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页 淘股吧 股票涨跌实时统计 涨停板选股 股票入门 股票书籍 股票问答 分时图选股 跌停板选股 K线图选股 成交量选股 [平安银行] |
股市论谈 均线选股 趋势线选股 筹码理论 波浪理论 缠论 MACD指标 KDJ指标 BOLL指标 RSI指标 炒股基础知识 炒股故事 |
商业财经 科技知识 汽车百科 工程技术 自然科学 家居生活 设计艺术 财经视频 游戏-- |
天天财汇 -> 股市论谈 -> 只谈投资 -> 正文阅读 |
|
[股市论谈]只谈投资[第6页] |
作者:kulese |
首页 上一页[5] 本页[6] 下一页[7] 尾页[7]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一帆风顺营运部 2022-09-28 20:21:46 指数向下的时候轻易不要买卖股票。 原因有二,一:股指下跌的时候通常情况下个股的跌多涨少。 就像今天沪市下跌1967家,上涨186家。 胜率极低,二:就算你押对了,在股指震荡或个股股价震荡的时候你也很难拿住股票。 股谚云,看大势者赚大钱。 这里的大势其一是指指数的大势,即是牛市还是熊市或者是震荡市。 其二则是指个股的趋势。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不喜勿喷。 ----------------------------- 要是能看清大趋势,谁都能赚钱。 问题是谁能看清?反正我做不到,哭。 只能用交易来应对市场变化。 关键我还比较贪心,一定要在市场底部买点,不能等涨出上涨趋势再追。 原因是等涨出趋势再追,一样会是假突破,照样赔钱。 而且,等涨出长线趋势了,只能用全部仓位押注,如果假突破,全仓面对暴跌。 每个人的交易心理不同,交易习惯不同,导致交易方法不同。 |
上面是2011年到2014年,盘的K线图。 其中红圈的地方是下跌中两条线短暂接触,没有突破的情况,其中短线和中线买点都已经出现。 绿色的圈是突破长线买点。 10年后,我们看K线一目了然。 但是,当我们深处其中每一天的时候,谁知道第二天什么行情。 2012-2014年震荡筑底,大盘始终未继续大幅下跌。 但是,个股呢? 大盘走势算是比较稳的,大部分个股的K线图更加复杂。 谁能确定是什么趋势?都是赌概率而已。 我会分仓赌,就是不同的概率,下的赌注比例不同。 原因是我的钱少,小幅的波动能够灵活进出。 大基金肯定不能这样搞。 定投指数基金其实是价值投资最基本的方法,胜率几乎是100%,只不过赚多赚少,要看水平和运气。 定投白马股的风险要大一些,主要看行业,有些行业的白马股过了企业发展周期,很难再有大幅上涨了,需要在全球股灾的时候抄底,比如:银行、保险。 有些白马股所在行业会被淘汰,定投只能亏损。 |
其实很少有人把具体的交易方法写出来,因为没多大用处。 海龟交易员守则,算是一本详细的交易方法,很多人学了,赚钱的也没几个。 为啥?告诉你方法,你也坚持不下来。 另外,交易方法不是万能的,而是投资的辅助工具,选出好股票,才是投资的根本。 交易方法仅仅是辅助你,在投资好股票的时候,躲过大跌,收入大部分涨幅,震荡的时候不被洗盘洗出去。 这里好像有个悖论,我都知道是好股票了,能有巨大涨幅,我就买入持有不行吗?答案其实很简单,你怎么知道选出的股票一定好呢?要是一直不涨,一直下跌呢? 交易的原因是,我承认自己对市场认识有限。 分出不同的仓位,去投资不同的好公司。 市场告诉我,你错了的时候,我认错。 如果投资一家公司它一直不涨,是运气问题。 要是投资6家公司,都不涨,还下跌,而且大盘一直涨,那就是选股思路问题。 投资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事情。 我在基金公司只负责宏观和策略,评估市场整体估值和风险。 现在需要把投资的方方面面都搞通,这并不容易。 |
