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财汇 购物 网址 万年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小游戏 视频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淘股吧 股票涨跌实时统计 涨停板选股 股票入门 股票书籍 股票问答 分时图选股 跌停板选股 K线图选股 成交量选股 [平安银行]
股市论谈 均线选股 趋势线选股 筹码理论 波浪理论 缠论 MACD指标 KDJ指标 BOLL指标 RSI指标 炒股基础知识 炒股故事
商业财经 科技知识 汽车百科 工程技术 自然科学 家居生活 设计艺术 财经视频 游戏--
  天天财汇 -> 股市论谈 -> 投资的路上我们注定孤独吗,多希望光明与我们同行 -> 正文阅读

[股市论谈]投资的路上我们注定孤独吗,多希望光明与我们同行[第6页]

作者:shine燕窝
首页 上一页[5] 本页[6] 下一页[7] 尾页[3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燕窝从明天开始进行彩云之南洗心之旅,然后长达两年多的自由职业生涯结束。    
    想起曾经亲手砸开肖申克监狱的水管,那时候的我意气风发,以为自己也是力挽狂澜的人物。    
    无奈现实太残酷,我的自由之路失败了,但是我更佩服自己了。    
    自由的代价是近乎自虐式的孤独,本质还是自己境界不够。    
    这两年多的时光,收获到很多精神暴力,见识到这个世界的假大空虚。    
    精神暴力也是精神拯救,也是自我救赎,不逃避不省略以真面目面对这个世界。    
    这个世界的假大空虚也是自己的假大空虚,也曾发了点小财不可一世,也曾深陷神经衰弱无法平衡。    
    然后,花谢了还有果实呢,真实让我有力量。    
    曾经迷失的心不再迷茫,感谢一路上善待我的众生,感谢自己。    
    洗心之旅结束后我将谋求一份专职工作,我想我会更自由。    
    自律即是自由,真正的快乐发自内心,真正的自由是人生境界。    
    而投资,是发乎真性情,我真的爱投资。    
    记得那时候辞职不是为了做投资,在回家的路上拿最后一个月工资买了人生中第一支股票...
    世事难料,所有的计划都失败了。    一个未曾明白世间真相的年轻人,低估了世事的复杂,也不明了人的本性,又太把自己当回事了。    焉能不败?
    后来当过流动摊贩,一边卖货一边啃股票书,也是真正的充实而快乐。    
    未曾想,炒股也能挣大钱,炒股也生懒惰,好长时间都甘愿做一只井底之蛙。    
    我和魔鬼签订了一场契约,遍尝喜悦悲伤孤独,今日重见光明。    
    以后的路,要走的更加坦然。    
    感谢大家的祝福,燕窝现在在香格里拉...
    晚上刚刚参加完藏民家的篝火晚会,十分开心。    
    这几天燕窝去了昆明、大理、丽江、游览了无数名胜,比如苍山洱海、玉龙雪山等奇景。    
    接下来还要在香格里拉呆一天,然后去泸沽湖,再然后是西双版纳,整个行程十分紧凑。    
    还有一个星期时间结束旅行。    
    接下来我会上传一些照片,不是风景照,是我的成长之路。    
    曾经在我市值达到30万的那一天我截了第一张图,然后有了许多张。    
    酒店的电脑很慢,一路上也不方便,未能及时表达感谢请谅解。    
    在旅途中我依然坚持每天学习一会投资,并成功说服了一位旅客放弃非法集资,他们都很喜欢我。    

    刚才悟到一句话:

    人生是自己的,管他是掌声还是嘲笑声,最重要的是听见自己前进的脚步声。    
    老师一路平安
    @hangjian12 2016-05-22 00:06:34
    看了一半,看不下去了,你从十三哥那里真的没有学到什么,白看十三哥的贴子了,痛心。    
    -----------------------------
    谢谢hangjian12先生指点

    我是微不足道的,希望您常来坐坐,谈谈价值投资的道与术
    @风雨1990 2016-05-22 01:18:16
    您是成熟之人,应当知道这句话说出来其实并无意义。    
    燕窝是一个努力的人,只是交易过度频繁了些,我觉得这是与人生经历是有关系的,不过也并不能证明燕窝这是错。    
    好吧,其实我是个睡不着觉帮忙打圆场的人。    
    十三老师离开天涯令人有点伤心有点感慨竟无人继承老师理念,我相信您是因为这样才说这些话的,我要是说错了别拆穿,哈哈,我怕尴尬~~
    -----------------------------
    你好,风雨1990.
    最是人间留不住...
    
    
    
    
    今天扬农化工大涨,我想起不久前在丽江古城和朋友聊天时说的几句话,记录在这里,段落之间没有承接关系,只写我说的,不写朋友说的:

    1.“前段时间一汽富维比扬农化工贵五块钱一股的时候我想过换股,后来终于忍住没换,我感觉现在的我和以前不一样了,我发现像我以前那样不好,虽然我的感觉经常很对,但是我发现这样会浪费我的才华,使我无法成为一个真正的投资人,五块钱一股对于现在的我来说是很多钱了,而我手上又有那么多一汽富维...在放弃的那一刻我感觉浑身充满了力量,我想我以后会很有钱的”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当时的感觉的确很准,但是不后悔。    

    2.“在十三老师的信徒里,你是最优秀的,他们都说我很好,我心里有点激动,那是虚荣心,其实我只是比较会写文字而又太把自己当回事了而已,像你这样低调内敛谦虚才是王道,所谓抱残守缺守正出奇,你加我的时候说是天涯燕窝粉丝把我吓了一跳,经过这段时间的了解又把我吓了一跳。    我在天涯开帖子的本意是交流学习,可是现在看来是与本意背道而驰了,我并不是很有见解的人,甚至连基本功都不扎实,而且我痴迷于市场行为学,这些都注定了我的未来不会很有成就。    我决定旅行结束后公布自己以前的操作,也就是人生第一个50万是怎样来的,我相信看过我这些截图的朋友如果认真思考了沉淀了都可以像我一样入门,也算是我对支持我喜欢我的朋友们的感恩。    我本身并不是很有才华的人,我决定把更多的时间放在生活中,而投资就是做人,我想我开始进入第二个阶段了,开始明白一些道理了”

    朋友是一位不错的投资人,紧跟十三老师的脚步,只是太低调了,我想hangjian12先生不用感到可惜,因为他的理念已经有人继承了。    

    3.“而我的日记笔记交易截图包括天涯和雪球上的文字其实是写给自己看的,为的是告诉自己远离颠倒梦想,也可以用那句流行的话来说,不忘初心...”

    4.“我接触和了解过的投资人非常多,涛哥与十三老师确实是顶尖水平还有风生水起也是,说实话我最欣赏风神,一点浮躁之气都没有,平凡平淡,但是没有任何人能学习风神,市场上号称学习风神的人全部没有得其精髓。    涛哥人品很好十三老师有才华风度,这些都是我该学习的。    此外我欣赏的投资人有很多,我都系统的学习过他们,他们很多并不出名。    我去年有点走火入魔,就是因为太多太杂的接触这些投资人。    以我的修养无法做到知行合一,太浮躁,太骄傲,又太自卑。    后来经过长达半年的反思,差点误入歧途,现在勉强平静下来了,期间和十三老师有过交流。    我想我最大的问题在于吃的太多消化不良,看来纸上得来终觉浅啊..."

    5."其实我的第一个老师是做短线的,而且做的非常成功,04年到11年年化收益40%以上,这个成绩是很好的,因为中间只有两年是牛市,其他的时间市场都不景气,尤其是2011年,他告诉我2011年比2008年还要可怕的多。    老师说:溺水三千,只取一瓢,你想去取不属于你的那一瓢风险就来了。    他告诉我们短线中间长线都可以做,最重要的是适合自己。    他说巴菲特长期持有优秀企业这就是他的道,我们要找到自己的道...他还说2013年底需要最后一跌牛市就来了。    他没有什么名气,但是他才是我的启蒙老师,你一定觉得奇怪,我有个短线高手的老师为什么选择了中长线,是因为老师说要找到自己的道,我觉得我的性格适合做长期投资而不应该频繁交易,我记得老师还谈过银行股的投资价值,感慨世人好赌,瞧不起确定性极高的银行股,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老师说:王亚伟的成绩并不怎么样,民间超过他的人很多,不过他管理的资金量太大了,也是非常厉害了,作为投资人不要和基金比收益,要比也是和私募基金比。    他还说过他圈子里的高手的故事,他还说他开户的营业部已经有超过十万户了,但是只有两个人是从几万做到上千万的,希望我们最好离开股市,因为这里成功的机会太小了。    这就是我的启蒙老师,他是个好人。    ”

    6.“人在这个世界上生存总得凭点什么,他在现实生活中郁郁不得志,作为90年代的大学生,觉得自己快30岁了还一无所有,不想再这样混下去了,所以辞去了国企的工作去创业,但是失败了,他说那个时候还是没有社会经验,现在根本不会相信有每年百分之百这样的好项目,因为研究上市公司多年,发现连最赚钱的贵州茅台净利润率也不过40%,而茅台的毛利高达90%,炒股的人都是没社会地位的,他和我一样在生活中是个失败者”。    

    7.“他们共同教会我一个道理,世到盛世需警醒,无圆无不圆,无满无不满...高手是寂寞的,他们的内心世界得不到交流情绪无法宣泄。    无一例外,炒股高手都曾经抑郁过,虽然他们没有说,但我感觉的到。    我想不用担心这个世界不接纳自己,自己接纳自己就好了,自己接纳了自己也就等于这个世界接纳了自己”。    



    我现在持有:

    一汽富维
    国金证券
    扬农化工
    美的集团
    国海证券
    格力电器

    从明天开始贴2014年开始的账户截图:从30万到60万的过程。    

    如果持股的过程中多一分耐心,然后选择的股票质地不差买入价不高的话,亏钱是很难的,我用两年多的满仓证明了这个道理。    
    我记得我入市的时候是2300点,现在大盘也不过2800多点。    
    我个人的成长是伴随着优质公司的成长而实现的。    
    投资理念不必多说了,其实最重要的是投资的心态。    

    从2014年开始我一直满仓持股到今天,这是我过去,我的未来还在路上...
    记得十三老师说过在投资领域他是教高级班的,而我只是入门级的。    
    我不是说我可以教人入门,我的意思是我才刚入门而已。    

    听着神秘园乐队的曲子“The promise”,心情刚刚好。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    

    昨晚在昆明和一位旅途中行走的大哥一起吃饭的时候我说:把答应他们的东西写完后,shine燕窝这个名字就在网络世界消失了。    

    塞林格说:“一个不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英勇的死去,一个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卑贱的活着。    

    我们确实活得很艰难,一要承受种种外部的压力,更要面对自己内心的困惑。    在苦苦挣扎中,如果有人向你投以理解的目光,你会感到一种生命的暖意,或许仅有短暂的一瞥,就足以使我感奋不已。    ”

    我将来要做一个纯真的人,在这个世界上自由的生活、愉快的玩耍。    

    喜欢我,不是因为我的好,这个世间原本就有太多比我好的人,喜欢我,只是因为我是我,一个自由投资人、一个他母亲的孩子。    

    勿念,随缘。    
    
    @风雨1990 2016-05-23 23:16:42
    看到燕窝去云南,我想起了上学的时候兼职了3个月赚了2000多块才有钱旅行,事后还兴冲冲的在网上写游记。    
    旅途中吃的不好,回到学校第一件事就是和同学吃着烧烤喝着冰啤,那感觉很舒服。    
    工作后再也没有那种感觉,好在日子还挺充实。    
    投资是枯燥的,生活是精彩的。    
    燕窝投资(机)很棒,祝你生活一样精彩。    
    -----------------------------
    游记在哪里,我想看。    
    才发觉幸福就是吃父母做的饭菜,睡自己的床。    
    昨天多吃了两碗饭。    
    一觉醒来,美美哒。    
    招财纳宝如思默,
    福入豪庭皆寡言,
    安静之处生财源,
    喧嚣鼎沸必有忧,
    水到渠成定乾坤,
    金满荷包笑颜开。    
    @archer99547520 2016-05-25 22:05:59
    燕窝楼主,关于国金证券增发价。    我有异议和问题。    
    国金证券目前为止实施两次增发。    
    第一次,预案公布时间日期是20120320,发行2.9亿股,价格10.21。    当日收盘价11.63。    
    由于20141024除权除息10转10股,现在看20120320收盘价5.66,20日均5.48,9折4.93。    
    10.21相当于4.95。    基本就是采用20日均9折的增发价。    
    问题出现了
    -----------------------------
    你好,
    本来不想回答你的问题,倒不是因为刚放出来还惊魂未定,而是因为你的问题提的不好。    
    我想反问你一下,搞清楚了这些对你的投资有帮助吗?

