶地说:
大哥,俺也一样。


欢迎阅读原文:
更多内容请访问公众号将军箭(jiangjunjian31)。本号关注财经与民生,虽是自娱自乐,仍求立足干货!
业务调整,尤其是180度大转弯,很多时候,人马也要随之调整。
这不是个别人的问题,而是群体惯性,导致转不过来弯。
轻则影响新业务,重则还有逆潮流而动,摆烂逼宫的。
我当年创业时,没少遇到这种事儿。
今天拿一个出来聊聊,你们看看,证监会是不是一个理儿。
刚开始创业时,我负责整个金融业务后台。
包括了产品、运营、风险管理等。
其中尤以风险管理最核心,下设了模型、信审、放款、催收、内控等部门。
业务初期,没有数据,模型跑不起来,风险主要还得靠信审把控。
转眼一年过去,资产规模轻松破了10亿。
信审团队也不知不觉长到了小100人。
老大是个手艺人,我们就叫她手艺姐吧。
别看团队人多,但手艺姐细节抓得很紧,可以算是精兵强将。
第一年公司最佳团队,就给了他们。
本来是个皆大欢喜的结局。
可好景不长,坏事也就坏在了“精兵强将”上面。
随着业务规模迅速扩大,信审直接超过100人,奔着200人去了。
作为一家互联网公司,这么堆人,在投资人那里说不过去。
再加上有了一定数据积累,模型团队开始迭代风险模型,初级目标是替代50%人力审核。
开会说这件事的时候,肉眼可见,手艺姐的脸色就已经不对了。
也好理解,谁都不想自己一手打造的团队,就这么被淘汰了。
会后我找她聊,她倒是很坦诚,说这是大趋势,自己肯定要支持。
但聊到团队,她一个劲儿皱眉,含含糊糊,说试着沟通看看。
以她的执行力,从表情就能看出来,这活儿有多糟心。
后来计划陆续展开,起初模型团队还试图回归出一套可解释因子,分享给信审团队,也可以提升人工效率。
可热脸贴上冷屁股,每次沟通,都碰一鼻子灰。
开始我还安抚他们,说毕竟模型抢了人家饭碗,有抵触情绪也正常。
后来,事情愈演愈烈,两边几乎闹得水火不容。
于是我又叫来手艺姐做工作。
谁知,还没等我发火,她倒先发制人开始诉苦,说到动情处,居然还哭了。
用她的话说,这叫“夹板气”。
模型团队说她不配合,可她已经尽量在推。
信审团队跟模型的人对着干,自以为给她出气,她又没法深说。
还不是一个人,而是信审所有人,最佳团队的凝聚力可不是闹着玩的。
她这么夹在中间,被两头挤兑。
也确实难为她了,这么大的转变,一时半会儿,确实不容易转过弯儿。
后来反复沟通了几次,始终难以消除信审的情绪。
最后被逼无奈,模型团队直接改了方向,不再关注可解释性,转而单纯追求效度。
技术路线的改变,加之模型团队憋着一股气儿,当年就直接把自动化率干到了80%多。
以至于后来一整年,信审团队没再增加一个人。
但毕竟样本有限,还不敢完全依赖模型,人工与模型还得并行一段时间。
加之业务增长,加上自然流失,也没裁人。
但信审团队的情绪,已经压抑到了极点。
内控复盘时,甚至发现他们或多或少,都有点故意跟模型对着干。
更有甚者,有疑似摆烂的,故意把风险拉高,想以此逼宫,停用模型。
情绪归情绪,但影响到业务,就踩了红线。
我找来手艺姐,下了死命令,谁不服模型,谁走,信审自动化趋势不会变。
结果第二天,她主动来找我。
说之前把团队当手艺人培养,现在又让她告诉团队,手艺没用了,这么自己打脸,团队还怎么带?
我也理解她的苦衷,商量的结果,就是招一个新的负责人过来,把她调岗换走。
后来招了一位新的负责人,果然六亲不认,快刀斩乱麻,这件事才算平息。
2023年,中国股市IPO从审查制,向注册制的转变,也可以算是180度了吧?
少了IPO的审查权,证监会的权力不说损失殆尽,至少也是所剩无几了。
从一个实权部门,权力一下子被市场拿走,主角变配角,任谁心里都得有道坎儿。
这个时候,有人出来逼宫,说注册制风险高,要求退回审查制,是不是也在情理之中?
为了逼宫,整出点幺蛾子,也不不算什么新鲜事吧?
这已经不取决于一把手儿觉悟有多高,而是群体惯性,把着权力不松手。
虽然权力小了,责任也小了,将来出问题,损失也就少了。
可那毕竟是将来的是,眼下,人家能看到的,就是权力没了。
至于责任和利益,未来的事,谁看那么远?
非常之事,必用非常之人。
换批人马,重整旗鼓,不就在情理之中了?
不过你也别高兴得太早,转弯过程必然伴随着起起伏伏。
长期看是利好,短期看,甚至是利空。
股市还要接受震荡洗礼,现在这群赌徒没被教育成投资人之前,牛市来不了。
将来,99%的散户都要出局,不信你就试试。
剩下的,就是那些,不碰新股,不碰个股,只买宽基ETF,至少以10年为周期看长线的价值投资者。
关于这几点,后面有机会倒是可以展开说说,估计能挽救不少家庭,感兴趣关注吧,后面陆续聊。
反正收藏你也不看,点个赞意思下得了……
肖证明了大干快上不行
刘证明了小心翼翼不行(在江苏上市这事上还是造福乡里了)
易证明了无为而治不行
现在来了监管背景的,其实目的还是防范金融风险,防范的事情,证明出现的概率…
本质上,是这个部门管不了职能范围以外的事,却要背负这个结果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商业财经 最新文章
一个普通家庭,一年存款多少算合理?
美国为何频繁炒作“产能过剩论”?
4月18日晚间至19日凌晨,多位美联储高官密集
日元会崩吗,日本会成为第一个被端上桌子的
如何看待本次日元做空?
继德国总理之后,德国最大反对党也来中国了
东亚人为什么活得累?
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去世,女儿宗馥莉成为接
新能源车「一年跑 2 万公里被拒保」,业内称
国家统计局发布「3 月份 CPI 同比上涨 0.1%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4-02-10 22:09:13  更:2024-02-11 11:31:07 
 
 
股票涨跌实时统计 涨停板选股 分时图选股 跌停板选股 K线图选股 成交量选股 均线选股 趋势线选股 筹码理论 波浪理论 缠论 MACD指标 KDJ指标 BOLL指标 RSI指标 炒股基础知识 炒股故事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天天财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