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财汇 购物 网址 万年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小游戏 视频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淘股吧 股票涨跌实时统计 涨停板选股 股票入门 股票书籍 股票问答 分时图选股 跌停板选股 K线图选股 成交量选股 [平安银行]
股市论谈 均线选股 趋势线选股 筹码理论 波浪理论 缠论 MACD指标 KDJ指标 BOLL指标 RSI指标 炒股基础知识 炒股故事
商业财经 科技知识 汽车百科 工程技术 自然科学 家居生活 设计艺术 财经视频 游戏--
  天天财汇 -> 商业财经 -> 印度能取代中国的世界工厂地位吗? -> 正文阅读

[商业财经]印度能取代中国的世界工厂地位吗?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印度能取代中国的世界工厂地位吗?
关注问题?写回答
[img_log]
印度
贸易
中国
世界工厂
印度能取代中国的世界工厂地位吗?
印度工业的潜力就像你小时候,
家长和别人介绍
“我们家孩子可聪明了,就是不认真学习,要是认真了,那肯定考全班第一!!”
印度生产的苹果手机壳良品率为50%,生产的苹果手机良品率为34%。这种工艺水准,在哪个国家都得关门的。
这个事情想必大家都知道了。还有一件事。
今年5月,美国发生了一起严重的药品安全事故,造成4人死亡,14人失明,其中4人摘除眼球。
经调查,是病人使用了一种眼药水所致,而而眼药水中检测出来的结果是含有严重超标的、也可以说是高浓度的绿脓杆菌,这种细菌一般分布于人体的肠道末端、尿道和呼吸道。
然后不出意外,这款眼药水来自印度的工厂。
美国旋即派出调查组前往印度。
到了印度工厂调查组发现对方的生产车间就像是饭馆,所有工人出入车间既不穿防护服、也不用消毒,更离谱的是,几乎所有工人都是光着脚穿拖鞋。
忍无可忍的调查组当即指出印方的错误,印方给出的答复是这样的:既然你们认为我们工人光脚上班有问题,那为什么在药品里面没有发现脚气真菌?那就说明我们光脚生产根本就没有问题。
如果按照印度厂家这样的逻辑,那大家可以脑补一下:药品中没有脚气真菌,说明工人上班时没有扣脚丫子。那么绿脓杆菌是寄生在人体肠道末端的,那……是不是有工人上班时间上厕所,当然完全有可能是在车间外的墙角,然后用手处理了,然后再去灌装药品……
说实在,药品食品安全事故,很多国家都发生过,也包括我们。
但那事故与印度的问题有着本质上的不同,比如我们,那完全是一些奸商为了利润最大化的故意行为,明知故犯,制假造假,基本属于刑事犯罪。
而印度完全就是一个态度问题,它不是故意的,而是它认为这就是他们的标准。
比如发现印度生产的苹果手机里居然发现了大肠杆菌,但印度人认为这就是小题大作、是西方媒体借机抹黑印度的——手机又不是用来吃的,有点细菌怎么了?
就像在英联邦运动会时,组委会批评印度的卫生问题,印度的部长反驳道:我们不是按国际卫生标准,我们是按印度卫生标准。




印度贸易逆差2700亿美元,占印度gdp8%+,已经高到离谱的程度了,印度先别当世界工厂,先当它自己的工厂好吧。
印度要取代中国首先抗住股市大崩盘。
现在印度孟买指数是71045.58点,风险是肉眼可见的。
抗不住就会一夜回到解放前。
印度这种空前繁荣,曾经的东盟10国都经历过。
而要抗住股市大崩盘,得有足够的外汇储备作为减速剂使经济软着陆。
现在印度跑的就是在股市大崩盘的之前,是否能攒够足够多的子弹。
但是印度的外汇的主要来源并不是贸易,而是侨汇,每年有1000亿,第二是诈骗300亿。
世界工厂,我觉得印度这种自然资源贫瘠的国家,你还是先把贸易做成顺差在思考世界工厂把,世界工厂贸易是逆差,你这是交钱上班呢?
印度这种工业化我就很看不懂,股市都70000+了,贸易还是逆差。都是些什么神仙企业。
比中国的3000点保卫战还TM离谱,韭菜都长成竹子了,竟然没有人割?


中国从90年贸易顺差转正,攒了8年的钱才抗住了亚洲金融风暴。
印度你就自求多福把。
今年上半年印度贸易逆差扩大到1112.78亿美元,全年贸易逆差稳稳的破2000亿。
印度这是光屁股花式游泳,还世界工厂。
从经济数据上看,印度就是一个巨大的旁氏骗局。
股市飞天的世界工厂,竟然贸易逆差。
合着世界工厂是你讲的故事?
印度底子很好,但是有个70000+股市在里面搅屎,印度别说取代中国,他就是保住他那硕果仅存的工业基础都难。
不能。
我不想从供应链完整性(大部分关键部件都进口),工业基础设施(电,物流),营商环境(动不动罚款)这几个角度来说这个事,觉得有点欺负人,而且知乎里面很多大佬都分析过,我就单纯的从人口这个看上去印度最有优势的角度来说。
知乎流行的几种说法:
1:印度人口结构非常好,有大量的年轻劳动力。
2:中国当年工人素质也差,通过培训现在也是工业强国。我在好几个回答里看到,海尔最早对工人的要求:不能在工厂里大小便。然后根据这条推出我们80年代的工人水平不行,印度也可以通过培训他们的工人来达到我们现在的水平。
3:工厂不需要知识和技能,能吃苦给钱就行。有富士康打螺丝的师傅现身说法:印度人也可以随时进厂打螺丝,而且不比我们差。


我们一条一条来:
1,人口结构。随着经济的发展,出生率是必然会降低的。所有鼓励生育的政策,在进入21世纪以后都没有成功过。印度的出生率也在一路下跌:


到今年估计就会跌破2了。
所以,印度人口停止增长甚至降低基本上也是可以预见的,总不能和美国国债一样,没有上限吧?留给印度施展“人口红利”大法的时间窗口也很紧张。这种限制,不仅仅是人口增速本身,更重要的是随着技术的发展,对“身强体壮”的年轻劳动力,甚至“劳动力”的需求也会慢慢降低,加上可以预期的碳税,印度出现马尔萨斯陷阱真的不好说。
再给大家普及一个冷知识,印度比我们提前30年搞的计划生育,因为马尔萨斯理论真的要在他们身上证实了。后来英拉甘地失败了后,后续领导人没有人敢再提计划生育,然后出现了人口爆炸式增长,一直持续到了2010年以后。莫迪政府其实也一直把控制人口规模作为人口政策的重点,本质上也是“计划生育”,可见印度人也不是多想吹他们的“人口红利”。另外一个信息,1978年以来,印度和中国的人口数量差距从未拉大,3亿缺口一直在缩小,然而GDP却越拉越大。所以,印度的“人口红利”为什么不早点发功,跟我们抢着发展工业呢?
从人口结构过度到人口素质这一段,我想分享的是,印度北方最穷的四个邦,占到了印度总人口的40%,更要命的是这些地区的人口增长率是发达区域的5倍。换言之,新增的人口很大一部分在落后地区,印度落后地区的教育,基础设施,谈“人口红利”还不如谈一谈怎么样让他们不要成为发展负担,或者出现人道主义灾难吧。
2:工人素质。除了上述的人口增量主要来自落后地区以外,印度的基础教育普及率,各种宗教,文化等因素不具备大规模的成为专业的产业工人。
大家可以去看看自己买的衣服鞋子等这类从中国转出去的所谓的低端产业,大部分来着越南,孟加拉,甚至是柬埔寨,我是从来没有买的过印度产的东西(为了防止出现这种情况,我以后不买苹果手机了)。
先反驳一下关于中国80年代工人素质的说法,在某其他高赞说张瑞敏关于车间不准小便的回答下面,一群工人子女现身说法,自己的父亲每天摸鱼。
我跟你们说一下,那会儿很多国营厂都有保育院,就是孩子出生没多久,就要放到那里,因为大人要工作,要加班。
关于海尔车间撒尿的问题,有个现成的例子:旧金山大街上的大便密度全世界都能排的上号,但是也不妨碍旧金山依然是当今世界科技最发达的城市之一。你真的把张瑞敏“不准车间撒尿”解读成大部分员工在车间撒尿了吗?成年人一天大约八泡尿,以当年海尔的机械化程度,车间人员密度不可能太低,我觉得他们可能得穿着雨鞋趟着尿上班了。
有人摸鱼吗?肯定有,现在工厂里摸鱼的大有人在,但是总体的风气还是不错的。为什么有人摸鱼?是因为效益不好,没有活干。比如我熟悉的军工厂,在90年代,由于国防投入小,没有任务,大部分都在摸鱼。军工厂又不能解散,所以就耗着。等大家都觉得活不下去,然后纷纷转战民品,又有活干了,一个个干的热火朝天的,归根到底是经济发展受限。
这些你都不信,最起码知道我们的“铁人”王进喜吧?
