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财汇 购物 网址 万年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小游戏 视频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淘股吧 股票涨跌实时统计 涨停板选股 股票入门 股票书籍 股票问答 分时图选股 跌停板选股 K线图选股 成交量选股 [平安银行]
股市论谈 均线选股 趋势线选股 筹码理论 波浪理论 缠论 MACD指标 KDJ指标 BOLL指标 RSI指标 炒股基础知识 炒股故事
商业财经 科技知识 汽车百科 工程技术 自然科学 家居生活 设计艺术 财经视频 游戏--
  天天财汇 -> 商业财经 -> 旗下产品最大回撤达 25%,半夏投资李蓓发文认错,并依然相信二十年一遇的牛市仍会到来,如何看待此事? -> 正文阅读

[商业财经]旗下产品最大回撤达 25%,半夏投资李蓓发文认错,并依然相信二十年一遇的牛市仍会到来,如何看待此事?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1月23日,有“金融女神”之称的李蓓在半夏投资官微发文表示,半夏宏观对冲的今年的跌幅大于沪深300小于中证500,去年年中高点以来的最大回撤达到了25…
认错不赔钱,等于没认错。
还是道明寺说得好:道歉有用,要警察干嘛?
现在问题在于:坚信不坚信的,牛市来了别人用得着她买吗?
手续费也收了,牛逼也吹了,熊市甚至跑不赢大盘。
回头客户都崩了,她没准就腆个大脸跑去直播带货了,不耽误赚钱。
有意思?
这种时候如果是有良心的基金经理,就不应该再继续收管理费
认错没有用,行情很差大家都明白,投资者已经亏损很大了,管理费应该等赚钱的时候再收
一边认错,一边收管理费,那就肯定是怕投资者赎回基金,怕不能继续赚投资者的管理费而被迫认错
而且她依旧是喜欢用“10年,20年一遇”这种夸张的标题来吸引投资者关注
让投资者对超级大牛市有希望,生怕投资者以后不买她的基金
这种还是对投资者没什么诚意,最起码的管理费就不能在亏了这么多的时候继续收
去年4月份她自己深套在房地产行业里面,就说房地产行业是10年一遇的机会
5-6月份因为房地产行业一直跌,然后就割肉了房地产股票
后面不知道又买了什么,一直说A股有5年一遇的投资机会
现在又说是20年一遇的机会,反正一直就是用这些方法吸引投资者买她的私募
反正各种基金经理,不管私募,公募,他们什么德行,大家玩过基金的也都明白
根本不存在什么“明星基金经理”都是想坑你管理费的
永远满仓,永远新基金接盘老基金,永远不获利了结,各种言论可以听一听,但别买他们的基金
不如自己买一些指数基金玩玩,还可以再研究一些海外的指数基金,都是不错的选择




上证指数已经跌了3年
A股有5000多个上市公司
分化非常严重
跌多了有行情,一些行业龙头企业估值回归这个很正常
但好公司不多,大部分投资者也不容易选择


所以A股很可能没有什么全面的大牛市
也没有什么“20年级别的大牛市”
还是结构行情为主,如果是指数基金什么的,这个位置长期有一些赚钱空间
但肯定不至于是特别大的牛市,最多的闲钱买一点指数基金
对于大部分投资者来说就已经是能参与到的一些行情了
大部分个股,不仅仅是没有什么行情,可能还会继续阴跌
甚至暴雷退市,股市风险是极大的
反正肯定没有10年,20年难得一遇的大机会
在股市混的,大部分投资者赚不到钱,这个是真相
特别特别看好股市的便宜,最多就是用闲钱布局一些指数基金,基本上到头了
再想搞一些个股,想一夜暴富什么的,很难,非常难
股票本来就是高风险投资
这个也是每个成年人应该明白的
这是真的会倾家荡产的地方,开不得玩笑
真别那么上头的投资股市,得不偿失
不需要管多大的机会,股市的机会和大部分人无关
不参与已经赢了95%以上的投资者,参与的人买指数基金长期收益又赢了大部分投资者
剩下的追涨杀跌的,买股票的,追热点的,其实没有一个是长期赚钱的,就是在股市做贡献而已
所以要不认清股市的情况,不玩,要不就老老实实用闲钱,长期玩一下指数基金
其他真的没有特别大的机会,对于大部分投资者来说肯定是这样
一般来讲,牛市被捧起来的基金经理,在熊市全部都会原形毕露。实践证明,这帮一身光环的投资明星,实际上不是靠的能力,靠的是时机和运气。
投资场上除了自己没有值得信赖的人。
宏观无牛熊之分,只有傻子和正常人之分。
时至今日wind、bbg打开,那么多的标的,就算不懂宏观分析,追涨杀跌总该会吧?
做宏观不看global market,叫哪门子宏观?全球商品、货币闪耀了几年了,马后炮归因都赚钱了,非要局限在国内。
做国内就国内吧,基本面障碍当前,化债大方针下,不买利率反而买权益叫哪门子宏观?
买权益就权益吧,还买delta one,这叫哪门子投资?
这个世界上没有只跌不涨的行情,而A股现在就是只跌不涨,所以这是非常异常的。
而所谓异常,就是非常态化,也就是这种行情肯定是不可持续的,问题只是拐点在哪。
现在市场行情已经极端到完全一边倒的水平上,即使国家扔再多的钱也难以在短期之内彻底扭转局面,真要到底了也必须经历一段艰难的磨底过程,所以短期之内谁也难说市场是否真的到底了。
但是,从中国2023年的经济数据来看,企业营利仍是在持续改善的,所以A股的市盈依然在走低,股票正变得越来越便宜。
就目前这样的经济环境下,股市的底部必然是在持续上升的过程中,而股价现在仍处于持续下降的趋势下,说明拐点出现的概率在不断增大,A股缺乏长期单边下跌的基础。
相信看到这就已经有很多人开始喷了,但是问这些键盘侠有谁能告诉我后面准确的行情走势,有谁真的靠自己的力量去独立地面对这场风险。
可以说A股走到现在,已经超出了绝大多数人的预估,对这段行情分析是错了,但谁又敢跳出来说自己的是对的呢,敢认错就已经是够牛了,只会喷不会分析的就是渣。
不怕很直白地说,我本人比不过李蓓,我盯着这波行情也有几年了,但我没有想到它能够那么极端,所以我早就被套了,而李蓓能拖到现在才被套,那就是实力。
当键盘侠在网上乱吹是很容易的,但要他们以年为单位去布局一个投资计划,恐怕连一个靠谱的都没有,这就是现实。
散户之所以只有被割的份,就是因为他们不会用自己的脑子去分析行情,不会用自己的眼睛去看清这个世界,他们只会随波逐流人云亦云。
毫不客气地说,A股市场就是被这么一帮大傻瓜给填满了,所以炒股才能有钱赚。
如果在股市之上谁都能一眼看清未来的行情走势,那么谁也不会主动跳出来被别人收割,同样的也就谁也别想在股市上赚钱,有赢家就得有输家,所以一旦出现这种情况那大概率就是所有人都是错的。
我自认也没有完全看清行情走势,也不会给李蓓的判断打保票,但是请那些想喷的人先回答这两个问题:
拐点在哪?判断的依据是什么?请用具体的数据说明后面的行情走势具体是怎么样的?请给出数据模型,并附上预测吻合度
如果连这两个问题都回答不出来,那么大概率就是乱吹的,肯定错漏百出,我也懒得一个个地去纠正了。
她的所谓宏观对冲纯属放屁,她重仓地产股,宽基指数,高股息,这你告诉我叫宏观对冲?风险极度暴露,基本收益跟着大盘走,完全不存在任何对冲。真正宏观对冲的桥水,她还说过来估计她比桥水强,结果桥水2023收益10.2%,主要靠黄金和债券。半夏投资-12%吧我记得是。
margin call大老板有句话说得好,be first, be smart, or cheat. 她讨论的事似乎根本和这件事本身没有任何关系。什么叫宏观对冲?是不论市场如何表现,你都能找到存在波动性的资产,同时各个持仓相关性较低,可以保证一个收益基准线的同时,再积极寻找到波动资产做多或者做空去放大你的收益。
而不是风险集中暴露,甚至说出低位这种鬼话。走出来的才是底。均线都拉不平,基本面没有真正改善预期,技术面都没底部极度缩量盘整,你怎么知道能V型反转?当然这是国内基金经理常规操作,永远满仓,永远热泪盈眶。毕竟只有股民套牢,他们才不会赎回,他们才能收管理费。
价值客观规律,那就是不可能有永远上涨的市场,那就不可能是什么长期持有,只有尊重价值运动规律, 低买高卖,大资金出货困难,那就要不断在上涨中出货舍弃部分收益。如果流动性不允许,就只在盘面很好的时候进行动作或者只交易高流动性资产。
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论,都是为了他能够出货所以才这么说的,当年全靠波段炒起来的。不然你想想,任何金融产品都是对手交易,没人高位接盘,他倒货给谁,赚谁的钱?
说回半夏,假设她是真的宏观对冲,最起码60股40债,然后因为国内市场的特殊性,22年中风光电储车各种主题都熄火了的时候,国内的股票仓位不超过10%,甚至可以以配置HK50空头仓位为主毕竟她不是公募。然后积极配置美日股票多头仓位到30%。如果公司具备研究能力,国际形势动荡,增配大宗商品,使用20%的资金,然后40%的债券。如果对操盘手法有极致的信心,也可以100%的去追逐高收益。如果风险比较厌恶,甚至可以90%的债,10%的高风险,其中5%可以追逐高收益放置几个期权仓位。但这些对国内的人来说是不存在的,他们只有抄底,被套,唱多。大概唱多是为了散户来给他们抬轿子解套?
另外一个有趣的事情是,她根本不知道怎么操作大宗商品,在纯碱 玻璃期货市场上一买就跌,一卖就涨。只有散户的本事,自然只能重仓所谓低位股,然后不断唱多,再说自己是宏观对冲。
我们都是小丑,只不过她选择做一个高调的小丑!
正如她自己所说的,她知道她自己有流量,一发声肯定有很多人写她,但她还是选择发出来,说明她就是想大肆宣传,大肆认错,以及坚定且持续的唱多。


