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财汇 购物 网址 万年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小游戏 视频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淘股吧 股票涨跌实时统计 涨停板选股 股票入门 股票书籍 股票问答 分时图选股 跌停板选股 K线图选股 成交量选股 [平安银行]
股市论谈 均线选股 趋势线选股 筹码理论 波浪理论 缠论 MACD指标 KDJ指标 BOLL指标 RSI指标 炒股基础知识 炒股故事
商业财经 科技知识 汽车百科 工程技术 自然科学 家居生活 设计艺术 财经视频 游戏--
  天天财汇 -> 商业财经 -> 特斯拉第四财季营收 251.7 亿美元,毛利率为 17.6%,均低于预期,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 正文阅读

[商业财经]特斯拉第四财季营收 251.7 亿美元,毛利率为 17.6%,均低于预期,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当地时间1月24日,特斯拉公布第四财季营收 251.7亿美元,分析师预期258.7亿美元;第四财季调整后每股收益0.71美元,分析师预期0.73美元;…
在致股东的信函中,特斯拉明确表示:“2024年汽车销售增长速度预计将大幅低于2023年水平,主要原因是公司团队正在全力投入德克萨斯州超级工厂,致力于推出下一代汽车。”
这次甚至都没有提及24年的销售目标,这个说明是真的心虚了。而且考虑到毛利情况,说特斯拉一定程度上要面临“量价齐跌”好像也是没问题的。
不过好在终于第一次看到特斯拉下一代汽车的消息了,再不迭代真的要被国产们甩的影子都看不到了。
回到财报本身,特斯拉营收从上年同期的243.2亿美元升至251.7亿美元,“高达”3%的营收,已经很说明特斯拉如今的销售困局了。


如果只是卖的少还好说,但利润下滑这个就很难顶了,毛利率也在一年内从23.8%降至17.6%,单看变化幅度,毛利损失了四分之一,这个跌幅相当肉疼了。


在这个毛利情况下,以马斯克的逐利程度来说,继续降价可能很难接受了,但不降价就无法去的销量增量,最后就只能索性完全不提销量目标了。
这里盲估,特斯拉2024年销量乐观估计230万台,悲观200万出头。虽然隔壁比亚迪增速也在放缓,但失速情况明显比特斯拉好太多,而且基数也已经来到300万了,估计明年两者销量差额会扩大到150万以上了。
说完这些负面一些的消息,还是来说点展望的吧。
特斯拉的新车型,外媒已经有报道了,代号为“Redwood”,预计25年中旬开始生产。但按照特斯拉的习惯,至少跳票到26年是差不多的。
而这个新平台,按照特斯拉的说法,是引领特斯拉二次向上的第二波增长浪潮,而现在的困局也不过是处在“两个主要增长浪潮之间”。
但现实可能并不会让特斯拉再次顺风顺水,16年model3横空出世的时候,新能源汽车的竞争烈度和现在比,不能说十分激烈吧,至少也可以说聊胜于无,那会的产品输出、推广真的不会遇到什么有效竞争,还带着SpaceX的光环,简直不要太伟光正好吧。


等到25年中新一代汽车上市的时候,如果拿不出新东西,影响力会大幅下降。而且中间这一年半怎么办?
现在自主品牌迭代速度十分惊人,现在就各种新架构、黑科技满天飞,再多给一年半时间,天知道能搞出什么东西。
现在新能源时代,早已进入多强并起的时代,如果看销量,说一超多强也行。后续特斯拉的光环还能维持多久,这真的要看他们前进的步伐有多快了。
反正过去六七年,特斯拉真的没怎么往前走就是了。
要不是上海超级工厂,这水平的营收利润也想都别想。
毕竟这世上只有中国这么包容,换成某自信的超级大国,你敢卖的比我们超级大国的国产货还好?先吃一发铁锤再谈什么自由市场。










第四财季毛利率17.6%?就这?
特粉天天吹嘘30%毛利率,生机勃勃,万物竞发的日子还犹在眼前,转眼就只剩下17.6%了?
说好的特斯拉只要降价就捶死国产车呢?
哦,国产车已经拿出来仰望U8,问界M9,理想L9,腾势D9,方程豹5,在三五十万乃至上百万的价位上狂卖了。
现在特斯拉的均价也就27万。
毛豆S和X即使暴降二十万,也完全卖不动。你查不到销量,是因为销量太丢人。
特斯拉过去一年降也降了,然后……
全球销量仅为比亚迪的60%,绝对量被比亚迪甩出120万。
特粉只好退守纯电动车销量。可是特斯拉纯电车销量,四季度也被比亚迪一只手按死了。
特斯拉但凡有点产品力可言,都不至于这样没啥长进。
早就说过,特斯拉这厂子没啥硬活儿,产品力完全经不起分析,能卖卖全靠营销撑着。
现在看到恶果了吧。
2023,特斯拉在中国好歹还卖了60.8万。
2024,可就没这么好的局势了。
为啥,因为产品力被越中国车甩越远了,再怎么立人设营销也救不回来。降价有点用,但不可持续。
做研发跟中国车厂卷,特斯拉又干不了研发这活儿。
在中国市场,老旧的特斯拉死路一条。
看好特斯拉的,不妨评论区留言。
先回顾一下2023年发生了什么,按道理来说,Model 3和Y撑起来的181万销量不至于如此不堪。
去年特斯拉的Model Y车型取得了显著的销量成绩,成为全球销量最高的车型,一年交付数量突破了120万辆。
特斯拉在这一年的总交付量达到了181万辆,同比增长了38%,其中最后一个季度更是创造了48.45万辆的交付新高。


然而,即便销量持续上升,特斯拉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多。其毛利率,也就是每辆车所能带来的利润,以往可是30%左右,在2023年从第1到第4季度从19.3%下降至17.6%。


这一下跌反映出电动汽车市场需求的放缓和竞争的加剧,导致特斯拉经历了多年的快速增长之后,现在正处于增长放缓和利润下降的双重压力之下。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特斯拉自2022年底以来开始大规模降价,这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一场价格战,连同福特汽车等美国同行也受到了影响,被迫放慢了电动汽车的生产步伐。