不服气看看那会我们工人同志们的精气神,再去看看印度人,你心里就有数了。
3,产业工人到底需不需要教育基础。富士康打螺丝的大哥认为不要,不识字的老头老太太都比他干得好。
别的我不知道,我只跟你说一个CNC操机员大概工作步骤:
最早开始做热机器,开始点检,也就是看看设备情况,比如冷却液够不够,主轴转速对不对,然后开始看工单,调出程序,安装工装夹具,过程中需要对刀,检查程序,输刀补,然后第一件自检,做记录。。。过程中可能遇到:程序出错,检测不合格,坐标输入错误等等不可预知的问题。(这是我刚打电话问的一线操机员)
所以你觉得一个不识字的可以胜任这个工作?你要知道,即使印度,很多操机员都有本科学历。
另外,螺丝哥完全忽视了基础教育的目的,我国基础教育的教学任务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素质。要想成为一个真正健全的人才,需要具备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并不单纯只是认识几个字。
一个经过系统教育的人,才能培养起建立比较系统的道德观,责任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健康的心态。
辛格提“人口红利”大约在21世纪初,快20年了,还是“潜力无限”。
最后,国内的人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把自己带入到印度,美国,欧洲,可惜,文化,宗教,地域的差距,分析问题千万不要这么做,还有就是不要形而上。
(持续更新,欢迎评论区对线,点赞收藏)
单纯说工人素质,20世纪80年代国内工人素质比如今的印度工人要低得多。
20世纪80年代,国内工人真的很难说有“素质”。
日本人NHK电视台拍摄过一个纪录片,讲的是20世纪80年代来华做技术支持的日本技术人员讲述他们在国内的所见所闻所感。
其中有一个技术人员表示,他去的中国工厂根本没有“质检”,产品生产出来就销售出去,买到不合格品只能怪购买者自己倒霉;日本技术人员表示自己大受震撼:




好,这可能是日本人造谣,但是前河南省副省长张以祥从煤炭部机械制造局技术处空降到郑州煤矿机械厂,他发现该厂白班1000人,竟然有500多人迟到。


再说一个已经不算冷知识的冷知识,“质量就是生命”这个理念是德国大众20世纪80年代灌输给中国工人的:


所谓的“瓜菜代”指的是当时“上汽”有人提出内销桑塔纳和外销桑塔纳可以搞两个标准,内销桑塔纳质量标准可以适当放松。
结果遭到了德国大众首席代表李文波的强烈反对,官司一直打到市长案头,最后市长拍板决定国产桑塔纳在质量上一视同仁。
以上事例说明了中国工人的素质也不是与生俱来的。
实际上,为了培养中国工人养成基本的工作习惯,德国大众成批成批把“上海大众”的中国工人拉到德国去培训:


另外,根据小米印度公司的中国员工的见闻,目前印度中高端劳动力在个人素质上已经不低于同等中国劳动力了。
生产实践中,沈焕刚发现,由于印度大学将对电脑 的使用列为必修课,印度员工对许多电脑软件的应用甚至好过中国员工。“他们是专门针对现代化企业去培训的一代人,你和他们沟通时,涉及到要讲‘因为’、‘所以’这种逻辑性的沟通时没有什么障碍,他们的教育经历很符合中国企业,尤其是技术型企业的需求。”沈焕刚感慨道。
脉脉-成就职业梦想?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698782882&efid=UJmFDBib0jG5fLjO2jO92Q


中国49年建的国,
印度50年建的国,
搞的我以为印度2023年建的国似的,大家都是同一时间建国,印度家底比我们丰厚。最后
中国的GDP约为17.6万亿美元。
印度的GDP为2.95万亿美元。
印度潜力巨大,这么多年过去了,还是潜力巨大。印吹嘴一张一合就值14.65万亿美元。
目前来说:数据不支持这一论断。
印度:
能买到为什么要造?
直接买它不香吗?
世界工厂又累又不挣钱为什么要当?
~~~~~~分割线~~~~~~
印度的国际环境一直比国内要好,如果说我们成为世界工厂和加入世贸有直接关系,我们是2001年加入的,而印度是1995年加入世贸组织的,印度要做世界工厂至少比我们占有先机的。
理一理数据吧。
GDP年度增长率(1961-2021,印度)


从1995年开始,增长率介于3.4%-8.4%之间,全是比较高的一个增长阶段,在20年有一个猛然下降,就是疫情的影响。
GDP年度增长率(1961-2021,中国-印度对比)


我们和印度相比,基本增长率也不弱于印度,疫情期间大家众志成城,付出了很多,我们的下降程度也低于印度。
印度出口总额(百万美元)


印度在20年后有了明显的增长。
中国出口总额(百万美元)


中国近10年的出口总额比印度高了一个量级,中国在20年后也出现明显的增长,图中可以看出我们每年有一个低点的过程,就是每年的年初,想必大家应该知道了就是春节。
印度劳动人口参与率


印度劳动人口参与率近10年呈整体下降趋势,2013年最高为52.446,在2017年后劳动人口参与率有了较大的下降,而后开始回升,到2022年为41.300,依然没有回到17年的接近水平。
中国劳动人口参与率


中国劳动人口参与率近10年也呈下降趋势,2013年为69.970,然后开始下降到2022年的66.902。中国的劳动参与率要比印度高20个点。
都说印度人口多,未来是中国的有力对手,至少目前来说,人口并没有转化为印度强有力的生产支撑,如果人口不参与生产,那么印度搞生产力提升就太难了,不可能凭空出来机器机械化而不需要人参与,目前有这个趋势,但是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以5年为单位吧。
印度发电量(GW)


可以看出近10年印度发电量增长了约1.5倍,高值为125k。
中国发电量(GW)


中国近10年发电量也增加了约2倍,高值为820k,大概是印度高值的6倍多,就印度目前的发电量还没有中国10年前发电量高,就现在社会发展来说,电力无论是生活用,还是工业生产用都是不可或缺的,说电力是生产生活的基石一点不夸张。哪怕开个空调也是需要电的。
印度油消费量


印度油消费量呈增加趋势,近10年增加了约1.4倍,高值5185.000,从19年到22年,没有延续之前的增长率,增速放缓。众所周知石油是工业的粮食,不说汽车烧油,石油化工的原料都没有多少,那么化工产品肯定也受限,除非直接买化工产品成品,不参与生产制造过程。
中国油消费量


近10年油消费量我们也增加了1.4倍,高值14893.000,低值10563.000大约是印度高值的2倍。所以印度油消费量需要继续增长才行。从汽油、柴油、航空煤油,到化肥、化纤、医药、塑料,石油都可以作为生产原料。
印度煤消耗量(截止到2018年)


截止到18年,印度煤消耗量一直呈增加趋势,消费量增加不到2倍,高值452.221。煤主要的作用就是燃料和煤化工,不太清楚印度煤消耗量使用用途,但是消耗量是增加的。
中国煤消耗量(截止2018年)


截止到2013年,我们的煤使用量一直呈增长趋势,高值为1969.073,之后截止到更新时间开始呈下降趋势。18年同时期我们的消耗量基本是印度的4倍。
截取了部分数据,GDP,工业原料,电力和人力等,从数据量级和变化趋势图线可以看出最基本的工业需求品料来说,印度无论是绝对量还是增长率都不如我们,甚至比不上我们十年前,人员劳动参与率比起我们也还差不少,虽然说世界工厂我们不怎么喜欢,我们想要中国创造也不是仅仅中国制造,但是没有制造经验创造就是空中楼阁,虚的。
印度地大人多,具有优势,但是目前数据并不支持它的崛起,成为世界工厂,可能东南亚一些国家会部分取代一些分工,但是我们目前依然是绝对优势。
目前来看,印度不会成为世界工厂,或者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以10年为单位吧,多少个10年,等看印度发展速度,也得看我们的发展,毕竟增长到一定阶段,增长率自然就下降了,基数在那呢,发展中我们遇到问题,踩过的坑,印度也得过。
不能,
三哥建国比我们早,加入世贸也比我们早,国际环境也比我们好,
他到底在等什么?