李蓓说到触及止损线的那只基金
但是,有什么用呢?
投资者的钱依然回不来,亏损的事情也改变不了,她却收获了好评?
李蓓最新业绩详情可以自己查看咯


李蓓一直向外界强调,“我不想娱乐大众,不想当金融圈闲话八卦的主角”。
但不少有关她自己的情感话题,是由她自己曝出来的。
有网友在李蓓征婚的新闻下评论,干私募的把自媒体玩出花来,女的第一名当然是李蓓,男的第一名肯定是但斌。
不知道但斌是谁的,可以自行查看。在2023年,但斌业绩表现不错,自己和其创立的东方港湾业绩夺得第一!
而李蓓的业绩表现在2023年就没有那么好了,其创立的半夏投资在104家百亿私募中排名82,排名较为靠后。
李蓓之前的征婚要求如下:


下面再来说说李蓓的坚定看多,相信牛市一定会到来
熟悉李蓓的人应该都知道这不是李蓓第一次看多
半个多月前,李蓓还在半夏投资公号发布《逼空》一文,引起市场的高度关注。


文章中,李蓓提到,私募、公募、保险和外资都没有足够仓位,而他们都有业绩基准。在连续2、3年亏损后,已经跌得比基准还多,如果上涨又跟不上,(他们)只能下岗了。
李蓓还认为,2023年年底2024年年初是一个重要时候,“新的一年,新的一轮机构赛狗游戏即将开始。留给武举人们布局新赛季的时间不多了。谁能在黄四郎的碉堡抢到最多的黄金,谁会跟不上业绩基准,比谁跑得快了。”




再给大家梳理下李蓓的唱多文章标题:
2022年11月,站在新一轮牛市的起点》;
2023年3-4月,看多地产,《关于地产的再讨论》;
2023年7月,见龙在田,《蓝筹慢牛主升》;
2023年8月,点赞中国央行,顺便骂了一顿外资,《加仓中国股票》;
2023年国庆期间则是写了两篇美元黄昏的文章,写道:人民币、中国股市或进入牛市。
看吧,已经看多了一年,结果如何大家有目共睹
另外,李蓓曾称风控很好