降价虽然可以刺激销量,但也不可避免地冲击了特斯拉的利润。
目前,特斯拉正站在两个增长浪潮的交汇点上。第一个浪潮是由Model 3和Model Y这两款在2017年和2020年推出的车型所带动的。而第二个浪潮预计将随着下一代车型平台的推出而起。
这一变化的背后,也有着比亚迪在全球纯电动车销量中超越特斯拉的压力,这表明特斯拉的市场份额正在逐渐被价格更实惠的电动汽车侵蚀。因此,特斯拉也开始考虑推出平价电动车这一战略计划。


其实马斯克早在2018年就曾宣布,计划在3年内开发一款低成本电动车型。但鉴于汽车行业的经济形势和竞争环境,他也承认这是一个“非常困难”的目标。到了2020年,马斯克不得不将这一计划再次推迟3年。
现在特斯拉宣布他们将在德克萨斯州推出下一代汽车,并围绕下一代平台进行进一步的开发。备受期待的新型电动车“Redwood”,定位为紧凑型跨界车,预计将在2025年下半年开始生产。


在期待的新车型推出之前,特斯拉今年的销量增长预计将会放缓。那么处于紧凑新车型空窗期的2024年,特斯拉的车辆产量和交付量增速甚至可能显著低于2023年。
华尔街预测特斯拉今年的销量将达到220万辆,这意味着比2023年增长大约21%,但这一数字远低于马斯克大约三年前设定的50%的长期增长目标。


但是有的小伙伴会说2024年不是有电动皮卡Cybertruck,而且已空运至国内,准备启动全国巡展,Cybertruck让消费者期待了很久。


但其在中国上路合法化还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关键是中国不是美国的农场生活,皮卡的实用性远远低于乘用车,销量也不可能巨量。
特斯拉在2023Q4的表现。营收251.7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低于分析师预期的258.7亿美元;调整后每股收益 (EPS) 为 0.71 美元,分析师预期为 0.73 美元;自由现金流为20.6亿美元,低于预期的14.5亿美元;毛利率为17.6%,低于预期的18.1%;公司营业利润率为8.2%,比去年同期的16.0%下降了7.8个百分点。
客观来看,主要影响营收的原因还是在于特斯拉EV的整体调价,起码市场上认同的公认原因是这个,以国内为例:


可以看到22年底全线车价已经开始承压


1月12日,特斯拉中国官网对Model 3/Y后轮驱动版及长续航版售价进行调整,下调幅度6500至15500元不等。调整后,Model 3起售价为24.59万元,Model Y 起售价25.89万元。
1月25日,特斯拉举行2023四季度及全年业绩电话会。特斯拉CEO马斯克表示,中国的车企是世界上最有竞争力的,在中国以外的地区也会取得非凡的成就。这取决于采用了什么样的关税政策和是否有贸易壁垒。如果没有贸易壁垒,中国车企能干掉其他世界上大部分车企。
23年开始,中国本土的新能源品牌加速出海,客观说,刨去俄罗斯是因为关内和关外双重政策原因大幅度增加,在其他市场也开始产生实质性的侵入。
以澳洲为例,根据联邦政府的数据,2023年,电动车将占澳洲新车销量的7%以上,要知道澳洲可是连柴油车都在大行其道的传统市场。目前澳洲道路上已经有超过17万辆电动车。23年,全澳交付了87,430 辆电动汽车 (EV),销量比 2022 年增长了 160%。目前在澳大利亚共有27个不同品牌销售电动汽车,共有 61 款车型。
贴一个大概的销售量图


22年和23年澳洲EV市场主要产品销量
标红的品牌是比亚迪以及包括名爵、沃尔沃、极星这种被国内车企控股或者合资的品牌。可以看到,这几位加起来,已经是澳洲新能源汽车市场上除特斯拉外最强的中坚力量。大家有兴趣的可以去算一下各个带国内血统的品牌在澳洲的销售占比,可能这才是特斯拉最担忧的。
而且你知道更恐怖的是什么吗?更恐怖的是,Tesla在澳洲销售的大量EV,大量都是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生产的,这就是为什么之前6000辆特斯拉新车送到布里斯班,但是存在黄斑臭虫的问题导致澳大利亚当局拒绝引入,弄得特斯拉澳洲大为光火。生活在澳洲的华人应该都知道目前澳洲电车的提车周期和预定周期之长,很多人只能选择有什么配置就买什么配置希望能够尽快提车。所以说句难听的,澳大利亚人能不能开上特斯拉,全看上海超级工厂的生产量。而澳大利亚能不能开上电动车,从生产角度来说,也要仰仗中国的整体出口量。
不单单是澳洲,其他主流市场包括欧盟、东南亚甚至美国本土,都开始受到中国EV的冲击。这才是真的吟趴,每个国内EV品牌全都虎啸龙吟,嗷一嗓子就开始往各个曾经连门店都不敢放的海外市场发起了冲击。
别说我盲目瞎吹,真不是瞎说,不信自己点开谷歌,在news那一栏搜索,"Chinese EV",
"Chinese carmaker","BYD"等等关键词,看看最近跳出来的新闻是不是都是CNN、BBC、CNBC、Reuters路透社、Bloomberg彭博社还有Financial times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的担忧。


写答案的时候随手搜的


随便搜,就挑中国电动车的关键词搜就行


BYD属实是头号公敌,杀疯了
从特斯拉的这个经营表现,我对中美关系的发展更加悲观了!


特斯拉的毛利润为什么降低:
一、科技优势代差丧失
电动汽车最重要的技术优势,电池、电机、电控系统。现在特斯拉还有什么领先的代差优势?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追赶,不到十年就完成了,而且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不是走单线,而是铺满科技树的每根枝条,纯电、混动、氢能源全面开花,特斯拉做的我们做,丰田做的我们也做,我们中国新能源汽车是在挑战全世界。


二、销售市场占有率下降
特斯拉科技优势代差丧失后,市场占有率也受到了挑战,并且在中国市场2023年四季度被比亚迪超越,这时候保住市占率的唯一办法就只剩下降价,降价不就降利润吗?在没有科技支撑的成本降低的前提下。
三、高端产品推出太慢
电动皮卡Cybertruck确实是好车,但推出和增产速度太慢,大概率是担心技术泄露没敢在中国做重要的研发和超级工厂(美国补贴拿不到啊),估计至少错过了一年的时间,这点已经足够致命了,2023年的毛利率低于预期,2024年的预期估计都会更低。


