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三大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逻辑关系。我们可以通过三大财务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来解密上市公司的经营情况,发现潜伏于局部的细节,帮助我们进行投资决策。 净利润一直是财务报表中备受瞩目的“明星”。净利润不仅反映了上市公司的盈利情况,更是一些连续亏损的上市公司或IPO企业的“生死线”。围绕着“把净利润做好”这个主题,部分上市公司会通过一些合规或者打擦边球的手段(如放松信用政策以减少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变更会计估计以调节企业利润等),来美化财务报表。面对这些财务信息,投资者如雾里看花,往往难以把握。如何在纷繁芜杂的财务信息中找到“魔鬼的细节”?让我们从利润表出发,梳理一下财务报表间的勾稽关系,看看如何发现财务报表中的“疑点”。 一、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 利润来源于收入,收入减去成本费用,就得到利润。这,就是利润表的基本。 资产负债表上的资产是可以为企业带来收入的,同时,企业在使用这类资产过程中,其耗用又会令资产逐步转化为利润表中的成本费用。以比较常见的资产——固定资产为例,当使用固定资产进行生产活动时,一方面其生产出产品,进而通过销售产生收入;另一方面,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以折旧方式在资产负债表上逐步减少,而相应金额则以折旧费用的形式出现在利润表的成本或费用中。 这类勾稽关系能帮助投资者分析财务报表上的变动是否合理,进而识别企业利润中的水分。例如,企业持续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并同时在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上呈现出固定资产原值和净利润的上升时,若投资者没有发现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与收入同比例增长,那么可能需要关注企业的折旧费用是否合理、企业是否可能通过调整固定资产折旧政策来减少当期确认的折旧费用、企业通过固定资产投入所扩大的盈利规模是否合理等等。 我们还可以通过上述例子举一反三,比如收入增长与应收账款增长是否同步、预收账款变化与收入变化是否存在异常等等。 二、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都是期间的报表。通过这两张报表,投资者可以从利润与现金流两个不同维度来观察评估企业的赚钱能力。 举个例子,假设甲、乙两家企业从同一年开始经营,而且利润表的大致情况基本相同:收入一亿元、费用八千万元、净利润两千万元。但是,从现金流量表来看,甲企业通过赊销方式进行销售,也就是说先赚利润,后收钱,所以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较少;而企业乙要求款到交货,那么其现金流量表中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就要明显好于企业甲。对于这两家从利润表上看似一致的企业,由于现金流量表的不同表现,投资者更为青睐哪家企业,相信不用赘述。 我们也可以把视野拉长,通过一段连续的期间,比如两到三年来继续分析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如果企业的业务模式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其收入的规模和经营现金流入的规模应该是匹配的。如果一家企业收入表现为“稳定”的增长,而经营现金流入并没有随着收入的增长而增长,那么投资者就要分析企业经营情况,来判断该企业是否通过一些财务手段,如主观计提减值准备、变更会计估计等“美化”了财务报表。 利用财务报表勾稽关系,发现“魔鬼的细节”,规避投资“雷区”,这是我们每一个理性投资者的必修课。当然,现实情况往往错综复杂,需要我们更多的智慧及经验累积去琢磨其中奥妙。下一期,我们会进一步解读上市公司审计报告,敬请关注。天天财富(360Lib)你的炒股专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