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幻觉,走向成熟: 学习效应 - 股票知识
位置:股票知识 > 股票书籍 > 走出幻觉,走向成熟> 学习效应 向成功者学习是人类的一项重要本能。就连这一点,在市场面前都能成为不小的问题。有时我在想,到底是人性的错,还是市场的错?也许市场本来就是人性的天敌。无论人性如何,市场都会成为人性的敌人。 如果你没有由固定基石形成的一致性交易策略,那么你自然会受到身边交易者的影响。在一个大户室中,你左边坐着追涨杀跌的A,右边座着高抛低吸的B。如果市场走出持续的整理行情,那么B就会获利丰厚;而A就会不断的左右挨打。由于你没有跳出“结果决定论”的怪圈,那么你就会认为B做的比A好。自然你就更倾向于向B学习……当你也决定采用B的方法来不断获利时,突然间市场走出了强劲的趋势行情。很快B送回了大部分的利润,而你只好平白无故的产生亏损。这时,A终于不再垂头丧气,而昂首挺胸的享受他的利润,以及众人羡慕的目光。开始你觉得这是偶然现象,但趋势却一点也没有完结的迹象。一段时间后,你终于改变了自己的看法,你觉得事实上A的方法更好!好,这时你又开始跟A学。但更有意思的是,市场突然又陷入了似乎没有尽头的整理行情中…… 后来你决定不能再受到外界的干扰,而自己用趋势跟踪系统来应对行情。开始时,你用一个敏感的尺度来捕捉趋势。本来你做多,但股市偏偏开始回调,并且触及你的止损点。要命的是你刚一卖出,市场就立刻上涨。经过自己的总结与反思,你发现是你的止损点设置得太过敏感。过了相当长一段时间,迟钝一些的止损点又一次让你卖在地板价上,你觉得还应该在迟钝一些。又过了相当长一段时间,你发现虽然股市走出了趋势,但你“掐头去尾后”并没有赚到什么钱。如果你能够敏感一点的话,那么就能赚到更多的利润…… 上面两个故事的主人公就是曾经的我!请注意,这只是趋势与整理、敏感与迟钝两个对立的极端。事实上,市场中还有更多矛盾的对立。如果你在每一个矛盾的对立两极间,都转两个圈,那么几十年就过去了!事实上,从97年到2001年我还从绩优概念摇摆到题材概念。 整理和趋势之间是不完全对称的。趋势略微强于整理,这是由股民更乐意于“盈利兑现、亏损挂起”而决定的。至于敏感与迟钝之间就是完全对称的,如果你用不同的尺度操作足够长时间的话,那么战绩是趋同的。当然这需要忽略了交易成本,但交易成本对于中线以上的尺度而言,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当你在市场上待的时间越长,你就能够找到越多的“等效性原则”。如果你总是像雷锋那样,付出了成本就离开,而绝对不享受利润的话,那么亏损已经就是注定的事情! 市场的机制就是制造微观定势,然后突然打破这种定势,而将追随定势的交易者一网打尽。这有一点像狼来了的故事。通常来说,微观定势每重复一次,信徒就会成几何倍数增长!牛市这位老师就是在不断的教给学生:止损是愚蠢的、长期投资是明智的。当好学的学生学会这些以后,熊市这位老师就开始上场了,他不断的教给学生:止损是英明的、长期投资是胡闹的。而且市场这位老师又是尽职尽责的,学生学不会、他就不离去。真是“包教包会、学不会不收费”。大牛市中的洗盘其实有两个作用:一个是通过持有者的换筹来提高市场平均持有成本;另一个更为重要的作用就是告诉大众-------下跌并不可怕! 这个世界上只有两种人最吃香:一种是信仰坚定的人,一种是根本就没有信仰的人。我对价格的涨跌就是绝对没有信仰的人,绝对的随势而动。但我对趋势思维又是信仰异常坚定的人,无论输了多少次,我都还敢继续下注。而如果你是既有信仰,但又不坚定的话。那么你就会随着市场这座大钟而左右摇摆,并且永远慢市场半拍。先来的人吃饭,后来的人买单。那么你将永远是没有吃饭,但却买单的人。 我见过很多炒股时间超过十年的人,大多数仍旧无法跳出“狗咬尾巴”的怪圈。也许学聪明简单,但坚持愚蠢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了。有的时候,敢于同最近的成功者说不,真是一种非凡的能力。我曾经深深地感受过那种巨大的压力,那种与潮流对抗的压力。 人通常都是健忘的,而只是对最近半年左右保持深刻的记忆。市场的评论家们总是能够找到最近半年获利最多的交易方法,然后张大嘴巴告诉所有的人。守住自己的“道”真的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要知道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是孤立的。 有时我也在想,为什么交易上的成功者如此的少?首先,没有任何人会教给投资者抛弃确定性的成本观念。好,大家都想次次正确,那么分析师就不敢谈不确定性、不敢谈赌博。其次,市场上的一轮循环可能持续极长的时间。热点从业绩到概念,再从概念到业绩的循环真的需要长达尽十年的时间。即使你再有悟性,没有经历过一次循环的人也是不可能感受到市场的“钟摆效应”。最后,就是人性的问题了。没有人会看到别人赚钱不“眼热”;没有人愿意心甘情愿的吃亏;没有人愿意相信单笔交易是没有道理可言的。 上一页:7.对错悖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