    股票其实就是个动态平衡,去年国金证券增发的时候,股价长期在20多,所以增发价就是20多,增发完成后还曾经涨到30多,现在二级市场10元出头。    
    你把这其中的道理想明白了就行了,建议没事的时候多读读书。    

    去年参与定向增发的机构也不是傻瓜,现在卖国金证券股票的人也不是傻瓜。    
    但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就是因为证券行业本身就是强周期性行业。    
    现在市场很悲观,券商股就首当其冲被消灭。    
    去年这个时候还是牛市,所以定增复牌后股价暴涨。    
    这就是“非同寻常的大众幻想与群众性癫狂”。    

    你能预知后来发生股灾吗?
    你能预知第一次股灾发生后,国家做了那么多努力好不容易把市场救活了,结果又来了第二次股灾吗?
    你能预知第二次股灾后,监管层为了呵护市场借鉴学习国外先进经验推出了熔断机制,结果却引发第三次股灾吗?

    。    。    。    
    莫怨投资多曲折,不怨市场不怨人,花落水流自往返,昨日今日复明日。    
    如果牛市再来一次的话,买券商股的就会成为人生大赢家,我相信牛市还会来,所以就买了。    
    凡事往简单处想,往认真处行

    查理芒格。    
    1、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    

    2、如要锻炼一个能做大事的人,必定要叫他吃苦受累,百不称心,才能养成坚忍的性格。    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    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    

    3、有些人之所以不断成长,就绝对是有一种坚持下去的力量。    好读书,肯下功夫,不仅读,还做笔记。    人要成长,必有原因,背后的努力与积累一定数倍于普通人。    所以,关键还在于自己。    

    4、少年贪玩,青年迷恋爱情,壮年汲汲于成名成家,暮年自安于自欺欺人。    人寿几何,顽铁能炼成的精金,能有多少?但不同程度的锻炼,必有不同程度的成绩;不同程度的纵欲放肆,必积下不同程度的顽劣。    

    5、在这物欲横流的人世间,人生一世实在是够苦。    你存心做一个与世无争的老实人吧,人家就利用你欺侮你。    你稍有才德品貌,人家就嫉妒你排挤你。    你大度退让,人家就侵犯你损害你。    你要不与人争,就得与世无求,同时还要维持实力准备斗争。    你要和别人和平共处,就先得和他们周旋,还得准备随时吃亏。    

    6、惟有身处卑微的人,最有机缘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    一个人不想攀高就不怕下跌,也不用倾轧排挤,可以保其天真,成其自然,潜心一志完成自己能做的事。    

    7、上苍不会让所有幸福集中到某个人身上,得到爱情未必拥有金钱;拥有金钱未必得到快乐;得到快乐未必拥有健康;拥有健康未必一切都会如愿以偿。    保持知足常乐的心态才是淬炼心智、净化心灵的最佳途径。    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这种快乐把忍受变为享受,是精神对于物质的胜利,这便是人生哲学。    

    8、我是一位老人,净说些老话。    对于时代,我是落伍者,没有什么良言贡献给现代婚姻。    只是在物质至上的时代潮流下,想提醒年轻的朋友,男女结合最最重要的是感情,双方互相理解的程度。    理解深才能互相欣赏、吸引、支持和鼓励,两情相悦。    门当户对及其他,并不重要。    

    9、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    简朴的生活、高贵的灵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    
    重力加速度周记----花开花谢

    前天下午,一边在家欣赏梅艳芳的《女人花》,一边观看大华、歌尔、蓝标等长牛股的跳水表演。    想起曾经风华绝代的梅姑年方40就香消玉殒,看着数年前一骑绝尘的大华和歌尔如今股价节节败退,不由心生感慨,于是写下这样一段文字:"由来只有新人笑,有谁听到旧人哭",一句简单地歌词,很贴切地描绘出近期的市场特征。    成长股犹如女明星,大部分吃的都是青春饭,如果既年轻又漂亮,再配上些才艺,就很容易受追捧。    一旦年暮色衰,哪怕你再有实力,也很难有巨大的市场号召力。    投资成长股,跟演艺公司培养女星似有异曲同工之妙。    

    纵观A股市场二十载,成长股可谓“江山代有牛股出,各领风骚三五年”。    96~97年,受益于国产家电的进口替代浪潮,长虹和海尔高举绩优大旗,两年时间涨幅高达约10倍;98年后起之秀夏新电子继续引领消费电子升级,凭借小盘绩优和高送转,实现了3倍以上的年度涨幅;99~00年的网络股大潮中,综艺成了当仁不让的红星,一年多的涨幅就超过10倍;01年烟台万华横空出世,一上市就以2倍涨幅成为熊市里最大的黑马,并就此开启价值投资和成长投资的先河,7年时间连续高增长高送转,股价涨幅超过60倍。    02~03年,哈药又以近4倍的涨幅成为弱市中耀眼的明星,大消费概念也因此在价值投资者心中萌芽生根。    04~07年,价值投资和成长投资双双迎来鼎盛时期,以苏宁、茅台、三一为代表的价值成长股蜂拥而出,涨幅超过10倍的股票俯首皆是。    08年股市转为长期熊市,但以大华、歌尔为代表的新兴产业成长股登场,横跨熊市6年之久,涨幅接近40倍;13年网宿和掌趣又继续接过大华歌尔的大旗,以4倍的年度涨幅成了科技产业的新龙头。    

    严格意义上来讲,这些明星股都不能算是单纯的炒作,而是在不同时期、不同经济环境下对优秀成长企业的一种价值挖掘。    这些股票处于上涨周期时有着几个共同点:小市值、次新、高增长、高送转。    小市值和次新意味着年轻充满活力,容易吸引市场眼球;高增长意味着企业能比较快地为股东创造效益,市场因此会给予较高的估值;高送转虽然在境外市场不怎么被认可,但在A股市场却是亘古不变的重磅题材,高送转不仅增强了股票的流动性,也为股价的炒作提升了想象空间。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公司渐渐变大,次新股慢慢成了老面孔,持续多年的高增长之后企业开始放缓发展步伐,而数次的高送转也使得资本公积日益减少,企业的股本扩张能力也开始变弱。    这时候市场就不再轻易给你成长股的待遇,而是把你当作价值股来看待,这就好比过了气的明星,无论是演出机会还是出场费,都远远赶不上那些当红新人。    以前的一线女角沦落为只有当配角的份,甚至是跑龙套;而曾经的绩优高成长也沦落为价值股,享受着可怜的低PE。    成长股一旦被市场转换为价值股,就会被很多主流资金无情地抛弃,如果再出现效益下滑,遭遇戴维斯双杀,那股价的下杀就会更加惨烈,尤其是那些可以融券的品种,市场做空动能还会进一步放大。    

    由此可见,对成长股的投资,一定要把握好火候。    如果卖早了,很难享受到企业高成长时市场给予的丰厚回报;如果卖晚了,在企业过了成长期之后还继续持有,那么盈利就会遭遇较大幅度的回吐,甚至是由盈转亏。    10年前我作为价值投资的第一支股票航息,虽然在大牛市中表现不太抢眼,但3年多的时间也替我创造了8倍的利润。    原本我的目标是实现10倍收益后再彻底退出,但是大华的上市又让我改变了主意。    当时我将二者做了比较:航信总股本约3亿,EPS1.53元,股价接近70;而大华总股本仅6000多万,EPS摊薄后跟航信接近,从性价比考虑,很明显大华定价应高过航信。    而大华上市后股价仅40多,再加上行业成长性要远超航信,所以我在航信除权后果断切换成了大华。    假如我航信一直持有至今,那么就不会有大华以及顺络水晶等股票的高收益,这6年下来差不多就是颗粒无收。    假如我去年没有清仓大华和水晶,那么不仅美亚、奥拓这些股票的利润与我无缘,还要忍受市值大幅缩水的煎熬。    同样,今年舍弃省广换入川大也是跟6年前一样的逻辑。    虽然省广尚未到我目标位,但比较了一下省广与川大,发现二者今年EPS可能接近,但一个总股本近6亿且去年涨幅过大,一个总股本1.4亿且回调较深,又处于行业的爆发前夕,我也毅然在省广股价高出川大不少时做了切换。    目前省广持续走低而川大逐步走强,似乎又在验证这种投资逻辑。    正所谓“花开不多时,堪折直须折”,女人如花花似梦,股如女人人须醒。    

