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页 淘股吧 股票涨跌实时统计 涨停板选股 股票入门 股票书籍 股票问答 分时图选股 跌停板选股 K线图选股 成交量选股 [平安银行] |
股市论谈 均线选股 趋势线选股 筹码理论 波浪理论 缠论 MACD指标 KDJ指标 BOLL指标 RSI指标 炒股基础知识 炒股故事 |
商业财经 科技知识 汽车百科 工程技术 自然科学 家居生活 设计艺术 财经视频 游戏-- |
天天财汇 -> 股市论谈 -> [股市论谈]大户日记&SNIPER超级证券博弈系统实战分享&账户诊断 -> 正文阅读 |
|
[股市论谈][股市论谈]大户日记&SNIPER超级证券博弈系统实战分享&账户诊断[第15422页] |
作者:沪深A股狙击手 |
首页 上一页[15421] 本页[15422] 下一页[15423] 尾页[15444]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A股三大指数今日集体走弱,沪指收盘下跌1.58%,深证成指下跌2.46%,创业板指下跌2.57%。 市场成交额不足6500亿元,近4500只股票下跌,能源金属、有色金属、电池板块领跌。 |
@沪深A股狙击手 2022-07-26 11:41:12 7月26日,佛燃能源再度涨停4连板,广汇能源、天壕环境、重庆燃气、水发燃气、九丰能源、首华燃气等小幅跟涨。 ----------------------------- @沪深A股狙击手 2022-09-14 10:33:51 水发燃气涨停,胜通能源、重庆燃气、贵州燃气、新疆火炬、长春燃气等跟涨。 ----------------------------- @沪深A股狙击手 2022-09-20 09:45:45 水发燃气板 ----------------------------- @沪深A股狙击手 2022-09-21 10:32:54 水发燃气长阳 ----------------------------- @沪深A股狙击手 2022-09-28 14:35:49 水发燃气今日冲板创2年多新高震荡。 @鲁班学艺已三年 获利卖出如何执行? ----------------------------- @鲁班学艺已三年 2022-09-28 15:04:34 叠压在11.6-11.7,明日冲高11元附近提前挂单止盈。 ----------------------------- 今日盘前委卖挂单于临板下即可,短黄点不高于今日板位。 |
欧元兑美元扩大跌幅,跌至20年低点0.9536。 |
国内商品期货收盘,涨跌参半。 菜籽油涨超3%,尿素、菜粕等涨逾2%,纯碱、生猪等涨逾1%,热卷、豆粕等小幅上涨;硅铁、沪锌等跌超2%,液化气、LU等跌超1%,沪铜、原油等小幅下跌。 |
数据显示,北向资金全天净卖出38.4亿元,尾盘流出额明显收窄;其中沪股通净卖出15.36亿元,深股通净卖出23.04亿元。 |
欧股集体低开,德国DAX30指数跌1.12%,英国富时100指数跌0.88%,法国CAC40指数跌1.03%,欧洲斯托克50指数跌1.09%。 |
泰国央行将基准利率上调至1.00%,预估为1.00%。 |
离岸人民币兑美元跌破7.24关口,现报7.2406,日内跌超600点;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日内跌超500点,现报7.2284。 |
汽车零部件板块持续走低,雪龙集团跌停,广东鸿图、浙江世宝、襄阳轴承、西仪股份、泉峰汽车、南方精工等多股跌超7%。 |
富时A50期指午后跳水探中阴。 |
@沪深A股狙击手 2022-09-26 08:48:57 恒指,本周末将收”5季连阴“,国庆前后相对估值为18年来新底部(一生仅有几次),四季度迎来砸锅卖铁抄底特征。 ————————————————— @沪深A股狙击手 1541589楼 2022-09-26 14:45:00 恒指中阴 ————————————————— @稀饭不爱西红柿1 2022-09-27 01:31:12 马克 ----------------------------- @沪深A股狙击手 2022-09-27 07:46:47 不是”四年以来“:18≠2018,18=十八 ----------------------------- @山草石 2022-09-27 15:29:49 老师,港股哪些板块值得关注?科技股空间更大些吧? ----------------------------- @沪深A股狙击手 2022-09-28 07:26:20 排除法: 中国神华H,下半年见牛顶构造,回避; 大平台类美团、网易、腾讯、阿里,京东,大熊到明年; 比亚迪H,盛夏牛市大周期见衰近似神华H,回避; 招行A 年内差评连连,H同出一辙; ,,,,,. ----------------------------- @沪深A股狙击手 2022-09-28 10:01:12 恒生指数跌幅扩大至2%,碧桂园服务跌近8%,碧桂园跌近7%,领跌蓝筹股。 ----------------------------- @沪深A股狙击手 2022-09-28 10:58:03 恒指上次”五季连阴“,是贯穿2008年的,其后迎来一轮数年长牛。 ----------------------------- 恒指大阴。 |
今日(9月28日),“钴矿龙头”华友钴业大幅闪崩跌停,成为又一只惨遭“祭天”的白马股,其股价刷新自今年5月17日以来新低。 白马股遭轮盘赌,赛道成为重灾区 9月中旬以来,随着大盘整体开启回调,市场情绪也大幅降温,其中,每天一只大白马的“定向爆破”更是股民直喊“头疼”。 自9月13日以来至今,A股市场累计已“闪崩”12只白马股,其中多属于新能源、医药、半导体赛道,此外也涉及证券和石化概念。 据数据显示,近期遭受重挫的白马股中,其皆是各细分行业龙头股,除三安光电与斯达半导外,其余上市公司总市值均过千亿元。 注:近期闪崩白马股汇总 从具体股价表现上看,这些大白马在“闪崩日”大幅跳水后,大部分个股仍会再度小幅下探,但其跌幅远小于此前,此外,也有部分白马股展现强大韧性并上演绝地反击,阳光电源、迈瑞医疗在闪崩后均大幅回升。 一般来说,作为拥有长期绩优、回报率高等优点的白马股一直是市场投资者的青睐对象,而此次被集中杀跌,一方面给价值投资者泼了一盆冷水,同时也让市场的其他大白马们“噤若寒蝉”。 目前,对于白马股接二连三的杀跌行情,市场观点多认为其主要源于机构抱团导致个股估值偏高,加之市场整体表现低迷,一些小的利空被情绪放大,且一旦出现抛售,易出现恐慌情绪。 国海证券指出,白马杀跌或传递了三大信号:其一,整体市场仍旧弱势;其二,基金抱团股调整仍未结束;其三,业绩仍是市场考量的关键。 对于上市公司来说,业绩支撑不起股价的,估值回归就是唯一选择,股价调整顺理成章。 新能源赛道拥挤,何时能调整结束 受板块龙头华友钴业闪崩影响,锂电池板块今日延续调整,个股也大面积走弱,截止今日午间收盘,板块内十余只个股跌幅超7%。 作为昔日明星赛道,锂电池板块在4月下旬至8月下旬的一轮反弹中表现亮眼,其指数累计拉升近64.5%。 然而,随着新能源赛道近期集体调整,锂电池板块指数也大幅回落,近一个月来累计下跌近18%,此外,光伏、储能、特高压等新能源细分方向同期跌幅也近20%。 注:锂电池板块自8月下旬起震荡走低 仅一个多月的时间,新能源赛道便从昔日的“小甜甜”变成如今的“牛夫人”,对于其风格突变,有分析认为,其主要仍是估值过高的缘故,市场担忧未来增速可能放缓。 不过,随着新能源个股集体调整月余,其估值和拥挤度也有所下降。 据兴业证券研报统计,成长行业拥挤度9月以来继续消化,多数已经降至较低或中等偏低区间。 “新半军”估值和拥挤度已回落至历史较低水平,尤其是新能源车、风电、智能汽车等赛道的的拥挤度更是已经明显回落至历史低位。 对于未来可供关注的新能源方向,国金证券近日研报指出,8月出口及国内装机数据验证供给受限背景下的行业高景气,前期受到外部信息及市场风格扰动的板块情绪明显企稳,Q4行业伴随价格温和回落的放量趋势明确,重点看好:储能、一体化龙头、alpha硅料、设备、高景气辅材等方向,同时建议关注海外自建产业链主线(设备+自动化/能耗优势制造商)。 |
大盘全天低开后震荡走低,沪指盘中再创阶段调整新低,创业板指领跌。 两市个股跌多涨少。 能源类个股逆势走强,燃气股领涨,公元股份、山东墨龙、德龙汇能涨停。 家电板块大涨,华帝股份、日出东方、爱仕达、彩虹集团涨停。 此外连板股表现强势,9只昨日涨停个股中6只涨停晋级。 下跌方面,锂电池等赛道股集体调整,华友钴业、宝馨科技、同兴环保等多股跌停。 行业板块,银行、保险、医疗保健涨幅居前;有色金属、摩托车、航天国防跌幅居前。 概念板块,医疗器械、热泵概念、天然气等表现活跃。 截至收盘,上证指数3045.07点,下跌1.58%,成交2760亿元;深成指报10899.70点,下跌2.46%,成交3712亿元;创业板指报2313.77点,下跌2.57%,成交1173亿元。 盘面上,当下,欧洲能源危机是全球关注的焦点。 从夏天开始,欧洲人就在为怎样过冬做准备。 中国的空气源热泵、暖炉等取暖产品的出口得到拉升。 国信证券9月26日的家电行业周报引援产业在线数据称,8月我国空气源热泵出口额同比增长59.9%至1.2亿美元,其中均价同比上涨59.8%至1004.7美元/台,出口量基本持平,维持在11.8万台的规模。 累计来看,1-8月空气源热泵出口额累计同比增长63.1%,其中量增长27.3%,均价同比提升28.1%,量价均有明显提升。 热泵概念午后异动,日出东方、华帝股份涨停,万和电气、大元泵业等个股跟涨。 9月28日,IDC发布《中国智能家居设备市场季度跟踪报告,2022年第二季度》。 报告显示,2022年上半年中国智能家居中控屏市场出货量为30万台,同比增长160.7%。 预计2022年智能家居中控屏市场出货量将突破65万台,同比增长106.4%,未来五年市场出货量年复合增长率将超过60%。 智能家居概念局部活跃,海鸥住工涨停,贝仕达克涨11%。 锂矿概念领跌,西藏珠峰跌停,鞍重股份、盛新锂能跌逾7%。 有色金属板块跌幅靠前,华友钴业、楚江新材跌停,章源钨业跌9%。 |
@沪深A股狙击手 2022-09-28 14:52:03 沪市跌停7只 ----------------------------- 深市封跌停12只,除了两只连评股假跌停外,其余10个都是散户盘。 |
“现实是凝固的过去,而VR则是流淌的未来。 ” 刘慈欣的一句话,不仅是对行业的预言,更揭示了PICO乃至字节跳动的雄心。 相较于22日国际版对硬件的介绍,27日晚,PICO的国内新品发布会,侧重点落在了内容生态上。 从VR版《三体》到6DoF(6个自由度)交互的虚拟演唱会,在字节跳动带领下的PICO,不仅只想卖眼镜,他们还有一张更加宏伟的蓝图。 《三体》VR版或明年落地 在此次发布会的最后,PICO总裁周宏涛似不经意地透露了一个彩蛋,将现场气氛带向了高潮。 PICO已与《三体》版权方三体宇宙达成合作,将共同打造首个VR版本《三体》互动叙事作品,项目预计明年上线。 《三体》IP的巨大影响力毋庸置疑,这必将是一场属于科幻迷们的狂欢,现场也因此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如果说此前国外版PICO 4发布会侧重硬件。 那么此次国内的发布会上,PICO则在内容上释放了不少重磅之作。 发布会现场,PICO副总裁任利锋和PICO轻世界负责人马杰思为大家介绍了PICO 4内容生态的四个组成部分,分别是:VR运动健身、VR视频、VR娱乐、VR创造四大场景。 一位VR领域的创业者告诉记者,事实上,早在去年字节收购PICO之后,外界就猜测不断,“字节没有第一时间在抖音上给PICO做投放,当时我们就在猜测,一定是在给PICO内容生态做铺垫准备。 ” 从发布会上看,在互动式VR影视内容上,PICO宣布正与众多影视公司联手打造多部沉浸感大作。 其中科幻动画大作《灵笼》将于明年5月上线,人文科教片《古籍寻游记》、自然探险片《跟着德爷闯东非》则将于近期上线。 同时,PICO表示VR视频方面已与超过30家VR原生内容公司、好莱坞6大制片公司、国内顶级流媒体平台建立合作,将为用户带来丰富的视听资源。 除了《三体》,在今年年底,PICO还会与华语女歌手打造6DoF(6个自由度)虚拟演唱会。 重磅内容的落地意欲何为? 发布会上,周宏伟的一句话可以窥见PICO的战略蓝图:“今天,我们将通过PICO 4正式开启国内的VR大众化之路,将全新的产品体验和内容生态带给更多用户。 也许PICO 4,就是很多用户的第一台VR.” 持VR再战社交圈 如果仅仅是填充内容,PICO只是在做一件业内的“常规操作”。 但此次带来的PICO OS 5.0系统升级却意义非凡。 在这套全新的系统中,PICO加入了Avatar(化身)系统,用户在登录之前可以自由设定一个虚拟形象,并在此后用这个虚拟形象完成所有社交互动。 据此次发布会上透露,用户通过全新的PICO好友系统,可以与朋友发文字消息,约朋友实时语音、看电影、听演唱会。 而针对内容创作爱好者,PICO则开发了MRC混合现实录制功能,用PICO 4和手机就能将真人动作和虚拟画面融合,创作出新奇好玩的MR视频。 此外,此次带来的一系列应用,包括《超燃一刻》的健身应用、《闪韵灵境》的音乐运动应用以及莱美搏击运动应用等。 无一例外都引入了极强的社交互动机制。 谁能将如此多的数据与用户勾连在一起呢? 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抖音。 自此,PICO乃至字节跳动的真正意图已不言而喻。 “PICO显然是字节跳动再战社交领域的重要利器,它的战略地位不亚于当年智能手机之于微信。 ”前述从业者直言,若此次PICO的生态能够逐步运转起来,或许就能拿到未来“元宇宙”时代的第一张船票。 当然,软件系统全面升级的同时,硬件设备上也增加了不少值得关注的巧思。 比如此次PICO与镜片品牌合作,打造专属防蓝光近视镜片,解决了“散光”这个困扰VR行业的痼疾。 而这无疑将提升潜在用户群体数量。 撬动文化产业升级 此次PICO国内内容的亮相,也让许多文化产业相关上市公司因此受益。 9月27日晚间,中文在线公告称,公司已与北京为快科技有限公司(VeeR)达成战略合作,并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公告显示,基于公司海量的优质内容和为快科技在VR领域的技术优势,双方本着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以文化内容为基础,在IP商业开发、VR内容制作、VR内容发行、VR线上活动运营等多个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Image 此次PICO发布会上隆重推出的头部国创动画《灵笼》的VR动画番外篇,正是由哔哩哔哩官方授权,VeeR出品并开发制作,PICO及中文在线联合出品。 据中文在线相关负责人介绍,多年来,公司深耕数字文化内容行业,依托优质IP为“元宇宙”场景落地提供内容支撑。 现公司拥有数字内容资源超510万种,网络原创驻站作者440余万名。 此外,记者注意到,早在2020年4月,“元宇宙”概念上市公司风语筑便宣布与为快科技(VeeR)签约成为合作伙伴。 据彼时公告披露,风语筑以战略投资方式入股为快科技(VeeR),两者将联手抓住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不断进步的机遇,探索VR+影视、VR+文旅、VR+展览、VR+线下娱乐等众多行业领域的新模式、新业态,共同发力并促进国内VR产业的发展。 头部公司积极布局VR产业链 VR市场火热,头部公司纷纷加码布局。 紧跟PICO4,Meta Quest Pro将于10月中下旬上市,索尼PSVR2和苹果MR等VR新品将在明年上半年陆续出现在公众视野中。 此外,今年下半年以来,联想、创维等多家国产品牌的VR硬件新品也相继发布。 浙商证券表示,硬件迭代推动消费端市场出货量加速增长。 VR硬件方面,VR光学、显示、声学、整机代工等产业链环节需求旺盛。 游戏、视频、直播、虚拟人、NFT等内容生态正加速构建。 内容平台的头部公司字节跳动重金收购PICO后,在内容端不断推出新款VR产品,包括游戏、直播等。 中信证券认为,此次PICO4新机发布,有望进一步提升字节系应用在行业中的使用占比,成为可能影响未来互联网格局的重要变量之一。 此外,腾讯、阿里巴巴、网易等多家互联网巨头也在积极寻找VR市场的突破口。 具体硬件方面,有机构表示,Pancake方案已成为众多公司升级VR产品的首选光学方案,市场将迎来加速成长,国内已有多家光学头部公司完成相关业务布局。 在其他领域,鸿利智汇披露,公司生产的Mini LED产品已向国际知名VR公司批量供货;硕贝德披露,公司AR/VR天线产品已批量出货;科森科技披露,公司主要为VR产品提供了部分结构件。 机构前瞻乐观 VR产业链迎布局良机 多家机构表示,强势单品不断推出,将带动整个行业产业链发展,相关市场也将迎来布局良机。 中信建投证券认为,多产品性能飞跃,有望引发VR市场加速放量。 我国VR出货量有望从2021年的138万台增长至2025年的1162万台,年复合增长率为70.3%,在全球市场中占比持续提升,未来市场空间广阔,光学、显示等上游环节相关厂商将持续受益。 中银证券表示,本次PICO4的发布将拉动产业链各个环节的订单需求,包括底层算力公司、硬件零部件公司、交互设备公司、输出设备公司、软件端的虚拟平台以及游戏开发商公司。 此外,根据VR硬件产品潜在的技术迭代路径,重点推荐布局前沿光学和Mini LED板块。 国信证券表示,短期看,VR/AR产业迎来新品密集发布期,建议持续关注消费电子带动的催化机会。 叠加元宇宙主题调整充分,VR/AR是关键硬件入口,元宇宙板块有望迎来反弹向上的机会;中长期来看,VR/AR迎来消费级市场的爆发,对比中外VR生态的发展路径和进程,内容生态是VR产业未来致胜的最关键因素。 传媒内容龙头均已至历史估值底部且政策端向好,中长期配置价值性价比较高。 中信证券分析,Pancake技术可显著改善VR头显的重量和厚度,伴随供应链持续优化,规模商用趋势明确,预计2022至2024年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达223%,建议关注相关核心的供应链企业。 国盛证券表示,国内VR设备销售进入加速期后,可关注游戏板块的估值修复机会。 具体建议关注PICO主线标的、游戏核心标的,以及VR直播方向的标的。 上海证券报 |
