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财汇 购物 网址 万年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小游戏 视频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淘股吧 股票涨跌实时统计 涨停板选股 股票入门 股票书籍 股票问答 分时图选股 跌停板选股 K线图选股 成交量选股 [平安银行]
股市论谈 均线选股 趋势线选股 筹码理论 波浪理论 缠论 MACD指标 KDJ指标 BOLL指标 RSI指标 炒股基础知识 炒股故事
商业财经 科技知识 汽车百科 工程技术 自然科学 家居生活 设计艺术 财经视频 游戏--
  天天财汇 -> 商业财经 -> 央行将于 2 月 5 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0.5 个百分点,此次降准或对 A 股市场带来哪些影响? -> 正文阅读

[商业财经]央行将于 2 月 5 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0.5 个百分点,此次降准或对 A 股市场带来哪些影响?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据新华财经,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24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将于2月5号,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 央…
在各种“救市”手段(降息、降准、降印花税、平准基金……)中,降准属于相对“温和”的。但就现在的基本面而言,降准的最大受益者很可能就是股市(甚至这个政策可能都是定向的救市政策)。
在资产负债表螺旋式收缩的大环境下,企业和个人的加杠杆意愿都比较低,有钱都更愿意存着而不是去花掉,更别说去贷款。而政府层面,因为开始严控地方债,基建被压缩(12个负债率过高地区,甚至连民生项目、国家重点项目外,其他政府投资项目一律不得上马),信贷需求也大幅走弱。因而银行信贷市场成了典型的“买方市场” ,贷款放不出去。
因此这种环境下的降准,将使公开巿场将呈现“紧信贷、宽货币”的特征,短端利率将继续下行,直接利好资本市场。
而这次降准幅度为近两年最大,在时点和幅度上都较超预期,打破了2022年以来25BP的小幅降准惯例,叠加最近一系列的大利好(离岸平准基金,标杆性企业的灵魂人物增持,各种救市预期和表态),之前一段时间那种在雪球结构产品(自动赎回型期权产品)集中敲入区间“爆仓清盘→割肉抛盘→市场下行→新一波爆仓清盘”的恶性循环,有望止住,估计A股、港股将迎来阶段性企稳和一定幅度的反弹。
但中长期看,后市仍难言乐观。就算有阶段性的行情,也无法消除两朵乌云的阴影:从内部看,是资产负债表衰退的螺旋通缩叠加长期人口衰退的负面预期,从外部看,则是新冷战脱钩断链带来越来越大的地缘政治不确定性进而影响国际资本对中国的信心。
历史上每次降准后A股第二天走势有涨有跌,不是很必然的影响,尤其是短期
关键还是是看市场处于熊市还是牛市
要是熊市,很多时候市场就是直接忽略降准,或者高开一下继续跌
要是牛市,那本来就是在上涨的,也不能说是降准影响的
而是牛市里面就算是提升存款准备金也可以继续涨
股市主要还是看趋势,牛市就是怎么样都容易涨,不怎么怕利空
熊市就是怎么样都容易跌,利好也容易高开低走
这个更加重要
那么这次降准是发生在A股位置非常非常低的时候,所以提前就有大资金动手
因为真的太低了,不是今天下午深V拉回来,又是2800以下
这种时候本来就容易反弹,就是差一点点信心
降准给了市场深V的信心,至少让上证指数不要那么难看
但想因为降准而短期走强,是很难的,需要继续观察
还需要继续放量拉升,有赚钱效应才行
所以这一波降准,大概率就是让上证指数缓一口气
先让投资者不要那么恐慌,不要总是在2800以下
但短期高开太多,冲高太多,也会回落,会反复震荡
不要追高就可以了,你要真的看好,等后面市场恢复冷静再说
降低印花税是真的大利好,而且是对股市影响90%以上正面的,降准反而没有那么多影响
但之前也一样高开低走了,这个非常关键,值得参考






反正大家要明白,降准的核心是稳住经济,给金融系统缓解压力
未来肯定还会降息的,这些会让经济平稳
短期对股市影响不大,但是,经济稳定了,对股市长期来说,肯定是利好
你要说短期,那肯定因为这个降准而涨太多了,会冲高回落,会回调
但长期A股走出底部,A股慢慢走出上升趋势,肯定有降准的功劳
所以调整的时候不要怕,这么低的位置,调整不需要慌
尤其是指数基金,沪深300,上证50这种,已经非常非常低估了
但是你要因为短期利好去追高买,去拉升红盘的时候买
肯定还是不太理性的,就是这样的问题
我们可以因为降准而对未来的基金更有信心,从而对长期股市慢慢估值恢复有信心
可以继续持有底仓,但别这种时候第二天去追高加仓
这样理解就没有问题了