李蓓照片


作为基金经理,投资机构的掌门人,她能怎么说,必然是“牛市在路上”啊。不然谁会给她钱让她去操盘,尤其在当下行情,基金债券股市三杀,投资者纷纷撤资立场的大背景下。
事实上,从2023年连续唱多后,李蓓屡屡被打脸。
先是2023年初,李蓓在投资报告中表达了对地产板块的极度看好,称其存在“十年一遇级别的机会”。结果是,5月份半夏稳健混合宏观对冲亏损15.53%,半夏宏观对亏损9.46%。
后来是9月,李蓓再次高调唱多,认为或将迎来5年一遇级别的牛市!接着又升级到“20年一遇的机会”。结果呢?8月-12月连续5个自然月亏损,李蓓创下了个人尴尬的记录。整个2023年,李蓓的产品收益率为-21.75%。
最骚的是,2023年12月29日,半夏投资“掌门人”李蓓在半夏投资官微发布《逼空》一文。
她在文章中表示,年底年初是一个重要的时候。“还有一个交易日,就会进入新的一年,新的一轮机构赛狗游戏即将开始。留给武举人们布局新赛季的时间不多了。谁能在黄四郎的碉堡抢到最多的黄金,谁会跟不上业绩基准,比谁跑得快了。”
李蓓的“逼空”论发表后,即被4000点美女、原方正证券分析师谭珺嘲笑:“每次都是反指”。
谭珺一语成谶。私募排排网显示,半夏稳健混合宏观对冲2024年首周净值下跌3.94%。同类292只产品中排名271,几乎垫底。
“二十年一遇”的牛市会不会到来?那一定会来,毕竟“二十年一遇”,最多等二十年一定就来了。但是这些投资人也让散户们值得深思,他们傲人的战绩,究竟是猜中了风口的偶然,还是真的专业知识使然呢?在经济下行,股市萎靡的时候,他们的表现,真的优于普通人么?把管理费和本金交给这些人去管理vs自己真金白银去实操,究竟哪个合适呢?
仅就目前来看,年前股市很可能就在2700-2900之间震荡,很难有大的行情,随着年关将近,资金入场的热情会越来越低,这种情况下,期待股市大行情并不现实,大家还是持币过节,等到来年再找寻机会吧。
衡量主动权益类产品的标准就一个,你的收益率跟指数相比,是好于指数,还是差于指数。
一般就是拿产品的收益率跟沪深300、中证500、中证800这3个比。
或者简单点,就跟沪深300比。
一个权益类产品,长期看要是跑不赢沪深300,那他也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投资者不如直接买沪深300ETF指数基金。
所以李蓓年初至今的收益率跌幅高于沪深300,但是小于中证500。
从昨天的数据看,李蓓产品年初至今的收益率大概就在-5%到-10%之间。
这个水平确实不是很高。
但是考察时间也偏短,也证明不了什么。要是加上去年的表现,年中高点回撤25%,是有点高了。
我常说李蓓的观点,很多是有统计学上面的错误的,从最近两年的投资业绩表现上看,她的产品也表现的一般般,相对于公募基金,也没什么收益率上面的优势体现出来。
也就是弱势市场下,同行跌太多了,反衬的她没那么差。这是客观评价,李蓓的收益率一般般,但是也没有差到惨绝人寰,市场上比她差的产品太多了。
但是市场好起来的时候,她的产品收益率也不一定有公募冲的那么猛。所以别看她写文章都是什么“大牛市”“逼空”,她的实际操作,根本没有多么激进。
激进操作的,年初至今绝对不会只亏不到10%。


然后借这个问题,写一点对市场的看法吧。
我们永远没办法预测股市,市场是由很多我们或者看得见,或者看不见的因素主导着的。
我们只能是在便宜的时候,多买一点,贵的时候,多卖一点。
人人都来炒股了,我们就卖掉。
人人都跑了,我们就回来买一点。
只买那种能赚钱的公司的股票,业务简单的,看得懂的股票。
当然,这也是因为我们在中国,我们要是在某个小国,这些方法都是没用的。
股票投资这东西,只有在大国,强国才有用。
大国、强国才有大而强的企业。
从趋势上看,大盘还没稳住,稳住的信号还没出现。
但是也有一些积极的信号出来,比如“将进一步研究将市值管理纳入中央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这样的表态出现。
这都是好事情,至少从上面的态度可以看见,股票这个东西,不再是人人喊打的金融毒瘤。
股价上涨,很重要,这一点慢慢成为共识,中国的股市才会有未来。




挖掘被忽视的经济数据,解密被隐藏的金融真相。我是水又三人禾,持续更新经济,金融方面干货,求关注。
如果我的回答对您有用,麻烦轻轻点赞,谢谢。
只要站在风口上,猪也能飞起来,何况这些滥竽充数的平庸基金管理人,
通胀时期,大家都忙着吹泡沫,街边扫地的大妈也可以赚钱。现在不一样了,泡沫破了,
旧的经济周期结束了,新的经济周期是通缩的20年,这时候想投资赚钱无疑比中彩票还难,这些基金管理人的底裤和股民也一并被扯下来。
未来三年是大部分人见证史上最严重的通缩场景,今年CPI很有可能继续连续数月低于零,
三年后存款利率将来到零附近,贷款利率将低于1%,房价今年会继续腰斩,看看最近一个月房屋销售量不断骤减,过不了几个月流动性将彻底枯竭,这意味大部分老破小房子会价值归零,
房地产和股市是通缩萧条时期的难兄难弟,都会跌到2008年股市低点(恒生目前距离2008年低点10000点左右还有一段距离)
李蓓算是有信念并能执行下去的
当年大熊市能坚持进入金融行业扎根的并不多
我们相信牛市会来,恰恰是因为我们足够尊重市场,相信市场的周期律
A股将在本月见底,迎接新一轮结构性行情!正如标题写的这样,本周一,A股迎来了本年度暴跌模式,中证1000周一盘中暴跌6%,IM2409更是一键跌停(流动性枯竭),上涨公司一度逼近两位数,占比不到2%。
如此悲观预期之下,盘后国务院表示要提振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对于接下来的市场,信心将从何而来?市场还要跌多久?什么时候春天才会到来?本文报告通过多项数据论证当下市场铁底,A股在泥沙俱下后是否会迎来春播!
一起来看全文。
1、本轮熊市调整长达3年
沪深300连续跌了三年,深度足够深,时间足够长,700多个交易日里,最大跌幅为45%。


公募基金也连续亏损两年,很多基民在2019-2021年涌入,这时期天量的资金进场,葛兰、张坤等基金经理管理规模一度超千亿。
这个阶段,大家对A股充满无限向往,信心倍增。
但很快,经济就开始面临困难,企业基本面被击穿,GDP减速,地产销售数据不及预期,信心开始坍塌,A股逐步土崩瓦解。
去年下半年,很多机构都到了平仓线,公募面临大量赎回挤兑,但由于窗口指导,短期内被动止血。
开年后,这种势头继续被打破,大量公私募持有人赎回产品,带崩指数,指数下跌,又带动雪球产品持有者大面积集中敲入,所以才导致周一盘中大跌的景象。
周一结束,敲入的雪球规模超千亿,带血的筹码跌破后,周二跌起来有些疲惫。
截至目前,沪深300动态PE只有8倍,估值为历史最低位置!


市场之所以如此下跌,主要源于复杂的内外部环境。
内部,国内经济复苏不及预期,人口结构、出生率、地产等问题凸显;
外部,美国国债利率飙升,俄乌、巴以冲突接连,美国失业率未明显下滑,经济呈软着陆迹象。
大家看下面这张图,会发现从21年开始,商品房销售面积和房屋新开工面积极惧下滑,直到现在也没有回稳的迹象。


再来看这张图,过去一年,消费者信心指数断崖式下滑。
人们的确在消费降级,拼多多市值超越阿里就是很好的例子,我们正陷入负通胀时期,对负通胀了解的朋友应该都知道,这比通胀要更可怕。