实控人大举套现,机构股东纷纷逃离,股价深度下跌六成。 前期融资未用完,定增计划接着上马,募投项目高度相似。 重要股东“用脚投票”后,昌红科技的定增计划谁来“接盘”? 冯柳“割肉”,实控人套现 私募大佬冯柳套在了昌红科技股价的“山顶”上,最后不得不“割肉”离场。 Image 昌红科技半年报显示,冯柳执掌的高毅邻山1号远望基金从公司前十大股东榜退出。 公开资料显示,高毅邻山1号远望基金于2021年三季度买入2000万股昌红科技,一举成为公司第三大股东,占公司总股本的3.98%。 Image 昌红科技股价走势图,冯柳去年三季度买入 参考昌红科技去年三季度的股价表现,彼时冯柳斥资金额约为5亿元。 随着冯柳的大举加仓,昌红科技此后股价不断冲高,并在2021年的最后一天创下历史新高,冯柳也获得了不错的浮盈回报。 然而,今年以来,昌红科技股价一度下跌超过六成。 从股价走势上看,今年二季度,昌红科技的股价基本上在冯柳买入阶段的最低点以下。 不难判断,冯柳大概率“割肉”离场。 冯柳“割肉”之后,昌红科技实控人李焕昌也在大举套现。 今年7月7日,昌红科技披露,公司控股股东、实控人李焕昌在6月29日至7月5日期间,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993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约2%。 Image 通过此次减持,李焕昌在短短不到一周内便套现超过1.5亿元。 在此之前,昌红科技的董事、监事、高管人员等也均有不程度的减持。 QFII清仓,机构逃离 去年三季度,瑞士银行有限公司与冯柳同时新进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买入324.82万股。 在持股半年后,瑞士银行有限公司选择了及时离场。 今年一季度,瑞士银行有限公司从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榜上退出。 Image 粗略估算,瑞士银行有限公司的清仓而退,基本没有亏钱,甚至还有一定浮盈。 而另一家QFII机构美林国际,就没那么幸运。 在去年三季度冯柳和瑞士银行有限公司的“进击”下,持股达355.74万股的美林国际却早早退出,错失了去年四季度的大涨。 资料显示,美林国际在2021年二季度新进前十大流通股东,持股昌红科技一个季度期间,让其损失不小。 此外,今年二季度,北向资金、公募机构等也在纷纷大举减仓。 其中,北向资金大举减持250万股。 Image 工银瑞信前沿医疗股票基金2021年三季度买入1000万股,次季度又加仓至1400万股。 但今年以来,该基金已经连续减仓,今年二季度便减持近500万股,截至二季度末,该基金持仓只剩下400万股。 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022年二季度末,持有昌红科技机构数量65家,机构累计持有数量较2021年末减少了4980.99万股。 机构持仓该股比例从2021年末的29.8%,大幅下降至2022年上半年的13.21%。 券商狂推,股价狂跌 9月27日,昌红科技股价收于17.20元,逆势跌0.58%。 今年以来,昌红科技股价跌幅达58%,基本上回到两年前的水平,市值不足90亿元。 蹊跷的是,昌红科技股价大跌、机构纷纷“出逃”、实控人大举减持之际,券商研报则频频给予“买入”评级。 Image 其中,开源证券在今年1月、3月、5月三次推荐“买入”,中信证券在今年5月推荐“买入”,中银国际在7月、8月各推荐一次“买入”,累计推荐次数达6次。 对比来看,2021年11月,昌红科技股价在历史高点之际,仅有2次推荐“买入”,分别是开源证券和中信证券。 2020年,仅有开源证券一家机构推荐“买入”。 昌红科技从模具制造业务起家,目前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医疗器械及高分子塑料耗材、精密模具及OA产品。 2020年,由于医疗产品销售收入和净利润大增,昌红科技当年业绩大涨,实现营收、净利润分别为11亿元、1.69亿元。 2021年,昌红科技营收几乎与上一年持平,但公司净利润却大幅下滑33.77%,扣非净利润更是下滑42.49%。 2022年上半年,昌红科技营收5.69亿元,同比增长3.57%,归母净利润7023.21万元,同比增长30.32%。 Image 来源:昌红科技2022年半年报 公司三大产品业务毛利率依然在下降。 注塑业务毛利率比上年同期下降最少,只下降了0.47%。 模具业务毛利率下降9.98%,医疗器械毛利率也下降了5.77%。 昌红科技自己似乎也对未来业绩没有太大信心。 今年6月24日晚,昌红科技发布公告,拟调低员工持股计划业绩考核指标。 公司拟对2022年、2023年、2024年扣非净利润目标分别下调1752.7万元、2278.51万元及2979.59万元,下调幅度分别达公司2021年净利润的20%、26%和34%。 此举也引起了监管方面的关注。 深交所就此发出关注函,要求公司就回购股份价格、首次披露员工持股计划以来公司股价变动情况等说明调低本次员工持股计划受让公司回购股份价格的测算依据及合理性,并结合子公司业绩及受疫情影响情况说明调低业绩考核指标的原因及合理性。 前脚募资,后脚定增 8月18日,昌红科技推出定增计划,拟发行不超过1.51亿股,募集总金额不超过8亿元,拟用于“高端医疗器械及耗材华南基地建设项目”、“总部基地改造升级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李焕昌及其一致行动人王国红不参与此次认购。 Image 昌红科技给出的可行性报告显示,此次募投项目的核心“高端医疗器械及耗材华南基地建设项目”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以及可观的投资回报。 Image 待该项目达产后,年营收可达3.36亿元,净利润达7024万元,成为公司未来净利润的核心来源之一。 在如此乐观的预期之下,实控人此前却大举减持、重要股东也争相离场,给投资者留下了错愕的信号。 值得关注的是,“高端医疗器械及耗材华南基地建设项目”,似乎并非公司首次募投项目。 2020年8月,昌红科技披露定向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预案,拟募集资金4.6亿元,用于“高端医疗器械及耗材生产线扩建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该两个募投项目相似度很高,但具体差异如何,公司暂未进一步披露。 2021年4月,上述募集资金到账。 不久后,昌红科技宣布调整该募投项目的计划。 公司以子公司深圳柏明胜通过租赁厂房实施募投项目实施地点厂房空间受限等为由,宣布将“高端医疗器械及耗材生产线扩建项目”进行分期实施,深圳柏明胜实施“高端医疗器械及耗材生产线扩建项目(一期)”。 同时,将建设时限有12个月调整为36个月。 Image 今年8月,昌红科技披露,截至今年上半年,公司使用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余额为1.82亿元,占募投资金的近四成。 昌红科技还在公告中披露,高端医疗器械及耗材生产线扩建项目(一期)已基本建成。 不过,“由于项目整体仍在建设中,无法评估是否达到项目整体建成后的预计效益”。 Image 而在去年12月,昌红科技在公告调整募投项目时明确,募投项目建成后,预计年销售收入为7.64亿元,利润1.7亿元。 上海证券报 |
@沪深A股狙击手 2020-11-04 10:50:28 早盘一问:昌红科技,早盘逆势红盘,早盘买入者主散哪个比例大?试求本轮中期波段目标几何? ----------------------------- 涠洲林2019: 2020-11-04 11:08:22 评论 27.18,适用于日线相对论。 ----------------------------- @沪深A股狙击手 2020-11-05 06:53:00 中期——一定是周月线级别形态的对应,日线级别和中线不搭。 歪打正着: ----------------------------- @沪深A股狙击手 2020-11-27 12:54:46 连续数周持续出货,反复,持续。 ----------------------------- @沪深A股狙击手 2020-11-27 13:00:28 高位红柱的DDX大负,眼瞎的人看不到。 ----------------------------- @沪深A股狙击手 2020-12-24 12:46:35 ----------------------------- 去年四季度一波诱多,元旦后趋势盘牛市见顶,春季跌入熊市。 |
国庆长假即将来临,近期A股多个泛消费板块集体上涨,相关领域投资机会持续吸引投资者关注。 在业内人士看来,市场对于国庆消费的相对乐观预期,或带来消费板块的脉冲式行情。 从投资角度出发,即将到来的国庆黄金周有望催化航空出行需求复苏,旅游板块中细分行业龙头公司有望受益,酒店、影视等细分方向的机会也值得关注。 航空:需求边际改善确定性强 航空运输板块近日延续强势表现,春秋航空股价创出两个多月来新高。 长假即将来临,民众出行意愿明显升温,不少业内人士看好黄金周对航空出行需求带来的提振。 中泰证券指出,截至9月23日,全周航空公司日均执飞航班量及平均飞机利用率周环比继续改善,其中东方航空日均执飞航班量及平均飞机利用率全周均环比增长超20%。 即将到来的国庆黄金周有望带来航空出行需求复苏,整体上航空需求边际改善确定性较强,需求底部二季度已现。 同程旅行上周发布的报告显示,今年国庆节假期出行的机票搜索热度上涨136%;截至9月16日,国庆假期机票订单平均价格已超过700元,比中秋假期上涨近4成。 飞猪数据也显示,近一周国庆机票预订量环比大增,多条航线平均支付票价已升至全价。 除假日因素对需求端的支持,在中邮证券看来,行业层面,航线燃油附加费于9月5日再次下调,使得行业恢复速度有望持续提升,行业中期复苏的趋势仍将持续。 从配置角度出发,中泰证券认为,中长期来看,供给增速放缓、需求恢复加快,票价弹性或凸显,航空板块长期投资价值确定性较强,同时机场将受益航空需求复苏,有望迎来业绩拐点。 旅游:关注细分行业龙头机会 周边短途游有望在国庆假期受消费者青睐。 国金证券援引携程数据指出,国庆假期旅游方面,长三角周边游为热门选择。 从出行距离来看,国庆前将以本地周边游预订为主,出行半径相对拉长;从出游天数来看,更多人选择1-2天的出游行程。 国金证券认为,国庆假期旅游收入预计同比略有改善,客单价恢复更快。 除短途游外,“反向游”兴起也被部分机构视为一大重要趋势。 中银证券指出,截至9月22日,全国“冷门城市”酒店预订间夜量同比增长三成,较2020年同期增长七成,比2019年增长两成,一些“冷门”旅游景区也逐渐被发现。 从市场表现看,9月27日,与旅游出行相关的社会服务板块以5.33%的涨幅居31个申万一级行业首位,华天酒店、西安饮食、丽江股份等多只股票强势涨停。 中航证券认为,短途游、微度假将成为近期旅游首选。 本地景区、主题玩法、乡村民宿、露营、夜游等创新型休闲旅游有望继续受热捧,细分行业龙头公司直接受益行业复苏带来的业绩提振。 配置上,看好优质景区和旅游产业链完善的企业。 尽管出境游市场尚未重启,但随着未来更多积极因素促进跨境旅游市场恢复与发展,相关标的也值得关注。 看好酒店、影视等领域受益标的 酒店餐饮等消费领域细分方向也将受益于国庆长假。 从市场表现看,9月27日,酒店餐饮(申万)板块大涨近7%,最近两个交易日板块累计涨幅接近10%。 对于酒店行业,财通证券认为,行业头部公司拓店能力强、品牌溢价高,长期将充分享有门店高速扩张和价格提升带来的成长,短期建议关注商旅需求恢复情况。 具体标的上,看好市占率高的头部酒店标的以及布局度假酒店的成长性标的。 光大证券认为,国庆节即将到来,市场对于国庆消费的相对乐观预期,或带来消费板块脉冲式行情。 此外,近期蜜雪冰城、杨国福等消费企业有望登陆A股或港股市场,说明资本市场对于大众消费股的关注度日益提升,继续看好“大众消费”概念。 日前多部国庆档影片定档,提升了市场对于影视板块的关注度。 开源证券认为,本地观影或成为人们过节娱乐的重要选择,建议积极关注国庆档新片对主出品方及头部院线公司带来的业绩弹性。 |
人民银行等部门印发三地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 |
临近三季报披露,机构调研热情高涨。 数据显示,9月中旬以来,机构调研了769家公司。 从行业看,获超过10家机构抱团调研的公司中机械设备行业个股最多,迈瑞医疗等17股吸引超过百家机构“驻足”。 9月中旬以来机构调研769股 9月中旬以来,受多重因素叠加影响, 市场破位下行,多只白马股更是出现了“闪崩”走势,但机构调研热情高涨。 据统计,9月15日以来,机构累计调研了769家公司,其中185家公司接受了超过10家(含)机构的集体调研。 当中,迈瑞医疗(300760)、埃斯顿(002747)、晶盛机电(300316)、祥鑫科技(002965)、厦门钨业(600549)、指南针(300803)、凯美特气(002549)、汇川技术(300124)、怡合达(301029)、佳都科技(600728)、标榜股份(301181)、汉钟精机(002158)、海尔生物(688139)、岱勒新材(300700)等17家公司接受超过100家机构抱团调研。 最受机构关注的是迈瑞医疗。 数据显示,9月15日以来公司累计接待包括127家基金公司、42家证券公司、141家阳光私募、137家海外机构、58家险资等在内的697家机构调研。 《投资快报》记者注意到,迈瑞医疗在9月21日曾出现“闪崩”行情,当天公司股价放量大跌超过7%。 作为机构“抱团”的大白马,迈瑞医疗突然大跌牵动了市场各方的心。 当天晚间,迈瑞医疗紧急召开投资者电话会议回应市场关切。 电话会议中,迈瑞医疗表示,受去年同期发展中国家疫情和欧洲医疗补短板带来高基数压力的影响,今年一季度海外市场同比个位数增长。 但进入二季度以来高基数压力已显著缓解,同时海外疫情新常态下医院的门诊量、住院量、手术量均得到了完全恢复,因此IVD试剂、超声、麻醉机等常规业务实现了显著复苏,使得二季度海外市场增长接近30%,其中发展中国家的增速也反弹至40%以上,目前海外常规业务和高端突破的进展均顺利。 在谈到“海外经济形势恶化是否会对公司海外业务的持续增长造成影响?”时,迈瑞医疗称,公司三大产线布局的产品均是一家综合性医院营运必备的设备和耗材,同时应用的领域也不属于可选型消费医疗。 医院的就诊量不随经济波动,而是和人口的增长与老龄化相关。 并且海外经济形势的恶化会使得医院对高性价比的需求更加显著,这将给公司带来更多海外高端客户渗透的机会。 今年二季度,在基数压力缓解之后,海外市场即恢复了高增长,其中发展中国家增长显著。 目前,公司整体在海外市场的份额仍然非常低,未来发展中国家将成为拉动公司长期增长的引擎之一。 此外,迈瑞医疗还对公司上半年欧洲成绩不理想的原因进行了解答。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初1327家机构持有迈瑞医疗,持股市值为1627.92亿元,持股比例为36.13%。 今年中期,迈瑞医疗持股机构降至1308家,持股比例减少到34.61%。 基金的数据则更为明显,今年初共有518只基金将迈瑞医疗作为自己的前十大重仓股票之一,持股市值为511.95亿元。 今年中期减少至433家,持股市值为372.91亿元。 其中,128只基金减持,55只基金连续减持。 机械设备行业个股最受关注 从机构调研次数来看,新开源(300109)最为密集,接受了6批次机构的调研。 伟星股份(002003)、云南白药(000538)公司均被机构调研5次,并列第二;今世缘(603369)、源飞宠物(001222)、欢乐家(300997)均被调研4次居第三。 此外,佳都科技(600728)等20家公司被机构调研超过3次。 “公司被调研频率越高,调研的机构越多,说明市场主力对这些公司越是关注,就越容易受资金青睐。 此外,有公司几年没有调研或者罕有调研,却在近期吸引机构去调研,这些潜在的投资机会可能来自于周期行业的拐点。 ”业内人士指出,只有对公司实地调研过后,才能对其价值作出新的判断。 从调研机构的类型来看,券商的调研最为广泛,达到345家公司,即44.86%的上市公司调研活动有券商参与;基金公司以调研272家公司位列其后,参与了35.37%上市公司的调研活动;阳光私募调研了192家公司,排名第三;以投资稳健见长的保险公司和海外机构分别对131家和73家上市公司进行了调研。 从行业来看,8月以来获5家以上(含)机构调研的108家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机械设备(28家)、医药生物(17家)、电力设备(17家)、电子(14家)、汽车(12家)、计算机(12家)、基础化工(11家)、有色金属(9家)、国防军工(7家)、食品饮料(6家)、轻工制造(6家)、农林牧渔(5家)、通信(5家)、轻工制造(5家),其他行业均只有5家以下或没有。 对于机械设备在9月中旬以来较受关注,分析人士认为在数字化浪潮、净零排放的可持续发展愿景,以及供应链韧性需求不断提升的趋势下,机械设备正在发生结构性转变,从研发更精密、快速、便宜的机器来撬动增长,转变为致力于硬件与软件相结合、自动化和数字化相结合,在这一过程中存有投资机会。 投资快报 |
马来西亚棕榈油主力合约跌超6%,报3310林吉特/吨。 |
苹果美股盘前跌2.3%,报道称,由于需求不及预期,苹果将取消今年iPhone14系列增产计划。 |