目前A50期货走势非常亢奋
所以明天高开是肯定的
但缺口很难留住
依旧是恢复平静以后,调整的时候机会更多
也不要乱选股,个股很多不太好的,还是多关注关注指数基金机会
这样更安全,大部分投资者通过股市获得红利最好的方法还是指数基金
这些和降准不降准都没什么关系
短期影响而已,不影响你长期的一个收益
长期还是要自己多重视风险,不要乱选股,不要借钱投资,就用闲钱慢慢投资指数基金
你肯定比大部分天天追涨杀跌的投资者收益高
投资是不需要一惊一乍的
降准不如降息,但聊胜于无。而且这次的降准比较「突然」,不是通常的时间点,所以市场解读为是央妈的「救市」措施,于是,今天的A股,在降准公布的同时就开始V型反转,并最终收涨1.8%,是比较难得的大涨了。


说回来,「降准」的本质是央妈释放流动性给下面的银行们,银行们有了更多的可使用资金,就可以把钱放贷到市场中去。
只是我们不应当神化降准,把降准当作是灵丹妙药。
毕竟,2023年总共降准了3次:
2023年的三次降准时间为:
第一次降准发生在2023年3月27日,当时下调了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
第二次降准预计将在7月份进行,预计会下调0.5个百分点的存款准备金率。
第三次降准计划在10月份实施,预计将是下调1个百分点的存款准备金率。
但A股市场还是单面下跌:


如果只是单纯地降准,不配合其他的手段,那么我们在当下的环境中,是有可能陷入「流动性陷阱」中的:


来自百度词条
「降准」本身的作用不大,关键要看搭配的其他政策。如果「央妈」可以在接下来搭配「财爸」的财政刺激政策,比如减税降费,爸妈夫妻合璧,那么效果会更好。
至于缅A未来的表现……
短期大家当然观点一致,都会看反弹,不过是反弹半天、反弹半周、反弹半月,就不确定了。而说到是否能真的反转,我还是持怀疑的态度。
毕竟,平准基金已经吆喝了几年了,但还是没有入场,毕竟,降息缺席了一月份,毕竟,房地产数据仍旧没有改观……
本次央行降准,央行实施降准,市场已有预期,但力度略超预期。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1月24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于2月5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向市场提供流动性1万亿元。此次央行调降50个基点,幅度超预期,显示货币政策支持实体经济力度明显加大,释放央行推动经济回稳向好的决心。
明天还将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利率0.25个百分点,并持续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受此影响,今日两市V型反转,士气大振。
从股市方面看,市场对降准的解读是降准将为股市带来流动性支持,一定程度会提升投资者的信心,并且会对金融、地产等股市权重板块会形成利好。
当然,降准对股市的影响也有限,如果你说这次降准是否会立即反转股市,那显然是不可能的。
央行通过降准,释放了更多资金给银行进行放贷,说到本质,降准就是央行多给银行一点钱而已,银行还得想着法子忽悠你来贷款,这样才能把钱借出去,所以单单通过降准是无法直接促进货币的流动性的。
因此,这时候就要配合降息。
降息的本质则是逼着你花钱。降息通过降低你存款的利息,这种情况下,拥有存款的大爷大妈们会做什么?他们一定会想着去保值增值,于是便会疯狂把钱投入到各种资产中,包括股市楼市;
所以,轮降准短期利好的是银行,间接利好房地产,但是幅度极其有限,因为银行本身能不能好,还是在于是不是能够放开银行的手脚,是不是能够使得大家的信心提振,你想如果你要贷款买房,你的这个收入必须得要提升对吧,你不可能一直担心被裁员,所以目前还是要看整个的经济本身的能到什么程度。
央行将于 2 月 5 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0.5 个百分点,直接结果就是,带来市场增加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
有钱好办事,尤其是股市。本次降准,对A股带来哪些影响呢?自然是涨涨涨了。但是,这个涨能持续多久,能力度多大,还有待观察。