这些,都塑成了A股在过去几年持续低迷的因素。
2、信心从何而来?
开年至今,中证1000回调了15%,中证500也做了大幅回撤,去年大盘股跌疯了,今年开年是直接砸中小盘。这一次,信心再次被击溃,多军正处于全军覆灭状态。
但我认为,这样的势头快结束了。
今日盘中,首先是外围传上面正准备2万亿平准基金呵护市场,同时授予汇金3000亿在岸人民币稳定军心。
这里2万亿通过离岸的形式用港股通进入A股,还能维护人民币,一举两得。
从目前多方的信息来看,基本可以确定是有效信息。
其次,今天新闻出版署删除了此前游戏新规的意见稿,进一步稳定市场情绪。
两则结合来看,上面现在十分重视市场情绪,重视市场信心。
第三,此前央行通过PSL(抵押补充贷款)发了3500亿用于保障性住房、城中村改造,有助于改善市场主体的经济预期,提振消费需求,有望带动物价改善。
这些钱扔进去,不见得马上就有效果,更不见得大家信心就立马燃起来,但动作有了,指数的底部就不远了,信心自然来!
3、什么时候春天才会到来?
必须说明一点,市场在没有增量资金到来之前,一切的预判都是扯淡。
现在仅依靠平准基金上来,市场也只不过涨个15-20%,不会太高。
当前位置,市场已经到了下跌极限,周一盘中最低已非常接近2700的位置,此处杠杆资金大幅平仓,近期融资融券规模有所下滑,但和22年4月比,还没有达到极限。


雪球大面积已敲入,下方敲入规模逐渐收窄,雪球不再是市场所谓的“罪魁祸首”。
从风险的角度考虑,市场或许还将继续下行,但幅度非常有限。
这里是绝佳的捡钱机会,而非风险。
如果市场下跌速度加快,指数打到2750以下,那么本月或将是新周期大底。
这样的论断并非空穴来风。
去年8月以来,PMI、PPI和商品价格开始企稳,9月以后,更多经济指标回温,同时人民币也开始止跌回升,唯独股市没有反应。


这一状态与2012年7-12月十分类似,但2013年伊始,一轮慢牛行情打开,并且在2014下半年开启全面大牛市。
从长周期来看,当下市场即便企稳,但市场信心还没有恢复,这里即便止跌,新周期开启,中间也需要时间消化,需要信心重建,需要名义GDP拐头,企业基本面改善,增量才会选择入场,否则就会陷入不跌也难涨的短期陷阱。
当我们走过了2023年的黑夜,2024相信一切会慢慢变好,股指止跌近在咫尺,阳光风雨后,静待花开!
公众号:哈卡龙
1、嘴硬,认输认一半;
2、说了白说,策略没有任何可操作性,就像人终有一死一样;
3、至于二十年一遇的牛市,就是2005年998点到2007年6124点,大盘翻6倍,个股普遍十倍二十倍的超级大牛,目前看不到任何可能。
业绩不行 态度来凑
李蓓不仅自己旗下基金业绩亏损,其创立的半夏投资业绩也是拉胯
2023年,半夏投资在104家百亿私募中排在82名
104家百亿私募2023年度业绩排名?mobile.simuwang.com/news/250613.html?utm_source=20053&utm_campaign=NRYY-ZDX-zhihu&utm_sign=zhihu&utm_content=lbbzby124


不过不可否认的是,李蓓的业绩有过辉煌的时候,不然靠认错、私生活这种博流量的事情出圈,也不可能在业内有“私募魔女”之称。
李蓓旗下基金业绩-半夏投资李蓓简历?mobile.simuwang.com/manager/PL000001PP.html?utm_source=20053&utm_campaign=NRYY-ZDX-zhihu&utm_sign=zhihu&utm_content=lbbz124


她能有现在的流量,是因为:
不俗的成绩、出色的外表、高调的作风、犀利的文风以及充满话题性的感情经历...
李蓓一直是私募圈最具人气的女性基金经理,也是流量时代的受益者之一。
李蓓一直向外界强调,“我不想娱乐大众,不想当金融圈闲话八卦的主角”。
但不少有关她自己的情感话题,是由她自己曝出来的。
有网友在李蓓征婚的新闻下评论,干私募的把自媒体玩出花来,女的第一名当然是李蓓,男的第一名肯定是。
李蓓出圈史
回顾李蓓的成名史,真正“出圈”源于离婚风波,都说家丑不可外扬,但她却把事情摆在了台面上。
2017年10月21日,李蓓发了公开信《对李蓓和梁文涛博士个人及工作关系》,解释她和梁文涛离婚原因。
信中提及,梁文涛认为李蓓的研究和策略建议,不符合当时市场,加上基金业绩不好,认为李蓓是罪魁祸首,骂她害人精,并留言“真后悔认识你”。这件事一度引发热议,让李蓓成为首位主动披露感情生活的基金经理。
当然,李蓓能够成为梁文涛的第三任前妻,这段故事更加八卦,更加狗血。
有网友总结的很好:虽然二人年龄相差很大,但爱情来了,挡都挡不住,二人最终走到了一起。
去看了一下梁文涛最新的业绩,就近一年业绩情况来看,是比李蓓好些,至少一眼看过去都是红的
梁文涛旗下基金业绩-泓湖私募梁文涛简历?mobile.simuwang.com/manager/PL000000G1.html?utm_source=20053&utm_campaign=NRYY-ZDX-zhihu&utm_sign=zhihu&utm_content=lblwtbz124


李蓓第二件火出圈的事情就是大家熟知的公开征婚了。


其实,以李蓓的条件写出这些条件,并不算高
有颜又有钱,这要求算高吗?
但谁也没想到她却被网友一顿喷:也不看自己多大了、39岁带俩孩子还要求这么多、想太多…
很快,李蓓发文回应称,“我给大家道别,本意就是不想当网红了,希望更平静一些的生活聚焦专业和工作。”并表示,拒绝发围脖,不想扩散。


但是李蓓很快食言了,很快又杀了回来,而且还带来了更能吸引流量的话题:做多中国,唱空美国。
然后现在呢,知道自己有流量,知道媒体喜欢写她,然后还是要发
对自媒体流量这一块是玩得很溜了


又想起李蓓那句话,“我不想娱乐大众,不想当闲话八卦的主角”。
李蓓在1月23日发文表示:她依然相信二十年一遇的牛市仍会到来,并且不会太远,但之前可能需要多等待若干个月或几个季度的底部。
那我们就敬请期待几个月或者几个季度后会不会到来咯
附上李蓓此次发文的最后一段话:




白话文:娘的,抄底早了,被埋了!
现在的市场,跌的我有点慌了,但是现在清仓不甘心!
只能先割肉了。留点仓位,再看看情况吧!
等趋势走好了,再进!
感觉要被反复打脸了!
阿根廷的股评员都把自己吹成总统了,年轻美貌的基金经理们前途无量啊。
谁给他封的女神?忘记写经了吧,她懂个鸡毛投资,基金销售出身,根本没有市场从业经验,销售水平和讲PPT水平确实可以,拉钱炒作没问题,她说的那些话跟鼎益丰的讲给投资者的逻辑一摸一样,狗听了都懵逼!!
胜败兵家常事,李蓓这么多年绝非浪得虚名,相同规模,这波下跌有几个比李蓓成绩好的?
股神有两种:涨的时候比别人赚的多,跌的时候比比别人跌的少,
李蓓这两点都不差,资本市场以净值论英雄,不是性别。
女性基金经理在市场上经常遭受比男性更多的恶意,
上涨的时候说作风问题,下跌的时候说道德风险,
其实只要产品没违规,没诱导、风险提示到位,那就应该愿赌服输,
契约精神,不为男存,不为女亡,
看问题公平公正是投资人最起码的修养。
相信除了嘴硬,毫无工作能力
说真的,抛硬币我都能比他投的好
半夏投资的李蓓出来道歉是应该的,但道歉有用吗?投资人的亏损怎么办?
半夏宏观对冲的最大回撤达到了25%,这个回撤的幅度确实不小。李蓓承认了自己所犯的几个错误,但她依然相信二十年一遇的牛市仍会到来,并且不会太远。我就不知道李蓓的信心从何而来?20年一遇的大牛市仍会到来的依据是什么呢?
在我的认知里面,中国A股如果不改变几个痼疾(这个不展开说,比较敏感),不可能有牛市!知道中国A股现在多少股票吧?接近6000家了。如果加上港股和北交所,那已经是妥妥的世界第一。这么多上市公司里面有多少活水?这些活水分到每一家上市公司会分到多少?没有钱的市场哪来的牛市?连牛屎都没有!
中国股市只有局部性的主题性的一些短暂的投资机会,这才是残酷的真相!晓得吧?!
市场的极端情况之不可预见,正因为极端情况的不常出现。而极端情况的不可预见性和不常出现性,带来的就是极端情况的不可持续性。也就是我经常说的,如果你运气很好,3000 点开始到现在还没有进入 A 股,一直在等待,那么你已经来到了值得开始分批建仓的位置。
因为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并没有恶化,所有的负面预期合起来就是一句话「以前你太猛了, 现在一般猛,所以你不如以前了」。做空者罔顾实际情况,用「不如以前」挑拨情绪成为「经济重大困难」,进而来不断做空。而伴随着某些部门的盲目乐观和天生自信的情绪,在市场诡异的被空头打爆再打爆的过程中未能实质性的施以援手,导致了市场中的多头不断被空头打爆后,被迫卖出反而成了市场的空头,比如雪球产品,亏损的基金和被套住的股民。如此,形成了现在所谓的资金负螺旋:市场下跌——卖出股票——市场继续下跌——继续卖出。
所以集合两方面的情况和投资最基础的概念,首先风险在基本面没问题的情况下,肯定是越涨越大,越跌越小。A 股不缺钱,缺的是信心。这个信心是我可以持有 6 个月-1 年能够有正收益,这样才能吸引真正的价值投资者来长期持有。而不是吸引部分热爱「今天买明天卖,一年不翻五倍这股白炒了」的老法师。当然老法师不管赚多少,五年能赚到一倍的肯定是没多少。投机者如果不能盈利,必然沸反盈天,这会从另一个方面又恶化了 A 股的情绪面,进而导致更多投资者谨慎或者卖出。
李蓓到底厉不厉害,我想过往业绩就在那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判断。我想说跟李蓓类似的有一个人,那就是美国 ARK 基金的木头姐。木头姐经常出各种出格言论,比李蓓还能吹,比如比特币过几年就到150 万美金一个。而木头姐因为业绩在疫情前后遥遥领先于巴菲特而响彻全市场,又因为疫情期间回撤到比巴菲特的收益率更低(你知道回撤多大了吧)而被嘲讽靠运气的人,现在 ARK 基金收益率又再次起来,结果木头姐又被捧上神坛。我说这些是告诉每一个投资者:对于比自己厉害的人,谦逊的学习 ta 的方法和理论,赚到钱才是硬本事。很多人沉迷于玩梗和看乐子,这也没事儿。但是你自己投资,不看投资者或者所谓的行业精英(哪怕你不认同)的看法,跑过去跟着玩梗和段子投资,你是对你自己的钱不负责。毕竟,很多人别看天天唱空这唱空那,ta 唱空的原因是 ta 不投资。
就像我前两天给评论说的,理论就是这个理论,A 股确实到这时候收益大于风险,更应该看多。别人恐慌你更恐慌,别人狂热你更狂热,2700+点你选择轻仓,3500 点你选择看好,那你是不是能赚到钱呢。但现在 A 股的体感好不好,确实不好,每个多头都像被泰森狂扁每一天的感觉。如果不是急于用钱,我们这时候应该要学会看到机会。
不断被市场打脸,是市场预测者的宿命,因为市场本质上是无法预测的。
投资观点,不说就不会错,不会被质疑、被打脸。所以,很多投资经理,其实不敢公开表达自己的观点。
相比很多“低调”大亏的基金经理,李蓓愿意把自己的观点和市场分享,愿意剖析自己的亏损,勇气还是值得敬佩的。
当然,基于这种勇敢,李蓓收获了无与伦比的人气,也给旗下产品打了最好的广告。相比出圈时还要靠“征婚”的噱头被人记住,现在的李蓓,已经可以靠市场观点一遍又一遍地刷屏。
任何事情都有双面。市场本质上是难以预测的,任何预测市场的行为,既可以因运气而撞大运,也会因运气而屡屡成为“反指”。
屡屡成为“反指”后,人气背后的尊重就会下降,调侃的因素会增加,影响力变质,从专业领域滑落娱乐领域。一如胡锡进,在投资者圈子里是真火,但不是专业层面的火,而是娱乐、调侃层面的火。
对于半夏投资这种专业机构来说,这种性质的流量大概是不愿意看到的。
最好的应对,不是起诉造谣媒体,而是改变发声模式,主动降低影响力。影响力小了,很多节外生枝的事情也就消失了。
接下来一段时间,李蓓发声的频率大概率不会下降,但预计在标题上会重新变得循规蹈矩。类似《逼空》、《二十年一遇的牛市》这类标题,很难说没有主动博流量的动机,如果换一个标题,传播未必那么广,但只触及想要触达的投资者,也够用了。
凭借几篇出圈的文章,李蓓收获了“泼天的流量”,现在开始遭遇流量反噬,种瓜得瓜,没什么好抱怨的。
回到股市的预测。二十年一遇的牛市,说法带有夸张性,和任泽平博士几年前的“当下不投新能源,就像20年前没买房”的观点是一样的套路。
剥去夸张的属性,这个观点本质上谈的就是均值回归。当前的A股估值到了历史极低位置,是经济、周期、流动性、外部条件等一系列因素共振的结果。