四、“平价车”难产
没有第一时间推出“平价车”,在中国新能源车的竞争下,就再也推不出来了,从2020年的传闻到现在说要2025年推出,5年啊,比亚迪都发了多少新车了?所以特斯拉的平价车大概率是永远不会有了,有的话就是现在的车直接打对折吧。


所以,特斯拉只有在美欧闭关锁国的情况下还能苟延残喘,取代些原有传统车企的市场,其它地方时不可能有大的发展空间了。
特斯拉这样的发展历程,更加会刺激美欧对中国的科技封锁和经济脱钩,因为他们的担心已经变成了实施,现在是害怕了!
特斯拉需要新车型来提升消费热情,如果未来三年特斯拉的年销售量无法保持40%的增长,那么特斯拉的股东和投资人很难对其进行价值投资。
马斯克在2023年使用了价格战策略,通过降价拉动了销售,特斯拉实现了180万辆的销售目标,相比2022年增长了40%,但是特斯拉价格降到一个位置就没有办法继续使用价格工具了。
2024年市场预期特斯拉销量是220万辆,这个目标远低于2023年的目标,对于投资机构而言看不到利好消息就无法赚取差价。
马斯克与投资人一样面临从特斯拉挣钱的问题,他的薪酬计划没有被特斯拉董事会批准,马斯克的设计是当他实现了公司销售业绩目标和利润计划,那么董事会就容许其以低价购买一定数量的特斯拉股票而去套利挣钱,这部分收入属于马斯克薪酬。
不过,特斯拉董事会在2018年授予马斯克最后一笔期权行权后就没有给你新的薪酬计划。
一个没有股权激励的CEO,他的工作积极性很难保证。


尽管马斯克拥有4亿多股特斯拉股票让其身价为2304亿美元,这是世界首富的身价,但是生意的算法是没有人嫌钱少。
马斯克一面跟特斯拉董事会争取自己的薪酬计划,另一方面要推出新的特斯拉车型。用马斯克第一型思维表示是,他将推出新一代汽车,那将远超现有汽车的技术,新的特斯拉车型会是划时代的级别。
投资人们感觉到马斯克新的灵魂规划能量,但是他们必须要看到希望。
在新能源汽车赛道,中国已经具备了市场优势和产业链优势,在核心技术打造上,中国芯片设计和研发选择不同世界CPU路线,中国芯片在天宫国际空间站进行试验。
高维打低维,没有比中国人更高的站位了。
马斯克表示,如果不是新能源产业上存在贸易壁垒,那么中国新能源汽车将是世界最强的。
从工程师的角度来看,马斯克说的是非常务实的,特斯拉在上海的超级工厂年产百万辆很好保障其欧洲和亚太客户供应。
特斯拉第四季度营收251.7亿美元,毛利率为17.6%,这个数据对于市值的评价而言不太理想。美国资本市场会根据企业估值进行投资决策,市场关注马斯克2024年新的营销方案。
特斯拉的皮卡正在中国一线中心城市巡展,这是马斯克对中国市场的一个年货产品,伴随中国国内游的热火,特斯拉的皮卡或许能够收获一波红利。
不过,特斯拉与其他美国新能源汽车品牌一样也面临新的不确定因素,那就是2024年美国总统大选,如果特朗普上台,那么美国现有的新能源补贴和扶持政策是否还会继续执行呢?
马斯克团队对于美国大选也是强粘黏的,推特和太空探索都需要美国新政府的支持。
极氪007上市的时候,我就知道今年特斯拉日子不好过了。


2023年特斯拉一轮轮的降价,彻底打乱了自主品牌的节奏,但是也打醒了自主品牌的脑子。大家本来还沉静在疫情解封,回归正常生活,报复性消费的情绪中,特斯拉发现销量不对劲,立马开启降价换销量的策略,得益于优秀的营销网络,特斯拉在降价换量的执行上做的最为出色。
但是2024年是不一样的故事,因为大家都知道了特斯拉会用哪些招。
所以比亚迪宋L售价区间来到了18.98-24.98万元,极氪007的区间一上来就定好了20.99万-25.99万(不含高性能版),率先预留了和特斯拉model 3焕新版的价格战区间。


上述还是两家新车上市,就做好的准备,还有许多在售车型已经嗷嗷叫地加入了价格战。公众号车市拾年就整理了一个1月车企价格优惠的清单:
哪吒汽车:截止1月底,购买哪吒AYA、哪吒X、哪吒S或哪吒GT享5000元红包。哪吒X享2000元抵15000元优惠,哪吒AYA享3000元金融贴息或置换补贴。
哈弗汽车:哈弗枭龙MAX综合优惠至高20000元,同时享购车四重好礼。哈弗枭龙MAX共推出3款车型,售价区间15.98-17.98万元。问界汽车:2月8日(含)前下定问界M9任意车型,享受20000元的智驾权益金。
阿维塔汽车:阿维塔12、阿维塔11鸿蒙版,5000元定金抵扣1.5-2.5万元购车款限时优惠,并享1万元的个性化选配基金。零跑汽车:1月10日-1月31日,通过零跑官方渠道下定C11、C01及T03并最终实现交付,享至高17000元/台现金优惠,部分车型综合权益可达40680元。
比亚迪:宋ProDM-i冠军版限时优惠,售12.18万元起,入门价格相较原价直接优惠8000元。领克汽车:截止至1月31日,推出8000-10000元燃油车购车券和10000元新能源限时购车券。
理想汽车:2024款车型配置升级,2023款车型全系降价,降价范围3.3万-3.6万元,理想L7起售价降至28.69万元。 小鹏汽车:1月24日起至2月29日,购买小鹏P7i鹏翼性能版优惠5万元,由官方33.99万降至28.99万。
要知道,2023年,进攻方是特斯拉,到了2024年,情况似乎反过来了,自主品牌开始转守为攻。
据特斯拉发布的2023年全球生产与交付报告,2023年全年,该品牌全球范围内共计生产电动车约185万辆,交付约181万辆,分别同比增长约35%、38%,完成180万辆年交付目标。中国区的销量更是月均2-7万辆,是一个相当庞大的市场。


这意味着,自主品牌即便不考虑出海,就盯着特斯拉打,吃掉这个月均2-7万辆的市场,就已经是重大胜利了。
而且model 3的换代,让一年一迭代的自主品牌看到了希望,即便是特斯拉可以不断降价换量,也无法掩盖model 3 焕新版整体改动较低,缺乏产品诚意的事实。即将到来的model y改款,大概率也逃不掉model 3 焕新版的配方。
这也是特斯拉目前难受的原因,国内市场真的太卷了。
不过我刚才去看了一下细分车型的2023年销量,这......怎么还有几个老熟人在上面啊?