    成长股堪比年轻漂亮有才华的女人,作为一个聪明的女人,必然知道自己不会青春永驻,那么她该如何为自己的将来打算呢?从历史经验来看,具有大智慧的女人,除了在风光时为自己多做积累,也会在新生代中扶植嫡系,这样即便自己年老色衰,依旧可以呼风唤雨。    再来看上市公司,似乎也有这方面的逻辑。    如果能在鼎盛时期未雨绸缪,通过创投或二级市场并购不断孵化一些新的成长企业,就有可能延缓自身调零的周期。    这方面比较成功的应该是复兴系和长和系,清华同方也算是上市公司中尝试较多的。    以同方为例,自身经历过2波较长的成长周期,第一波是上市后的97年到00年,股价涨幅超过4倍;第二波是07年到08年的大牛市,涨幅也是超过4倍。    与此同时,同方又孵化出泰豪、国芯和同方泰德(港股)三家上市公司,还有两家正处于IPO。    尽管同方自身因成长性放缓导致股价不振,但孵化出的这些新秀又在日渐壮大,国芯和泰德也都成了近两年的大牛股,继续复制当年同方的成长股路线。    遗憾的是,很多上市公司在企业鼎盛时期,通常只会想到扩大产能和并购资产,极少会去考虑在资本市场进行孵化。    如果上市公司在市值突破200亿之后,适当进行套现或利用闲散资金进行孵化,那么即便自身沦落为价值股,依旧可以通过这些孵化的新兴公司继续分享企业的高成长收益。    如今市场比较流行外延式并购,但很少有分拆或二级市场举牌。    事实上现在二级市场的壳资源价值越来越高,有些垃圾公司就好比是黄金地段的一座破厂房,这也是很多垃圾公司在市值跌破8亿后就很难再跌的原因之一。    我们简单以大华来做个假设:去年大华市值一度高达500亿,现缩水至200多亿,持股超过40%的董事长缩水也高达100多亿,金额比同行大立40多亿总市值还高。    12年底大立的总市值最低不足13亿,第一大股东持股为31%,如果大华当时拿出5亿资金基本可以完全控股大立,然后再通过注入优质资产来提升业绩,似乎又可以打造出一只成长股。    当然这也只是简单假设,实际操作起来会复杂很多,而且这也是上市公司考虑的事情,作为投资人只需掌握好成长股花开花谢这一规律并适时进退即可。    
    《穷查理宝典》摘录
    凡事往简单处想,往认真处行。    
    查理认为未雨绸缪、富有耐心、律己严厉和不偏不倚是最基本的指导原则。    不管周围的人怎么想,不管自己的情绪有什么波动,他永不背离这些原则,尽管许多人都认为“做人要懂得随机应变”。    这些原则若是得到坚定不移的遵守,便能产生最著名的芒格特征之一:不要非常频繁地进行买卖。    和巴菲特相同,芒格认为,只要几次决定便能造就成功的投资生涯。    所以当查理喜欢一家企业的时候,他会下非常大的赌注,而且通常会长时间地持有该企业的股票。    查理称之为“坐等投资法”,并点明这种方法的好处:“你付给交易员的费用更少,听到的废话也更少,如果这种方法生效,税务系统每年会给你1%—3%的额外回报。    ”在他看来,只要购买三家公司的股票就足够了。    所以呢,查理愿意将大比例的资金投给个别“受关注”的机会。    
    有性格的人才能拿着现金坐在那里什么事也不做。    我能有今天,靠的是不去追逐平庸的机会。    
    查理一般会先注意应该避免什么,也就是说,先弄清楚应该别做什么事情,然后才会考虑接下来要采取的行动。    “我只想知道我将来会死在什么地方,这样我就可以永远不去那里啦。    ”这是查理很喜欢的一句妙语。    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生意场上,查理避开了“棋盘”上那些无益的部分,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有利可图的区域,从而获得了巨大的收益。    
    如果你把自己训练得更加客观,拥有更多学科的知识,那么你在考虑事情的时候,就能够超越那些比你聪明得多的人,我觉得这是很好玩的。    再说了,那样还能赚到很多钱,我本人就是个活生生的证据。    
    对待那些财务报告和它们的会计工作,查理总是持中西部特有的怀疑态度。    它们至多是正确地计算企业真实价值的起点,而不是终点。    
    查理认为,一个企业的竞争优势是该企业的“护城河”,是保护企业免遭入侵的无形沟壕。    优秀的公司拥有很深的护城河,这些护城河不断加宽,为公司提供长久的保护。    持有这种独特观点的查理谨慎地权衡那些长期围困大多数公司的“竞争性毁灭”力量。    芒格和巴菲特极其关注这个问题:在漫长的经商生涯中,他们了解到,有时是很痛苦地了解到,能够历经数代而不衰的企业非常少。    因此,他们努力识别而且只购买那些有很大机会击败这些围攻力量的企业。    
    巴菲特:“那么,让我们来把护城河、保持它的宽度和保持它不被跨越作为一个伟大企业的首要标准。    我们告诉我们的经理,我们想要护城河每年变宽。    那并不意味着今年的利润将会比去年的多,因为有时候这是不可能的。    然而,如果护城河每年都变宽,企业的经营将会非常好。    当我们看到的是一条很狭窄的护城河——那就太危险了。    我们不知道如何评估那种情况,因此,我们就不考虑它了。    我们认为我们所有的生意——或者大部分生意——都有挖得很深的护城河。    
    (购买)股价公道的伟大企业比(购买)股价超低的普通企业好。    
    《枪炮、病菌与钢铁》《自私的基因》《冰河世纪》和《达尔文的盲点》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关注前面提到的“竞争性毁灭”问题,研究为什么有些事物能够适应环境,存活下来,甚至在经过很长的时间之后占据统治地位。    当这个主题被应用于投资选择时,芒格偏爱的企业就出现了:有些是通过消灭竞争对手而达到繁荣的企业(就像《自私的基因》里面描绘的),有些是通过合作而兴旺的企业(《达尔文的盲点》)。    
    不断地挑战和主动地修正你“最爱的观念”
    正视现实,即使你并不喜欢它——尤其当你不喜欢它的时候
    芒格投资哲学的文章极其关注“买什么”而极少关注“何时卖”的原因。    芒格亲自对这个问题作出了回答,下面这段话很好地概述了高度集中专注的“芒格学派”的投资哲学:“我们偏向于把大量的钱投放在我们不用再另外作决策的地方。    如果你因为一样东西的价值被低估而购买了它,那么当它的价格上涨到你预期的水平时,你就必须考虑把它卖掉。    那很难。    但是,如果你能购买几个伟大的公司,那么你就可以安坐下来啦。    那是很好的事情。    ”
    我们赚钱,靠的是记住浅显的,而不是掌握深奥的。    我们从来不去试图成为非常聪明的人,而是持续地试图别变成蠢货,久而久之,我们这种人便能获得非常大的优势。    
    巴菲特:你千万要学会如何校准他的答案。    如果你问查理某个项目,他说“不”,那么我们会用所有的钱来投资它。    如果他说“这是我听过的最愚蠢的事情”,那么我们就会适当地做一点投资。    如果你能够校准他的答案,你就能获得很多智慧。    
    我想说说怎样才能培养那种毫不焦躁地持有股票的性情。    光靠性格是不行的。    你需要在很长很长的时间内拥有大量的求知欲望。    你必须有浓厚的兴趣去弄明白正在发生的事情背后的原因。    如果你能够长期保持这种心态,你关注现实的能力将会逐渐得到提高。    如果你没有这种心态,那么即使你有很高的智商,也注定会失败。    
    我们的投资风格有一个名称——集中投资,这意味着我们投资的公司有10 家,而不是100 家或者400家。    
    我们的游戏是,当好项目出现时,我们必须能够认出来,因为好项目并不会经常出现。    机会只眷顾有准备的人。    
    好的投资项目很难得,所以要把钱集中投在少数几个项目上,这在我看来是很好的主意。    投资界有98%的人并不这么想。    而我们一直以来都是那么做的,这给我们——也给你们——带来了许多好处。    
    我们的投资规矩是等待好球的出现。    
    Beta系数、现代组合投资理论等等——这些在我看来都没什么道理。    我们想要做到的是,用低廉的价格,甚至是合理的价格,来购买那些拥有可持续竞争优势的企业。    
    如果你把我们15个最好的决策剔除,我们的业绩将会非常平庸。    你需要的不是大量的行动,而是极大的耐心。    你必须坚持原则,等到机会来临,你就用力去抓住它们。    
    如果你因为一样东西的价值被低估而购买了它,那么当它的价格上涨到你预期的水平时,你就必须考虑把它卖掉。    那很难。    但是,如果你能购买几个伟大的公司,那么你就可以安坐下来啦。    那是很好的事情。    
    我们偏向于把大量的钱投在我们不用再另作决策的地方。    
    如果我是你,我就会买些很小的股票,寻找一些罕见的错误定价的机会,但这类机会的确是很少。    
    如果你没有不停地学习,其他人将会超过你。    
    如果你确有能力,你就会非常清楚你能力圈的边界在哪里。    没有边界的能力根本不能称之为能力。    (如果你问自己是否过了能力圈的范围,)那这个问题本身就是答案。    
    巴菲特:查理和我不知道我们的资本成本。    商学院有教,但我们持怀疑态度。    我们只是用我们拥有的资本尽量去做最聪明的事情而已。    我们会拿一切跟其他选择作比较。    我从来没觉得那个资本成本的计算对我来说有什么意义。    查理,你呢?我也不觉得。    如果你拿起最好的经济学教材,那是曼昆写的,他说人们作出决定的依据是机会成本——也就是说,真正重要的是否有其他选择。    我们决策的时候也是这样的。    其他人却不这么认为——甚至还有人提出了股本成本的说法。    这些人真是脑子坏掉了。    
    (未来的市场回报率)如果股市未来的回报率能够达到15%,那肯定是因为一种强大的“伦勃朗效应”。    这不是什么好事。    看看日本以前的情况就知道了。    当年日本股市的市盈率高达50到60 倍。    这导致了长达十年的经济衰退。    不过我认为日本的情况比较特殊。    我的猜测是,美国不会出现极端的“伦勃朗化”现象,今后的回报率将会是6%。    
    总的来说,我认为美国投资者应该调低他们的预期。    人们不是有点蠢,而是非常蠢。    没有人愿意说出这一点。    
    如果共同基金的监事是独立的,那么我就是俄罗斯波尔修芭蕾舞团的首席男明星。    
    我认为,你每次看到EBITDA(即未计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的利润)这个词汇,你都应该用“狗屁利润”来代替它。    
    也许没有人像我们这样,但我们对金融风险特别敏感。    当金融机构想努力表现时,我们就会感到紧张。    
    我们尤其害怕那些大量举债的金融机构。    如果他们开始说起风险管理有多么好,我们就会很紧张。    
    你必须知道重要学科的重要理论,并经常使用它们——要全部都用上,而不是只用几种。    大多数人都只养成一个学科——比如说经济学——的思维模型,试图用一种方法来解决所有问题。    你知道谚语是怎么说的:“在手里拿着铁锤的人看来,世界就像一颗钉子。    ”这是一种处理问题的笨方法。    遇到不同的公司,你需要检查不同的因素,应用不同的思维模型。    
    电脑带来的危险非常多。    人们计算得太多,思考得太少。    
    如果你在生活中惟一的成功就是通过买股票发财,那么这是一种失败的生活。    生活不仅仅是精明地积累财富。    
    生活和生意上的大多数成功来自于你知道应该避免哪些事情:过早死亡、糟糕的婚姻等等。    避免染上艾滋病、在路口和火车抢道以及吸毒。    培养良好的心理习惯。    避免邪恶之人,尤其是那些性感诱人的异性。    如果因为你的特立独行而在周围人中不受欢迎……那你就随他们去吧。    
    满足于你已经拥有的: 这里是一句你的投资顾问可能会反对的真话:如果你已经相当富裕,而别人的财富增长速度比你更快,比如说,在投资高风险的股票上赚了钱,那又怎样呢?!总是会有人的财富增长速度比你快。    这并不可悲。    
    索罗斯无法忍受其他人从科技产业赚钱而自己没有赚到,他亏得一塌糊涂。    我们根本就不在意(别人在科技产业赚了钱)。    
    关注别人赚钱(比你)更快的想法是一种致命的罪行。    妒忌真的是一种愚蠢的罪行,因为它是仅有的一种你不可能得到任何乐趣的罪行。    它只会让你痛苦不堪,不会给你带来任何乐趣。    你为什么要妒忌呢?
    每天起床的时候,争取变得比你从前更聪明一点。    认真地、出色地完成你的任务。    慢慢地,你会有所进步,但这种进步不一定很快。    但你这样能够为快速进步打好基础……每天慢慢向前挪一点。    到最后——如果你足够长寿的话——大多数人得到了他们应得的东西。    
    当然,自我表扬起到的积极作用一般来说比别人的表扬要大。    实际上,今天在这里为你们演讲的人可能就会遇到这样的问题。    
    如果你把葡萄干和大便搅在一起,你得到的仍然是大便。    (这是他在将互联网与科技给社会带来的好处和这些行业的股票投机的恶果进行对比时所说的话。    )
    “反过来想,总是反过来想。    ”雅各比说。    他知道事物的本质决定了许多难题只有在逆向思考的时候才能得到最好的解决。    
    达尔文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主要是因为他的工作方式;这种方式有悖于所有我列出的痛苦法则,而且还特别强调逆向思考:他总是致力于寻求证据来否定他已有的理论,无论他对这种理论有多么珍惜,无论这种理论是多么得之不易。    与之相反,大多数人早年取得成就,然后就越来越拒绝新的、证伪性的信息,目的是让他们最初的结论能够保持完整。    他们变成了菲利普·威利所评论的那类人:“他们固步自封,满足于已有的知识,永远不会去了解新的事物。    ”
    如果你们认为客观态度无足轻重,那么你们不但忽略了来自达尔文的训诲,也忽略了来自爱因斯坦的教导。    爱因斯坦说他那些成功的理论来自“好奇、专注、毅力和自省”。    他所说的自省,就是不停地试验与推翻他自己深爱的想法。    
    基本的、普世的智慧是什么?嗯,第一条规则是,如果你们只是记得一些孤立的事物,试图把它们硬凑起来,那么你们无法真正地理解任何东西。    如果这些事物不在一个理论框架中相互联系,你们就无法把它们派上用场。    你们必须在头脑中拥有一些思维模型。    你们必须依靠这些模型组成的框架来安排你的经验,包括间接的和直接的。    
    如果你告诉人们事情的时候,总是告诉他们原因,他们就能更深刻地理解你说的话,就会更加重视你说的话,也会更倾向于听从你说的话。    就算他们不理解你的理由,他们也会更倾向于听你的话。    
    让我们来简单地看看哪些模型和技巧构成了每个人必须拥有的基础知识,有了这样的基础知识之后,他们才能够精通某项专门的艺术,比如说选股票。    
    首先要掌握的是数学。    很明显,你必须能够处理数字和数量问题,也就是基本的数学问题。    
    第二种可靠的思维模型来自生物学/生理学,因为我们大家毕竟在基因构造方面都是相同的。    
    接下来当然就是心理学啦,它更加复杂。    但如果你想拥有任何普世的智慧,心理学是太过重要了。    原因在于,人类的感知器官有时候会短路。    大脑的神经线路并非总是畅通无阻的,也不拥有无穷多的线路。    所以那些懂得如何利用这种缺点、让大脑以某种错误方式运转的人能够使你看到根本不存在的东西。    