事情不会一成不变,随着上述各种因素出现改变,负面共振解除,A股会重新基于均值回归上涨,持续上涨就是牛市。就像钟摆从一端到另一端,总是循环往复,大跌之后是大涨,不需要专业的洞察,常识足矣。
但基于常识做出的判断,很难准确预测时点。常识在长时间内必然是对的,但什么时候却说不好。长期的正确,与短期的不可知,是共存的。
从非黑即白中跳出来,接受长期和短期的内在矛盾性,是投资者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
无论是半夏亏损25%,还是网传江疏影爆雷9000万?更有深圳鼎益丰骗局暴雷1320亿,问题的本质都揭露了多数投资者认知的不到位这个事实!
巧了,我总结的2024避坑指南种中,里面提到了17种投资私募避坑的保命方法!
建议点赞收藏,好好看几遍!
原文如下:
不管是刚开始买私募产品的小白投资者,还是买私募产品多年的老司机,建议要看完这篇文章。
文章里提到的那些问题,大多数投资者都容易忽视,这些问题又是很致命的,特别是提到的第17个问题,那个私募基金的情况,我敢说,超过99%的投资者,哪怕是那些专业的机构,都没碰到过这种情况。简直毁三观,破底线,而且这家私募目前还活跃在市场上,真让人担心不知道下一个受害的投资者会是谁呢?大家一定要睁大双眼,小心为上。
1、全员皆销售的私募
搞得跟传销一样,全是销售人员,当市场所有的渠道都在推这家私募的时候,就需要当心了。目前国内有一家规模几十亿的私募,业绩曲线特别亮眼,2023年最大回撤5%,绝对收益30%+,所有产品的一致性还非常的好,稍微打听了一下,这家私募在全国各地有2000多个销售,销售人员对外宣称自己都是这家私募的合伙人!我听得都背脊发凉,而且这家私募给销售的激励机制太诱惑人了,我相信在接下来的某一天可以吃到这家私募的瓜。
放一张这家私募的业绩曲线,留作日后的吃瓜见证。


图片来源:私募排排网2、基金经理满嘴跑火车!言行不一致
投资私募基金,有时就是在投人。但有时候,这些私募公司的人说的和做的完全不一样。就好比,有的时候他们会跟你说,我们这个产品是做定增套利的,结果你一看,基金经理根本就没用融券来对冲股票的多头仓位。这样一来,产品的收益波动就大得吓人,好的时候能赚很多,不好的时候可能会让人怀疑人生。
还有的私募,跟你说他们专注于投资强势股,但实际上呢,底层操作一看,就是在追涨杀跌,完全没有什么策略。更细致一点的,有的私募会说他们在行业和风格上有多少约束,但你一看他们的估值表,发现偏差超级大。
甚至有些私募声称自己产品是无风险套利的,结果你一查,发现基金经理偷偷搞了统计套利。这种情况下,你还敢投这些私募吗?我说的这些,其实只是冰山一角。
3、私募基金没有真正揭露策略风险
在投资私募基金的世界里,经常会遇到一些只强调收益而轻描淡写风险的情况。这样的私募,当投资者赚钱时,他们可能会因为激动而忽视了背后的风险;而一旦亏损,投资者往往又会因为不了解风险而感到困惑和伤心。我们必须明白,高收益往往伴随着高风险,这是投资的基本法则。盈亏同源,这不仅是一个警示,也是对投资者的一种提醒。任何投资策略都有其固有的风险,而这些风险在不同的市场环境和经济周期中表现各异。如果私募基金透露了其策略的风险,但投资者由于缺乏专业知识或经验,无法准确识别这些风险,那么他们就需要寻求外力帮助。
4、通道产品的私募
通道产品,其实就是私募公司给别人打工的情况。比如说,有个人A炒股特别厉害,他找到一个私募公司B,说:“我用你们公司的名义发个产品,叫C好了。” 这样,C产品就成了私募B的通道产品。私募B在这里就像个工具人,只负责收点小费,比如产品规模1千万,他们就收1到3万块钱。至于C产品到底买什么股票,怎么控制风险,私募B基本上是不管的。所以,对于这种通道产品,私募公司是没什么发言权的。就算产品底层胡乱操作,私募公司也很可能一无所知。
比如这家私募,咋一看好像业绩还凑合,我私下跟踪了3年,这家私募基本都是通道产品,产品底层就是在瞎搞,私募牌照被这家私募彻底玩明白了,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冒出一个新产品,业绩表现一看就不是亲生的,我问过这家私募的人,他们自己都讲不明白策略是什么东西。


图片来源:私募排排网5、策略不成熟的私募团队,回测时间长,实盘时间短
去年投资者后台留言说,让我帮忙甄别一个团队,聊了后发现这家团队产品一直在回测阶段,近期才开始上实盘,和我说经过3年的回测,产品已经到了成熟阶段,是时候开始实盘运作并开始对外募集资金。我都不好意思点破他,同一个模型,同一套数据,在样本内疯狂回测,说句不好听的话,是头猪也会拟合的很好啊。而且还不是传统的量化开发流程,就是简单的程序化,和量化八杆子打不到一块,有些投资者不懂量化,还是会被唬住的,但想想都觉得好笑。
说的就是这家私募,一开始就不看好他,现在看法没有变,依然觉得他们不怎么样。


图片来源:私募排排网6、不让见策略负责人的私募
这样的私募基金多了去了。有的还会跟你说,‘你得先投资,然后我们才能让你跟基金经理或者策略负责人聊聊’。或者他们会找个借口,比如说我们希望让基金经理专心做策略,不受打扰。所以为了保护他们,我们就让他们跟投资者保持点距离,由我们私募公司来传递信息’。听起来好像很有道理,但其实呢,说白了就是在瞎扯。我鬼知道这个策略是谁做的?
不让投资者见策略负责人的私募,背后可能有各种原因。我见过的这种情况实在是太多了。其一,策略产品不是私募自己做的,而是外包给其他真正做策略的人,这些人有时是其他私募同行,有些是敏感的机构人员等,只不过这些人不方便出面,目前市场上有几家业绩做的特别突出的私募基金,实际上背后都是同一个团队在做;其二,通道产品;其三,就是和外部的牛散、天才交易员等达成了利益合作,但是私募对于这些人又没有强有力的约束力和把控度,所以怕被其他同行高薪挖走。
下面是浙江某私募,2019年之前的非公开业绩连续6年,年化收益30%+,2019-2022年产品公开业绩年化收益27%+,最大回撤小于5%,2021年和2022年市场疯狂推这家私募,就是不让见策略负责人,后面这个策略产品创下接近20%的最大回撤。


图片来源:私募排排网7、风险敞口不可控的私募
这种私募策略的产品,就是在玩命!统计套利的尾部风险,遇到突发性事件就是不回归,风控如果不及时介入,分分钟都可以爆仓;对于卖权隔夜的跳空,极端一点,一年的收益可能一天就亏没了;还有坚守赛道,或者坚守某种信仰的私募,典型的有高位站岗,逢底加仓,大跌死扛,留意一下这些私募,这几年基本体无完肤,产品亏得一塌糊涂,分分钟能被投资者的唾沫淹没。
下面是广东某私募产品的净值走势,大跌之前最大回撤0.6%,稳如老狗,结果净值一下子断崖式下跌,虽然净值修复很快,我怀疑是规模大额赎回后,利息和手续费返还给贡献的结果,实际净值依然还是水下,依然是亏钱的。