从技术分析的角度,我其实看好3050这里会有反弹。 最差也是一个平台震荡,下跌放缓的走势,类似8月初到9月中旬。 一个月的平台期,很多股票可以有不小的涨幅。 我交易赚钱不靠预测,因为我预测准确率太低了。 有技术分析水平高的朋友,预测走势准确率很高,就可以靠技术赚钱。 每个投资者的玩法不同,所以才有交易。 |
今天短线300etf被焖了,浮亏0.6%。 国内如果一直不加息,a股的估值就已经很低了,可以定投了。 如果顶不住汇率压力,跟随美国加息,估值就要再次下移。 目前10年国债收益,中国2.76%,美国3.82%。 按道理,我们应该比美国高1%,也就是4.82%。 |
好消息,好消息,a股继续跌,楼主短线又亏1%跑路了。 |
祝祖 亲繁荣昌盛,大家生活和谐快乐! 祝祖 亲繁荣昌盛,大家生活和谐快乐! 祝祖 亲繁荣昌盛,大家生活和谐快乐! |
祖 亲,敏感词??? |
先看一组人口出生数据: 1949年:1275万 1950年:1419万 1951年:1349万 1952年:1622万 1953年:1637万 1954年:2232万 (二战结束后,世界范围内婴儿潮,第一波婴儿潮) 1955年:1965万 1956年:1961万 1957年:2138万 1958年:1889万 1959年:1635万 (三年自然灾害) 1960年:1402万 (三年自然灾害) 1961年:949万 (三年自然灾害) 1962年:2451万 (三年自然灾害结束,第二波婴儿潮) 1963年:2934万 1964年:2721万 1965年:2679万 1966年:2554万 1967年:2543万 1968年:2731万 1969年:2690万 1970年:2710万 1971年:2551万 (1971年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1972年:2550万 1973年:2447万 1974年:2226万 1975年:2102万 1976年:1849万 1977年:1783万 1978年:1733万 1979年:1715万 1980年:1776万 (1980年开始实行独生子女政策) 1981年:2064万 (50.60后进入结婚生育期,第三波婴儿潮) 1982年:2230万 (1982年9月计划生育被定为基本国策) 1983年:2052万 1984年:2050万 1985年:2196万 1986年:2374万 1987年:2508万 1988年:2445万 1989年:2396万 1990年:2374万 1991年:2250万 1992年:2113万 1993年:2120万 1994年:2098万 (经济不景气) 1995年:2052万 1996年:2057万 1997年:2028万 1998年:1934万 (金融危机) 1999年:1827万 2000年:1765万 2001年:1696万 2002年:1641万 (2002实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2003年:1594万 (2003年开始,每年人口出生数开始基本稳定) 2004年:1588万 2005年:1612万 2006年:1581万 2007年:1591万 2008年:1604万 2009年:1587万 2010年:1588万 (80后一代进入结婚生育期,高成本导致多数人生一个或者晚生?) 2011年:1600万 (2011年11月,各地全面实施双独二孩政策) 2012年:1635万 2013年:1640万 (2013年11月,《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2014年:1687万 2015年:1655万 2016年:1786万 (2016年1月1日我国正式施行“全面二孩政策”,原计划会有第四波婴儿潮,翟振武砖家就预测二胎放开会有4995万) 2017年:1723万 (2016年1月1日我国正式施行“全面二孩政策”) 2018年:1523万 2019年:1465万 2020年:1200万 2021年:1062万(国统局2022年1月18日公布) ------------------------------------------------------------ 大家回顾一下人口出生的统计数字。 不是想引申什么问题,而是用事实说明一下,政府的政策可以熨平一些趋势的波峰和波谷,延缓一些趋势的时间。 但趋势是不会改变的。 政策如果在波峰的时候继续鼓励,波峰就会比正常的更高,如果限制一下,波峰就比正常的低一些。 在波谷的时候同理。 有些生意的大趋势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实业,我国钢铁行业注定不会再扩张了,建筑行业也注定走向没落,如果这个时候投身这些行业,想要发财就比较难了。 |