我们来看看,为什么会利好股市。"降准",是指央行降低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的行为。
所谓的准备金率,是银行需要按照一定比例留存在央行的存款,这是央行用来控制货币供应量和流动性的工具之一。通俗地讲,商业银行吸收储户存款以后,不能把这些钱全部发放贷款,必须保留一部分存到人民银行,用作存款准备金,遇到流动性风险等问题时,这部分资金就派上了用场,这是世界各国对稳定金融市场必须采取的措施。
当央行降低准备金率时,银行需要上存人民银行的存款比例降低,银行可用于贷款的资金增加,从而刺激银行贷款,推动经济增长。这是个基本的逻辑。
根据测算,每降低存款准备金0.5个百分点,向市场提供的流动性大约1万亿元,这是个宇宙级别的数字。由此带来的好处,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一是市场上贷款利率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下降。银行存款准备金率降低后,银行的可贷款资金增加,降低了银行的融资成本和资金成本,使得银行更容易降低贷款利率。
二是刺激消费和投资,比如股市。银行可以借助降准来增加贷款数量,提高信贷供应,从而刺激消费和投资,推动经济增长。投资者因为有了更多的资金,流入股市在所难免。虽然说,按规定,贷款资金不允许用来炒股。
三是小微企业贷款更容易。这几年,小微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降准后可以提高银行的流动性,使得银行更容易向小微企业提供贷款,从而支持小微企业发展。
需要提醒的是,无论市场上资金有多么充裕,无论给股市带来多少利好,我们作为个体,仍然要强调风险,强调适可而止。毕竟,股市有没有见底还不一定,需要结合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绝对不能满仓操作。
降准是所有货币政策中效果最猛的一个,没有之一。
其他货币政策,例如降息,只是通过给予市场优惠,来吸引和刺激市场贷款、投资、消费,至于市场买不买账完全是市场端的自由。像去年银行端即便多次降息,也没能阻止企业和居民存款的倾向,对于他们来说未来的风险上升,哪怕现在利率再低,也更愿意存款而不是投资消费。
但降准却和降息有着本质区别,降准可以变相理解为央行直接给银行端发了一笔钱,这笔钱银行在不逾越《银行法》和《巴塞尔协议III》的红线下,想干嘛就干嘛。无论是给企业贷款,还是参与其他项目的投资(一般通过基金间接参与)都是被允许的。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基本上大多数降准以后A股都会迎来一波不小的反弹,例如2022年4月24日降准,而A股随后就在2800多点的基础上走出了一波为期3个多月的大反弹。
这种助涨逻辑虽然不绝对,但是也是十分过硬的,因为在产业不景气的情况下,新释放的流动性总会或多或少地进入资本市场,而A股则会相应受益,只是受益的程度有待观察。对比那些什么【胡歌主演电视剧火热就是牛年】这种毫无逻辑的论调,降准无疑是过硬的。
再加之最近消息说中证金和中汇金将设立两万亿平准基金入市(资金来源为国企的海外账户),可以说我们的货币政策又进入了新一轮的加速周期,这将为股市注入实质性的流动性。从政策内容来看,无疑是有利于股市的。
但是股市是否会涨,归根结底还是要看市场的信心,如果降准来的资金和平准基金来的资金无法有效提振市场信心,那么就无法带动更多的流动性注入这个市场,那么也就没有长期向上的逻辑。
无论是降准来的资金,还是平准基金来的资金,它们的作用只是构建一个【底部】而不是反复去操作,而后市的上涨则需要靠场内资金主动【动起来】,如果不能带动相关资本入场,那么降准和平准基金也只能起一时之效。
降准与股市涨跌并没有强关联。
今天大A强势翻红大涨,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不要归咎于是降准,如下图所示,降准与股市涨跌并没有强关联。
今天国常会上有关部门领导还说了“加大中长期资金入市力度,增强股市内在稳定性”“国资委将进一步研究将市值管理纳入中央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
“马云增持阿里巴巴”等等这些消息其实也是有利于今日股市表现,但是,长期还得看经济走势以及资本对中国发展的信心。


对于降准,大家大可不必解读为国家是为了房地产才降准,凡是作出这样的解读,一律拉黑,因为他们是财经大忽悠、房地产诈骗犯。
房地产价值回归是既定大势,国家管理层其实主导了这轮房地产价值回归的速率,“三条红线”等一系列政策让房地产断掉幻想拐头向下,即便房企暴雷此起彼伏,国家都意志坚定不动摇。
在文章《降低降准降息敏感度,认清低利率趋势!》我已经告诫大家要降低降准降息敏感度,尤其是和房地产联想的敏感度。
过去3年降准降息就没有停过,改变了房价价值回归吗?房价价值回归不是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快了么?
昨天我刚写完这篇文章,今天就公布降准,太赶巧了。
银行开门红,珍惜存款利率短暂上调!?mp.weixin.qq.com/s?__biz=MzIzMDE0NzI2NA==&mid=2650043214&idx=1&sn=3a7a1e7437bf020dc6ce6add7ba7e844&chksm=f0b706e1c7c08ff7c8d21559c45bb648622ff5043543a196782039d2ce45f2cb77df068d5ac8&token=1661069692&lang=zh_CN#rd


【昨天文章写的】根据最新的财经数据和机构报告,今年存款利率大概还会下调。开年以来,10年期国债收益率持续走低。1月8日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至2.51%,创2020年4月末以来新低。
10年期国债算是国内资产定价的锚定物,这代表利率下调或在不远处,从稳经济增长角度,2024年我国都需要适当降息降准,降准降息不代表大放水,大家切不要被网络胡言乱语所扰。
下图为过去4年我国3年期大额存单利率历史走势图,最新大行三年期大额存单利率是2.35%,趋势一目了然。


自从我2018年开始系统性在知乎分享我对人口、宏观经济、房地产、国际政治、金融投资以来,我就翻来覆去无数遍告诉大家利率下行大趋势,不仅包括房贷利率,也包括存款利率,甚至国债等收益率也会下行。
当年很多人还不理解甚至带歪风,记得2020年按揭贷款固定利率转LPR浮动利率,当年不计其数非蠢既坏财经自媒体带歪风,说什么“国家有好事儿哪轮到你”等言论颠倒黑白。
结果怎么样了,利率改革以来5Y-LPR累计下调65BP(0.65%),转成浮动利率的人每月房贷利息少了很多。
贷款200万,6%房贷利率下的利息总额是231.67万,4%房贷利率下的利息总额是143.74万,也就是说房贷利率减少2%,仅利息就节省约88万,相当于贷款本金的一半了,0.5%差别就是约20万的利息差距,一辆标准B级轿车价钱了。