图片来源:私募排排网
其实这样看不够刺激,我们看看这个回撤表现就知道了,脑袋嗡嗡的。


图片来源:私募排排网8、急于上规模的私募
不是说私募做大做强不好,毕竟百亿私募也都是从小规模慢慢上来的,其实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把规模慢慢做上来的私募才能更长久,对于那种急于上规模的私募,特别是一些网红私募,资金几乎是一窝蜂的狂涌,一旦私募业绩表现不佳了,这些资金就会像潮水般赎回,产品的业绩也是一地鸡毛,说白了就是策略能否承载这么多资金?每个策略都有容量上限,产品的规模和收益是呈反比的,永远的敌人!这就导致策略收益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是个问题!其实还有更令人担忧的问题,现在无论哪个策略赛道都很卷,对于急于上规模的私募,有哪些更快的办法?多数选择会偷偷释放一些策略敞口,短期搏一把,阶段性的把产品的业绩大幅度跑赢同行,这样短期能积累一波热度和汇集一大批资金进来。这是乐观的结果,人性这东西,经不起考验,如果这次侥幸度过了,谁敢保证不会发生第二次,第三次,如果其中一次失败了,后果不敢想象。所以我还是希望私募对规模不那么渴望的私募,基金经理如果是陶醉于自营,不对外募集资金,这种私募多数还是宝藏私募,说句实话只要基金经理一心做好策略,其实资金是追着他屁股跑的。
9、公开产品多,但清盘,隐藏的产品更多的私募
除非私募是一些自营的策略产品或者是一些专门定制的产品,通常会选择隐藏且不公布净值,但多数对外募集的私募产品会把净值展示出来,生怕投资者不知道,如果发现私募隐藏或者清盘了很多产品时,有理由怀疑这些产品是业绩不行。我就接触过一家私募管理人,这家私募创始人是和MH这家百亿私募创始人同一批从华尔街回来,结果MH都做到了百亿私募,巅峰上过千亿,而这家私募的总规模还是一直停留在0-5个亿,而且还市场自夸自己的投研能力和策略有多强!况且对外展示的私募产品业绩也不差,甚至我自己都会怀疑,为啥一对比混的这么差?后来我就一直跟踪这家私募做的产品,跟踪了1年多,我发现这家私募每次对外展示的产品都是当下最好的,稍微做的不好的产品,就会被他立刻隐藏起来,甚至清盘。目前这家私募还是利用这个手法在私募市场上活跃,这个小伎俩他屡试不爽,也有亏急眼的投资者,直接急眼了破口大骂,说这家私募就是骗子。
下面是上海某私募管理人,规模0-5个亿,发行产品大几十个,一堆清盘和隐藏。


图片来源:私募排排网


图片来源:私募排排网10、产品底层是多pm制赛跑的私募
这种情况在那些资金规模上百亿的私募里特别常见,因为他们大多采用多PM(投资经理)制度。啥叫多PM制?就是一个投资产品是由好几个团队一起操盘的。但这里面有个大问题:为了激励团队,他们会设立一套奖惩机制。比如说,一个产品有1000万资金,由5个团队管理。一开始,每个团队分到200万。然后呢,为了让这些团队互相竞争,资金会根据他们对收益的贡献度来调整。极端情况下,可能1-2个表现好的团队能分到900万,剩下的3个团队加起来可能连100万都不到。
这就出问题了。假设今年这个产品表现超好,主要是那两个团队的功劳,资金就会疯狂涌入。但到了第二年,如果这两个团队的策略不灵了,主力变成了其他三个团队,这就像接力赛一样,投资者完全被蒙在鼓里。你以为你投的是去年表现超棒的那两个团队,结果今年换人了。所以,产品的表现就变成了:去年收益超高,今年就差得远了。”
11、靠天赏饭吃的私募,收益来源单一
说到收益来源单一的问题,这在私募领域其实挺常见的。就拿2023年来说,期权波动率曲面套利在波动率这么低的情况下,大多数私募管理人都挺难熬的,别说赚钱了,能不亏就算是走运。再比如,如果只靠买权策略,没有其他套利手段,那2023年基本上就是稳稳的亏损。
当然了,收益来源单一也不全是坏事。比如有些私募管理人是专门做黑色金属或者农产品的,他们只专注这一块。期货市场有个规律,一般一年里总会有那么1-2次大机会。那些深耕某个领域的私募管理人就更有可能抓住这些机会。
所以呢,面对那些收益来源单一的私募,得看每家的具体情况,还有市场行情的变化,这样才好做出合适的判断。”
下面是上海一家专门做期权曲面波动率套利的私募管理人,收益来源依赖于波动率,由于近一年期货市场的波动率太低,这个产品就一直做不出收益。


图片来源:私募排排网12、可能涉嫌内幕交易嫌疑的私募
这种多发生在主观多头私募,我记得2020年的时候,我遇到了这家主观多头的私募,当时他们给我看的产品业绩,真的是惊人,那收益高得能让大多数投资者眼红。他们的产品底层主要就投3-5支当时市场上的“妖股”,这些“妖股”后面都被发监管函了。虽然他们自己吹得天花乱坠,但我一直觉得他们这是在冒险,而且我还发现他们内部管理乱得很,接待的投资者也都不怎么正经。
确实,2021年他们赚了不少,但到了2022年4月,大盘一跌破2900点,他们买的那些‘妖股’就开始大跌,连续好几个跌停板,根本卖不出去。他们的产品业绩就彻底垮了,不是在亏钱,就是在亏钱的路上。我说的就是下面这家私募(我只截了一小部分稍微做得好的,其实很多隐藏的产品亏损幅度至少超过40%以上)。


图片来源:私募排排网13、风格暴露太明显的私募
就拿2023年的中性策略或者指增超额来说吧,有些私募就是靠着暴露一些小票,把业绩跑得特别亮眼。但这些私募一旦遇到风格切换,可能就会遭遇大亏损。很多投资者还没意识到中性策略的风险,还在疯狂买入,可能是因为他们没经历过2014年12月那次中性策略产品大回撤的惨状。
再看看近几年的公募产品。2020到2021年,市场是赛道型风格,几乎每个赛道都能得到市场的青睐。那时候,几百亿的公募产品年收益都能翻一倍,那可真是个让人怀念的大牛市。但你看看2022到2023年,那些曾经辉煌的公募,现在都跌成什么样了,真就爹妈都认不出来了。
所以啊,风格暴露太明显的话,往往只能红一阵子。很多在2020到2021年凭借赛道风格暴露,一下子突破百亿的那些股票多头私募,到了2022到2023年,规模都缩水到只有几十亿了。那些在2021年山顶上买入的投资者,现在估计还没回本呢。
看看这家百亿私募,已经腰斩了,众多仅在2023年亏麻的投资者,看到这个业绩心理上会不会好受一些呢,毕竟很多投资者从2021年就开始一路亏钱了。