日本人当年认为东京是宇宙的中心,事实证明一切都是狂热的泡沫而已。 |
系统性全球金融危机正在预演 这两天,大家所关注的,就是美国国债收益率大涨,股票市场暴跌之类的……但国际金融市场发生了一件极重大的事件,却被大多人给忽视了。 9月22日,在美联储和英国央行公布利率决议之后,英国的长期国债收益率,随之大涨,也就是说——国债价格暴跌。 9月23日,英国的特拉斯政府,宣布了其450亿英镑的减税计划,而这个减税的钱从哪里来呢?英国政府将发行新的长期国债来融资——也就是说,特拉斯在借钱减税。 从9月22日到9月27日,5天时间,每天英国的长期国债收益率都在跳涨,其20年期的国债的收益率,从3.6%上涨到了5%,这是英国长期国债几十年来上涨最快的时期。 注意,这里只是提到20年期英国国债,其实,包括英国10年期国债以及其他各期限的长期国债的收益率,几乎都在以同样的速度上涨。 伴随着英国国债收益率暴涨,英国股市和英镑汇率都出现了暴跌,英国金融市场出现了真正的“股债汇三杀”——英镑200年最惨时刻! 到了9月28日,从英国伦敦时间凌晨开始,英国的长期国债收益率又突然暴跌,2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天之内就从5%以上跌回到4%左右,而英镑的汇率,也从最低点1.04迅速反弹到1.1。 为什么,英国金融市场会发生如此剧烈的震荡? 1天之后,答案出来了。 好了,回顾这几天之内英国金融市场巨震的经过: 第一步,9月22日美联储加息和英国央行加息,引发英国国债收益率的脉冲式上涨; 第二步,9月23日,特拉斯政府公布450亿英镑债务融资减税计划,加剧了英国长期国债的市场抛售,英国长期国债收益率暴涨,英镑汇率暴跌; 第三步,英国的众多养老基金,因国债价格暴跌,资产端急剧缩水,需追加巨额保证金; 第四步,为了满足保证金要求,养老基金开始分阶段抛售英国长期国债,由此,造成了英国长期国债价格阶梯式暴跌(收益率阶梯式暴涨),养老金越卖,国债收益率就越高,这些养老金的资产端,就越快的缩水,死亡螺旋开启; 第五步,眼看英国金融系统要出大问题,英国央行果断下场,印钞买入国债,无限量购买长期国债,这迅速推升了长期国债价格(降低收益率),但却违背了英国央行此前不久公布的缩减资产负债表的决定。 连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都坐不住了,他们站了出来,“粗暴干涉”英国内政,罕见批评了英国特拉斯内阁的减税计划,敦促英国政府“重新评估”该计划,警告称“无针对性”的一揽子减税计划,可能会引发英国通胀飙升。 英国金融市场巨震的过程清晰了,接下来分析一下其背后的原因及可能的影响。 问题,先要从英国的众多养老基金说起。 我们知道,养老基金的运作过程,都是收现在的钱,然后等你老了,定期给你支付养老金,而这种运作过程,就涉及到两个问题:一个是资金的期限匹配(现在与未来几十年后的资金匹配);一个是基金的投资收益(过去的投资收益,能不能覆盖现在和未来的资金支出)。 为了保持养老基金收益的稳定性,大多数国家的法律,都对养老基金所投资的资产有明确的限制和规定,养老基金的大部分钱,都必须投资在安全的固定收益上面,只有少部分的钱,才能投资在收益较高、但风险也相对较大的股票和企业债上。 啥是最安全的固定收益呢?当然就是国债! 