不能说完全不可能,只能说可能性不大。我不是说印度不行,我是说印度其实很行。他虽然到现在都没有爆发式增长,但增长水平已经超过全球平均情况了,再过十年达到世界第三也很有可能。
不过替代世界工厂这个事情吧,不能刻舟求剑,因为这个世界是动态变化的。就比方说swift,如果刻舟求剑地看,那踢出swift就是金融核弹,俄国经济要像14年一样大幅度衰退,结果人家居然经济要逆势上涨成欧洲第一了。这就是时代变了,不能刻舟求剑。
很多人考虑事情的时候,总是下意识忽视中国的影响,甚至忽略整个第三世界变化的影响。总把欧美控制全球,随意支配全球贸易流向当成永恒。认为只要欧美愿意给订单,就能再复制一个中国。
可实际上当初中国刚开放的时候,欧加美能超过全球一半接近百分之六十的GDP,可现在欧加美勉强超过百分之四十,这还是欧盟扩容好多国家的结果。
现在是美国勉强能保住增长和GDP比例,欧盟则彻底拉胯。就算今天上帝出手,欧美一夜之间订单全给印度,他的订单也不足以再造一个中国了。
一个非常明显的事实是,23年美国GDP确实涨了,但整体货物消费力是在降低的。他的实物进口和本土制造双降,总体货物数量降不少,关税也大幅下降,增长纯靠服务业涨价。
但服务业涨价是没法给印度工业下订单的,最多给印度的客服涨工资,这还要看美国老爷心善不心善。真正能拉动印度工业的实物进口,能完全顶起墨西哥加印尼,已经不错了。
美国都如此,欧盟更难看,欧盟的实物进口崩得要命。欧洲人服装进口都降了很多,给土耳其的纺织订单彻底崩了,这两年土耳其纺织业简直要命,老欧洲事实上缺钱以至少穿衣服了。
这就是第一个大环境变化,欧加美能给的拉动工业的实物订单比起中国入世时大幅度减少。
另一个变化是,比起中国入世时,整个世界的制造业内卷程度大幅提升。
这不光是中国这头工业哈斯塔超进化导致的制造业内卷,更重要的是,随着近二十年的和平发展,有能力承接欧美实物订单的国家数量翻着倍地增长了。
九十年代的时候,中国所面对的工业制造竞争国家,也就日本、四小龙四小虎,已经很卷了。可现在别说中国这个十几亿人口的工业国,就新起来的越南、孟加拉,这两个加起来就两亿多人口了。中南半岛和黑非洲嗷嗷待哺的国家可不是一个两个,甚至伊朗都已经工业过剩了。
印度事实上要面对日本、四小龙、四小虎、越南、孟加拉、中国等等整个东亚东南亚制造业集群的加起来的工业制造竞争力,说不定还要加上哪天解禁的伊朗和美国扶持的墨西哥啥的。
所以,怎么说呢?印度想取代世界工厂,就算各方面条件都达到,做到和中国一样也不足以获得相同的成功了。这个事就像富人创业,有很多不可控的天时地利,你把他变成穷光蛋让他现在再创业一遍,东山再起就很难了。印度差不多就是这个难度。
嘁!
工厂一要纪律严明。
工厂二要消除文盲。
工厂三要尊重科学。
工厂四要语言统一。
工厂五要吃苦耐劳。
工厂六要认真负责。
印度能做到哪一条?
不是人多就能干工厂的,蟑螂更多。
不可能,没资格!
中国之后,世界再也不会存在单一国家/地区的世界工厂了!
印度社会(阶级)制度、文化制度、营商环境等各方面都是垃圾级,印度虽然人口多,但是其他方面太差了,除了上述最严重的问题,还有受教育程度、基础设施都不行。
印度其实就是21世纪最大的封建主义国家,也是人类历史上最庞大的封建主义国家!
更重要的是,现在世界经济又陷入存量竞争,实话实说,已经没有印度的蛋糕了。欧美不希望我国繁荣富强,也会不希望印度繁荣富强抢他们的蛋糕,这是没有疑问的。
高素质人口才有人口红利,否则是人口灾难。
这里的高素质不仅仅指受教育程度(也就是高素质不能局限于学历),应该还包括为美好生活奋斗的意愿,换句话说就是勤劳程度。
可惜的是,印度的人口根本就谈不上高素质,对于本观点,我有三个角度佐证,其一印度劳动力参与率太低了(女性劳动力参与率更是低得让人震惊),其二印度教育普及不足,其三印度高素质人才及其资本流失严峻。
1、印度劳动力参与率太低
实话实说,我真的被印度这劳动力参与率震惊到了。如以下数据所示,我国劳动者勤奋程度碾压印度,我国的劳动参与率高达78%,其中女性的劳动参与率也是全球最高之一,而印度劳动参与率只有46%,女性劳动力参与率更低。
而且,随着机器人及自动化系统的发展,未来越来越多的“熄灯工厂”,根本不需要那么多劳动力人口,比如我国现在虽然面临人口老龄化,但其实还存在较大的劳动力过剩压力,我国其实需要的是高消费人口,而不是劳动力人口。(旧文《从《美国工厂》窥探智能化时代的"新失业"》)
据彭博、埃森哲及福布斯的预测,相对于2016年,2030年全球将有约800万个就业岗位被机器替代,其中中国和印度各占236万和120万个。相对于人工,机器人具备危险系数低、出错概率小、成本低、流动性低的特征。






2、印度教育普及不足
如下图所示,论教育投入和普及,印度更是远逊于我国。前面论据1说明印度人比较懒,甘之如饴。论据2则说明了印度在高学历人才培养上也不足,不足以支撑印度配置高端产业。
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世界大学2016~2017年排名显示,印度大学没有进入前200名的,直到2021年才有3所大学进入全球前200名(英国这教育排名其实都挺偏心英国原殖民地地区或国家,就这居然还不能排名靠前)。
这就导致印度有条件家庭留学比较多,而且本身英语语言也占优势,留学多也导致后面人才流失严重。
而我国则不一样,高学历人才太多了,苦恼匹配就业岗位不足。去年开始,我国出生人口规模已经不及每年高考招生规模了,这意味着17-18年后,根本就不需要中考分流,全部都可以接受高等教育。现在我国每年培养的硕士生就是100万规模。


3、印度高素质人才及其资本流失严峻
大家都应该清楚,美国很多互联网巨头公司的CEO是印度裔,现在英国首相都是印度裔。这一方面说明印度裔在欧美吃得开,但是,也同时意味着印度人才和资本流失很严峻。
本身语言和文化的优势,导致印度裔在欧美职业没有天花板,同时国内没有匹配的岗位,这样移民他国的印度裔就很难想着回国,很可能成为世界公民。如此往复,印度很可能仓位欧美的粮仓,欧美只需要吸引印度人才和富人落户,就会带着资本和技能过去。
相关研究显示,美国每年签发的H-1B工作签证,约一半发给了印度人:2000年,超过12万印度人拿到H-1B工作签证,占53%;2006年,美国把56%的H-1B工作签证发给印度工程师和科技人才,还接受约7.6万名印度留学生;2014年获得工作签证的计算机人才中,印度籍人才占比高达86%,中国籍仅占5% 。有学者估计,加上其他的职业移民以及签证入境,印度每年流入美国的人才总数达二十多万。
流向美国的印度人大部分是科学家、工程师。2019年美国官方统计数据显示,美国印度裔家庭收入中值高达12.7万美元,是所有族裔中最高的(也高于华裔),远高于美国整体的6.7万美元。 因此,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教授、比较教育学家罗伯特·阿诺夫(Robert Amove)认为,“(印度是)一个向西方输送高级人才的净出口国。”


4、归纳总结
印度政府效率比较低、劳动参与率太低了、教育普及也偏慢。不仅如此,印度还面临重大人才和资本流失的危机(我国比印度好一些)。个人不看好印度复制我国30-40年改开的巨大成就,在你争我夺的时代潮流中,印度没有抓住机会,我国已经全面开启经济转型升级了。