记者采访获悉,为执行云南省有关部门制定《2022年9月-2023年5月耗能行业能效管理方案》,从9月26日零时起,云南省内黄磷企业全面减产、停产。 截至9月28日,云南黄磷日产量805吨,较9月中旬减少约580吨,降幅41.87%。 而近两天内,黄磷价格已经上涨1500元-2000元/吨,涨幅已超前一周,报价3800元/吨。 |
离岸人民币兑美元跌破7.25,日内跌超700点。 |
外媒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由于预想中的“需求激增”未能实现,苹果将取消今年的iPhone 14系列增产计划。 该知情人士表示,苹果原计划今年下半年将iPhone 14系列的组装量增加600万部;但如今计划生变,公司已告知供应商撤回增产计划,取而代之的,在此期间将生产9000万部iPhone,这一数字与去年水平大致持平,且符合苹果今年夏天给出的初始预测值。 iPhone 14系列在中国的销售数据也不尽人意——就在本周一,Jefferies已在报告中指出,中国消费者在iPhone 14系列上市初期购买量低于去年新款机型,前三天销量为98.7万部,较去年iPhone 13系列可比销量下滑11%。 近日“需求旺盛”的消息似乎纷纷遭到“打脸”,而这距离iPhone 14系列三款机型具体发售(9月16日),仅十余日。 不过,细看iPhone 14系列具体机型,虽说iPhone 14 Pro售价更高,但需求明显强于入门级机型。 9月26日,“iPhone 14或成苹果史上销售最差机型”已冲上微博热搜。 实际上,这在发售当日已现端倪。 据《科创板日报》此前报道,iPhone 14系列正式发售首日,标准版iPhone 14产品在门店无需预订即可购买,而Pro版则全面缺货。 在渠道商侧,标准版iPhone 14甚至出现价格首发即破发;但iPhone 14 Pro系列溢价空间很高,最多达2000元。 苹果分析师、投行韦德布什分析师丹艾夫斯本周受访时也表示,消费者对苹果高端机型需求尤为强劲。 艾夫斯估计,85%-90%的新款iPhone预购订单都是iPhone 14 Pro和iPhone 14 Pro Max,将比iPhone 13系列高出8%-10%。 但得益于iPhone 14中高端系列机型畅销等因素,苹果iPhone平均售价Q3或将创下新高,达到892美元。 在这种情况下,文初报道指出,至少有一家苹果供应商正将产能从低价机型转向高端款。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知名苹果分析师郭明錤曾表示,苹果已要求鸿海富士康将iPhone 14 产线切换到iPhone 14 Pro机型。 产线转换后,今年下半年,Pro系列出货占整体iPhone 14系列出货量比例将达60%–65%,此前预估为55%-60%;iPhone 14 Pro Max下半年占整体系列出货量比例约30%–35%。 或受减产消息影响,今日早间苹果概念股尽数下跌。 截至午间,苹果概念指数(861136)下跌2.20%,近半个多月来区间跌幅已超10%。 |
中国银行研究院28日发布《2022年四季度经济金融展望报告》,预计三季度GDP增长3.8%左右,较二季度回升3.4个百分点左右。 展望四季度,中国出口或将走弱,国内疫情影响仍持续存在,内需恢复有赖于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以及防疫政策的持续优化。 预计四季度GDP增长5%左右,全年增长3.5%左右。 |
储能行业有望迎来爆发期。 9月26日,国家能源局规划司副司长宋雯表示,加大新型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稳步推进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西南水电基地以及电力外送通道建设,可再生能源电量输送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0%。 这已经是国家能源局9月份以来第二次强调,进一步推动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成并网,确保同步建成投产。 宝丰能源总裁刘元管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储能是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在“双碳”目标背景下,有利于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及高质量发展。 大型风电光伏建设提速 新能源发电是大势所趋,但却具有波动性和无序性,解决可再生能源发电过程中产生的弃风、弃光现象至关重要,随着并网问题提上日程,配储需求也开始增加,已经有不少省份发布光伏配储政策。 9月26日,青海省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在青海打造世界领先的光伏发电基地的提案”——省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第20180064号提案答复的函》。 函中提到,第一批大基地国家下达1090万千瓦项目(光伏800万千瓦)目前已全部开工,预计2023年全面建成。 第二批大基地国家下达700万千瓦项目(光伏540万千瓦),正在开展前期工作,部分项目陆续开工,预计2024年建成。 此外,国家规划布局以沙漠、戈壁、荒漠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十四五”重点实施海南州戈壁基地,初步规划外送电源为光伏1400万千瓦。 加上市场化项目,截至目前建成光伏1696万千瓦,在建光伏达到2246万千瓦,预计到2025年光伏将达到5900万千瓦左右。 根据国家发改委印发的《第一批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项目清单的通知》。 第一批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项目清单涉及内蒙古、青海、甘肃等19个省份,规模总计97.05吉瓦。 不仅仅是青海,宁夏、内蒙古等不少地区都在发力大型风电光伏建设。 数据显示,截至8月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约24.7亿千瓦,同比增长8.0%。 其中,风电装机容量约3.4亿千瓦,同比增长16.6%,累计新增16.14吉瓦;光伏发电装机容量约3.5亿千瓦,同比增长27.2%,累计新增44.47吉瓦。 不少业内人士都提到,大型风光基地建设是“十四五”新能源发展的重中之重。 中国数实融合50人论坛副秘书长胡麒牧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发展光伏和风电对推动双碳进程以及调整能源结构是最有力的支撑,可以有效对冲化石能源供应安全的潜在风险。 储能市场迎来爆发期 随着风电光伏等新能源的快速发展,也催生了更多的并网需求。 9月2日,国家能源局召开8月份全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建设形势分析视频会。 会议要求,要进一步推动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成并网,第一批基地项目尽快完成所有项目核准(备案),尽快提交接网申请,加快项目主体建设,按期完成2022年承诺并网目标,加快配套储能调峰设施建设,确保同步建成投产;第二批基地项目尽快完成业主遴选,尽快开工建设。 实际上,长期以来,并网问题都制约着风电光伏的发展。 而未来实现风光大基地目标最大的难题是外送和消纳,也更需要配套的储能调峰。 “大型风光基地建设面临的第一个就是消纳问题,减少弃风弃光现象要增加消纳比例和外送能力。 ”北京特亿阳光新能源总裁祁海珅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新能源发电需要外送,一方面需要特高压配套建设,另一方面则需要配置一定比例的储能。 嘉泽新能董事长陈波在9月27日召开的2022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风光等新型能源具有很强的不稳定性和随机性,在双碳战略的大背景下,储能在未来电力系统中是不可或缺的角色,将跟随风电、光伏一起迎来快速发展。 在此背景下,上市公司都在积极布局储能项目。 9月26日,北极星储能网发布数据称,上周(9月19-23日)共13个储能系统设备采购或项目工程总承包中标及中标候选人公示。 其中,储能系统采购类的投标报价区间在1.23元/瓦时—2.67元/瓦时,储能工程总承包的投标报价区间在1.66元/瓦时—3.55元/瓦时,中国能建、中国电建、国家电投等30家企业参与夺标。 央企在布局储能方面更是拔得头筹。 此前,宁德时代与国家能源集团、国电投、中国华电、三峡集团、中国能建等头部能源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创立储能合资公司,落地多个大型储能项目,联合开展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储能专案的磷酸铁锂电池解决方案。 宁德时代9月27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储能系统产品已经全面覆盖了发电侧、电网侧和用户侧,涵盖太阳能或风能发电储能配套、工业企业储能、商业楼宇及数据中心储能、储能充电站、通信基建后备电池、家用储能等。 华西证券研究报告表示,在光伏、风电等新能源高速发展的同时,考虑到大规模并网对电网带来的压力,作为解决问题的最好途径之一,储能装置的作用不容忽视。 随着更多地区发布分布式光伏配储政策,储能行业发展确定性较强,相关企业有望从中受益。 根据光大证券的预测,到2025年,中国储能市场规模将达到0.45万亿元,而2030年将增长至1.3万亿元左右。 在祁海珅看来,储能项目如何和大型风光基地进行匹配,牵扯到发电成本和投资效益,这些问题需要综合考虑。 国内统一大电力市场包括虚拟电厂的配套建设服务等,是一个系统的大工程,要作为有机整体来布局和发力,否则会造成能源大循环无法畅通。 |
@沪深A股狙击手 2022-09-26 08:48:57 恒指,本周末将收”5季连阴“,国庆前后相对估值为18年来新底部(一生仅有几次),四季度迎来砸锅卖铁抄底特征。 ————————————————— @沪深A股狙击手 1541589楼 2022-09-26 14:45:00 恒指中阴 ————————————————— @稀饭不爱西红柿1 2022-09-27 01:31:12 马克 ----------------------------- @沪深A股狙击手 2022-09-27 07:46:47 不是”四年以来“:18≠2018,18=十八 ----------------------------- @山草石 2022-09-27 15:29:49 老师,港股哪些板块值得关注?科技股空间更大些吧? ----------------------------- @沪深A股狙击手 2022-09-28 07:26:20 排除法: 中国神华H,下半年见牛顶构造,回避; 大平台类美团、网易、腾讯、阿里,京东,大熊到明年; 比亚迪H,盛夏牛市大周期见衰近似神华H,回避; 招行A 年内差评连连,H同出一辙; ,,,,,. ----------------------------- @沪深A股狙击手 2022-09-28 10:01:12 恒生指数跌幅扩大至2%,碧桂园服务跌近8%,碧桂园跌近7%,领跌蓝筹股。 ----------------------------- @沪深A股狙击手 2022-09-28 10:58:03 恒指上次”五季连阴“,是贯穿2008年的,其后迎来一轮数年长牛。 ----------------------------- @沪深A股狙击手 2022-09-28 15:17:14 恒指大阴。 ----------------------------- 香港恒生指数收跌3.41%,创5月10日以来最大单日跌幅;恒生科技指数跌3.85%。 内房股领跌,碧桂园跌超12%,碧桂园服务跌超11%;新能源汽车股跌幅较大,小鹏汽车跌近10%,理想汽车、蔚来跌超7%。 |
欧洲央行管委Kazimir表示,明年会比今年艰难得多,高通胀可能会持续较长时间。 |
东吴证券在最新研报中指出,当前硅料价格已处于顶部位置,向上空间有限,且超过30万吨产能将在2022年9月达到满产,供给逐季增加,打破供求紧张局面,预计硅料价格有望于2022Q4开始下降。 当前处于博弈关键期,2022年9月组件龙头排产整体环增约8-9%,未来随着硅料供给释放、价格下跌,组件排产将快速提升,展望2022Q3组件CR4总出货43-47GW,环增4-14%,四季度旺季到来,出货将环比增超30%。 |
9月27日,国家组织骨科脊柱类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开标,平均降价84%。 这是继心脏支架、人工关节后,国家组织开展的第三批高值医用耗材集采。 Image 前两批集采的降幅分别为:心脏支架93%,人工关节82%。 此次脊柱类集采落地,平均降幅符合预期。 9月28日早盘,多家骨科脊柱相关企业股价高涨,拟中选的威高骨科、大博医疗分别涨逾5%、6%。 e公司记者了解到,上次人工关节集采落地后,由于价格降低推高了手术需求,相关门诊量突增,全国部分地区出现人工关节短缺的现象。 此次脊柱类集采落地后,也有业内人士预计可能会出现需求突增的情况。 152家企业拟中选 本次集采共有171家企业参与,152家拟中选,中选率89%;平均降价84%,按约定采购量计算,预计每年可节约费用260亿元。 脊柱由椎体及椎间盘组成,是人体的中轴骨,包含颈椎、胸椎、腰椎、骶椎及尾椎。 脊柱类植入物主要应用于脊柱退变性疾病、脊柱骨折、畸形、感染及肿瘤等脊柱疾病。 首年意向采购量共109万套,占全国医疗机构总需求量的90%,涉及市场规模约310亿元。 据国家医疗保障局价格招采司招采处处长董朝晖介绍,这次集采几乎囊括了所有的脊柱类耗材,包括各种各样的螺钉、金属板、金属棒以及骨水泥、人工椎体等等。 基本上能满足临床现在开展的95%以上的脊柱手术的需要。 此次集采根据颈椎、胸腰椎手术的需要,覆盖颈椎固定融合术、胸腰椎固定融合术、椎体成形术、内窥镜下髓核摘除术、人工椎间盘置换术5种骨科脊柱类耗材,形成14个产品系统类别。 此次脊柱类耗材集采,也被称为“最复杂集采”。 为了优化集采规则,此次脊柱类集采招标文件超过1800页。 相比前两次高耗值集采,此次脊柱类集采中标率更高、企业间竞争更充分,同时也给企业留出了足够的利润空间;根据手术类型分类集采,规则更合理、更专业。 从公布的信息来看,对比最高有效申报价,多家企业的拟中选价格降幅在60%-70%。 从中标率来看,此次脊柱类集采,大多数申报企业都能中选,报价高于平均降幅的40%-60%也能上榜拟中选名单。 不过,采购量则按价格高低排序,申报价格越低,获得的采购量越大。 从价格来看,占脊柱手术量1/3的胸腰椎后路固定融合术,其耗材平均每套价格从3.3万元下降至4500元左右。 技术最新的胸腰椎微创手术,其使用的耗材平均每套价格从近4万元下降至5600元左右。 用于治疗压缩性骨折的椎体成形手术耗材,每套平均价格从2.7万元下降至1100元左右。 威高骨科拟中选18个产品 从拟中标企业来看,中选企业既包括美敦力、强生、史赛克、贝朗医疗等跨国企业,也有威高骨科、大博医疗、三友医疗、迈瑞医疗等国内企业。 集采落地,二级市场的相关概念股在拟中选结果尚未公布之前就已纷纷大涨。 9月27日收盘,威高骨科、三友医疗涨幅超10%,大博医疗涨停。 9月28日早盘,部分个股继续延续大涨,大博医疗涨超6%,威高骨科涨超5%,三友医疗冲高回落。 从公布的拟中选名单来看,股价领涨的威高骨科,旗下有两个关节品牌拟中选此次脊柱类集采,包括威高海星(高端型)、威高亚华(经济型),共斩获18个拟中选产品。 产品系统类别包括:颈椎前路钉板固定融合系统、颈椎后路钉棒固定系统、胸腰椎前路钉棒固定融合系统、胸腰椎前路钉板固定融合系统等。 据报道,威高骨科申报的产品全部中标,最高有效申报价降幅均未超过65%,低于行业平均降幅。 9月28日,中金公司给予港股威高股份“跑赢行业”评级,目标价为13.5港元/股。 而威高股份目前最新价格仅为9.78港元/股。 目标价较当前股价还有约38%的上行空间。 此外,中选产品超过10个的企业还有:大博医疗、富乐科技拟中选11个产品;科惠医疗、正天医疗、美敦力、施泰宝、三友医疗也均拟中选10个产品。 行业洗牌加速 从过往的集采结果来看,每一次集采都将加速行业洗牌,这次脊柱类集采预计也不例外。 中标量多者将有利于提升自身的市场份额,这是近两天威高骨科、大博医疗大涨的原因。 在此之前,国内脊柱耗材市场一直由国外品牌主导。 据东吴证券一项研报数据显示,美敦力、强生和史塞克三家企业在国内市场的占比接近60%。 而国内企业中较为突出的是威高骨科、三友医疗两家企业,占有的总份额也不过10%左右。 华西证券研报表示,骨科脊柱耗材将遵从进口替代逻辑,国产厂家机会更大。 “耗材紧跟药品带量集采在安徽和江苏已经开先河,但是对于行业龙头企业而言不足惧,会推动行业进一步集中,耗材零加成背景下,器械变成医院成本,有利于国产器械的进口替代。 ” 德邦证券认为,集采政策对于骨科行业估值、业绩压制的悲观预期释放完毕,产业重回良性发展轨道。 原有头部企业在集采后将继续提升市场份额,后续很难再出现新进者,与仿制药行业区别较大,相关头部企业业绩可实现稳定预期,估值体系可重新回归正常。 国金证券表示,此次全国骨科脊柱类产品带量采购落地后,预计生产厂商仍有望保持合理的利润空间,但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流通环节费用空间可能被压缩,有利于规范耗材采购和使用行为,改善行业生态。 建议关注骨科赛道中,产品管线齐全、研发实力较强且拥有一定品牌力的核心竞争力企业。 |