但是,对于动辄几十年之后的负债(养老金现在和未来需要支出的钱就是负债),利率和通胀的不确定性极高,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养老基金大量使用金融市场上的利率互换协议(Interest Rate Swap, IRS)来匹配利率风险,使用通胀互换(inflation swap)来匹配通胀风险。 具体怎么做的?养老基金买入的国债,不是有固定的利息收入么?通过和投行签订一个协议,把这个给换成随行就市的浮动利息支出,这就是IRS。 因为IRS只需要向投行缴纳少量抵押品,就可以获得长期限的资金匹配契约,节约下来的钱,养老金可以买入收益率更高的股票或企业信用债券,这样一来,既能满足监管的要求,又能实现资产和负债的时间匹配,还兼顾了资产端的收益。 可谓是一石三鸟。 在过去的近30年时间里,包括英国在内的世界主要国家,利率都在一路下行,通货膨胀也始终位于极低的水平,在这种情况下,收取固定收益,支出浮动收益,养老金机构怎么都是赚的,IRS实现了期限匹配,还能规避风险,又能省钱、赚钱,那真是帅呆了!一个字:爽! 快乐的日子并不短暂,一直持续了20多年。 不过,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英国的国债收益率,一轮比一轮更低,这样一来,IRS固然为养老基金省了钱,也赚了钱,但与此同时,这些养老金机构新购买的中长期国债,每年所能提供的固定收益,也越来越少…… 然后,就是2022年以来,英国的通胀飙升+利率飙升。 因为利率飙升,现在浮动利息支出,相比养老金机构所购买的长期国债的固定收益,高出来了一大截,这意味着,IRS产生了大量亏损。 这种亏损,本来也没啥事,应该说是可以预料到的,但更大的麻烦在于——养老金机构提供给投资银行的国债抵押品,因为收益率迅速暴涨而价格暴跌。 原本,时间拉长的话,养老金机构可以通过新的高收益投资,来弥补IRS的亏损,也可以让抵押品的价值跟上投资银行的要求,但是,上升很快的英国国债收益率,没有给养老金机构提供这样的时间缓冲。 对投行来说,咱们的IRS协议你已经亏损,而你抵押给我的资产价格又暴跌,你就需要提供更多的抵押品,再加上你的亏损,你还要提供大量的现金来给我做保证金。 为了筹集现金,养老金机构不得不选择抛售部分英国长期国债,这种抛售,导致长期国债收益率进一步抬升;这时候,特拉斯的国债融资大减税计划,又来了一个神助攻,加剧了长期国债收益率的抬升;这种抬升,反过来导致养老基金的IRS账面亏损进一步扩大,也导致养老金机构的抵押品价值进一步下跌,然后,投行又需要更多的保证金和抵押品…… 就这样,英国金融市场迅速陷入到一场死亡螺旋之中。 这正是过去一周之内,英国国债收益率极其不正常的持续暴涨、英镑币值跌破与美元200年最低汇率的原因! 不得已之下,英国央行出手了。 伦敦时间9月28日早上10点,英格兰央行突然宣布,暂时推迟量化紧缩,并无限量增加长端国债的购买,给出的理由是“市场运行失调,有金融稳定风险”。 到了9月29号,英国央行再次确认,将紧急购买650亿英镑英国国债以稳定市场。 央行出手,“无限量”印钞购买长期国债,你有没有嗅到熟悉的味道?于是,20年期英国国债的收益率,迅速从5%下跌至4%左右,该期限国债的价格,当天暴涨超过20%,而50年期的英国国债,当天价格更是直接上涨40%(是的,这两个数据你都没看错)。 随着长期国债价格暴涨,抵押品价值暴跌的危机暂时解除,英国金融市场基本恢复正常,其国债收益率不再飙升,英镑币值也开始回升,投行也不再要求追加抵押品。 一场死亡螺旋式的全面金融危机,就这样被压制下去了。 很多人可能不懂,如果英国央行不迅速出手的话,这个事情无比严重。 根据估计,英国的养老金基金总资产,在2022年8月大约是1.5万亿英镑,假定其中有70%是由英国不同期限的国债构成,从9月20日到9月27日,短短的一周时间,英国十年期国债的期货价格从105.4下跌到91.4,相当于这些养老基金资产端的价值,就降低了13.3%(大约1400亿英镑),抵押品价值暴跌,IRS协议中的投行,当然会要求这些养老基金,赶紧给我补充抵押品。 