2021 年 7 月,马斯克说 “今后我很可能不会参加特斯拉季度业绩电话会,除非有非常重要的事项需要我来发布” ,当时特斯拉交出一份多项数据创新高的财报。但之后他仍多次参会 —— 也包括这周特斯拉 2023 年四季度及全年业绩会。
去年特斯拉一共交付了 180.86 万辆新车,超过马斯克在 2023 年 1 月立下的年度交付目标下限。但特斯拉这次并未像往年一样公布 2024 年度的销量增长目标,并且,马斯克还说 “将来会有一段时间,我们的增长速度可能不会像以前那么高” 。




特斯拉售价 2.5 万美元左右、被市场寄予厚望的新车型预计在 2025 年下半年或 2025 年底才能在得州工厂量产,这也意味着,在未来一年半甚至两年内,特斯拉还是得靠发布近 8 年的 Model 3 和发布近 5 年的 Model Y 来维持 200 万辆左右的销量基盘。
《晚点 Auto》获悉,2023 年 11 月,特斯拉上海工厂给到电池供应商的 2024 年采购订单,是在 2023 年订单的基础上总体增长约 20%。在马斯克的发言后,特斯拉盘后股价下跌约 6%。
2023 年四季度,特斯拉在生产制造方面取得的最大进展,是得州工厂量产了 Cybertruck,当前的年化产能超过 12.5 万辆。
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多位中国工程制造人才的半道加入。2022 年 12 月,特斯拉大中华区原总裁朱晓彤曾带领中国工程制造团队前往得州工厂协助爬产。公开信息显示,2023 年 1 月,特斯拉上海工厂原制造总监朱人杰已调任得州工厂制造总监,此举的目的之一就是加速 Cybertruck 的量产。
不过,由于冷轧不锈钢车身的弯折工艺等问题,每月生产 1 万辆左右的 Cybertruck 仍未达到特斯拉预期。有知情人士告诉《晚点 Auto》,Cybertruck 目前还在得州工厂继续提升产能。
在盈利能力方面,特斯拉本季的营收、毛利率、净利率表现均低于市场普遍预期,其整体毛利率和汽车销售毛利率均已从 2022 年一季度的高点下滑超过 10 个百分点。此外,特斯拉年利润自 2017 年以来首次下滑,其中四季度的利润同比降幅高达 40%。


现如今,特斯拉两款主销车型 Model 3、Model Y 正在受到众多竞品车型的围攻。尤其是在竞争最激烈的中国市场,以价换量成为特斯拉维持销量的总体策略,汽车销售毛利率下滑也是其不得不付出的代价。
除了接连不断的降价,制约特斯拉利润率的另一关键因素是利率环境。目前,美联储利率保持在 5.25%-5.50% 的高位。马斯克称,“如果美联储能够下调利率,特斯拉的利润表现将变得很好。”
虽然特斯拉 Model Y 已经是 2023 年全球单车型销量冠军,但如果特斯拉想让更多人开上它的车,就还得继续制造更便宜的车。因此,特斯拉重新提振销量和利润的关键,是那款售价在 2.5 万美元左右的紧凑级新车型。
“我们公司目前正处于两个重大增长浪潮之间。” 马斯克解释称,特斯拉下一次重大增长浪潮,可能由下一代车型平台推动。他此前曾表示,特斯拉下一代车型的年销量有望达到 500 万辆以上,这将直接推动特斯拉的年产销规模进入全球车企前五。
在 2023 年二季度的业绩会上,马斯克曾将电动车降本的难度比作 “拿勺子挖隧道”:一辆价值 4 万美元的汽车,有超过 1 万个零部件,削减成本就是让每个价值 4 美元的零部件再便宜几美分。
特斯拉新任 CFO Vaibhav Taneja 在本次业绩会上表示,2023 年四季度,公司的工作重点依然是降低车辆成本。财报显示,特斯拉当前每辆新车的销售成本已经下降至约 36100 美元,管理层称其很接近这一代车型平台软硬件降本的极限。特斯拉正在想,如何通过提高供应链流程效率进一步降本。
在过去,特斯拉总是能够凭借技术、产品和商业模式创新引领全行业的学习或者模仿。但 2024 年可能是汽车同行们没办法再直接模仿特斯拉的一年。
一方面,特斯拉自身的技术迭代速度变慢。2023 年下半年,一位国内智能驾驶产业的资深从业者曾对《晚点 Auto》表示,或许是受到灵魂人物 Andrew Kapathy 离职的影响,特斯拉在自动驾驶方面的技术创新变得没有以前那么快了。
2023 年,特斯拉没有像 2021 年和 2022 年一样举办 AI DAY 活动。业绩会上,马斯克的最新说法是,“要稍微保持一点神秘感”,是否继续举办 AI DAY 活动,需要管理层与研发团队做进一步讨论。
另一方面,特斯拉此前提出的多项创新技术方案已经扩散至全行业,不再是新鲜事。比如智能驾驶软件算法、一体化压铸、车型平台化研发、直营销售网络,以及关键零部件的自研和垂直整合,都已经被同行看到了。
在特斯拉 2023 年投资者日活动上,马斯克曾表示,如果世界要在 2050 年实现 100% 可持续能源转型,必要条件之一是:从 2030 年开始,全球每年生产约 8500 万辆电动车。这意味着,从 2023 年到 2030 年的 8 年时间中,全球电动车产量有着 11 倍左右的增长空间。特斯拉则计划在 2030 年实现年销 2000 万辆新车。
在本次业绩会上,马斯克表示,人形机器人 Optimus 有潜力实现远超特斯拉其他产品的价值总和,特斯拉是人工智能推理领域效率最高的公司。
在全球范围内,特斯拉是技术与工程创新最激进的电动车厂商,没有之一。这家公司推出过的每一款量产车型都实现了较大幅度的技术改进。但与此同时,特斯拉也会不可避免地遭遇技术创新的阶段性停滞。
电动化的红利已经所剩不多、智能化的红利还未完全开启——这是特斯拉正在面对的局面。就像马斯克在业绩会上所提到的,其他车企依然不相信 FSD (Full Self-Driving,完全自动驾驶)是真的,因此特斯拉还没有开始向他们授权使用 FSD,双方之间仅有 “一些试探性的对话”。(文丨赵宇 编辑丨龚方毅)
先从营收和利润率上来说。这是特斯拉以价换量策略的必然结果。