房贷利率下行在我们预料之内,详见2020年文献《房地产杂谈,契税与再谈是否转LPR》。
当时多次重复劝大家转成LPR浮动利率。而且也告诉大家国家还会给机会的,现在机会来了,那就是贷款置换降低存量高息按揭贷款。摘录如下:
个人是推荐转LPR的,因为你只要想明白了未来的中国靠什么驱动经济发展,答案就显而易见了。
那么,未来靠什么驱动经济发展呢?消费,国内消费。而不是靠什么房地产,房地产的路已经走完了,该换引擎了。
消费驱动的话,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会双双下降,尽最大可能释放消费潜力。不管是内循环还是外循环,消费这条路是走定了。
而且,公积金贷款利率和商业房贷利率迟早并轨,房地产税落地之后合并将近在咫尺!参考2022年文章《【正本清源】时隔7年,公积金贷款利率再次下调!》
想一想20年高位接盘的朋友,不仅房价高耸入云、房贷利率也高耸入云。想一想当时房地产利益集团如何忽悠他们买房的!想一想他们忽悠人那套可笑至极的话术!
信我的朋友在房贷利率方面就省了一大笔钱!仅房贷利率,我就帮不少信任我的朋友剩下了一辆卡宴!真实案例参考文章《【共同富裕】信我者,不仅可帮你省辆卡宴,甚至宾利/劳斯莱斯!》《【案例分享】影响千亿级资金做出正确的选择!》)
银行下调利率(包括存款和贷款)并不是短期新闻,历史数据(如下图)和最近几年利率下调其实给我们的信号就是利率大趋势是下行的,这其实是我老生常谈的内容。考虑到经济发展由高速转为中低速,同时叠加我国史无前例的人口老龄化,我国未来利率会越来越低。
而且,我们也大可不必担心未来会出现大通胀导致货币购买力快速大幅贬值,不存在的,详细分析参考以前的文章
【勿惧通胀】货币贬值越来越快了吗?胡说八道!?mp.weixin.qq.com/s?__biz=MzIzMDE0NzI2NA==&mid=2650036143&idx=1&sn=9ee0a5e22e544d76a26dda4c354a7e7d&chksm=f0b72200c7c0ab16cb6cd6c65e0816260248124beabc44d06caf78e29c9b910b19f113502658&scene=21#wechat_redirect
PS:最近通缩谈论较多,个人认为至少10年内还不至于通缩,因为未来10年我国还有一段中速发展,老龄化还不算最严重。因此也不用非此即彼开始恐慌通缩。


房贷利率下行早在我预料之内,22年末无良房地产自媒体/大V还造谣说今年房贷利率会大幅上涨,忽悠人接盘,你们没忘记吧,所以说分清敌友很重要!
房贷利率下行早在我预料之内,当时我还不厌其烦告诫大家要务必转为浮动利率,但是偏偏有些人不信,却被低级自媒体颠倒黑白忽悠了,就是不愿意转,结果目前5Y-LPR下降没有享受到房贷减少的红利。
详见2020年文献《房地产杂谈,契税与再谈是否转LPR》
(1)
个人是推荐转LPR的,因为你只要想明白了未来的中国靠什么驱动经济发展,答案就显而易见了。
那么,未来靠什么驱动经济发展呢?消费,国内消费。而不是靠什么房地产,房地产的路已经走完了,该换引擎了。
消费驱动的话,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会双双下降,尽最大可能释放消费潜力。不管是内循环还是外循环,消费这条路是走定了。
(2)
要不要将房贷基准利率转换为LPR浮动利率呢?
我的回答是,为什么不呢?因为未来五年期以上LPR必然下调。逻辑推演如下:
当前,经济不好,要刺激经济,唯有增加市场流动性。这个有两方面,其一是提供LPR下调或者降准等操作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其二是降低存款利率,促使人们把钱拿出来投资或者消费。
长期来看,我国经济亟待转型,房地产已经走到头了,国家经济发展需要新的火车头,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大有可为。释放需求是必然选项,而房地产明显遏制住了居民消费能力,通过降低居民房贷利率,减少房贷压力,一方面有助于提振消费,另一方面还有助于赢得人心。
(3)
房贷利率方面,目前房贷利率已经和LPR挂钩,房贷利率 = 当期的LPR + 加减点数。
央行最近所公布的一年期和五年期以上LPR数值,双双下调,符合我当初的预期。对于降低房贷利率,也不用奇怪,而是必然。而且随着房贷利率的下调,迟早和公积金贷款利率并轨,最终只会有一种房贷利率。
参考欧美日的房贷利率,我国的房贷利率还有较大的下降空间,本人估计,未来将会继续通过下调LPR利率的方式下调房贷利率以减轻还贷压力,促进消费增长。
——以上论述全部得到时间的检验!
内容提要:
央行宣布春节前下调存款准备金0.5个百分点。降低存款准备金率而未降低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意味着央行货币宽松的力度不如市场预期。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属于定向发力的范畴,意在解决春节前的市场流动性,并非针对证券市场。后续依然有较大的降准空间,但在美联储降息前,我们降息的空间很小。
一、央行宣布春节前下调存款准备金0.5个百分点。