为促进改善性需求入市,又一热点二线城市降低二套房首付比例。 记者从武汉多位房产中介人士处获悉,从9月28日起,武汉多家银行二套房贷首付比例已调整为4成,目前已在案场执行。 据相关中介人士介绍,“之前本地客户在武汉购买二套房, 面积在144平以内首付比例为5成,144平以上首付比例为7成。 ” 武汉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当前武汉楼市成交较为低迷,银行降低二套房首付比例,利好改善性需求。 中指院数据显示,今年8月,武汉住宅均价16462元/平方米,环比下降2%,同比下降3%。 1-8月,武汉新建商品房网签销售104772套,网签销售面积1166.41万平方米,同比减少33.31%。 武汉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1-8月,武汉新建商品住房批准预售60220套,批准预售面积696.09万平方米,同比减少54.88%。 截至8月末,武汉已批准预售尚未网签的商品住房178283套,面积2074.66万平方米。 事实上,武汉今年已多次出台楼市扶持政策,包括部分区域取消限购、放开二孩及以上家庭限购等,但武汉楼市未有明显起色。 中指研究院华中市场研究中心主任李国政指出,尽管武汉已多次对楼市政策进行调整,但考虑到疫情等因素,相较以前楼市周期,当下政策调整的效果会打折扣。 未来政策效应叠加,稳楼市才能达到最终效果。 财联社记者日前独家报道,武汉市多个政府部门召集多家头部房企座谈,听取企业对当前房地产市场运行、调控政策的意见和建议,万科、保利、华润、中海、金茂、融创等十几家房企相关负责人与会。 在上述座谈会上,有房企就建议降低二套房首付比例以进一步带动改善性需求,同时建议适当优化土地出让条件。 二套房首付比例降低后,未来武汉土地出让条件是否会优化值得关注。 据武汉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公布的数据,今年1-8月,武汉房地产开发用地供应126宗(含出让、租赁和还建用地划拨),总面积481.08公顷,同比减少40.21%;其中,住宅用地供应81宗,总面积334.06公顷,同比减少44.55%。 或因今年前两轮土地成交规模明显缩减,9月21日,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全力做好我市集中供地有关工作的通知》。 通知显示,该局计划在9月、10月、11月继续安排3个批次的集中供地。 其中,第三批次土地出让活动已在9月27日结束,本轮共推出43宗地块,总建筑规模约504.55万平方米,总起始价约371.61亿元。 最终43宗地块共成交41宗,规划建筑总面积453.30万平方米,成交总金额317.08亿元。 |
@沪深A股狙击手 2021-11-05 13:26:36 日出东方冲板下。 ----------------------------- @沪深A股狙击手 2021-11-08 13:57:11 大阳。 ----------------------------- @沪深A股狙击手 2022-07-19 09:40:15 日出板 ----------------------------- @沪深A股狙击手 2022-07-20 11:09:07 日出大阳 ----------------------------- @沪深A股狙击手 2022-07-27 09:34:54 板 ----------------------------- @沪深A股狙击手 2022-07-28 09:18:00 连板 ----------------------------- @沪深A股狙击手 2022-08-01 10:11:18 4连板 ----------------------------- @沪深A股狙击手 2022-08-02 21:38:19 日出东方盘中逼近涨停险些拿下五连板,昨晚公告关注到媒体对公司光伏业务和空气源热泵业务的相关讨论,去年空气能产品销售收入占比14.4%。 大元泵业今晚公告称,公司部分屏蔽泵系列产品存在应用于发动机系统冷却领域的情形。 ----------------------------- @沪深A股狙击手 2022-08-08 13:45:18 撬板回升长下影 ----------------------------- @沪深A股狙击手 2022-08-09 10:30:31 封板 http://static.tianyaui.com/img/static/2011/imgloading.gif ----------------------------- @沪深A股狙击手 2022-08-09 13:41:51 复封 http://static.tianyaui.com/img/static/2011/imgloading.gif ----------------------------- @沪深A股狙击手 2022-08-10 09:52:25 再板 ----------------------------- 孤独的坚守者2020: 2022-08-10 09:55:19 评论 眼泪流得哗啦啦的 ----------------------------- @沪深A股狙击手 2022-08-10 14:24:05 平两年半之前高点,明日创5年多新高? http://static.tianyaui.com/img/static/2011/imgloading.gif ----------------------------- @沪深A股狙击手 2022-08-11 09:29:18 巨资一字板,5年多新高 http://static.tianyaui.com/img/static/2011/imgloading.gif 数年来第一买点在去年秋。 ----------------------------- @沪深A股狙击手 2022-08-11 15:46:43 日出东方发布异动公告,近期公司关注到有媒体对公司光伏业务和空气源热泵业务的相关讨论,2022年上半年,公司光伏业务实现销售收入约572万元,占公司总销售收入比重约0.33%,占比较低。 2022年上半年,公司空气能产品实现销售收入约2.4亿元,占公司总销售收入比重约为13.8%,占比不高。 ----------------------------- @沪深A股狙击手 2022-08-12 12:20:35 早盘探跌停释放日线势能风险。 ----------------------------- @沪深A股狙击手 2022-08-12 19:24:31 下定离手,锁定一二级目标,承受得了小赚一二十个点看不上,浮亏一二十个点拿的住,涨停跌停视为平常风云,直到操作点(短黄【即便昨日一字板相对去年秋翻倍也没到呢】及以上浮盈明显),方为赢家。 http://static.tianyaui.com/img/static/2011/imgloading.gif ----------------------------- @沪深A股狙击手 2022-08-15 13:18:50 撬跌停翻中阳 ----------------------------- @沪深A股狙击手 2022-08-15 13:21:29 大阳,今日可有地天板? ----------------------------- @沪深A股狙击手 2022-08-15 14:42:44 地天板,7月14空中加油假开板,7月15日跌停割肉出局者咬牙切齿没有什么用,再来一个股还是割肉习惯 http://static.tianyaui.com/img/static/2011/imgloading.gif ----------------------------- @沪深A股狙击手 2022-08-15 14:53:58 空气能热泵板块尾盘走强,日出东方(603366)上演“地天板”,万和电气(002543)、大元泵业(603757)、冰山冷热(000530)涨停,盾安环境(002011)、三花智控(002050)等涨超5%。 ----------------------------- @沪深A股狙击手 2022-08-16 07:53:37 日出东方今日起见短黄。 ----------------------------- @沪深A股狙击手 2022-08-16 10:25:42 冲大阳见之。 http://static.tianyaui.com/img/static/2011/imgloading.gif ----------------------------- @沪深A股狙击手 2022-08-16 13:28:43 http://static.tianyaui.com/img/static/2011/imgloading.gif 随后有一段整理小箱体。 ----------------------------- @沪深A股狙击手 2022-08-16 15:07:38 收涨1分钱 ----------------------------- @沪深A股狙击手 2022-08-18 09:26:03 大阴 ----------------------------- @沪深A股狙击手 2022-08-18 09:59:18 日出大阳 ----------------------------- @沪深A股狙击手 2022-08-19 10:04:30 日出东方大阴 ----------------------------- @沪深A股狙击手 2022-08-19 14:27:47 长阴,向预期小箱体发展中。 http://static.tianyaui.com/img/static/2011/imgloading.gif ----------------------------- @沪深A股狙击手 2022-08-22 09:52:22 板 ----------------------------- @沪深A股狙击手 2022-08-29 13:27:03 日出板 ----------------------------- @沪深A股狙击手 2022-08-30 10:19:45 日出东方大阳 ----------------------------- @沪深A股狙击手 2022-08-31 13:43:52 日出跌停,漫步者大阴,围绕中枢持续箱体整理。 ----------------------------- @沪深A股狙击手 2022-09-05 12:17:25 日出板 ----------------------------- @沪深A股狙击手 2022-09-05 13:16:50 据《中国热泵产业发展报告(2022)》统计,2021年中国热泵行业销额规模为248.2亿元,其中空气源热泵销额规模为227.1亿元,占比达91.50%。 据中信证券测算,预计至2025年中国空气源热泵市场规模将达到351.2亿元人民币,2021-2025年CAGR为 14.6%;欧洲热泵市场规模将达到174.7亿美元,2021-2025年CAGR为27.9%。 此外,中信证券研报指出,欧洲加快能源转型节奏。 欧盟于2022年5月推出“RepowerEU”能源计划:可再生能源,欧盟将在...... ----------------------------- @沪深A股狙击手 2022-09-06 09:30:40 日出大阳 ----------------------------- @沪深A股狙击手 2022-09-13 10:36:03 日出大阴 ----------------------------- @沪深A股狙击手 2022-09-16 14:19:42 日出炸板 ----------------------------- @沪深A股狙击手 2022-09-22 09:51:52 日出大阳 ----------------------------- @沪深A股狙击手 2022-09-26 09:50:12 日出板 ----------------------------- @沪深A股狙击手 2022-09-26 13:37:38 据工信部9月23日消息,为贯彻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三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促进光伏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的通知》,2022年9月21日,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全国太阳光伏能源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在宁夏组织光伏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对接活动,同期召开2022年度太阳能光伏国际标准化工作会议。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杨旭东副司长表示,光伏产业已经成长为我国少有的取得全球竞...... ----------------------------- @沪深A股狙击手 2022-09-27 10:00:32 日出大阳 ----------------------------- @沪深A股狙击手 2022-09-27 10:22:10 日出连板? ----------------------------- @沪深A股狙击手 2022-09-27 10:31:21 http://static.tianyaui.com/img/static/2011/imgloading.gif ----------------------------- @沪深A股狙击手 2022-09-27 11:48:55 热泵概念持续走强,日出东方涨停,大元泵业、汉钟精机、长虹美菱、冰山冷热等涨幅居前。 ----------------------------- @沪深A股狙击手 2022-09-28 10:07:22 冲板下 ----------------------------- @沪深A股狙击手 2022-09-28 13:24:22 股价持平上月高点一分不差,这需要主L高能的控盘力。 ----------------------------- @沪深A股狙击手 2022-09-28 14:47:45 连评新高逆势板 ----------------------------- 日出东方发布异动公告,2021年度,公司空气能产品实现销售收入约6.06亿元,占公司总销售收入比重约为14.4%,占比不高;受疫情不断反复、国际局势动荡等因素影响,空气能业务的增长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
记者多方采访获悉,四季度为黄羽鸡消费旺季,黄羽鸡行情年内有望持续升温,饲料涨价以及疫情对消费端影响的压力仍然存在,集团化养殖优势明显。 立华股份相关人士接受采访时称:“三季度黄羽鸡行情相对于以往是旺季,今年四季度应该也还可以,一般下半年行情都好于上半年。 ” |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气象干旱橙色预警:江苏西南部、安徽大部、河南大部、湖北大部、浙江南部、福建、江西、湖南、贵州北部和东部、广东北部和东部、广西中北部、重庆东南部等地存在中度至重度气象干旱,浙江西南部、安徽南部、湖北东部、福建中北部、江西大部、湖南中部至南部等地有特旱。 预计,未来3天,河南、广东、广西等地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广东局地有暴雨或大暴雨,对缓解气象干旱有利,但其余大部分旱区仍将少雨,气象干旱将持续或发展,需要继续做好防旱抗旱相关工作。 |
对于当前行情,兴业证券提到,从多项指标来看,市场悲观预期已很大程度反映在股价中。 往后看,尽管在内外部不确定性扰动下,短期市场受制于风险偏好整体仍然偏弱势,但从空间上我们认为调整已比较充分、市场已是底部区域。 底部区域“价格比时间更重要”,建议趁着调整布局三季报乃至明年景气有望持续的方向:1)“新半军”10 月下旬有望开启新一轮上行;2)有望复苏的消费。 另外,西部证券指出,市场正在迎来最艰难的时刻,11月中旬有望迎来大级别底部。 当前信用环境趋于回落,国内疫情散点式反复,外需疲软出口趋弱,整体经济修复依然存在较大压力。 同时随着海外加息预期再度升温,美元指数进一步走强,人民币汇率再次面临压力,短期波动率仍将维持高位。 中期来看我们并不悲观,市场大级别底部已经越来越近,今年市场调整的低点有望在11月中下旬出现。 该机构进一步分析,大盘股的配置价值正在逐步凸显,市场整体风格将回归龙头,随着出口数据走弱,外需占比较高的中小盘个股的业绩压力或将进一步显现。 短期来看,随着重要会议窗口期临近,资源与信息安全仍将是市场关注核心,重点关注火电、农业和信创产业;另外一方面,关注受益于“欧洲替代”的维生素、化肥农药、钛白粉等细分行业的投资机会;以及有望受益于人民币汇率贬值的家电,轻工,电子,通信等行业。 从中期来看,通胀依然是全年最重要的投资主线,持续关注受益于通胀上行的农业,业绩稳健的食品饮料,家电和医药等消费行业龙头,以及虚拟现实,游戏等泛消费概念。 中原证券认为,未来股指总体预计将维持震荡格局,同时仍需密切关注政策面、资金面以及外部因素的变化情况。 我们建议投资者保持六成仓位,短线关注食品饮料、医疗服务、旅游酒店以及新能源等行业的投资机会。 中国银河证券表示,等待新的契机,10月配置建议适当布局。 中国经济仍具有发展潜力。 10月进入三季报披露期,叠加重要会议的窗口,建议在调整尾声的低位适当进行布局。 投资者策略应当聚焦行业内核发展力,选择业绩稳定向好的中小市值低价个股+政策受益题材。 7、8月我们提示A 股分化期的进程将进一步加快,10月我们建议战略性布局高端制造、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白酒等高景气板块。 |