一天几十亿英镑的追加保证金要求,瞬间压垮了养老基金,他们不得不选择迅速大量的卖出国债来筹集现金,死亡螺旋正式开启…… 央行出手再晚几天的话,英国的长期国债收益率很可能向6%、7%飙升,英国的养老金机构必然会大量的爆掉、破产,无数英国人的养老钱都将消失,而整个英国的金融体系将陷入混乱,接下来,因为大量的养老金机构破产,英国将陷入一场大骚乱…… 因为涉及无数英国人的养老金,这一场危机,可能比2008年雷曼破产对美国的影响更大,你说,这次英国的金融巨震严重不严重? 可惜的是,无论是国际财经媒体,还是国内的财经媒体,对此都没什么深入的报道和分析…… 就个人的理解来看,英国的这一次养老基金死亡螺旋危机,还没有完呢! 在英国央行第一波买入之后,国债收益率的确出现了遽降,但是,仔细观察英国的国债收益率,一旦英国央行停止印钞买入,英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和20年期国债收益率都又开始缓慢爬升。 如果英国的金融监管机构,不能在最近一两周之内,协调好养老金机构与投资银行之间IRS协议中的保证金问题,一旦英国长期国债收益率再次出现大幅度上升,养老金机构的资产端价值,又会遭遇大幅度减值,流动性危机随时会再次爆发。 要命的是,英国的国债收益率,到底会不会再次出现大幅度上升,又与美联储的加息息息相关,如果美联储执意要在接下来的两次议息会议中大幅度加息,英国国债收益率将不得不跟随,那么英国的这种养老金流动性危机,就始终很难解除。 更更要命事情,这应该是英国的这一次养老金流动性危机,且只是一轮更大规模的系统性金融危机的预演。 英国的养老金机构,在过去10多年中,一直在利用IRS这么做—— 难道美国、日本、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家的养老金机构,都没有这么做过么? 美联储“暴力加息”之下,既然英国出现了类似的问题—— 日本、意大利、美国、法国等国的养老金机构,就不会出现类似问题么? 即便其他国家养老金体系与英国不大相同,养老金机构能够忍受暂时的账面亏损,不出现流动性问题,那,其他那些资产端和负债端在时间上不匹配的大量金融机构呢? 过去10多年的极低利率,国债收益率的持续下降,让长期国债成为了真正的“长牛资产”,西方国家无数的金融机构和经济部门,都像英国的养老金机构一样,把国债作为自身资产负债表中资产端的压舱石,长期国债也是这些机构和部门最核心、最稳定、最重要的资产。 这,其实已经在全球的金融系统中,埋下了无数的金融地雷。 现在,国债收益率短期内暴涨,就意味着这些机构资产端价值迅速暴跌,那么,这些机构或部门的负债端,难道不会像英国的养老金机构一样出问题吗? 英国的养老金机构,只不过是第一个被引爆的大地雷,而随着美联储的持续暴力加息,其他的大地雷,难道都不会被引爆么? 接下来——要么,美联储继续暴力加息,从资产端大幅度减值,一个个引爆过去十多年西方各国所埋下的金融大地雷,其中包括美国自己的一大堆金融地雷; 要么,美联储赶紧放缓或者停止加息,防止无数金融机构和部门出现流动性危机,也避免像英国这样因为养老金机构暴雷而导致的全面金融危机。 那么,美联储会怎么选呢? -------------------------------------------------------------------- 其实没有那么可怕,美联储加息这个事情大概率不会持续太久,4.5%基本上已经是加息上限了。 美国国债31万亿美元,加息会导致美国政府国债利息支出飙升,美国政府先停摆还是其他国家先乱很难讲。 而且,汇率贬值对英镑、日元和欧元,其实不算什么,无非就是通货膨胀而已。 土耳其通胀每年超过70%,也没见多大问题。 美国70年代持续通胀,不也没内战嘛。 所有的下跌,都是未来的利润。 a股市场上只有两种股票,一种是周期股,另外一种是会退市的垃圾股。 凡是退市风险非常小的,都是周期股。 只不过有的周期长,有的周期短。 全面注册制导致退市风险快速增加,这才是a股钱不好赚的原因。 |
今天放量下跌,已经有点见阶段性底部的意思了。 |