图片来源:私募排排网
如果看的不够爽,那就再看看这张图,是不是内心一下子平静了不少。


图片来源:私募排排网14、做亏还收业绩报酬的私募
说起这种私募,真是让人心疼。我去年写过一篇文章,讲的是深圳的一家私募基金经理。他对外大吹特吹,让投资者买他的产品,还说收益能翻倍呢。结果呢,才做了三个月,产品就亏了将近30%。投资者受不了,赶紧赎回,这基金经理还真狠,直接扣了1%的赎回费,管理费也照扣,完全没底线,没道德。
去年还有爆料,说有些私募做了一年多的产品,结果不但亏钱,还要按超额计提业绩报酬。投资者一看,自己的产品亏钱了还得分业绩报酬,那可真是气炸了。甚至连财经媒体都出来公开指责这些私募了。
15、做高收益债的私募
这里头水实在太深了,问问那些债券的朋友们,债券评级都可以花钱整,还有啥是做不出来的?直接抬走下一个
16、只展示业绩表现好的产品
我讲讲去年一个大型的打假现场,这家私募对外展示所有产品业绩是这样的,这收益曲线确实挺漂亮的,所有产品的最大回撤均小于2%。


图片来源:私募排排网
很多投资者一看到那种漂亮的收益曲线,就忍不住心动,特别想投那家私募的产品。但这私募运气不太好,碰上了之前投过他们产品的投资者,现场揭穿真相,那场面尴尬直抠脚。当时这私募在网上做路演,吹嘘自己的产品业绩稳定,最大回撤都控制得很好,说是不超过2%。结果呢,有个投资者站出来直接反驳,说你们骗人!你们的产品让我亏了好多钱!私募那边还不认账,硬说不可能。
那个投资者一气之下,就从后台调出数据,直接在腾讯会议上共享了那个亏损的产品业绩曲线。一看,哎呀,几个月就亏了大概5%,最后还是因为触及止损线被迫赎回的。私募那边被打脸,说不出话来。那个线上路演也就草草结束了。
17、没有信誉的私募
最后一点了,那就来个猛的。这家私募跟骗子没区别,就是明目张胆地坑投资者的钱。事情是这样的,有个投资者在2023年下半年给这家私募投了1亿,私募说因为他们的产品是高频策略,额度有限,所以要收高分成,还得收1-3%的赎回费。投资者也没多想,就同意了。结果才跑了两个月,投资者因为急事要把钱拿回来,这私募就没商量,直接收了3%的赎回费,一下子就是300多万!
投资者找他们理论,这私募还一本正经地说自己也是受害者,还怪投资者为啥不把钱放一年,说这300万赎回费是给他们的“精神补偿”。哈哈,真是笑死人了!
现在投资者想联系这私募,结果人家电话不接,微信不回,就是不还钱,一副“有本事你来搞我啊”的态度。这私募现在还在到处路演,继续想疯狂募集资金呢。总之,他们的基金经理和销售人员一个演好人,一个演坏人,把投资者给骗得团团转。我得提醒大家:这私募还有些我不方便说的猫腻,再说就得收费了。想知道是哪家私募的朋友,可以留言问我。
上面提到的17个问题,每条都有对应的私募基金,而且他们现在还在市场上活跃着。所以啊,你们在买私募基金的时候,一定要多加小心,擦亮双眼,仔细甄别。当然如果你们遇到不太确定的私募,或者看不懂的私募,也可以来找我交流。更多私募领域相关话题——往期回答:
消息称「女星江疏影投资爆仓」,机构紧急回应,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贝莱德回应打七折出售上海写字楼,表示「与贝莱德基金、贝莱德建信理财无关」,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什么样的私募基金千万别碰?
如何看待今年以来百亿私募业绩排行榜:量化完胜主观??
为什么回测效果非常好的策略实盘却不行?
为什么有些小私募公司总是做不大?
2024年有哪些私募策略值得投资?
私募的中性策略为什么今年这么火?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嘛?
高频和中低频量化研究有什么区别?
说说你都知道私募圈子里有哪些水下的规则?
量化私募把一些好的自营策略用来专门做员工内部基金,这样做到底好不好?
为什么现在期权套利策略做不出收益了?
800万如何投资能确保年化6%的收益?
似乎信托比基金更容易暴雷,请大家分析一下原因?
期货真的可以做到长期稳定盈利吗?
期权卖方为什么是高胜率?
私募年化10%为什么没人买?
多家信托踩雷杭州私募跑路事件,知情人士称最大的一家 30 亿左右,监管已启动调查,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国内基金监管机制不完善,乱象丛生,多年来有朋友问起,一律回复水太深,不建议碰。但是这两年状况跟以前又有所不同,巨型企业爆雷之下,只怕会有大面积拖累,即便原本业绩不错的基金也未必能够幸免,更甚者还有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情况,稳妥起见,我劝大家敬而远之。


前有‘公募一姐’、‘医药女神’,今有‘私募魔女’、‘金融女神’,呵呵,混江湖啊,不知道这些称号是自己起的,还是无良媒体起的?
他们应该庆幸生在社会主义法治中国,不然就凭把投资人的钱亏成这样,不得分分钟被刀啊。
发文认个错,就能抵消投资者的亏损了,这不得一字好多金,不愧是‘专家’。


宁愿相信世上有鬼,也不要信专家的那一张嘴。
投资时要有自己的主见,不要总是为外部声音所扰,投资久了,越来越觉的不受外界繁杂声音所扰的重要性,不要盲从任何人,更不要用自己的钱去验证别人观点的对错。
市场上充满着各种各样的观点,今天这样说,明天那样看,不要被那些新闻、自媒体、专家蒙蔽了双眼,头脑发热,做出各种愚蠢的决定。理财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情,上点心好不好?当你对自己的钱都不负责时,会有人替你负责的。对于一些专家、大V或是媒体的观点我们要辩证的看待,切不可盲从,有几个专家是靠自己交易赚钱的?不要被媒体、专家、大V的观点迷失了双眼,不然可能会被割韭菜。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商业财经 最新文章
全球光刻机巨头阿斯麦一季度订单远低于市场
美股纳指收跌逾 2% 创二月来新低,英伟达大
国家统计局发布 3 月份分年龄组失业率数据,
私有制是否保护了人格平等?
如何看待英伟达股票2024年4月20日跌停10个点
埃尔多安为什么被叫做经济学毁灭者?
网传南京有中介恶意做空楼盘房价,业主发起
2024 年 10 月我国养老金双轨制改革将结束
如何评价国际评级机构穆迪(Moody s)下调万
死过人的房子可以买吗?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4-01-24 23:08:55  更:2024-01-25 10:09:13 
 
 
股票涨跌实时统计 涨停板选股 分时图选股 跌停板选股 K线图选股 成交量选股 均线选股 趋势线选股 筹码理论 波浪理论 缠论 MACD指标 KDJ指标 BOLL指标 RSI指标 炒股基础知识 炒股故事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天天财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