e公司讯,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在由证券时报主办的“第十六届中国上市公司价值论坛”上表示,我国同样也面临经济下行的压力,但我国当前的下行压力主要来自房地产行业。 如1-8月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为负7.4%,房地产投资下行应该是人口老龄化这一长期因素促成的。 我国从今年开始,将步入人口老龄化的加速阶段,这一阶段将持续10年以上,意味着房地产上行周期结束,同时也意味着我国经济增长中的投资拉动特征将转为消费拉动主导模式。 如我国过去一直采取逆周期的政策来平滑经济波动,房地产走弱的时候,基建发力,但房地产投资额加上基建投资额在经济总量中占比也已在2017年底见顶。 如今即便基建投资再加速,也改变不了“房地产加基建”拖累GDP的大趋势。 |
今日多云,大家早 |
美东时间周三,在英国央行紧急干预市场后,市场情绪明显好转,美股大幅上涨,三大指数收盘均涨约2%。 此前,道指与标普500指数已连续六个交易日收跌。 截止收盘,道琼斯指数涨1.88%,报29,683.74点;标普500指数涨1.97%,报3,719.04点;纳斯达克指数涨2.05%,报11,051.64点。 尽管美股市场普遍上涨,但苹果公司是个例外,该股盘中一度跌超4%,最终收跌逾1%。 此前有报道称,由于需求疲软,苹果将放弃提高iPhone产量的计划。 不过,知名苹果分析师郭明錤否认了这一说法。 最近几天,英国成了投资者重点关注的目标,该国政府上周公布了50年来最激进的减税方案。 此举吓坏了投资者,导致英镑和英国国债崩盘。 为稳定市场,英国央行周三宣布将购买长期政府债券。 决定公布后,英镑汇率回升,兑美元汇率上涨约1.4%,至1.0881。 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从周二的3.964%降至3.707%,此前曾一度升至4%上方,为2008年以来首次。 瑞银美国股票主管David Lefkowitz指出,英国央行的紧急干预措施助推了美股周三的上涨。 Lefkowitz称:“过去几个交易日,美国股市的压力反映了固定收益市场的一些动荡。 随着动荡的平息,我们看到股市的基调有所好转。 ” 热门股表现 大型科技股普遍上扬,奈飞涨9.29%,Meta涨5.49%,亚马逊涨3.15%,谷歌涨2.62%,微软涨1.97%;苹果逆势跌1.27%。 |
油气股普涨,卡隆石油涨超8%,墨菲石油、阿帕奇石油涨逾6%,马拉松石油、康菲石油涨超5%,西方石油涨近5%。 |
新能源汽车股多数收涨,特斯拉涨1.72%,蔚来汽车涨0.81%,小鹏汽车跌2.77%,理想汽车跌3.19%,Nikola涨1.03%,法拉第未来跌7.28%,Workhorse涨6.99%,Lordstown涨10.99%,Lucid涨5.62%,Rivian涨3.82% |
热门中概股多数上涨,阿里巴巴涨4.01%,京东涨0.51%,拼多多涨3.26%,哔哩哔哩涨1.12%,百度涨1.79%,新东方涨4.52%,网易涨0.10%,腾讯音乐涨5.06%,爱奇艺跌0.69%。 |
富时A50期指夜盘收近中阳 |
9月以来,A股市场持续调整,截至9月28日,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分别下跌4.91%、7.75%、9.98%。 9月还剩两个交易日,对投资者而言,又到了考虑“持股过节还是持币过节”的时候,过往数据显示,节前普遍下跌且成交低迷,节后市场多数上涨。 分析人士表示,当前A股估值处于较低水平,投资者对于市场没必要过度悲观。 节前可及时提高仓位,持股过节。 节后上涨概率大 9月28日,A股市场再度调整,上证指数跌破3050点,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均跌逾2%。 成交额有所缩量,沪市成交额为2760.40亿元,深市成交额为3712.16亿元。 从个股涨跌情况来看,个股普跌,28日A股市场仅有438只股票上涨,43只股票涨停,4463只股票下跌,29只股票跌停。 9月还剩29日和30日两个交易日,其中29日卖出股票的资金可以在30日取出,国庆假期将至,投资者又面临“持股过节还是持币过节”的选择。 从历史数据来看,A股市场在国庆假期后上涨概率大。 2012年至2021年,上证指数在国庆假期后的前5个交易日上涨概率达70%,平均涨幅达1.29%,仅在2014年、2018年和2021年国庆假期后的前5个交易日出现下跌。 安信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林荣雄表示,近20年的数据显示,国庆假期前后A股存在明显的日历效应,节前普遍下跌且成交低迷,节后市场大多上涨。 全A指数在近20年、近10年、近5年、近3年的节前一周交易上涨概率分别为40%、40%、40%、0,节后一周的交易上涨概率分别为75%、90%、80%、100%;风格层面来看,金融、消费、大盘风格占优。 后市无需悲观 在节后上涨概率大的情况下,相当一部分投资者选择持股过节。 对于A股后市,融智投资基金经理夏风光表示,市场拐点临近,节前可及时提高仓位,持股过节。 随着信心逐步恢复,成交量也会逐步放大,筑底回升信号将越来越明显。 如果各方面因素合力推动,不排除超预期的情况出现,即节后迎来快速反弹,重点关注超跌板块和稳增长主线。 “当前A股估值处于较低水平,投资者对市场没必要过度悲观。 10月中旬之前大盘价值股或维持相对占优状态,但不改高成长中小盘股中期占优格局。 可超配行业为汽车(汽车零部件)、以储能为代表的绿电产业链、地产、军工、银行、油运、农化等。 ”林荣雄表示。 中信建投证券首席策略官陈果认为,综合考虑本轮市场调整周期、幅度与当前估值,投资者后续应积极把握布局机会。 |
一份定增公告,透露出顶流基金经理丘栋荣的最新管理规模。 9月28日,中庚基金披露了参与振江股份非公开发行股票认购情况。 中证君发现,丘栋荣代表作中庚小盘价值规模相比上季度末增长近一倍。 作为“价值派掌门人”,丘栋荣在震荡市中频频出手,在振江股份、川仪股份等公司公告中屡屡出现踪迹,其最新的投资思路和调仓路径也逐渐浮出水面。 中庚小盘价值规模翻倍 9月28日,中庚基金发布公告称,中庚小盘价值、中庚价值先锋参与振江股份非公开发行股票认购。 公告显示,中庚小盘价值获配268.18万股,总成本9000.01万元,总成本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为1.1785%;中庚价值先锋获配214.54万股,总成本7200.01万元,总成本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为1.4847%,锁定期均为6个月。 Image 来源:基金公告 不仅中庚基金,多家基金公司也同步“扫货”。 9月28日,富国基金、工银瑞信基金也出手参与上市公司定增。 当日,工银瑞信基金旗下9只基金参与爱尔眼科定增,共获配2110万股;富国基金旗下11只基金参与震安科技定增,共获配338万股。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基金资产净值比例测算,截至9月26日,中庚小盘价值规模为76.37亿元,相比二季度末38.20亿元的规模,增长近一倍;中庚价值先锋规模为48.49亿元,相比二季度末50.55亿元的规模,基本保持稳定。 8月8日,丘栋荣管理的中庚小盘价值在限购上曾短暂“开闸”,流入了20亿元资金;8月22日,中庚小盘价值暂停1万元以上的大额申购,而该基金8月15日才暂停100万元以上的大额申购。 数据显示,中庚小盘价值自成立以来的最大规模出现在2021年三季度,彼时总资产净值为59.32亿元。 2021年7月22日,中庚小盘价值暂停大额申购;9月2日,该基金暂停申购。 不过,只赎回不申购的操作也让中庚小盘价值的规模逐步下滑,2022年二季度末,其资产规模下降到38.20亿元。 Image 对振江股份关注已久 事实上,丘栋荣对振江股份关注已久。 早在2019年四季度,中庚小盘价值就出现在振江股份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之列,持股295.49万股。 Image 2020年二季度,中庚小盘价值一度增持振江股份达到499.27万股,此后持续减持,2022年二季度末仅持有49.17万股。 如今又通过定增的方式大举增持。 Image Image 来源:基金公告 此次非公开发行后,截至9月22日,丘栋荣管理的中庚小盘价值持有振江股份286.02万股,持股比例达到2.01%,新进成为振江股份第五大流通股东;陈涛管理的中庚价值先锋持有214.55万股,持股比例达到1.5%。 Image 来源:公司公告 作为新能源赛道中的光伏板块公司,振江股份主营业务为风电设备和光伏设备零部件的设计、加工与销售,主要产品包括机舱罩、转子房等风电设备产品,以及固定/可调式光伏支架、追踪式光伏支架等光伏设备产品。 对于此次定增,振江股份表示,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到位后,公司的总资产及净资产将相应增加,有利于提升公司抵御风险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公司综合竞争力。 |
驾驶新能源汽车出行成为不少人的选择,而充换电问题备受关注。 如何满足新能源汽车出得了城、下得了乡的需求?《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近期各地加快推动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企业也竞相布局,我国新能源汽车充电保障能力将进一步提升。 新能源汽车消费火热 “在北京市内通勤,新能源汽车充电方便、用车经济,是一个比较合适的选择。 ”李女士已安排好国庆假期看车的行程。 有此想法的人不在少数。 近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工信部就关于延续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发布公告说,购置日期在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期间内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 这已经是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政策第三次延期,消费者购置大部分主流新能源车型可享受数千元至上万元优惠。 近年来,在政策、市场的共同推动下,我国新能源汽车实现快速增长。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1至8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97万辆和386万辆,同比增长1.2倍和1.1倍。 预计今年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超过550万辆。 根据国家相关规划和预测,到2025年全国新能源汽车新车保有量将超过2500万辆;到2030年将达到8000万辆。 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是刺激新能源汽车消费、拉动有效投资的重要举措,也是满足公众出行需求、建设人民满意交通、促进交通运输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的需要。 “我国已建成充电基础设施约400万台,形成全球最大规模的充电网络。 ”国家能源局规划司副司长宋雯说。 多地充换电基建提速 宋雯表示,要优化充电基础设施布局,推动新能源汽车与电力系统融合发展,鼓励开展有序充电、电动汽车向电网送电(V2G)等技术应用示范。 根据《加快推进公路沿线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2年底前,全国除高寒高海拔以外区域的高速公路服务区能够提供基本充电服务;2023年底前,具备条件的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服务区(站)能够提供基本充电服务;2025年底前,高速公路和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服务区(站)充电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密优化,农村公路沿线有效覆盖,基本形成“固定设施为主体,移动设施为补充,重要节点全覆盖,运行维护服务好,群众出行有保障”的公路沿线充电基础设施网络,保障公众“回得了家、出得了城、下得了乡”,畅行无忧。 多地纷纷行动,充电站建设运维进一步提速。 日前,广东省发布通知,要求新建居住社区确保固定车位100%建设充电设施或预留安装条件。 加快补齐县城、乡镇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加快实现电动汽车充电站“县县全覆盖”、充电桩“乡乡全覆盖”。 力争到2025年,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快充站覆盖率不低于80%,其他地区不低于60%。 今年,北京市有序推进老旧小区综合整治专业管线改造任务,计划新建各类电动汽车充电桩2万个、换电站30座。 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5省份将实现A级以上旅游景区充电设施全覆盖,明年将实现乡镇充电桩全覆盖。 到2025年,山东省公共、专用充换电站保有量将达到8000座以上,充电基础设施达到15万台以上,个人充电基础设施达到25万台以上。 企业竞相布局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多地逐步落实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相关政策,充电桩供给将极大提升。 据国联证券测算,若建设端按3:1车桩比,预计到2025年,充电桩保有量将达到930万台,充电桩建设累计投资规模将达到1678亿元。 运营端按0.5元/度收取服务费,预计到2025年,服务费收入规模将达到729亿元。 面对巨大市场,多家公司积极布局充换电业务。 近日,由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上汽集团、宁德时代和上海国际汽车城集团联合投资的上海捷能智电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将以电池租赁为核心开展业务。 野村中国科技及电讯行业分析师段冰介绍,一些车企从构建闭环生态体系的角度出发,积极在做换电业务的尝试。 一些电池厂商提供换电服务,希望能够兼容大多数车企。 传统企业则希望切入这一“赛道”实现转型升级。 按照中国石油的计划,到“十四五”末期,公司将建设充换电站1000座以上,升级打造“可换电可充电”综合能源服务网络。 中国石化预计,今年底公司充换电站数量将突破2000座,“十四五”期间将发展5000座充换电站。 业内人士在接受采访时也指出,目前充换电站等基础设施建设面临布局、效率等诸多挑战,建议因景施策、因城施策,根据具体应用场景和不同城市需求合理布局充换电设施。 从商业模式来说,要有整体解决方案和产业链条。 |
近期,丘栋荣频频出手“扫货”。 9月22日,川仪股份发布《关于回购股份事项前十大股东及前十大无限售条件股东持股情况的公告》。 公告显示,截至9月19日,中庚小盘价值股票持有1482.72万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3.75%,期末持仓市值超3.19亿元,首次现身公司第五大股东。 Image 来源:公司公告 川仪股份最早受到丘栋荣的关注是在2020年四季度。 公司当时披露的季报显示,丘栋荣买入川仪股份27.67万股,川仪股份仅位列中庚小盘价值的第43大重仓股,占基金净值比重只有0.15%。 此后一年多时间里,丘栋荣一直持有川仪股份,截至今年二季度末,持有川仪股份27.67万股。 丘栋荣管理的另一只基金中庚价值灵动灵活配置,自2020年四季度以来也一直持有川仪股份12.29万股,此次有没有同步加仓,还待基金定期报告披露。 作为知名的价值派投资人,丘栋荣在近期震荡市中操作不断。 站在当下市场,丘栋荣表示,当前市场内部的分化较大,过去一段时间上涨的核心动力来自赛道型成长股,相较之下,以上证50为代表的大盘价值股和一些小盘价值股表现较弱。 当前环境下,权益资产的吸引力不断提升,很多行业或公司性价比非常高。 如有色金属等传统行业、与稳增长预期相关的行业、以及一些小盘价值公司等,估值非常便宜,能够自下而上找到很多投资机会,来构建低风险、低估值、甚至还有一定成长性的高性价比投资组合。 |