@youngxiang_1105 2022-10-11 01:02:18 磷酸铁锂储能电池的技术已经很成熟了呀,户用储能和移动电源已经大批量产品化;小型商业储能和产业园区储能产品也都快速发展,市占率一直在提高;电化学储能在所有储能范围的占比也一直在迅速提高。 我之前一直非常看好电化学储能。 今天看到K兄直接把锂电储能这条技术路线拍死了,想请教一下K大是否可以进一步讲解一下,为什么锂电储能不能大规模商用,谢谢 ----------------------------- 贵,锂金属储量不够。 现在电动车才开始普及,钛酸锂已经从4万涨到了50万。 以后只会越来越贵。 钠电池成熟的话,电池储能可能会好些。 |
今天冲得太快,明天大概率有回调。 这里有回调就是上车机会。 个股还是指数,只要不创新低,机会都大于风险。 到了试错的时候了。 |
俄乌局势已经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包括参与的各方势力。 仗打成这样,已经没有退路了。 不倒下一方,战争是结束不了的。 俄罗斯明显已经下了除核武器以外所有的赌本,从特别军事行动升级为全面打击乌克兰。 现在谁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我们只能看,不用臆测。 |
乌克兰如果基础设施全面被破坏,整个乌克兰回到原始状态,对俄罗斯来讲并不是好事。 大量的乌克兰人失去工作和家园,充满仇恨。 这些人大部分都受过基础教育,大量受过高等教育。 欧盟和美国出武器,很容易武装起来高素质战斗部队。 乌克兰本来有4000多万人口,这个人口基数的大国全面动员打游击,而且还是欧美高级装备,乌克兰哥萨克人一直都是骁勇善战,俄乌之间将永无宁日。 这才是俄国一直顾忌的原因。 开始有限的打击乌克兰,就是想把乌克兰打怕,签割地协议,然后继续维持表面和平。 现在战争已经升级,不好控制了。 |
下午14点到14点10分,短线买点,买入全部短线仓位。 |
疯了吧,我讲股市的交易也要删。 |
兰德报告认为,美国经济形势恶化很可能导致民主党在2022年11月举行的中期选举中失去国会,而共和党掌握了国会多数后,会发起弹劾总统的议案。 因此,民主党政府必须不惜代价避免这一结果。 报告认为,美国迫切需要外国资本流入美国,充实银行系统。 而能够提供这些资本服务的,是受到北约约束的欧洲各国。 然而,报告指出,德国成为美国获得欧洲各国资本服务的最大阻碍。 从统一后几十年来,德国一直在努力解除美国对它的限制,争取变成一个完全独立的国家。 现在,美国内部社会和经济问题在升级,这对德国加快独立有利。 报告进一步分析,英国脱欧让美国失去了影响欧盟跨政府决策谈判的杠杆。 而假如美国被迫退出欧洲,欧洲很可能在德法全面达成政治共识的框架下变成独立的欧洲,届时光靠英国根本无法抵抗德法的组合。 独立的欧洲,不仅会成为美国的经济竞争对手,更是美国的政治竞争对手。 报告的言外之意很明显,美国就是不能让欧洲完全独立。 兰德报告随即分析了“德国和欧盟经济的脆弱性”。 报告认为,德国在欧洲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无可替代,因此德国垮掉,欧洲的经济将严重受挫。 而德国经济靠两大支柱:一是德国可以获得法国廉价的电力,二是德国几乎可以无限制地获得俄罗斯的廉价天然气。 后者似乎更重要。 停止俄罗斯的天然气供应,可以对德国经济,乃至于整个欧洲经济造成毁灭性打击。 在小标题为“可控的危机”的那部分,报告指出,确保德国拒绝俄罗斯能源的唯一可行方法,就是让双方都参与到乌克兰的军事冲突之中。 报告预言,美国在乌克兰的进一步行动将不可避免地引起俄罗斯的军事反应,“俄罗斯人显然无法对乌克兰军队对未被承认的顿巴斯共和国施加巨大压力而置之不理,这将有可能让美国宣布俄罗斯为侵略者,并对俄罗斯实施事先准备好的一揽子制裁措施”。 由此可见,俄乌冲突是美国将欧洲拖入泥潭的手段,目标是欧洲的经济火车头德国。 美国利用乌克兰刺激俄罗斯,逼迫俄罗斯采取军事行动;待冲突爆发,美国再联合欧洲对俄发起制裁,与德国和欧洲玩了一把“请君入瓮”的游戏。 兰德报告预计,“俄罗斯能源供应的减少——理想情况下,是完全停止这种供应——将给德国工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它可能导致连续循环的企业关闭,这可能意味着这些企业的毁灭”。 