根据财报,该公司2023年的总营收为967.73亿美元,同比增加19%。其中,来自于汽车相关业务的总营收为824.19亿美元,同比增长15%。
营业利润为88.91亿美元,同比下滑35%;总毛利润为176.6亿美元,同比下滑15%;总毛利率为18.2%,与去年的25.6%相比下滑735个基点。
在产量和交付量方面,该公司的产量为184.5985万辆,同比增长35%;交付量为180.8581万辆,同比增长38%。
自从去年1月份,特斯拉打响了价格战的第一枪,以价换量的结果就已经注定了。利润率下滑,但是交付量增长。
其实比营收、利润率等数据更值得让人注意的是,特斯拉的全球竞争策略正在逐渐改变。


在此次财报发布后的电话会议上,马斯克罕见表示,中国汽车制造商是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车企,他们将在本国以外取得巨大成功。
“坦率地说,如果不设置贸易壁垒,他们几乎会轻易击败世界上大多数其他汽车公司。他们非常出色”。
马斯克难得对中国汽车制造商如此肯定。不过显然这种肯定是真实的,不是刻意的奉承。
因为正是基于这个认识,不自觉中,特斯拉的全球竞争策略正逐渐改变。
2023年,特斯拉的产品研发上,没有太多新品出现,夺人眼球的只是一款Cybertrunk皮卡。


而廉价版的“Model 2”迟迟不见踪影。这次更是辟谣没听说过更便宜的电动车。
众所周知,皮卡在中国是小众市场,而在美国则是热销品种。而廉价版的电动车,倒是更为中国市场需要,但是竞争也是白热化的。
这么看来,特斯拉正在将自己的产品发展重点,回归美国本土市场,而刻意避开中国市场激烈的竞争。
这么做,其实是有益于将来的利润率增长,毕竟美国本土市场相对封闭,不会受到中国车企的低价竞争影响,而皮卡的售价较高,能保证充裕的利润率。
另外,马斯克说中国车企“将在本国以外取得巨大成功“的言论,某种程度上,是不是也在暗示他对特斯拉在中美市场以外的全球市场竞争,也不持乐观态度呢?
这种认识,也会影响特斯拉今后的策略与方向。
毛利率下跌太正常了,特斯拉第一代汽车诞生于什么时候?2014年。
2014年啊,已经10年了,然而特斯拉的造车平台有经过变化吗?几乎是没有的,无非就是铸造的工艺做过了改变用了一体压铸。
尽管很多人不认同新能源汽车=智能手机,但是新能源汽车换代周期短是公认的实时,绝大部分的新能源汽车在上市3年内基本就已经进行了巨大的改变,而特斯拉却并没有。




这样子的毛坯内饰,无论是材质,还是做工,在一众中国新能源汽车里面,被打得体无完肤。再加上一系列的负面新闻,无论特斯拉用什么理由,都无法再卖到曾经的高价。
model3面对越来越强大的中国汽车,真的是有些招架不住了。
车价的下降,自然会让利润降低,即便特斯拉今年交付181万辆,但是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Non-GAAP)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108.82亿美元,同比减少23%。




而modelY因为独一档的缘故,还能够持续的支撑。2023年model 3累计销量为14.72万辆,在轿车中年销量排名第6名,而modelY却交付了120多万台。
但是不要高兴的太早,随着一众跨界车型的投入,modelY的增幅也会下滑。所以,特斯拉毛利率下降以及低于预期,真的是太正常不过的事情了,而且毛利率还会不断的持续下降。


特斯拉第四财季业绩不及预期,并且马斯克也聊到了2024年增长会有所放缓
特斯拉第四季利润下降39%,这是特斯拉自2017年以来的首次年度利润下降
特斯拉第四季总营收同比增长3%至251.67亿美元,增长不及市场预期
汽车业务营收为215.63亿美元,同比增长1%
毛利率为17.6%,较上年同期下降612个基点,为201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但特斯拉四季度自由现金流为20.6亿美元,高于市场预期,这一点不错,现金流是非常重要的数据
主要是价格战的原因,降价促进销量,导致利润受损
当然为什么会有价格战?肯定是因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现在非常卷
不降价肯定销量就上不去,只能用价格来换取空间
特斯拉2023年交付量180万


特斯拉的财务报表显示2023年每股收益为3.12美元,和2022年的4.07美元比,下降了23%
盈利166亿美元,和22年比下降了13%
营收创下了历史新高
2023年特斯拉营收968亿美元,增长了19%
这就看的更加明显了,营收增长,利润,毛利率下降
打价格战来换取市场份额
特斯拉的汽车收入824.2亿美元,增长15%
储能,光伏业务60.4亿美元,增长54%
其他业务83.2亿美元,增长37%
主要就是2023年第四季度营收入同比减少至21亿美元
关键就是车辆平均售价的降低


特斯拉财务报表公布之后,盘前股价跌了6%左右,最近股价都比较低迷,主要还是因为担心特斯拉2024年的毛利率和销量增长放缓的问题
目前特斯拉还没有公布2024年的交付目标,也给资本市场带来了一些疑惑
如果到时候特斯拉给的交付目标比较低,股价也会有压力




马斯克表示正在研发下一代车型,下一代新车型会成本更低,预计将于2025年后期投产
特斯拉还在继续努力降低成本,这样才有更大的打价格战的空间
维持赚钱的基础上,不断的降价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目前这是所有新能源汽车企业都想走的路
都想把其他新能源汽车熬死,自己活到最后
特斯拉四季度生产了494989辆汽车,生产了494989辆
销售了484507辆汽车,同比增长19.5%,环比增长11.4%
中国和美国是特斯拉目前最大的市场
特斯拉在美国加州生产Model S、X、3和Y
在美国德州生产Model Y
在上海生产Model 3和Y
在德国柏林郊外工厂生产Model Y
这是特斯拉目前的一个布局