印度发展太慢了,中日韩可都是走出了一波“奇迹指数增长”,印度经济增速其实不算亮眼,我国一些专家总总忧虑我国工业产值占比下降过早了,印度工业还没啥呢,占比都下降好久了。
更重要的是,现在世界经济又陷入存量竞争,实话实说,已经没有印度的蛋糕了。欧美不希望我国繁荣富强,也会不希望印度繁荣富强抢他们的蛋糕,这是没有疑问的。


本文节选自2023年初公众号【悟空新之助】分享的文章:
印度将取代我国成为第一人口大国,人口红利几何??mp.weixin.qq.com/s?__biz=MzIzMDE0NzI2NA==&mid=2650034433&idx=1&sn=521618bf05d40fbf4a3a8c06ff17e514&scene=19&key=e5ad1fac7af1067985d9783118b2ab1908e07c4f7929442ee4636907ccd18c30ebb5b4d9c91baea4e8ece36da1b288755089e778212fb0498000779fbbc1ec4fb6d40cc04d3c13fabfafe3ff587387e2f844a4843217c8dd579e7de93db63f6bb13f5d999f90227658d4c9e8798b8671e4df06c780841f8504c24549f00e3ae9&ascene=0&uin=Nzg1Mzg1NTIy&devicetype=Windows+10+x64&version=63090217&lang=zh_CN&countrycode=CN&exportkey=n_ChQIAhIQetSj7GeNNO78I90jFEXJThLgAQIE97dBBAEAAAAAAPTKK2QHq54AAAAOpnltbLcz9gKNyK89dVj0H7JrvkVHKMnNDWzaSan6zlAnCkPERZFMwtwqUhO1ipDo5aUACoR2j3jVzha%2BYKL4Q1I1vN5gSvChjvvTf9Lsb9faNPPOOYIQ%2BUqV1nkULdGxA3ZL8vizrq6WCU%2FDVcY2V96ZfE9gSAmRPPhAcVpWfZbZM5MtKLABhr2RWcSuD%2FivoTFPmjYfOSfOGzsccdbhdsTPSk0Jhf1sBrHf3SehWt%2Bvk%2B4M8WeQjmN8CWctO9U%2B3%2F%2BxJHGenPM2&acctmode=0&pass_ticket=VQO20Z4mluPayDEEn9oRoKobI%2Bq6Us8F62u3cCKm%2FSUds4O4HUiKiZ0fW3ht8ekSqWMZdAWN1%2F0NYutivRWVKw%3D%3D&wx_header=1&fontgear=2




不能。以特斯拉为例,看看这张图


可以,并且正在快速推进。中短期来看,世界的消费市场就那么大,主要集中在欧美,他们把订单给谁谁就是世界工厂。
中国能生产的工业品印度也能生产,无非就是成本高一点,低端工业品的生产并不需要什么尖端科技。况且很多工厂直接就是外企投资的。
记住,欧美国家作为甲方,是拥有贸易的主动权的。
印度确实可以当下一个世界工厂。毕竟现在的那个世界工厂,二十年后就没几个工人了。服装塑料小五金之类的小厂,到那时候将大规模倒闭。
印度有世界工厂最需要的人力资源,而且印度人也没多强的反抗意识,适当培训后就是良好的血汗工厂燃料。独立七十多年,印度在工业基础,国民教育,世界贸易等等方面,也有相当的积累。所以说印度有足够的潜力和能量来接替中国,成为下一个世界工厂。
现在的印度,在成长为下一个世界工厂上,几乎已经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但麻烦的是,如果没有这个东风,他们所有的潜力,准备,都是一场空。
这个东风,源自东方,他叫:中国共产党。
现在看来,金主最怕的不是工人素质低,也不是成本贵
他们最怕经商环境不稳定
很明显口罩之后中国留给他们的印象很糟糕,这给印度加了分
另外中国工人生活成本居高不下,影响很快就会到了盖不住的地步,人口问题会波及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也包括外资用工环境。
短时间内印度不会取代中国的世界工厂地位,但是在华外企面临的困难会越来越多,所以印度取代中国的趋势还是一直存在的
当然可以啊,一个建国75年,其中72年都是贸易逆差的国家。谁不喜欢,跟谁做生意都是送钱,这种“世界工厂”谁不爱?
谢邀,不会。原因很简单:中国和美国在竞争全球产业链的主导权,也叫产业链重塑。产业链重塑,有几点:
1.中国会把中低端产业链放到能“控制”的地方,比如东南亚。
2.美国不可能再容许出现一个中国这样的巨无霸,所以美国更多地会把产业链放到中美洲,比如墨西哥。
3.印度本身这个国家是个缝合怪,宗教、性别、党争、民族、阶级等一切乱的因素,印度全部都有。印度没办法发展经济,最直接的一点,你征地都是一个问题。
但是印度毕竟是人口大国,所以多少会发展一些工业化。想翻身成为工业化国家难的很。全世界工业化就那么多,中国、美国、欧洲、日韩已经在竞争了,这还不算印尼、越南、墨西哥。
中国经济未来发展194 赞同 · 44 评论文章


这个世界不会只有一个世界工厂,过去不是,现在不是,将来也不会是。目前而言,除了中国,德国和日本制造的商品也是卖全世界的,他们就不是世界工厂了?所以,中国能否成为世界工厂,能否保持世界工厂的地位取决于中国。印度能否成为世界工厂取决于印度。印度成为世界工厂必不一定要取代中国。
十几年前的中国,制造业可能大部分都是外国品牌在中国设立的制造工厂。如果一直都是这个状况的话,当中国的人力成本不如印度廉价的时候,这些外国品牌就会迁移到印度去。然后中国就会失去世界工厂的地位。担心印度会取代中国世界工厂地位的人,他们的逻辑应该就是这样的。但如果中国出口的工业产品大部分都是中国品牌,中国技术,比如中国的智能手机,中国的电动汽车,中国的高铁、中国制造的光电产品等等,外国是很难取代的。这有点类似现在的德国和日本。
所以,只要中国坚持把制造业作为立国之本,把国内的产业链这个内循环做好,提升和巩固中国在制造领域技术的先进性,不管印度的制造业怎么发展,世界工厂都会有中国一份子。中国的人口基数足够大,幅员足够聊过,任何小众的需求都可以孕育出一个杰出的、能够盈利的公司来,都可能成为一个产业。这就是中国的无线潜力和希望。
最后,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这离不开中国人的勤劳、奋斗,离不开国家的高瞻远瞩,离不开伟人们为中国画的圈,指的路。印度要想成为世界制造大国,不能靠美欧的施舍,也不能指望中国的衰退,给靠印度人和印度政府去努力,去奋斗。
简单说吧,就两个小问题。
次要是印度属于(亚)热带,而热带区域全世界的人群共性就是懒散,差不多得了。
不针对任何人哈。自己看传统发达国家和那些有规矩凝聚力高的族群,多少比例是热带亚热带区域的。
跑个题新西兰澳大利亚离赤道不近,不算热带,小学生地理。
主观划水,祖传摸鱼,真的就不容易发展。
所以你说越南泰国北朝鲜还有点可能性,印度……总之吃点亏可以吧?