市场对央行在1月15日公告的中期借贷便利(MLF)中标利率、1月22日公告的1年期和5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分别维持2.5%、3.45%和4.2%不变而十分失望之后,央行释放了货币宽松的最新措施,以稳定市场情绪。
在1月24日下午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宣布,从2月5日开始正式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此举将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大约1万亿元。
与此同时,央行还决定在存款准备金率下调之前,从1月25日起,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利率0.25个百分点。潘功胜还表示,将持续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潘功胜还说,当前我国货币政策仍然有足够的空间,央行将平衡好短期和长期、稳增长和防风险、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关系,强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为经济运行创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对此,三郎和三郎的读者都应该波澜不惊。因为在24日早上《央行在市场强烈的降息预期面前稳如泰山,有哪些小心思?》一文中,三郎就算准了央行在春节前不可能降息,但可能降准。
上一次降准是在2023年9月。当天央行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但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约为7.4%。2023年还有一次降准是在3月27日,当天央行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也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相信计划在2024年2月5日实施的降准,同样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
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而未降低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意味着央行货币宽松的力度不如市场预期。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总体而言,本次降准的时点和规模均较大超出市场预期,体现出央行支持实体经济修复目标非常明确。”
我比较反感在经济分析中使用宣传语言。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所谓的“总体而言,本次降准的时点和规模均较大超出市场预期”,压根就不是经济学家应有的准确的经济评价。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说:本次央行降准,市场已有预期,但力度略超预期。这个评价比明明的评价客观一些,但也不准确。
第一、这次降准,时点并未超出市场预期。我在12月份就预估了今年央行会降准2-3次,24日早上发表的文章中也预估了央行在春节前可能降准,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说这次降准“时点上”超出市场预期, 置我于何地?难道我不是市场一份子?
第二、降准的幅度用“较大超出市场预期“也不准确。自2015年4月19日至上一次降准,央行操作了19次,其中降准0.25个百分点有4次,占21%;降准0.5个百分点有9次,占47%;降准1个百分点有6次,占32%。从历次降准的幅度看,央行这一次比较适中,何来大超预期?
第三、三郎在昨天的《央行在市场强烈的降息预期面前稳如泰山,有哪些小心思?》一文中介绍过市场预期。去年四季度以来的市场预期非常明确而强烈,那就是希望央行降息。因此,所有非降息的货币政策措施,都属于不及预期。在此情此景下,任何一位经济学家如果用“超预期”来评价,都属于缺乏风骨。
三、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属于定向发力的范畴,意在解决春节前的市场流动性,并非针对证券市场。
虽然央行、发改委、国家统计局都在说,“当前国内经济正处于恢复向好阶段,宏观政策有望适度发力,加强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其实作为经济研究人员都知道,这只是有中国特色的官方场面话而已。如果官员们这么说,经济研究人员也这么说,请问,你们为何还要提出降准降息货币宽松的建议?经济好,不就该像美联储一样加息缩表吗?说点老百姓听得懂的人话,就这么困难吗?


实际上,大家心里都清楚,2023年央行印钞机高速运转,流通中的广义货币供应量M2从上年底的266.43万亿增加到292.27万亿,增长了9.7%,是现价GDP增速4.6%的两倍多;社会融资规模存量达到378.09万亿元,增长9.8%,是当年GDP的3倍;新增社会融资35.59万亿元,增长11.2%,是当年新增5.58万亿元GDP的6.38倍。相当于增加1元GDP,需要增加6.43元社会融资。很明显债务推动经济增长的边际效应越来越低。
更大的问题是,我们在货币宽松中用比经济增长高出一倍多的印钞速度和存贷款利率的多次下调,换来的居然是与经济学理论悖离的CPI、PPI、房价、股价、汇率的全面下行,实际上我们这多年习惯于使用的货币政策工具,已经失效了。
2023年底,我们的宏观杠杆率已经从疫情前2019年的253.8%干到300%了;居民债务收入比已经从2019年的128.5%增加到143.4%了。正在与财政部、发改委一起为房地产债务、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债务呕心沥血的央行,自然也清楚地知道,继续降息推升债务,将面临哪些巨大的系统性风险。
因此,央行不得不在螺蛳壳里做道场,小心翼翼地既要抚慰市场情绪,又不能继续吹大债务风险。于是,央行拿出了这么一道定向货币政策菜谱:主菜,降准0.5个百分点;前菜,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利率0.25个百分点;餐后甜点,将持续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看到菜谱,我们需要明白,这些菜都是适合运动之后的营养餐。因为“降准+定向降息“的模式属于流动性总量工具+结构性利率工具,显示出当前央行货币政策追求精准有效的基调,而非大家预期的大水漫灌。在“人民银行将强化货币政策工具的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力度”的诉求下,本轮宽松货币周期中,央行大概率会更多地使用总量操作工具和滴灌式的结构性货币工具。