    接下来我们要谈到的是另外一种不那么可靠的人类智慧——微观经济学。    我发现把自由的市场经济——或者部分自由的市场经济——当做某种生态系统是很有用的思维方式。    跟生态系统的情况一样,有狭窄专长的人能够在某些狭窄领域中做得特别好。    动物在合适生长的地方能够繁衍,同样地,那些在商业世界中专注于某个领域——并且由于专注而变得非常优秀——的人,往往能够得到他们无法以其他方式获得的良好经济回报。    微观经济学的伟大意义在于让人能够辨别什么时候技术将会帮助你,什么时候它将会摧毁你。    
    人类的头脑既是宇宙的光荣,也是宇宙的耻辱。    
    从个人的角度来讲,我已经养成了使用一种双轨分析的习惯。    首先,理性地看,哪些因素真正控制了涉及的利益?其次,当大脑处于潜意识状态时,会自动形成哪些潜意识因素——这些潜意识因素总的来讲有用但(在具体情况下)却又常常失灵?
    规模优势理论的本质是,你生产的商品越多,你就能更好地生产这种商品。    那是个巨大的优势。    它跟商业的成败有很大的关系。    
    大公司并非总是赢家……企业变大之后,就会出现官僚机构的作风。    
    所以连锁店在采购上有巨大的优势。    此外还有一套完善的制度,规定每个人应该做些什么。    所以连锁店可以成为很棒的企业。    
    每个人都有他的能力圈。    要扩大那个能力圈是非常困难的。    如果我不得不靠当音乐家来谋生……假设音乐是衡量文明的标准,那么我不知道必须把标准降到多低,我才能够有演出的机会。    所以你们必须弄清楚你们有什么本领。    如果你们要玩那些别人玩得很好而你们一窍不通的游戏,那么你们注定会一败涂地。    
    你们当中有些人也许会有机会在新兴的高科技领域——英特尔、微软等公司——“冲浪”。    虽然我们自认为对该行业并不精通,完全不去碰它,但这并不意味着你们去做的话是不理智的行为。    
    如何挑选股票
    第一个问题是:“股市的本质是什么?”这个问题把你们引到我从法学院毕业之后很久才流行起来——甚至是肆虐横行——的有效市场理论。    
    股市真的如此有效,乃至没有人能打败它吗?很明显,有效市场理论大体上是正确的——市场确实十分有效,很难有哪个选股人能够光靠聪明和勤奋而获得比市场的平均回报率高出很多的收益。    确实,平均的结果必定是中等的结果。    从定义上来说,没有人能够打败市场。    正如我常常说的,生活的铁律就是,只有20%的人能够取得比其他80%的人优秀的成绩。    所以答案是:市场既是部分有效的,也是部分低效的。    
    聪明人在发现这样的机会之后会狠狠地下注。    他们碰到好机会就下重注,其他时间则按兵不动。    就是这么简单。    
    成为赢家的方法是工作、工作、工作、再工作,并期待能够看准几次机会。    
    然而在投资管理界,几乎没有人这么做。    我们是这么做的——我说的我们是巴菲特和芒格。    其他人也有这么做的。    但大多数人头脑里面有许多疯狂的想法。    他们不是等待可以全力出击的良机,而是认为只要更加努力地工作,或者聘请更多商学院的学生,就能够在商场上战无不胜。    在我看来,这种想法完全是神经病。    
    所以如果能够像彩池投注的赢家那样思考,你们将能够得到非常出色的投资结果。    股市就像一场充满胡话和疯狂的赌博,偶尔会有定错价格的良机。    你们可能没有聪明到一辈子能找出1000 次机会的程度。    当你们遇到好机会,就全力出击。    就是这么简单。    
    在我看来很明显的是,赢家下注时必定是非常有选择的。    我很早就明白这个道理,我不知道为什么许多人到现在还不懂。    
    决定行为的是决策者的激励机制,这是人之常情。    所以制定正确的激励机制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教训。    
    在股票市场上,有些铁路公司饱受更优秀的竞争对手和强硬的工会折磨,它们的股价可能是账面价值的三分之一。    与之相反,IBM 在市场火爆时的股价可能是账面价值的六倍。    所以这就像彩池投注系统。    任何白痴都明白IBM 这个企业的前景比铁路公司要好得多。    但如果你把价格考虑在内,那么谁都很难讲清楚买哪只股票才是最好的选择了。    所以说股市非常像彩池投注系统,它是很难被打败的。    
    我们起初是格拉汉姆的信徒,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慢慢地,我们培养起了更好的眼光。    我们发现,有的股票虽然价格是其账面价值的两三倍,但仍然是非常便宜的,因为该公司的市场地位隐含着成长惯性,它的某个管理人员可能非常优秀,或者整个管理体系非常出色等等。    
    顺便说一声,伯克希尔·哈撒韦数千亿美元资产的大部分来自这些更为优质的企业。    最早的两三亿美元的资产是我们用盖格探测器四处搜索赚来的,但绝大多数钱来自那些伟大的企业。    
    大多数投资经理的情况是,客户都要求他们懂得许许多多的事情。    而在伯克希尔·哈撒韦,没有任何客户能够解雇我们,所以我们不需要讨好客户。    我们认为,如果发现了一次定错价格的赌注,而且非常有把握会赢,那么就应该狠狠地下注,所以我们的投资没那么分散。    我认为我们的方法比一般投资经理好得多得多。    
    道理就这么简单,即便非常聪明的人,在如此激烈竞争的世界里,在与其他聪明而勤奋的人竞争时,也只能得到少数真正有价值的投资机会。    
    好好把握少数几个看准的机会比永远假装什么都懂好得多。    如果从一开始就做一些可行的事情,而不是去做一些不可行的事情,你成功的几率要大得多。    这难道不是显而易见的吗?
    长远来看,股票的回报率很难比发行该股票的企业的年均利润高很多。    如果某家企业40年来的资本回报率是6%,你在这40年间持有它的股票,那么你得到的回报率不会跟6%有太大的差别——即使你最早购买时该股票的价格比其账面价值低很多。    相反地,如果一家企业在过去二三十年间的资本回报率是18%,那么即使你当时花了很大的价钱去买它的股票,你最终得到的回报也将会非常可观。    
    所以窍门就在于买进那些优质企业。    这也就买进了你可以设想其惯性成长效应的规模优势。    
    你们要怎样买入这些伟大公司的股票呢?有一种方法是及早发现它们——在它们规模很小的时候就买进它们的股票。    例如,在山姆·沃尔顿第一次公开募股的时候买进沃尔玛。    许多人都努力想要这么做。    这种方法非常有诱惑性。    如果我是年轻人,我也会这么做的。    对于那些初出茅庐的人来说,要是配以自律,投资有发展潜力的小公司是一种非常聪明的办法。    只不过我没那么做过而已。    
    理想的情况是——我们遇到过很多这种情况——你买入的伟大企业正好有一位伟大的管理者,因为管理人员很重要。    然而一般来说,把赌注押在企业的质量上比押在管理人员的素质上更为妥当。    换句话说,如果你们必须作选择的话,要把赌注押在企业的发展前景上,而不是押在管理者的智慧上。    
    过度地追求僐少纳税额是企业犯下大错的常见原因之一。    
    我活了这么久,见识过许多企业所犯的错误,我认为过度地追求僐少纳税额是企业犯下大错的常见原因之一。    我见过许多人因为太想避税而犯下可怕的错误。    
    对于个人而言,做到长期持有几家伟大公司的股票而什么都不用做的地步有许多巨大的优势:你付给交易员的费用更少,听到的废话也更少,如果这种方法生效,税务系统每年会给你1%到3%的额外回报。    
    这种投资哲学危险吗?是的。    生活中的一切都有风险。    由于投资伟大的公司能够赚钱的道理太过明显,所以它有时被做过头了。    所以风险是存在的。    没有什么顺理成章和轻而易举的事。    但如果你们能够找到某个价格公道的伟大公司的股票,买进它,然后坐下来,这种方法将会非常非常有效——尤其是对个人投资者而言。    
    在成长股票模式中,有这样一个子模式:在你们的一生当中,你们能够找到少数几家企业,它们的管理者仅通过提高价格就能极大地提升利润——然而他们还没有这么做。    所以他们拥有尚未利用的提价能力。    人们不用动脑筋也知道这是好股票。    
    你会发现一些定价过低的赚钱机会。    确有人不会把商品价格定到市场能够轻易接受的高位。    你们要是发现这样的情况,那就像在马路上看到钱一样——前提是你们有勇气相信自己的判断。    
    我认为少数人——为数极少的投资经理——能够创造附加值。    但我认为光靠聪明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我认为你们还必须接受一点训练,一旦瞄准机会就倾囊出击——如果你们想要尽力为客户提供高于市场平均回报率的长期收益的话。    
    让人们抛弃最近大获成功的做法是有悖人类本能的。    但这往往是个好主意。    僐少欲望,而不是为了满足欲望而增加风险也同样是个好主意。    
    长久以来,我相信有某种方法——它是几乎所有聪明人都能掌握的——比绝大多数人所用的方法都有效。    正如我在南加大商学院说过的,你们需要的是在头脑里形成一个由各种思维模型构成的框架。    然后将你们的实际经验和间接经验(通过阅读等手段得来的经验)悬挂在这个强大的思维模型架上。    使用这种方法可以让你们将各种知识融会贯通,加深对现实的认知。    
    如果你们想要成为好的思想家,就必须养成跳出法定界限的思维习惯。    
    人类发明了一种东西,以便弥补我们天生不擅长处理数字的缺陷,这种东西叫做图表。    
    如果你们年轻时深受意识形态影响,然后开始传播这种意识形态,那么你们无异于将你们的大脑禁锢在一种非常不幸的模式之中。    因此,除了要利用来自不同学科的多元思维模型之外,我还想补充的是,你们应该警惕严重的意识形态偏见。    
    实际上,只要看看心理否认就够了。    大约在基督出生之前三个世纪,德摩斯梯尼(注:古希腊伟大的演说家)就说过:“一个人想要什么,就会相信什么。    ”嗯,德摩斯梯尼是对的。    
    那些厚厚的心理学教材居然没有谈到妒忌?!居然没有谈到简单的心理否认?居然没有谈到激励机制引起的偏见?!心理学教材也没有给予多因素组合效应足够的重视。    以前我提醒过你们,当两三种因素产生合力时,会造成lollapalooza 效应。    
    聪明人怎么会犯错呢?答案是他们没有做我正要让你们去做的事情——掌握所有主要的心理学模型,把它们当做检查清单,用来审视各种复杂系统的结果。    但这些心理学教授认为他们聪明到不需要检查清单。    可他们其实没那么聪明。    几乎没有人那么聪明。    或者换句话说,可能没有人那么聪明。    
    投资之所以困难,是因为人们很容易看出来有些公司的业务比其他公司要好。    但它们股票的价格升得太高了,所以突然之间,到底应该购买哪只股票这个问题变得很难回答。    
    我们从来没有解决这个难题。    在98%的时间里,我们对待股市的态度是……保持不可知状态。    我们不知道。    通用汽车的股价跟福特比会怎样?我们不知道。    
    我们总是寻找某些我们看准了的、觉得有利可图的东西。    我们看准的依据有时候来自心理学,更多时候来自其他学科。    并且我们看准的次数很少——每年可能只有一两次。    我们并没有一套万试万灵、可以用来判断所有投资决策的方法。    我们使用的是一种与此完全不同的方法。    
    我们只是寻找那些不用动脑筋也知道能赚钱的机会。    正如巴菲特和我经常说的,我们跨不过七英尺高的栏。    我们寻找的是那些一英尺高的、对面有丰厚回报的栏。    所以我们成功的诀窍是去做一些简单的事情,而不是去解决难题。    
    你们的投资决策靠的是统计分析和眼光吗?
    当我们作出一项决策的时候,我们当然认为我们的眼光不错。    有时候我们确实是因为统计分析才看好某个投资项目。    不过,再说一遍,我们只发现了几个这样的机会。    
    光有好机会是不够的,它们必须处在我们能看明白的领域,所以得在我们能看明白的领域出现定错价的机会。    这种机会不会经常出现。    
    但它不需要经常出现,如果你们等待好机会,并有勇气和力量在它出现的时候好好把握,你们需要多少个呢?以伯克希尔·哈撒韦最成功的10个投资项目为例。    我们就算不投资其他项目,也会非常富裕——那些钱两辈子都花不完。    
    所以,再说一次,我们并没有一套万试万灵、可以用来判断所有投资决策的方法。    如果有,那就荒唐了。    我只是给你们一种用来审视现实、以便获取少数可以作出理性反应的机会的方法而已。    
    如果你们用这种方法去从事竞争很激烈的活动,比如说挑选股票,那么你们将会遇到许多出色的竞争对手。    所以我们即使拥有这种方法,得到的机会也很少。    幸运的是,那么少的机会也足够了。    
    我非常幸运,很小的时候就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要得到你想要的某样东西,最可靠的办法是让你自己配得上它。    
    生活之所以如此,是为了让你们能够处理错误。    那些破产的人的通病是无法正确地处理心理否认。    你们对某样东西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对它倾注了心血和金钱。    你们投入的越多,一贯性原理就越会促使你们想:“现在它必须成功。    如果我再投入一点,它就会成功。    ”
    这时候,“剥夺性超级反映综合症”也会出现:如果不再投入一点,你们就要前功尽弃啦。    人们就是这样破产的——因为他们不懂停下来反思,然后说:“我可以放弃这个,从头再来。    我不会执迷不悟下去——那样的话我会破产的。    ”
    我比较喜欢独立自主,用自己的钱去(投资)赌博。    我常常想,反正我了解的比客户还要多,我干嘛要替他办事呢?所以部分原因是我比较自大,部分原因是我想要能够让我独立自主的资源。    还有就是,我的客户大多数都很好,但有一两个我不是很喜欢。    此外我还喜欢资本家的独立性。    我的性格向来有好赌的一面。    我喜欢算清楚事情,喜欢下赌注。    所以我就顺其自然了。    
    格拉汉姆虽然很了不起,但是他特别喜欢预测整体市场的走势。    与之相反,沃伦和我总是认为市场是不可知的。    
    优秀的文学作品需要读者略加思索才能理解。    如果你动脑筋才懂得某个道理,你就会更好地记住它。    
    在大多数情况下,要说服一个人,从这个人的利益出发是最有效的。    
    我想你必须接受这个世界——它就是这么复杂。    爱因斯坦曾经很好地总结过这一点:“一切应该尽可能简单,但不能过于简单。    
    我向来认为做人要低调谦虚,所以我要追求的是:(1)向比我优秀的人学习几种有用的思维方法,帮助我自己避免犯一些我这个年龄段的人容易犯的大错;(2)将这些思维方法传授给少数几个由于已经差不多了解了我说的内容而能够轻松地向我学习的人。    这两个小小的目标我算是完成得很好了,所以看到世人如此不智,倒也没什么好抱怨的。    我把用来对付失望的最佳方法称为犹太人的方法:那就是幽默。    
    第欧根尼(Diogenes)说过:从来不得罪人的哲学家有什么用呢?
    我们老得太快,聪明得太迟。    
    我的剑留给能挥舞它的人。    
    做生意分淡季和旺季,赚钱全靠旺季。    
    做投资也是做生意,而且我们这个生意,是三年不开张,一开张吃十年。    