今年新能源汽车竞争非常激烈,价格战一直在打
而且不仅仅是电气化的竞争,还有了智能驾驶的竞争
未来各种科技互联网大厂也要入局,所以新能源汽车行业淘汰赛刚刚开始
需要再观察个3-5年才会更加稳定,肯定有很多品牌被淘汰出局


首先被淘汰的肯定是一直不能盈利,目前还在烧钱的,这种肯定不行
然后就是电气化+智能化产品没有跟上队伍的,这种也会淘汰比较快
转型比较慢的,不仅仅是油车往电气化转型比较慢,而且是还有大量合资车的,这种也非常麻烦
现在市场流行的是国产品牌+电气化+智能化
把车造好,技术迭代跟上,才能最终活下去
特斯拉毛利率下降,的确有一定短期因素。
比如特斯拉主销产品Model 3和Model Y许久未换代,针对北美市场的现金奶牛Cybertruck也未上量,这些因素都拖累了四季度的毛利率。
随着Cybertruck产能逐步上升,预计特斯拉的毛利率会有所回升。


但我认为,上述短期因素并非特斯拉长期毛利率下降的根本原因。
面对国内智能电动车产业如狼似虎的竞争,特斯拉已经逐渐显露颓势,这才是其维持不住的根本!
在这方面,马斯克已经把大实话都说出来了:
如果没有贸易壁垒,中国车企能干掉其他世界上大部分车企。


我从一年前就开始说,欧洲各国的汽车产业政策必将转向贸易保护:
汽车产业关系重大,带动就业岗位众多,世界各国本身就有大量或明或暗的贸易壁垒。
当年海外巨头在中国高速扩张,借助中国市场赚的盆满钵满,当然可以高举“自由贸易”的旗帜;
如今日德法等传统巨头陷入路径依赖,在智能电动车的浪潮中反应迟缓。
这些巨头不仅在国内市场节节败退,更面临中国品牌反攻本土的危险,必然甚至已经顺滑转向贸易保护。
结合最近大众要求销毁进口ID 6的事件,趋势已经再明显不过。
虽然马斯克在电话会议上还找补了一句“特斯拉除外”,但说实话,就特斯拉目前的表现,相当程度上也是依赖先发优势和美国的贸易壁垒。
说起来,我一直有一种感觉:
对于中国这种后发工业国来说,每次产业革命都是难得的历史机遇。
凭借着庞大市场、全产业链和灵活转向,我国往往能够借助产业革命的东风,大幅缩短与先发工业国的优势,甚至一举掀翻整个产业链。
甚至推而广之,类似情况并不仅限我国,而是所有后发工业国都有相关案例。
五六年前我来知乎创作第一篇长文,系统分析产业升级的理论和现实时,其中就提到这一点:
网络上一直有种声音,各种贬低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型产业,认为我国发展互联网产业是“脱实向虚”,认为政府提出的弯道超车理念是“弯道翻车”。
他们鼓吹必须先掌握好发达国家擅长的基础产业,然后再考虑升级与发展。
这种看法简直是鼠目寸光、愚蠢至极。
德国、美国崛起,是因为他们造出了比英国更好的蒸汽机、纺织机么?
不是!他们是抓住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机遇,在内燃机、电气等领域弯道超车。
日本汽车产业崛起,是因为日本造出了比福特、通用更好的大排量汽车么?
不是!日本是抓住了石油危机的机遇,在小排量、低油耗的经济车型上弯道超车。
中国手机产业崛起,是因为我国造出了比诺基亚、索爱更好的功能机么?
不是!我们是抓住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机遇,在智能手机领域弯道超车。
这就好比两人赛跑,其中一人先跑,领先优势很大,后出发的人苦苦追赶。
突然有一天,所有人被通知有机会换条跑道,所有人同时起跑。
而一旦换到新跑道,先发者不仅丧失了领先优势,甚至过去在原跑道积累的经验也不一定能套用在新跑道上。
在这种情况下, 后发者选择新跑道,不是能够极大减少先发者的领先优势吗?
当然我并不是反对脚踏实地步步追赶式的发展,在行业本身没有大变革的时候,脚踏实地的发展,当然应该鼓励甚至给予政策扶持;
但当行业面临大变革甚至从产业革命时,对后发国家而言是难得的历史机遇,有机会拉近与先发者的距离,甚至一举超越对手;
在行业面临变革的时期,还在鼓吹跟在别人身后亦步亦趋,这不是脚踏实地,是目光短浅!是投降主义!是消极退让!
更具体的说,过去三四十年间,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智能电动车等产业革命相继爆发,整个世界因此加速走向弱两极格局:
美国率先引领科技革命,享受最大的红利,与其他发达国家的差距持续拉大;
中国作为后发工业国仅仅跟上,一步步艰难崛起,与美国联手侵吞欧洲日本的市场。
但现在回过头看,同样面对产业革命,我国智能手机产业链和智能电动车产业链的发展却有所不同。
当智能手机产业革命来临时,我国整体经济基础还是比较薄弱,信息工业、电子工业等相关产业差距也比较大。
我国智能手机产业链需要耗费时间发展壮大, 过程中长期陷入“缺芯少屏”的困扰;
下游诸多厂商长期在中低端挣扎,长期未能对苹果的高端统治地位发起有力挑战;
直到京东方等显示面板逐渐崛起,直到麒麟芯片逐渐站稳脚跟,产业链才算逐步克服“缺芯少屏”的顽疾;
直到华为持续建设高端、开辟影像新赛道、发力折叠屏等新领域,苹果的高端份额才逐步被赶超。
整个过程耗时漫长,而且眼看着麒麟芯片和华为高端大放异彩,美国撕破脸亲自下场干预。
最终下游高端份额又被打击,产业链的崛起也受到一定影响。
然而当智能电动车产业革命来临时,我国的经济基础早已今非昔比,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已经有相当积累。
甚至从整车电动化的角度来说,我国可以说是全球智能电动车产业革命的发源国之一。
早些年特斯拉整出来纯电平台、中央集中架构、BEV+Transformer等一系列创新,在发展初期确实有气吞万里的猛虎之势。
我本人作为电动汽车坚定支持者,从刚来知乎的时候就开始激进“吹捧”特斯拉。
甚至我在无数个回答中都强调过,智能电动车产业可能重演智能手机产业的历史:
美国猛虎和中国群狼携手,共同侵吞日本德国把控的市场。
然而现在看,时代发展真的太快了:
800V、SiC、新锐电机、半固态电池、底盘数字化……国内产业链发展日新月异;
比亚迪销量全面腾飞,仰望超高端品牌立住、理想问界销量爆发……国内整车厂更是如狼似虎;
面对国内层出不穷的新锐电动车,特斯拉如今在三电、续航、空间、nvh、座舱智能化体验等等方面已经近乎全面劣势。
甚至就连特斯拉引以为傲的纯视觉智驾方案,在国内激光雷达成本越来越低、性能越来越好、参数越来越卷的情况下,多少也有些力不从心。
纯视觉算法再完善估测再精准,终究很难比得上激光雷达先天的3D真值,更难以匹敌多传感器的安全冗余。
特斯拉也不是没有测试过激光雷达,只不过现在美国激光雷达企业已经被国产打的溃不成军,说难听点特斯拉也要担心卡脖子风险。
当然考虑到品牌效应,长期看特斯拉国内市场占有率以及销量可能缓慢萎缩而非极速下跌。
说白了,现在不少特斯拉消费者,本质上买的不是车,买的是科技感,是马斯克的个人IP,是Space X航天加成,甚至可能是整套超级大国意识形态光环。
同样主打科技感,特斯拉这方面的品牌光环小鹏无论如何实现不了。
另外,特斯拉如今还能维持较高的毛利率,一定程度上也是由于汽车产业的贸易壁垒,以及特斯拉出海的先发优势。
美国相对欧洲的强势地位,使得欧盟的贸易壁垒不能完全阻拦特斯拉。
特斯拉创立之初就立足全球市场,很早就开始海外拓展,这方面也有很大的先发优势。
但很显然,无论是品牌效应还是贸易壁垒,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所以我认为,特斯拉外表看虎威仍在,内里已经有些“病虎”的感觉。
我已经不止一次强调过,我个人对今明年新能源车市场的判断是:
旧“两超多强”的时代已经结束,新“两超多强”的时代即将来临。
比亚迪的王座仍然稳固,但特斯拉已经逐渐显露出颓势。
今年特斯拉的销量和均价很可能被不止一个品牌超越,进而从“两超”的位置上退场。
取而代之的将是华为智选车以及鸿蒙智行品牌联盟,今明年华为智选车很可能以摧枯拉朽的态势崛起,销售增长的速度很可能近似于比亚迪当年的势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成为新时代的“两超”之一。
如果不出太大意外,我认为今年华为智选车年销量突破50万基本板上钉钉,突破60万也不是太难。
如果算上鸿蒙智行,今年“菊系车”甚至有小概率触摸百万级的门槛。
再加上国内整车厂如今已然加速出海,未来特斯拉在全球层面势必迎来更多挑战。