从历次降准与证券市场的表现来看,实际上投资者也非常清楚,降准工具对证券市场作用不大,表现为与股市涨跌的关联性不高。
2018年以来,央行已经降准14次,降准第二天股市上涨的7次,下跌的7次。基本上就是投掷硬币的概率。
但降准,有利于进一步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有助于提振市场对经济复苏与企业盈利改善的预期,国内市场流动性有望保持合理充裕,还有利于稳定人民币汇率。
四、后续依然有较大的降准空间,但在美联储降息前,我们降息的空间很小。


虽然央行认为,货币政策仍有较大的降息、降准空间。降低企业运营和投资成本、居民的购房成本以及降低金融机构的经营成本,也需要降息。但实话实说,2月5日降准0.5个百分点之后,我们的存款准备金率还有6.9%可供继续操作。但在欧美开启下一轮降息周期之前,我们降息的空间实际上非常之小。
因为央行需要在汇率和利率之间做好平衡。我们逆周期操作货币政策,政策利率已经与美元、欧元存在较大的利差,在他们未降息之前,如果央行继续降息,我们与美元、欧元的利差就会继续扩大,资本外流的现象会加剧,守住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的难度就会加大。
因此,暂不降息但适当降准,反映出央行在经济形势有所企稳的情况下,不愿意过多透支货币政策空间。也是为了保留一点后续可操作的货币政策空间。
【作者:徐三郎】
一、经济实际已经进入通缩。通缩是由货币供给量相对于经济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等要素减少而引致的有效需求严重不足,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下跌,货币供给量持续下降和经济衰退的现象。当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减少,人民的货币所得减少,购买力下降,导致物价下跌,造成通货紧缩。长期的货币紧缩会抑制投资与生产,导致失业率升高及经济衰退。
应对的办法有很多,包括加大投资,扩大需求等,其中最常用是的积极的货币政策。中行采取有效措施扩大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信贷规模,增加货币供给量,以刺激经济发展。这些货币政策,最常用的是降低利率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由于美国处在高位加息周期(5.25%),如果我们再降利率,将进一步扩大利差,加剧资本外流,让经济雪上加霜。因此,剩下就只有降准这一杠杆了。
二、降准效果有限。当前的经济问题,并不是央行货币供应不足,不是银行没有钱发放贷款,而是贷款没人要。因此,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给银行增加信贷额度,并不会有多大效果。之所以贷款没人要,是因为投资难赚到钱,而亏损风险却很大,人们不敢投资。越不敢投资,就越没有就业岗位,就业率就越低;越难赚钱,人们收入就越低。找不到工作,难赚到钱,就没钱消费。没有消费需求,就没有生产需求,投资就更难赚钱。产生恶性循环。
三、投资难赚到钱的根本原因,是高房价绑架了经济,转不动了。
1、阶级分化的过程。公园2000年以前,全国64%的人口在农村,36%的人在城市。那时候,农村和城市,是两个相对封闭的天地。大家各自安居乐业。随着城市化进程,到2021年,36%的人在农村,64%的人在城市。更重要的是,留在农村的,基本上是老人。对于劳动人口来说,几乎都进城了。城市,几乎就成为全民(生产人员)的竞技场。
城市化进程,伴随的是农村房产的衰败和贬值,以及城市房产的不断升值。在这个过程中,早期的城市市民,普遍拥有2套以上房屋。而早期的农民,农村房屋不值钱也无法变现,进城后成为无房户(租客)(包含名义上有房,但背负长期高额房贷的房奴)。他们成为城市两个最基本的阶级:城市有房者和无房者。无房户必须向有房户缴纳房租。就像以前的地主和无地农民(佃农)一样。
两个阶级存在难以逾越的鸿沟。北上广随便一套房价格近1000万,绝大多数普通人,一辈子不吃不喝也赚了这么多钱。更不用说拥有2套以上的房产。
2、新生产关系的形成。有房户和无房者之间的关系,其实是一种生产关系。 因为房子不仅是生活资料,也是生产资料,人的生产,也是社会大生产的一部分。马克思说,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是最基本的、起决定作用的生产关系。因为它决定了社会地位,以及产品如何分配(实际就是工资,无房户的实际工资不得不扣除房租)。
3、生产关系过渡畸形,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高房价导致的生产畸形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表现在:
第一,抑制社会生产力。劳动才能创造财富。但大量的富人成为食利阶层,无需劳动却衣食无忧,社会劳动的总人口就少了,财富的创造力无疑是下降的,表现为经济发展缓慢。同时房价也是主要的生产成本(厂房和员工生活成本等),高房价提升了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降低了产品竞争力,出口和内需都会减少。再者,高房价使得需求端的可用财力减少,消费能力下降。三者共同抑制了生产力和需求,导致经济萧条和就业减少。
第二,低工资、低物价。因为有大量的无产者涌入城市,劳动本身不值钱,又相互激烈竞争,再加上经济景气度低。于是,各行各业严重内卷,工资低廉,导致基本物价也低廉,吃穿等基本生活成本并不高。吃饭15-20元一餐就能解决,甚至更低。不计较品牌和质量,30元一件的衣服拼多多还包邮。
第三,底层和高端消费冰火两重天。一方面,底层生存艰难。虽然物价不高,但工资也不高。高昂的房贷或者租房成本,成为生活最大的刚性支出,导致总体生活成本并不低,生存不易。6000元月薪,吃饭1000,租房2500,再扣掉社医保和公积金,所剩无几。另一方面,低廉的只是吃饭穿衣等温饱类基本需求的价格。由于富人数量不少,高端消费作为有钱人的游戏,并不会跟随大经济而疲软。贵族学校、豪宅、大奔、LV ,9000元的苹果手机等高端消费品,仍然供不应求,营造了另一种盛世繁华。
第四、年轻人蜗居城市,但却回不去故乡。每年1000万以上的大学毕业生,再加上其他打工人,年轻人几乎都进城了。大量的年轻人在城市生存艰难,看不到未来和希望,但又不得不赖在城市。因为自己是大学生,因为习惯了城市的繁华,更因为农村比城市更难生存。
第五、低生育率。自己生存都艰难,拿什么生养孩子?甚至结婚都免了吧。2017年,房价的顶峰时期,全国有1750万婴儿出生,但2022年剧降到960万,2023年902万,6年就腰斩。据联合国等预计,到2050年中国人口将降至10亿多,减少近三分之一。有的机构预计则更悲观,甚至估计6亿的都有。如此剧降的出生率,就跟当年暴涨的房价一样,让人猝不及防,令人咋舌。婚育观念作为一种文化,是不可能如此锐转的,背后以高房价为主的经济因素才是根本。
四、药方。
低收入人群,是社会的主体,只有解决好他们的住房问题,安居才能乐业。同时,房租的下降,也会增加低收入者的收入,扩大消费,降低企业用工成本和产品成本,提升产品竞争力。从长远看,低房价才能提升生育率,有人口才有生产力和市场。要降低房价,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让房价下跌。需要大幅下跌到普通人能够比较轻松购买能保障基本生活的房产。然而,存在巨大的系统性风险。这显然不是政府当前的首选方式。
2、将生产中心迁移到小城镇和农村。因为那里的房价便宜。但是大规模推进不太现实。已有的生产中心以及配套的区位优势、物流、科研、文教、医疗等难以替代。
3、大力建设廉价的公租房。它与当前的市场租房最大的区别是租金低廉,且价格和合同稳定,不会随意涨价,也会随意赶租客走。同时,廉租房的建设,可以拉动社会投资,平抑房价。