    现在是淡季,送给大家一句话:

    在等待的日子里,刻苦读书,谦卑做人,养得深根,日后才能枝叶茂盛。    
    今日买了一些新鲜食材,加上从云南带回来的玛咖,熬汤喝...

    突然觉得做投资就像熬汤,

    先用大火煮开后转小火慢慢炖...

    下午和朋友聊天,不小心说了一句笑话:

    "刚开始在天涯论坛看到开贴的人 我都是十分崇拜的

    我觉得楼主是很牛的人

    我都不敢说话

    现在我自己也成了楼主

    我觉得这个楼主很一般

    ......"
    现在看很多以前非常崇拜的大v都感觉很一般,只对几个顶级投资人感兴趣。    
    但是不想学他们的方法,想通过他们的文字看到他们看到的世界。    
    就好比有人带你去山顶看看,虽然你还是在山脚下,但是上山的路会好走多了。    

    我想我得谦虚一些,但不需要自卑。    
    我将持续勤奋努力报答大师们的厚赠。    
    @cxman2001 2016-05-28 07:28:46
    其实我觉得十三兄的是最好学的,其它两位的不容易学。    说起来也简单,高风险高收益。    我07年入市,08年买过大华股份,由此看到了风生水起新浪的周记,当时他还不怎么出名,可惜我并没追随他,主要当时他的思想理念还没完全成熟,没给我深刻印象。    我当时就是胡乱买股票,后来我换了个星期六一套就是六年,而大华则在熊市变成大牛股。    最终我知道股价还是由业绩说话,并且小股票潜力更大,实际就是林奇喜欢的成长股。    
    -----------------------------
    原来您是07年入市的前辈啊
    今日无聊在雪球找中国中车定增的评论,看到元卫南写的这篇文章,感觉挺有意思的:

    你的恩情,百倍奉还

    不懂事的时候,梦想是“科学家发明了很多东西、解放军保家卫国” 。    
    长大懂事后,很长一段时间的梦想是“大领导的家人有了灾难,被我偶然路过解救,然后。    。    。    。    ”那画面美的不敢想。    
    几天前,听几个女人闲聊天,说的是韩剧《太阳的后裔》的情节,侧耳旁听。    
    大意是女军医救了阿拉伯vip的性命,阿拉伯vip作为报答,给了女军医和宋仲基两个名片什么的。    其中一张被宋仲基换了一部轿车,女军医埋怨他怎么能这么轻易换掉,怎么不也要换块油田什么的。    
    听到这,
    心里立刻想起当年轰动香港的一件往事,好像是一位富豪和某女星交往,过后富豪给了女星一张支票,让她随便填写,也就显显派头,故作豪爽。    结果女星也是大气派,立刻填了1000万元。    要提取。    富豪气急,翻脸,将她绑架,轰动全港。    
    所以,宋仲基是对的,明白自己的斤两,知道帮助别人不要太过求别人回报。    
    《九品芝麻官》中的包龙星,进京求见大官,因为“他爹当年在大官最难的时候给了他一张烧饼”。    大官看事太大,不敢帮,就回赠包龙星“100个烧饼”--百倍报恩。    
    现在,对国家队2015年的救市,有很多非议,认为是硬托着不让下跌干扰市场。    
    但是,我真不能忘记2015年7月初国家队救市的恩情。    
    在7月8日,我持有的601786滨化股份加倍融资买进,再有两个多跌停就要被爆仓。    幸亏后来国家队还是救市成功,然后我也获利跑出并获利,最终有了2015年收益翻倍的结局。    
    当然,在9月我空仓认为股市下跌的时候,也埋怨国家队救市。    因为不大跌自己无法吃到带血的筹码。    
    但最终我想明白了,如果没有当时的国家队救市,我是早就在股市挂了。    
    当然,也是我7月相信国家救市一定能成功。    
    所以,到现在我的223%的仓位巨幅套牢,还能坚定的持有。    是因为觉得只要自己持有的是合适的股票,相信股市的问题是一定能解决的,我相信自己的国家。    
    一再的下跌,不涨,但是很多优质的股票底部在不断抬高,其实股市的钱本来就能难赚,短期获暴利才是不正常的时态。    
    现在的下跌,应该就是在“做局”。    
    为社保基金、qfii资金吃进优质股票打出空间,在大盘蓝筹股的“进二退一”中,创小班“进一退二”。    
    不同的节奏,最终走出真正的2016年上涨行情!
    周一,还是长阳大攻3000点!
    部分实盘操作如下:
    a帐户:1997.2月至2009.2.27日累计投入,持有“十四年前老朋友”若干股,小蟋蟀股票一点。    
    b帐户:2006.5.8投入100000元.持有“十四年前老朋友”若干股
    摊入权责贷款借款利息元,1997.2月-2016.5.8日资金收益率-6.52%。    
    另:2016.1.1日家人账户投入15000元,持有“十四年前老朋友”若干股
    赌近盗,奸近杀,出自哪里?有什么现实意义?

    俗话说:“赌博场里出贼情,花柳巷里出人命。    ”又说:“赌近盗,奸近杀。    ”还说:“奸出人命赌出贼。    ”
    一、先说“赌近盗”
    赌者多是精明人。    俗话说:“十个赌汉九个精。    ”又说:“多少糊涂事,都是精人做。    ”
    赌钱的初衷是想赢钱。    俗话说:“输钱只为赢钱起,赢是糠,输是米。    ”又说:“不赢谁肯耍(耍钱)。    ”
    赌博的结果是输钱。    俗话说:“钱到赌场,人到法场。    ”又说:“千钱阄下死。    ”还说:“十个赌汉九个穷,唯有庄家天不容。    ”只有庄家一家是最大的赢家,他家多是输家。    
    输了总想往回捞。    俗话说:“赚上还想上,小蛇吞大象;输下还想捞,斗鸡不长毛。    ”又说:“赌博想翻盘,一只碗,一只篮。    ”
    久赌必然上瘾。    俗话说:“赌汉三不贵:不饥、不冷、不瞌睡。    ”又说:“败人不顾耻,赌博输到死。    ”
    败人的结局是做贼。    俗话说:“人到穷时想偷天。    ”又说:“吃喝嫖赌抽,钱不够用做贼偷。    ”还说:“赌者贼之源。    ”
    赌博坏世风。    俗话说:“赌钱场上无父子。    ”又说:“耍钱薄,吃酒厚。    ”还说:“赌博赌博,越赌越薄。    ”所以在我的家乡,老人们常说:“宁遭三年灾,不出一窝赌。    ”故赌徒在当地是颇遭人唾弃的。    老话说:“赌自己的钱,众人骂;读自己的书,众人夸。    ”
    二、再说“奸近杀”
    1.色道迷人深。    我在《英雄难脱美人手》中,曾引用过仲尼与佛陀的话。    夫子在《论语·子罕》和《论语·卫灵公》中两次讲道:“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佛陀更是感叹,幸亏“色”只有一种,倘若有两种“色道”迷人,普天之下还有谁能够挣得脱呢!(《四十二章经》:“爱欲莫甚于色。    色之为欲,其大无外。    赖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无能为道者矣。    ”)所以古谚云:“酒不醉人人醉酒,色不迷人人迷色。    ”
    2.色满虚荣心。    俗话说:“奸不厮欺,俏不厮瞒。    ”但凡露水夫妻假鸳鸯,欺瞒不了世人。    一来众眼难哄,二来“渔色”者往往喜欢“炫色”,不仅不隐瞒,而且还会刻意炫耀--瞧!我的“红颜”;看!我的“白马”……以满足其“木秀于林”的虚荣心。    
    3.色是斩身刀。    《大戴礼记·千乘》引述孔子语曰:“仁者不淫。    ”凡淫于色者,必害于德。    俗话说:“贪财迷,好色毒。    ”又说:“争妻夺田,视死如眠。    ”其逻辑很简单:因为“好”,所以迷,所以想占有,所以生毒计;对方亦作同样想。    如果对方是“三者”中的“第二者”(譬如夹在西门庆和潘金莲之间的武大郎),那么“杀父之仇须当报,夺妻之恨最难容”,于是便“怒从心上起,恶向胆边生”,顿起杀心!当然,除通奸而外,还有更可能发生命案的强奸、诱奸等恶性事件。    所以俗话说:“十命九奸。    ”又说:“奸情连命案。    ”还说:“十场人命九场奸,一场不奸为坟山。    ”
    三、小结
    “赌近盗,奸近杀”,这两个“近”字用得甚好。    话不说十分满,但是讲出了“趋近于”的状态--赌,趋近于盗;奸,趋近于杀。    所以俗话还说:“男怕输笔,女怕输身。    ”输笔就是欠下赌债签下字,难有出头之日;输身就是失身于人,受人纠缠、要挟、牵连。    这都是“趋近于”的肇端--前面已经论过:奸情多出人命,赌博多出贼星。    
    奸近杀,赌近盗,世人的一切烦恼痛苦,皆出自贪嗔痴三字。    明明只是登上了高山,欲念让人觉得征服了高 山,明明只是横渡了河流,欲念让人觉得征服了河流,明明只是因缘相伴,携手走一段路,欲念让人觉得那个“她”是自己的囊中物。    合则聚,不合则散,分分合合,因缘际会,仅此而已。    古人云,常恨此身非我有。    连自己的身体,其实都是向自然借来,而并非真正属于你,待到百年之后,一切终将归于尘土。    空虚无聊的占有欲如同手里的水,你捏的越紧,它流走得越快。    愿诸君铭记于心,天地之道,顺其自然~
    没那么简单(风生水起的博文)

    一直以来,很多朋友都喜欢问我这样一个问题:对上市公司到底该如何估值?说实话,要我用三言两语把如何估值解释清楚,可真是没那么简单,不少投资书籍里也都花了长篇大论去讨论有关估值的问题。    就我个人来看,如何对企业进行正确估值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如果真是有那么一个简单的估值模型和公式,那么投资者和机构之间也就不会存在诸多分歧,股价也就不会产生这么强烈的波动。    大部分散户投资者和一些机构,都喜欢以市盈率(PE)来作为估值的的核心要素,也有少部分投资者通过学习和吸收一些西方投资理论中的估值体系,形成了一套严格的估值标准。    对于这两种方式,我觉得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我个人都不太推崇,单纯以以市盈率(PE)来进行估值,我认为是刻舟求剑;而一味参照西方投资书籍里的估值模型,则是生搬硬套,毕竟中国和西方国家的市场有所区别,如果完全按照书上的估值标准去选股,很可能好几年都没有一个达标的。    关于估值,其实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东西,不同的人因为所接受的理论、所经历的市场环境以及个人的性格、学历和层次有所差异,都会产生不同的估值标准。    所以,要想让我告诉其他人如何去估值,的确是没那么简单的,不过我可以把我平时在对企业估值时所考虑的一些要素罗列出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但切记不要生搬硬套。    

    通常来讲,我在对一家上市公司进行估值时,主要会考虑以下因素:

    1,市盈率(PE)。    
    和其他人一样,市盈率也是我估值时重点要考虑的东西,但我不是参照过去一年的市盈率,而是对当年的业绩做个适度的预期,然后去看市盈率有多少。    比如某家上市公司目前股价为20元,去年的每股收益为1毛,但今年因为主业转型,根据他的一些项目可大致推算出今年每股收益在0.5-0.8之间,那么我就可以说他的市盈率大概在40倍-25倍之间,而不是其他投资者所认为的200倍。    市盈率究竟多少倍才合理?这个很难说清楚,通常100倍以下的我都不会回避,毕竟这只是一个初步评判标准,市盈率越低自然是约好,但有2个要素一定要注意:
    一是公司是否具备周期性,如果公司处于行业景气顶峰,市盈率低(比如15倍)也不见得具备投资价值;
    二是必须以扣除非经常损益后的净利润来测算市盈率,但专业投资公司的稳定投资收益是可以作为正常利润来测算的,比如A公司的股本2亿,预计今年主业可以贡献净利润1000万,但同时他有B公司25%的股权,B公司这几年处于高速成长态势,预期今年实现1亿的净利润,而且A公司近几年也没有减持B公司的打算,那么A公司今年的正常净利润就可以算作是3500万。    

