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投资被市场公认为最为理性、最成功的投资理念与投资方式,这的确没有错,特别是股神巴菲特的成功更为价值投资提供了最有力的成功榜样。所以,一些人在中国市场大力倡导价值投资的理念,特别是基金经理人和一些专家学者,更是把价值投资吹到天上去,似乎只有价值投资才能在这个市场上获得高额的回报,才是最成功的投资方法。 然而,大盘自从去年6124点上下跌到现在,大盘的整体市盈率已经跌到20倍左右,他们现在不仅不增仓,反而还在拚命减仓,一方面说明他们所倡导的价值投资理念根本就是欺骗普通投资者的,另一方面也说明中国股市根本就无法价值投资,根本就没有价值投资的功能。基金市值已经亏损掉了4万多亿,这说明他们的价值投资理念的失败。因为,美国股市与中国股市有很大的不同,一个是有投资价值的股市,一个是根本就没有投资价值的股市,所以在中国股市倡导价值投资必然会遭到失败。这是因为,价值投资有三个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主要是: 第一个条件就是股市要有回报功能。 股市的不仅有融资功能,还有回报功能,两者缺一不可。美国股市年投资回报率在7%左右,平均市盈率在20倍不到,当然持有股票比银行利率要高,当然有很高的投资回报率。所以,在美国当然可以进行价值投资。而中国股市却不同,只有融资功能,没有投资回报功能,只强调股市的融资功能,忽视股市的分红回报功能,只知道圈钱,不知道回报投资者,有些上市公司甚至是一毛不拔的铁公鸡,从来就没有向投资者分过一次红,这样的上市公司谈得上有投资价值吗?中国股市有投资价值吗?没有,中国股市只是一个投机的市场,政府、上市公司、大小非、券商等中介机构永远是赢家,而做为中小散户永远是输家,这就是中国股市的定位,认识到这一点,你就会知道中国股民是多么的傻X、多么的可怜。 据统计,截至2008.7.29,两市1587家上市公司自上市以来包括首发、增发、配股和可转债在内,累计募集资金次数高达3041次,融资总额约23397亿元。期间已实施现金分红和可转债付息总计7154 次,累计现金分红总额约8266.5亿元,累计现金分红占融资总额比例约35%。其中,自上市以来累计现金分红总额超过募资总额的共102家,占比仅 6.4%。与此同时,剔除上市时间不足一年的次新股和新股,有62家上市公司自上市以来现金分红总额几乎为零。 数据显示,2007年证券交易印花税总额为 2005亿元,2007年券商佣金收入约1600亿元。仅印花税和券商佣金两项,投资者在2007年就累计付出超过3600亿元。所以,就是中国股市整体市盈率跌到10倍,如果没有分红回报功能,就根本没有投资价值,也只能是投机炒作的价值,因为,你长期持有股票也只能投机赚取股价的差价而已。 第二个条件就是股价要低于其合理的价值,就是说股价严重低估,有一个价值洼地存在。 巴菲特的价值投资有一大特性,就是选择价值被市场低估的公司股票,买进并长期持有,等待市场对其价值的发现和认同。而当股价已经严重高估以后,股价存在巨大的泡沫的时候,他也不会因为公司经营前景依然光明而再继续持有,而是坚决地卖出。中国石油就是巴菲特价值投资理念的一个非常成功的典范和诠释。中国石油在香港发行价是1.38港币,上市三年下来累积分红就高达0.78港币,市场价格当时也只有两三港币,这么低的发行价,这么高的投资回报率,这么低的市场价格,当然受到全世界投资者的追捧和赞扬,被海外投资者誉为“亚洲最赚钱的公司”。 当然也会吸引巴菲特的眼睛,在香港市场中石油股价在2—3港币时大量买入,并耐心的持有,达三年之久。但是当07年,中国石油的股价上涨到十二三港币时,巴菲特认为这个股价已经泡沫泛滥,已没有什么投资价值了,他便全部清仓卖出,从来就没有想过中国石油公司还是一家基本面良好的公司之说,更没有想着要继续持有的意思。股价的低估才是投资必要条件之一,股价过高就是好公司也没有投资价值。管它是什么茅台、平安、人寿等等什么好公司,股价涨的太高了,一定要卖出。A股现在处在3000以下的股市市盈平均20倍左右,是不是就是低估了呢?是不是就有投资价值了呢?答曰:没有低估,完全没有价值。就是因为第一个原因所致,还有下面第三个原因所致。 第三个条件就是上市公司要有高成长性。 买股票就是买未来,成长性是公司发展前景的代名词。高成长性的公司也最具有业绩爆发性增长的可能,是最具有投资价值的股票。巴菲特在没有碰到格雷厄姆时,他只是投资那些业绩稳定的传统公司,在听了格雷厄姆关于成长性的一番教诲以后,巴菲特如梦初醒,投资理念发生了革命的变化,开始寻找那些价值低估又具有良好成长性的公司投资,取得了良好的投资回报。 中国股市具有良好成长性的上市公司很少,而且发行价都非常高,一上市就高估了很多,泡沫严重,根本就谈不上价值低估,其成长性也就大打折扣了,能维持个两三年就非常好了,正所谓“一年绩平、二年绩亏、三年就被ST”。周期性的行业和公司太多了,受政府调控的行业与公司太多了,不好好经营的上市公司太多了。
|