更重要的是国家组织严肃性,也就是说权力集中和管理效率。
这个要不然看看军队,要不然看看金融体系股市那些。
如果国家中央说了等于没说,下面财团大佬自己拿主意?国家走十几年行业顺风船也许可以,但是稍微有个波折而且一定会有,那组织管理跟不上,国外势力以出手,直接打回解放前是分分钟。比如说古巴阿根廷委内瑞拉等。
这才是最大难点。
总之,印度发展十几年甚至两代人正常,但是保持住而且顶住逆风不翻盘,这个还有很多地方得大力气改变,不容易。
八十年代,香港台湾来大陆建厂的资本家也频频吐槽大陆人懒、没有纪律、散漫成性,还天天停电,实在没办法做下去。
嫌货才是买货人。三资企业越来越多,东莞一塞车,全世界电脑都断货。香港台湾工厂一批批倒闭,大陆成就了富士康。
现在问这些问题的,一定是九五后的小朋友。
想当年改革开放初期,外商来到中国设厂,对于中国工人的评价是极低的。
习惯了吃大锅饭,摸鱼混工分的日子养成了恶习,根本无法胜任生产的重任,
当年的闹腾总还有人记得,工人是毫无素质可言。
再回到印度的话题,许多人拿印度工人的素质说话,全忘了当年自己的模样。
工人的素质是培养出来的,有环境,给机会,印度工人的起点比当年中国人要高的多,
国人哪里来的底气说印度不行?
记得长辈回忆起当年回国投资的情况,生产线的工人还得发一张表格,背26个英文字母,
现在的人还真别怀疑,当年就这么过来的。好歹印度人的普徧英文程度与我们相比,
哪怕放在今天,都高了不知凡几,更合况生产流水线的工作性质,真有国人口中那么高不可攀?
无非是自欺欺人的驼鸟心态而已。
越南工人素质不比印度好到哪里去,大家可以去查查三星在越南的生产状况,
才短短几年时间,越南成了三星最大生产基地,当初国人批评越南工人的水平成主弦律,
如今那些被打脸的人,可曾给过什么说法?
我没说印度一定能行,就算它不行,越南行不?印尼行不?泰国行不?墨西哥行不?
单一国家不行,那么加起来行不?
没错!美国就是卯起劲来的干,就是要尽可能将中国排除在外,不管印度能否取代,
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都确定要被拿掉,国人要是再心存侥幸,苟且偷安的自我意淫,
不用太久时间,必然后悔莫及。
莫谓言之不预。(我不歌颂,不代表我不爱国,看清事实的人,才是真心为国家好的人)
印度市场化最大的问题在于政府态度,教育,土地制度,商业制度,执行力上面。首先联邦制国家政府对各个邦域的控制力就不足,其次10多亿人口中教育程度达到当前国际市场劳动力需求的人也就最多一亿左右,当前教育体制下的劳动力远远不够,另外土地,和商业制度完全沿用当前成熟的英联邦法制,太超前了,完全无法适应市场开放初期的经济体制。 执行力就不说了,他们懒散的风格根本无法保证一个成熟的市场运作。现在印度想成为下一个世界工厂完全不可能。
实际上,现在跑到印度的中国工程师,已经毫不客气说这是历史潮流,没有人能阻挡。
国内还是有一些专业媒体,他们详细采访了中国工程师在那边感受,目前观察是,印度的制造水平正在慢慢上涨。
李说,中国工程师有时会谈论他们如何努力让自己的工作变得过时:有一天,印度人可能会非常擅长制造iPhone,以至于苹果和其他全球品牌在没有中国工人的情况下也能做到这一点。三名经理表示,一些中国员工不愿意当老师,因为他们将印度同事视为竞争对手。但李说,进步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我们不来这里,其他人就会来这里,”他说。“这是历史的潮流。没有人能够阻止它。”
富士康在印度造iPhone:除了劳动力一切都很贵_澎湃号·湃客_澎湃新闻-The Paper
富士康在印度造iPhone:除了劳动力一切都很贵
导语:把印度也“卷起来”。
当中国工程师李海离开寒冷的中国北方,飞往印度南部湿热的泰米尔纳德邦时,他完全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那是2023年初。出行前几个月,他工作的富士康iPhone工厂的一位经理请求志愿者前往印度进行临时任务。李没多想。他从来没有去过太多地方,但很渴望去旅行。“我只是想出去看看,”李告诉笔者,他使用化名,因为他无权接受媒体采访。
李老师说话温柔,真诚,不张扬。他在中国一个以钢铁工业闻名的农村地区长大,从未离开过太远的地方。但他对更广阔的世界缺乏了解,他用好奇心弥补了这一点。
在他出访之前,富士康组织了一次关于文化敏感性的简短培训课程。在那里,李被教导不要提及宗教或政治,在与新的印度同事交谈时要说“请”。“中国人说话可能会很直率,”他说。“但当我们与印度人交谈时,我们应该更有礼貌。”
李最担心的是食物。出发前夕,他在行李箱里装满了止泻药、几包用来做中国火锅的汤底,以及——因为他听说印度人用手吃饭——筷子。
紧张而又兴奋,李带着他的第一本护照登上了他第一次出国的第一趟航班。这次飞行带来了一系列惊喜:湍流、他中途停留的新加坡机场里拥挤的人群、用英语与他交谈的机组人员。
Sunguvarchatram是他的最终目的地,那里是位于州首府金奈郊区的工业中心。该镇位于目前正在进行的全球电子制造业转型的中心。
与许多竞争对手一样,苹果多年来一直依赖中国组装产品。但政治和经济因素迫使该公司以及更广泛的科技行业重新考虑这种做法,寻找来自整个地区的合作伙伴。
富士康(也称为鸿海精密工业)一直在大力投资位于Sunguvarchatram的iPhone工厂。但据知情人士透露,由于工厂材料成本较高,且有缺陷的手机比例较高,该公司一直在努力复制其众所周知的残酷效率。两位知情人士告诉《世界其他地区》 ,因此,位于Sunguvarchatram的富士康工厂生产的iPhone利润一直低于中国制造的iPhone。富士康没有回应置评请求。
今年年初,为了提高产量并为工厂生产苹果即将推出的旗舰iPhone 15做好准备,富士康向Sunguvarchatram派遣了更多中国工人。像李这样的工程师将使印度工厂达到中国的速度。
李和他的数百名中国同事的任务是使用语言应用程序、记不清的课堂英语和手势,为印度劳动力翻译富士康公式,因为印度劳动力基本上不熟悉21世纪电子制造的强度和复杂性。
这将是一个严峻的挑战。8月下旬,世界其他地区参观了Sunguvarchatram,富士康和其他苹果供应商正在这里全力以赴,准备iPhone 15的发布。我们采访了二十多名装配线工人、技术人员、工程师和经理,他们都要求匿名或化名,以避免被雇主识别。
他们详细介绍了过去一年左右在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工厂之一所发生的成功、斗争和文化冲突。在中国,富士康要求工作时间长、目标高、延误和错误最小化——所有这些都被证明很难(如果不是不可能的话)在印度复制。这种压力显然对公司的当地员工造成了影响。
最终目标——iPhone 15的成功生产——将成为印度新兴制造实力的一个引人注目的标志。
希夫纳达尔大学喜马拉雅研究卓越中心研究员阿南德·P·克里希南(Anand P. Krishnan)研究中国和印度的制造业劳动力问题,“政府传达的信息是,印度已经出现,并正在迈向成为制造业强国”。印度告诉世界其他地区。“在印度生产整部iPhone 15——这不仅对苹果来说是一个重要时刻,对印度来说也是如此。”


SIPCOT工业园入口处的标牌,富士康的iPhone工厂位于Sunguvarchatram
每隔八小时,Sunguvarchatram的街道上就会挤满印有跨国科技巨头名字的公交车——三星、雅马哈,或者代表富士康鸿海的FHH。疲惫的工人被运送到工厂和他们的公寓或宿舍(在印度被称为旅馆)之间。其他人则跳上摩托车或爬上三轮机动人力车。