    2,公司的成长性。    
    这个是我衡量估值最重要的指标,如果说未来3年公司保持50%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这个增长也必须是扣除非经常损益的),那么我觉得股价保持50倍PE是一点都不为过的,增长速度越快,股价对应的PE也应该越高。    对于一家经营业绩会逐年下滑的企业来说,我认为存在着较大的投资风险,即便是PE不到20倍,我可能也不会去投资。    不过,投资者要搞清楚公司的成长性的确是不容易,这也是形成合理估值的最核心要素。    正因为如此,我们才需要去研究企业,跟踪企业的经营动态,通过查阅资料对公司未来的一些项目做合理的预估,甚至还要去公司实地考察。    只有把企业的战略和经营摸透了,你才可能对他的未来做更趋于合理的预测。    有关如何研究企业的话题,以后我再专门发文阐述。    

    3,公司所处的行业。    
    不同的行业估值也是有所区别的,如果这家公司所处的行业发展趋势很好,市场需求空间很大,那么同等条件下,相应可以给予更高的PE;反之,如果行业发展面临收窄,甚至是有消亡的趋势,那么同等条件下,PE也应该要低一些,尤其是某些公司所处的行业日渐衰落,而公司规模又偏大,这种公司就得警惕,比如曾经是CRT显像管龙头的彩虹股份,还有被数码相机替代的乐凯胶片等。    就我来说,我所选择的电子信息和医药行业,就远远要比其他行业有前途的多,这也就是他们能被市场赋予高PE的原因之一。    

    4,公司在行业中所处的地位。    
    如果公司在业内居于领导者地位,相对于大多数同行具备一定的话语权,那么一般情况下,这类公司应比其他公司的PE要高。    不过有一点需要特别留意,假如说某家公司的业务比较单一,而且他占据了过高的市场份额(比如说75%),则要当心企业是否会面临天花板危险,如果行业不出现快速增长,那么这家企业未来就很难有好的增长。    

    5,公司的治理结构和管理水平。    
    这个也是我估值的一个重要因素,一家企业的核心,还是在于人,在于其管理团队,所以治理结构良好而且管理水平优秀的企业,理应获得比其他同类企业更高的PE。    从目前中国的国情来看,有诚信的民营企业在治理结构和管理水平上整体要明显强于国有企业。    

    6,公司对投资者的回报率。    
    我所看重的回报率不是指股本扩张,而是上市公司进行真金白银的分红,通过分红一是可以检验出企业是否真的有实力,是不是真的赚到了钱,二是可以看出管理层对股东的一种态度。    通常来讲,每年的分红比例保持在净利润的30%以上,就算得上是比较不错了,这种企业就可以获取相对高的PE。    当然,这种分红要持续、动态地看,有的企业某一时期可能因为投入过大,需要较多资金而暂不分红,也是可以理解的,只要总体上能保持历年高分红就可以了。    

    7,公司的规模。    
    相对而言,小公司面临着一定的风险,但也面临着较快的发展机遇,一旦开发出某个适销对路的新产品,或者打开了一个新市场,利润增长的速度可能就比较快,而且,相对大公司来说,小公司也具备船小好调头的优势。    而大公司虽然发展稳健,资金实力雄厚,但总体而言增长速度可能赶不上小公司,而且公司规模大了之后,企业内部的管理如果跟不上,就很容易出问题。    所以总体来说,同样的条件下,我会给小市值公司更高的PE。    小市值并不等同于小股本,比如5000万股本价格在100元的公司,市值规模就比总股本5亿价格在8元的公司小,如果条件相同,我可能就会觉得后者更具备估值优势。    

    除了以上这几点外,我给企业估值时还会考虑一些其他因素,具体就要因股而异。    最后我还要提一点,同样的东西在不同的市场,也会有不同的估值待遇,比如同时在中国和新加坡上市的中新药业,PE就存在很大的差距,这是因为两个市场的需求和流动性完全不同。    这种情况,就好比一盘青菜,在黄山脚下的饭店可能就只卖到10-20元,而到了黄山上的宾馆,就要卖到50了,如果你在山上以30元的价格买到,那就说明你是低于价值买进,而如果是在山下花30元吃一盘青菜,就属于高于价值买入。    


    投资周记0254----未来的主人翁
    作者:风生水起

    今年中小板块普遍调整的幅度比较大,一方面是由于上市公司质量参差不齐,包装、变脸的比较多,而另一方面则是投资者对中小企业估值存在较大差异所造成。    对大多数人来讲,衡量一个企业股价高低,往往都是参照市盈率(PE),如果PE只有20倍甚至10几倍,人们就普遍认为价值严重低估,而一旦PE达到40倍或者50倍以上,大家往往会觉得股价过高,需要进行估值修复。    不可否认,PE是我们在对企业进行估值时的一个重要参考因素,但是我们不能拿过去的业绩来作为参照,因为投资股票就是投资他的未来,过去好不代表将来就好,过去很差也不一定将来就不好,很多东西都是在动态变化的。    打个简单的比喻,一个才华横溢但是现在又很贫穷的大学生,与一个中了500万彩票但是没有什么能力的小混混,尽管目前的贫富悬殊比较大,但我想更多的人还是会看好前者的潜力。    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有的股票明明PE很高,股价却一直涨,等到涨了好几倍之后,PE反倒降到很低了。    比如近期的牛股三爱富,按去年的业绩测算目前PE接近300倍,但今年一季度的业绩又是去年全年的5倍左右,那么他的PE又该是多少才合理呢?而类似宝钢这样PE不足10倍的股票,却很难得到市场的青睐,这么低的PE为何吸引不了大家的兴趣呢?
    投资一个企业,我想除了参照他的过去外,我们更应该看重他未来的成长,这也是我投资理念的一个核心要素,所以与其说我是在做价值投资,倒不如用“价值成长投资”来概括要更贴切一些。    就我的经验来看,如果一个质地不错的小企业在未来几年能保持30%以上的复合增长率,那么30倍PE的价格绝对是安全的,即便短期内会由于某些因素导致股价进一步下行,但用不了多久股价就能回升到合理区域。    不过,要把一个企业未来的成长性分析到位,也不是件简单的事情。    有人喜欢根据某一两个季度的数据,就对企业的全年甚至是将来做出推测,这样其实很容易形成片面推断,尤其是对那些季节分布不均或者短期受一些偶然事件影响的企业,得出错误结论的概率非常大。    另外很多人也会根据公司披露的一些在建项目的盈利预测来作为推断依据,这种方法在某种意义上是可行的,但毕竟是上市公司单方面给出的预测数据,具体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还需要对整个行业的发展包括企业的同行和上下游进行深入分析。    还有一种对成长性的预测,也是很多券商的研究报告经常会用到的,就是根据过去的成长性来对未来进行简单的假设,有的券商甚至就在当前的业绩基础上按30%的复合增长率推断出未来2年的业绩,这种方法我认为属于极不负责任。    
    在判断一个企业未来的成长时,我通常会参照很多要素来进行综合评估,但最看重的还是企业的管理团队。    我们知道,企业竞争的背后实际就是人的竞争,对于一个优秀的管理团队来说,不管行业竞争如何激励,或是遭遇什么突发性因素,他们总是会做的比其他企业要好,有时候还能借助行业的一些不利因素提升自己的竞争地位。    相反,如果一个企业的管理层素质低下,即便整个行业面临着非常好的发展机遇,这个企业也是很危险的。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投资一家企业就是投资他的管理团队,相当于我们把自己的钱交给他们去打理,如果这些人你认为他们做事不靠谱,我想你绝对不会拿自己的钱去投资的。    但是我们一旦认定这是一个优秀的管理团队,就要对他们有充分的信任,要相信他们化解困难和风险的能力,而不能一有什么风吹草动就提心吊胆。    当然,我所指的只是那些靠自身努力打拼的中小企业,对于贵州茅台、包钢稀土这样的企业,很明显是不适合的,因为无论是什么样的管理团队,他们可能还是一样的运转。    
    在“人”的要素达标之后,接下来就是要考虑行业的发展。    如果行业发展空间大,那些优秀的企业也就更容易得到快速发展。    相反,如果行业发展空间接近饱和,即便企业的管理团队很出色,也容易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境地。    行业的发展有两种,一是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有一些行业会形成越来越大的需求,从而提供了很大的商机,比如近几年的飞速发展的电子商务,还有日渐风生水起的安防产业等。    另一种是行业整体增长的速度可能不怎么快,但由于行业集中度非常低,会给那些优秀的企业提供巨大的行业整合机会。    比如前些年啤酒市场竞争激烈,各地都有自己的品牌,但这几年通过行业整合,形成了华润、青岛和燕京三大巨头,这些企业也在行业整合中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近几年一些集中度较低的行业,也渐渐因技术和资金等因素造成了一定的门槛,这就给那些业内具备技术和资金优势的企业提供了更好的发展机遇。    比如我之前谈到的广告行业和兽药行业,就处于一个比较分散的状态,有些优秀的企业就可以利用行业整合的机会迅速壮大自身的实力。    
    最后一个就要回归到企业自身上来。    对企业本身的研究一定要细化,横向和纵向的分析都是很有必要的。    通过横向比较,看这个企业在业内处于什么样的竞争态势,跟同行相比他的优势和不足在什么地方,再结合行业的发展变化就可以对未来有个大概的预测;纵向比较就是要根据他的上下游的供需状况,再结合企业自身产销能力的变化,就会对企业的前景有个很清晰的认识。    比如水晶光电,你要了解他低通滤波器的状况,只需盯紧数码相机市场就可以了;要了解红外截止滤光片的销售情况,盯住大立光和玉晶光这几个大客户就容易搞的清楚,大立光和玉晶光今年4月份的营收都是创历史记录的,同比出现了很好的增长,那么相应也可以推断水晶的红外截止滤光片在4月份的增长肯定也不会差。    
    把以上这些搞清楚了,再具体参照企业的一些技术储备和应用、在建项目的进度和预期、市场推广和布局等细节因素,对企业的成长性就会形成一个较为合理的推断。    当然,对未来的盈利指标和增长速度我们不一定会有很精准的预测,事实上这是很难的一件事,因为很多事情都是会不断变化的,但是我们完全可以在企业发展的大方向上进行很好的把握,我想这也就够了。    一旦你能确定你投资的企业未来会具备很好的成长性,那么持股的信心无疑就会大大增强,这样肯定就不会再为一些小的波动而耿耿于怀。    
    市场上不缺好公司,但是都太贵了。    。    。    
    比如莎普爱思,现在的股价在上市以来的低位,但是估值仍有6.几倍市净率。    
    当然,如果按照许多人的估值标准是不贵的。    
    但是,我和它们是没有缘分的。    
    投资周记0319---不惑人生 (2015-06-14 09:50:35)