近三年一期扣非净利润巨亏超10亿的三盛教育,因违规给实控人的关联公司提供9.1亿元巨额担保,今年5月31日被ST。 如今,戴帽四个月时间不到,“乌鸡”就要变“凤凰”了? 9月28日晚,公司突然公告,控股股东卓丰投资与太力科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太力科拟受让卓丰投资持有的公司股票7411万股,股份转让完成后,太力科将持有公司19.8%的表决权,成为公司新的控股股东,戴德斌将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中国基金报记者注意到,太力科的主营业务正是时下最炙手可热的新能源,为此公告发布后ST三盛股吧不少股民较为兴奋。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从上周开始ST三盛股价就已经明显异动,近八个交易日不顾市场调整,ST三盛累计逆势大涨42%。 几个细节也值得关注,一是ST三盛公告没有披露双方股权转让协议的具体签署时间;二是受让方太力科刚刚成立两年,此次公告对其财务数据和收购资金来源均没有披露。 收购方主营新能源 交易有诸多前置条件 根据公告,ST三盛称,为更有效地强化公司的战略体系,进一步提高公司的融资能力,维护公司及股东利益,实现公司的良好、稳步发展,“近日卓丰投资与太力科签订了《股份转让协议》”。 协议约定,卓丰投资将其持有的公司7411万股(占公司总股本19.8%)转让给太力科,交易对价8.21亿元,该协议的实施将导致公司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 天眼查app的数据显示,太力科即“深圳市太力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时间2020年9月11日,由戴德斌持股65%刘凤民持股35%,其经营范围大都涉及新能源,包括:新兴能源技术研发;新材料技术研发;电池制造;金属材料制造;生物质能技术服务;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等。 Image 公告没有披露太力科的财务数据情况,也没有披露太力科此次股份收购资金来源等关键信息。 由于ST三盛存在违规用银行存单给实控人方面提供巨额担保的情况,且控股股东卓丰投资超过七成股权处于质押状态,此次交易对支付安排和股份交割做了较多的前置约定,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对价支付方面的先决条件三:一是太力科完成对上市公司及关联方在业务、法律、财务、管理等方面的全面尽职调查,且对结果满意;二是截至目前,未发生可能导致交易无法继续进行的实质性障碍;三是截至目前,未发生可能导致存单质押无法解除的实质性障碍。 Image 股份交割上也做了一些约束,如卓丰投资应于2022年9月28日前,调取证券账户记录并确保除上述已知的上市公司股份20.37%股份质押外,标的股份不存在其他权利负担。 另外,本次股份转让事项仍需深交所进行合规性确认,是否能通过审批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网友:终于熬出头了 股价已提前大涨 突然公告卖壳,拟入主方还是做新能源的,这让ST三盛的股吧有点热闹。 值得一提的是,宣布卖壳的小房企汇通能源,本周已经收出三个连续涨停。 因此对ST三盛这单交易,有网友表示,“热门行业,终于熬出头”“新能源板块了”“持股的兄弟发财了”。 Image Image 也有网友提醒需担心利好出尽,因出公告之前ST三盛股价已经涨了一段时间,“高位利好,快跑”“难怪涨了这么多”…… Image Image 近两周整个A股都在持续调整,新能源板块也不例外,但从上周一(9月19日)开始ST三盛却连续大涨。 其中,9月19日-21日ST三盛涨幅连续超5%,休整两天后本周三个交易日又大涨超过16%,这样近八个交易日其涨幅达到了42%。 Image 主业连续亏损 公司治理不佳 ST三盛主营教育装备和教育服务,目前基本面和公司治理都非常糟糕。 2019年至2021年公司扣非净利润分别亏损2420万、7.37亿、和1.7亿元,今年上半年继续亏损8700多万元,近三年一期累计亏损10亿元以上。 Image 但主业如此不振的情况下,实控人还不忘侵占上市公司利益。 根据此前公告,三盛教育以银行定期存单为实际控制人的关联公司或指定公司提供合计9.1亿元的质押担保,但未履行公司董事会、股东大会审议决策程序,存在违规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形。 为此,根据深交所相关规定,公司自今年5月31日起被ST.而在此之前,由于同样的原因公司2021年年报被审计机构出具了非标准审计意见。 Image 另外,今年2月公司负责信息披露工作的董事会秘书杨玉英宣布辞职,半年多时间过去了,公司至今没有觅得新任董秘,由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林荣滨代行董事会秘书职责至今。 今年7月,任职才半年的证券事务代表池雨坤也宣布辞职,公司证代岗位亦空缺至今。 |
美联储40年来最为猛烈的加息步伐,扰动全球金融市场。 随着美联储收紧政策,非美元货币大幅贬值、短期热钱外流、资产价格暴跌循环出现,部分脆弱经济体外部融资环境收紧,外债偿还压力随之上升,债务危机“兵临城下”。 诱因:美联储加息加速资本回流 美联储强势加息,致使全球流动性显著收紧,资本正加速从海外市场回流美国。 国际金融协会(IIF)数据显示,7月,新兴市场已连续第5个月遭投资组合资本流出,创下2005年以来的净流出时间最长纪录。 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总裁助理邵宇表示,在美债收益率走高、美元指数走强的背景下,新兴市场资产吸引力减弱,利差驱动国际资本外流。 资本外流也加剧了新兴市场国家本币贬值。 美联储大幅加息预期持续处于高位,带动美元指数继续攀高,至今已突破114,刷新20年来高点。 美元一路飙升,非美元货币则惨遭“收割”。 今年以来,包括欧元、英镑、日元、斯里兰卡卢比在内的多种货币对美元汇率触及数十年来低位。 美元流动性不断趋紧,也让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美元债务利息负担加剧,外部融资环境日趋恶化。 随着全球债券收益率曲线上移,发展中经济体偿还美元债务的成本也在不断抬升。 邵宇表示,债务利率的持续升高导致债务可持续性下降,在债务链条的传导之下,全球债务违约风险升高,债务危机正在吞噬新兴市场经济前景。 对于新兴经济体而言,美联储加息还会牵制其货币政策的发挥空间,无法保持货币政策独立。 今年以来,为了抑制高企的输入性通胀、提振汇市、防止资本外流,不少新兴经济体被迫追随美联储大幅加息,加息幅度屡创新高。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认为,新兴市场被迫收紧货币可能会导致其经济增长放缓。 现实:债务负担加大、偿债能力下滑 新兴市场国家偿债高峰即将到来,债务危机正在敲响警钟。 “由于美联储等央行此前长期实施负利率政策,致使全球政府和私人债务快速上升,部分经济体美元债务不断积累。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随着美联储收紧政策,部分脆弱经济体外部融资环境收紧,外债偿还压力随之上升。 IIF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债务共计303万亿美元。 在今年9月的全球债务监测报告中,IIF表示,全球债务与GDP比率在连续4个季度下降之后小幅回升,预计到2022年底,全球债务比率将达到GDP的352%。 美元强势在加大新兴市场国家外部偿债压力的同时,也在“腐蚀”其自身偿债能力——由于非美货币严重贬值,不少国家正在消耗外汇储备以保持汇率稳定。 但长此以往,也将导致外汇储备进一步下降,加大货币贬值压力,陷入恶性循环。 此外,美联储加息后需求放缓,全球贸易收缩。 以美元计价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飙升,非能源和粮食出口国贸易逆差扩大。 在出口需求减少和进口成本增加的双重作用下,新兴市场国家国际收支状况恶化,也导致其偿债能力下降。 经验:美联储加息 新兴市场“受灾” 拉长时间视角来看,历史上美联储的多次加息周期,都给脆弱的新兴市场经济体带来了诸多隐患。 上世纪70年代,为应对国内大通胀,时任美联储 沃尔克急剧拉升联邦基金利率,导致拉美国家爆发债务危机,经历“失去的十年”。 1994年,美联储再次进入加息周期,此次加息也被认为是导致1997年爆发亚洲金融危机的因素之一。 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由于多国央行维持负利率政策,全球政府和私人债务快速上升,部分经济体美元债务“雪球”越滚越大。 面对此次美联储的加息漩涡,部分经济体恐难逃坎坷命运。 “可以预计的是,对于部分经济结构单一且存在失衡、出现贸易财政‘双赤字’、对外源性融资依存高的经济体,将更容易受到美联储收紧政策影响。 ”周茂华说。 今年4月,黎巴嫩宣布其央行和中央政府破产;今年7月,斯里兰卡也因“资不抵债”宣告破产。 在暗流涌动的债务危机潮中,黎巴嫩和斯里兰卡或只是率先倒下的经济体。 世界银行发出警告称,随着金融环境收紧和美元升值,25%的新兴市场正处于或接近债务困境,60%以上的低收入国家面临债务困境。 为了防范债务危机重蹈覆辙,各国也在积极自救。 濒临主权债务危机的阿根廷与IMF就约445亿美元的债务再融资计划达成协议。 按照协议,阿根廷承诺今年减少财政赤字至国内生产总值的2.5%,到2023年和2024年分别逐步降低至1.9%和0.9%。 “但IMF开给这些国家化解债务危机的药方是很苦涩的。 ”邵宇认为,新兴市场短期内虽然可以加强资本管制,通过加息来追赶上美联储的步伐,也可以通过一定程度紧缩来降低外债的敞口,但恐怕无法避免经济受到冲击,金融市场也将遭受剧烈波动。 |
@沪深A股狙击手 2022-09-28 08:40:43 中信建投最新研报表示,相比其他包装细分行业,无菌包装技术参数要求较高,包装企业议价能力较强,值得更高估值,相比3C、烟酒包等传统包装领域,无菌包装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我国反垄断法出台后,利乐垄断力下降,2016年后国产包装迎来发展黄金时期。 利乐在全球无菌包装市场市占率高达62%,通过灌装设备+包材+设计等服务的优势稳坐无菌包装头把交椅,随着2016年利乐在国内受到反垄断处罚,国产替代近年进程加快。 我国无菌包装消费量从17年的802亿包升至21年的1100亿包、CAGR为8.2%,其中新巨丰在国内液态奶市占率已提升至9.6%,位居第四。 长期来看,伴随罐装设备的国产化,内资企业份额有望加速提升。 ----------------------------- @沪深A股狙击手 2022-09-28 08:44:31 @vae_li 次新股新巨丰上市以来二级市场有没有逆势主L扫货特征? ----------------------------- @vae_li 2022-09-28 09:48:01 有,换手200多加之股价一直创新低。 ----------------------------- @沪深A股狙击手 2022-09-28 10:08:07 无 ----------------------------- 周线量柱: |
@沪深A股狙击手 2022-09-29 07:53:35 近三年一期扣非净利润巨亏超10亿的三盛教育,因违规给实控人的关联公司提供9.1亿元巨额担保,今年5月31日被ST。 如今,戴帽四个月时间不到,“乌鸡”就要变“凤凰”了? 9月28日晚,公司突然公告,控股股东卓丰投资与太力科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太力科拟受让卓丰投资持有的公司股票7411万股,股份转让完成后,太力科将持有公司19.8%的表决权,成为公司新的控股股东,戴德斌将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中国基金报记...... ----------------------------- @鲁班学艺已三年 三盛可追? |
9月28日晚间,中航电子披露换股吸收合并中航机电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报告书(草案)。 本次披露的草案与预案相比,更新了根据中航电子2021年度权益分派调整换股价格、换股比例、换股数量、收购请求权价格等相关内容;更新了募集配套资金的用途;新增了本次交易估值的情况介绍等内容。 根据公告,经除权除息调整后中航电子换股价格为18.94元/股,中航机电的换股价格为12.59元/股。 换股比例调整为每1股中航机电股票可以换得 0.6647股中航电子股票。 更新换股价格等内容 9月28日晚,中航机电、中航电子同时公告,中航电子以发行A股方式换股吸收合并中航机电,中航电子为吸收合并方,即中航电子向中航机电的换股股东发行A股股票,交换该等股东所持有的中航机电股票。 根据中航机载系统有限公司(简称“机载公司”)与中航科工签署的《表决权委托协议》,本次换股吸收合并完成后,机载公司将其原持有中航电子的股份以及原持有中航机电的股份,按照换股比例换成的中航电子股份对应的表决权委托给中航科工。 交易完成后,中航科工仍为存续公司的控股股东。 另外,中航电子拟采用询价的方式向包括中航科工、航空投资、中航沈飞、航空工业成飞在内的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50亿元。 本次换股吸收合并完成后,中航机电将终止上市并注销法人资格,中航电子将承继及承接中航机电的全部资产、负债、业务、人员、合同及其他一切权利与义务。 中航电子因本次换股吸收合并所发行的A股股票将申请在上交所主板上市流通。 本次披露的草案与预案相比,更新募集配套资金的用途,新增本次交易估值的情况介绍等内容。 更新后的募集配套资金用途为,航空引气子系统等机载产品产能提升项目、液压作动系统产能提升建设项目、航空电力系统生产能力提升项目等项目建设以及补充合并后存续公司的流动资金,其中用于补充合并后存续公司的流动资金的比例不超过本次交易作价的25%。 根据公告,中航电子换股吸收合并的定价基准日前120个交易日的股票交易均价为19.06元/股,即中航电子的换股价格为19.06元/股。 中航机电换股吸收合并的定价基准日前12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均价为12.69元/股。 经除权除息调整后中航电子换股价格为18.94元/股,中航机电的换股价格为12.59元/股。 考虑到分红等因素影响,换股比例调整为每1股中航机电股票可以换得 0.6647股中航电子股票。 公告显示,本次换股吸收合并的换股比例,由吸收合并双方在相关股票换股吸收合并的定价基准日前120个交易日的股票交易均价基础上,充分参照同行业可比公司的估值水平、可比交易的换股溢价率水平,并综合考虑本次交易情况及各方股东利益而设定。 9月27日晚,中航机电发布《关于重大资产重组事项获得国务院国资委批复的公告》。 公告显示,公司收到实际控制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转来的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下发的《关于中航航空电子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吸收合并中航工业机电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有关事项的批复》,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原则同意中航电子吸收合并中航机电及配套融资的总体方案。 此外,中航机电还于9月27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于近日收到董事长王树刚的辞职报告,王树刚因工作变动原因,申请辞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董事会专门委员会委员职务。 辞职后,王树刚将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 另外,公司董事会于近日收到公司独立董事张金昌、景旭的书面辞职报告,张金昌、景旭因工作原因,申请辞去公司第七届董事会独立董事及董事会下设专门委员会委员职务。 加快机载系统业务发展 回溯公告,为重组形成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重要的机载系统上市平台,加快机载系统业务的发展,中航系旗下中航电子和中航机电于5月26日晚间同时公告,正在筹划由中航电子通过向中航机电全体股东发行A股股票的方式换股吸收合并中航机电并发行A股股票募集配套资金。 中航电子拟以发行A股方式换股吸收合并中航机电,完成后中航机电将终止上市并注销法人资格,中航电子也将承继及承接中航机电的全部资产、负债、业务、人员、合同及其他一切权利与义务。 此后,两家公司于6月11日披露中航电子换股吸收合并中航机电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预案。 据了解,中航电子和中航机电分别是中国航电系统和航空机电市场的主要供货商和龙头企业,此次中航电子以换股方式吸收合并中航机电,将实现航空电子系统和机电系统的专业化整合,中航科工机载产品的研制能力将大幅增强,为航空机载产业系统化、集成化、智能化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中航电子半年报显示,2022年上半年,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约为51.87亿元,同比增长12.3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2亿元,同比增长35.1%;总资产约265亿元。 中航机电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共实现营业收入约为84.99亿元,同比增长8.1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68亿元,同比增长26.31%。 |
日经中阳 |