Sunguvarchatram是印度南部最大城市金奈和班加罗尔之间新兴工业走廊的一部分。外国汽车制造商首先在这里开设工厂。从 2000 年代开始,台湾科技制造商开始开展业务。其中包括富士康及其竞争对手纬创资通,纬创资通是2017年第一家在印度生产iPhone的公司——低端iPhone SE。
该地区仍处于从农业城镇向全球制造业中心的转型过程中。休耕地中散布着高科技工厂园区和全新的宿舍,可容纳数千名装配线工人。
Sunguvarchatram的发展对纳伦德拉·莫迪总理来说是梦想成真。2014年,在德里的一个地标建筑上,他首次发表独立日演讲,公布了后来成为他标志性的“印度制造”倡议。“我想在红堡的城墙上向世界各地的人们发出呼吁,‘来吧,印度制造’” 莫迪说。
在20世纪下半叶的大部分时间里,印度是国家电子制造商行业蓬勃发展的发源地。但1991年,进口税降低,外国竞争者涌入并主导市场。印度品牌倒闭,该国科技制造业崩溃。这也是印度过去三十年来一直面临为其年轻且快速增长的人口创造就业机会乏力的问题的原因之一。
据政府称,自宣布“印度制造”以来,每年的外国投资增加了一倍,但批评者表示,这一举措充其量只是一项正在进行的工作。2003年至2018年间,制造业的增速略快于印度经济的整体增速,但尽管有“印度制造”,但此后却一直落后。去年其产量仅增长1.3%。然而,科技制造再次成为亮点。自去年以来,富士康、三星和中资的赛尔康等公司都宣布新建或扩建工厂。
印度投资的主要驱动力是持续的中美贸易战。对于某些制造业来说,中国工人也不再是最便宜的选择:该国的劳动力正在萎缩, 受教育程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高,而且对工厂工作不再那么感兴趣。


Sunguvarchatram的墙上挂着政治海报,上面有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和其他印度人民党政治人物(左)的照片,旁边还有著名的泰米尔演员维杰(右)的照片
去年年底,全球最大的iPhone工厂(位于中国中部郑州的富士康工厂)发生的一系列危机凸显了苹果公司需要使其制造合作伙伴多元化。据一项估计,工厂的延误使苹果公司每周损失10亿美元。
此后,苹果加快了在印度的扩张计划。富士康正在将其在该国的劳动力数量增加一倍。公司董事长刘扬在过去18个月内与莫迪会面3次,讨论扩张计划。台湾政府资助的贸易促进组织台北世界贸易中心金奈分部主任施儒尔斯 (Jules Shih) 告诉笔者,iPhone供应链中的许多其他公司也在物色工厂选址。
中国的一些制造业实力将是印度难以匹敌的。中国的一党制不遗余力地支持富士康,投资数十亿美元帮助建立工厂、补贴能源和航运,以及在劳动力短缺期间招募和运送工人。独立工会在中国是被禁止的。
在印度,苹果的供应商必须与当地政策制定者、土地所有者和劳工团体抗衡。该国缺乏中国庞大的材料和设备制造商网络,这些制造商通过削减自己的利润来争夺苹果订单。“苹果在中国被宠坏了,”最近从中国调往印度的一家苹果供应商的高级经理告诉笔者 。“在这里,除了劳动力,其他一切都很贵。”


人们经过Sunguvarchatram繁忙十字路口的公交车站
富士康于2019年开始在Sunguvarchatram生产iPhone,从iPhone XR开始。那时,该模型已经存在一年多了。当李于2023年初抵达富士康Sunguvarchatram时,该工厂正在生产iPhone 14,该产品在印度上市两个月后就开始生产。今年,我们的目标是在印度制造的iPhone 15s型号发布后立即发货。
iPhone工厂是占地60公顷的庞大园区的一部分,富士康也在这里为其他品牌生产手机。大约35,000名员工在六栋白色三层厂房内上班。李也许又回到了他在国内熟悉的中国工厂:同样的先进设备,同样的一排桌子,工人每天重复数千次任务,同样的最终产品。但有一个明显的区别。与中国不同,装配线的工作人员几乎全部是年轻女性。
20世纪80年代,当电子制造业在中国腾飞时,刚刚开始进城的农村妇女占了工厂劳动力的大多数。他们没有太多其他选择。在富士康研究劳工问题的香港理工大学社会学家陈珍妮告诉笔者,富士康等公司的经理更喜欢雇用女性,因为他们认为女性更听话。
过去30年,情况发生了变化。如今,中国的iPhone工人大部分是男性;妇女已转向不太繁重的服务部门工作。但在印度,富士康和其他电子产品制造商再次从女性劳动力中招募人才,这些女性劳动力开始迁移以寻求更好的工作。
在印度雇用年轻的女性劳动力有其自身的要求,其中包括让溺爱孩子的父母放心女儿的安全。该公司为员工提供免费食物、住宿和巴士,以确保全天安全通勤。休息日,住在富士康宿舍的女性晚上6点实行宵禁;在其他地方过夜需要获得许可。富士康前人力资源经理告诉《世界其他地区》 :“如果他们出去了,但在特定时间没有回来,他们的父母就会收到通知。” “[这就是]他们向父母提供信任的方式。”


运送工人的巴士在一天结束时离开位于Sunguvarchatram的富士康工厂
富士康还必须找到雇用已婚女性的解决办法。据报道,该公司通常要求工人在进出工厂时通过金属探测器,以防止即将推出的产品泄露。但在印度,已婚妇女会佩戴曼格苏特拉(mangalsutra) ,一种金属吊坠;还有金属趾环metti 。这些工人受到人工搜查,并将他们的珠宝记录在笔记本上。
帕德米尼是古城蒂鲁内尔维利附近乡村的五个兄弟姐妹之一,蒂鲁内尔维利位于钦奈以南9小时车程处。这位26岁的人拥有护理学位,但作为一名全职护士,7天24小时待命,感到“被困”。
2021年,帕德米尼在富士康找到了一份装配线的工作。最初,她感到不知所措——防护服、机器、墙上不祥的“请与我们合作”标语。她一生都生活在不可避免的热带炎热环境中,她很难适应寒冷的空调。“我什至不知道镊子是什么,”她告诉世界其他地区。“我不知道名字。我不知道如何握住它。”
帕德米尼现在与其他八名女性在Sunguvarchatram合租一套简陋的一居室公寓——其中五人睡在大厅,四人睡在卧室。他们每人支付1,250卢比(15美元)的租金。“这有点困难,”帕德米尼说。她很少见到室友,他们每周轮班一次——早上6点到下午2点,下午2点到晚上10点,或者晚上10点到早上6点——而且只有周日休息。
每个工作日,帕德米尼都会乘坐富士康班车前往工厂,通过金属探测器,在库尔塔上穿上防静电长袍,然后坐在装配线上,每小时她都会缝制至少495件衣服。音量控制部分。


一名男子走过斯里佩鲁姆布杜尔一家女士旅馆的广告牌
当他们第一次到达印度时,李和他的同事们很难与新同事沟通。他们在高中和大学时学过英语,但此后几乎没有使用过。当地人甚至很难理解他们如何发音,即使是简单的短语,比如“谢谢”。李在上下班途中和吃饭的时候学习词汇书。他还带着笔记本和笔,每当印度同事使用他不认识的单词时,他就可以让他们写下来。
在处理通常来自中国的设备时,语言障碍变得最为明显。“所有机器都有普通话。标准操作程序、工作说明、命令——一切都只有[中文]。连软件都是这样。”一位印度高级经理说道。“连‘紧急按钮’都会用普通话写。”
中国工程师告诉世界其他地区,他们培训印度同事借助翻译应用程序或更原始的方法操作和维修机器。“肢体语言是通用的,”一位中国工程师说,“连‘紧急按钮’都会用普通话写。”
一位钦奈的翻译能说流利的普通话,曾在富士康等许多在该地区经营的中国和台湾公司工作过,他告诉笔者,他们经常发现自己处于紧张局势和耐心磨灭之中。
他们讲述了一名中国富士康工人如何对一名多次未能解决技术故障的印度初级技术员感到沮丧。中国工人自己修好后就走开了。“他没有教我,”翻译回忆起印度工人胆怯地说。“我应该教多少次?”中国工人回答道。