这将给德国带去200-3000亿欧元的损失,这不仅会对德国经济造成毁灭性打击,而且整个欧盟经济将不可避免地崩溃。 报告还特意强调,不是经济衰退而是经济崩溃。 因此,欧元的汇率将大跌,导致全球抛售欧元。 若欧元成为一种有毒货币,世界各国将迅速减少欧元在外储中的份额。 这个份额的缺口将由美元填补。 欧洲经济的崩溃将导致生活水平急剧下降和失业率飙升,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人和具备熟练技能的劳动力将外流,而美国一定是他们最好的移民目的地。 欧洲移民会给美国带去足够的劳动力和资产,短期内它将扭转美国迫在眉睫的经济衰退。 此外,俄乌冲突和欧洲的危机可以分散美国社会对当前经济问题的注意力,可以巩固美国社会,这反过来将降低民主党选举失利的风险。 中期内,也就是在4~5年内,外来资本流入、物流重新定向和主要行业竞争的减少,将会让美国的累计收益达到7~9万亿美元。 ------------------------------------------------------------------------------------- 德国开始不遗余力的支持乌克兰也是有原因的,第一,德国需要自己组建军队,把德国境内的美军基地赶走,成为真正独立的国家,这一点和日本类似。 第二,德国在东欧地区有大量的投资,如果打起来,德国损失惨重。 乌克兰、捷克、匈牙利、波兰等地区,德国企业进行了大量投资,都打烂了,这些大型企业要破产的。 德国希望的是可控的俄乌战争,一边和俄罗斯偷偷买天然气,一边支持乌克兰跟俄罗斯打消耗战。 然后用欧洲不安全的借口,让美国答应德国全面建设武装军队。 以牺牲部分经济的条件下,换取国家主权的完全独立。 结果偷鸡不成蚀把米,能源被卡,企业停产,百姓挨冻。 德国和法国的政策大概率要转向了。 大国的交锋,通常不是你死我活,而是长期压制,限制对手,发展自己。 这种限制一般都是全方位的,外交、军事、科技、文化、意识形态,无所不用其极。 |
3000点一下,定投就不用考虑下跌了。 明天依然是建仓的一天,大盘不破昨天低点,反弹趋势不变。 交易肯定要试错的。 大盘的一个长期下跌趋势,通常要有2-3个日线级别的假反弹信号。 交易没有百分之百正确,试错是交易的一部分。 以上这句话,是所有初学交易的人,最难懂的、最难接受的事实。 最开始交易,都觉得有一种必胜的交易方法,然后是学习各种方法,各种亏损。 做多了,才能明白,每一笔交易结果都不确定。 只有形成系统化交易才能长期盈利。 我们最后能赚钱,仅仅靠的是概率。 很不幸,既然靠的是概率,即便交易方法正确,也有人会持续赔钱。 交易更像量子理论,不是经典物理。 |
|
首页 上一页[5] 本页[6] 下一页[7] 尾页[7]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股市论谈 最新文章 |
低位割肉,高位抢筹重复的小散命运! |
11月,我是亏货,还是赢家? |
我的短线成功率在80%以上。。。 |
如何用易经预测股市!百分九十的人都不知道 |
股市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
股市小白个人记录 |
我想放弃上学,做一个职业炒股人,现在很迷 |
仅仅记录一下自己,有时间的朋友也坐下来可 |
开贴讲缠论 |
请在这轮牛市中总资金翻了超过十倍的同学分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
股票涨跌实时统计 涨停板选股 分时图选股 跌停板选股 K线图选股 成交量选股 均线选股 趋势线选股 筹码理论 波浪理论 缠论 MACD指标 KDJ指标 BOLL指标 RSI指标 炒股基础知识 炒股故事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天天财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