国庆长假前倒数第三个交易日,A股再遇大幅调整。 9月28日,A股三大指数均跌超1%。 其中,上证指数收跌1.58%,失守3050关口,逼近3000点。 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均下挫逾2%,分别下行2.46%、2.57%。 持续弱势表现之下,市场人士指出,目前A股处于底部区域的特征已比较明显。 同时,经过三季度悲观预期的集中宣泄后,随着四季度国内经济逐步回暖,A股的配置性价比正逐步凸显,布局窗口开启。 其中,国盛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启尧指出,综合估值、风险溢价、回购规模、成交额、破净率、基金发行及仓位等11个指标来看,大部分指标已经达到或者接近历史市场底部水平,说明当前市场已经处于底部区域,从情绪和性价比上,接近今年4月的“市场底”水平。 多因素致全线调整 截至9月28日收盘,上证综指跌1.58%,报3045.07点;科创50指数跌2.07%,报956.19点;深证成指跌2.46%,报10899.7点;创业板指跌2.57%,报2313.77点。 盘面上看,周三市场普跌格局明显。 其中,个股方面,两市出现下跌的股票,多达4445只。 而收涨的个股,不足500只,仅431只。 板块方面,申万一级行业分类下,31个子板块中,有30个板块收绿,仅银行板块实现微涨。 同时,17个板块跌超2%,8个板块跌逾3%,有色金属板块更是下挫逾5%。 对于市场的全线回调,分析人士称,主要是避险、美元升值等因素所致。 “目前,海外地缘冲突有进一步加剧可能。 临近国庆假期,不少投资者为规避不确定性风险,会选择轻仓过节。 ”某券商首席分析师对澎湃新闻记者说。 据央视新闻,当地时间9月28日,欧盟负责外交与安全事务的特别代表博雷利发表书面声明,称欧盟严重关切波罗的海“北溪”天然气管道遭破坏事件,认为目前掌握的信息证明管道是被人为蓄意破坏的,有关各方都因此受到不利影响。 汇率方面,上述券商首席分析师进一步指出,美联储持续加息下,全球多家央行也跟随发布加息公告。 而流动性的收紧,将对全球股市构成冲击,A股市场也不例外,将一定程度承压。 中原证券研报也指出,由于美元再度强势升值,亚太地区货币持续贬值,引发了亚太市场全线大跌。 9月28日,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16时30分收盘报7.2458,较上一交易日跌878个基点,这一收盘价创下了2008年1月中旬以来的新低。 在进入夜盘交易时间后,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进一步跌破7.25关口。 不过,中国人民银行9月28日17时30分发布新闻稿称,2022年9月27日,全国外汇市场自律机制电视会议召开。 央行副行长、中国外汇市场指导委员会(CFXC)主任委员刘国强出席并讲话。 会议强调,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 外汇市场事关重大,保持稳定是第一要义。 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拥有坚实基础。 必须认识到,汇率的点位是测不准的,双向浮动是常态,不要赌人民币汇率单边升值或贬值,久赌必输。 消息发出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应声走高,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在岸和离岸市场一度双双收复7.24关口。 底部区域的特征已明显,布局窗口正在开启 展望未来,多家机构表示,持续调整之下,目前A股处于底部区域的特征已比较明显。 张启尧认为,目前,A股大部分指标已经达到或者接近历史市场底部水平,因此当前市场已经处于底部区域,从情绪和性价比上也接近今年4月的“市场底”水平。 具体而言,张启尧指出,目前A股的估值、风险溢价、股债收益差、回购规模和产业资本增减持净额等指标,已经接近乃至超过今年4月或历史上其他几轮市场底的水平。 “同时,信贷脉冲、下跌幅度和速度、成交额、破净率和私募股票仓位方面,虽然尚未完全达到历史市场底部水平,但正逐步向市场底部靠近。 ”张启尧进一步指出。 张启尧同时强调,尽管偏股基金发行规模区间内显示增长,但近两个月已逐渐边际放缓。 同时,公募基金股票仓位依然逆势上升,且仍处于历史较高水平。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同时指出,从当前的市场表现来看,市场处于低位附近的特征还是比较明显。 “除市场成交量较为低迷、沪深两市估值正处历史较低水平外,目前国内经济面有回升的迹象,四季度经济有望逐步复苏,而经济面的复苏是股市走强的重要支撑。 ”杨德龙说。 展望后市,山西证券研报指出,7月以来,A股震荡下行,已回吐了一半涨幅,成交额占比、指数估值均位于历史低点,开始逐步凸显出配置性价比优势。 “往后看,虽然海外不确定性及加息预期的反复,仍然可能再度冲击市场情绪。 但综合而言,经过三季度悲观预期的集中宣泄,随着四季度国内经济基本面验证回暖迹象,A股的布局窗口正在开启。 ”山西证券进一步指出。 国泰君安证券也认为,目前A股各权重指数均已进入“筑底”阶段,因此给市场提供了一定的安全垫。 随着后续稳增长政策逐步加码,长期来看,经济动能将逐步修复,经济恢复向好的概率正在加大。 考虑本轮市场调整周期、幅度与当前估值水平,当下市场已具备一定的布局机会。 配置方面,山西证券认为,接下来,结构转型中有望延续高景气逻辑的赛道,及基本面修复弹性较大的行业,有望收获较优表现。 |
9月份以来,A股市场持续震荡调整,沪股通、深股通、北上资金月内皆呈现资金净流出,但资金却逆势净流入ETF基金。 数据显示,9月份以来,截至9月28日,ETF基金产品共有739只,总规模近1.55万亿元,月内总资金净流入457亿元。 共有458只ETF基金呈资金净流入态势,占总数的超六成,宽基指数ETF资金净流入尤其明显,华夏上证50ETF单只产品资金净流入高达132.83亿元,在ETF基金产品中遥遥领先。 另外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净流入82.33亿元;南方中证500ETF,净流入30.60亿元;嘉实中证500ETF,净流入27.32亿元。 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投资者对于ETF的布局具有逆向特征,偏爱左侧交易,指数ETF处于阶段性低位,中长期看是较好的配置选择。 而在指数中,宽基指数成分股覆盖范围广,行业分布均衡,能更好体现市场的整体趋势,因此宽基指数ETF获得投资者逢低布局。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也认为,我国政策持续发力,稳经济举措不断部署实施,经济增速回升,权益资产的中长期配置正在逐渐显现。 宽基ETF作为一种流动性较好、资金利用效率较高的工具,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也在不断增大。 另外,从行业指数ETF看,医药生物ETF受青睐。 9月份以来,资金净流入超过10亿元的ETF是国泰中证全指证券公司ETF、易方达沪深300医药ETF、华宝券商ETF.57只资金净流入的行业指数ETF基金分布在医药生物、非银金融、食品饮料等十余个行业,其中,13只ETF基金与医药生物相关。 明明指出,从估值上看,中信二级行业指数中,医药生物和证券行业市盈率分别位于过去五年的16.6%和5.8%,已经处于绝对低位;从政策影响看,券商降费等政策压制了投资者的投资热情,但当前股价可能已经充分反映了政策的影响,行业走势也将回归由基本面主导的阶段。 在估值偏低和利空出尽的双重影响下,医药生物和证券行业有望迎来大量资金布局。 医疗行业相关政策落地助力行业向好。 例如,9月3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对外发布《国家医疗保障局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4955号建议的答复》,提到将完善创新医疗器械价格形成机制,在集中带量采购之外留出一定市场为创新产品开拓市场提供空间。 陈雳对记者表示,目前无论是从估值还是基金半年报对医药板块的配置仓位来看,医药板块已经处于近十年来的底部,继续下跌的空间比较小。 同时考虑到国家对科技创新相关的创新药和疫苗相关研发的支持,未来医药板块估值会逐渐回升。 |
8月底以来整个市场表现不佳,而赛道基金表现更糟。 8月24日至9月28日的一个多月,在中信一级行业指数中,电力设备及新能源的跌幅超过了16%,领跌各行业指数。 但这一指数在4月底至7月初两个多月一度暴涨超50%,领涨各行业指数。 正应了一句“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近一个月,此前大涨的新能源股翻车,带崩了不少赛道基金。 背后原因是当前主流投资者配置是集中在少数赛道上,东吴国际副董事长、全球首席策略官陈李近日指出,目前偏股型公募基金对新能源的配置比例达到了惊人的40%,这是A股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高点。 然而,有人扎堆加仓新能源股,也有人提前逆市布局医药股。 从半年报的持仓来看,多位一直重仓新能源的明星基金经理逆市大幅加仓今年创下“公募仓位配置新低”的医药行业,包括交银基金的何帅、华夏基金的周克平、广发基金的郑澄然、富国基金的杨栋、嘉实基金的姚志鹏、金鹰基金的韩广哲、民生加银基金的孙伟等。 热门赛道要变了吗? 赛道基金变脸 今年主流投资者配置是集中在少数赛道上。 天相投顾基金评价中心的统计显示,截止到2022年6月30日,持仓占比占总股票市值比例超过5%的行业有新能源、医药、酒类、半导体以及电力设备等行业,它们是市场最热门的赛道。 其中,新能源是今年最受关注和追捧的赛道。 经天相投顾基金评价中心统计,以2021年年报以及2022年半年报披露的全部持仓信息来看,偏股型基金(包含股票基金与偏股混合基金)在新能源方向的持仓占比占总股票市值比例分别为5.21%和5.37%。 值得一提的是,新能源方向持仓拥挤度不断提升,持仓占比占总股票市值比例从2020年末的2.84%提升至2022年上半年末的5.37%。 而9月中旬,东吴国际副董事长、全球首席策略官陈李在东吴证券2022年金秋策略会上更是表示,目前偏股型公募基金对新能源的配置比例达到了惊人的40%,这是A股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高点。 天相投顾认为,目前新能源是市场关注度较高的主题,因此机构往往多集中在此赛道。 而赛道基金往往基于未来景气度集中于行业进行投资,因此容易出现“扎堆”的现象。 但赛道股的表现差别很大。 自2021年至今年9月21,新能源指数涨幅超过140%,而同期医药指数涨幅几乎为0,指数表现差异很大。 但新能源今年在经过5月、6月的一轮暴涨之后,拥挤度一度接近历史高位。 但在随后经历7、8月的震荡走势,新能源行业在资本市场的表现开始走向反面。 如果将投资于新能源方向的持仓占比占总股票市值超过10%的视为新能源赛道基金,自8月24日至9月27日,基金平均涨跌幅为-16.2%,表现不佳。 由于基金集中投资压注在今年以来的热门赛道上,风险也同时出现。 比如近一个月内从高点到低点,宁德时代下跌超25%。 其他赛道基金也未能有出色表现。 8月24日以来,中信30个一级行业指数,有26个下跌,领跌的是电子、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跌幅都超过了16%。 新能源今年的表现是“过山车”,涨得多,跌得狠。 基金今年集体扎堆新能源赛道,自8月下旬以来,新能源股翻车,不少赛道基金被带崩了。 “赛道基金因为风格比较清晰,所以往往也能够获得市场更多关注并扩大规模,这符合基金公司的短期考核,但从长期来看,当某一赛道股票出现较大波动,也会对这一类基金的净值造成较大回撤,可能对投资者造成不利的影响。 ”天相投顾人士表示。 新能源基金经理大幅加仓医药股 不过,值得关注的是,当基金经理集体涌向新能源之时,出人意料,有一部分新能源基金经理逆市加仓了医药股。 与新能源股正相反,医药股今年跌跌不休,被基金经理们一路减仓。 公开数据显示,二季度末,非医药主题基金持有的医药行业仓位降至不到4.5%,是最近几年基金经理最低医药配置比例,比2020年二季度的高点降低了将近8个点。 也就是说,非医药基金经理减少了近2/3的医药筹码。 但是,“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星夜赶科场”。 继续看好新能源方向的基金经理选择继续加仓新能源,而对医药行业未来更看好的基金经理则选择医药行业。 基金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已经出现部分基金经理逆势加仓医药。 比如,上半年张坤增持或新买入药明生物、爱尔眼科、国际医学、海吉亚医疗等医药股。 此外,从半年报的持仓来看,多位一直重仓新能源的明星基金经理选择了加仓医药,包括交银的何帅、华夏的周克平、广发的郑澄然、富国的杨栋、嘉实的姚志鹏、金鹰的韩广哲、民生加银的孙伟等。 比如,何帅管理的交银阿尔法,2022年二季度末的医药仓位33%,较去年底的10%提升了23个百分点。 还有郑澄然管理的广发鑫享,二季度末医药仓位20%,同期,韩广哲的金鹰民族新兴的医药仓位10%,姚志鹏管理的嘉实环保低碳的医药仓位8%,而上述3只基金年初医药仓位都不到1%,但在上半年医药股跌跌不休时大幅加仓。 此外,周克平管理的华夏复兴,孙伟管理的民生加银策略精选,上半年底较年初都加仓了近7个点的医药行业仓位。 除了向来重仓新能源的部分明星基金经理在加仓医药行业,本身就是医药明星基金经理的赵蓓、葛兰上半年也在加仓医药。 比如赵蓓管理的工银瑞信前沿医疗二季度末医药仓位84%,较年初增加了近8个点医药仓位;葛兰管理的中欧医疗健康二季度末医药仓位88%,较年初增加5个点。 事实上,自去年7月以来,医药板块持续调整,2021年7月1日至2022年9月28日,中信一级行业医药指数下跌40.28%,仅今年以来就下跌近30%。 如果说新能源是“最靓的仔”,那医药就是“最丑的仔”,2021年7月以来,中信30个一级行业指数中跌幅最大,达40%,比跌幅排名第二的电子为-33%,医药行业指数跌幅多出7个百分点。 医药股很惨,一路跌一路被基金抛弃。 但当医药行业还在跌跌不休时,一批顶流的明星基金经理近期已开始逆市布局医药行业,甚至玩新能源的基金经理都已经开始大幅加仓医药,这是否意味着医药股已跌出性价比,进入左侧布局好时机? 综述基金经理们的看法,去年7月以来医药行业大跌主要是因为估值过高,在跌了一年多后,估值已合理,但尽管是人人在说“医药估值新低”、“公募仓位配置新低”,医药行业配置左侧信号显现,没人知道拐点什么时候来,是短期还是中期。 仅就短期来看,基金经理认为,在“集采”压力下,医药行业存在结构性机会,比如CXO、医疗器械、医美、中药等品种比较受关注。 当下,不少业内人士的建议是谨慎、均衡配置。 比如,国泰君安证券认为,目前是枕戈待旦,不急于抄底;中信证券认为,左侧信号初步显现,右侧时机仍需等待,当前建议保持仓位,耐心等待右侧时机,最稳妥的入场时机预计在10月份;德邦证券认为逆调阶段,债券占优;东吴证券陈李对资本市场持略谨慎态度,并建议投资者适度均衡行业配置。 |
华创证券:布局疫情后消费复苏 看弹性也看竞争力 疫情后消费复苏,市场预期会先行,核心在于基本面节奏跟上的先后。 从行业层面,需要思考三层问题: 第一是疫情后市场复苏,消费者行为会有什么变化?一方面可以预见年轻人的消费会率先复苏,年轻人心理障碍更小,同时年轻人往往对未来更乐观,目标消费群体年轻化的,包括年轻人聚会相关的啤酒、预调酒,偏年轻群体定位的线下连锁也可能率先超预期恢复,反而年长人群担心放宽后感染,外出和聚会往往谨慎,居家消费短期会有囤货,另外可以关注免疫力提升需求的放大,包括牛奶、保健品。 另一方面放宽后随着经济活力提升,商务招待支出会从今年延续的严控,重新走向加大,商务宴请起来,白酒需求会加大。 第二是哪些行业受损最大,但是集中度明显提升?最明显的是线下连锁,连续三年的疫情冲击,使得休闲卤味很多连锁品牌平均闭店率高达30%,但头部企业逆势开店,虽然短期费用支出巨大,但为长期打下更大优势;白酒场景受限,小企业亏损率达到近20%,但老八大名酒的收入份额提升至46%,利润份额提升至58%,酱酒热退潮后留给名酒更大的空间。 第三是哪些公司在疫情中做了大量基础工作,近半年在负重前行之中,竞争力有没有受损,动作有没有变形?没有变形的公司会在经营上率先恢复。 我们看到老名酒企业大量的优质产能建设和数字化能力投入,都在继续进行,跟小企业的差距拉大。 大众品公司里面,绝味和立高近期都发了股权激励,底部凝聚士气,特别立高上市后股权激励,通过股权大量吸引行业优秀人才。 1、白酒:次高端的预期弹性更大,一是来自于今年受损更大,明年可以参考21年低基数高增长弹性,二是体量更小,同等增量带来的弹性幅度更大。 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疫情放松是逐步的,消费力恢复是渐进的,次高端累积的渠道库存需要逐步消化,渠道信心也要时间修复,所以体现在经营业绩上需要时间。 可以预见次高端的波动性还是会很大,需要找好阶段性的机会,因此我们建议是底部小仓位布局。 相比之下,今年经营状态更好,透支较少的企业,未来半年的经营结果已经可以决定,还是会好于行业整体。 品牌力+经营实力提升,主要配置还是在老名酒标的上。 (1)茅台从10%增长加速至20%,我们预计可以延续到明后年,i茅台作用得以体现,明年看有望站稳3万亿,25%以上空间; (2)汾酒和古井业绩高增长,汾酒今年经营节奏把握很好,全国化的增长势头依然很强,预计明年有望达100亿盈利,目前40倍以内还有空间;而古井在省内地位不断加强,数字化能力支撑渠道改革,省内库存降低,明年预期分歧大,我们认为渠道改革有望进一步保障200亿收入目标提前完成,预计明年43亿左右业绩,市值还有空间;老窖股权激励动力,带来25%左右高增长持续性,预计明年接近130亿利润,3500亿市值还有性价比; (3)五粮液和洋河战略布局,品牌的价值被低估。 2、大众品板块:跟外出餐饮相关的标的弹性,尽管当前压力很大,但只要恢复正常经营水平的利润率,弹性很明显。 甚至成本下降等利好因素会超出预期,盈利预测还会上调,有双击机会。 看弹性,重点推荐绝味、立高,啤酒全板块继续推荐。 (1)连锁板块,在底部位置的绝味,尽管压力很大,公司再启股权激励,明年预期12亿左右,同样还有港股周黑鸭可以关注; (2)其次B端立高,今年受到下游烘焙店影响,成本端压力已经见顶回落,修复弹性很大,立高明年有望40%以上业绩增长,可以往170亿市值看。 类似还有宝立,明年业绩预计35%左右增长,现在90亿出头对应明年约35倍PE,布局性价比很高。 (3)啤酒今年销量强恢复,体现在非即饮端,明年餐饮、烧烤、娱乐渠道放开预期,加上包材成本回落,高端化驱动的青啤、燕京、华润业绩弹性,看到明年很清晰,另外今年乌苏降速之后,也可能重回加速,重啤明年有底部修复的机会。 (4)另外安井和安琪,还有东鹏等细分龙头。 安井今年传统业务板块放缓通过预制菜业务补上,公司竞争力很强,而明年餐饮放开可能会又带来动力,明年业绩13亿以上预期,最近股价很强但趋势尚未改变;安琪虽然有成本端争议,公司水解糖产能成熟后,利于长期成本控制,明年17亿左右盈利预测,450亿以上市值 。 东鹏今年全国化速度降下来,还是华东、西南接连受到疫情影响,但公司全国化渠道搭建完成这一逻辑应该不用质疑,渠道竞争力也不会因为红牛商标之争生变而改变,这一逻辑支撑的市值可以看800亿。 (5)其他标的,伊利低估值启动,目前2000亿可以布局修复弹性,1000亿RMB市值的蒙牛也是低估值,可以布局,类似于16年下半年需求低迷、估值底部的阶段,17年均迎来预期反转行情。 保健品方面,免疫力提升的需求在明年会提升,仙乐目前50亿市值以内,值得布局。 风险提示:疫情影响时间超预期、消费信心恢复较慢、成本下降不及预期等。 |