翻译说,印度工人最初无法理解为什么他们的中国同事会对机器故障30分钟之类的事情如此不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印度中层管理人员逐渐对延误变得更加敏感。
有一次,富士康iPhone装配线因设备故障而导致部分生产线停工,由此引发的恐慌给翻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一名技术人员赶去解决问题时,一名身材魁梧的印度经理用泰米尔语不停地问道:“结束了吗?结束了吗?翻译回忆道,技术人员的手在压力下颤抖。


富士康工厂正在进行扩建项目
今年,苹果有史以来第一次希望在中国和印度同时生产新款iPhone机型。试生产是iPhone制造周期中一个特别具有挑战性的部分,于4月份左右开始。富士康派来了更多中国员工,向Sunguvarchatram工人介绍新机器并处理任何问题。
同月,泰米尔纳德邦政府发出了欢迎富士康和其他制造商的强烈信号:当局批准了新规定,将工作时间从8小时增加到12小时。这意味着富士康和其他电子工厂将能够减少保持生产线运行所需的班次数量,从三条减少到两条,就像在中国一样。
今年,轮班时间一直是印度争论的焦点,大型国际制造公司与当地工人和利益集团展开竞争。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2月份,在苹果、富士康和其他公司的游说下,印度卡纳塔克邦放宽了劳动法,允许12小时轮班制。富士康计划在该州建造两家新工厂。
作为回应,全印度联合工会中心和其他活动团体举行了抗议活动,参与者焚烧了拟议法案的副本。尽管卡纳塔克邦议会通过了该法律,但据悉该州没有一家大公司实行12小时工作日。
泰米尔纳德邦随后的政策变化也遭到反对党和工人权利团体的强烈抵制。与政府结盟的政党称该法案为“反劳工”,并在投票期间退出立法议会。该法案通过后,该州工会宣布了一系列行动,包括骑摩托车示威、公民不服从运动以及在执政党当地总部前举行抗议活动。政府在四天内搁置了新规定。
印度富士康工人告诉世界其他地区,在巨大压力下工作八个小时已经难以忍受。“如果工作12个小时我就会死,”装配线工人帕德米尼说。“我必须活着才能工作。”
对于外籍工人来说,印度工厂车间的缓慢节奏本身就是对系统的冲击。金奈地区另一家iPhone供应商的台湾经理告诉笔者,印度的8小时轮班制和行业标准的茶歇时间拖累了生产。“你刚刚坐稳座位,下一次休息就到了,”经理感叹道。
在中国,富士康依靠宽松的劳动法执行(该法将工作日限制为八小时并限制加班)以及丰厚的奖金来让员工在生产高峰期间每天工作11小时。Sunguvarchatram工厂的两名外籍员工告诉笔者,富士康也利用奖金和晋升机会来鼓励印度的工程师和经理。
但五名中国和台湾工人表示,他们惊讶地发现印度同事拒绝加班。有人将其归因于责任心淡薄;其他人则认为印度人的物质欲望较低。“他们很容易满足,”一位从郑州派来的工程师说。“他们无法承受哪怕再大一点的压力。但如果我们不给他们压力,那么我们就无法在短时间内把一切做好并把生产转移到这里。”
三名现任和前任富士康员工告诉笔者 ,外国经理和技术人员对表现不佳的印度工人使用了与他们在国内使用的相同的辱骂语言。一名员工表示,在他们中的一些人向人力资源部投诉后,这种情况发生的次数就减少了。但外籍员工仍然对当地员工的表现感到沮丧。“他们知道怎么做,但速度很慢,”该员工说。“他们甚至走得很慢。”
另一位外国经理抱怨说,印度工人要求休假的频率太高——例如照顾生病的家庭成员——或者是出于他们认为不充分的原因,比如“血月”月食,被认为对女性来说特别不吉利。他们和另一位外国经理表示,印度工人也经常开会迟到。
同时,外籍员工享受茶歇、与同事聊天、准时回家的印度工作文化。他们认识到自己正在帮助公司传播一种他们知道可能不健康的中国工作文化。在富士康中国的工厂里,人们努力超越目标,牺牲休假时间,加班加点,以给老板留下深刻印象。
几位外籍员工表示,中国的工作场所太“内卷”了。这个词在中国越来越流行,它描述了中国社会持续不断的竞争以及随之而来的逐底竞争。“渐渐地,我们正在给印度带来内卷化,”一位工程师开玩笑说。


奥拉加达姆的Hiranandani Parks住宅区,富士康和其他公司在这里为外国员工租用公寓
李说,到五月份,他已经克服了大部分语言障碍,他对自己的进步感到惊讶。“令人惊讶的是,我竟然能听懂他们在说什么!”他可以谈论iPhone的细节,也可以闲聊。装配线上的一名妇女告诉李,她嫉妒他的“白”肤色。其他人很好奇他为什么单身。“房子、汽车和金钱,”他回答道,并解释了家乡合格单身汉的要求。“中国女孩,非常糟糕,”他记得一名女工这样回答。“这里没有房子,没有汽车,没有钱。只有爱。”
大多数男性中国工程师与当地社区隔离。富士康在一个名为Hiranandani Parks的高端公寓大楼里为他们租了房子。该社区27层的塔楼看起来与周围的乡村格格不入。共用公寓装修简陋。一些工人把自己的蚊帐挂在床上——几名中国工人在印度感染了登革热。
晚上,中国工程师经常光顾几家东亚餐馆,在他们的院子里慢跑,或者打电话给他们的孩子、父母和合作伙伴回家。周日,富士康会派一辆班车将他们带到钦奈的三个购物中心之一。
李始终无法适应印度食物。他尝试了一些当地菜肴,但很快就放弃了。“每次我去办公室经过印度食堂时,我都无法忍受这种气味,”他说。“他们的食物都是黄色的糊状东西。”每周去市中心时,李都会选择肯德基和麦当劳。


斯里佩鲁姆布杜尔一家面向东亚人的餐厅里的食客
富士康有一个中餐食堂,经过专门培训的印度厨师会做猪肉炖菜或番茄炒蛋等菜肴。中国工人每周的外籍奖金中扣除了60美元,以换取一日三餐。周日,工程师们会使用附近韩国超市的食材或从家里塞进手提箱的食材,为自己精心烹制丰盛的宴会。
尽管轮班期间偶尔会发生争执,但中国和印度同事在工作之余仍进行社交活动。李说,印度员工有时会去希拉安达尼公园参加农历新年等庆祝活动,或参加周日的宴会。中国工程师利用这些机会给孩子们进行视频通话,这样他们就可以和印度同事练习英语。
两组都从对方的语言中学到了短语。有时候,印度同事会用中国人常用的问候语向李打招呼:“你吃饭了吗?”李会用泰米尔语回答:“我已经吃了。”


首尔商店(Seoul Store)是一家韩国超市,位于斯里佩鲁姆布杜尔(Sriperumbudur)的高速公路沿线
从6月开始,iPhone 15的试产在9月上市之前就开始加紧进行。一种紧迫感弥漫在整个工厂。过去一班结束就下班的员工现在一直呆在办公室直到深夜,部分原因是他们可以与苹果美国员工保持联系。
对于印度工人来说,这是一次粗略的调整。“他们一开始可能会感到不舒服,但他们需要逐渐习惯,”一名外籍员工告诉笔者。“(公司)正在这里慢慢建立中国人的勤奋模式。”
工人们表示,在装配线上,富士康的目标很难实现。21岁的Jaishree于2022年加入iPhone车间,当时他刚刚毕业,获得了数学学位。(由于印度失业率很高,富士康的装配线上有很多拥有高级学位的女性,包括工商管理硕士。)Jaishree告诉笔者,在她上任的第一周,她害怕使用螺丝枪来紧固iPhone的小螺丝,并且挣扎着以匹配所需的速度。“一开始,在我8小时的轮班期间,我做了大约300个(螺丝)。现在,我做了750,”她说。“我们必须按时完成,否则他们会骂我们。”
由于工作量繁重,上厕所需要制定策略。“我只在休息时去,”贾什里说。“如果我们去[去洗手间],工作量就会增加。”另一位工人Rajalakshmi表示,她的目标是每小时检查526块主板。这位说话轻声细语的23岁女孩在休息间隙尽量不离开工作,因为她知道未实现的目标会引起装配线领导的愤怒。