从信心上来讲,是有帮助的,毕竟1万亿是要流入市场的。
而且这次潘行长开篇讲的人民银行将设立信贷市场司,重点做好“五篇大文章”相关工作。
2023年,中国人民银行进一步提升了货币政策对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的效能,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力度,普惠小微、科技型中小企业、制造业中长期、绿色贷款增速均明显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下一步将继续发挥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加强工具创新,
为啥要成立信贷市场司:
是因为去年我们也降准了2次,总共也是50个基点,但最终存款高企,CPI低迷,钱并没有流入到流通市场,很多人说在金融机构空转。
因此从央行层面成立一个专门的机构,改变原来金融市场司在信贷层面只是“协调“的角色。
从一个协调人变成了一个引导人。
这“引导”两次出现,用意明显,就是指导金融机构按照指定的方向,把钱投出去。
投到哪里去:五大篇章:
继续引导金融机构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那么如果从a股市场来考虑,当然和这5大篇章相关联的行业和领域会是这1万亿的受益者。
因此,央行此次的举动其实应该大大点赞。
和以往悄无声息的降准新闻相比,此次潘行长做了非常多的铺垫。
并且从组织架构上做了调整,来保证钱可以用到它该去的地方。
这比以往只是降准,只是协调,力度要大的多。
2月5日,我们迎来了第一波的降准;
那降息应该也不远了。
政府大力救市的决心显然。
但投资有风险,入市真的要谨慎……
看我昨天的回答:
短期内,对A股会有拉升影响,因为资本总是会抓到任何可能的事件去进行炒作而试图从中牟利,
但这并不代表中长期的影响,
这次降准,关键是要盯住人民币汇率,
你可以去看看今天的汇率,可谓是纹丝不动,甚至略有上涨,
作为一次非预期的较大幅度降准,通常会导致本币汇率下降,但我们看到的是人民币汇率稳中有升,这就证实了我昨天回答当中所说的,
这次降准的目的就是为了给稳定人民币汇率提供子弹。
至于A股今天的行情,我的看法是短期行情,中长期风险依然巨大,
希望我被现实打脸,但真不建议各位现在拿着血汗钱往里面杀,真不建议。
提前公布后期要实施的利好政策有种寅吃卯粮的感觉。
就是你存钱在商业银行,商业银行需要按比交一部分到央行。降低准备金率就是说,商业银行不用交那么多钱给央行了,商业银行手里的钱也就变多了,就开始问你要不要贷款了,那么你手里钱多了,是不是就准备消费了,要么就是放进股市了(因为现在股市环境很差,需要拉动)就促进经济增长了。
1、先解释下什么是存款保证金率
目前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只有三大法宝: 法定存款准备率、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
通俗讲储户把钱存在商业银行Q,银行并不能全部拿去放贷和投资,需要按一定比例将一部分钱存到中国人民银行(央行),以应对储户提取存款或者清算的需求。这个比例就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2、影响有哪些?
如果这个比率降低,说明商业银行系统里的钱更多了,理论上,请注意是理论上可以用来放贷投资的钱更多,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
但是降准0.5个百分点,呵呵!
不管是房地产还是股市,对这种程度的降准也就只有一点点水花而已。
很多人说今天大盘拉升是因为降准的短期利好,拉倒吧,是因为郭嘉队出手而已。
再说,现在金融市场缺钱吗?
降准只是增加了“多供应货币”的可能性,能不能放出去,还得看商业银行的,接下来,各银行的行长们又要去走动了。
我朋友在央企地产,银行的人隔三差五就去拜访一次,看看有没有什么融资需求,但是对于民企地产或者其他小企业,银行连看都不带看一眼的。
看看金融数据就知道,现在市场上并不是很缺钱,这两年放的水,很多都在银行系统里空转,并没有到实体经济里去,经济越差银行放贷越谨慎。
还是那句话,要想改变股市持续下跌的趋势,必须从跟上解决问题。
就目前的基本面和股民信心而言,假设(我说假设)能做到以下几点,也仅仅是慢牛的开始。
1、散户T+0,机构T+1或者T+2。
2、严查财务造假欺诈上市,一经发现,罚的倾家荡产,并且入刑。
3、进一步限制大股东减持,如果违规减持,追回减持资金,并且罚减持资金5-10倍。
4、停止新ipo。
5、强制退市严格执行,以前那些垃圾股,该退就退。
6、取消融券做空门槛,然后取消转融通,并且公布融券的交易额,而不是余额。
7、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
8、分红不超过募集资金的公司,禁止减持。
9、保荐业务终身责任制,后期一旦发现上市公司造假上市,连券商一起罚。
10、改革基金公司收费模式,基金经理薪酬要和业绩挂钩。
存款准备金率下调 0.5个百分点,可以向市场提供流动性1万亿元。单次降准0.5个百分点,是近年来的比较大的幅度,应该是大于市场预期的。2022年,央行实施两次降准,合计0.5个百分点。2023年,央行同样实施两次降准,合计0.5个百分点。2024一开年,就是一波大的。
降准最直接的作用就是改善当下银行体系的负债状况,缓解金融机构流动性压力,也可以补充信贷增长、现金投放等中长期流动性需求。如果资金需求增长小于释放的流动性,那么降准就可以推动实际利率下行。在0.5%这么大的降准幅度和经济低迷的情况下,实际利率必定下行,贷款也会增长。大幅度的降准,也表明货币政策加大了实施力度。
今天的政策还不只是降准,还包括设立信贷市场司,发布深化香港和内地金融业合作六项政策,出台有利于房企现金流的融资政策 …… 表明了央行出手稳定金融市场的决心。
央行政策发布前的下午1点半,某队拉指数的力度明显增强,狂拉证券,大盘指数直线拉升,从水下1个点拉到水上快2个点,振幅接近3个点。但是这时候,大多数人还不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
今天的消息发布比较急,没等下午4点港股休市,在3点半左右就发布了消息,所以恒生指数3点半之后的走势有一定的参考性。3点半之前,恒生指数相对平稳,可以理解为某队和内幕消息在买;3点半开始,15分钟拉升2个点;然后消息被消化后,指数回落,尾盘又涨了点。看起来政策的利好并没有那么夸张。不过因为市场在低位,所以还是有作用的。