天风证券研报指出,随着汽车智能化进程加速,投影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汽车领域,在诸如HUD、DLP大灯、天幕投影、车载幕布投影等方向孕育出不同的产品形态及功能。 整体来看车载投影市场方兴未艾,后续有望迎来高速增长,而消费级投影企业亦有望依托其丰富的制造经验和技术积累进入车载领域,打造第二增长极。 |
东吴证券最新研报表示,硅料价格见顶,博弈进入关键期,海外需求依然旺盛,国内地面待硅料降价逐步启动;2022H1国内分布式需求和海外需求超市场预期,2022H2需求确定性较强,2023年继续高增,强烈看好逆变器、组件和金刚线环节的成长alpha,逆变器龙头(锦浪科技、德业股份、禾迈股份、昱能科技、阳光电源、固德威),组件龙头(隆基绿能、天合光能、晶澳科技、晶科能源),看好电池硅料硅片龙头(通威股份、爱旭股份、大全能源,关注TCL中环、上机数控等)和格局稳定的辅料金刚线、胶膜、玻璃龙头(美畅股份、福斯特、海优新材、福莱特,关注信义光能)。 |
东北证券:多重因素支撑银行板块估值韧性 看好后续表现 本周观点:多重因素支撑银行板块估值韧性。 本周,在大盘调整幅度较大的情况下,银行板块呈现出较强的估值韧性。 ①干净的资产负债表是底气所在:从坏账周期来看,上市银行在2019年基本完成上一轮坏账周期所形成资产质量问题的出清,当前上市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干净,有足够的能力应对目前的冲击。 ②过硬的业绩提供有力支撑:自2021年下半年开始由房地产风险暴露和疫情反复冲击带来的经济下行是对于银行板块一次天然的压力测试,目前来看,上市银行依然保持着业绩和资产质量的稳健。 ③板块内结构性行情不断延续,不同银行受益于不同的经济环境,为银行板块整体提供韧性:当经济环境不佳时,优势区位由于本身经济活力较强再叠加政策面的发力,往往呈现出信贷供需两旺的特征,此时拥有区位优势的城农商行表现良好;当经济缓慢修复时,城农商行中的龙头以其成长与价值兼备的特征开始获得表现机会;而当经济修复前景更加乐观时,前期受地产业务压制的股份行龙头将获得表现机会。 从目前来看,随着企业中长贷修复的不断延续,看好后续银行板块表现。 在此基础上,我们建议在坚持今年城农商行主线的基础上,从城农商行中的高弹性品种逐渐开始关注城农商行龙头的修复机会。 推荐股票:①“成长”与“价值”兼备品种:常熟银行;②拥有区位优势的城农商行:江苏银行、南京银行、无锡银行;③基本面优异,稳健品种:招商银行。 风险提示:资产质量受经济超预期下滑影响,信用风险集中暴露。 |
昨日早盘,充斥在各大财经新闻热榜前列的话题几乎都是关于汇率,不少人看到“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破7.2”新闻的第一反应,便是“这么快就突破了”。 不过,直觉与事实往往并不完全相同,虽然仅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走势,从“破7”到“破7.2”仅花了不到两周时间,但从更准确的相对速度和横向比较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贬值速度已经相当克制。 从相对速度看,触发8月中旬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快速贬值的直接原因,在于美元指数的走强,但期间美元指数的走强速度快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贬值速度。 8月11日至今,美元指数涨幅近9%,同期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贬值幅度则为7.5%。 即便是在从“破7”到“破7.2”的时间段内,美元指数涨幅仍比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跌幅高出近2个百分点。 从横向比较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贬值幅度更显克制。 自今年美联储不断强势加息以来,美元指数节节攀升,“吓坏”一众非美货币,欧元兑美元汇率已跌破平价,英镑兑美元汇率时隔近37年再度面临跌破平价的“命悬一线”。 相比之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贬值幅度则显得“云淡风轻”,人民币兑欧元、英镑、日元、韩元等主要货币反而还在升值。 今年以来,非美货币纷纷受挫,共同原因是美联储不断加息引发美元指数走强。 人民币能在一众非美货币中表现沉稳,来自于我国国际收支结构依然稳健、市场预期更加理性等多方有利因素的共同作用,人民币汇率不会持续快速贬值,这也是截至目前人民银行尚未大力干预汇市的底气。 可以预见,短期内美联储仍会强势加息,美元指数难现转弱拐点,包括人民币在内的众多非美货币仍会进一步承压,但只要市场预期能稳得住,随着国内经济稳增长政策的不断见效,美元指数就难对人民币汇率掀起大的风浪。 因此,面对美元“他强任他强”,我国国内要做到“清风拂山岗”,一方面离不开外汇市场主管部门继续加强跨境资金流动和市场预期的监测,准备好风险对冲预案,以及继续“以我为主”,稳住国内经济大盘;另一方面,也需要外汇市场参与主体理性冷静看待全球汇率的短期剧烈波动,避免追涨杀跌,通过“逢高结汇、逢低购汇”和汇率套期保值等对冲手段降低汇率风险敞口。 |
中新网9月28日电 综合报道,水下爆炸、管道漏气……“北溪”天然气管道日前遭遇“蓄意破坏”,令欧洲和美国震惊。 欧盟方面已呼吁就此展开调查。 目前还没有信息表明,谁可能是幕后黑手。 |
@沪深A股狙击手 2022-09-29 07:49:09 一份定增公告,透露出顶流基金经理丘栋荣的最新管理规模。 9月28日,中庚基金披露了参与振江股份非公开发行股票认购情况。 中证君发现,丘栋荣代表作中庚小盘价值规模相比上季度末增长近一倍。 作为“价值派掌门人”,丘栋荣在震荡市中频频出手,在振江股份、川仪股份等公司公告中屡屡出现踪迹,其最新的投资思路和调仓路径也逐渐浮出水面。 中庚小盘价值规模翻倍 9月28日,中庚基金发布公告称,中庚小盘...... ----------------------------- @一个人两座城2017 振江股份这个作业可抄? |
全球金融市场迎来“救市底”。 各国政府正掀起一轮“救市潮”。 其中,英国央行于9月28日发布声明称,将“以任何必要的规模”临时购买英国长期国债,以恢复英国债券市场秩序。 受此影响,英国国债全线暴涨,3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重挫超120个基点至3.974%,录得创纪录跌幅;英国股市亦上演深V反弹,由大跌2%转涨0.3%。 同一天,韩国更是紧急出台了“救市组合拳”:韩国财政部宣布,将于9月30日紧急回购2万亿韩元债券;韩国金融服务委员会准备启动股市平准基金,同时正在研究禁止卖空的方案。 另外,华尔街也传来了积极信号。 面对债券市场的史诗级暴跌,美国亿万富翁投资者、双线资本联合创始人、“新债王”杰弗里·冈拉克已经开始逆势抄底美国国债。 另外,摩根大通基金经理Arjun Vij也表示,鉴于收益率处于2010年以来的高位,多数发达市场的较长期主权债券开始看起来具有吸引力。 隔夜美股全线大涨,道琼斯指数大幅收涨超500点,暂离熊市;标普500指数大涨近2%,为近2个月最大单日涨幅;纳指收涨超222点,涨幅2.05%重上1.1万点。 热门中概追随美股大盘走高,中概ETF KWEB涨1.9%,纳斯达克金龙中国指数涨1.4%。 出手救市! 全球金融市场剧烈动荡之际,各国政府正在紧急出台救市政策。 当地时间9月28日,英国央行发布声明称,将“以任何必要的规模”临时购买英国长期国债,以恢复英国债券市场秩序。 声明称,临时购买计划将有严格的时间限制,计划从今天开始进行到10月14日。 一旦市场运行的风险被判断为已经消退,这些购买将以平稳、有序的方式退出。 此外,原定于下周开始的英国国债出售计划将推迟至10月31日。 随后,英国央行公布操作细节,表示将在二级市场购买剩余期限超过20年的传统英国国债。 另外,消息显示,英国央行首批买入了10.25亿英镑的英债。 英国央行的声明显然超出了市场预期,声明公布后,英国国债全线暴涨。 其中,英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重挫近60个基点,一度失守4%关口;3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暴跌120个基点至3.869%,将创纪录跌幅。 英国10年期和30年期国债收益率曲线自2008年以来首次倒挂。 同时,英国股市亦直线拉升,英国富时100指数跌幅由2%收窄至0.2%,最终收涨0.3%,欧洲股市亦有所回升;英镑兑美元汇率也大幅反弹,最高涨超180点,一度升破1.09,完全收复本周跌幅,自日低反弹超370点。 同一天,韩国也紧急出台了“救市组合拳”。 9月28日,韩国《每日经济新闻》报道称,为了稳定股市,韩国正在研究禁止卖空的方案。 另外,据韩媒报道称,韩国金融服务委员会已开始准备在股市抛售之际启动股市平准基金。 与此同时,韩国财政部将于9月30日紧急回购2万亿韩元债券,具体详情将于周三收市后公布。 韩国财政部表示将积极考虑采取措施缓解公司债券、股市的波动。 报道称,上周五(9月23日),韩国金融服务委员会副委员长金素荣要求采取缓解市场动荡的措施后,该委员会召开了相关部门负责人会议。 韩国紧急救市的背后是,韩国金融市场遭遇剧烈波动,上演了惨烈的“股汇双杀”。 其中,韩国股市年内跌幅已达到28%,相比2021年6月的高点更是累计暴跌超32%;韩元亦大幅贬值,在美联储加息后,韩元兑美元汇率跌破1400:1的关键关口,本周韩元延续跌势,目前报1美元兑1445.04韩元,创下2009年3月以来的最低纪录。 英国女首相的难题 当前,刚刚上任三周的英国女首相利兹·特拉斯(Liz Truss),正在面对一场罕见的金融市场风暴。 特拉斯上任以来,英国的股票、债券市场合计蒸发超过50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6000亿元)。 具体来看,英国政府债券指数近三周累计蒸发超1700亿美元,以英镑计价的投资级债券(标普评级为BBB及以上的公司债券)累计损失超290亿美元,以英镑计价的垃圾债券(标普评级为BB及以下的公司债券)下跌了14亿美元。 再看英国股市,作为英国经济晴雨表的富时350指数这段时间累计下跌4.5%,市值蒸发了超过3000亿美元。 更惨烈的或许是英国外汇市场,9月26日亚洲时段,英镑上演了出“戏剧性”、“历史性”的下跌,当天一度暴跌近5%,英镑兑美元最低触及1.03,创下近50年来的最低,无限接近英镑与美元的平价位。 截至发稿,英镑兑美元汇率报1.0844,年内贬值幅度超22%。 面对英镑的史诗级贬值,英国天空新闻28日报道称,英国新任财政大臣夸滕正试图安抚市场情绪,并要求金融家不要做空英镑。 但对此,部分全球顶级经济学家警告,随着该国资产价格继续下跌,英镑的贬值可能远没有结束。 市场人士分析称,这次“历史性暴跌”的直接原因是,英国政府推出减税计划,金额高达2200亿英镑,旨在通过减税刺激经济增长。 若减税计划按照预期实施,这将是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最大规模的减税。 当地时间9月27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首次公开回应了英国政府新推出的减税方案,IMF批评这些措施“没有针对性”,不仅可能加剧英国国内的不平等,还可能破坏货币政策。 美国前财政部长萨默斯更是直言,这个政策让英国看起来像是第三世界国家,将导致英镑兑美元汇率跌至平价。 值得一提的是,特拉斯一直以撒切尔主义继承者自居,试图效仿撒切尔夫人的减税政策重振英国经济。 当地时间27日,特拉斯亲自辩护称,在G7国家中,英国是债务水平最低的国家之一,但税收水平却是最高的。 其进一步表示,英国当局最关心的事情是,鼓励企业投资,同时帮助民众解决税收问题。 华尔街的重磅信号 英国、韩国或许只是全球金融市场动荡的一个缩影,当前全球国债市场正在经历数十年来最严重的暴跌。 近日,美国银行的最新报告警告称,全球政府债券市场陷入了“史上第三大债券熊市”,目前的形势比前两次更糟糕。 德意志银行一项追溯到1786年数据的最新研究也显示,在从峰值下跌20%之后,全球债市现在正处于76年来的首次熊市,而上一次全球债市遭遇如此惨烈的抛售潮还需要追溯至1946年,为二战结束后的第2年。 其中,美国债市的抛售潮最为凶猛,9月28日亚洲交易时段,美国国债10年期收益率一度突破4%,升至2008年10月以来最高,现报3.737%,相较于2022年年初的1.51%,累计攀升超220个基点。 需要指出的是,债券收益率是债券价格的反向指标,收益率上升意味着,券价下跌及债券持有人的账面损失。 面对债券市场的史诗级暴跌,美国亿万富翁投资者、双线资本联合创始人、“新债王”杰弗里·冈拉克(Jeff Gundlach)已经开始逆势抄底美国国债。 当地时间周二凌晨,冈拉克在推特上表示,“美国国债市场今晚在反弹,我最近一直在买入。 ” 当时,美国国债价格一度出现反弹,在周一收益率自2010年以来首次升至破3.9%后,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一度下跌10个基点至3.813%。 9月28日,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大幅下挫32个基点至3.737%,创2009年以来最大跌幅。 实际上,冈拉克今年9月就建议投资者购买长期国债,他表示,目前的通缩风险比过去两年高得多,已经成为更大的威胁,并暗示,美联储激进的紧缩行动会造成经济增长放缓。 另外,摩根大通基金经理Arjun Vij也表示,鉴于收益率处于2010年以来的高位,多数发达市场的较长期主权债券开始看起来具有吸引力。 市场预期通货膨胀将在未来几年有所缓解,因此这类债券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但Arjun Vij指出,考虑到市场对各国央行进一步大幅加息的预期,短期债券的风险可能更高。 掉期市场显示,预计美联储将在11月连续第4次加息75个基点,而英国央行的加息幅度预计至少是这个数字的两倍。 |
创业板指数中阳 |
采矿指数中阳加大 |
中证1000指数中阳 |
50ETF中阳 |
煤炭指数中阳加大 |
安集大阴 |
科远大阳 |
栖霞大阴 |
超大盘指数中阳 |
500ETF中阳加大 |
采矿指数年线整固 |
地产指数中阴,第10日 |
科技ETF中阳 |
一东大阳 |
|
首页 上一页[15421] 本页[15422] 下一页[15423] 尾页[15444]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股市论谈 最新文章 |
低位割肉,高位抢筹重复的小散命运! |
11月,我是亏货,还是赢家? |
我的短线成功率在80%以上。。。 |
如何用易经预测股市!百分九十的人都不知道 |
股市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
股市小白个人记录 |
我想放弃上学,做一个职业炒股人,现在很迷 |
仅仅记录一下自己,有时间的朋友也坐下来可 |
开贴讲缠论 |
请在这轮牛市中总资金翻了超过十倍的同学分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
股票涨跌实时统计 涨停板选股 分时图选股 跌停板选股 K线图选股 成交量选股 均线选股 趋势线选股 筹码理论 波浪理论 缠论 MACD指标 KDJ指标 BOLL指标 RSI指标 炒股基础知识 炒股故事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天天财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