    今天是我40周岁的生日,时光真的是飞逝如电,转眼间就已步入人生的不惑阶段。    四十个光阴,可以说度完了人生的一半。    儿时的憧憬与幻想,青春的拼搏与激情,再到中年时的沉稳与收获,如同一部交响曲的前半乐章,充满着跌宕起伏。    
    我出生于南方某小镇一个极为普通家庭,父母都属于没落地主的后代,不过等到我降临人世的时候,“成分”这顶帽子基本已被摘去,所以我没有像我的哥哥姐姐们那样遭受太多不公正待遇,无非就是家境清贫而已。    自小我的性格就很倔强,非常有自己的思想,虽然当时物质条件比较匮乏,但我喜欢看书和听广播,这让我的精神世界变得绚丽多彩。    上学期间,父母基本不过问我的学习情况,一则他们无暇关注,二则本身也不怎么重视。    尽管用现在的眼光来看,这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教育方式,不过在当时却给了我很大的自由和独立空间。    喜欢学什么就学什么,不喜欢的就想办法避开,没有人会对你进行强制与干涉。    成长的过程虽有些懵懵懂懂,但大部分时间都自由自在,充实并快乐着。    高中时期由于总总原因,经历了些许坎坷,不过最后还是凭着不懈努力,以优异的高考成绩令所有人侧目,包括我自己。    其实高中之后很多的重大事情,包括文理科的调换,学校的变更,以及高考志愿的选择填报,都由我独自一人决策和操办,如今回头想想,简直有些不可思议。    考入江南第一学府的热门经济专业后,由于和其他同学在综合能力方面差距较大,加上对专业学科本身没太大兴趣,也就少了学习的热情,整个大学四年感觉就是在混日子,只盼着顺利毕业后找一份安稳的工作。    所幸当时一直对音乐都还比较痴迷,后来又沾上了股票并日渐上瘾,这样不仅丰富了我的大学生活,也为我后面的人生做了很好的铺垫。    毕业时由于成绩不怎么好,没有像其他同学绞尽脑汁地留在上海,而是很轻松地选择了北方的一家电子信息企业。    起初由于性格偏内向等因素,工作并不怎么顺心,几个月后我又主动申请调至集团另一家待遇和工作环境相对要差的子公司。    由于顶着名校的光环,而且自己也能吃苦耐劳,工作比较负责任,很快便得到领导的重用,短时期内就青云直上,成了同事们羡慕和嫉妒的对象。    可惜国企终究是国企,我骨子里有着太多与之格格不入的东西,加上工作量巨大,几乎每天都让我身心疲惫,而同时股票又能带给我一定的收益和很多的欢乐,考虑再三后我毅然辞去了令人艳羡的工作。    算下来我上班的时间只有区区三年,虽然非常短暂,但这3年里让我性格从内向变得有些活泼,也学会了如何跟同事和客户打交道,尤其是接触到众多海内外优秀的电子企业(很多后来都成了上市公司),为我后期的投资积累了丰厚的经验。    
    辞职后其实有些迷茫,并清楚自己适合做什么。    原本是有证券公司挖我去营业部做分析指导,不过看到当时股市极为低迷,我担心这个职业会不稳定,最终还是没敢去尝试。    那时候网络已经比较普及,偶尔我会从当当之类的网站买些书和CD,不过当时的支付和物流条件跟现在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考虑到电子商务在未来可能会有很好的前景,而且正好有合作资源,于是便与人合伙成立了一家快递公司。    可惜这个眼光有些过于超前,而且在合伙人的选择上也不够慎重,公司成立不到一年即不欢而散,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或许也是唯一一次创业。    说到底我的兴趣始终还是在股票上,只不过当时行情比较难做,我的资金量也少的可怜,又没有任何指路明灯,所以大部分时间都是深居简出,在家研究股票和泡音乐论坛。    不得不说,现今这个社会多数人还是比较势力的,原先因有求于你而终日围着你打转的客户和同事,一旦发现你的利用价值不大后,态度都发生了些转变,有的甚至碰面后也当作视而不见(尽管后来这些人又因股票攀上了我,我也没有计较前嫌,只是在交往上保持一定距离)。    从企业炙手可热的红人,到少人问津的无业游民,这其间的落差一般人或许难以体会到,但我也因此更加专注,对人生也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与思考。    在股市上摸索的那些年,几乎没有人认可和支持你,所有人都觉得这东西不靠谱,我也不敢让家人知道。    周边熟人看我的态度,除了惋惜外,大报以揶揄或嘲笑。    所幸上天不负有心人,在坚持多年的研究和摸索后,我终于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投资之路。    04年正式转型做价值投资,当时看着账户上仅16万的市值时,我居然曾天真的幻想:如果40岁之前股市资产达到1000万后,我就要退休去过轻松自在的生活。    后来还把这个想法告诉过几个网友,所有的人都当作痴人说梦,没想到真到了40岁这一天,我的市值规模已超出当时目标的好多倍。    
    虽然这些年财富增长的速度很快,不过我并没有把他们完全当成自己的私人财产,毕竟人一辈子的开销是有限的,过多的财富某些时候也是个负累,除非你喜欢过穷奢极欲、挥霍无度的生活。    目前账面上不断攀升的市值,一部分我已做好随时缩水回撤的心理计提准备,一部分则当成暂时存放到我这里,后面再让我去合理分配的资源。    经历了这么多年滚雪球的阶段,我想现在也该到回馈社会的时候了。    其实这些年一直也在做些公益捐助,比如08年就曾将航信的全部分红捐助给汶川地震,此后的玉树和雅安地震以及其他一些重大事件也有过行动,只是都比较零碎,没有一个系统和固定的支出计划和记录。    在40岁生日的这一天,我决定正式成立“风生1号”慈善基金,资金来源全部为个人十年示范账户的股票分红款及打新中签收益(从现在开始计入),为了避免麻烦,不接受任何外部捐助。    预计今年将累计收到奥拓和宜昌的分红款约45万元,没有意外的话,我有可能会出现在这两只股票半年报的前10流通名单,分红款的总额即对应相应的股数。    首批慈善款将于下周认领“信天谨游”发起的第55条公路(四川沐川县炭库乡石碑村13组五通嘴公路),解决当地村民出行难等问题,后续还将计划投入暑期新生入学后的助学项目。    之前曾考虑过自行成立慈善组织去做公益,但个人精力实在有限,周围也一直没有合适的人选,最终决定借助一些较为靠谱的民间慈善组织来完成,“信天谨游”就是刘老师推荐的组织之一。    除此之外,明年底还将设立“重力1号”创新基金,以04年为基数,将示范账户每年超出过去N年平均复合增长率的收益部分,全部用于创新基金的储备资金,通过捐助或入股等方式,去支持一些有科技创新精神但资金紧缺的小企业或个体(具体的运作细节目前还在进一步酝酿中)。    这些年在我自己滚大雪球的同时,也带动了身边一批人致富,这些人也时常会因此对我表达感激和谢意。    按照国人的传统,大都喜欢以请客吃饭和送礼来表达他们的感激,只是由于受众太多,久而久之这些东西就成了我很大的负担。    于是我渐渐谢绝了各种应酬饭局,推掉了很多用不上的礼物。    其实我自己什么都不缺,如果真是有人觉得不表示感谢而心中有愧的话,我希望他们能将这些花销用在身边一些弱势群体上,这样不仅让我感到轻松自在,也会令我对他们更加尊重。    
    本周由于重仓的奥拓延期复牌,依然只能靠另外两只新品种来表演。    继上周双双大涨后,本周又再次创出新高,周涨幅都超过10%。    目前小市值股中前期的滞涨品种纷纷开始强势补涨,这也基本验证了我此前的看法,随着整个市场的鸡犬升天,价值洼地逐渐被资金填平,后面在股票的选择难度上也将越来越大。    从行业的把握上来看,虽然电子信息类是我多年的投资利器,但这两年实在是飞的过高,所以暂时就不会再过多关注这个行业。    今后个人关注的重点主要是在体育及相关产业(尤其是互联网体育)和教育产业,同时对旅游服务和物流行业的整合也会深入去研究。    
    截止6月11日收盘,十年基准示范账户年度收益率为164.3%,同期中小板指数涨幅为121.3%,领先指数43%。    

    作者:重力加速度
    国海证券的转送股与现金分红都已经到账,按股票交易软件显示,目前我的持股成本变为5.56元。    
    一股分了一毛钱,可以去吃好吃的了,哈哈。    
    朋友说我是冷血动物,也许抑郁过的人对这个世界的看法会不一样吧...

    置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    

    潮起潮落常有的事,股票涨停了,就是涨停了,一件小事而已,有什么值得高兴的呢。    


    看了韩国电影《新世界》,不懂里面的人都在忙活啥,遂发短信请教张师傅。    

    我:也不知道里面这帮人忙活半天到底为什么...

    我:为了给自己打棺材吗

    张师傅:问的好,人往往是盲目的,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一人只有一条命,简单说,就是为了更好的活着!
    自我修炼远远不够
    转载自互联网,作者不详。    

    以前我觉得现代社会,没有手机,没有网络的日子简直不能让人活。    一个特殊的缘由,潜心闭关了十天。    回来看看外面的世界,没有我的关注似乎并没有任何两样:股市依然在不死不活中煎熬,世事依然在不紧不慢按着它自身的规律在发展,所有的东西似乎都没有什么变化,唯一变了的是我的心态。    
    佛界有一首流行的《破迷歌》。    “你修行,我修行,你我心中各有尘。    除却尘埃性自明,何须舍近寻高人。    寻高人,拜高人,高人往往在迷人。    自称仙佛住世间,更有妙法使鬼神。    地狱门前排长队,引来群迷步后尘。    步后尘,实可怜,我劝朋友快回程。    自古归元无二路,千古绝学心心心。    倘若心地假恶丑,真佛面前难成真。    于无心处真善美,方知佛心是我心”。    
    这首歌道出了修行修心的真谛。    做任何事情,当然包括股票投资,关键是修心;心出问题,关键是心中有尘;除却心尘,不在求人,关键在求已;已心真善美,我心即佛心。    
    投资关键在修心。    股票因为是虚拟价值,股价大起大落,玩的都是钱的输盈,是自己财产的得失,所以心态波动尤其突出。    要想在股票投资中有好的心态,第一,玩钱不玩命,首先是不要把养家吃饭的钱投入股市,其次是不要拿自己输不起的钱用来炒股,再就是投入进到了股市的钱,也要注意控制风险,永远要把投资风险控制在自己可承受的范围之内。    第二,要有一定的股票投资的技术知识,大致地对大盘走势的趋势有一套技术方法判定,对持有的个股的投资价值有一个基本正确的判断,这样行情波动时,不至于心中无数,人云亦云。    第三,对心态波动要有一个科学认识,在股市剧烈波动时,投资者心态波动是自然现象,不波动是不可能的,关键是对自己的心态波动要有一个分析,从自己的心态波动中分析出股市走势的一些特点,如股市急跌,跌得自己控制不住要止损时,往往就是大盘要反弹的前兆;当股价强劲上涨,涨得自己心潮冲动追高买入之时,往往就是股价要下跌的前兆。    在股票投资心态分析中,投资者自己的心态变化就是一个判断股市的分析指标。    心若无尘,便能波澜不惊,除却很多烦恼,从容淡定,稳定赚取股市成长的红利。    心若有尘,便会追涨杀跌,心随乱世烦扰,举措惊慌,在不断反复的交易中一点点地蚀空自己的一切。    
    从功能看,股市是筹集资本的场所,是股票交易的场所。    如果仅这样看,就像风和日丽的时候看大海海面,万里碧水,波光粼粼。    如果我们了解到股市是上市公司利益最大化的场所,股票交易是参与者利益博弈的交易游戏的时候,我们则就像进入了海底看大海,到处暗流涌动,杀机四起;正所谓“正人君子”,心怀鬼胎,乌龟王八,争奇斗艳。    
    因为每一个投资者作为一个普通人,心中皆有尘,股市的疯狂往往使平常人变得不正常,心中有尘,便要除却心尘。    所以每个投资者进入股市后都要做到“一增一减”,“增”即是增加关于股票投资技术、艺术与哲学的知识,“减”,就是要不断修炼自己,减去初入股市时人性的弱点和内心的噪动,最终达到内心平静、理性随机的思想境界。    作者: tinsking
    多年来中国每年因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均超过10万人,居世界第一。    统计数据表明,每5分钟就有一人丧身车轮,每1分钟都会有一人因为交通事故而伤残。    每年因交通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达数百亿元。    
    10万,是个庞大而心酸的数字,每年都象是进行了一场战争或发生了巨大的灾难。    今天,我开车在路上,看看身边甲虫一样的和我一样的同行者,扭曲着,张牙舞爪地前行,也许,我们都是马路杀手。    
    我为什么要急,为什么要燥,整条街上都是浮燥如火的人群,红绿灯前,绿灯亮时,前面一辆车突然熄火,顿时周围此起彼伏、争先恐后的大声按着喇叭,我们如此着急着究竟是为什么?是不是真有火灾一样的事情在前方等着我们。    
    从渡边淳一的《钝感力》,到慢节奏生活,一直是我心中的哲学,但在现实生活中,我还是时时犯下急燥冒进的毛病,修炼很不到家啊。    
    1、今日事,明日做,到了明天就可能不用做了。    (我平时工作的态度,实践证明是伟大的真理)
    2、少则多,慢则快。    (我投资的态度,心静了一切都顺风顺水了)
    3、林彪可以把发给毛泽东的急件压上一天才发,那么有什么事不可以先放一放。    (自己安慰自己话)
    4、谋事已定,行且坚毅。    (太懒了也不行,用这条来激励一下自己,嗨,四十多了,去实现人生规划中早就想做的事情吧,别让其它干扰)
    投资周记0327---路口 (2016-02-10 22:07:44)
    作者:重力加速度