明天一定高开吗?高开之后会跳水吗?只能说,这个位置还是在左侧,谨慎追高,降印花税都能高开低走,降准就是毛毛雨了。再回顾一下2023年8月29日的封神盘面。
开盘,见证历史。


收盘,去TM的历史。


这是历史上历次降准次日的大盘涨幅。


另外,今天还有一个不起眼的消息。来源于路透社:某会已要求部分对冲基金经理限制在中国股指期货市场的卖空行为。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商业财经 最新文章
全球光刻机巨头阿斯麦一季度订单远低于市场
美股纳指收跌逾 2% 创二月来新低,英伟达大
国家统计局发布 3 月份分年龄组失业率数据,
私有制是否保护了人格平等?
如何看待英伟达股票2024年4月20日跌停10个点
埃尔多安为什么被叫做经济学毁灭者?
网传南京有中介恶意做空楼盘房价,业主发起
2024 年 10 月我国养老金双轨制改革将结束
如何评价国际评级机构穆迪(Moody s)下调万
死过人的房子可以买吗?
上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4-01-26 12:50:20  更:2024-01-26 13:34:33 
 
 
股票涨跌实时统计 涨停板选股 分时图选股 跌停板选股 K线图选股 成交量选股 均线选股 趋势线选股 筹码理论 波浪理论 缠论 MACD指标 KDJ指标 BOLL指标 RSI指标 炒股基础知识 炒股故事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天天财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