其实不止是特斯拉,我认为苹果很快也要面临这个问题。
随着Mate60系列横空出世,iPhone的高端市场份额已经收到不小冲击,更是历史上少有的迅速降价。
如今看来,iPhone 15这一代的降价速度和幅度很可能重演iPhone XR那一代;
更进一步说,下一代iPhone 16复刻iPhone 11的案例,在市场竞争冲击下同版本起售价相比上代直降1000也未必不可能。
最近跟业内的一位老哥聊天,他说的一句话我认为算得上一阵见血:
iPhone的国内售价,取决于自主产线上光刻机的数量(国产光刻机已经上线测试了);
iPhone的海外售价,取决于我国已下水的航母数量;
差不多就得了。
诚然,特斯拉的23-24年除了迟来的小迭代以外并无没新品,旧品竞争力越来越跟不上,还不敢大幅降价,必然会造成一个为难的局面。但2024年对大部分汽车企业来说都是一个大槛,随着外部环境恶化与潜在消费人群减少,接下来为难的不止特斯拉。
现在不断报道特斯拉:“首次年度利润下降,第四季度利润更是大幅下滑40%,营收、每股收益均不及预期”。配合着春秋笔法,写得特斯拉好像江河日下就快撑不住的感觉。
但换一个角度看,人家2023财年可是“总营收967.73亿美元创新历史高,雄踞全球新能源汽车企业第一。净利润为108.82亿美元,全年总交付量180万辆,同比增长38%,其中第四季度创下了48.45万的交付记录”。
相比之下,蔚来、理想、小鹏、领跑、赛力斯等等无一例外年年亏损,23年财报注定也是大亏,那到时候应该说什么?
与其提升自己,不如贬低别人。
特斯拉在周三盘后发布的第四季度和全年财报显示,该公司去年出现自2017年以来的首次年度利润下降,第四季利润更是大降40%,营收和每股收益均不及预期,同时警告今年的产量、交付量和发货量增长将放缓,而且并未公布今年的交付量目标,导致其股价盘后大跌5%。特斯拉表示,目前正致力于研究下一代车型,马斯克说下一代车型将是“低成本的”,预计将于2025年后期投产。
四季度业绩不及预期 利润大降
财报显示,特斯拉2023年每股收益为3.12美元,较2022年的创纪录的4.07美元下降了23%;公司在调整后利息、税收、折旧和摊销前盈利(EBITDA)为166亿美元,较2022年的192亿美元调整后EBITDA下降了13%。不过,尽管盈利疲软,但特斯拉的营收创下了历史新高,2023年的968亿美元的营收较去年增长了19%。
分业务看,全年汽车收入达到824.2亿美元,比2022年增长15%。销售太阳能发电和储能系统的能源部门相比特斯拉的核心业务规模较小,其收入增长54%,达到60.4亿美元,成为财报亮点。特斯拉的“服务和其他”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37%,达到83.2亿美元。
对于第四季度,特斯拉报告营收为251.7亿美元,同比增3%,每股收益为0.71美元,同比大降40%,二者均低于FactSet的分析师预计的256亿美元和0.73美元。
特斯拉第四季度运营收入同比减少至21亿美元,特斯拉将下降的利润归咎于其车辆平均售价的降低,以及“部分受到人工智能和其他研发项目推动的运营开支的增加”。该公司第四季度的毛利率仅为17.6%,是自201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较去年下降了超过600个基点,也不及分析师预期的18.1%。此外,特斯拉四季度自由现金流为20.6亿美元,高于分析师预期的14.5亿美元。