    很长时间没来雪球,并非对雪球或者某个球友有何不满,只是觉得投资应该是件很私人的行为,没必要总拿到公共平台上讨论,加上我自身的投资体系也在不断修正和完善中,所以这两年极少再公开谈投资这个话题。    今年首个月的股市表现很弱,前一阵雪球找到我,希望我能写篇文章谈谈熊市的经历,以安慰那些受伤惨重的投资者特别是新股民。    尽管我知道写这些的用处并不大,毕竟能长期在股市赚钱的终归只是极少数人,不是谁的理念和文章就能改变的,但考虑到当前的市场现状和投资者的心情,我还是欣然应允了。    写本文的目的,是希望通过我个人在熊市的一些历史经历和心得,让部分人受些启发,或者在市场低迷时起点心灵鸡汤的作用。    但要提醒的是,历史不会简单地重复,过去的经验只能参考,而不能生搬硬套。     ????自97年入市以来,大大小小的熊市我还真经历了不少,每一轮熊市我都会遭遇不同程度的损失,但同时也让我学会了在逆境中茁壮成长。    每次熊市过后,我的市值和投资心态,基本上会提升一个新的台阶,几个回合下来,任何暴涨暴跌在我眼里,都已显得云淡风轻。    很多人对我08年那波熊市的表现还记忆犹新,其实那时我在股市已经算比较成熟了,对于我而言,最难熬也最难忘的,则是04、05年的低迷阶段。    04年10月份,我正式转型做价值投资,此前虽然也有7年的股龄,但始终没有形成稳定的投资体系,心态也显得十分浮躁。    曾经听过各种内幕和小道消息,跟风过众多高手和知名股评人士,也曾挑灯研究过纷繁复杂的技术指标,凭感觉和经验挖掘出形形色色的个股......这些在某个时段非常管用,甚至立竿见影,但某个时段又让我前功尽弃,几年忙忙碌碌下来,到最后通常是“剧情很精彩,结尾很平庸”。    考虑到我对股票的喜好程度,以及对物质生活的改善需求,我不想再这样继续浪费光阴,决定寻找一种长期稳定的获利方法,通过不断自我反省和总结,渐渐走向了以企业基本面为核心的长期价值投资之路。    
    刚转型的那段时间,现在回想起来真的是非常艰难。    一是国内鲜有成功的典范做指路明灯,基本上是自己摸着石头过河,并不清楚会有什么结果,完全是靠一种意念和乐观精神来支撑。    当时股市规模还不太大,参与的群体和现在也不可同日而语,大多数人对股市都不怎么认可。    我那时候已经辞去了工作,但完全不敢和家人说在炒股,只能谎称在做其他事情,以前的同事和朋友问起时也是支支吾吾,心里没什么底气,充满着深深的自卑。    正如当时我周围一个股民大姐所说,”现在都不好意思和人说自己炒股,觉得太丢人了”。    二是那些年我的资金体量太小,我除了一项长期的固定投资外,几乎没有任何收入来源。    每个月的生活开销,最初是靠仅有的存款来支撑,到后来存款不够了,就不时通过减持少量股票来维持生计,或是在网上倒卖唱片赚些小差价。    由于手头拮据,当时连社保都没勇气交,中断数年后,直到10年底才全额补上。    05年底我曾配置过2300股双鹭? 药业,原本对公司的发展前景非常看好,但由于06年1月回家过年需要钱,不得已在10元附近卖出1300股。    后来07-08年双鹭? 药业的强劲表现,对我的触动非常大,也让我养成随时做好现金储备的习惯,此后就再没像这般被动过。    从性格上来说,我一直都算乐观坚强,但05年6月初的某一天,当我整个市值瞬间跌破10万时,我的心也一下降至冰点,感到前所未有的失落与迷茫。    还好当时已提前布局优质成长股,此后虽大盘仍继续下行,并一路跌至998点,但我的股票都已提前企稳回升,没有随大盘创新低。    这种个股与大盘之间的反差,又再次坚定我投资优质公司的信心,也让我逐渐开始淡化对指数的关注。    
    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推出,终于迎来了06-07年大牛市。    价值投资在这一轮备受推崇,虽然我没有参与主流的蓝筹品种,但还是依托优质的科技股攀上了股市的第一个台阶。    有了前一阶段的积累,到08年大熊市时,我的信心和耐力都有了很大的提升,投资体系也日渐清晰和成熟。    由于当时我每周都在博客上公开自己的操作和心得,除了像以往那样接受市场大跌的检验,还要面对公众的监督和评价。    假如那时我没有公开任何投资行为,估计肯定会要轻松很多。    上半年我的股票走势尚且坚挺,但到下半年也跟着大盘一起走弱,账面出现较大幅度的亏损。    有些心态不好的人便开始冷嘲热讽,跟风买进被套的人也频频指责抱怨,当然也有部分长期支持者一直在给予我鼓励。    除了市场本身和公众监督带来的压力,亲朋好友也无形中给我造成了困扰。    比如当时老家的一个亲戚跟我买了大华,正好身体状况又不太好,每次股票一跌就打电话来问。    说实话那个时候自己也挺难熬的,但考虑到对方的身体状况,还要强打起精神耐心去安慰。    如果说上一轮熊市我的心态主要是困惑和迷茫,那么这一轮则更多地是烦躁和委屈。    那个时期我写过很多励志型的周记,比如《直到世界末日》、《你冷不冷》等,虽然这些文章有些打鸡血的成分,但拿到当今的市场来看,似乎还是挺适用。    不得不说,在众人恐慌的世道,如果能静下心来理清思绪来认真写点东西,会让自己变得理性和坚强,就仿佛真的有个智者在开导你一样。    
    08年底的4万亿投资计划,再次将我从熊市的泥潭中拯救出来。    由于当时我已收回部分长期投资的资金,并连同收益一起追加到了大华,而此后几年高成长的优质小盘股表现突出,使得我的股票市值有了很大飞跃,投资心态和个人影响力更是大大提升。    随着股票市值的飞速增长,我也开始逐步兑现部分收益来改善生活:先是补偿了过去几年应有的支出,然后通过贷款买了套位置不错的房子,同时还陆续做了些其他方面的投入。    考虑到每个月要还3万元左右的房贷,加上生活开支也相应上升不少,为稳妥起见,到10年底时,我留了较多的现金放在银行理财,以备不时之需。    11年整个市场走弱,我重仓的省广和水晶出现持续大跌,市值也急剧缩水。    尽管前两次大熊市已把我磨练得非常淡定,但当市值持续缩水时,面对着每月高昂的开支和周边一些铁杆沮丧、失望的表情,我的压力其实也非常大。    但是考虑到自身的影响力,又无法将这种压力传递给任何人,依旧只有靠自己来硬撑。    所幸这个时候内心已经逐渐强大,对上市公司的分析能力也比以前提升不少,于是一方面不断和上市公司进行沟通和交流,通过掌握企业的基本面来给予自己信心,另一方面又认真在博客上对投资标的进行系统性梳理和分析,让部分铁杆支持者也吃了颗定心丸。    
    再回到始于去年6月的这波熊市上来。    对于去年的行情,最初从估值角度和历史经验来看,我都是持不乐观态度的,加上我开始计划参与创投,于是在14年年底,我陆续从股市套现了约4成的资金。    去年上半年小市值股票集体疯狂,大大超乎我预期,随便抓个什么股票,都能有很高的收益。    有了解内情的朋友戏称,“如果你把资金都投到股市,那赚的会更多”。    虽然也是这个道理,但我并没什么遗憾,毕竟这些年在股市上累计的收益已经让我非常知足,更何况市场泡沫也很严重。    尽管感觉到较大的市场风险,但考虑到留在外面的闲散资金较多,也就没再从股市抽资,只是在品种和结构上做了些调整。    6月份开始了所谓的股灾,我的市值出现断崖式缩水,跟前面2次熊市相比,这次暴跌时我的心态要好太多,除了在消费上略有压缩外,其他完全没影响。    这一方面是由于我没有任何融资行为,手上又握着充足的现金,另一方面是原本对去年就没什么盈利预期,不属于我的短期利润并不急于套现,所以大跌前压根就没打算跑路,做好了利润随时被没收的心理准备。    8月份从欧洲回来后,周围的人都谈股色变,为了平复一下朋友们的恐慌情绪,我在雪球上发了2篇文章,同时自己也对新的市场环境和所持公司的基本面做了仔细分析。    经过股灾2.0后,少数前期涨幅过大的优质成长性公司,泡沫已被挤得较为充分,也跌出了价值。    而正好此时我的创投计划又有了些改变。    上半年在寻找项目时,可选择的标的实在太多,大批的项目分析书和公司资料令我眼花缭乱,也耗费了我不少精力。    由于很多数据都没有经过审计,虽然也有业绩和上市对赌之类的承诺,但内心总感觉不如我投资上市公司那般踏实,在不断的纠结中,最终也就投了一个项目。    毕竟我属于个人投资者而不是一个团队,我的优势仅在于对二级市场的把握,而创投除了考验人的眼光和胆识外,更多地还是人脉和资源的积累,这并非我强项。    虽然说创投一旦成功即是暴利,但我早已过了单纯追求财富增长的阶段,与其将资金被动交与别人,还不如在股市上自己主宰更有乐趣。    再三考虑后,我决定不再刻意寻找创投项目,而是打算将原先留做创投的资金一部分回流到A股,另一部分用于境外美股投资(计划用2年左右的时间研究摸索下美股,先小规模试水,找到规律后再逐步加大投入。    理想的结果是将A股的一些经验复制到美国的优质成长股上,实现A股美股双赢,最坏的结果就是水土不服,而且对A股的思路又形成干扰,造成两军集体覆没)。    
    9月份我陆续把部分闲散资金回流到了股市,虽然当时趋势还不明朗,但我是从长线投资的角度来考虑,并做好了被套一年的打算,只是没想到四季度反弹力度会这么大,不少个股都收复失地甚至创出历史新高。    在建仓新品种的同时,我也大幅调整了持仓品种和结构。    前期随着市场大跌,个股无论质地好坏,都是泥沙俱下,从资产置换的角度,我将手中一些估值过高且经营前景黯淡的公司抛出,换成了估值合理且治理结构完善、成长性较为明确的企业。    前两年小市值公司过于受追捧,市场泡沫严重,导致我也逐渐偏离了原先价值投资的轨道,开始淡化企业的内在价值,而更多地倾向于补涨、小市值和热门题材。    事实上在去年4月,我就已经意识到这个现象,并持续写过几篇周记来反省和调整,准备重新回到价值投资的轨道上来。    如果是细心的股友,从我公开的某些持仓变化应该可以看出,二季度我就开始逐步减持基本面下滑的股票了。    由于四季度市场整体反弹力度较大,让我全年还是取得远超预期的收益。    不过基于种种考虑,此后我没有任何的减仓行为,所以今年1月份股市暴跌,我的市值缩水也是相当惨重的。    在前期的下跌中,我又将原本用于境外投资的少量资金用于抄底A股,虽然从日常开销的角度来看,我目前的现金流还算充沛,但A股的配置比例已经超出预算,考虑到后期还会有些其他投资方面的支出,如果股市仍继续暴跌,我估计也只能跟大部分投资者一样老老实实卧倒了。    
    从目前的市场形势来看,的确是比较严峻。    一个是整体的估值还处在历史偏高的位置,泡沫还未完全挤去。    另一个是全球的经济形势都不乐观,中国更是面临着诸多问题,企业的生存环境比以往要困难不少。    不过越是艰苦的环境,我觉得越有利于大浪淘沙,让真正的优势企业发挥潜力,体现出更强的竞争力,就像真正优秀的投资人大都能安然度过熊市一样。    尽管我知道现阶段企业面临的压力普遍都很大,但我相信勤奋刻苦的国人还是能适应夹缝中生存,真正的优质公司以后也会越来越多。    通常来讲,熊市阶段由于缺乏赚钱效应,投资者信心严重不足,市场资金也会比较短缺,但场内资金并不可能完全撤离,有限的存量资金往往也喜欢集中在那些真正优秀且增长明确的企业上避险。    弱市阶段,投资者普遍都期盼政策上的利好,其实这些往往只起到短期刺激效果,很难真正让投资者赚到钱,就像每轮大牛市都要绞杀大批股民一样。    对我这样的长期价值投资者而言,能很容易找到低估值的优质品种就是最大的利好,而市场泡沫过大、优质公司被资本哄抢造成高估值,或者整个市场一潭死水完全没有人气,才是真正的利空。    
    中国的股市虽然有近30年的历史,但跟西方成熟市场比较起来,总体还处于摸索阶段,有着诸多的不完善。    应该说,体制上的漏洞和监管的缺失以及执法的不力,是造成中国股市畸形发展的主要根源,不过投资者的盲目、浮躁和贪婪也是股市大起大落的原因之一。    体制上的问题我不便讨论,但如果我们在投资习惯上能有效地自我约束,还是有希望很好地存活的。    结合我个人的一些心得,在投资习惯方面给予普通投资者以下几点忠告:
首页 上一页[5] 本页[6] 下一页[7] 尾页[3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股市论谈 最新文章
低位割肉,高位抢筹重复的小散命运!
11月,我是亏货,还是赢家?
我的短线成功率在80%以上。。。
如何用易经预测股市!百分九十的人都不知道
股市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股市小白个人记录
我想放弃上学,做一个职业炒股人,现在很迷
仅仅记录一下自己,有时间的朋友也坐下来可
开贴讲缠论
请在这轮牛市中总资金翻了超过十倍的同学分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1-08-14 18:03:54  更:2021-08-14 18:28:26 
 
 
股票涨跌实时统计 涨停板选股 分时图选股 跌停板选股 K线图选股 成交量选股 均线选股 趋势线选股 筹码理论 波浪理论 缠论 MACD指标 KDJ指标 BOLL指标 RSI指标 炒股基础知识 炒股故事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天天财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