吃饭时间也是一个问题。2021年12月,约250名同事食物中毒后,数千名印度富士康员工举行抗议。作为回应,该公司更换了食品承包商,并将每月基本工资从14,000卢比提高到18,000卢比(168美元至216美元)——是泰米尔纳德邦劳工部门为非技术工人规定的最低工资的两倍。
尽管富士康的印度食堂目前提供各种当地主食——面包、炖扁豆、辣汤,周三还提供肉类菜肴——但组装工人仍然抱怨质量差。“我们吃东西只是为了充饥,”帕德米尼说。她说,住在富士康宿舍的女性一直抱怨那里提供的食物。“有时他们根本不吃东西。”
工作条件会对身体造成损害。帕德米尼说,由于她必须戴无边便帽并在空调环境中工作,因此出现了脱发问题。“颈部疼痛是最严重的,因为我们经常弯腰工作。”她的月经不规律,她将其归因于空调和晚班。“和我一起在生产线上的女孩中,有六个女孩有这个问题,”帕德米尼说。
工人们表示,他们经常看到同事身体不适。“前天,一名女孩晕倒了,他们把她送往医院,”帕德米尼九月告诉世界其他地区,并补充说同一周又有两名妇女晕倒。“大多数情况发生在第一班。很多女孩来的时候没吃东西,或者睡不好觉。”拉贾拉克什米说,她在九月份目睹了三名妇女晕倒。
两名中国工程师证实,他们曾看到救护车带走身体不适的工人,并表示这在中国并不常见。他们推测印度女性吃得不够。另一位工程师表示女工太瘦了。“如果你给他们肉,他们不会因为他们的宗教习俗而吃,”他说。
苹果拒绝对此记录发表评论。泰米尔纳德邦劳工福利和技能发展部没有回应置评请求。
香港理工大学的陈表示,尽管如今的中国工人仍然面临着频繁的加班和持续的压力,但他们的食物、生活条件和医疗保健已经得到改善。但根据劳工学者潘毅 (Pun Ngai) 的著作《中国制造:全球工作场所中的女工厂工人》,在中国制造业繁荣的早期,睡眠不足的女性晕厥和月经不调也很常见。
尽管如此,工厂相对较高的工资,再加上逃离乡村生活和父母的控制,让这份工作还是值得的。同样的事情现在正在金奈发生。该工厂的女工告诉笔者,作为主要养家糊口的人,她们现在能够说服父母推迟结婚。两名iPhone装配线工人告诉笔者,他们正在用自己的收入在村庄里建造房屋。
帕德米尼入职大约两年了,他以一位经验丰富的工厂工人的自信谈论了富士康的生活。周日休息时,她穿着一件朴素的红色丘里达卡米兹(churidar-kameez) ——一种印度长裙——肩上围着围巾,戴着金属耳环。她说,她正在攒下大部分月收入来回购父母典当的黄金传家宝。她还购买了她的第一部智能手机,一款廉价的小米型号。
她最大的担心是年龄太大而无法胜任这份工作并被解雇。帕德米尼和另外两名工人告诉笔者,富士康更喜欢雇用年轻女性。26岁的帕德米尼认为,她已经接近公司认为她太老的年龄了。“他们过去雇用30岁以下的女性,现在只雇用28岁以下的女性,”她说。


清晨,人们在路边等待巴士将他们送往附近的工厂
9月12日,苹果在加州库比蒂诺总部发布了iPhone 15。该公司华丽的公告视频中充满了阐述iPhone品质的流行语:“航空级铝”、“纳米晶体颗粒”、“四像素传感器”。
半个地球之外,富士康Sunguvarchatram成功地完成了它的使命。到了夏末,iPhone 15的装配线已经开始忙碌起来。富士康员工告诉世界其他地区,有缺陷的手机比例(一项重要指标)已降至中国的水平。
在苹果高管推出iPhone 15的同一天,位于Sunguvarchatram的富士康工人聚集在一起,为工厂首批出货的新机型举行了法会。
印度制造业中常见的印度教仪式要求生产过程顺利进行。在一辆装满新手机的卡车前,工人们放置了镶有花环的印度教诸神的照片。他们点香、供奉香蕉以示祈祷,而好奇的外国员工在一旁观看。最后,一名工人将一个椰子和一个南瓜砸在地上。
当印度制造的iPhone 15s在发布当天登陆当地商店时,那一刻引发了一股民族主义自豪感。“拥有印度制造的IPHONE 15感到自豪和兴奋。#MakeInIndia,”演员Ranganathan Madhavan在X上发帖称。
富士康在工厂举办了一场聚会。当装配线工人仍然在工作站上埋头生产更多手机时,工程师和办公室工作人员却在吃蛋糕和其他零食,而高管们则感谢他们的辛勤工作。“这就像发射火箭一样,”李说。“经过一番研究和准备,我们终于把火箭送上天了。”
李目前将留在印度,但他不确定会待多久。外国和当地工人都表示,未来几年,印度有必要让中国工程师和管理人员保持工厂高效运营,并帮助其为iPhone 16及后续产品做好准备。
“(中国)从15年的工厂工作中吸取了教训,现在我们需要迎头赶上,”一位负责富士康iPhone装配线的印度中层经理表示。据知情人士透露,Sunguvarchatram工厂的iPhone 15总产量仍不足10%。富士康仅在中国生产更大的Plus和更先进的Pro型号。据《经济时报》报道,印度塔塔集团也在从台湾制造商纬创资通收购的一家工厂组装少量iPhone 15 。
李说,中国工程师有时会谈论他们如何努力让自己的工作变得过时:有一天,印度人可能会非常擅长制造iPhone,以至于苹果和其他全球品牌在没有中国工人的情况下也能做到这一点。三名经理表示,一些中国员工不愿意当老师,因为他们将印度同事视为竞争对手。但李说,进步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我们不来这里,其他人就会来这里,”他说。“这是历史的潮流。没有人能够阻止它。”
10月第一周,庆祝圣雄甘地诞辰的国庆节恰逢周一,为富士康员工创造了难得的两天周末。李计划去参观泰姬陵。他周末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公共汽车和飞机上度过,但他认为这是值得的——他想在印度的时间结束之前看到它。
但在他预定离开的前几天,李不得不取消 。管理层宣布工厂需要保持开放才能实现目标。周日将是工作日。(Rest of World)
印度1947年建国,比中国早建国两年
印度1995加入世贸组织,比中国早六年
建国以后印度的国际环境比中国好很多,美国苏联两大帝国“伺候”着印度,欧美也没对印度进行技术封锁。
按说印度应该早就发展起来
怎么还在中国后面?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商业财经 最新文章
一个普通家庭,一年存款多少算合理?
美国为何频繁炒作“产能过剩论”?
4月18日晚间至19日凌晨,多位美联储高官密集
日元会崩吗,日本会成为第一个被端上桌子的
如何看待本次日元做空?
继德国总理之后,德国最大反对党也来中国了
东亚人为什么活得累?
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去世,女儿宗馥莉成为接
新能源车「一年跑 2 万公里被拒保」,业内称
国家统计局发布「3 月份 CPI 同比上涨 0.1%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4-01-15 16:16:40  更:2024-01-15 16:54:42 
 
 
股票涨跌实时统计 涨停板选股 分时图选股 跌停板选股 K线图选股 成交量选股 均线选股 趋势线选股 筹码理论 波浪理论 缠论 MACD指标 KDJ指标 BOLL指标 RSI指标 炒股基础知识 炒股故事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天天财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