同时,特斯拉2023年交付量为180万,其中第四季度创下了48.45万的交付记录,意味着过去五年的年化交付增幅达到127%。然而,特斯拉是否具有将不断增长的交付转化为利润增长的能力,让一些投资者感到疑问。截至2023年底,特斯拉在全球5952个站点为驾驶员提供了54892个Supercharger连接器。


特斯拉的股价在财报发布后跌5%,报207.83美元,该公司股价今年迄今已下滑16%。
今年增速将显著放缓 未公布交付目标
该公司在周三表示:“我们公司目前正处于两个重大增长浪潮之间”,表示2024年产量、交付、发货量增速可能会显著地低于2023年。
特斯拉并未公布今年的交付目标,分析认为这很不寻常。长期以来,特斯拉一直将其多年平均年增长率定为50%。分析师预计,特斯拉今年将售出220万辆汽车,比2023年增长约20%,而若增长放缓到一定程度,降价的空间也将消失。
电动皮卡Cybertruck将在2024年增产和扩大交付。该公司表示,Cybertruck的增产过程将比其他车型更加漫长,目前产能可以达到每年超过12.5万辆,但未透露已经售出多少皮卡。马斯克在去年10月警告称,Cybertruck皮卡可能在一年到18个月内无法产生显著的现金流。他周三表示,电池并未限制Cybertruck的生产,生产力限制了Cybertruck的生产,而不是需求。


马斯克透露称,特斯拉下一代低成本汽车预计将于2025年底开始生产,但警告称,具体时间将取决于奥斯汀超级工厂何时退出新制造技术。他说,下一代车型将先在奥斯汀生产,然后推广到墨西哥和其他超级工厂。北美以外将会有“另一个工厂”。
他表示,旗下电动皮卡Cybertruck的交付受到产能而非需求的限制,马斯克表示需求“已经摆脱了困境”,但没有透露任何细节。
马斯克在提到FSD(完全自动驾驶)系统时,称特斯拉在人工智能效率方面“远远领先于世界上任何其他公司”。但有趣的是,他指出,特斯拉没有看到其他汽车制造商对特斯拉授权FSD的兴趣。
值得注意的是,马斯克在电话会上谈论特斯拉人形机器人擎天柱的时间远多过核心业务电动汽车。马斯克强调,擎天柱正在迅速发展,最终可能成为公司体量最大的业务。
最后,马斯克说,他看到了特斯拉成为世界上最有价值的公司的前景。截至发稿,特斯拉市值仅为6512亿美元,距离重返万亿美元市值俱乐部、超越苹果+沙特阿美的梦想越来越远。
需求减弱、竞争激烈 成本压力大
目前,特斯拉面临需求减弱、利润率下降以及来自对手的激烈竞争。此前,租车巨头赫兹(Hertz)披露正在出售其大约三分之一的电动汽车车队,因为电动车的维修费用过高,同时二手车价值较低;赫兹2021年曾承诺购买10万辆特斯拉,当时帮助特斯拉市值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同时,比亚迪在第四季度超越特斯拉,首次成为全球最畅销电动汽车制造商。
另外,特斯拉本月在中国和欧洲实施了新一轮降价,并表示计划由于红海地区的冲突引起的零部件短缺,从1月底开始暂停在德国的几乎所有生产,该公司在柏林郊区生产Model Y车型。
同时,特斯拉在美国的劳动力成本正在上升。为了使其工资在与通用汽车、福特和Stellantis等由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代表的汽车制造商相比具有竞争力,特斯拉最近为其美国许多按小时工员工提高了工资。
周一,摩根士丹利将特斯拉的股价目标从380美元下调至345美元,原因就包括预期增长减缓和利润率收缩等因素。分析师表示,不断增加的证据表明,全球电动汽车市场正陷入供应增长与需求减缓的不利环境中。分析认为,目前消费者对电动车的热情减退,一方面因为价格较高,另一方面对充电方便性和续航上有顾虑,这些情况让电动车厂商对消费者需求的预期更加谨慎,一些厂商推迟了投资。
不过,马斯克周三重申,随着美联储启动降息,消费者承受特斯拉车辆成本的能力将增强。特斯拉CFO则表示,公司一直在设法削减成本。
马斯克:希望增加股权扩大影响力 支持双重股权结构
马斯克此前发贴称,如果特斯拉发展成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的领军企业,而他没有约25%的投票控制权,他会觉得不安。除非如此,否则他宁愿在特斯拉以外开发产品。他说,特斯拉不是一家初创公司,而是十几家,并表示担忧被架空。
目前,马斯克拥有特斯拉约13%的股份,并且如果特拉华州法院允许他2018年的薪酬计划保持不变,在根据薪酬计划行使期权的情况下,他的持股比例提高到20.6%。
对于此事,马斯克周三重申希望获得更多特斯拉股份,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方面增强影响力。马斯克表示:“我看到了将特斯拉打造成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巨头的路径,这将真正充满力量。”他说:“我不想控制它”,并补充说他不想被“某种随机的股东咨询公司”投票赶走。
马斯克在周三的电话会议上表示:“我不是在寻找额外的经济收益”,并提出了设立双重股权的可能性。他说:“我只是想有效掌控非常强大技术。”他表示,25%的控制权将使他能够掌控公司,但仍然允许投资者在“我发疯时”将他赶出去。
马斯克说:“这是我的目标...强大的影响力,但不是控制。”“如果有办法实现这一目标,那就太好了。”




来源:华尔街见闻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商业财经 最新文章
全球光刻机巨头阿斯麦一季度订单远低于市场
美股纳指收跌逾 2% 创二月来新低,英伟达大
国家统计局发布 3 月份分年龄组失业率数据,
私有制是否保护了人格平等?
如何看待英伟达股票2024年4月20日跌停10个点
埃尔多安为什么被叫做经济学毁灭者?
网传南京有中介恶意做空楼盘房价,业主发起
2024 年 10 月我国养老金双轨制改革将结束
如何评价国际评级机构穆迪(Moody s)下调万
死过人的房子可以买吗?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4-01-26 12:50:20  更:2024-01-26 13:12:34 
 
 
股票涨跌实时统计 涨停板选股 分时图选股 跌停板选股 K线图选股 成交量选股 均线选股 趋势线选股 筹码理论 波浪理论 缠论 MACD指标 KDJ指标 BOLL指标 RSI指标 炒股基础知识 炒股故事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天天财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